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将军高览 于 2009-10-27 11:53 发表
呼呼大笑,认可便是常理?你这也叫常理?你这已经不是马岱兄说的霸王条款了,你这简直是强奸民意。
我恐有失很正常,因为我是一个有感情的人。我不适合征战战场?呼呼大笑,像你这种人才不适合征战战场呢。 ...
1、这是我的武评文章中我所认定的常理,也是认可这条常理的网友的常理,至于是否包括兄我不知道,能得到多少人的支持或反对我也不知道,总之,我就这样认定了。目前的讨论与其说讨论,还不如说是我单方面在尽可能的为让更多的人了解并认可这条常理而努力。
2、兄在阐述单方面存在着关心行为,同意。只是跟我说的完全是两回事。以张、马之战来举例:
刘备对张飞关心,那么马超阵中有没有对马超关心的人呢?双方的关心程度如何比较?如果能够证明刘备对张飞达到100余合的关心程度大于马超方对马超的关心程度,那么自然可以从此角度来判定张飞未必处于下风。但是个人觉得没有办法先判定双方观战人员对本方武将的关心程度,所以简化处理,默认一样。
不排除有人能够有力的证明在这一点上不一样。如果证明了这一点,当第二阶段刘备不再恐有失时,可以肯定张飞一定上风,因为由第一阶段可知:百余合的均势场面也会让刘备恐有失的。但是第二阶段的张飞又有何上风迹象呢?
再拿演义里的战例来讲,黄忠出战吴将,刘备也是恐有失。结果呢,黄忠却是刀斩吴将。请问,这里如何能看出黄忠下风呢?
我说的恐有失不是指这个情况,主贴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