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中国古典小说中的第一高手,最实事求是的排名!
性别:未知-离线 richard_lci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44
编号 325482
注册 2009-6-2


发表于 2009-6-3 14:3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3 邓仲华 的帖子

岳飞传后小段多数人不爱看,无端端加入杨继周,山狮陀,粘得力等,而且个个武艺高于岳云,关铃甚多。


顶部
性别:女-离线 菜比
(夏小满)

齐国公主
武昌军节度使

Rank: 17Rank: 17
柱国(正二品)
组别 佩剑郡主
级别 镇南将军
功绩 1065
帖子 3731
编号 95923
注册 2006-12-16
来自 江苏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09-6-3 14:4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Yahoo!


QUOTE:
原帖由 richard_lci 于 2009-6-3 14:31 发表
一、战50合不分胜负 即很接近 看来高览和许禇很接近 许禇和张飞关羽一个档次亦不知从何得知?

高览和许禇是有打过,但并无交待多少回合,应该没打多少回合就停了演义中,许禇和典韦乃曹营最厉害的大将,同关羽或张飞一样高,请看小说吧!不要看游戏!凭什么理由将关羽或张飞排在许禇或典韦之上?
二、原文说的很清楚了 关公右臂少力 在毫发无伤的情况下 徐晃根本不可能坚持那么久。

就是小说中,徐晃也是曹操手下的顶级战将,他的武艺同关羽在伯仲之间。演义中,关羽最佩服的曹将是张辽,第二个是徐晃,关羽也同他们交厚。对于张辽,关羽曾对张飞说:张辽的武艺不在你我之下。张辽乃三国时期第一名将,关羽所说是很中肯的。对于徐晃,关羽也很敬佩。公曰:「徐晃與吾有舊,深知其能。」

三、如此厉害的大将 不知有何有效战例得之。

{操出馬視之,見徐晃威風凜凜,暗暗稱奇;便令許褚出馬與徐晃交鋒。刀斧相交,戰五十餘合,不分勝敗。}
{晃曰:「今日乃國家之事,某不敢以私廢公。」言訖,揮大斧直取關公。公大怒,亦揮刀迎之。戰八十餘合,公雖武藝絕倫,終是右臂少力。關平恐公有失,火急鳴金,公撥馬回寨。}

四、颜良横刀立马于门旗下;见宋宪马至,良大喝一声,纵马来迎。战不三合,手起刀落,斩宋宪于阵前。曹操大惊曰:“真勇将也!”魏续曰:“杀我同伴,愿去报仇!”操许之。续上马持矛,径出阵前,大骂颜良。良更不打话,交马一合,照头一刀,劈魏续于马下。

颜良又不认识他们 居然不通报姓名就打 要是通报完姓名 宋宪魏续未必不能三合斩了颜良。

吕布曾投靠袁绍, 宋宪魏续乃吕布旧将也,颜良应该认识

小朋友,请多看小说吧!

一、原文没提就是没打多久就停了 仅凭猜测 如何服人 因为是曹营手下最厉害的人 所以就和关张一个档次 阁下好解释 好洞察力

二、因为交情深厚 所以就最佩服 如此推断 在下自愧不如 另外徐晃和关羽武艺在伯仲之间亦不知从何而来

三、上面已对两个问题发出疑问 阁下视而不见反而照般来做答 PF PF

四、颜良应该认识 依旧猜测 阁下的推断功力的确很强 可惜没原文为证全是空想而已 我也可以猜测 他俩并不认识颜良

在下5岁时候开始看三国直到现在也就10几年 即使现在 每天睡前都要看三国半小时 既然说出这番话 想必阁下除了吃喝拉撒睡 都把精力放三国上 这份毅力 在下没有 以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richard_lci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44
编号 325482
注册 2009-6-2


发表于 2009-6-3 14:5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4 stevenyhs 的帖子

{傍邊一將,圓睜環眼,倒豎虎須,挺丈八蛇矛,飛馬大叫:“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張飛在此!”呂布見了,棄了公孫瓚,便戰張飛。飛抖擻精神,酣戰呂布。連斗五十余合,不分勝負。云長見了,把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龍偃月刀,來夾攻呂布。三匹馬丁字兒廝殺。戰到三十合,戰不倒呂布。劉玄德掣雙股劍,驟黃鬃馬,刺斜里也來助戰。這三個圍住呂布,轉燈兒般廝殺。八路人馬,都看得呆了。呂布架隔遮攔不定,看著玄德面上,虛刺一戟,玄德急閃。呂布蕩開陣角,倒拖畫戟,飛馬便回。}

連斗五十余合,不分勝負。张飞是不能取胜,关羽才来帮手,并无提及渐渐成败之相!!!请看小说!

{布送玄德出門,張飛躍馬橫鎗而來,大叫:「呂布!我和你併三百合!」玄德急令公關玄德勸止。}

张飞如果同吕布战五十余合渐渐成败之相何来后来同吕布叫阵三百合?

{飛曰:「我奪你馬你便惱,你奪我哥哥的徐州便不說了!」布挺戟出馬來戰張飛,飛亦挺槍來迎。兩個酣戰一百余合,未見勝負。}

怎么又能戰一百余合未見勝負?
请看小说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YOKO
(★御姐控★)

唐国公
荆南节度使
★★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456
帖子 65638
编号 32
注册 2003-8-19
来自 BWL


发表于 2009-6-3 14:5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菜比 于 2009-6-3 14:47 发表


在下5岁时候开始看三国直到现在也就10几年 即使现在 每天睡前都要看三国半小时

真是这样的话,服了菜比了

不过很奇怪,三国看来看去也就那样,有必要每天半小时吗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zc013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27
编号 111875
注册 2007-2-21


发表于 2009-6-3 15:1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richard_lci 于 2009-6-3 14:31 发表

高览和许禇是有打过,但并无交待多少回合,应该没打多少回合就停了。演义中,许禇和典韦乃曹营最厉害的大将,同关羽或张飞一样高,请看小说吧!不要看游戏!凭什么理由将关羽或张飞排在许禇或典韦之上?


徐晃、许褚接住又战。公杀退二人

来往军中胆气高,平欺许褚胜张辽。又夸益德真勇猛,致使当阳喝断桥。

为首大将乃燕人张益德也,挺矛骤马,直取许褚。褚舞刀来迎。只一合,一矛正中许褚眉心,翻身落马。


许褚凭什么和关张并列。

曹营最厉害不等于与关张一样厉害,
否则吴军最强也不逊关张。

QUOTE:
就是小说中,徐晃也是曹操手下的顶级战将,他的武艺同关羽在伯仲之间。演义中,关羽最佩服的曹将是张辽,第二个是徐晃,关羽也同他们交厚。对于张辽,关羽曾对张飞说:张辽的武艺不在你我之下。张辽乃三国时期第一名将,关羽所说是很中肯的。对于徐晃,关羽也很敬佩。公曰:「徐晃與吾有舊,深知其能。」

笑,
真个深知徐晃,

公怒曰:“徐晃与吾故旧,深知彼能;若彼不退,吾先斩之,以警魏将。汝勿犯我!”


关羽眼中,徐晃可斩。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richard_lci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44
编号 325482
注册 2009-6-2


发表于 2009-6-3 15:4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5 zc013 的帖子

{操曰:“吾今奉詔討汝!”紹曰:“吾奉衣帶詔討賊!”操怒,使張遼出戰。張鴿躍馬來迎。二將鬥了四五十合,不分勝
負。曹操見了,暗暗稱奇。許褚揮刀縱馬,直出取戰。高覽挺槍接住。四員將捉對兒廝殺。曹操令夏侯惇、曹洪各引三千軍,齊衝彼陣。審配見曹軍來衝陣,便令放起號砲。兩下萬弩並發,中軍內弓箭手一齊湧出亂射。曹軍如何抵敵?望南急走。袁紹驅兵掩殺,曹軍大敗,盡退至官渡。}


{    操正疑惑間,又報張飛,魏延,分兵劫糧。操問曰:「誰敢敵張飛?」許褚曰:「某願往!」操令許褚引一千精兵,去陽平關路上護接糧草。解糧官接著,喜曰:「若非將軍到此,糧不得到陽平矣。」遂將車上的酒肉,獻與許褚。褚痛飲,不覺大醉,便乘酒興,催糧車行。解糧官曰:「日已暮矣,前褒州之地,山勢險惡,未可過去。」褚曰:「吾有萬夫之勇,豈懼他人哉!今夜乘著月色,正好使糧車行走。」

    許褚當先,橫刀縱馬,引軍前進。二更已後,往褒州路上而來。行至半路,忽山凹�媢爸冗_天,一枝軍當住。為首大將,乃張飛也,挺矛縱馬,直取許褚。褚舞刀來迎,卻因酒醉,敵不住張飛;戰不數合,被飛一矛刺中肩膀,翻身落馬;軍士急忙救起,退後便走。張飛盡奪糧草車輛而回。}
顶部
性别:女-离线 传说中的神

白衣伯爵谏议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轩辕公主
级别 镇东将军
好贴 2
功绩 191
帖子 4027
编号 5155
注册 2004-2-9
家族 轩辕狼党


正好在另一个帖子回复了这一段,顺便贴来这里。因为大标题是中国古典小说,所以《三国志评话》也应该算吧。以下为复制段落:
“吕布下关,叫曰:“大眼汉出马!”张飞大怒,出马,手持丈八神矛,睁双圆眼,直取吕布。二马相交,三十合,不分胜败。张飞平生好厮杀,撞着对手,又战三十合,杀吕布絣旗掩面。张飞如神,吕布心怯,拔马上关,坚闭不出。”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richard_lci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44
编号 325482
注册 2009-6-2


发表于 2009-6-3 16:0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一部小说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将正反两方面的厉害角色写得很接近,大家不分上下,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罗贯中先生是聪明人,他知道如何写好的角色来吸引读者。

演义中:刘备方面是正方,曹操是反方,孙权忽正忽反,但多数摆在反方。另外,书中主要较量方面仍是西蜀和曹魏,东吴处于颇次要的位置。

演义既然将正方关羽,张飞,赵云,马超等写得如此厉害,也要将反方典韦,许禇,徐晃,庞德等写得相当接近,这样才有吸引力!小说中,关羽,张飞,赵云,马超为西蜀之虎将,典韦和许禇也为曹魏之虎将。这是罗贯中先生的真意,他老人家并无将西蜀之虎将写得强于曹魏之虎将,纵观全书看不出来,这是罗贯中先生聪明之处!聪明的读者应该可以感受得到!

演义中,无论吕布或颜良均非西蜀和曹魏的人物。确实,东吴方面的名将写得较西蜀和曹魏方弱,我想东吴所占的篇幅较少,另外,西蜀和曹魏是直接的对立面。

如果任何人写武打或武侠小说,我相信他一定会写出正反两方面的厉害角色很接近,这样武打才精彩!大家多多玩味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richard_lci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44
编号 325482
注册 2009-6-2


发表于 2009-6-3 16:2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7 传说中的神 的帖子

确实,在元朝和明朝时有很多三国评书,有三英战吕布这个段子,跟着有张飞独战吕布,将吕布打得大败!很明显,他们将西蜀之虎将写得太强,这样吸引力就大打折扣。

演义中将吕布写得稍强于张飞等,而曹魏之虎将和西蜀之虎将大家写得旗鼓相当,这样对读者就更有吸引力。

请多多领略罗贯中先生的真意!
顶部
性别:女-离线 传说中的神

白衣伯爵谏议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轩辕公主
级别 镇东将军
好贴 2
功绩 191
帖子 4027
编号 5155
注册 2004-2-9
家族 轩辕狼党


又扯上真意了。。。
标题可是“实事求是”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zc013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27
编号 111875
注册 2007-2-21


发表于 2009-6-3 16:4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richard_lci 于 2009-6-3 16:09 发表
他老人家并无将西蜀之虎将写得强于曹魏之虎将,纵观全书看不出来,这是罗贯中先生聪明之处!聪明的读者应该可以感受得到!

看不出演义中蜀将强过魏将,
只能说是眼力不佳,却与聪明无关。


白马延津关羽扬威,
长坂赵云纵横,张飞退敌。

曹将如何?许褚何在?

孰强孰弱,一眼可明。
顶部
性别:女-离线 菜比
(夏小满)

齐国公主
武昌军节度使

Rank: 17Rank: 17
柱国(正二品)
组别 佩剑郡主
级别 镇南将军
功绩 1065
帖子 3731
编号 95923
注册 2006-12-16
来自 江苏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09-6-3 17:5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Yahoo!


QUOTE:
原帖由 KYOKO 于 2009-6-3 14:57 发表

真是这样的话,服了菜比了

不过很奇怪,三国看来看去也就那样,有必要每天半小时吗

完全是睡前无聊 躺床上用手机看 看到困了就睡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richard_lci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44
编号 325482
注册 2009-6-2


发表于 2009-6-3 18:1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1 zc013 的帖子

我并未说你蠢,我也知道你的眼光锐利!任何小说中的正面角色总是写得精彩绝伦,光彩照人,甚至想象般地夸大,这是很正常的。

罗贯中先生的第一将是关羽,赵云和张飞次之,甚至马超也像彗星一样耀眼过一段。但罗贯中先生还是取得平衡的,在关羽,张飞,赵云,马超厉害的同时,也加入了他们反方相对应一样厉害的角色典韦,许禇等。这样这些正反方面的战将相斗,才能精彩和吸引。

关羽,张飞,赵云远比典韦或许禇等光彩照人,虎虎生威,他们的气势超越曹将,这是对的。罗贯中的演义正方毕竟是西蜀,但罗贯中先生并无任何地方显示关羽,张飞或赵云在武艺上胜过典韦或许禇!

请问:很多人将关羽,张飞,赵云也排上号,他们也有上下吗?在书中,他们本来在伯仲之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愿望化身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左将军
功绩 13
帖子 1264
编号 17350
注册 2004-9-9


发表于 2009-6-3 23:2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1)史文恭
2)卢俊义
3)林冲,关胜
4)呼延灼,鲁智深
5)秦明,武松
6)花容,董平,杨志
7)徐宁
8)索操


此名甚欠……

可改之。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云飘扬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军师将军
功绩 10
帖子 967
编号 279814
注册 2008-5-29


发表于 2009-6-4 00:3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愿望化身 于 2009-6-3 23:24 发表
1)史文恭
2)卢俊义
3)林冲,关胜
4)呼延灼,鲁智深
5)秦明,武松
6)花容,董平,杨志
7)徐宁
8)索操


此名甚欠……

可改之。

我来改一下

1,卢俊义
2,史文恭
3,杜莹
4,孙安
5,关胜
6,林冲
7,卞祥
8,丰泰
9,袁郎
10,糜胜
11,乎延灼
12,.....
13,.....
14......
15.....
16.,,,,,17.....18,,,,,,19.......索操

还可以吧

[ 本帖最后由 云飘扬 于 2009-6-4 00:39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gclgq99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66
编号 88621
注册 2006-10-25


发表于 2009-6-4 02:4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15楼大忽悠!谈历史关张是“万人敌”、“熊虎之将”、“世之虎臣”,张辽是什么?此后言勇者必关张,怎么不见提张辽?谈演义关是武圣、“神人”,张辽算什么东西?魏延居然能被抬到蜀汉第一将的位子,你当时人都是SB啊?可笑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richard_lci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44
编号 325482
注册 2009-6-2


发表于 2009-6-4 09:4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5 云飘扬 的帖子

水浒最著名的英雄是林冲,鲁智深和武松,这是公认的!施耐庵投入了极大的心血在这些人物上!阁下一来就将这些英雄除去???真能!杜莹,孙安之流不过是云花一现的小角色而已!如果卢俊义能二十回合败秦明,他就比五虎上将如林冲等高出太多了,小说中卢俊义的武艺同林冲相差不远。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richard_lci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44
编号 325482
注册 2009-6-2


发表于 2009-6-4 10:3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6 gclgq99 的帖子

真实历史上的关羽

    关羽一直是三国中被神话的人物,而且民间的传说总是非常离谱。封建统治阶级又故意抬高他,来愚弄人民。其实正史里对他的评价虽然很高,不过也只是一个凡人,凡人总有人格上的缺陷,总有打败仗的时候~~大败仗也不仅仅是因为天时不与~~~

    下文参考了《后汉书》《三国志》《魏略》《典略》等史书和引用了一些非天工作室的资料。写了以下的文字。希望喜欢关羽的可以看看~~没有贬低他的意思,只是想让有兴趣了解正史的朋友知道,无论王侯将相其实也只是普通一个人而已。也许他们自己也不希望被神话~~

真相一:青龙偃月刀不存在
首先,不能不承认,关羽的武力应该是很高的,是否力敌万人无法考证。但是在冶铁技术还没有达到条件,马钧的水排还没有发明的汉代冶铁的温度达不到可以铸造出厚重的大刀.据考证根本就没有长柄刀,所以青龙偃月那种东西,是后世杜撰的可能性极大。姑且就算他存在吧。

真相二:武将单挑的军事作用在汉代已经减弱
其次,武力高并不象演义中所描绘的,对战争胜负能够起到很大作用。演义中往往是两阵对开,各出一将单挑,赢方挥旗掩杀,先胜一阵。这只是民间故事和张回体小说的一贯描写方法.事实上,到了东汉末年的军事战争单挑早已经不是战争获胜的有效手段了,演义中几乎每仗必有单挑,而《三国志》上所记载的可以确定的单挑,总数目也不过三五回,还基本上都是和参与者个人英雄主义倾向分不开的。将领凭借较量个人武力来推动战斗的胜利,这是野蛮时代的战争方式。而中国自从车战退离了历史舞台,孙武、吴起等军事家开始驱动步兵方阵,通过诡道来夺取胜利以后,单挑的旧俗就已经只存在部分莽夫的意识中了。到了汉末三国时代,将领个人的好武力,在战场上只可能起到两种作用:一,是率先冲入敌阵,砍翻大纛几面,夺槊数条,以振奋本军的士气;二,是训练并统领一支禁卫部队,来保护主君家族或者中军大帐——典韦、许褚,就是做的这份很有前途的职业。关羽和张飞都是从起兵就跟着刘备的心腹将领,但是并没有桃园结义这种浪漫主义故事发生.正史上在关羽传记中第一次提到的大事,是刘备和曹操合力围吕布于下邳前后发生的。可以说,在这以前,关羽没有什么大的功绩可资记录。什么“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全都无法考证。华雄,正史书上记载是被孙坚在阳人聚干掉的。当然也未必是单挑.而著名的三人围殴吕布的案发现场~~~~虎牢关,在今天的河南荥阳西汜水镇,汉代叫虎牢,唐代改名汜水关,可见汜水关和虎牢关根本就是一个去处,演义里不止一次的提到这两个地方实际上是很荒谬的.在正史上,只有王匡,孙坚,曹操的部队和董卓交过战。

真相三:关羽的人格形象被无限制的夸大
其实,关羽也算有点好色~~(当然也可能是痴情汉子).众所周知刘备和曹操曾经合力围攻在下邳的吕布,那时候关羽曾经向曹操要求破城之后将吕布手下将领秦宜禄的老婆赏赐给她。但是下邳城破以后,曹操命令捉了秦宜禄的老婆先送来让他自己瞧瞧,这一瞧曹操立马全部忘记了对关羽的承诺,把这妇人自己留下了.自此之后关羽和曹操就有间隙了。
而秦宜禄的儿子由曹操抚养长大,就是后来的魏国骁骑将军秦郎。其实历史上的秦朗,一度征讨过来犯的鲜卑,又和燕王曹宇等共同执政,在曹爽和司马懿辅政前,可谓是魏国最炙手可热的人物之一。(并非像演义所写那么窝囊)

真相四:没有屯土山约三事
刘备逃出许昌以后,袭杀车胄,占岭徐州继续成为割据的军阀,那时他派关羽守下邳城,代理太守职务。不久之后,曹操大军来攻,刘备败走,关羽被抓获了。这里没有什么屯土山约三事,什么忠义护嫂的感人事迹,史书上很简单的一句话——“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不过不管怎么说,关羽想回到刘备那里倒是不假。

真相五:关于汉寿亭侯
曹操一直待关羽不错,(一来曹操爱惜人才,二来不知道是不是抢了朋友的马子心里有愧.)还给他请了个汉寿亭侯的爵位。演义中说,曹操把寿亭侯的印信送给关羽,关羽看了不高兴,非要在前面添上一个“汉”字,以表示“降汉不降曹”。这是罗贯中杜撰无疑。所谓亭侯,是汉代列侯的一种,上面还有乡侯和县侯,就是把一县、一乡或者一亭(低级行政单位)作为某侯爵的食邑(部分税收归此侯)。比如吕布封温侯,温县在司隶河内郡;蜀国马忠封博阳亭侯,博阳在豫州汝南郡。注意,诸葛亮是武乡侯,武乡是县,在徐州琅琊郡,所以他是县侯不是乡侯。汉寿是荆州武陵郡的一个亭名,所以应该是汉寿·亭侯,而不是汉·寿亭侯。

真相六:斩颜良诛文丑
《魏书》中记载,袁绍遣郭图、淳于琼、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袁绍自己引兵至黎阳,准备渡河。四月的时候,曹操领兵救援刘延。这时候,荀攸献计,先假装渡河抄袭袁军后路,吸引袁军西进,然后精兵奇袭白马。颜良果然中计,仓促应战,曹操“使张辽、关羽前登,击破,斩良”并没有具体指明说谁杀的颜良。而《蜀书》中倒是记载了了关羽的这一功劳:“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这说明关羽的勇力还是有的,并非完全杜撰.但是按照《蜀书》中的记载,关羽是在斩了颜良以后,就立刻逃归刘备的。文丑被斩和他一点关系也没有,而是张辽和徐晃的所为。

真相七:千里走单骑或许是有但是过五关斩六将值得怀疑
“过五关,斩六将”,这六位是不是关羽所杀我们姑且不去考虑,假定是他所为.但是这这五关的地理位置,就有点离谱了。(就好像演义里关羽败走麦城,明明在永安边上,偏偏要大老远的向上庸的刘封求救~~刘封要是真的能来,还要先夺下关羽没有夺下的襄阳才能突破曹操的领地,来到麦城)关羽从许都出来,第一站是东岭关,在汉代的地图根本不存在,很可能是魏晋以后改的名称,这个地方无法考察。第二站是洛阳,洛阳在许都西北数百里处,不知道关羽要到河北的袁绍阵营中去找刘备,干嘛先往西走?第三站汜水关,其实就是的虎牢关,在洛阳东南——他又走回来了。第四站荥阳,就在汜水边上;最后一站黄河渡口,这个很难考证。总之,关羽想到当初曹操夺了他的女人,心怀不忿。不着急去找刘备,反而先往西北方去游览了一番,杀了几个无名下将,然后回来炫耀说我这一路走得多么多么辛苦……

真相八:华容道捉放曹纯属虚构
关于赤壁之战,《魏书》和《吴书》中的记载有所不同。《魏书》说:“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而《吴书》却说:“(周)瑜、(程)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于赤壁,大破曹公军。公烧其余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关羽在此战中的作用,史书上也没有丝毫记载。演义中为了体现关羽的义气,还虚构了“华容道义释曹操”的感人情节。有关这段小说的背景,可以参考裴疏引《山阳公载记》所说的:“(曹)公船舰为备所烧,引军从华容道步归,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军既得出,公大喜,诸将问之,公曰:‘刘备,吾俦也。但得计少晚;向使早放火,吾徒无类矣。’备寻亦放火,而无所及。” 可见曹操料定刘备是个马后炮,等着他逃走之后才会想起来放火,更不要提什么埋伏了。

真相九:单刀会
刘备一开始说借取荆州,等夺了益州就归还,可是进了成都以后却又反悔,说:“我正在图谋凉州,等拿了凉州,就把整个荆州还给你。”孙权很不满意,要求先还三郡,于是派遣官吏接收荆州南部的长沙、零陵和桂阳。关羽心高气傲,把孙权派去的官吏全部逐出。孙权大怒,亲自提兵两万来强夺,派鲁肃在巴丘迎战关羽,鲁肃也的确是江南的栋梁之才仅用数千兵力就牵制了关羽的三万主力,当时甘宁跟着鲁肃镇守资水南岸的益阳,所部亲兵不过三百,而关羽有兵三万,挑了五千精锐,往资水上游的某处浅濑驻扎,准备渡江。鲁肃召集众将商议,甘宁拍着胸脯说:“可复以五百人益吾,吾往对之,保羽闻吾欬唾,不敢涉水,涉水即是吾禽。”意思是说,再给他多加五百人前去迎敌,他保证关羽听到他咳嗽声,就打死也不敢下水,否则肯定被他擒获。鲁肃点头,多给了他一千兵。果然甘宁一过去,关羽就不敢动了。后人就称此处为“关羽濑”,甘宁也因此被孙权拜为西陵太守。 而吕蒙和潘章借着鲁肃和关羽纠缠的时候飞速夺取了三郡。结果刘备也大怒,亲自率军东来增援关羽。这时候曹操收了汉中,图谋西川。消息传到成都,成都大乱。鲁肃一直是孙刘联合抗曹的竭力主张者,实在不想影响大局,于是邀请关羽前来谈判。双方商量定了,兵马都驻扎在百步以外,而谈判双方代表只准各带一把单刀——所以叫“单刀会”。会上,鲁肃侃侃而谈,不卑不亢,有理有据:“国家区区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军败远来,无以为资故也。今已得益州,既无奉还之意,但求三郡,又不从命……”关羽给说得哑口无言,唯唯而退。并非演义里所写的关云长单刀赴会,要说胆色还是鲁肃有胆色,万一谈不拢动气手来,他的一柄单刀怎么是关羽一柄单刀的对手。

真相十:关羽镇守荆州的北伐战争
演义里是刘备先进位汉中王,云长才攻拔襄阳郡的,其实不然~~~
关羽北伐完全是为了响应刘备夺取汉中,而在湖北一侧发动的攻势。当时是汉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刘备从益州北进,攻略汉中,汉中的守将曹洪抗敌不利。于是曹操亲自入东川,准备展开和刘备的恶战。而为配合刘备进兵,并趁曹操战略重点西移,南线空虚,关羽以荆州主力北伐,攻击镇守樊城的曹仁。在这次军事行动里,关羽煽动荆、兖等地豪强造反。建安二十三年十月,宛城守将侯音造反,扣押太守,响应关羽。第二年正月,曹仁率诸军攻破候音,斩其首。曹仁在正史上那被称为有鬼神之勇。而和关羽的战斗里,我们还看到了他的大将之才。由于曹仁的兵力不如关羽,所以凭借樊城等据点,一直不和关羽的主力决战。同年五月,曹操结束汉中战事,败退撤回归长安,大将夏侯渊都战死在走马谷(一说定军山),于七月派于禁、庞德统兵7万,南下增援曹仁。这时关羽的兵力已经处于下风了,于是派人要求刘峰和孟达也出兵帮助他攻打樊城但是被拒绝。接着,关羽水淹七军。史书上只说:“关羽攻樊,时汉水暴溢,于禁等七军皆没,禁降羽。”老实说,于禁仓促来援的北方兵马缺乏船只,而关羽带的荆州兵当然既多战船,又善水战,于是一战擒禁。另外于禁在旱路上制军是三国数一数二的名将。但是水战功夫就有点~那啥了~~~~~赤壁之战孙刘联军的获胜,可以说军功有他的一半。在此处莫名其妙的败给关羽只能说是天意。

真相十一:关羽的大败
此次关羽打了大胜仗,孙权感到很大的压力,他一方面故意叫吕蒙装病以麻痹关羽,并且尝试结好关羽。另方面却暗地写信给曹操,请求讨伐关羽。曹操大喜,打算让孙刘两家相争,自己渔翁得利,于是把孙权的信送给曹仁,让他用弩射给关羽。
而关羽只是一个军人而已,严重缺乏政治家地眼光,再加上自己傲慢的性格,既没有因此提高警惕,也不改变态度,好好地抚慰盟友,反而大骂孙权派来为子求婚示好的使者。他俘虏了于禁的三万人,借口食物缺乏,强抢孙权屯在湘关的米粮。于是孙权下了决心要和关羽决裂。 正好这个时候,曹操的第二拨援兵也到了,那是刚从汉中撤出来的徐晃,所统率的一些新兵。关羽已经包围的樊城一月,却毫无进展,看到来支援的是旧时的好友徐晃,未经战阵,先叙旧口呼“大哥”,被徐晃严辞了一番。关羽受不住激准备猛攻,于是动摇了原来的兵力部署。而徐晃趁机装作要截其后路之态,关羽果然上当,马上烧掉军营,向后退却,在围头、四冢等地扎下新营。徐晃趁胜收复了偃城。接着,徐晃又假装进攻围头,但却偷袭四冢。关羽一看不妙,匆忙亲率五千兵来救,结果被徐晃打得大败,退入营中,想用鹿砦重垒抵挡敌军,却被徐晃趁胜破其鹿砦十重,荆州军跳入沔水而死的,被斩获的,数量惊人。后来曹操仔细倾听了战况报告,夸奖徐晃说:“吾用兵三十余年,及所闻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长驱径入敌围者也……将军之功,逾孙武、穰苴。”这就是“长驱直入”这个成语的来源。

真相十二:麦城之死
关羽被打败以后,准备提师再战。结果吕蒙白衣渡江,占领江陵,断了他的后路。关羽败走麦城,被东吴军团团包围。他假装表示准备投降,而趁黑夜偷偷逃走,被识破而遭擒,最终被害。



真实历史上的张辽

按正史记载,作为浴血沙场能征善战的将军,张辽当为曹魏阵营的第一人。《三国志》将张辽列为曹魏五大将之首。王歆更赞曰:“曹魏多名将,而张辽为第一。”

张辽(169年—222年),字文远,雁门马邑县人(今山西省朔州)。

胡汉长期杂处的边地朔州,是英雄豪杰辈出的地方。在张辽之后,这块地方相继崛起的各朝代英雄好汉还有:尔朱荣、尔朱兆,贺拔允、贺拔胜、贺拔岳三兄弟,斛律平、斛律金、斛律光,乞伏周、乞伏慧父子,步大汗萨、叱列延庆、李克用、李存勖、李嗣源、安重海、刘武周、苑君璋、周德威、安审琦、尉迟恭、郭崇、李重诲…… 这儿地处外长城之内,内长城之外,从蒙恬北击匈奴始就先后是匈奴、漠南匈奴、鲜卑、蒙古、鞑靼等民族和汉中央政权“拔河”的地方。这种地方的居民,除了习武骑射,征战沙场外,剩余的选择不多,想过安稳的农耕生活不大可能,再加上塞外苦寒庄稼很难长好的因素,导致这片土地有着悠久的尚武传统。

《三国志》中曾提到张辽“本聂壹之后,以避怨改姓”。张辽的先祖聂壹,就是汉武帝时期著名的“马邑之谋”的始作俑者。史载,在西汉元光元年(即公元前134年),雁门马邑一带的豪商聂壹出于对匈奴的熟悉和对西汉王朝边患不息的焦虑,通过人向汉武帝建议:和亲之后汉朝已经取信于匈奴,只要诱之以利,必定能将之击溃。于是聂壹奉命以自身作饵,亲到匈奴阵营,向当时的军臣单于诈降,更称自己能斩杀马邑县令,迫使马邑举城投降,然后可尽得该城财物。单于信其言,又贪其利,便立刻策划起兵。聂壹回汉后,以一名罪犯的首级讹称为马邑长吏之头,以示时机已至,引诱匈奴军深入重地。
  汉武帝派出五位将军连同车骑步共三十万在马邑设伏。这五位将军是卫尉李广骁骑将军,太仆公孙贺轻车将军,大行王恢将屯将军,太中大夫李息材官将军,御史大夫韩安国护军将军。各位领军都隶属韩安国,约定在单于进入马邑时纵兵出击。

  计划本来顺利进行,讵料单于走到左云一带时,发现城野之间只见牲畜,不见一人,于是起了疑心。他派兵攻下一个碉堡,俘虏了一名尉史。该尉史揭穿了早已有三十多万汉军埋伏在马邑附近的真相,悉破阴谋的单于大惊退军,汉军设伏全无用武之地。“马邑之谋”亦以失败告终。聂壹一片丹心付于荒草,不但没功,还成了汉、匈两方都怀疑的人。为了避祸,他改姓为“张”。

  三百年后,老张家有一个男娃出世了,他便是张辽。张辽年青时,曾经做过郡吏。东汉末年,因其武力过人,被并州刺史丁原征召,担任从事,并派他带兵到京城。后来又被大将军何进派去河北招兵买马,张辽回来时,189年,何进的势力已被消灭。于是又归附董卓,后来董卓势力被灭,张辽又带著手下的将士们归附吕布,担任骑都尉。198年,吕布在下邳被曹操击败之后,张辽率部投降,被拜为中郎将、关内侯,并担任鲁相。后来又因为战功,被晋升为裨将军。

    张辽归降曹操以后,跟从曹操转战南北,讨袁绍,平河北,征荆州,战孙权,屡立战功,与曹仁、夏侯渊、张合阝、徐晃被并称为曹操的五大良将。曹操剿灭袁绍的势力后,派遣张辽管辖鲁国各县,并跟随夏侯渊讨伐东海的昌豨,成功劝降。后随曹操去黎阳讨伐袁谭、袁尚联军,因战功而升为中坚将军。

  曹操返许,命张辽和乐进攻下了阴安,再随曹操再攻下邺。更攻下了赵国、常山。205年,随曹操成功讨伐了袁谭,攻下海滨,并击败辽东的贼兵。张辽引军还邺城时,曹操亲自出迎张辽,更与张辽共载一车,并封张辽为荡寇将军。

    接着张辽又率军攻打荆州,平定了江夏各县,在临颖屯兵,受封为都亭侯。207年,随同曹操进攻于柳城的袁尚,途中遇上乌桓军。张辽壮气奋发,劝曹操即时赴战,曹操壮其行为,亲自把所持的麾旗授予张辽。辽遂引军突击,大破敌兵,亲斩单于蹋顿於阵前。

    那时候荆州尚未安定,随后张辽还驻荆州时,军中忽有谋反者起事骚动,半夜惊乱起火,全军乱作一团。此时张辽顾谓左右道∶“不可惊动。这一定不会是全营尽反,必然是引起叛变之人,想藉此惑乱他人而已。”於是传令军中,只要不是反乱者安坐勿动。而张辽则带领亲兵数十人,守立于阵中。很快骚乱就平息了,军中随即擒获首谋者,并将其斩杀,彻底平息了事态。

    其时卢江人陈兰、梅成占据氐等六县作叛,曹操于是遣于禁、臧霸等讨伐梅成,又命张辽督领张、牛盖等讨伐梅兰。当时梅成诈降于禁,于禁引军便还。不料梅成趁机会带其军众往投陈兰,二人转入山自守。山中有天柱山,高峻约有二十馀里,道路险狭,陈兰等众避於其上,山下进军难通。张辽意欲登山进兵,诸将皆说∶“此山道路险恶,我军兵少,很难可以深入用兵。”张辽却说∶“这正是所谓‘一与一,勇者得前耳’(只有勇者可以前进)。”于是进至山下安营,起兵上山攻击,终于斩下陈兰、梅成首级,尽虏其众。曹操论诸将功劳,说∶“登天山,履峻险,以取兰、成,荡寇(荡寇将军张辽)功也。”于是增其邑,假节。

    张辽不仅长于战场征伐,而且颇有战略眼光。建安十二年曹操远征袁尚时,张辽劝谏说:“许昌,现在是天下的都会。天子(汉献帝)正居在许昌,您千里北征,如果刘表派刘备偷袭,挟持了天子而号令四方,形势就危险了!”果然,曹操北征之后,刘备即向刘表建议袭许,而刘表不能用其计。但就当时形势而言,在刘表为失计,在曹操为侥幸,张辽的担心是很有见识的。

    张辽在其二十余年的戎马生涯中,攻无不克,守无不固,其为将之勇力和智略皆有可观。张辽军旅生涯最辉煌的巅峰是对孙权的合肥之战。208年,曹操于赤壁之战大败,派张辽、李典、乐进卒七千余人驻合肥,并派护军薛悌送函给张辽,写到“贼至乃发”。建安二十年(215)八月,吴主孙权亲自率兵十万进犯合肥。此间,驻守合肥的曹军仅七千余人。两军对阵,众寡悬殊。偏偏在这危急关头,曹操又亲自率兵西征在外,一时无法派遣军队来援救合肥。遇此严峻形势,对于驻守合肥的曹军来说,实在是凶多吉少。守将乐进、李典相觑无奈,猛将张辽见此拍案而起曰:“曹公今远征在外,若坐等曹公派援军来救,即便援军来到,那时吾等也早被吴军击败。现在唯一的上策,是在吴军尚立足未稳之时,主动出击,挫其锐气,方能安定众心,鼓舞士气,得以守住城池。”

    乐进等闻张辽之言,仍犹豫不决。张辽怒曰:“成败之机,在此一战,诸君若疑,吾张辽将独决之。”李典素与张辽存有隔阂,然在此危急关头,闻张辽之言,慷慨陈词曰:“此国家大事,既然将军主意已定,奋不顾身,吾等能以小私而舍弃大义乎?”于是,众将尊张辽意见,夜募敢从之士八百人,于破晓时突杀吴阵,直战至日中乃休战,使吴军遭受重创。此战中,“(张)辽披甲持戟,先登陷阵,斩数十人,杀二将。”孙权猝不及防,10万大军被逼迫退守到一片高地。后来见张辽兵少,“乃聚围辽数重”。张辽在十万围中左冲右突,勇不可当,一度与数十人杀出重围,后见自己的大部人马还在围中,又折返回阵,救出自己的部下。孙权的军队“皆披靡,无敢当者”。一场大战从清晨杀到中午,“吴人夺气”,孙权只好撤退。

    后孙权虽持续围城十余日,但终不能破城,遂撤军返归。当孙权与诸将行至逍遥津北时,恰为张辽侦知。辽即率步骑数众悄然而至,甘宁与吕蒙等吴将与辽力战,凌统则率亲兵护权出围。当孙权退至逍遥津桥时,见桥南板已拆丈余而不得过。在此危急关头,时孙权近监谷利急中生智,于孙权坐骑后猛著一鞭,使孙权得借坐骑飞桥而过,幸免于难。此战史称张辽威震逍遥津,是三国时期魏吴相争中创下的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张辽这一战,杀得东吴“人人害怕,闻张辽名,小儿也不敢夜啼”。此役后曹操大赞张辽,又升其为征东将军。建安二十一年,曹操复征孙权。军到合肥,曹操循行视察昔日张辽作战的地方,赞叹良久。后来继位的曹丕曾评价说:“合肥之役,辽、典以步卒800,破贼十万,自古用兵,未之有也。”并赞其“此亦古之召虎也。”《三国志魏书十七张辽传》(召虎是与方叔、尹吉甫、秦仲等齐名的东周大将。)

    之后,张辽以征东将军之职长期屯兵居巢(今安徽桐城南),防范孙权。曹丕接任王位后,改迁张辽为前将军,也封其兄及子为列侯。孙权再叛,后张辽还屯合肥,进爵都乡侯。曹丕准其母乘车及兵马送其家人到他驻军的地方,这在当时是至高荣誉。后曹丕称帝,封张辽为晋阳侯,增食邑至二千六百户。黄初二年,曹丕还特别替张辽建造屋舍,替他母亲兴建殿室,另外也把跟随张辽的将士们封为虎贲。

    张辽不幸在此时得了疾病。曹丕便遣侍中刘晔带太医应诊,甚至亲到其营执其手问候,赐其御衣,更派太官送御食。待张辽之疾稍可,辽即回还屯之处。正当其时,孙权复叛,黄初三年,曹丕遣张辽乘舟,与曹休到海陵临江驻防。孙权知张辽至此,甚为忌惮,告诫部下说:“张辽虽病,不可当也,慎之!”其畏张辽如此。同年,张辽抱病与曹休伐吴,打败吴将吕范。

    不久张辽病笃,竟逝于江都,魏失栋梁,一代名将就此陨落。曹丕为之流涕,曰刚侯。其子张虎嗣任其爵。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richard_lci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44
编号 325482
注册 2009-6-2


发表于 2009-6-4 10:5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6 gclgq99 的帖子

历史上的魏延

    魏延,南阳郡义阳人,以刘备帐下私兵的身份进蜀,有过多次战功,升迁为牙门将军。刘备称汉中王时,提拔延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其后又进拜镇北将军。建兴元年,封都亭侯。五年,诸葛亮驻汉中,用魏延为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剌史。

  魏延守汉中,用士兵守住各处关隘,使得敌人无门而入。(结果到了姜维守的时候,他认为这样虽然守的很好,可是不利与打击敌人,认为应该先诱敌深入然后围奸,可惜这样作了后,结果是导致被“诱进来”的钟会直接把蜀给灭了。----这一次,姜维就如赵括一样....)

  建兴八年,魏延向西进入羌中,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剌史郭淮与延战于阳溪,被魏延大败,于是魏延升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
  这里就要说一下郭淮了,郭淮以军功官至车骑将军,现在来讲是四大元帅了,陈寿称其“方策精详,垂问秦雍”,可见一斑。他少有败仗,却被魏延大败,由此又可见魏延的谋略了。

  魏延既善养士卒,又勇猛过人,性格有些孤傲,旁人也不敢招惹他,而且此时他的官位,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偏偏就有个杨仪出来寻事。

  这杨仪才是个背叛主子的小人,他背叛荆州剌史傅群而投关羽,关羽又把他推荐给刘备,凭着小聪明和灵活的嘴上功夫,他成功获取了刘备的赏识,由此也走上了升迁道路。----《三国志》“先主与语论军围计策,政治得失,大悦之,因辟为左将军兵曹掾。及先主为汉中王,拔仪为尚书。”

  这一文一武,一个骄傲一个聪明,难免会碰出“火花”来,诸葛亮也为此而郁闷,却也改变不了这样的局面。至于谁对谁错,我只能说,诸葛亮生前便密指,说杨仪性格“狷狭”。

  《三国志·费祎传》中写着“值军师魏延与长史杨仪相憎恶,每至并坐争论,延或举刀拟仪,仪涕泣横集。”这里很明显的说明了诸葛并未偏袒杨仪。

  每次出兵,魏延都请求带兵万人,抄小道夺取潼关,就如韩信那样,诸葛亮却总是由于谨慎而不允许。魏延总感叹诸葛亮过于小心,而丧失了兵家之争的先手;也感叹自己的才华用之不尽。于是有人与此便言魏延反心久矣,要知道,魏延的官职有“丞相司马”,两汉有司马(负责军事),司空(负责内务),司农(负责财政)。可见魏延的建议只是作为一个司马所应该做的。

  兵法云:“兵者,诡道也!”历史上凡名将无不用兵灵活,需知,战争结果是不可预知的,而诸葛亮,却害怕失利而总是按照常理出牌,也导致总轻易为敌人所看破,然后坚城拒守,让他屡次无功。虽然我们不能说魏延一定能成功,但不能不说只有奇兵才能出奇制胜。

  最后,该谈谈最为人注目的魏延叛蜀一事了。
  《三国志·蜀书·魏延传》云:“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使自发。”

  于是很多人便用这个会议没有魏延来做文章,说是诸葛密令诛杀魏延的。可实际上呢?
  要知道,诸葛生前很欣赏也很喜欢魏延,有所谓“凭魏延之骁勇”。在这一次北伐,魏延是前锋。前锋扎营必然前与主营,而且是在最前线与司马懿军队相持,前锋大将怎么能总是回主营?史书上也说了,诸葛亮死后是秘书长杨仪派秘书费祎去通知魏延的。

  有人说杨仪是当时远征军最高长官,其时魏延官拜征西大将军,有假节的身份,而杨仪不过是长史,秘书罢了。
  值得考究的就是“若延不从命”这一条,其实这里已经说明诸葛亮是相信魏延带兵的能力的,只是由于诸葛本身事必躬亲的态度,使得他之前总不放心别人来做大事。-----这也是他早死的原因。

  所以诸葛亮本身应该也想过,他死后,杨仪等文官,在姜维的保护下回成都,而魏延则带兵继续对抗司马懿。

  就这一件事情,害的那些崇拜诸葛的人们为了诸葛的名誉,便处处迫害魏延,一直把他打为现行反革命,到了罗贯中的小说中脑袋也长出反骨了,谬也!只是说明这些诸葛的追随者也不了解诸葛!

  而且若魏延想反,何必在发现杨仪蒙骗他之后还带兵回成都呢?而且当时两个人都往成都报告对方谋反,这个时候,文官帮文官了,董允、蒋琬都怀疑魏延而相信杨仪,这也导致了刘禅的判断错误,而魏延则兵散而亡。当然,反对者也可以认为,是魏延方向感太差,走错路了!

  倒是他的敌人,杨仪后来由于不得高官,而在牢骚中说出当初应该降魏。‘语祎曰:“往者丞相亡没之际,吾若举军以就魏氏,处世宁当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复及。”’这或也可以反证魏延没有叛蜀。

  用魏延来和其他几员蜀国大将比较一下。
  关羽高傲,所以虽然亲善士兵,可是却因为高傲而败亡;张飞则喜欢迁怒下属,也害了自己一条性命;赵云做护卫队长习惯了,带兵是不成的;黄忠杀夏侯渊其实也是刘备的统率下的事情,人又老了,又没什么谋略,一武将耳;马超,武勇超强,可惜由于家世,名声显赫,刘备不放心使用。

  所以说,刘备帐下可堪大用的只有魏延。

  三国名将,蜀国第一非延莫属!



历史上的徐晃

徐晃年轻时曾做河东郡小吏,因随车骑将军杨奉镇压黄巾起义军蓝本部有功,被升为骑都尉。初平三年(192年),王允杀董卓。董卓部将李榷、郭汜等人又杀王允和朝官,并屠长安城。徐晃说服杨奉护送汉献帝东入洛阳。汉献帝渡河至安邑时(今山西夏县北),封赏保驾有功人员,徐晃封为都亭侯。
建安元年(196年),汉献帝在河南太守张杨、兴义将军杨奉等残余朝官的保护之下,回到了洛阳。杨奉被拜为车骑将军,驻兵大梁。徐晃见大将军兼司隶校尉韩暹和卫将军董承之间争斗日益加剧,就劝杨奉归附曹操,杨奉决定听从徐晃的建议。建安二年(197年),曹操保护着汉献帝要迁都许昌的时候,杨奉在韩暹的挑拨下又改变了归附曹操的主意,而是跟韩暹一起出兵去劫驾。杨奉在梁(今开封)被曹军杀得大败。徐晃则趁机投奔了曹操。从此,他便成为曹操的一名忠实战将,跟随曹操转战南北,为曹魏的建立了功勋。曹操分兵给徐晃,派其攻打卷、原武两地,破之,被拜为裨将军。又随曹操攻吕布,降吕布将领赵庶、李邹等。后与史涣在河内斩杀眭固。

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之战中,徐晃随曹操击败了投靠袁绍的刘备,又随曹操击败颜良,攻克白马(今河南滑县东北,参见白马之战),进至延津(今河南延津北),在此击败文丑,被拜为偏将军。后与曹洪击(氵隐)人祝臂,破之。九月,曹操出兵与袁绍作战,不胜而还,坚壁自守。时袁绍数千车粮草至官渡。谋士荀攸对曹操说:“绍运车旦暮至,其将韩猛锐而轻敌,击可破也”。曹操问:“谁可使?”荀攸说:“徐晃可”(《三国志·魏书·荀攸传》)。曹操于是派徐晃和史涣带着几千骑兵共同攻打韩猛,在故市(今郑州西北)截烧其辎重。此战,徐晃功劳最大,被封为都亭侯。


曹操
建安九年(204年)二月,曹操利用袁绍死后袁谭和袁尚争立后嗣的矛盾,发兵北上攻打冀州。曹操先攻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未下。四月,便留曹洪等人继续围邺,自己带兵攻打毛城,断邺城粮道。攻下毛城后,曹军又攻破了邯郸(今河北邯郸),至此,两大战略要点均被曹军攻下。易阳(今河北永年东南四十五里)令韩范诈降而自守,曹操派徐晃前去攻打,徐晃兵临城下,给韩范写了封信,用箭射入城中,陈明利害,劝韩范投降。韩范被说服后改变主张,决定以全城投降。

徐晃更懂得把政治斗争与军事个争结合起来,曹操在与袁绍的斗争过程中,由于双方交战时间较长,仇恨较深,所以曹操每攻占袁绍占据的地方,往往有屠城之举。徐晃认为,这样只能更加激起袁绍势力的反抗,阻碍曹操的统一。所以当他到易阳后,就留劝告曹操队“二袁未破,诸城未下者倾耳而听,今日灭易阳,明日皆以死守,恐河北无定时也。愿公降易阳以示诸诚,则莫不望风”(《三国志·魏书·徐晃传》)。曹操采纳他的意见,封韩范为关内侯。接着,又收降了涉县(今河北涉县西北)长梁岐,同样赐爵关内侯。曹操能够很快翦除邺城羽翼,攻克邺城,夺得翼州,和他听取了徐晃的这一建议是分不开的。

旋即徐晃又攻毛城(今河北涉县东南),设伏兵大败袁军,破三屯。之后,随曹操在南皮(今河北南皮)大破袁谭,袁谭被曹军所杀。徐晃又平定平原叛贼。建安十二年(207年),徐晃随曹操北征乌桓,在白狼山之战中,大败敌军,蹋顿及名王以下10余人被杀,曹操最终讨平乌桓,彻底铲除袁氏残余。徐晃被为拜横野将军。

建安十三年(208年)七月,曹操在基本统一北方后(参见曹操统一北方战争),亲统大军10余万南征荆州,欲吞并江南、统一天下。徐晃随曹操出征,攻中庐、临沮、宜城地,又与满宠在汉津征讨关羽。后曹操在赤壁之战中为孙刘联军所败,曹操留徐晃与征南将军曹仁共守江陵,折冲将军乐进守襄阳,引军北还。同年,徐晃还与曹仁在江陵共同抗击吴将周瑜的进攻。   



建安十五年(210年),徐晃随夏侯渊去太原平叛,攻克大陵,斩其首领商曜,并屠太原城。

建安十六年(211年),以马超、韩遂为首的十部联军,聚集10余万人马,据守潼关抗曹。曹操发兵进取关中,徐晃奉命屯守汾阴,以镇抚河东。曹操至潼关后,遇到关中马超阻击,不得前进。曹操问计于徐晃,徐晃说:“公盛兵于此,而贼不复别守蒲阪(今山西永济县西蒲州镇),知其无谋也。今假臣精兵蒲渡坂津(即蒲阪西的黄河渡口),为军先置,以截其里,贼可擒也”(《三国志·魏书·徐晃传》)。曹操至同意此举,并派徐晃、朱灵率4000精兵从蒲坂津(今山西永济、陕西大荔朝邑之间黄河渡口)乘虚渡过黄河。阵地尚未建成,贼人梁兴夜间率步骑五千余人攻徐晃,徐晃将其击走,随即建立了桥头阵地。闰八月,曹军从此渡河。九月,曹操又采纳谋士贾诩的计谋,离间马超和韩遂,最终大破关中军,斩成宜、李堪等。马超、韩遂逃往凉州(今甘肃及宁夏回族自治区等地)。

建安十七年(212年),曹操派徐晃与夏侯渊平隃麋,和曹操会师于安定。曹操还邺后,又派徐晃与夏侯渊平鄜(今陕西省延安地区)、夏阳余贼,斩杀梁兴,降三千余户。

建安二十年(212年)七月,徐晃随曹操征讨张鲁,徐晃因功升为平寇将军。不久,解将军张顺之围,击陈福等三十余屯,皆破之。同月,曹操回邺,任夏侯渊为都护将军,率徐晃与张郃驻守阳平关(今陕西勉县西),以拒刘备,自己返回邺城。

建安二十三年(215年),刘备进攻汉中(治南郑,今陕西汉中)。四月,蜀军进至阳平关。夏侯渊、张郃、徐晃等率军阻击。刘备派部将陈式等十余营袭击马鸣阁(今四川广元北),企图切断曹军后方通道,被徐晃击败,蜀军自投山谷,死者甚多。曹操闻后,甚喜,给了徐晃指挥军队的符节,并下令说:“此阁道,汉中之险要咽喉也。刘备欲断绝外内,以取汉中。将军一举,克夺贼计,善之善者也”(《三国志·魏书·徐晃传》)。

建安二十四年(216年)六月,刘备继取汉中后,派孟达、刘封攻占汉中郡东部的房陵、上庸等地,势力有所扩展。七月,孙权欲攻合肥,魏军大部调动淮南防备吴军。镇守荆州的蜀前将军关羽,抓住战机,留南郡(治江陵,今湖北江陵)太守糜芳守江陵,将军傅士仁守公安(今湖北公安西北),自率主力北攻荆襄(魏荆州治新野,今河南新野;襄阳郡治襄阳,今湖北襄樊,参见樊城之战)。


徐晃
时魏征南将军曹仁驻樊城(今湖北襄樊),将军吕常驻襄阳,右将军于禁及立义将军庞德屯樊城北。徐晃(时为平寇将军)屯宛(今河南南阳市),为为襄、樊之后备军。八月,大雨,汉水暴涨,于禁七军均被水淹,在关羽水军猛攻下,于禁被迫投降,庞德力战被俘杀。关羽乘胜围攻樊城,并以一部兵力包围襄阳。此际,魏荆州刺史胡修、南乡(治南乡,今河南淅川东南)太守傅方,均降于关羽,陆浑(今河南嵩县东北)人孙狼等,亦杀官起兵,响应关羽。关羽声势一时“威震华夏”(《三国志·魏书·关羽传》)。曹操感到威胁,一度准备迁都,的被丞相司马司马懿及曹椽蒋济力谏而止。时徐晃所部多为新兵,难以与关羽争锋。

后曹操采纳了司马懿利用矛盾破坏孙、刘联盟,以坐收渔翁之利的策略,派使者去见孙权。同时指令徐晃率军援救曹仁。徐晃进至阳陵陂(樊城北),曹操派将军徐商、吕建传令:“须兵马集至,乃俱前(即必须待后续援军会齐后方可进击)”(《三国志·魏书·徐晃传》)。时关羽前部屯偃城(樊城北约五里),徐晃佯筑长堑,示以将切断蜀军后路。蜀军惧被围,烧营撤走,徐晃军进据偃城,两面连营,渐向围城蜀军逼近,徐晃军营距关羽所围仅三丈,作地道及箭飞书与仁,消息数通。

时曹操使者返回洛阳,带来孙权密信,说即派兵西上袭击关羽,但请保密,以防关羽得知有备。曹操采纳董昭意见,故意泄漏信中内容。曹操令徐晃用箭将孙权密信内容,分别射入樊城及关羽营中。被围魏军得信后,士气倍增,防守更坚;关羽得信后,则进退两难。

此时,曹操为了解救樊城、襄阳,已率主力由洛阳进抵摩陂(今河南郏县东南),并已先后派殷署、朱盖等12营兵进至偃城,悉归徐晃指挥。

关羽军主力屯围头,一部屯四冢。徐晃以声东击西战术,扬言欲攻围头,却出其不意突袭四冢。关羽恐四冢有失,自率步骑5000出战,被徐晃击败,当其退走营寨时,徐晃率军穷追不舍,紧随其后冲入营内。当时关羽营寨,外围深壕及鹿角十重,障碍设施极为严密,若从营外强攻极为困难。现乘其军陷于混乱之机,由内突袭,一举大破之,杀降蜀之胡修、傅方。关羽遂撤围退走,樊城围解。不久,东吴大都督吕蒙偷袭江陵(参见江陵之战),关羽被俘杀。

此战,对于巩固曹操的南部疆土,稳定后方都超了重大作用,不仅挫败关羽的强大攻势,更重要的是破坏孙、刘联盟,改变了当时的战略格局,使曹操掌握了战略主动权。樊城、襄阳城危之时,曹操将名将张辽和诸将皆调回,以援曹仁,然张辽等未至,徐晃已解二城,其功可比张辽合肥之役矣。

曹操在一篇令中说:“贼围堑鹿角十重,将军致战全胜,遂陷贼围,多斩首虏。吾用兵三十余年,及所闻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长驱径入敌围者也。且樊、襄阳之在围,过于莒、即墨,将军之功,逾孙武、穰苴”(《三国志·魏书·徐晃传》)。

徐晃凯旋摩陂之时,曹操亲自出营七里迎接徐晃,并设宴庆贺,慰劳徐晃。曹操举卮(古代一种盛酒器。圆形。容量四升)对徐晃说:“全樊、襄阳,将军之功也”(《三国志·魏书·徐晃传》)。

徐晃治军严谨,令行禁止。时诸军云集于摩陂,曹操案行诸营,不少士兵出阵围观,唯有徐晃部下“军营整齐,将士驻阵不动”(《三国志·魏书·徐晃传》)。曹操叹曰 :“徐将军可谓有周亚夫之风矣”(《三国志·魏书·徐晃传》)。

黄初元年(220年),曹操去世,曹丕即魏王位,封徐晃为右将军,进封逮乡侯。十月曹丕称帝,史称魏文帝,又进封徐晃为杨侯,与征南将军夏侯尚在上庸(湖北竹山西南)攻打蜀将刘封,破其军,刘封逃回成都后,被刘备赐死。因徐晃镇守阳平关,迁封为阳平侯。

后孙权派部将陈邵守襄阳,徐晃与曹仁共击陈邵,攻克了襄阳。

黄初三年(222年)九月,魏文帝不顾大臣刘晔等劝阻,率军首征东吴。魏文帝命征东大将军曹休、前将军张辽、镇东将军臧霸出洞口,大将军曹仁出濡须,上军大将军曹真、征南大将军夏侯尚、左将军张郃、右将军徐晃围南郡。吴建威将军吕范督五军,以舟军拒曹休等,左将军诸葛瑾、平北将军潘璋、将军杨粲救南郡,裨将军朱桓以濡须督拒曹仁。但由于时机尚未成熟,准备仓促,曹丕首次征吴终以失败而告终。

黄初七年(226年)五月,魏文帝去世,吴国乘机派左将军诸葛瑾等攻襄阳,徐晃与司马懿击败诸葛瑾。徐晃因功增食邑二百,前后共计三千一百户。

太和元年(227年),去世,谥曰壮侯,子徐盖嗣。

点评:
徐晃一生俭朴,对自己约束很严,病死前还特别嘱咐叫埋葬他时敛以时服。而且他每战有功,但很少邀功请赏,所以在曹操的军队中流传着一句话“不得晌,属徐晃。”徐晃用兵“先为不可胜,然后战,追奔争利,士不暇食”(《三国志·魏书·徐晃传》),可谓别具一格。徐晃常说:“古人患不遭明君,今幸遇之,当以功自效,何用私誉为”(《三国志·魏书·徐晃传》)?所以徐晃把为曹操的统一事业而战斗当作自己效力的机会,以此为动力,鞭策著自己的行动。尽管这些认识打上了封建思想的明显印记,然而,也显出了他那可贵的品格。他是曹魏政权的开国元勋,也是我国古代的优秀战将。
顶部
性别:女-离线 菜比
(夏小满)

齐国公主
武昌军节度使

Rank: 17Rank: 17
柱国(正二品)
组别 佩剑郡主
级别 镇南将军
功绩 1065
帖子 3731
编号 95923
注册 2006-12-16
来自 江苏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09-6-4 11:1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Yahoo!
昨天晚上睡前继续看了会三国 正好发现楼主所推崇的徐晃 贴来给大家一看


关公约赶二十里,恐下邳有失,提兵便回。只听得一声炮响,左有徐晃,右有许褚,两队军截住去路,关公夺路而走,两边伏兵排下硬弩百张,箭如飞蝗。关公不得过,勒兵再回,徐晃、许褚接住交战。关公奋力杀退二人,引军欲回下邳,夏侯□又截住厮杀。公战至日晚,无路可归,只得到一座土山,引兵屯于山头,权且少歇。


和关羽势均力敌的徐晃、许禇合起来都打不过关羽。

两边鼓声震响,火光竟天而起,惊得曹操几乎坠马。刺斜里一彪军杀出,大叫:“我赵子龙奉军师将令,在此等候多时了!”操教徐晃、张辽双敌赵云,自己冒烟突火而去。子龙不来追赶,只顾抢夺旗帜。曹操得脱。


魏国第一大将徐晃、张辽合起来打赵云都赢不了。

山口一军摆开,为首乃燕人张翼德,横矛立马,大叫:“操贼走那里去!”诸军众将见了张飞,尽皆胆寒。许褚骑无鞍马来战张飞。张辽、徐晃二将,纵马也来夹攻。两边军马混战做一团。操先拨马走脱,诸将各自脱身。张飞从后赶来。操迤逦奔逃,追兵渐远,回顾众将多已带伤。


魏国最强三名大将许禇、张僚、徐晃合起来打张飞没多久都要逃跑。

操恐后军来赶,令张辽、许褚、徐晃引百骑执刀在手,但迟慢者便斩之。


最强武将的作用原来就是欺负老弱伤病之兵。



一声炮响,两边五百校刀手摆开,为首大将关云长,提青龙刀,跨赤兔马,截住去路。操军见了,亡魂丧胆,面面相觑。


那么多人,包括楼主强力推崇的最强几名武将,见了关羽屁都不敢放一个,更别提打架了。
顶部
性别:女-离线 菜比
(夏小满)

齐国公主
武昌军节度使

Rank: 17Rank: 17
柱国(正二品)
组别 佩剑郡主
级别 镇南将军
功绩 1065
帖子 3731
编号 95923
注册 2006-12-16
来自 江苏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09-6-4 11:1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Yahoo!


QUOTE:
原帖由 richard_lci 于 2009-6-4 10:30 发表
真实历史上的关羽

别从百度帖吧随便转点羽黑文章来贻笑大方了 3年前就驳烂的帖子 都不稀的说你
顶部
性别:女-离线 菜比
(夏小满)

齐国公主
武昌军节度使

Rank: 17Rank: 17
柱国(正二品)
组别 佩剑郡主
级别 镇南将军
功绩 1065
帖子 3731
编号 95923
注册 2006-12-16
来自 江苏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09-6-4 11:1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Yahoo!


QUOTE:
原帖由 richard_lci 于 2009-6-4 09:41 发表
水浒最著名的英雄是林冲,鲁智深和武松,这是公认的!施耐庵投入了极大的心血在这些人物上!阁下一来就将这些英雄除去???真能!杜莹,孙安之流不过是云花一现的小角色而已!如果卢俊义能二十回合败秦明,他就比五虎上将如林冲等高出太多了,小说中卢俊义的武艺同林冲相差不远。

阁下不光三国读的好 水浒读的更妙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richard_lci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44
编号 325482
注册 2009-6-2


发表于 2009-6-4 11:2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6 gclgq99 的帖子

历史上的赵云

看到大家提到三国时蜀国名将赵云,想起以前在写《网上谈兵》的《三国系列》时,写过一篇《五虎上将》,其中说道,汉家待功臣薄,赵云即为一例。大家谈的,主要是小说里的赵云。华飞兄问史书上的赵云,在这里说几句。

《演义》中的赵云,在五虎将中名列关张之后、马黄之前。实际在历史上,赵云的地位远低于关张马黄。所谓“五虎将”,是因为《三国志》中,关张马黄赵五将并传,由后人“演义”出来的。刘备称王时,大封功臣,主要军事将领关张马黄分别为前后左右四大将军(前将军关羽、左将军马超、右将军张飞、后将军黄忠),皆封侯,唯赵云仅封翊军将军,没有爵位。
[汉家制度,政分州、郡、县、乡、亭、里,爵分王侯。爵位大小,以封地比。例如楚王、赵王、齐王等皆为“国王”,即后来的亲王。韩信先后被封为齐王、楚王,曹丕自立为魏王、孙权自立为吴王,都是国王。郡王次之。比如汉初的九江王英布、《亭长小武》里的昌邑王、刘备自称的汉中王,等等。封爵以县、乡、亭命名者为侯。比如韩信后来被贬为淮阴侯,就是县侯,是侯爵里最高的一级。

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为乡侯,次之。关羽的汉寿亭侯则更低。亭侯以下为关内侯,在京城(长安,在函谷关内,故称关内侯),没有封地。

关羽死得早,当时仍是寿亭侯。张飞在入川之前,便封新亭侯。刘备称帝后,张飞进爵西乡侯。马超在归顺刘备之前就是都亭侯,后来刘备称帝,再进封乡侯、领凉州牧(州的行政长官),官衔高于张飞(领巴西太守,郡的行政长官)。黄忠则在刘备称王时被封为关内侯,明年卒,没有机会再加官进爵。而赵云在刘备称王时,仅封翊军将军而已。那以前只是牙门将军,既《三国演义》里常提到的牙将、牙门将,“军衔”里最低的一种。地位尚在魏延之下。直到刘备崩于白帝城,后主登基,才把这个两番救护幼主的老功臣封为永昌亭侯、镇东将军(魏延为镇北将军)。即使如此,至死也没有晋爵乡侯。而马超从弟马岱,则位至平北将军,进爵陈仓侯(县侯,爵位比诸葛亮还高)。

赵云提升缓慢,主要是一直在做“警卫”(主骑,中护军),军功不显。

关羽、张飞在刘备和曹操同盟之时,已经因军功分别封为汉寿亭侯、中郎将。后来关羽水淹七军、张飞取巴郡再建殊功。马超归顺刘备时,“先主遣人迎超,超将兵径到城下。城中震怖,璋即稽首”,立下攻取成都的大功。黄忠则在定军山阵斩夏侯渊,是为夺取汉中第一功。赵云的军功,前期主要是在战斗中斩将夺旗,没有攻城略地的显赫功绩。

《三国志。关张马黄赵传》中关于赵云的记述很短: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也。本属公孙瓒,瓒遣先主为田楷拒袁绍,云遂随从, 为先主主骑。及先主为曹公所追于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迁为牙门将军。先主入蜀,云留荆州。先主自葭萌还攻刘璋,召诸葛亮。亮率云与张飞等俱溯江西上,平定郡县。至江州,分遣云从外水上江阳,与亮会于成都。成都既定,以云为翊军将军。建兴元年,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迁镇东将军。五年,诸葛亮驻汉中。明年,亮出军,扬声由斜谷道,曹真遣大众当之。亮令云与邓芝往拒,而身攻祁山。

云、芝兵弱敌强,失利于箕谷,然敛众固守,不至大败。军退,贬为镇军将军。七年卒,追谥顺平侯。

史书的评论也很简短:评曰:“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羽报效曹公,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然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马超阻戎负勇,以覆其族,惜哉!

能因穷致泰,不犹愈乎!黄忠、赵云强挚壮猛,并作爪牙,其灌、腾之徒欤?”
一代名将,仅仅“强挚壮猛,并作爪牙”八字评语。惜哉,赵子龙!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六翼天使Ⅱ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19
帖子 384
编号 81285
注册 2006-9-1


发表于 2009-6-4 11:2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愿望化身 于 2009-6-3 23:24 发表
1)史文恭
2)卢俊义
3)林冲,关胜
4)呼延灼,鲁智深
5)秦明,武松
6)花容,董平,杨志
7)徐宁
8)索操


此名甚欠……

可改之。

难道不是索超?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luke19821001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4
功绩 69
帖子 5330
编号 44493
注册 2005-7-29


发表于 2009-6-4 11:4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现在什么都不懂还自以为是的小屁孩太多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云飘扬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军师将军
功绩 10
帖子 967
编号 279814
注册 2008-5-29


发表于 2009-6-4 12:5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richard_lci 于 2009-6-4 09:41 发表
水浒最著名的英雄是林冲,鲁智深和武松,这是公认的!施耐庵投入了极大的心血在这些人物上!阁下一来就将这些英雄除去???真能!杜莹,孙安之流不过是云花一现的小角色而已!如果卢俊义能二十回合败秦明,他就 ...

到英雄排座次那回书止,卢俊义的确没什么惊人战绩能够排第一,和林冲相当也非常勉强 ! 有啥战绩能够证明和林冲相当 ?

但是后面征四寇,掂定了马上战将第一,步战第一的两个人,一个是卢俊义,一个是李逵.这两人的战绩是在征四寇里面表现出来 !


卢俊义最强的一场惊人战绩是单人力战4辽将,以一敌4,大战一场击毙一将,杀跑3将之后,遇到一千辽军,卢俊义在与4辽将大战一场体力消耗后马上爆"无双",一人杀退一千辽军  !   强大到无与伦比的地步 !

战神李逵就不用说啦,列阵撕杀白刃战爆"无双"天下无敌 !  只要李逵和鲁智深或者武松一起出阵,就把他们两个比下去 !

梁山有马军5虎将关,林,乎,董,秦,步军3巨头,李,鲁,武  [香港话叫 你  老  母]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datiancai2524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0
编号 146393
注册 2007-4-25


发表于 2009-6-4 13:0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云飘扬 于 2009-6-4 12:50 发表


到英雄排座次那回书止,卢俊义的确没什么惊人战绩能够排第一,和林冲相当也非常勉强 ! 有啥战绩能够证明和林冲相当 ?

但是后面征四寇,掂定了马上战将第一,步战第一的两个人,一个是卢俊义,一个是李逵.这两人 ...

让鲁或者武一个人和李逵、项充、李衮以及鲍旭四人组一起比,当然有所不如。
君不见李逵一旦没有挡飞刀的兄弟在,也不过是出阵就中箭的存在。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itsune1982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98
编号 322879
注册 2009-5-17


发表于 2009-6-4 14:1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单说《三国演义》,LZ显然只读过毛本,没读过罗本。
至于那些可笑的观点,LZ自我感觉那么好,驳他也没用,笑笑便罢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云飘扬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军师将军
功绩 10
帖子 967
编号 279814
注册 2008-5-29


发表于 2009-6-4 15:1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datiancai2524 于 2009-6-4 13:06 发表



让鲁或者武一个人和李逵、项充、李衮以及鲍旭四人组一起比,当然有所不如。
君不见李逵一旦没有挡飞刀的兄弟在,也不过是出阵就中箭的存在。

被射中箭是一回事,被纯兵器击败又是另一回事 !

你见过在战场上撕杀有人凭纯兵器击败过李逵双斧没有  ?  倒是见过铁牛击败过拿劈风宝刀的 !

没有挡飞刀的兄弟在,李逵照样数次杀透重围,见琼英飞石,李逵冲阵血战北军那回书,这仗李逵硬是把武松比下去 ! 单对单,战场撕杀比较的话武松比李逵照样比不过

[ 本帖最后由 云飘扬 于 2009-6-4 15:16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richard_lci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44
编号 325482
注册 2009-6-2


发表于 2009-6-4 16:0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同一群小孩子在谈三国!

感觉上自己同一群小孩子在谈三国!我已经讲过:任何小说中的正面角色总是写得精彩绝伦,光彩照人,甚至想象般地夸大,这是很正常的。罗贯中先生在小说中也有很多无限夸大的意境,让读者充满想象!

读懂小说要思考,不能一味死读!否则,读一百遍也领略不到作者的真正意思。

屯土山一役,关羽已经给困在土山上。看小说都知道:关羽只有两条路,投降或战死。关羽选了投降,这也是曹操的意思。许禇等无意杀死关羽,这是小说之意。“關公奮力殺退二人”,然后曹操招降了他,对于已经给困死在土山上的关羽曹将还需要以力併之吗?当年曹操也没有以力併之而招降了徐晃的。

小说中火烧赤壁,曹操和他的将校已经是惊弓之鸟损失惨重,而且多数将校已经无马鞍,不能力战。还有什么鸟将在败退之中大战三百合却理会?

“卻見前面火把又起,從山谷中擁出一軍,大叫:“凌統在此!”曹操肝膽皆裂。”

小说中凌統还不算上上之将,他的出现已经令曹操肝膽皆裂!小说中的关羽,张飞,赵云比凌統更强,许禇等曹将在战败后还有心有力骑无鞍的马同蜀将大战三百回合吗?小朋友可有用脑?

“雲大喊一聲,挺槍驟馬,殺入重圍;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那鎗渾身上下,若舞梨花;遍體紛紛,如飄瑞雪。 張郃,徐晃,心驚膽戰,不敢迎戰。”

这是小说中无限夸大的意境表现,让读者充满想象!否则的话,赵云以无招打败曹魏之两大名将張郃和徐晃,他不是无敌于三国?


各位小朋友真有心天天看三国,一看就十多年。我总共才看三国和水浒各两遍而已,但会用脑去思考。

我是做国际贸易生意的,需要花时间和精力搞展览会推广产品,找客户,同国外客户打交道。可不像各位小朋友天天看三国水浒啊?

有空我会花多些时间看其它的书如世界其它国家的历史等,或者看看足球,多陪女孩子去Happy,我还宁愿多研究女孩的小宝贝更加陶冶性情些吧!


三国中最欣赏的是孙策,他是东吴的真正创建者,他的父亲孙坚只给他留下一旅之师而已(一千多人的军队),并没有任何地盘,还要投靠袁术,但他东征西讨,百战百胜,打下了江东的基业。他是中国的亚历山大大帝!

而战绩最彪炳的是张辽,无论在战术还是战略上,他都是那时代的表表者。三国第一名将非他莫属,而徐晃次之。

颜良在书中就出现那么一小段,可说名不见经传!不怪乎无人看得起他,而将吕布捧上天。但就是出现那么一小段轻败顶级名将徐晃,吕布就不太可能做得到?

张辽是历史三国的第一名将,吕布是他前上司;徐晃的成就次于张辽为第二,而他为颜良所败。颜良和吕布为小说最强者也合乎逻辑!颜良和文丑在书中为关羽所杀(无正面交锋被杀),来突出关羽乃三国演义中的第一将(他在三国武将中所占篇幅最长,名气也最响。)!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4-9 05:26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31946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