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我心目中的十大谋臣
性别:未知-离线 崔浩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54
帖子 5150
编号 327375
注册 2009-6-13


发表于 2009-8-16 13:3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心目中的十大谋臣

第一部分 废话   

1.本人向来比较懒,最近忽然心血来潮想发帖谈谈我所了解的一些三国谋士,考虑到为了增加人气,决定用排行榜的形式发帖(似乎有排行的帖子人气总是旺一些).   
   
2.本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废话,. 第二部分正文. 第三部分附记.   
正文中谋士的比较分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谋士的战略分析能力(这个很容易理解吧).   
2)谋士的在面对僵局,困境或弱势时的应变能力.这里 应变包括两个层面:   
一是纯粹的应变能力,不管是靠阴谋诡计还是靠洞察对手心理.这方面的代表是贾诩。   
二是军事战术层面的应变能力,也就是战术素养,这方面的代表是荀攸,法正.   
3)谋士对”人”的认识和把握.也括两个层面:   
一是通过对别人外在的行为举止,谈吐修养来判断和剖析这个人的特质,对这个人下定论.这方面的代表是庞统   
二是运用到心理学层面,精确把握对方的心理活动和思维特点,从此人的内部直接分析掌控这个人的本质.这方面的代表是贾诩郭嘉.(这显然比上一个层面更高明)   

3.谋士的谋略水平本身是本文考虑的重点,至于谋士的人品和道德品质会有所涉及,但不作为加权进入排名,所以请不要有”他人品那么差,怎么可以称的上是一流谋士”这种抱怨.   

4.先排除几个人选.   
诸葛亮,陆逊,军政皆优,入相出将,国之栋梁,本身已经远远超越了谋士的范畴,不入排名.   
司马懿,周瑜,军事奇才,指挥调度,统筹军队,军事才是其主业,非谋士也,就算较起真来,两   
人虽善谋,但较之专业顶级谋士,恐落下风.不入排名.   
   
5.本人理工科出身,文笔甚差,请勿取笑;胸中墨水也尚浅,水平有限,不足之处请指正,请勿谩骂.   

6.本人原创,转载请注明ultmaker2   

第二部分   正文

第十名 陈宫字公台——————爱憎分明,身死志存  

自小看《三国演义》电视剧,白门楼一集陈宫战败被擒,大义凌然,只求速死,曹操不忍,数次呼唤“公台”,陈宫毫不理会,径直走向死亡,只留下莫落的背影,不禁落泪,自此对陈宫也有了一份好感。
  
正史中的陈宫记载甚少,如果把三国的谋士比作璀璨的星空,陈宫也许只是一颗慧星吧,倏然而逝,却瞬间照亮夜空,至少在那一刻,他是最耀眼灿烂的。下面外面来领教一下陈宫之谋。  

1. 刘岱死,陈宫劝曹操抓住时机,占领兖州,以图“霸王之业”,并亲自跑到兖州官吏士族面前为曹操游说,劝他们接受曹操做兖州牧,于是曹操在陈宫的谋划下有了一块真正意义上的根据地,成为了曹操统一北方的起点。  
2. 名士边让的被杀和曹操屠彭城彻底让陈宫失望,于是陈宫趁曹操东征之际联合张邈叛变,迎接吕布,给予曹操几乎致命的打击,大部分县都应声呼应叛变,这是曹操“出道”以来的第一个大挫折,唯有荀彧,程昱,夏侯敦临危应变为曹操保留住了最后的三座城,给曹操的重新崛起留下了最后的火种。  
3. 195年,“布复从东缗与陈宫将万馀人来战”,陈宫献计设伏兵,出其不意大破曹军。自此,陈宫正式与曹操反目,开始“为布画谋”,屡次在与曹操的局部交锋中献良策,占上风(但也只是局部而已,随着战事的进行,吕布势力逐渐被压缩到徐州一带)。  
4. 198年,曹操征吕布至彭城,陈宫建议吕布以逸待劳,趁曹军新至疲敝,速战速决,击溃曹操,吕布自作聪明,不纳陈宫之计,延误战机。  
5. 吕布受困,欲于白门楼投降曹操,被陈宫劝阻,“逆贼曹操,何等明公!今日降之,若卵投石,岂可得全也!”  
6. 曹军欲攻破彭城,陈宫为吕布设犄角之计,劝吕布驻兵于城外,自己屯守与城内,若曹操攻城,则首尾相击,内外夹攻,环环相扣,打持久战,静待曹军军粮耗尽,不战自败。 而吕布却听信妇人之言,再次拒陈宫之妙计。  
7. 吕布屡次不用公台之计,最终城破被俘,吕布求饶被斩,陈宫大义赴死,一席话让曹操善待其*妻子,“太祖泣而送之,宫不还顾”
。  
观陈宫一生,早期的他曾一度以为曹操就是他要辅佐的明主,他积极为曹操谋兖州,划地盘,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当陈宫发现曹操一代枭雄,嗜杀成性的本质后,陈宫失望了,极度的失望。士族领袖边让的被杀让同为士族的陈宫极为寒心,而彭城百姓的血流成河则彻底让陈宫心如死灰,于是陈宫决定与曹操的决裂,于是他联合张邈叛乱,一个是曹操最信任的谋士(当时荀攸郭嘉等人还没加盟),一个是曹操最好的朋友,这两个人以最沉重的方式给曹操最致命的打击。其实,陈宫与曹操的分道扬镳非私人恩怨,而是政治立场和处世原则的迥然不同造成的。  

后来陈宫辅佐吕布与曹操展开了一轮又一轮的周旋,陈宫无疑是孤独的,他的敌人不仅是曹操,还有曹操身后如荀攸程昱郭嘉等一大批精英谋士,还有吃里扒外的陈登父子和危险的刘备集团,他甚至还要和自己的主公吕布的猜忌,无谋做斗争,在这么多敌人面前,陈宫没有退却,反而如彗星一般在194年到198年这短短的4年间大放异彩,陈宫展示了他绝佳的战术素养和灵活多变的应变能力,多少次在于曹操的争斗中占得上风,甚至一度把曹*的走投无路,想投靠袁绍了之(被程昱劝阻)。当然他最终还是失败了,不是败给了曹操和他的谋士团,而是败给了自己尽心辅佐的主公吕布。白门楼陈宫指着吕布对曹操说:“但坐此人不从宫言,以至于此。若其见从,亦未必为禽也。”公台身为士族,视骨气为重,不惧死亡,只是莫落的背影似乎仍在诉说着自己多么的不服气和不甘心吧。  
战略分析能力: ★★☆  
应变(战术)能力:★★★★☆  
“识人”能力: ★★  
谋略精彩度: ★★★☆  
RP指数: ★★★★  
史评: 生死无二志,丈夫何壮哉!  
不从金石论,空负栋梁材。  
辅主真堪敬,辞亲实可哀。  
白门身死日,谁肯似公台!(《三国演义》)  
(没找着更合适的评价正史中的陈宫的评语,  
只好拿演义的诗凑数了.)




第九名 郭嘉字奉孝—————天生奇才,兵行险招   

提起郭嘉,恐怕现在熟悉三国的人都耳熟能详了。郭嘉恐怕是三国最具人气的谋士,同时也是争议最大的谋士。一方面,由于以《品三国》为代表的所谓“正史运动”使很多人都认识了这个才华横溢却英年早逝的优秀谋士。而另一方面,由于众多嘉迷对于其他谋士缺乏了解而造成了对郭嘉的过分吹捧,使得现在的郭嘉也面临着被神话成另一个演义中的诸葛亮的尴尬境地。个别并不真正了解郭嘉的嘉迷甚至为郭嘉套上了“三国第一谋士”“杰出的军事家”的称号,这些郭嘉承受不起的高帽子遭到了很多所谓“嘉黑”的驳斥和嘲笑,在下也曾经被嘉迷称做是“嘉黑”的其中一员,尽管我一直认为我只是在还原郭嘉的真实地位。   

众所周知,郭嘉的谋略以险著称,郭嘉的谋略在所有谋士中是最玩心跳的。   
1.曹操东征吕布受挫欲退兵,郭嘉与荀攸却劝曹操强攻,果然击败吕布。   
2.曹操欲与袁绍决战,听闻孙策欲背后偷袭,众人皆惧,唯独郭嘉谈笑间料定孙策“必死於匹夫之手”,劝曹操不必担心,后来孙策果然被许贡门客刺死。   
3.曹操欲打刘备,又恐袁绍背后偷袭,腹背受敌。郭嘉却料定袁绍“迟而多疑,来必不速。备新起,众心未附,急击之必败。此存亡之机,不可失也”。后来果然如郭嘉所料,等曹操把刘备的老婆和兄弟(关羽)都擒来了,袁绍才刚想着慢吞吞的进兵。   
4.征乌桓又是郭嘉力排众议料定刘表是个*,必不敢背后偷袭,果断劝曹操放弃辎重,千里偷袭,攻敌不备,后来在张辽和田畴的奋死拼杀下,曹操得以险胜。(个人认为这条计策并不是一条完美的计策,兵贵神速固然正确,但知己知彼却是兵家常识,郭嘉在知己却不知彼的情况下实在过于弄险,差点断送了曹操的性命,不到万不得已并不可取。)   

除了弄险,郭嘉的另一大优势就是他和曹操的关系,郭嘉为人不拘小节,行为放纵,“不治行检”,多次遭到陈群的非议,但曹操却不以为意,除了曹操知人善用的因素,更重要的是曹操和郭嘉是一类人,都不是君子而是真小人,曹操和郭嘉的性情相投使得郭嘉在为曹操谋划时更加如鱼得水;别人不好开口的,郭嘉敢于说;别人说了曹操不信的,郭嘉出面就能使曹操吃下定心丸。能取得老板最大程度的信任,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本事,郭嘉正是利用这种信任来引导曹操每次都做出最正确的决策。这方面的代表谋略有:   

5.曹操久攻二袁未果,军心具疲,郭嘉站出来帮犹豫不决的曹操下了决心,先征刘表,静待二袁内讧,撤军为上,曹操于是“听话的”撤了兵。   
6.官渡前,以孔融为首的投降派叫嚣袁绍强大不可战胜,而以荀彧郭嘉以及后来的贾诩为代表的主战派则判断袁绍不过是外强中干,郭嘉此时提出“十胜十败”,大大增强了曹操的信心。   
从以上几个郭嘉的代表谋略我们可以分析出郭式谋略的几个特点:   
1.郭嘉确实敢于弄险,善于弄险,而郭嘉弄险的基础是郭嘉思维敏锐,眼光犀利,判断力优异,对于对手的心理特点把握的精确到位,并借此对局势做出正确的判断和精确的把握。换作在考场上,郭嘉做选择题肯定是最拿手的,他总能摸透出题人的意图,选择对的答案。   
   
2.郭嘉最大程度的利用和曹操性情相投的优势确立了曹操对自己的信任,进而把这种信任利用到为曹操谋划或谏言的过程中,使曹操乖乖的听自己的话。这是郭嘉独有的优势,是荀彧贾诩刘晔等其他谋士所不具备的。   

3.无论是征吕布,还是打刘备抑或是“十胜十败”,郭嘉的谋略大多是基于小范围的战略层面,而很少深入到战术层面上去,换句话说,郭嘉擅长对局势做出正确的判断,分析“该不该打”,而具体“怎么打”“从哪打”,郭嘉就很难插得上话了,这也暴露出郭嘉在战术上的应变能力不足,这在官渡之战的过程中郭嘉的这一缺点彰显无遗,官渡之战前期,曹操面临巨大困境,而郭嘉此时却如失踪一般,相比之下,荀攸,贾诩甚至是刘晔等人却面临困境献计献策,大放光芒。总结一下就是郭嘉“先手”的能力很强,但缺乏“见招拆招”的本事。   

4.由于第3点的分析我们知道郭嘉应变能力欠缺,这也导致了郭嘉众多谋略中鲜有“救曹操于困境中”的谋略,再者郭嘉的战略层面的分析又只是小范围的局势判断,这在荀彧大而兼及天下,小则细致入微的的战略分析能力面前又显视野不够开阔,这两个缺点使得郭嘉的谋略在重要性上比其他几个曹营谋士稍逊一筹,这也被很多“嘉黑”(包括我)落下了郭嘉“锦上添花有余”的话柄。   
总体而言郭嘉思维敏锐,善于洞察对手心理活动,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一流,善出险招,计策的精彩度是所有谋士中最高的,同时他又善于利用曹操对自己的信任来“掌控”曹操,引导曹操做出正确的决策。缺点是战术层面的应变能力和军事行动力不足,这也注定了郭嘉不是一个以军事著称的谋士。而天生奇才的郭奉孝在207年早逝,年仅38,郭嘉的夭折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的发挥和我对他的排名,但某些嘉迷所宣扬的有郭嘉在,曹操便可破周瑜,灭刘备,避免赤壁之败,统一*,这未免就YY过头了。   

战略分析能力: ★★★☆   
应变(战术)能力:★★   
“识人”能力: ★★★★☆   
谋略精彩度: ★★★★★   
RP指数: ★★★   
史评:臣策未决, 嘉辄成之。平定天下,谋功为高。不幸短命,事业未终。追思嘉勋,实不可忘。(曹操)   
嘉深通有算略,达于事情。(陈寿)   
(嘉)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虽清治德业,殊于荀攸,而筹画所料,是其伦也。(陈寿)   





第八名 程昱字仲德——————宁折不弯,刚健多谋   

程昱性格刚戾,甚至因此“与人多迕”,这注定了他的谋略处处彰显出一种阳刚的魄力和外放的张力。如果说郭嘉的谋略特点是“险”,那程昱的特点就是“刚”。   
   
1.早在黄巾时期,程昱就显示出非凡的胆识和谋略,他一眼就看穿王度的心理活动,分析出王度的弱点,亲自率吏民杀败王度,设计破黄巾保全家乡东阿县。   
2.精确的为刘岱分析出公孙瓒和袁绍的实力对比,预言公孙瓒必败于袁绍。劝阻刘岱投靠公孙瓒,但同时程昱也看出刘岱是个*,数次被招而不应,直到遇到曹操。   
3.程昱最辉煌的时刻在194年,曹操东征徐州,张邈陈宫叛乱,迎吕布入兖,四周郡县响应,曹操老家起火,面临无处安身的处境,曹操势力危在旦夕。程昱奔波于东阿,兖州与范县之间,设伏兵杀泛嶷,占仓亭津阻陈宫,协薛悌守兖州,最终和荀彧一起成功为曹操守住最后的根据地。曹操事后,拉着程昱的手说:“若非程卿之力,吾无所归矣。”   
4.曹操战吕布受挫,处境困难,欲投靠袁绍被程昱及时劝阻。   
5.看出刘备乃世之枭雄,劝曹操杀刘备未被采纳   
6.程昱七百兵守鄄城,面临袁绍十万大军毫不畏惧,料定袁绍见其兵寡反而不敢进兵,谢绝曹操的援兵。后袁绍果不敢来犯。(有点空城计的感觉)   
7.曹操征荆州,刘备投孙权,众人皆认为孙权会杀刘备,唯程昱分析出孙权不杀刘备反而会援助刘备,与之结盟,共同抗曹。   
8.摸清曹操心理,力排众议劝曹丕不杀河间叛乱降者,后果然得到曹操赞赏。   

陈寿在《三国志》中把程昱郭嘉合传,两人传记挨在一起,以“程郭”并称,而程郭不但谋略水平相当,在曹操谋士团的地位相当,就连两人的谋略特点也有一定的相似性,和郭嘉一样,程昱同样擅长把握对手的心理特点,会“识人”,程式谋略也同郭式谋略一样,张力十足,不过相比郭嘉的“险”,程式谋略用“刚”形容更为恰当,更难能可贵的是程昱在多次谋略中表现出其他谋士难得的“独当一面”的素质,不管是保三城还是守鄄城,在主公不在的情况下,独自面对逆境,程昱的谋略和胆魄彰显的淋漓尽致,一句话,程式谋略都很man。   
然而程昱的谋士生涯中在战略方面的表现却乏善可陈,无太多亮点,这是程昱的不足之处。另外,据《魏晋世语》记载“曹操乏食,昱略其本县,供三日粮,颇杂以人脯,由是失朝望,故位不至公。”意思是程昱曾劝曹操食人肉,这是程昱的污点,最终没能封上“公”,反倒是让贾诩后来居上封了太尉。   
战略分析能力: ★★   
应变(战术)能力:★★★★☆   
“识人”能力: ★★★★   
谋略精彩度: ★★★☆   
RP指数: ★★★   
史评:程昱之胆,过于贲、育。(曹操)   
(昱)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虽清治德业,殊于荀攸,而筹画所料,是其伦也。(陈寿)   




第七名 沮授字则注——————苍然悲怆,忠烈无双   

谁是三国最具悲剧色彩的谋士?答案是沮授。广平沮授,注定是个孤独的智者,孤独的行走在河北苍凉悲怆的大地上,从一开始他失望的离开他的第一个主公韩馥,踏上名震天下的袁绍的殿堂时就注定了沮授的悲剧。他是一个奇才,一个堪比荀彧的奇才,但与荀彧不同的是,他侍奉的不是曹操,而是袁绍。   

1.初见袁绍,沮授就为袁绍展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画面:   
“赞袁绍的单骑弃董卓,轻松取冀州,名震于河北,建议袁绍拔黄巾余孽,扫黑山贼党,定青山,灭张燕,北击公孙瓒,收戎狄匈奴,迎天子号令天下。”   
   
如此清晰明确,高瞻远瞩的的战略布局就是沮授为袁绍精心设计的,最重要的是,沮授第一次提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伟大战略构想,比毛玠,荀彧都要早。而袁绍此时的心情恐怕也与曹操初得荀彧,孙权榻上会鲁肃,刘备三顾茅庐得孔明时一样的激动吧。于是沮授被册封为奋武将军,监军诸将,成为袁绍的一号智囊。   

2.兴平二年,沮授利用军阀乱长安的机会再次劝袁绍迎接献帝以号令天下,可随着平定河北的顺利,袁绍的心态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再加上郭图审配的短视和搅局,沮授版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再次流产,随后新加入曹操阵营的荀彧提出了相似的战略,曹操也皆由荀彧的战略布局开始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这次劝谏失利标志着沮授和袁绍的蜜月期结束,也标志着沮授悲剧的开始。   

3.袁绍将四子分别分封四州,沮授料到此举必会造成后期的祸起萧墙,极力反对,袁绍不从,后果然袁绍死后,二子相争,中沮授预言。   

4.袁绍欲与曹操决战,沮授和田丰清晰的洞察剖析了当前局势,反对袁绍攻打曹操,从各个角度论证了官渡之战于袁绍的不利,建议袁绍利用厚实的家底和地理优势打持久战,同时分兵骚扰疲敝曹操,拖垮曹操。在郭图审配的疯狂叫嚣中和袁绍盲目自大的心态下,袁绍再次拒绝了沮授田丰之谋,并将沮授的军权一分为三。   

5.官渡之战,沮授迎来了悲剧的高潮。袁绍派颜良为主将攻打曹操,沮授识人,道:“良性促狭,虽骁勇不可独任。”袁绍不从,结果颜良被荀攸设计斩首;授再劝袁绍打持久战,袁绍恼羞成怒,不从,启用文丑,再次被曹军大败斩首,连损颜良文丑,袁绍已经输红了眼。   

6.袁绍主力欲渡河,沮授建议袁绍慎重,留屯延津,分兵官渡,形成相互呼应之势,给自己留条后路。这一计没有为沮授带来最后的希望,没有挽救袁军的命运,却带走了沮授最后的一点兵权——再次拒绝了沮授的建议,并开始把沮授打入冷宫。   

7.沮授在失败前的最后关头,为袁绍献了最后一计,派蒋奇奇袭曹操后方,断其粮道,并提醒谨防曹操奇袭乌巢。袁绍一如继往的选择了“拒绝”。结果与陈宫一样,沮授成了曹操的阶下囚。   

面对波涛汹涌的黄河,沮授叹曰:“上盈其志,下务其功,悠悠黄河,吾其不反乎!”   

面对曹操的惜才招降,沮授慷慨陈词:“叔父、母、弟,县命袁氏,若蒙公灵,速死为福。”   
于是,一代忠烈,河北义士沮授慷慨赴死。   
河北多名士,忠贞推沮君。凝眸知阵法,仰面识天文。   
至死心如铁,临危气似云。曹公钦义烈,特与建孤坟。   
沮授也一如继往的孤独的葬在黄河边上,行走在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历史边缘,被人们忽视,遗忘。他本有可能达到荀彧的高度,但他没有,因为他不愿背弃那个初次见到他就“喜曰:‘此吾心也’并表授为监军、奋威将军”的袁本初,也不愿意背弃生养自己的河北冀州苍凉的故土去投靠所谓的明主。   

综观沮授悲剧的一生,作为一个出色的战略家和谋士,战略一流,战术出色,只是择主不当,断送了沮授本应该辉煌的一生。袁绍若是在官渡随便听取沮授一计也不至于败的如此彻底,可他一个都没采纳,被郭图审配蓬纪之徒迷惑了心智,断送了基业,可悲可叹。这影响了沮授的成就和我对他的排名。   
战略分析能力: ★★★★★   
应变(战术)能力: ★★★☆   
“识人”能力: ★★★   
谋略精彩度: ★★★   
RP指数: ★★★★★   
史评:孤不早相得,天下不足虑。(曹操)   
观田丰、沮授之谋,虽良、平何以过之?(孙盛)   




第六名 庞统字士元——————才高量雅,天妒英才   

庞统和诸葛亮并称“卧龙凤雏”。三国演义中司马徽说:“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虽然正史中并没有这个说法,但也说明庞统之才足以和孔明相媲美,正史中庞统的一生短暂而精彩,死时年仅35岁,比郭嘉还早逝,这似乎再次证明了“天妒英才”这个成语,让人唏嘘不已。  
1.早年的庞统只是周瑜手下的一名普通的功曹,但此时的庞统已经显露出惊为天人的识人能力,品评名士,纵论天下。一次聚会,,陆绩、顾劭、全琮等江东名士齐聚,庞统“驽马驽牛”之论恰如其分,一针见血。   

2.庞统后投刘备,但不受重用,在鲁肃和诸葛亮的极力推荐下,刘备才认识到庞统之大才,任命其为军师中郎将,职位和诸葛亮一样。得到重要的庞统于是倾力为刘备画谋,他对刘备指出益州之地对于刘备制霸天下的重要性,极力劝刘备舍弃所谓的同宗之情,谋取益州刘璋,刘备采纳其计,带庞统入蜀,留关羽诸葛亮留守荆州。隆中对终于又迈进了第二步。   

3.刘璋以为刘备来蜀助其抗汉中张鲁,于刘备会于涪城,庞统献计劝刘备当机立断杀刘璋,不动一兵一卒便可取益州。刘备的“仁义病”又犯了,没采纳庞统之计。   
4.212年,庞统献著名的葭萌关上中下三条秘计   
“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杨怀、高沛,璋之名将,各仗强兵,据守关头,闻数有笺谏璋,使发遣将军还荆州。将军未至,遣与相闻,说荆州有急,欲还救之,并使装束,外作归形;此二子既服将军英名,又喜将军之去,计必乘轻骑来见,将军因此执之,进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计也。退还白帝,连引荆州,徐还图之,此下计也。”   
刘备纳其中计,斩杨怀高沛,一路势如破竹,直取成都。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庞统为刘备取益州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庞统的人生也在此走到了尽头,在攻打雒城时,庞统不幸中流矢而亡(纯粹是意外,并非演义中说的中张任之计,死于落凤坡,这纯粹是演义在贬低庞统)。综观庞统一生,与其他谋士相比,庞统算是寡产,出的计谋并不多,主要原因是庞统的早夭,限制了他的发挥,从某种程度上说,他比郭嘉更不幸,郭嘉38岁去世之前至少一直是曹操的主力谋士之一,深得曹操信任。而庞统35岁去世前,仕途一直不顺,在东吴得不到重用,后投靠刘备依然得不到重用,好不容易在鲁肃和诸葛亮的推荐下,刘备认识到了庞统的大才,重用庞统,而此时距离庞统的大限已经不远了。当然庞统没有让人失望,从入蜀前第一次受到重用到去世不到5年的时间里,庞统用自己的表现让历史记住了自己,也让自己跻身与顶级谋士之列。庞统的夭折,是对刘备集团一次沉重的打击。刘备从此少了一位“论帝王之秘策,揽倚伏之要最”的一流谋士,   
战略分析能力: ★★★☆   
应变(战术)能力:★★★★☆   
“识人”能力: ★★★★   
谋略精彩度: ★★★★   
RP指数: ★★★★   
史评:(统)当南州士之冠冕.(司马徽)   
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鲁肃)   
庞统雅好人流,经学思谋,于时荆、楚谓之高俊。/统其荀彧之仲叔。(陈寿)   



[ 本帖最后由 崔浩 于 2010-4-22 09:22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崔浩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54
帖子 5150
编号 327375
注册 2009-6-13


发表于 2009-8-16 13:3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第五名 法正字孝直——————奇谋画策,我行我素   

法正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谋士,喜欢和不喜欢他的人都很多,争议的焦点无非是法正的个人品德,不喜欢他的人认为法正是个地地道道的小人和*诈之徒,他到处得罪人,睚眦必报,斤斤计较,最可恶的是身为刘璋下属,却吃里扒外,和刘备勾搭,暗害主公;喜欢他的人认为法正多谋善断,真性情,不虚伪,敢爱敢恨,况且弱肉强食的乱世之中根本无需过于讲究什么迂腐的道德观。法正的品行仁者见仁,但是法正的谋略相信没有人会不佩服,这是一个擅长军事的战术奇才,陈寿曾把法正比作蜀国的“程郭”,依我之见,把法正比作蜀国之“荀攸”更恰当。   

1.法正在刘璋手下不受重用,但也料定刘璋难成大器,于是和张松一起策划引刘备入蜀,准备成就一番事业,刘备看到法正张松对自己“眉来眼去”,当然欣喜若狂,于是双方勾搭上了。(汗,怎么那么像*和*的感觉)   

2.刘备入蜀,内有庞统,外有法正,里应外合,一路顺利。在围困雒城时受阻,刘璋极力抵抗,在这节骨眼上,法正写信给刘璋,分析形势,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扰乱其心智,劝刘璋投降,果然不多久,刘璋在粮草军队充足的情况下失去了斗争,投降刘备。   

3.刘备讨厌许靖,而法正却劝刘备重用许靖,理由是利用天下人皆知刘备讨厌许靖却能重用之,来为刘备获得一个知人善用,广纳贤才的好名声,吸引贤才来投。刘备从其言。   

4.平定巴蜀后,法正敏锐的发现汉中对于制霸天下的重要性,对刘备诉说了夺取汉中的意义:汉中退可以作为蜀中门户,巩固益州安全,立国安邦,进可以蚕食雍州、凉州,甚至以图长安洛阳。于是刘备力排众议,采纳法正之计攻打汉中。   

5.法正作为随军的总参谋长,为刘备策划了整个汉中之战的过程,刘备在法正的谋划下,步步为营,进展顺利,特别是定军山一役,法正,黄权设计大破夏侯渊军,并斩其首级,彻底奠定了汉中之战的胜利,将曹军驱逐出汉中。(刘备后来进一步以汉中为跳板收服 了西凉马超,达到了法正当年的战略目的的。)   
   
正是在法正的倾力协助下,蜀汉政权的版图达到了鼎盛时期,拥有了荆州,益州和汉中之地。而法正的谋略和能力也得到了刘备,诸葛亮甚至曹操的赞叹,刘备也愈加信任这个难得的智囊,其宠信程度甚至超过了诸葛亮,难怪法正死后,刘备伐吴,诸葛亮曾叹曰:“法孝直若在,必能制止主上东行,不致夷陵之败。”与庞统郭嘉类似,法正也是个早死的主,死的时候仅仅45岁,虽算不上夭折,但也是壮年之时。法正之死对于蜀汉是继庞统死后又一次沉重的打击,刘备再次失去了一个才华横溢的顶级谋士,法正死后,蜀汉似乎也开始走下坡路了,丢荆州,败夷陵,反南蛮,这一切的担子,都压到诸葛亮一个人肩头上了。   
战略分析能力: ★★★★   
应变(战术)能力:★★★★☆   
“识人”能力: ★★   
谋略精彩度: ★★★★☆   
RP指数: ★★   
史评:法正著见成败,有奇画策算,然不以德素称也。儗之魏臣,统其荀彧之仲叔,正其程、郭之俦俪邪?(陈寿)   
吾收*雄略尽,独不得法正邪?(曹操)   
正务眩惑之术,违贵尚之风,譬之郭隗,非其伦矣。(孙盛)   






第四名 鲁肃字子敬——————高瞻远瞩,气势磅礴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拨开演义的外衣,而用一副审视正史的眼睛再去看三国时,人们发现原来在演义里被诸葛亮当*一样耍的团团转的老实人鲁子敬也是个有胆有谋的大才,鲁肃和周瑜,吕蒙,陆逊并称“江东四杰”,思虑深远,见解独到,高瞻远瞩,胆识俱佳,大局观甚强,是江东四杰中最接近谋士的一个,也是东吴集团第一战略家。   

1,鲁肃早年仕于淮南袁术手下,但鲁肃敏锐的发现袁术难成大器,便居家迁徙弃袁术而去,袁术派兵来追,鲁肃轻松设计化解,后投靠江东孙策。   

2,在周瑜引荐下,鲁肃见江东新主孙权,提出了著名的《榻上策》,鲁肃高瞻远瞩,总揽全局,料定汉室不可兴,建议孙权立足江东与刘表、曹操鼎足之势,再兼并黄祖,进伐刘表,以长江天险据守,以图天下二分,再图中原,成就帝业。一番豪言说的年轻的孙权心潮澎湃,点燃了他的帝王之梦,为江东确立了立国之策。(只不过后来鲁肃遇到了诸葛亮这个对手,《隆中对》干扰了《榻上策》的实施,但这无碍《榻上策》的高明。)   

3,赤壁前夕,曹军降至,又是鲁肃只身探夏口,高瞻远瞩,慧眼识鹰,带诸葛亮回江东引荐于孙权,果断促成孙刘联盟,联合抗击最大的敌人曹操。可以说,孙刘联盟的缔结,鲁肃居功至伟,为赤壁击败曹操创造了最佳的先决条件。   

4,鲁肃回到江东,以张昭为首的绝大部分官员将领主张投降曹操,唯鲁肃料孙刘联盟可胜曹操,力排众议,极力劝阻孙权投降,并建议召回周瑜,共图破曹大计,鲁子敬此次表现大气沉稳,卓尔不凡,魄力尽显。   

5,赤壁之后,刘备要荆州,孙权不予,孙刘联盟面临破裂的危险,鲁肃从大局观出发,力排众议,建议孙权借荆州于刘备(其实说不上是借,荆州本是刘表之地,只能说是孙权将荆州让与刘备更恰当),这一条计策在很多三国迷都不能理解,甚至认为是鲁肃之失,其实不然,相反,鲁肃此计着眼极为深远,让荆州于刘备固然于东吴不利,但失去刘备这个盟友,联盟破裂,兵戎相见,最大的受惠者是东吴当时最大也是最危险的敌人曹操,让荆州是一时的权宜之计,如若不让,则有可能曹操卷土重来,各个击破,江东不保。再者,让刘备在荆州这个是非贫瘠之地为东吴做缓冲带来抗击曹操也未尝没有好处。很多人都目光短浅,只看到了荆州之失而忽视了大局,这就是鲁子敬的高明之处。曹操听到孙权让与荆州于刘备时的表现——“曹公闻权以土地业备,方作书,落笔於地”。   

6,关羽守荆州数次挑衅东吴,吴蜀摩擦不断,鲁肃继任大都督,以吴蜀联盟大局为重,数度忍让,不与关羽一般见识,后蜀占益州,孙权讨要荆州,两军对峙,鲁肃约见关羽单刀赴会,面对关羽,鲁肃毫不畏惧,慷慨陈词,尽显魄力,斥责关羽,关羽无言以对,两家商定平分荆州,鲁肃讨荆州取得了一定进展。(小说里单刀赴会一段把关羽说的鹰明神武,鲁肃唯唯诺诺,其实搞反了,鲁肃此次再次展现了他非凡的胆识和气魄。)   
   
鲁肃作为江东最杰出的战略家,46岁就早早去世了,这是东吴集团的巨大损失。在宏观的战略方面,蜀有孔明,魏有文若,吴则当仁不让首推子敬。相比其他人,鲁肃的谋略气势磅礴,十分大气,总能站在最高的制高点上,清晰的分析出天下走势,依此制定立国之策;看清当下局势,分析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并做出最恰当的取舍,这些都是周瑜吕蒙所不能比的。也许鲁肃不如法正,郭嘉等人善奇谋,但鲁肃之谋对于政权本身却是重于泰山,对于国家的贡献也超过了一般的谋士。另外鲁肃无论是初次见孙权,独力会刘备,只身赴关羽,都表现的,果断善谋,胆识超人,显示出过人的应变能力。豪杰鲁肃,让人肃然起敬。   
战略分析能力: ★★★★★   
应变(战术)能力:★★★☆   
“识人”能力: ★★   
谋略精彩度: ★★★★   
RP指数: ★★★★☆   
史评: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陈寿)   
肃为人方严,寡于玩饰,内外节俭,不务俗好。治军整顿,禁令必行,虽在军陈,手不释卷。又善谈论,能属文辞,思度弘远,有过人之明。周瑜之后,肃为之冠。(裴松之)   
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同,此天以卿赐我也。(孙权)





第三名 荀攸字公达—————运筹帷幄,奇计百出
荀攸的做人信条就是两个字——低调,他的计策也因此显得内敛实用,但不失精彩。自从196年被荀彧举荐给曹操后,荀攸凭借其出色稳定的发挥稳坐曹操战术上的首席军师,作为也就是“谋主”。作为中军师的十八年间,荀攸深知曹操雄才大略,善于用人但同时又很忌才,所以虽然荀攸计谋百出,屡建奇功,却从不自傲,反而行事低调,大智若愚,心思缜密,小心行事,特别是目睹叔叔荀彧的悲惨遭遇后更加小心翼翼的周旋于险恶的政治漩涡之间,最终得以善终(反面教材见许攸)。曹操称赞他“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伐善,无施劳,智可及,愚不可及,虽颜子、宁武不能过也”。   

1,十三岁便识出罪犯,后因反董卓入狱,狱中谈笑风生,泰然自若,料定董卓必败,自己终会获救出狱,后果然如此。(反面教材见何颙)   
2,198年,荀攸劝阻曹操征张绣,料定张绣必联合刘表抗曹,“不如缓军以待之,可诱而致也;若急之,其势必相救。”曹操不听,果如攸言,败走。设奇兵复战,大破之。   
3,曹操东征吕布受挫,欲退兵,荀攸劝阻,料吕布士气消沉,陈宫谋而迟缓,建议曹操一鼓作气拿下吕布,并随后献计水淹下邳,扫平吕布。   
4,官渡之战,荀攸大放异彩。为救白马之围,荀攸献计声东击西,迂回作战,诱使袁绍分兵,大破袁军,斩大将颜良;后遇袁绍追兵,荀攸建议以辎重诱敌,果断出击,再败袁军,烧毁袁军粮草辎重,诛大将文丑。   
5,献计派徐晃奇袭袁军粮草,烧其辎重,大大加强了曹军的士气,动摇了对方军心。   
6,许攸来降,众人皆疑,唯荀攸贾诩慧眼识出许攸的真降,劝曹操重用许攸,奇袭乌巢,放出假消息,再次诱使袁绍分兵,使其暴露大本营,官渡之战迎来转折点。后来张合高缆来降,又是荀攸劝众将勿疑,重用之。最终靠着荀攸的精彩发挥,曹操官渡完胜袁绍。   
7,203年,荀攸料定刘表是个*,不足为惧,力排众议,劝曹操先平二袁,后灭刘表,后曹操破袁尚斩袁谭,顺利统一北方。   

荀攸一生号称为曹操献计十二奇策,死前托付于钟繇整理,可惜钟繇未能完成,使得我们无法看到荀攸奇谋的全貌了,但仅流传下来的这七大奇计也足以让荀攸跻身于最顶尖的谋士之列,荀攸战术战略皆优,对局势的把握相当到位,荀攸最大的优点在于他深通兵法,应变能力超强,战术上的奇谋不断,帮助曹操在战场上攻城拔寨,出奇制胜,荀攸是三国最出色的战术*,军事能力在三国谋士中无人出其右,不愧是曹操的谋主。在做人方面,荀攸也没有明显弱点,懂得进退,   
大智若愚,曹操曾诫曹丕说:“荀公达,人之师表也,汝当尽礼敬之。”荀攸卧病,曹丕问疾,竟像对待父亲一样独拜床下。   
战略分析能力: ★★★☆   
应变(战术)能力:★★★★★   
“识人”能力: ★★   
谋略精彩度: ★★★★★   
RP指数: ★★★★☆   
史评:(攸)庶乎算无遗策,经达权变,其良、平之亚欤!(陈寿)   
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伐善,无施劳,智可及,愚不可及,虽颜子、宁武不能过也。(曹操)   
公达,非常人也,吾得与之计事,天下当何忧哉!(曹操)  




  


第二名 贾诩字文和—————文和乱武,深沉大智

提起贾诩,恐怕了解三国的人当中没有人不知道。大多数人心目中的贾诩是个精通谋略,达于算计同时又善于自保的老狐狸。鬼谋贾诩,真正做到了谋己,谋人,谋天下的最高境界。   

然而现在很多人对于贾诩的认识出现了一定的偏差,就是对于贾诩的“谋己”意见颇大,把目光的焦点完全放到了贾诩善于自保这一点上,从这一点发散思维到贾诩对主公不尽心,不忠心甚至对他的道德品质提出质疑。我的观点是“谋己”与“谋人,谋天下”并不矛盾,甚至前者是后两者的基础,贾诩能在每个新环境下都能使自己处在最安全的位置,同时为主公献计“谋天下”,这不是谋士的完美模式吗?众所周知,曹操疑忌之心是出了名的,曹操的智囊除了郭嘉早夭,大部分谋士后期都明智的选择明哲保身,荀攸的装糊涂,程昱上表隐退,以避猜忌,刘晔的大隐于朝,不交时人都和贾诩一样在自保,却都没有像贾诩那样招来那么多非议,无非是因为贾诩无疑是他们中间最成功的,所以才会聚焦了那么多人的目光。难道谋士一定要想荀彧,崔琰,许攸,娄圭那样最后身死亡破才好吗?   
   
为贾诩辩护后说说我欣赏贾诩的原因,我欣赏贾诩不是因为他善于自保,而在于他的谋略本身,综观贾式谋略,呈现出一种惊心动魄,亦正亦邪之美。   

1,李傕,郭汜出逃长安,被贾诩劝阻,建议杀回长安,掌控天子,这条计策的直接后果就是加速了东汉王朝的崩溃,引起天下诸侯群雄并起的战乱。如此局面可以说是贾诩一手导演所造成的。因对造成李傕,郭汜之乱心中有愧,贾诩又多次周旋与各军阀势力之间,暗中设计保全大臣和献帝,削弱军阀势力,成也贾诩,败也贾诩。   

2,贾诩早年遇强盗时利用强盗畏惧之心假称自己是段煨外孙成功脱险,后真正依附段煨后洞察段煨猜忌心思,主动脱身投靠张绣,成功保全自己和家人。晚年又大隐于朝,明哲保身,位至三公,一系列的自保极为成功。   
   
3,贾诩作为张绣首席谋士深得信任,帮助张绣多次挫败了曹操的吞并之心,使曹操在宛城这个小钉子上吃尽苦头,最有名的一次曹操征张绣畏袁绍偷袭而撤退,贾诩洞察曹操心理,提出“败而追之”,大破曹军,帮助张绣打了个翻身仗。   

4,官渡前夕张绣欲降袁绍被贾诩劝阻,贾诩洞察局势,分析透彻,陈述三点原因料定曹操会容纳张绣,提出与袁绍决裂,投靠宿敌和官渡处于弱势的曹操。后来果然曹操不但没记前仇(典韦曹昂之死),反而执诩手曰:“使我信重于天下者,子也。”   

5,官渡之战,贾诩作为新近加盟的智囊表现出色,两军对峙,曹操兵寡粮缺,信心不足欲退兵,贾诩提出“四胜论”,指出袁绍必败,与荀彧一起劝阻了曹操的退兵,坚定了曹操的信心。后许攸来投,众人皆疑,贾诩荀攸力排众议,识出许攸真降,并建议曹操采纳奇袭乌巢之计,扭转战局。   

6,曹操欲征江东,贾诩洞察局势,劝阻曹操征战赤壁,曹操不纳,后赤壁大败,大伤元气。   
   
7,曹操征战马超,贾诩献离间计,设计离间马超韩遂,使其祸起萧墙,矛盾激化,曹军趁机进攻,果然大胜而归。   

8,曹操二子争储,明争暗斗,曹操问计贾诩,一句“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深沉大智的贾诩轻易的战胜了浮躁而耍小聪明的杨修,帮助曹丕反败为胜,成功立储。   

9,曹丕即位,欲征东吴,贾诩再次做出正确的战略分析,反对曹丕出征。曹丕不纳,果然大败而归。   

贾诩善谋,这要归结于他能清晰的洞察别人的心理活动,轻易的看穿对方的思维方式,贾诩是一个能把他人的想法玩弄于股掌之中的谋士,是一个比你自己更了解你的心思的谋士,这无疑是很可怕的。贾诩利用自己对人心和人性的“透视”,总能精确的分析当前的形势,做出正确的战略抉择。同样是利用对人性的“透视”,贾诩在逆境和困难时还表现出超强应变能力,无论是面对强盗的杀身之祸,周旋于残暴的军阀之间,还是宛城面对曹操的兵临城下,抑或是官渡面对强大的连曹操都犯杵的袁绍,贾诩总是处在弱势的一方,却反而总是表现出强势的一面,巧计诈强盗,设计保献帝,宛城败曹操,官渡四胜论,实在是让人叹为观止。如果说荀攸的善于应变是基于他在兵法在军事上的造诣,那贾诩的应变能力则是基于对对手心理活动的透彻分析和把握,这一点比之郭嘉有过之而无不及,郭嘉能洞察对手的心理从而总能审时度势,选择正确的战略策略,却缺乏足够的应变能力,而贾诩不但能做到分析正确的战略局势,而且能在己方处于弱势的危机时刻善于应变,利用对手的心理使己方(或自己)化险为夷,转败为胜。   
鬼谋贾诩,深沉大智,堪称三国之陈平。   
战略分析能力: ★★★☆   
应变(战术)能力:★★★★★   
“识人”能力: ★★★★★   
谋略精彩度: ★★★★☆   
RP指数: ★★☆   
史评:(诩)庶乎算无遗策,经达权变,其良、平之亚欤!(陈寿)   
“当是时,元恶既枭,天地始开,致使厉阶重结,大梗殷流,邦国遘殄悴之哀,黎民婴周馀之酷,岂不由贾诩片言乎?诩之罪也,一何大哉!自古兆乱,未有如此之甚。”(裴松之)   


第一名 荀彧字文若——————王佐文若,才冠三国  

估计很多人看到我把荀彧排第一会有些别扭,因为大家看惯了诸葛亮,贾诩,郭嘉排第一,虽然之前说过“排名是浮云”,但在谈荀彧之谋之前还是想先为荀彧说几句话,谈谈很多人对于荀彧认识的误区。  

1,很多人认为荀彧只是个管粮草,管后勤的,认为荀彧不善谋,只是政治牛而已。这实在是大大误解了荀彧。*人喜欢二分法,评判历史人物更是喜欢把人物脸谱化,标签化。你是A,所以你肯定不能是B。你政治牛,所以你谋略肯定不行。在这种简单的思维方式的影响下,大家都只认可诸葛亮的政治才华,而刻意忽视他同时是个军事家(也许他军事不是最牛的)。谈到治国,大家想到的是诸葛亮,张昭,而从来不会想起军事奇才曹操陆逊等人也是治国的好手。同样的事情发生在荀彧身上,没错,荀彧极赋政治才华,堪与孔明比肩,但这并不影响荀彧的智谋和他作为谋士的身份。事实是,抛开政治功绩不说,荀彧一生为曹操屡出奇计,每一计都是对曹操势力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曹操来说,没有哪个谋士能有荀彧那样重要。对于曹操来说,荀彧不仅是“萧何”,同时也是“张良”。  



2,公元196年,荀彧敏锐的看到了汉献帝巨大的政治号召力,劝曹操迎接汉献帝来许都,“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实在是一步高招,曹操从此占据了政治的制高点,也为自己的扩张铺平了政治道路,袁绍后来反应过来想迎献帝来河北却已经来不及了。   

3,官渡前夕,曹操欲与袁绍决战,恐不敌,荀彧站出来提出“四胜四败”,为曹操分析了必胜的原因和袁绍必败的结局,给予曹操很大信心。同时,荀彧也献计暂时稳住袁绍,先灭吕布,西线则派钟繇安抚西凉马超等诸势力,防止官渡之战三面受敌。曹操采纳其计,为官渡之战做好了准备。   

4,官渡之后,曹操欲先征刘表,荀彧再次改正了曹操错误的战略方向,劝曹操趁官渡之威扫荡河北,消灭袁绍残余主力,曹操采纳其计,挥师北上,歼灭仓亭袁军,至此袁军主力消灭殆尽,袁绍也呕血而亡,曹操轻易的统一大半北方。   
5,204年,大部分人建议曹操恢复古代九州制度,荀彧力排众议,指出此举会造成关西诸势力对己方动荡不安,袁尚袁谭恢复实力,刘表安坐荆州的局面,对于曹操的政治环境和进一步扩张弊大于利,应先以扫平北方,南征刘表为先,再议古制。   

荀彧在战略上为曹操五出奇计,大至宏观战略气势磅礴,思路清晰;小至微观战略细致入微,考虑周全,荀彧实在是战略的奇才。然而,荀彧在战略上的杰出往往掩盖住了他在战术上的才华,也许荀彧在战术上表现的机会不多,但几次战术上的精彩表现说明荀彧不仅仅善战略,实在是个战略战术的全才。   
战术方面:   
6,陈宫张邈趁曹操东征叛乱,暗中迎接吕布进城,大部分官员和郡县都响应叛乱,荀彧兵少无将,形势危机,但他先是识破陈宫之计,再急招夏侯敦入城,又不顾个人安危只身出城说服郭贡退兵,启用程昱,与程昱一起定计守住了兖州三城。荀彧此次的表现用“惊艳”形容毫不为过,谋略,胆识和魄力彰显无遗,应变能力让人叹为观止。   

7,官渡决战之时,双方陷入僵局,曹操兵寡粮尽,欲退兵,荀彧从许都千里迢迢写信劝阻曹操退兵,建议曹操以少量兵力在官渡扼制住袁绍的咽喉,打持久战,日久必生变,“用奇之时,不可失也”。曹操听从荀彧之计,后果然许攸来投,奇袭乌巢,战局逆转。   

8,曹操扫二袁,平乌桓,统一北方,欲南征,问计于荀彧。荀彧献计“显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曹操采纳其计,表面大造声势从宛城进军,暗中设奇兵另取道直逼荆州,兵不血刃迫使刘琮投降,一次经典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除了战略战术上的表现,荀彧的识人能力也十分了得,不在庞统郭嘉刘晔之下。   
识人方面:   
9,很多人说郭嘉像个算命先生,其实相比郭嘉,荀彧算命的能力只强不弱,荀彧早年就曾预言颍川之乱,董卓必亡,料袁绍难成大事,弃袁绍而投曹操。后来在官渡前,针对以孔融为代表的投降派关于袁绍集团强大不可战胜的言论,荀彧又对袁绍手下的大将和主力谋士的命运进行了一一预言:“绍兵虽多而法不整。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治。审配专而无谋,逢纪果而自用,此二人留知后事,若攸家犯其法,必不能纵也,不纵,攸必为变。颜良、文丑,一夫之勇耳,可一战而禽也。”事实证明这些人的命运就如同被荀彧安排好一样无不应验,毫无差错,有如神助。   

10,荀彧可不是只会把人唱衰,预言这个死,那个亡。荀彧还依靠自己的慧眼向曹操推荐了大量的人才,其中包括荀攸,钟繇、戏志才、郭嘉、司马懿,陈群、杜袭、郗虑、华歆、王朗、荀悦、辛毗等大批精英。这些人才后来都成了著名的治世之臣或精英谋士,作为栋梁共同支撑起了曹操集团,曹操的强大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人才的强大。当然推荐人才和谋略关系不大,但至少从一个侧面说明荀彧的识人能力。   

从以上的荀彧的战略,战术,识人几方面看,荀彧之谋略实在是登峰造极,曹操之所以能从吕布,袁绍,袁术,陶谦等军阀中脱颖而出,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军阀起步到最后统一北方,成就霸业,和荀彧之谋息息相关,每每都是荀彧在关键时刻发挥出王佐的作用和王牌的价值,他对于曹操的崛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曹操统一北方做出了其他谋士或武将难以企及的贡献,实在无愧曹操首席谋士的称号,无怪乎曹操称荀彧为“吾之子房”,这恐怕是对一个谋士的最高肯定吧,试问天下哪个谋士不以与张良相提并论而荣?但由于荀彧为人较低调,使得很多人对于荀彧的认识都不全面甚至有误,而低估了荀彧的作为谋士的价值,实在遗憾。   

另外,荀彧还是道德的典范和楷模,他自幼便清秀通雅,高风亮节,正直不曲,典型的古代士大夫和君子的形象,深得众人敬仰,钟繇,陈群等名臣对荀彧之德崇拜的五体投地,就连一代枭雄司马懿也感叹“吾自耳目所从闻见,逮百数十年间,贤才未有及荀令君者也”。   
然而荀彧对于理想和原则的坚守以及对于汉室的忠心最终害死了他,曾经的王佐阻碍了曹操进爵封公的道路,曹操再次显出枭雄本质,不念旧情逼死了郁郁寡欢的文若,曾经的亲密无间和信任也一去不复返了,君臣相残实在让人唏嘘不已。不过想必文若必不会后悔,如果他为了荣华富贵而肯放弃自己的原则和底线,而与世俗妥协,那他就不叫旬文若了。   
战略分析能力: ★★★★★   
应变(战术)能力:★★★★   
“识人”能力: ★★★★☆   
谋略精彩度: ★★★★   
RP指数: ★★★★★   
史评:太多了,实在数不过来,仅随便举几例。   
荀彧清秀通雅,有王佐之风,然机鉴先识,未能充其志也。(陈寿)   
臣自始举义兵,周游征伐,与彧戮力同心,左右王略,发言授策,无施不效。彧之功业,臣由以济,用披浮云,显光日月。陛下幸许,彧左右机近,忠恪祗顺,如履薄冰,研精极锐,以抚庶事。天下之定,彧之功也。宜享高爵,以彰元勋。(曹操)   
(彧)吾之子房也。(曹操)   
谋殊功异,臣所不及也。(曹操)   
吾自耳目所从闻见,逮百数十年间,贤才未有及荀令君者也。(司马懿)   
颜子既没,能备九德,不贰其过,唯荀彧然。(钟繇)





[ 本帖最后由 崔浩 于 2010-4-22 09:23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lemon0925
(君のことが好きだから)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7
帖子 727
编号 198830
注册 2007-8-6


发表于 2009-8-16 15:1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其实田丰 审配还是不错的 我觉得可以进十强
孙权手下除了四个都督各有贡献外 其它谋臣几乎可以忽略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逍遥轩
(残念斋)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5
帖子 509
编号 26521
注册 2004-12-2


发表于 2009-8-16 19:5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2,贾诩早年遇强盗时利用强盗畏惧之心假称自己是段煨外孙成功脱险,后真正依附段煨后洞察段煨猜忌心思,...............
===============================================

贾诩诈称的是凉州三明之一的段颎的外孙,并非段煨。段煨是太尉段熲的族弟。
(时太尉段颎,昔久为边将,威震西土,故诩假以惧氐。)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52020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6
编号 333579
注册 2009-8-8


发表于 2009-8-16 20:3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个人觉得郭嘉应该是第一,曹操在赤壁逃亡时曾说:“若奉孝在,绝不使吾有此大失也。”之后“众谋士皆    默然自惭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平原相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安国将军
功绩 9
帖子 855
编号 89065
注册 2006-10-28
来自 益州蜀郡


发表于 2009-8-16 22:1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沮授字则注
---------------------
央视【三国演义】沮授字公与,但网上都说字则注,到底沮授字什么?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杨平春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1
编号 26448
注册 2004-12-1
家族 肉肉门


发表于 2009-8-16 22:5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大体同意LZ的排名,但以诸葛亮的能力,就算进不了谋士前三怎么着也能进前十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可爱小马驹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26
帖子 2960
编号 90695
注册 2006-11-9


发表于 2009-8-16 23:1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在楼主眼中诸葛亮不是谋士
顶部
性别:男-离线 romadream
(罗马之梦)

靖远侯
忠正军节度使
★★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
功绩 407
帖子 6663
编号 331839
注册 2009-7-29
来自 NZ


发表于 2009-8-17 14:1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恩,因为诸葛不是谋士,所以不在排名内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幻滅小彰彰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4
编号 43108
注册 2005-7-13


发表于 2009-8-18 02:2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始终觉得谋士里面还是贾诩最厉害。。。荀彧过于正直了,机巧不如贾诩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luke19821001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4
功绩 69
帖子 5330
编号 44493
注册 2005-7-29


发表于 2009-8-18 17:2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贾诩比荀彧厉害,荀彧只是在曹操手下才能够发光,在袁绍那里就无用,但是贾诩走到哪里,都被人尊重,都能够让别人听信他,至少能够自保。贾诩这种人无论你的势力是强是弱,他都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你的长处,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比起大多数只会打顺风仗的人来说,是不可想象的。荀彧对于曹操来说有很多战略上的贡献,但是贾诩在战略上的机谋也是超一流的,比如他一句话就颠覆了汉朝,没有超强的战略洞察力是不行的。比如官渡之前,他竟然就已经预判了曹操必胜,放弃了势力最大,关系也不错的袁绍,投降实力更弱,并且还有血仇的曹操,这种战略洞察力谁人能有?在贾诩判断曹操必胜的时候,荀彧肯定不可能判断出必胜的结局,他只是劝曹操坚持下去就会赢,话是这样说,但是到底有几分把握却不知道,这时候只有贾诩判断出了必胜,否则他即便不投靠袁绍,至少可以中立观望。

另外,赤壁之战也是他预先判定了局面,并且提出了必胜之法,陈寿评价他的算无遗策,可以说是作为谋士的最高评价了,三国中单论计谋,可以说是无人出奇右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崔浩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54
帖子 5150
编号 327375
注册 2009-6-13


发表于 2009-8-18 17:5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luke19821001 于 2009-8-18 17:26 发表
我认为贾诩比荀彧厉害,荀彧只是在曹操手下才能够发光,在袁绍那里就无用,但是贾诩走到哪里,都被人尊重,都能够让别人听信他,至少能够自保。贾诩这种人无论你的势力是强是弱,他都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你的长处 ...

你看到过刘晔失算过吗?

至于你说的一句话乱三国?
历史不要把一个人的作用看的太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人中吕,鬼中羽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2
帖子 1188
编号 239637
注册 2007-11-15


发表于 2009-8-19 12:0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不排诸葛亮是对的。

前期诸葛亮为谋士,不过是个很平常的谋士,刘备在世时,也未见他有过什么拿得出手的谋。

诸葛亮是玩政治的,不是玩谋略的。他的外交、政治倒是玩得不错。

后期,独揽大权,又来参和军事,颇有些心得,不过军事实战则差强人意,可以说,军事嘛,玩得不怎么样。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杨平春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1
编号 26448
注册 2004-12-1
家族 肉肉门


发表于 2009-8-19 23:5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楼主不认为诸葛是谋士,可是却列举了程立和鲁肃,这两位可都是带兵的.另外陈宫也带过兵.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luke19821001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4
功绩 69
帖子 5330
编号 44493
注册 2005-7-29


发表于 2009-8-20 10:0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崔浩 于 2009-8-18 17:51 发表

你看到过刘晔失算过吗?

至于你说的一句话乱三国?
历史不要把一个人的作用看的太大!

刘晔设谋的次数多还是贾诩?刘晔能够随便到哪家诸侯那里,都被人当老师对待吗?贾诩在西凉军中被郭淮李傕都把他当老师来尊重。在张绣手下也是言听计从。就算到了自大多疑的曹操手下,最终也担任太傅,这职位可不是一般的人能够担任的,这个职位本身就是一个让人尊敬的职位,曹丕也是把贾诩当老师对待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34370421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43
编号 294611
注册 2008-10-13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9-8-20 13:2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 幻滅小彰彰 的帖子

对~~其实荀彧和诸葛亮差不多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崔浩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54
帖子 5150
编号 327375
注册 2009-6-13


发表于 2009-8-21 07:1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34370421 于 2009-8-20 13:23 发表
对~~其实荀彧和诸葛亮差不多

在各自集团的地位差不多,不过在我看来荀彧出彩的还是他的谋略。
他的治国能力还是有一点缺陷,他对谋士定位的超越并不像诸葛超越的这么彻底,特别是跟诸葛后期相比。所以观察荀彧的作为还是以谋臣的角度看更加顺眼。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崔浩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54
帖子 5150
编号 327375
注册 2009-6-13


发表于 2009-8-21 07:2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luke19821001 于 2009-8-20 10:02 发表


刘晔设谋的次数多还是贾诩?刘晔能够随便到哪家诸侯那里,都被人当老师对待吗?贾诩在西凉军中被郭淮李傕都把他当老师来尊重。在张绣手下也是言听计从。就算到了自大多疑的曹操手下,最终也担任太傅,这职位 ...

我举刘晔只是想说明别把算无遗策看的太重,因为一个以谋略著称的人,史书为他立传基本上就不会记载他出过的引起麻烦的馊主意。因为记载没有采用的失败的谋略对其本人是没有意义的。
希望你能理解我这层意思,所以才说刘晔

至于你说贾诩第一什么的只能说每个人观点不同,就像诸葛的“事无巨细”,有人欣赏也有人反对。(我本人属于比较欣赏,这正是诸葛认真的地方,中国人最缺的就是认真的去做事)不能说谁真的对,谁就是错。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张洋
(五湖废人)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军师将军
功绩 10
帖子 996
编号 340557
注册 2009-9-25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10-4-9 23:2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个人感觉贾诩第一,楼主似乎低估了郭嘉,高估了庞统。至于袁绍手下的,还是数祖绶最高明,田丰和审配都要逊着一筹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439520582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57
编号 311156
注册 2009-2-15


发表于 2010-4-10 00:0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俺觉得么,咋说呢,十强排名,徐庶能不能进啊,司马懿虽然不是很喜欢他,但公正的说句,他不进十强,那十强都不算数
顶部
性别:男-离线 zeloti
(狂战士)

Rank: 1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10
帖子 11953
编号 54239
注册 2005-11-29
家族 聚贤山庄


发表于 2010-4-10 00:1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张洋 于 2010-4-9 23:27 发表
个人感觉贾诩第一,楼主似乎低估了郭嘉,高估了庞统。至于袁绍手下的,还是数祖绶最高明,田丰和审配都要逊着一筹

根据历史,审配明显更算是一个善于守城的武将
至于审配的智力水平嘛,看看其搞内耗多厉害就知道了

此外,主贴对陈宫的评价太搞笑了,陈宫就是个二五仔,异志多多,还说“无二志”呢

[ 本帖最后由 zeloti 于 2010-4-10 00:15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包大人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52
编号 322706
注册 2009-5-16


发表于 2010-4-20 16:40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觉得荀彧与诸葛亮不相上下。。。

贾诩倒真正是天下“鬼才”~~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崔浩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54
帖子 5150
编号 327375
注册 2009-6-13


发表于 2010-4-20 21:5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zeloti 于 2010-4-10 00:13 发表

根据历史,审配明显更算是一个善于守城的武将
至于审配的智力水平嘛,看看其搞内耗多厉害就知道了

此外,主贴对陈宫的评价太搞笑了,陈宫就是个二五仔,异志多多,还说“无二志”呢

他背叛曹操自然有其背叛的理由,陈对曹操的贡献我觉得一点也不小,至于为何陈宫背叛,史书上也没有明说,但却明确写其性格刚烈,不是那种墙头草的二五仔。

我想你所说的“无二志”和主贴上的楼主描述的无二志应该是有区别的吧。
志,可不是只表示自己一辈子只效忠一个主公。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崔浩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54
帖子 5150
编号 327375
注册 2009-6-13


发表于 2010-4-20 21:5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439520582 于 2010-4-10 00:09 发表
俺觉得么,咋说呢,十强排名,徐庶能不能进啊,司马懿虽然不是很喜欢他,但公正的说句,他不进十强,那十强都不算数

演艺的话,徐庶有进前五的实力,不过史书记载的话能进前五十已经不错。
顶部
性别:男-离线 zeloti
(狂战士)

Rank: 1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10
帖子 11953
编号 54239
注册 2005-11-29
家族 聚贤山庄


发表于 2010-4-20 23:1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崔浩 于 2010-4-20 21:56 发表

他背叛曹操自然有其背叛的理由,陈对曹操的贡献我觉得一点也不小,至于为何陈宫背叛,史书上也没有明说,但却明确写其性格刚烈,不是那种墙头草的二五仔。

我想你所说的“无二志”和主贴上的楼主描述的无二 ...

陈宫煽动张邈背叛曹操的话,可间接让人对陈宫的背叛意图略知一二
史书上明确写吕布军中有人指证陈宫作为主谋背叛吕布想投袁术,陈宫还脸红,只不过吕布没追究而已
事实证明,陈宫就是墙头草,从职业道德上根本不能与贾诩相比
吕布或许正因为最后阶段听信陈宫之言坚决抵抗而不投降,而失去体面投降的机会,最终被杀

司马懿前十不入,思维没转过弯的荀彧居然第一,很能说明倾向性

[ 本帖最后由 zeloti 于 2010-4-20 23:18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小马828
(人类第一钢铁战士)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征南将军
好贴 2
功绩 54
帖子 4433
编号 29895
注册 2005-1-9


发表于 2010-4-21 11:2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除了陈宫,其他的都比较赞同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ygwd123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77
编号 276722
注册 2008-4-26


发表于 2010-4-21 17:1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感觉是以中前期的谋士为主,后期的人难道太乏善可陈?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aniwa

Rank: 8Rank: 8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43
帖子 5997
编号 337221
注册 2009-8-30


发表于 2010-4-21 19:4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法正是不能和诸葛亮相提并论的,前者是战术家,后者是战略家和政治家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崔浩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54
帖子 5150
编号 327375
注册 2009-6-13


发表于 2010-4-21 21:2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zeloti 于 2010-4-20 23:10 发表

陈宫煽动张邈背叛曹操的话,可间接让人对陈宫的背叛意图略知一二
史书上明确写吕布军中有人指证陈宫作为主谋背叛吕布想投袁术,陈宫还脸红,只不过吕布没追究而已
事实证明,陈宫就是墙头草 ...

司马没入选已经说明了啊,还是没认真看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MINZ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35
编号 96901
注册 2006-12-24


发表于 2010-4-21 22:1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崔浩 于 2010-4-20 21:57 发表

演艺的话,徐庶有进前五的实力,不过史书记载的话能进前五十已经不错。

徐庶很多时候是刻意不出谋吧。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12-31 02:50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4968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