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炎黄春秋
» 百家讲坛的《永乐大帝》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20150519版)发布
(2015-5-19)
论坛营运现状公告
(2014-8-10)
三国志12pk版下载
(2013-4-20)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对外开放
(2013-1-16)
岳飞传解密剧本发布
(2011-4-12)
招募各版斑竹和网站管理技术人员
(2006-4-19)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48
1/2
1
2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百家讲坛的《永乐大帝》, 有个问题
KYOKO
(★御姐控★)
唐国公
荆南节度使
★★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456
帖子
65638
编号
32
注册
2003-8-19
来自
BWL
#1
发表于 2010-5-31 13:2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百家讲坛的《永乐大帝》
朱棣是靠“靖难之役”夺取的帝位,其实就是武装叛乱。朱棣本身是皇族,封的是燕王,就算夺取帝位也没把国号改为“燕”(这是一定的)。
我想问的是,中国历史上有多少王(皇)族武装叛乱是成功的?最著名的七国之乱、八王之乱都是失败的。就是看王立群的《秦始皇》的时候顺带提到的,晋国的小宗是夺取了大宗的王位,导致晋的衰败,只是不知道是类似宫廷政变还是武力推翻。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绛橙子
白衣郡主
组别
女官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30
帖子
1486
编号
98063
注册
2007-1-1
#2
发表于 2010-5-31 13:5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从大一统的帝国来看,藩王造反成功夺位的,惟燕贼一例。(宋太宗只有毒杀嫌疑,不算造反)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feiyue1206
(阳谷县武都头)
毗陵郡公
平凉军节度使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1216
帖子
9999
编号
304480
注册
2009-1-5
#3
发表于 2010-5-31 13:5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晋国那个是在外力影响下,匈奴汗攻击晋,司马睿趁乱在江南站住脚跟,然后长安一破就称王称帝。。
老兄说的可能是春秋晋国,查查“曲沃代翼“就知道了,纯粹是武力,而且来来回回打了好几次,这件事情还间接导致了三家分晋,从此晋国对公族过于防范,导致公卿强大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阿巽
★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107
帖子
9706
编号
47733
注册
2005-9-3
来自
善化
家族
慕容世家
#4
发表于 2010-5-31 14:2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李二算不
中宗、睿宗到玄宗接位这一段也跌宕起伏啊
[
本帖最后由 阿巽 于 2010-5-31 14:27 编辑
]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蓝云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7
帖子
698
编号
996
注册
2003-9-22
家族
咸鱼柿油党
#5
发表于 2010-5-31 14:2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田齐代姜齐,应该也算吧。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outmoon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7
帖子
728
编号
96048
注册
2006-12-18
#6
发表于 2010-5-31 14:2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吴王阖闾应该算吧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7
发表于 2010-5-31 14:3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蓝云
于 2010-5-31 14:25 发表
田齐代姜齐,应该也算吧。
田氏代齐,那纯粹是外姓灭齐。姜氏身死国灭,和燕王夺位不同。
PS:楼主说“晋国的小宗是夺取了大宗的王位,导致晋的衰败”,这指的应该是曲沃代晋。这事情不但没有导致晋的衰落,恰恰相反,它促成了晋的强大。
晋之成为大国,完全是因为曲沃代晋后献公、文公等人达成的。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绛橙子
白衣郡主
组别
女官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30
帖子
1486
编号
98063
注册
2007-1-1
#8
发表于 2010-5-31 14:3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阿巽
于 2010-5-31 14:21 发表
李二算不
中宗、睿宗到玄宗接位这一段也跌宕起伏啊
充其量也就是政变而已,离造反差得远呢。徐建业那才叫造反。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阿巽
★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107
帖子
9706
编号
47733
注册
2005-9-3
来自
善化
家族
慕容世家
#9
发表于 2010-5-31 16:3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绛橙子
于 2010-5-31 14:35 发表
充其量也就是政变而已,离造反差得远呢。徐建业那才叫造反。
政变和兵变其实差不多,没有军事实力做后盾,政变了也待不长
夺门之变那种号召力不知道是怎么培养起来的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绛橙子
白衣郡主
组别
女官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30
帖子
1486
编号
98063
注册
2007-1-1
#10
发表于 2010-5-31 16:5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阿巽
于 2010-5-31 16:38 发表
夺门之变那种号召力不知道是怎么培养起来的
阿巽说的是正统皇帝的夺门之变?当时景泰病危,又没有子嗣,正是人心浮动之时;正统皇帝利用太上皇余威,成功率其实不小。
没有军队实力做后盾的政变比如海陵王完颜亮,当时也没什么军队基础,照样政变成功。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alance1981
(轩辕坑王)
白衣伯爵
太常丞
岳家军军师
★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南将军
好贴
5
功绩
353
帖子
4568
编号
66973
注册
2006-4-24
#11
发表于 2010-5-31 16:5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这类事南北朝时比较多,比如刘宋的武陵王刘骏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麒麟子
荣国公
京西北路经略使
★★★
★★★★★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5
功绩
1950
帖子
5327
编号
13587
注册
2004-7-26
家族
轩辕丐帮
#12
发表于 2010-5-31 17:0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五代十国最多了,后唐的李嗣源发动叛乱夺了李存勖的皇位。
李嗣源之子李从厚,又遭潞王李从珂造反,李从珂夺了皇位。
不过都是义子关系,但都是同姓王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宇文骁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46
编号
338663
注册
2009-9-11
#13
发表于 2010-5-31 18:3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十六国时期,南北朝,五代十国。只有够乱的时代都有例子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阿巽
★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107
帖子
9706
编号
47733
注册
2005-9-3
来自
善化
家族
慕容世家
#14
发表于 2010-5-31 19:0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绛橙子
于 2010-5-31 16:50 发表
阿巽说的是正统皇帝的夺门之变?当时景泰病危,又没有子嗣,正是人心浮动之时;正统皇帝利用太上皇余威,成功率其实不小。
没有军队实力做后盾的政变比如海陵王完颜亮,当时也没什么军队基础,照样政变成功。
英宗丧师辱国,应该是完全没有威信了才对,仅凭一句“我太上皇也,开门”就能上位,堪比拿破仑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ykmars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
编号
377937
注册
2010-5-25
#15
发表于 2010-5-31 19:4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千古兴亡,苦的都是百姓。还是当今的河蟹政策好呀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麒麟子
2010-6-1 08:13
-50
文不对题,无意义回复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16
发表于 2010-5-31 20:2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阿巽
于 2010-5-31 19:04 发表
英宗丧师辱国,应该是完全没有威信了才对,仅凭一句“我太上皇也,开门”就能上位,堪比拿破仑
1、皇帝始终是皇帝,哪怕这个皇帝曾经犯下大错。宋徽、钦二帝岂止是丧师辱国,但也没有威信扫地,但岳飞等人依旧是真诚的希望迎回二圣。并没有因为这两人被俘而把他们弃置不理。——当然,高宗的选择是另一回事,那是基于自身政治利益的。
2、英宗虽然在土木堡之变中兵败被俘,但此前他做了14年的皇帝,朝堂内外都是有一批心腹的。
3、景帝的即位,也是有问题的,因为英宗北狩之后,太后以英宗之子朱见深为皇太子(时二岁),而以郕王(即景帝)为监国辅之。而后群臣以国赖长君为由,奏请太后以郕王继统。这个过程中,倘说景帝没有预谋没有野心,实在难以令人相信。倘若说国赖长君,郕王完全可以摄政,何必一定要登基?周公辅成王,没见召公以国赖长君为由请周公即天子位的。
4、正因为景帝的即位是有问题的,所以他即位后一直保留了朱见深的皇太子的地位,也就是说,景帝百年之后,皇位是要传回给英宗的儿子的。结果景帝当然很不甘心,所以用尽一切手段,好不容易剥夺了朱见深皇太子的身份,而把自己的儿子朱见济立为皇太子。这个换储的过程,是非常不得人心的,很多大臣都不同意,只不过敢怒不敢言。
5、可惜太不从人愿,朱见济立皇太子仅仅一年,居然就病死了。更加倒霉的是,景帝仅仅这一个儿子。于是朱见济死后,皇太子的位置就空了出来。大臣们要求重新把英宗的儿子朱见深立为皇太子,但却遭到了景帝的坚决拒绝,提出这个检验的官员,甚至被榜掠致死。其实,重新立朱见深为太子,是合情合理的,景帝顽固的拒绝,可以说是大失人心。
6、事实上,当时很有一批官员(也包括很多百姓),是希望英宗能够英宗复辟的,给事中徐正密的奏折中,说“当今臣民,有望上皇复位者,有望废太子沂王嗣位者。”
7、景帝突然重病,失去了对局势的掌控,也是夺门之变得以成功的重要原因。
[
本帖最后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10-5-31 20:31 编辑
]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17
发表于 2010-5-31 20:4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周公有没有代成王登天子位,似乎有争议哦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18
发表于 2010-5-31 20:5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悼红狐
于 2010-5-31 20:41 发表
周公有没有代成王登天子位,似乎有争议哦
所争议的,并不是周公有没有登天子位的事情,而是有没有称王的问题。
周天子至高无上,自然只有一个。周公不是天子,这基本是没有异议的。
但周初,称号爵位不严密,也许存在着臣子亦可称王的现象。(据童书业讲,直到春秋时期,也许都有这种现象出现)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麒麟子
荣国公
京西北路经略使
★★★
★★★★★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5
功绩
1950
帖子
5327
编号
13587
注册
2004-7-26
家族
轩辕丐帮
#19
发表于 2010-5-31 23:3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个人一点看法,景泰帝继位有很特殊的原因,因为国家处于战时,在古代紧急确定继位人员,一般群臣都拥护比较年长的皇储继位,,尤其当时国家处于对外战争时期。
这时即使满朝都是英宗的心腹大臣,但是出于战时需要,还是要已年长的皇室为君,这是朝廷整体工作的需要,这样避免了群龙无首的局面,这样安排是合理的局面。
不合理的就在于英宗和景帝一个是宣宗长子,一个是次子,朱祁镇的母亲是孙贵妃,朱祁钰的母亲吴贤妃,相比之下朱祁镇是母亲的身份更高,长子的皇位又是嫡传,保住皇位当之无愧。当英宗归朝后,所有人从正统的道义上来说,都会义无反顾的支持英宗。
不过这个事件算是宫廷政变,还不是楼主定义的武力叛乱
[
本帖最后由 麒麟子 于 2010-5-31 23:40 编辑
]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麒麟子
荣国公
京西北路经略使
★★★
★★★★★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5
功绩
1950
帖子
5327
编号
13587
注册
2004-7-26
家族
轩辕丐帮
#20
发表于 2010-6-1 09:1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outmoon
于 2010-5-31 14:25 发表
吴王阖闾应该算吧
阖闾夺取皇位是派专诸刺杀的姬僚,这个事件的争议就在于姬僚是庶出,是以兄终弟及的程序登上了君位,阖闾的身份是嫡出,以嫡出的身份杀死了叔叔姬僚。
从刺杀这个性质来说,还算不上武装叛乱与楼主提出的那种夺位性质不是一类,至于阖闾夺位正义与否,就只能用历史传说判断了,因为传说中姬僚和阖闾的父亲有过类似于金匮之盟的约定,就是说姬僚暂时登位,待阖闾长大成人后,还位于阖闾。可是姬僚后来就打算以庶篡嫡了。
这种传说主要是支持嫡出的正统思想,再者阖闾上位后有些出色表现,所以在“刺僚”的问题上,普遍把正义倾向于阖闾。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21
发表于 2010-6-1 09:5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0 麒麟子 的帖子
1、是王僚,不是姬僚。春秋姓氏有别,男子称氏不称姓,女子称姓不称氏。除过现代的柏杨之类的二五眼,你可曾在别的地方看到有“姬僚”的说法的?
2、按照《史记》所载,吴王寿梦有四子,长曰诸樊,次曰馀祭,次曰馀眛,次曰季札。季札最贤,寿梦欲传位于他。季札不受,以为长幼有别。于是立长子樊诸。樊诸死,传位弟馀祭;馀祭死,传位馀眛;馀眛死,欲传位季札,季札出逃不受,于是国人共立馀眛子僚。
公子光,也就是吴王阖闾,是樊诸之子。以为父亲兄弟四人相传,本是为了让叔父季札即位,而今“季子即不受国,光父先立。即不传季子,光当立”。于是遂行暗杀之事。
从这个说法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么几点:
第一、樊诸兄弟相传,是为了让季札即位。但并没有约定在季札不接受的情况下如何处理。倘若我们设想一下,假如季札接受了王位,那季札死后,王位自然是传给自己的儿子,而不可能返回去再传给自己的大侄子公子光。现在季札不受,王位自然如今的王馀眛之子僚。
所以,王僚即位,才是正当的。
第二、我并不认为季札兄弟四人都是这样的活雷锋。这个故事给我们所透露出来的历史真相,可能是在当时的吴国,继承制度实际上是采用兄终弟及的方式。
如果兄终弟及是当时吴国继承制度的常态的话,那么国人共立王僚,显然是有根据的。根据商代兄终弟及的制度,我们知道他们也是兄弟中最后一个人死后,就把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
最后一点:千百年来,人们之所以能用赞赏的口吻来谈论这件事情,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专诸的义烈。和公子光的王位正当性没有关系。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
★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22
发表于 2010-6-1 10:0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10-6-1 09:59 发表
1、是王僚,不是姬僚。春秋姓氏有别,男子称氏不称姓,女子称姓不称氏。除过现代的柏杨之类的二五眼,你可曾在别的地方看到有“姬僚”的说法的?
2、按照《史记》所载,吴王寿梦有四子,长曰诸樊,次曰馀祭, ...
完全同意。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麒麟子
荣国公
京西北路经略使
★★★
★★★★★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5
功绩
1950
帖子
5327
编号
13587
注册
2004-7-26
家族
轩辕丐帮
#23
发表于 2010-6-1 11:1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1 三种不同的红色 的帖子
叫“姬僚”是个人习惯
,最初看这段历史的时候还是听京剧《刺王僚》开始的,就像州于也这个名字也是对的,反正表述的是一个人。
如果吴国实行兄终弟及的继承方式,我从颇高开始查的,从颇高传位句卑,句卑传位去齐,再从去齐传位于寿梦,全部是父死子继的顺序,都没出现过兄终弟及,如果说吴国实行兄终弟皆,那么从颇高开始就是是四代单传了。
到了寿梦临终,他也没说传给兄弟,继承范围也是子继,只不过选了幼子,造成了季札不敢即位,所以寿梦就决定了兄终弟及的顺序,最终目的是把王位给季札,管它什么顺序呢,不惜违背礼法。但是到了姬僚就不一样了,因为姬僚是庶出,又没能履行季札即位的父愿,所以被公子光以嫡出“正义”的身份刺杀。
我认为吴王寿梦的初衷是把位子给最年幼的孩子,而季札不受,原因之一肯定是上面有三个哥哥在前,所以可以推断吴国的长幼尊卑,父死继子的顺序已经建立起来。寿梦决定兄终弟及只是一厢情愿,公子光刺杀姬僚,以嫡刺庶,也名正言顺。
[
本帖最后由 麒麟子 于 2010-6-1 11:17 编辑
]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阿巽
★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107
帖子
9706
编号
47733
注册
2005-9-3
来自
善化
家族
慕容世家
#24
发表于 2010-6-1 11:2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季札沽名钓誉,额,好像他是我们延陵堂的老祖宗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25
发表于 2010-6-1 12:0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1、吴国的文明化,是从寿梦时的申公通吴开始的,史料中对其可靠的记载,也是从寿梦开始的。对于寿梦之前的世系,其可靠性有多少,这是非常值得怀疑的。
2、如果吴国真的建立了完善的宗法制度,那也不可能由公子光来即位。
宗法制度,是绝对建立在父死子继的继承上的,因此才有大宗百世不迁,小宗五世则迁的制度。因此,如果吴国当时真的建立起了嫡庶宗法的制度,是绝对不可能出现大哥传位于二弟,二弟传位于三弟的事情。
但是现在樊诸居然真的传位于弟弟了,那么这意味着什么呢?
樊诸即位之后,樊诸这一系即成为了大宗,大宗百世不迁,那么樊诸的嫡长子、嫡长孙等等,都将继承这一大宗,世世代代不变。
而此事馀祭、馀眛、季札等人,便是小宗,他们的世族只能保持五代,也就是说,五代之后,这三人的子孙们将没有资格参加祭祀先祖等活动,也丧失了政治上、社会上的一切特权,而只能成为最普通的士。
由于大宗的百世不迁,因此就完全排除了樊诸将王位传给弟弟的可能性。
可现在他居然把王位传给了弟弟,那么也就意味着他那一系将不再成为大宗,从而丧失了对王位的继承权(包括对祖先的祭祀权),他二弟一系成为了大宗,按照宗法制度,他弟弟死后,应该传位于自己的嫡长子,因为弟弟的儿子,才是大宗的嫡长子。这时的公子光,其实已经成为了小宗,不再是嫡系了。
但是,他二弟死后,又把王位传给了三弟。那么同理,他二弟一系也就丧失了大宗的地位,三弟馀眛一系又成为了大宗,那么三弟的儿子公子僚,自然也就是大宗嫡长子。那么馀眛死后,公子僚继承王位,是符合宗法制度的。而公子光,早在他父亲传位于弟弟的那一刻,就丧失继承王位的权力,因为他变成了小宗,小宗是没有权力继承王位的。
在这种制度 下,王僚是嫡系,公子光才是庶出。公子光刺王僚,那是以庶刺嫡。
3、“僚”这个名字就表现出王僚身世卑贱吗?我并没有看出来。倘若“僚”就表示是庶出,那晋文侯名字叫“仇”、周敬王名字叫“丐”、卫襄公名字叫“恶”,这又算是什么?
4、事实上,你也说了,王僚还有个名字叫“州于”。那么“州于”和“僚”是什么关系?很明显,“州于”是王僚本名,是他没有等上王位之前的名字。“僚”是其王号,犹如公子光即位,王号为阖闾。所谓“僚”本非其本名,又何曾表示其身世卑贱?
5、《公羊传》说王僚为梦寿庶子,不过聊备一说而已,并没有有力证据证明。相反,如《吴越春秋》等书中都记载王僚为馀眛之子。孤证不为证,在这个问题上,自然是以《史记》记载为准。
6、说到古人的姓名问题,的确有些是习惯使然。不过诸如“姬僚”的称呼,那明显是错误的。谈论历史,最好还是应该严密点的好。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26
发表于 2010-6-1 12:1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阿巽
于 2010-6-1 11:25 发表
季札沽名钓誉,额,好像他是我们延陵堂的老祖宗
老兄姓吴还是姓季?
说季札沽名钓誉,未免过了。
在那个时期,季札在学识上、道德上都绝对是出类拔萃的人物。
春秋末期能够让偶赞赏的人不多,季札是一个。
最早知道季札这个人,是读“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挂丘墓”这句诗,古人之高义,令人不胜心向往之。这种品德,现代是永远不可能再出现了。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阿巽
★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107
帖子
9706
编号
47733
注册
2005-9-3
来自
善化
家族
慕容世家
#27
发表于 2010-6-1 12:3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10-6-1 12:14 发表
老兄姓吴还是姓季?
说季札沽名钓誉,未免过了。
在那个时期,季札在学识上、道德上都绝对是出类拔萃的人物。
春秋末期能够让偶赞赏的人不多,季札是一个。
最早知道季札这个人,是读“延陵季子 ...
吴氏
没看见季札为吴国强盛做出了什么,也许代表国家形象,改变中原诸侯对吴国蛮夷印象有卓越贡献,但是吴国的内乱黩武祸因都在他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阿巽
★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107
帖子
9706
编号
47733
注册
2005-9-3
来自
善化
家族
慕容世家
#28
发表于 2010-6-1 12:4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季子品德高尚,也许是个好人,但是实在不是个称职的政治家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麒麟子
荣国公
京西北路经略使
★★★
★★★★★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5
功绩
1950
帖子
5327
编号
13587
注册
2004-7-26
家族
轩辕丐帮
#29
发表于 2010-6-1 14:4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5 三种不同的红色 的帖子
说那个“僚”是卑微字眼的话,是刚才为了看着方便复制的,发帖时忘删除了
吴国兴起,寿梦的贡献不可低估,但是寿梦之前的记载虽然非常少,但是也不能不信,况且先秦人物很多记载都比较简略,但依然是历史的构成要素。不像《史记》的人物记载不仅多还写得有血有肉。
再说如果寿梦之前的历史不可信,阖闾可是有个胞弟的名叫夫概,也没有按照兄终弟及传承王位嘛。
吴国建立父死子继的礼法是完全可能的,否则让季札继承皇位,他还跑什么,说明季札考虑到了三个哥哥的影响,即使没有成条款的继承规定,那也有长幼尊卑的排列礼节。
再说寿梦,寿梦的最终目的是让季札即位,这就君命和礼法上的冲突,为了既满足自己的心愿,又能礼法上说的过去,所以定了兄终弟及的顺序。
而樊诸作为大宗传位于弟,这就是父为子纲的表现,或者说先帝有这样的遗诏,总而言之樊诸传位于弟是有理由的。到了馀祭也是如此。这种先辈遗愿对我们后世影响是很大的,就像现在法律中,如果老人有遗嘱,法律会尊重遗嘱,如果没有遗嘱,那么将按第一继承循序排列。樊诸、馀祭都是遵照了遗嘱。
皇位传给馀眛后,事情的性质还是按遗嘱执行,等姬僚即位就不一样,应该说馀眛违背了父命,姬僚这个吴王的公信力就丧失了合法性。在这个争议问题,解决的办法只能以以往的惯例来评判,公子光夺回王位也就符合惯例(或礼法)了。
中国古代君王都有“刑不上大夫”的习惯,这是一种权大于法的政治现象。而寿梦的兄终弟及的决定就有这种倾向,如果如愿传位季札也就算了,可是最后即位的是僚,当有人违命时,公子光以樊诸为长子的身世夺位也合情合理。
[
本帖最后由 麒麟子 于 2010-6-1 14:46 编辑
]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30
发表于 2010-6-1 15:3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1、我前面说过,吴国的文明化,起自寿梦时申公通吴。申公巫臣代表晋国出使吴国,给吴国带去了先进的中原文化,教其弓车战阵,吴国才摆脱了断发文身的野蛮时代,进入了文明社会。——所以,吴国才自寿梦时开始强大,《左传》、《史记》才自寿梦时对吴国有记载。
因此,要说寿梦之前吴国有完善的宗法制度,那肯定是瞎扯。
《史记》于寿梦之前的吴国历史,只记载其世系,而这个世系到底有多少可靠性,在没有得到进一步证明前,是要打个问号的。
2、关于吴国兄终弟及的情况,我并没有完全肯定的认为,仅仅是说,樊诸等人的即位过程,很可能是吴国实行这一制度的一种表现。当然更进一步的论证也没有,当时吴国究竟采取何种继承制度,在没有新的证据证明之前,也只能存疑。
3、寿梦到夫差时期,正是吴国从野蛮走向文明的一个转折期,在这种时期,出现新旧制度的交错,是丝毫不足为奇的。在樊诸时期,可能还存在兄终弟及的情况,到阖闾时期,就改为父死子继,这是顺理成章的。
4、季札不接受王位,是因为他道德高尚吗?可能是的。但更可能的原因,是因为季札接受了华夏文明,——春秋晚期,季札是当时非常博学的一个人,甚至为晋、周等许多人所不及。而父死子继的宗法制度,是当时周文明的一个重要支点。所以季札因新慕中华而不愿意接受王位,也是很可能的。
5、我前面说过,倘若吴国当时真的有嫡庶之别的宗法制度,那么,是不可能出现小宗继承王位的事情的。这不是什么遗嘱不遗嘱的问题,而是制度问题。
小宗即位,往往是小宗过继到大宗去。举个例子,明世宗以小宗继大位,他所继承的是孝宗,他祭祀的祖先也就变成孝宗,甚至他连自己的爸爸都不能叫爸爸,而只能叫叔叔。——这就是为什么大礼议如此激烈的原因。这不单单是一个称呼问题,也不单单是太庙里加一个牌位的问题,这涉及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基础、皇权统治的基础,是对宗法制度的一次强烈冲击。理解了这点,我们也就能理解为什么当时士大夫宁愿舍弃身家性命,也要和皇帝对抗的问题了。
所以,在宗法制度下,如果大宗有子,小宗是不得入嗣的。
所以吴国王位兄弟相传,正好从侧面证明了当时吴国,绝没有嫡庶之分的宗法制度。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48
1/2
1
2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轩辕史话
> 炎黄春秋
> 我思我在
> 法律探讨
> 三国史话
春秋文艺
> 古典小说
> 诗词歌赋
> 现代文艺
> 韦编三绝
> 对联雅座
> 滴翠亭
> 藏经阁
> 双七钟社
> 笑书神侠
> 辕门射虎
> 虎帐点兵
游戏人生
> 同人战棋手游
> 三国戏英杰传
> 三国鼎立
> 轩辕公会
> 三国志12
> 英雄史诗
> 运筹帷幄
> 人间五十年
> 步步为营
> 游行天下
> 游戏贴图
轩辕工作室
>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
> 豪华曹操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
> 大一统演义
> 曹操传MOD作品交流
> 东吴霸王传
> 封神英杰传
> 杨家将
> 吕布传
> 三国无双战略版
> 北宋志·赵匡胤传
> 战旗春秋
> 曹操传MOD制作交流
> 金庸群侠传MOD交流
> 风华录
> 设计与修改
怡情岁月
> 影音经典
> 动漫先锋
> 绘画摄影
> 情感轩辕
> 衣食住行
> 体坛动力
> 谈股论金
参政议政
> 迎宾阁
> 鸿胪寺
> 登闻鼓
> 监造府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5-2 04:54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5125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