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炎黄春秋
» 一亿二千万财政收入的背后--谈谈宋朝的“岁入”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20150519版)发布
(2015-5-19)
论坛营运现状公告
(2014-8-10)
三国志12pk版下载
(2013-4-20)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对外开放
(2013-1-16)
岳飞传解密剧本发布
(2011-4-12)
招募各版斑竹和网站管理技术人员
(2006-4-19)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42
1/2
1
2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一亿二千万财政收入的背后--谈谈宋朝的“岁入”
曹仲德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讨逆将军
好贴
8
功绩
185
帖子
682
编号
6296
注册
2004-3-27
#1
发表于 2004-6-23 23:5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一亿二千万财政收入的背后--谈谈宋朝的“岁入”
引子:地少税不少
北宋在靖康年间灭亡,赵构南渡建立朝廷,称南宋。南宋土地和人口都不如北宋,这是用屁股都可以得出的结论。偏偏南宋的税收却远远超过北宋,北宋中期以后平均年财政收入在六千万上下,而南宋的财政收入则常年保持在一亿以上,土地减少了三分之一,税收增加了三分之二,宋朝财政收入的最高数字一亿二千万同样是南宋创造的。
“地少税多”的结论同样可以在宋朝和其他朝代的比较中得出,对于这,网上最流行的解释是宋朝的商品经济高度发展,商税大大增加,工商业已经取代农业成为第一税源,并把这归结为宋朝不抑土地兼并的政策,甚至认为宋朝走向资本主义。
用财政收入来论证经济发展在逻辑上就站不住,因为唐以后朝代都实行两税制,两税制的一个要义就是“量出以制入”,财政收入的规模按照前几年平均支出水平拟定。换言之就是官府要用多少钱,就要向农民征收多少。高额的财政收入并不能说明经济的发展,只能说明政府花钱特别厉害而已。宋朝从真宗起财政支出规模就不断扩张,此后一两百年里宋朝一直处在财政危机中,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财政危机的结果是聚敛为一切之法,收入的扩张也是自然结果。
诚然,两宋在经济上的成就不容忽视,商品经济的发展速度确实是超过前代,这单从城市交易突破“市”的限制就可说明,但要说宋朝的庞大财政收入是经济发展尤其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则不能令人信服,最明显是事实是商税在全国税收中并非大头,而农业两税则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北宋末年的蔡京还说皇上你的收入都来自两税,以熙宁十年而论,两税为五千七百万贯,石,匹,两(贯是钱,石是粮食,匹是布帛,两是银。而商税则在宋初只有四五百万贯,北宋中期以后保持在一千万上下。专卖是两宋最主要的创收工具,尤其是生活必需品食盐的专卖,北宋末年竟达到四千万贯,接近唐末两税制下税收总额的两倍,盐之外茶叶和酒的专卖同样获利甚丰,南宋都在一千万上下。专卖之外另一个创收工具是名目繁多的杂税,尤以南宋为严重,绍兴三十年,光“经总制钱”就有二千万贯。
至于关于土地兼并以及认为宋朝正如英国圈地运动后一样正走向资本主义的说法,更加不可思议,当时被兼并失去土地的农民并没有大量转入城市成为工商业者,而是成为了地主的佃农,即所谓“客户”,他们并非农业的“剩余劳动者”,而依然是农村的重要生产者,兼并只是土地所有权的变化。说句题外话,事实上清朝实行的旗地制度更象圈地运动
千分之二三的人占据着全国一半以上的耕地,全国约有百分之三四十的人口在他的土地上耕种和接受高额盘剥,这是两宋农村的真实景象。两宋是租佃制大行其道的时期,主流观点称为由隋唐庄园制发展到明清租佃制的一个转折点。主流观点一直挖空心思找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也才勉勉强强上溯到明朝,要说宋朝就有转变趋势,那真是很传奇的事。
网上似乎特别流行翻案,宋朝税赋的繁重众多史家早有议论,“积贫积弱”的说法也非无因,但现在流行的说法是要把宋朝描述成经济高度繁荣,百姓安居乐业,刑法宽松,言论自由的理想社会。宋朝经济发展的成就不能忽视,但这样翻案未免离事实太远。
话归原题,还是说宋朝的中央财政收入,后面将按照财政收入中的主次顺序,依次是农业两税,专卖,杂税,商税来讲述这个“不一样”的财政收入如何产生的
皇上说“两税”是啥它就是啥
以前讲唐朝两税制改革的时候谈过,两税改革把田租,户税,力役都合并到到田租一项里面,分夏秋两季征收,两税之外不得另征。换言之,百姓已经为各种设施建设交了税,政府要兴建各种工程,自应该出钱去雇佣百姓,不得再行征发百姓为政府做无偿劳动。
宋朝沿用了两税制,但宋朝的两税制的特别在于,两税之外户税和徭役是照样征收的,政府解释说:两税只是田租
于是百姓虽然早已经交过免役钱了,但还是得为官府服役,这还不算,还得因为“差役法”一家一家的破产,最后王安石再出来搞改革,废除“差役法”,搞免役钱,就是最大的德政了。所以说百姓是个冤大头,想怎么糊弄就可以怎么糊弄,虽然明明已经为免役交了钱,但和差役法一比,能够再交一次钱免役已经是求之不得了。
收两税大有手段
在户税和徭役上重新征收农民也只得认了,但北宋官吏的征收能力远远不止于此,宋朝附加在农业税上的杂税繁多,最著名的是“支移”和“折变”。
所谓“支移”,就是农民交了税粮以后,官府说:“这还不行,你给我运输到哪里哪里去,什么,你不想去?那好,交钱,运费按运输距离算”。甚至有指定运送到千里外的,“支移”附加比原税粮还高数倍。后来皇帝听说了,规定支移距离不得超过三百里,这又是这个皇帝的“圣政”了。
所谓折变,就是指交税的时候,本来应该交粮食和布匹,官府要你折成钱交,当然,税率是官府说了算。甚至有更厉害的,先把粮折成钱,再把钱折成绢,这样折上个三五回,一匹布折出几匹,一斗粟折成几斗,那也是活该小民吃亏。南宋的布帛折钱,开始是一匹两贯,后来改为六贯,最后折成十贯。几折之间,布帛的税率就上升了五倍。
有时官府犯穷了,还会提前征收两税,秋粮还没收割,就收秋税,这叫“预催”;今年已经交税了,又叫你提前交明年的,这叫“预借”,这种借到南宋后期发展到了可笑的地步,淳佑八年时,连淳佑十四年的两税有的州县都预借清了,什么时候还这预借的部分,小民们自然是不敢问的。
买盐开支超过交税
如果说某某家庭一年吃盐花的钱比农业税还高,大家恐怕会认为是个笑话,但不幸的是这笑话确实在宋朝出现过。
宋朝的食盐实行专卖,开始是政府直接生产销售,后来改成政府出卖专卖权给私人,由他们生产销售。宋朝初年食盐专卖收入为一千万贯上下,略高于唐朝末年,到元丰年间,收入翻了一番,成了两千万,到蔡京当政时再翻一番,到四千万贯,这还只是政府出卖专卖权的所得,加上制盐业的劳动及生产者的附加利润,百姓在食盐上的总支出恐怕比五千万不会少多少,而同时的农业两税不过也在五千万上下。
食盐是生活必需品,其特点用经济学的说法就是价格弹性很低,而且没有替代品,价格增加时销售量的减小幅度很小。低价你得买,高价你还是得买,因为人是不能不吃盐的。唐末每年在盐政上年收入几百万,已经被批评为价格过高,是刻剥百姓。宋朝人吃盐想来不会比唐朝多多少,收入超过这么多,只会是价格的问题。
过高的价格甚至使百姓少吃盐或者不吃盐,“岂是闻韶解忘味,迩来山中食无盐”(苏轼《山村绝句》)。山村中这位老翁告诉苏轼说,不要以为我是和孔子一样因为沉迷音乐而“三月不知肉味”,这是因为很久没吃盐的缘故啊。
强迫百姓购买制盐权也是当时一大景观,蔡京把各地食盐专卖收入制定一个定额,作为考课官吏的依据,创收超过定额的可以得到升迁,不能达到的则有惩罚。事关作官前程,下层官吏当然也变着法子创收,以至发展到强行购买专卖权“盐引”的情况。
除了食盐专卖外,宋朝还有茶专卖和酒专卖,宋初每年收入都在三四百万上下,到宋中期以后增长到一千多万,其中酒税在庆历年间达到一千七百一十万。同食盐一样,酒和茶专卖也是间接专卖,由政府出售“酒曲”和“茶引”,盐专卖上的很多问题这两个专卖上也存在。
卖私盐二十斤和造反
这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关的罪名,要问孰轻孰重可谓一目了然,但在宋朝则有不一样的解释。
我们都知道宋朝标榜的是宽刑,不杀官员,除了造反,再大的罪也不过是流放了事。这是后世的士大夫津津乐道的一点,称为德政。不惩罚犯罪就是鼓励犯罪,包庇纵容的风气弥漫在宋朝官僚之间。范纯仁要杀两个作恶多端的宦官,有人就出来告诫他说,祖宗留下遗言,不杀官员,现在你破坏这个规则,只怕皇上杀得手滑,将来杀到你我头上来了。
士大夫不造反就不会杀头,百姓贩卖私盐二十斤却要处以死刑,这种鲜明对照充满讽刺意味。同样的法律还有贩私茶二十斤也处以死刑。但刑罚定得这样重,私贩还是不能禁止,庆历时,仅两浙犯禁者一年就有一万七千人。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暴利所在,也无怪百姓铤而走险。
《中国财政史》总结宋代财政管理特点,说了三条,一是制度多变,朝令夕改,宋真宗曾在某年十一月下诏京师附近度量田地,十二月就下诏不在度量;二是商人集团与政府的结合;第三就是刑罚特重,上述盐茶私贩的死刑只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例子而已。
杂税名目不可遍知
宋朝杂税繁多,朱熹称古来刻剥百姓的办法,本朝全有。此外,宋朝还开创了无数税种,当时的人都不能列举清楚,称为不可以遍举,亦不能遍知。这些税种多数极其琐碎,针头线尾都打主意,说起来简直有失国家体统。它们大多是适应摊派的需要的临时发明,后来遂成为定制,其中以“经总制钱”“月桩钱”“板帐钱”三个大项目下数百个税种作为主体。
“经总制钱”是经制和总制两个官署先行征收的,所以以官署命名,经制钱起源于经制使司在镇压方腊起义后的财政危机摊派,附加在各种税收之上,比如附加到酒专卖上面的是“权添酒钱”。有趣的是后来提刑司,学事司诸司也都进来插一脚,每个部门都要加派,于是“权添酒钱”变成了“诸色添酒钱”。总制钱为宋朝南渡初财政困难中所创,也都全是琐碎的杂税,如勘合米墨钱,二税畸零剩数折纳钱、投税印契税钱、得产人勘合钱、茶盐司袋息等等
“经总制钱”在宋朝财政危机的年份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绍兴三十年达到近两千万,当时大臣称当今经费,多依赖经总制钱,晚一些的叶适也称户部日常之用,十分之八出自经总制钱
“月桩钱”是军费摊派,户部要求地方每年解送多少钱到中央去,至于地方怎么弄到这么些钱,户部是不管的。地方生钱的法子很琐碎,名目繁多,奇思妙想,令人赞叹,《宋会要辑稿》里面列举了其中著名的,大多数如“户长甲贴钱”“保正牌限钱”等多数名目都看不懂,只看懂了两条,两次诉讼不胜要罚款,获胜也要交欢喜钱,缴纳牛皮筋角要额外收钱。
“板帐钱”也是南宋初年财政困难的产物,交田赋时“耗剩”的粮食由官府笑纳,“靡费”的布帛也由官府笑纳,失窃物品追回后,官府也收入仓库,此外还有无数其他收法,反正官吏们的智慧和发明能力是无穷的。
在这三个名目之外,著名的还有二税盐钱、蚕盐钱、丁绢、丁盐钱、僧道免丁钱、秤提钱、市例钱、折估钱、折布钱、布估钱、畸零绢估钱,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僧道免丁钱”,由于僧道是可以免除徭役的,农民都想去做,于是官府规定,要出家,行,交钱来。苏轼在杭州,想治理西湖,但都拿不出钱来,只好向中央申请了度堞来卖。财政靠度和尚来支撑,这真可谓极大的讽刺。
赶考都要交“商税”
中国从春秋时就有商税,即所谓“关市之税”,“关”是过税,商人带着商品经过某道路口时按商品价值抽税。“市”是住税,对在市场里买卖的商品进行抽税。
北宋中期以后,商税征税范围就大大扩大了,发展到南宋,凡是民间进行的交易,不管有没有商品交换的意义,政府都要按交易额的一定比率抽税,卖柴要收税,修房也要抽税,连婚姻嫁娶都要抽税。
同样的,“关”税的范围也扩大到一切过关有价值物品,不管你是担一担柴还是赶一头羊,或者座一辆马车,都是要抽税的,带银钱等财物更是要抽税的,连上京赶考的举人,也被全身收遍,找出带的盘缠来,一一按照比率收税。
“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钱”,这是强盗们拦路抢劫爱说的话。幸好,抽商税是有比率的,不会把全部财物留下做“买路钱”,所以收商税还是和拦路抢劫有所不同的。
官府的无本生意
宋初有“和买”制度,即由政府由一定的价格向百姓买绢,仁宗时就改成强行买卖,十分之七都用官府生产的盐支付,现钱只有三分。既强买了百姓的绢,又强行推销了专卖的高价盐。
后来盐专卖由政府直接生产改成卖给生产者专卖凭证,这七分盐也就不给了,只给三分钱。再后来连这三分钱也不给了,直接由官府白拿,南宋干脆连这个“买“的名义都不要了,直接叫大家折成钱来交,和两税征收的布匹一样,先是一匹折两钱,最后上升到一匹折十钱。
跟“和买”布匹相似的还有“和籴”,强制购买粮食,支付纸币,南宋大发纸币,后期曾经创造一年发六亿的记录,纸币实际购买力可想而知,不过,总算还不是白拿
[
本帖最后由 风使 于 2008-6-4 14:00 编辑
]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紫冠道人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2
帖子
721
编号
7088
注册
2004-4-27
#2
发表于 2004-6-24 15:2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那宋朝的老百姓也是很苦的嘛
就是當官的爽。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曹仲德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讨逆将军
好贴
8
功绩
185
帖子
682
编号
6296
注册
2004-3-27
#3
发表于 2004-6-24 15:3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不错,在两宋当官绝对是个好行当,人家是标榜不杀大臣滴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q42474112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安东将军
功绩
63
帖子
3273
编号
6798
注册
2004-4-15
#4
发表于 2004-6-24 16:1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在中国财富的来源多数不在于创造而在于聚敛
权力是一切财富中最重要最有效地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5
发表于 2004-6-24 16:4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说怎么南宋这么富,经济也不是一下子就能搞起来的啊。
其实过度征税还反映了南宋的心理,南宋本来就是一个苟安的朝廷,指不定什么时候就灭亡了,所以才只顾眼前利益,过度收税。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曹仲德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讨逆将军
好贴
8
功绩
185
帖子
682
编号
6296
注册
2004-3-27
#6
发表于 2004-6-24 16:4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人家南宋六年后的税收都已经开始叫农民预交了,亡了国也不吃亏啊,白赚六年税收不用还^_^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梓庭君
魏国公
枢密直学士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2
功绩
2601
帖子
14340
编号
70
注册
2003-9-19
来自
浦江西畔
家族
泡泡营
#7
发表于 2004-6-26 13:3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宋朝的经济应该发达,不管怎样,老百姓总得能有钱有物缴税啊,财富不会凭空出来。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曹仲德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讨逆将军
好贴
8
功绩
185
帖子
682
编号
6296
注册
2004-3-27
#8
发表于 2004-6-26 16:5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经济的确在发展,但真正的受益者是大官僚和大商人。
一边是汴京杭州城里纸醉金迷的士大夫,一边是冒着杀头危险去贩卖二十斤私盐的老百姓。
这样的社会,如果说是理想国,也只是士大夫和官僚的理想国,不是老百姓的理想国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潘泽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2
功绩
162
帖子
1814
编号
3874
注册
2003-12-29
家族
咸鱼柿油党
#9
发表于 2004-6-28 21:23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据国史大纲记述,宋自英宗时期起就已经是入不敷出了,宋朝的财政支出的两大方面是俸禄和军饷,这是宋朝积弱的根源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金刚捣锤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143
帖子
790
编号
6515
注册
2004-4-5
#10
发表于 2004-6-29 12:1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曹仲德
于2004-06-26, 16:52:53发表
经济的确在发展,但真正的受益者是大官僚和大商人。
一边是汴京杭州城里纸醉金迷的士大夫,一边是冒着杀头危险去贩卖二十斤私盐的老百姓。
这样的社会,如果说是理想国,也只是士大夫和官僚的理想国,不是老百姓的理想国
在那种制度下, 哪个王朝是老百姓的理想国呢?
再说深一点, 老百姓的理想国,真的有吗?
不过仲德先生的分析,还是很有道理的. 刚才的话题,已经不限于史学了.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神之英雄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
编号
8543
注册
2004-6-21
#11
发表于 2004-7-7 18:4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可是大家也不想宋积弱的根本条件是军饷负担太重,而这军饷负担太重的原因还是大量征招发生灾害的地区的人. 这还是侧面说明宋政府还是很关心老百姓的疾苦的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q42474112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安东将军
功绩
63
帖子
3273
编号
6798
注册
2004-4-15
#12
发表于 2004-7-8 10:4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宋朝的税负确实是重,同时宋朝的商品经济确实比后来的明朝要发达一些,至少没有海禁,没有明朝的不允许农民离乡200里的规定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elz5000
组别
士兵
级别
安国将军
功绩
8
帖子
819
编号
4570
注册
2004-1-17
#13
发表于 2004-7-8 11:3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神之英雄
于2004-07-07, 18:47:22发表
可是大家也不想宋积弱的根本条件是军饷负担太重,而这军饷负担太重的原因还是大量征招发生灾害的地区的人. 这还是侧面说明宋政府还是很关心老百姓的疾苦的
宋朝军队的来源可不是难民,而是无业人员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伶州鸠
(心聋目盲)
★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镇东将军
功绩
73
帖子
4049
编号
4812
注册
2004-1-28
#14
发表于 2004-7-8 13:4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朝廷多一兵,则山野少一贼,军队成了收容院,哪还会有战斗力,养兵而不能用兵,逢国有外敌,亡国也就是当然的事情。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廖化
组别
校尉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21
帖子
51
编号
8617
注册
2004-6-25
#15
发表于 2004-7-8 15:2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应该也有另一方面:
迁都到临安以后,加强了对最富庶地区的控制,税收当然多了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梓庭君
魏国公
枢密直学士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2
功绩
2601
帖子
14340
编号
70
注册
2003-9-19
来自
浦江西畔
家族
泡泡营
#16
发表于 2004-7-8 21:4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廖化
于2004-07-08, 15:20:34发表
应该也有另一方面:
迁都到临安以后,加强了对最富庶地区的控制,税收当然多了
不管怎样,税收税收总得有地方有东西来“收”啊,可见经济确实发达。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赵星文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好贴
1
功绩
8
帖子
251
编号
4674
注册
2004-1-22
#17
发表于 2004-7-9 18:08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宋朝的军饷支出简直就是打水漂,军队不行就募兵(注意是"募兵"哦.)募了不行再募军饷就增加了,再加上岁贡和维持奢靡生活,它不多刮些行吗?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张建昭
(大同太上皇帝)
莱国公
枢密直学士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9
功绩
1649
帖子
10917
编号
1984
注册
2004-8-27
来自
布居壹阁
家族
轩辕丐帮
#18
发表于 2004-11-2 14:23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开支:七分军饷,一分官俸,二分吏禄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omnislash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7
编号
24584
注册
2004-11-15
#19
发表于 2004-11-15 22:3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宋税收得这么厉害,为什么没有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呢?是靠募兵吗?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鹰派分子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好贴
1
功绩
42
帖子
2166
编号
23675
注册
2004-11-11
#20
发表于 2004-11-16 12:1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谁说没有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宋朝的农民起义是最多的王朝,多达200多起。可见朝廷腐败之严重。最有名的是方腊,他可是占领了整片吴越之地的。从水浒传上就可以看出来了。不过宋朝很富裕。老百姓都没有到野有饿殍的地步。
汉光武帝刘秀说过:人穷而不足,复得陇,既望蜀。人都还没到穷的丁当响得地步,可不会造反的。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张建昭
(大同太上皇帝)
莱国公
枢密直学士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9
功绩
1649
帖子
10917
编号
1984
注册
2004-8-27
来自
布居壹阁
家族
轩辕丐帮
#21
发表于 2004-11-16 12:40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宋别看外战不行,对内防得严着呢。
民间不许私藏兵器,所以造起反来也是乌合之众。
还有,宋朝平乱有一手,都抓住了速战速决这一平乱要点,所以每次都将造反扼杀在还没成多大气候的时候。所以全国性的动乱起不来。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张建昭
(大同太上皇帝)
莱国公
枢密直学士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9
功绩
1649
帖子
10917
编号
1984
注册
2004-8-27
来自
布居壹阁
家族
轩辕丐帮
#22
发表于 2004-11-16 12:42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还有,宋朝虽有苛政,却无暴政。所以不会向秦、隋那样,一人揭杆,万人响应。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鹰派分子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好贴
1
功绩
42
帖子
2166
编号
23675
注册
2004-11-11
#23
发表于 2004-11-16 12:4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真是外战外行,内战内行,不过南宋抵挡蒙古铁骑,倒是值得称到。至少蒙古在灭了西亚,欧洲,最后才灭南宋的。如果是明清,一下子就垮掉了。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张建昭
(大同太上皇帝)
莱国公
枢密直学士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9
功绩
1649
帖子
10917
编号
1984
注册
2004-8-27
来自
布居壹阁
家族
轩辕丐帮
#24
发表于 2004-11-16 12:54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世乱出英雄,宋朝也有外战内行的,只不过被雪藏了。只有在国家被人欺负到了份了,这些人才能出来展示自己的能力。
你看南宋初年,出了多少名将。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omnislash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7
编号
24584
注册
2004-11-15
#25
发表于 2004-11-16 17:5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鹰派分子
于2004-11-16, 12:12:04发表
谁说没有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宋朝的农民起义是最多的王朝,多达200多起。可见朝廷腐败之严重。最有名的是方腊,他可是占领了整片吴越之地的。从水浒传上就可以看出来了。不过宋朝很富裕。老百姓都没有到野有饿殍的地步。
汉光武帝刘秀说过:人穷而不足,复得陇,既望蜀。人都还没到穷的丁当响得地步,可不会造反的。
这么沉重的赋税压力下,农民还能勉强支撑,那是不是说宋的经济水平确实很高呢?
方腊起义只局限于江南一隅,对当时政权的统治力的影响比起汉的黄巾、唐的黄巢、元的红巾、明的李自成和清的太平天国差太远了吧?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鹰派分子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好贴
1
功绩
42
帖子
2166
编号
23675
注册
2004-11-11
#26
发表于 2004-11-16 18:3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是也,方腊起义是相对来说弱些,我认为原因有三
一、宋朝虽然苛捐杂税,但暴政缺少。(张将军之言)
二、安居乐业,家富殷实,税很多,但人民却很富裕。而且社会治安也很好,在开封,夜不闭户很正常。
三、北狄侵扰,国仇家恨,在当时远比内部矛盾更突出。
人到吃不饱时,才会反抗的。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实干司马
南海郡公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2
功绩
1033
帖子
10365
编号
310
注册
2004-3-3
#27
发表于 2004-11-17 00:3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宋朝自王安石改革开始,官府就开始了与民争利,大肆实行商品官府垄断统一配额,这到改革派接班人蔡京的茶制改革,无不如此。大宋之富,盖源于此。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张建昭
(大同太上皇帝)
莱国公
枢密直学士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9
功绩
1649
帖子
10917
编号
1984
注册
2004-8-27
来自
布居壹阁
家族
轩辕丐帮
#28
发表于 2004-11-17 10:33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百姓穷,国家也不会富,国家的钱都是从百姓身上刮来的。
北宋养了众多官老爷、兵大爷,经济还没有崩溃,还是说明百姓是有钱的。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大便君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军师将军
功绩
10
帖子
995
编号
8599
注册
2004-6-24
#29
发表于 2004-11-17 13:1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方蜡是北宋人,到了南宋,按楼主所说剥削更重,老百姓应该更苦,咋反而连方腊这样的造反都没了?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暗夜密使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80
编号
17890
注册
2004-9-17
#30
发表于 2005-7-18 21:18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这是在春秋战国网站上一位叫千秋国士的网友所作的转贴合集,下面我把这片贴子原封不动的贴上来:
[转贴]宋朝的经济并不好,网上吹捧宋朝吹得太过分了
在网上经常有人吹嘘宋朝经济多么发达,甚至说已经到了资本主义的前夜,理由无外乎是采取少量记载断定宋朝人生活水平好,或者说宋朝的工商业税收大大超过其他朝代,从下面转贴的两篇文章,我们可以知道,这些理由都不成立,宋朝的广大普通劳动者的生活水平是非常低下的,他们的生活水平比其他朝代的劳动者的生活水平要差得多。
转贴1:
windg 3000字的回帖,主要的部分应该是出自网上著名的“被世人忽视的伟大的宋朝”一文,这篇文章似乎在jc也被引过无数次。歌颂宋的网民几乎都是在把这篇文章贴来贴去,这也是我所谓网上对宋朝的“幻觉”的一大由来。 Windg的回帖我不谈了,还不如直接谈谈他部分转引的那篇著名网文好了。那篇文章确实引了很多数字,但也杂糅着许多作者对这些数字的一知半解甚至全无理解。那篇文章很长,时间有限,不可能全部一一回复,这里就说几个原作者认识的不清不楚的问题。 一、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42
1/2
1
2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轩辕史话
> 炎黄春秋
> 我思我在
> 法律探讨
> 三国史话
春秋文艺
> 古典小说
> 诗词歌赋
> 现代文艺
> 韦编三绝
> 对联雅座
> 滴翠亭
> 藏经阁
> 双七钟社
> 笑书神侠
> 辕门射虎
> 虎帐点兵
游戏人生
> 同人战棋手游
> 三国戏英杰传
> 三国鼎立
> 轩辕公会
> 三国志12
> 英雄史诗
> 运筹帷幄
> 人间五十年
> 步步为营
> 游行天下
> 游戏贴图
轩辕工作室
>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
> 豪华曹操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
> 大一统演义
> 曹操传MOD作品交流
> 东吴霸王传
> 封神英杰传
> 杨家将
> 吕布传
> 三国无双战略版
> 北宋志·赵匡胤传
> 战旗春秋
> 曹操传MOD制作交流
> 金庸群侠传MOD交流
> 风华录
> 设计与修改
怡情岁月
> 影音经典
> 动漫先锋
> 绘画摄影
> 情感轩辕
> 衣食住行
> 体坛动力
> 谈股论金
> 水泊轩辕
参政议政
> 迎宾阁
> 鸿胪寺
> 登闻鼓
> 监造府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11-21 22:49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8944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