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99%的中国人不了解的中国历史真相
性别:男-离线 伤云
(商云·子逸)

彭城侯
瀛海军节度使
★★★★

Rank: 18Rank: 18Rank: 18
护军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467
帖子 4676
编号 45650
注册 2005-8-15
来自 我的家在东北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8-12-26 17:22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提几个意见

首先是尽量不要乱用百分比,比如那个胜率的例子,如果唐朝打了100场赢了30场,宋朝打了10场赢了7场,那个百分比一样适用。而且战争的胜负永远都不是战争的真实结果。

再有就是比对世界的时候考虑下当时世界的发展状况。有的时候不是我们太发达,而是别人太不发达。

还有就是数字不代表全部问题,当数字对比有异的时候请解释下区别的原因。比如军事负重对比上,古代的甲胄占了很大比重,而现代的护具比重则比较轻。另外减少负重一直是军事领域的一个研究课题,在现代人想方设法减少士兵负担的思路下还做这个对比实在没什么意思。

另:宋朝那究竟是扩张战争?还是收复失地的战争?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冒牌 2008-12-27 08:30 +14 认真回复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张建昭
(大同太上皇帝)

莱国公
枢密直学士

Rank: 20Rank: 20
资政殿大学士(从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9
功绩 1649
帖子 10917
编号 1984
注册 2004-8-27
来自 布居壹阁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8-12-26 17:25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4.被“主流”专家们诟病为“军事软弱”的宋朝,对外战争(交战规模万人以上,不包括统一战争和国内战争)的胜率超过了70%;而被认为是军事最强盛的唐朝却在对外战争中胜少负多。(本人花了8个月时间,看过《新唐书》《旧唐书》《宋史》《辽史》《金史》《元史》《西夏书事》《续资治通鉴长编》《三朝北盟会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续资治通鉴》《宋会要辑稿》等书统计出来的,时间较紧,或有错漏,但>70%是没问题的。)

胜率问题没有统计过,但是70%这个胜率,如果是以宋朝方面资料为准的话,估摸着应该是可以达到的。各个方面的史料都会为己方讳败,但是程度不同,无耻程度以《辽史》为最。宋朝方面还是比较老实的,讳败最严重的一次是高梁河之战,由于是太宗亲征,估计史官不敢写如何失败,只说由于种种客观原因退兵,但是这一次讳败出于重大政治原因,毕竟是皇帝亲征,而且据说还受了箭伤,写进去实在不好看,其余的失败则大都如实反映,雍熙北伐和君子馆两次大败,损失多少,都写得很详细。《辽史》就无耻多了,胜了当然大书特书,败了就只字不提,甚至硬说是胜了,《辽史》中提到的对宋作战失败印象中似乎只有白马岭和满城两次,其余对宋再无败绩。而宋方取得的大胜如徐河之战(耶律休哥差点被砍死),在辽方资料里一个字都找不到,似乎压根没打过这一仗(当然休哥这次是想偷袭,结果差点送了命,既然是偷袭,辽方或许是要对此保密?);又遂城羊山之战(大胜,斩契丹二万余人)宋方记载非常详细,而辽方记载为:“与宋兵战于遂城,败之。……次满城,以泥淖班师。”辽方讳败太多估计也跟辽主(以及太后)动不动就亲征有关。
《金史》口碑较《辽史》好很多,但讳败的情况也比比皆是,对顺昌、颖昌等也极尽掩饰之能事。
相比较而言,宋朝方面的资料一是多而详细、兼有各家之言,二是宋朝的文人私底下如实记载也有很多(甚有夸大战败者),故而一般以宋方资料为基本,参照辽金史料。
另外顶楼所说的统计标准为“交战规模万人以上”,实际上光有这个标准还不够,如同楼上一些朋友所讲的,很多时候是一方来进攻,一方击退了,双方损失都不大,只以击退为胜,有失公允,“守有余、攻不足”的道理谁都明白,应该以“斩对方X千级以上且己方损失小于对方”为准更好,至少以消灭对方的有生力量为胜,这样统计才公平些。
总结一下我的观点:宋朝对辽金西夏在胜负次数上胜多败少是一定的,因为宋朝面对的这几个好战的民族时不时的骚扰,采取的是守势,而宋朝对外的大规模进攻则多数以大败收场(高梁河、雍熙北伐、神宗五路伐西夏、韩侂胄北伐),再次验证了“守有余、攻不足”的道理,虽然如此,宋朝在对外战争中攻城略地和有效的歼灭战也有不少,故而也请说宋朝军事如何如何弱的也好好看看书。

QUOTE:
6.中国在北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城市化率达到惊人的30%以上;在所谓“康乾盛世”时代,这一比例也不过9%;新中国在21世纪初才重新达到这一数值。(《元丰九域志》《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史》等)

两宋城市化问题是很多日本学者研究的重点,如按照池田静夫等人的说法,30%的城市化率应该有了(他们居然宣称临安城市人口有500万到600万),而斯波义信、加藤繁等真正研究宋史的人对此则不予采信,他们认为宋朝的城市化率应该是与清朝是差不多的,城市化率6%到10%应该是比较客观的数据,临安城市人口取150万左右比较适当。我个人觉得30%太扯了,

QUOTE:
11.南宋之所以一直偏安并非统治者不愿收复故土,而是因为民间反对的声音太大。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民间之所以反对是因为担心收复故土后宋廷会增加江南地区的税收来扶植已被女真人严重破坏的收复区。

顶楼没给资料来源,不好妄断。但对这里所说的“民间”存疑,极有可能是来自朝中或在野的主和派的声音,或者是来自他们所叙述的“民意”。z

[ 本帖最后由 张建昭 于 2008-12-26 17:43 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冒牌 2008-12-27 08:31 +52 认真回复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8-12-26 20:3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99%的中国人不了解的中国历史真相


1.秦始皇灭了六国,但并未统一中国,因为当时还有一个卫国。

评价:这是吕政论的一大证据,因为卫是吕不韦的父母之邦。二世上台,灭卫,坏其宗庙。
--------------------------------
据我所知当时的卫国已经没有地盘了,只有个空头名号而已。

3.唐朝最强盛的“开元之治”时期,全国有户820万,是唐朝的最高值;而隋朝“开皇之治”时期,全国就有户890万。终唐一世,各项经济指标都没有恢复到隋朝水平。(《隋书》《旧唐书》《新唐书》等)

评价:人口有可能,经济指标则是扯淡。开皇暴敛,民困苦而国足,这是国家取败之道。道理么,不说。
----------------------------------------------------
唐朝的人口峰值大概是1400万户左右。

4.被“主流”专家们诟病为“军事软弱”的宋朝,对外战争(交战规模万人以上,不包括统一战争和国内战争)的胜率超过了70%;而被认为是军事最强盛的唐朝却在对外战争中胜少负多。(本人花了8个月时间,看过《新唐书》《旧唐书》《宋史》《辽史》《金史》《元史》《西夏书事》《续资治通鉴长编》《三朝北盟会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续资治通鉴》《宋会要辑稿》等书统计出来的,时间较紧,或有错漏,但>70%是没问题的。)


PS:由于唐朝错误的民族政策,产马地尽在蛮族之手,导致宋朝从始至终只能在平原以步兵的血肉之躯抵挡蛮族铁骑的冲击,所以宋朝的胜利一般都是击溃战而不是歼灭战。倘若一段时期宋朝对外胜率低于60%,那基本就意味着亡国了。

唐的民族政策对错不论,宋的观点完全同意。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宋的胜利,往往连伤都做不到。
--------------------------------------------------------------------------
宋朝的胜率在70%以上是没有问题的,唐朝胜少负多是扯淡,而且唐朝的失败主要集中在攻势作战,宋朝的胜利主要集中在防守作战。


5.宋朝士兵的平均作战负重是32公斤,训练负重还要高于这个数值;现在美国最精锐的特种部队的训练负重不到15公斤。(《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宋史》《宋会要辑稿》等)

评价:宋能抗击骑兵的就是重步兵,不像铁塔一般,骑兵来了如何能结阵抵抗。这是历史局势的需要,而不能证明当时的士兵身体素质高。以偏概全的谬论。
-----------------------------------------------------------------------------
美国特种兵确实有可能负重15公斤进行训练,但不代表他们只能负重15公斤进行训练,实际上海豹队员负重上百公斤进行训练也是很常见的。

6.中国在北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城市化率达到惊人的30%以上;在所谓“康乾盛世”时代,这一比例也不过9%;新中国在21世纪初才重新达到这一数值。(《元丰九域志》《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史》等)

评价:强烈怀疑。但相关史料不熟,请昭昭鱼儿来答疑
------------------------------------------------------
这个已经有人回答了,10%是比较可信的数字。

7.同样是元丰年间,中国华北地区的钢铁年产量达到了15万吨;工业革命后的英国在1788年钢铁产量才达到7.6万吨。

评价:钢铁产量和大工业无关,对比看不出任何意义。
-----------------------------------------------------------------------
作者用了一个很妙的词“钢铁”,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这个数据的详细计算过程,其实现在的说法一般是生铁18万吨,这18万吨当中最后变成钢的,也就是变成武器的只有几千吨。而且这种钢和工业化生产所需的钢根本不是一回事。
18万吨这个数字的算法是这样的:以当年北宋的人口基数,军队数量,宗教活动等为标准,计算出这么多人一年维持农业生产需要多少铁,维持日常生活需要多少铁,维持这么多军队一年需要多少铁等等,然后把这些数字相加得出最终结论。结论本身没有错,可这是建立在北宋庞大的人口基数之上的,1788人英国才600多万人,这点估计作者就算知道也不会写出来。

8.整个北宋时期,中国一直在扩张领土,直到“靖康之变”的前一年(1126)才停止。(《续资治通鉴长编》《宋会要辑稿》等)

评价:这个的确。
------------------------------------------------
这个怎么可能的确,忘记灵夏了吗?

9.秦桧所创的“宋体字”是整个南宋时期的官方文书通用字体,尽管南宋大多数时间都将秦桧作为反面典型。

评价:而且一直流传到今天。
------------------------------------------
这不过是一种说法,尚有争议。

10.整个南宋时期,中国一直没有定都,临安府的级别不过是“行在”(陪都)。

评价:名义和实质,往往是会相悖的。

11.南宋之所以一直偏安并非统治者不愿收复故土,而是因为民间反对的声音太大。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民间之所以反对是因为担心收复故土后宋廷会增加江南地区的税收来扶植已被女真人严重破坏的收复区。

评价:这个不熟,当时的主流言论是否如此,还请昭昭来答疑。

12.南宋时期,熟练雇工的工资高于知府工资。(宋朝知府一般是从三品或正四品,年薪在400贯以上,至少相当于今天的15万元人民币)

评价:南宋的手工业的确很发达,国家的税收,商业占了很大的分额。
-------------------------------------------------------------------------------------------
这个数据不知道从何得来,不做评论,至于南宋的税收,这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三言两语说不清楚。

14.南宋中后期,中国(仅指宋)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5%左右,经济总量却占到了全球的75%以上;今天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1%,经济总量占全球比例却仅为4%。

评价:不说话。
----------------------------------------------------------------------------------------------------
我不知道南宋的经济总量是怎么计算出来的,通常的做法和推算钢铁产量类似,所以不可能得出以上结论。

15.在1233年宋蒙联军攻打蔡州的时候,南宋名将孟珙救了蒙古将领张柔一命。4年后,张柔的儿子张弘范出生,而崖山一战灭亡南宋的就是这位张弘范。(《宋史》《元史》等)

评价:历史的偶然。

16.南宋数学家秦九韶至晚在1247年就已经发现一元三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欧洲人在400多年后才发现,但在中国的课本上这个公式仍是以那个欧洲人的名字来命名的。(《数学九章》等)

评价:谁让你对现代科学发展影响这么小。
------------------------------------------------------------------
秦九韶给出的是解高次方程的公式,不仅是三次,最高可以到10次,说实话我不记得解高次方程是用的哪个欧洲人的名字,但是我听说过“秦九韶法”


17.蒙古帝国军队在13世纪的征战中共屠杀了2亿人,成为了人类历史上最不光彩的一项吉尼斯纪录,其中,仅中国境内就有6000万人死于蒙军屠杀;与之相比,纳粹屠杀的600万犹太人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多桑蒙古史》《宋史》《金史》等)

评价:所以所谓的正义啊自古以来啊都是扯淡,只有强大才是现实。
-------------------------------------------------------------------------------
宋金蒙之间的交战确实造成了人口下降6、7000万,大概占当时总人口的50%左右,这个比例在历次朝代更替的大动荡中,不算高。可以认为这些人是蒙古人害死的,但是这样就不能去和纳粹德国屠杀犹太人做比较,因为600万这个数字是直接屠杀数字,而不是造成人口下降的数字。

18.明朝在永乐年间与越南发生了一场战争。此战明朝军队号称80万,而越南军队更是号称700万,实际上双方军队总数加起来也不过30万,这毫无疑问是中国历史上牛皮吹得最大的一场战争。[注:那时越南还是中国领土](《明实录》等)

评价:历史上号称很常见,只不过这次夸大了一点。

22.明朝的万历皇帝曾连续28年不上朝,创造了中国皇帝的纪录。但是,这期间中国无论对内还是对外的战争均获得全胜。

评价:有时候皇帝勤政,对国家未必是好事。
-----------------------------------------------------------
怎么可能全胜呢,很多次都失败了,连李成梁都出过丑。

23.自1572年“隆庆开关”到1644年明朝灭亡,这70多年的时间里,全世界生产的白银总量的1/3涌入中国,共计约3.53亿两(保守估计,目前重新估计约为5亿两)。并且全球2/3的贸易与中国有关。

评价:然而,万历三大征继续向老百姓盘剥,然而崇祯向众臣募捐,没有愿意出钱的。就算崇祯内库满库白银都变黑了是假史料,那银子到哪里去了?自救者天恒救之,咎由自取而已。
-----------------------------------------------
不知道他这个数据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25.中国在明朝中后期曾经研究过坦克。(《武备志》等)

评价:说的是那种奔雷车之类的吧,这和现代坦克不是一个概念吧。

26.1644年中国北方爆发了一次大型鼠疫,造成驻守北京的20万明军全军覆没,这直接导致了明朝亡于李自成。

评价:还是间接原因。所谓天灾,皆是人祸。
------------------------------------
这个不知道出处也不做评价。

27.被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不是康熙,而是明朝最后一个年号——崇祯,一共被朝鲜使用了265年。(《朝鲜李朝实录》等)

评价:棒子自承为礼教正统而已。

28.清朝乾隆时期修《四库全书》,总计存书3457部,79070卷,禁毁6766部,93556卷。

评价:满清诸罪,以此为最。

29.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是英国议会通过投票产生的结果,支持战争的一方仅获得9票的优势。

评价:然而这是迟早的事,虚弱的中国,迟早会成为群狼的美食。

30.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有人在京城某仓库意外发现一批封存了200多年的火器。这批火器是明朝末年制造的,其中有的竟然比英军的装备还要先进。

评价:这是历史的大玩笑。
-------------------------------------------------------------
不知道明朝的什么火器比当时英军的装备还先进?

31.清朝的道光皇帝为人十分节俭,喜欢穿有补丁的衣服,但打个补丁却要花四两银子。

评价:历朝都一样,不用只笑话满清。

32.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清军曾以12万对阵2万英法联军,结果阵亡3万余,而对方仅阵亡4人,但病死的却有几十人。

评价:无话可说……
---------------------------------
这个也不知道出处在哪里

本帖所列事实仅供参考,毕竟本人不是历史专业。有几位同学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资料,我在这里对各位表示感谢。

补充1.辽道宗耶律洪基曾写诗表达了后悔自己生在蛮夷之国和“来世做中国(宋)人”的愿望。与之类似的是,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朝鲜国王王颛也写诗表达了类似的愿望。

评价:当时的天朝正统啊……

补充2:南宋灭亡的时候,日本“举国茹素”来哀悼大宋的灭亡。(《心史》等)

评价:同上

补充3:南宋开禧二年(1206)中央财政收入达到8000万贯钱,当时全国人口约7000万。清朝到1900年代为8000万两,人口却有4亿。而南宋1贯钱购买力是清末一两白银的2倍。更重要的是,宋朝税率低于清朝。

评价:然而南宋的赤字也更重,话说回来,应该说更接近现代国家吧。
-------------------------------------------------------------------------------------------------------------
经济问题是个很复杂的问题,两者的税收制度完全不同,这个比较也没有任何意义,有兴趣的话大家可以去看看相关论文。不过说“宋朝税率低于清朝”,我实在不知道改如何评论。

最后总结,这篇文章的作者往往并不是用完全错误的数据来忽悠人,他喜欢采用一种完全不着边际的比较方法。

[ 本帖最后由 XM8 于 2008-12-26 20:41 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冒牌 2008-12-27 08:31 +52 认真回复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qwopqwop44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5
编号 293163
注册 2008-10-2


发表于 2008-12-26 22:0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持保留态度啊!
还是那句话 多读史 比啥都强啊~~~~~孰对孰错且不论 至少自己会有一套见解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伶州鸠
(心聋目盲)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镇东将军
功绩 73
帖子 4049
编号 4812
注册 2004-1-28


发表于 2008-12-26 22:3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16.南宋数学家秦九韶至晚在1247年就已经发现一元三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欧洲人在400多年后才发现,但在中国的课本上这个公式仍是以那个欧洲人的名字来命名的。(《数学九章》等)

评价:原来我们祖先什么都有,只是我们不知道罢了

说的是“大衍求一术”(高斯定理)吧?这个……有没有听说过“中国剩余定理(Chinese Remainder Theorem)”?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8-12-26 22:5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伶州鸠 于 2008-12-26 22:36 发表

说的是“大衍求一术”(高斯定理)吧?这个……有没有听说过“中国剩余定理(Chinese Remainder Theorem)”?

是大衍求一术,好像不是高斯定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几时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09
编号 254907
注册 2007-12-24


发表于 2008-12-27 09:4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宋朝在军事上总体上是处于弱势,决定性的大仗败的居多,比唐朝差远了。唐朝被尊为“天可汗”,万国来朝,宋朝呢?
宋朝只有几个名将能取得一些比较大的胜仗,如:杨业、狄青、岳飞、韩世忠、刘锜、吴玠、吴璘、虞允文、毕再遇等等。其余的大点儿的胜仗就很少了。没办法啊!宋朝重文轻武啊!只要宋朝实行这个国策,军事上想强都难!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uperzz_0
(传说中的懒人)

魏郡公兴德军节度使

Rank: 21Rank: 21Rank: 21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874
帖子 8611
编号 2940
注册 2003-12-6
来自 上海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8-12-27 10:47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我只对万历皇帝28年不上朝感到佩服,28年不上朝也是种魄力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8-12-27 11:0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几时 于 2008-12-27 09:40 发表
宋朝在军事上总体上是处于弱势,决定性的大仗败的居多,比唐朝差远了。唐朝被尊为“天可汗”,万国来朝,宋朝呢?
宋朝只有几个名将能取得一些比较大的胜仗,如:杨业、狄青、岳飞、韩世忠、刘锜、吴玠、吴璘、 ...

被叫天可汗的又不止唐代的皇帝。宋代军事上绝对是比较强的,面对辽金蒙古轮番上阵居然撑了三百多年,怎么看都是奇迹。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藏陋网友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21
编号 7926
注册 2004-5-27


发表于 2008-12-30 02:14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17.蒙古帝国军队在13世纪的征战中共屠杀了2亿人,成为了人类历史上最不光彩的一项吉尼斯纪录,其中,仅中国境内就有6000万人死于蒙军屠杀;与之相比,纳粹屠杀的600万犹太人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多桑蒙古史》《宋史》《金史》等)

评价:所以所谓的正义啊自古以来啊都是扯淡,只有强大才是现实。
-------------------------------------------------------------------------------
宋金蒙之间的交战确实造成了人口下降6、7000万,大概占当时总人口的50%左右,这个比例在历次朝代更替的大动荡中,不算高。可以认为这些人是蒙古人害死的,但是这样就不能去和纳粹德国屠杀犹太人做比较,因为600万这个数字是直接屠杀数字,而不是造成人口下降的数字。

蒙古直接屠杀的远不止600万了!
与纳粹的主要差异是,一个是蒙昧国家,一个是工业化、文明化国家。
另外也可以看看小日本崽子,虽然某些数据不如他的盟国。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8-12-30 19:1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藏陋网友 于 2008-12-30 02:14 发表
17.蒙古帝国军队在13世纪的征战中共屠杀了2亿人,成为了人类历史上最不光彩的一项吉尼斯纪录,其中,仅中国境内就有6000万人死于蒙军屠杀;与之相比,纳粹屠杀的600万犹太人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多桑蒙古史》 ...

可以肯定的是纳粹德国直接屠杀的远不止600万,甚至直接屠杀的犹太人都不止600万,但是蒙古人直接屠杀的数字却很难考证。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贾芸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23
编号 272389
注册 2008-3-25


发表于 2008-12-30 21:4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问下X兄,那传说中的吉尼斯世界记录中的数据从何来而来?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8-12-30 22:4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贾芸 于 2008-12-30 21:47 发表
问下X兄,那传说中的吉尼斯世界记录中的数据从何来而来?

我手头正好有吉尼斯世界记录,那上面确实有这方面的记载,不过并没有出处,也没有考证的方法,也就是不知道从何而来。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龙子赵山常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72
编号 128545
注册 2007-3-28


发表于 2008-12-30 22:5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

秦始皇是没统一中国不错.但是他统一了中原.成为一个多民族国家.秦始皇被没有统一现在云南广东一代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08-12-30 23:2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龙子赵山常 于 2008-12-30 22:56 发表
秦始皇是没统一中国不错.但是他统一了中原.成为一个多民族国家.秦始皇被没有统一现在云南广东一代

秦始皇若没有统一云南广东,那南海郡、桂林郡、象郡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温柔的一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15
帖子 1523
编号 53156
注册 2005-11-14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8-12-30 23:3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1 平生最爱周公瑾 的帖子

那一年确实京城范围内发生了大规模的传染病,造成了大量人的死亡,什么病记不清了。还有个故事说土地让一个守卒拦住一个穿白衣的女子,结果那个守卒睡着了,女子回来后还弄死了那个小兵。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贾芸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23
编号 272389
注册 2008-3-25


发表于 2008-12-30 23:3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楼上的说的有问题吧,
秦始皇置桂林、象郡、海,管理的就有云南、广东的地盘!
秦未广东和越南一部分原属于秦的地盘搞了独立,到武帝时又被武帝灭了!没有统一,又哪里来的独立一说!那独立头子尉佗,是一个汉人!
========================
是楼上的楼上的楼上!发贴晚了点!

[ 本帖最后由 贾芸 于 2008-12-30 23:34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巴克豪斯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2
编号 95424
注册 2006-12-14


发表于 2008-12-31 03:1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贾芸 于 2008-12-30 23:33 发表
楼上的说的有问题吧,
秦始皇置桂林、象郡、海,管理的就有云南、广东的地盘!
秦未广东和越南一部分原属于秦的地盘搞了独立,到武帝时又被武帝灭了!没有统一,又哪里来的独立一说!那独立头子尉佗,是一个汉 ...

秦始皇的确在名义上统一了百越一带,但这种单纯利用军事力量的「统一」是否真正完全对百越地区进行了掌握,是很成疑问的。至于西南夷就更不待言,由秦始皇至武帝时与中国的接触实不多,真正把西南夷地区逐步纳入中央版图,要至东汉之时,就不用说秦始皇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jy555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43
编号 249017
注册 2007-12-12


发表于 2009-1-2 18:0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很多都是第一次听说,不过我还是觉得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而宋朝偏安江南,官场腐败,不思进取,应该是反面典型。
也说明经济再发达,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仍然是弱国,任人宰割。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游客II号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北将军
功绩 18
帖子 1846
编号 47042
注册 2005-8-28


发表于 2009-1-2 19:3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21.中国最早提出计划生育理论的不是马寅初,而是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的内阁首辅申行时,而最早实施计划生育的时候却是在更早的宋朝。
到底是申行时还是申时行
顶部
性别:男-离线 kanon84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9
编号 171240
注册 2007-6-5
来自 广东深圳 - 汕头


发表于 2009-1-4 09:50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了解了一番,不管真假,起码作为参考是不错的,从另一个角度看历史!!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9-1-4 09:5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伶州鸠 于 2008-12-26 22:36 发表

说的是“大衍求一术”(高斯定理)吧?这个……有没有听说过“中国剩余定理(Chinese Remainder Theorem)”?

嗯,秦九韶《九章》中的大衍术。第一次彻底且理性化地揭示了《周易》占卜的实质问题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东旭鹰

★★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破虏将军
好贴 1
功绩 33
帖子 751
编号 293354
注册 2008-10-4
来自 天津


以下评价针对撰文者,而非楼主!

1.秦始皇灭了六国,但并未统一中国,因为当时还有一个卫国。

卫国的灭亡是因为秦二世下诏废除卫君爵位,原来消灭一个弱国,只需要一封诏书而已,

2.中国历史上最牛的权臣是南北朝时期的宇文护,他权倾朝野的时代历经西魏、北周两朝,这期间他一共杀了3个皇帝。

宇文护杀一个皇帝扶植一个皇帝,每扶植一个皇帝,这个新皇帝由于担心被杀就积极做准备防范,
结果宇文护感觉不好控制,便接着杀,可是他猜到了开头,猜不到结尾,他死在第四个皇帝手上……


3.唐朝最强盛的“开元之治”时期,全国有户820万,是唐朝的最高值;而隋朝“开皇之治”时期,全国就有户890万。终唐一世,各项经济指标都没有恢复到隋朝水平。(《隋书》《旧唐书》《新唐书》等)

唐朝的强盛并非因为经济,隋唐乱世让人口大量减少,仅仅是隋炀帝讨伐高丽,便造成大隋人口的巨大损失,
唐朝接下来的几乎是一穷二白的烂摊子。但唐朝之所以被华人引以为荣,是初唐中国国际地位的确立,
这种国际地位即使在现在来说,也可谓空前绝后,当然希望祖国能再创辉煌!

4.被“主流”专家们诟病为“军事软弱”的宋朝,对外战争(交战规模万人以上,不包括统一战争和国内战争)的胜率超过了70%;而被认为是军事最强盛的唐朝却在对外战争中胜少负多。(本人花了8个月时间,看过《新唐书》《旧唐书》《宋史》《辽史》《金史》《元史》《西夏书事》《续资治通鉴长编》《三朝北盟会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续资治通鉴》《宋会要辑稿》等书统计出来的,时间较紧,或有错漏,但>70%是没问题的。)

唐朝胜少,却举世敬仰,宋朝胜多,却被异族军事亡国,而且是亡了两次诶……

5.宋朝士兵的平均作战负重是32公斤,训练负重还要高于这个数值;现在美国最精锐的特种部队的训练负重不到15公斤。(《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宋史》《宋会要辑稿》等)

科技在进化,人类负担便减少,说明军事装备越来越小巧精致了……

6.中国在北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城市化率达到惊人的30%以上;在所谓“康乾盛世”时代,这一比例也不过9%;新中国在21世纪初才重新达到这一数值。(《元丰九域志》《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史》等)

宋朝的城市是为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准备的……

7.同样是元丰年间,中国华北地区的钢铁年产量达到了15万吨;工业革命后的英国在1788年钢铁产量才达到7.6万吨。

经济高度发达,才能交“岁币”嘛,以经济付出来换和平,真强真和谐!

8.整个北宋时期,中国一直在扩张领土,直到“靖康之变”的前一年(1126)才停止。(《续资治通鉴长编》《宋会要辑稿》等)

好像关键是为什么宋国成为别人的领土问题,而不是他自己扩张不扩张的问题吧,重要的是面对军事强国,
宋国连自保实力都没有,欺负弱小有啥用?

9.秦桧所创的“宋体字”是整个南宋时期的官方文书通用字体,尽管南宋大多数时间都将秦桧作为反面典型。

其实蔡京的书法也很好,宋四大家的蔡家代表本应是蔡京啊,由此可见,文化精英古今相似……

10.整个南宋时期,中国一直没有定都,临安府的级别不过是“行在”(陪都)。

有个地方能偏安就好,叫什么都没关系,反正惹麻烦的岳飞已经被“和谐”掉了

11.南宋之所以一直偏安并非统治者不愿收复故土,而是因为民间反对的声音太大。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民间之所以反对是因为担心收复故土后宋廷会增加江南地区的税收来扶植已被女真人严重破坏的收复区。

要搞清楚,当时广大北方难民的呼声是不会被记入史册的,相反,倒是南方或北方流亡高层及中层士人的呼声,
才有可能被记载,南方地主阶级贪恋土地,北方相当部分流亡知识分子被战争吓破了胆,寻求偏安,
只要皇帝给了土地,让他们继续靠农民纳租存活就行,反正苦的都是劳苦大众。知识分子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重要推动作用,
但真正的民意来自广大农民,他们才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力!

12.南宋时期,熟练雇工的工资高于知府工资。(宋朝知府一般是从三品或正四品,年薪在400贯以上,至少相当于今天的15万元人民币)

宋朝的腐败也是相当空前的,下层人民收入高一点,是为了满足官员的灰色收入……
因此,宋人更热衷当官,而不是当雇工,有钱不如有权啊!

13.中国南宋时期最先进的织布机有1800多个活动构件,其中有的技术是现代化织布机也无法达到的。

军事力量削弱了,自然要把精力放在经济方面,多赚钱多织布,来纳岁币!

14.南宋中后期,中国(仅指宋)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5%左右,经济总量却占到了全球的75%以上;今天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1%,经济总量占全球比例却仅为4%。

人好多,都是等着当大元国四等人的,为什么我想起犹太人……

15.在1233年宋蒙联军攻打蔡州的时候,南宋名将孟珙救了蒙古将领张柔一命。4年后,张柔的儿子张弘范出生,而崖山一战灭亡南宋的就是这位张弘范。(《宋史》《元史》等)

关键在于,这位张将军是咱们汉人养大的……为什么成吉思汗的部将没有叛变过他的,咱们汉人的将军就那么“俊杰”呢?

16.南宋数学家秦九韶至晚在1247年就已经发现一元三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欧洲人在400多年后才发现,但在中国的课本上这个公式仍是以那个欧洲人的名字来命名的。(《数学九章》等)

我们祖先什么都有了,我就是不知道这个的主要实际用途是什么……

17.蒙古帝国军队在13世纪的征战中共屠杀了2亿人,成为了人类历史上最不光彩的一项吉尼斯纪录,其中,仅中国境内就有6000万人死于
蒙军屠杀;与之相比,纳粹屠杀的600万犹太人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多桑蒙古史》《宋史》《金史》等)

蒙古人太野蛮、太可恶了,大秦帝国平百越杀的人也没这么多啊(虽然当时人口少),反正咱们汉人都是文明的,
没有屠杀的,少数民族就是屠杀无辜的屠夫,所以……著文者不是要分化中华民族吧……

18.明朝在永乐年间与越南发生了一场战争。此战明朝军队号称80万,而越南军队更是号称700万,实际上双方军队总数加起来也不过30万,这毫无疑问是中国历史上牛皮吹得最大的一场战争。[注:那时越南还是中国领土](《明实录》等)

评价:幸亏朝鲜、越南都脱离中国独立了,要不然我们今天得跟棒子一个德行。

最伟大的是这句评价,阿扁一定喜欢……

19.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中吨位最大的宝船排水量约为7500吨。

是呀,欧洲的航海让现在全世界都不得不把英语作为国际语,还促生了资本主义当今老大——美国。
而郑和的航海却是结交了不少现在跟咱们争地盘争海域的“友邦”!

20.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只娶一个老婆的皇帝出现在明朝,他就是明孝宗朱祐樘。

伟大伟大,就是不知道他为什么当时不推动实施一夫一妻制……

21.中国最早提出计划生育理论的不是马寅初,而是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的内阁首辅申行时,而最早实施计划生育的时候却是在更早的宋朝。

现在计划生育好伟大,国家又开始鼓励独生子女生两个娃了……理论不符合实际,还是空话!

22.明朝的万历皇帝曾连续28年不上朝,创造了中国皇帝的纪录。但是,这期间中国无论对内还是对外的战争均获得全胜。

好无为啊!不过好像没有提那个死后被万历抄家的张居正,没有老张以及支持老张的继光前辈等人,不知如何全胜法?

至于万历请读: 朱翊钧是一个尽情享乐的皇帝。他成年亲政后,却不常视朝,深居内宫。不仅在世时要享受,还想到死后的安乐,早早筹划自己陵寝,建造定陵耗时达6年之久。他还有一个不择手段亲自敛聚钱财的恶习,提倡官吏向他进奉,把进奉财物的多少作为衡量官吏是否效忠皇上的标准。为了在全国范由内聚敛民财,他派出大批宦官,分赴各地充当矿监、税使,肆意搜括民脂民膏。这使得人心汹汹,民变纷起,社会越发动荡不安。

看来他是只顾生前,不管死后了,这皇帝真“棒”!

23.自1572年“隆庆开关”到1644年明朝灭亡,这70多年的时间里,全世界生产的白银总量的1/3涌入中国,共计约3.53亿两(保守估计,目前重新估计约为5亿两)。并且全球2/3的贸易与中国有关。

其实中国是否适合资本主义还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而且欧美用近代科技从中国掠夺白银,
咱们那时候傻乎乎地凭做生意赚白银,却不知道资本主义初级阶段是赤裸裸的掠夺与剥削啊,
这种发展与当时中华理念不吻合吧?

24.16世纪西班牙殖民者在南美掠夺的白银几乎都通过贸易的形式最终流入了中国。

西班牙用掠夺的白银购买中国产品,他们并不吃亏,
再说,这些白银不是后来又被欧美用洋枪洋炮赚回去了嘛,
不发展保卫祖国的军事实力,不依靠人民群众,先把白银给了流民、满州人,
最后又还给了欧美,还便宜了小日本!

25.中国在明朝中后期曾经研究过坦克。(《武备志》等)

就是没成果而已……

26.1644年中国北方爆发了一次大型鼠疫,造成驻守北京的20万明军全军覆没,这直接导致了明朝亡于李自成。

如果没有鼠疫,是不是义军就打不过明军?那时明军主力已经被义军消灭殆尽,又有部分主力忙于防御满州人,
北京守军真有实力抵抗当时还颇受民众支持的闯军吗?何况后面还有大西张献忠呐……
最关键的是,别把老百姓惹急了!

27.被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不是康熙,而是明朝最后一个年号——崇祯,一共被朝鲜使用了265年。(《朝鲜李朝实录》等)

伟大的高丽人,一方面向满清称臣进贡,贡品不够就把大批知识分子家的少女献给满州人玩弄,
另一方面高谈仁义忠孝,祭祀崇祯,以表示国家崇尚忠诚,这样的国家不被日寇灭亡,才真是匪夷所思……

28.清朝乾隆时期修《四库全书》,总计存书3457部,79070卷,禁毁6766部,93556卷。

好像我们把秦始皇忘了,秦人是不是少数民族啊?哼,只有咱们汉族是文明高贵的!

29.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是英国议会通过投票产生的结果,支持战争的一方仅获得9票的优势。

这就是民主的“实质”,没有真正的民主,只有真正的利益!

30.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有人在京城某仓库意外发现一批封存了200多年的火器。这批火器是明朝末年制造的,其中有的竟然比英军的装备还要先进。

更奇怪的是,这批武器明朝人也没用上,到底干什么去了……

31.清朝的道光皇帝为人十分节俭,喜欢穿有补丁的衣服,但打个补丁却要花四两银子。

嗯,还是汉族贵族艰苦朴素的说,比如东晋那几位比珊瑚的士族……

32.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清军曾以12万对阵2万英法联军,结果阵亡3万余,而对方仅阵亡4人,但病死的却有几十人。

1、联军使用了刚研制成功不久的早期机关枪,

2、任何敢于且勇于对抗外国侵略者的烈士,都应该值得我们尊敬,不管他们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
     实际上,当时牺牲的汉人也不在少数,在我们后辈心中,他们都是值得尊重的中国人!

本帖所列事实仅供参考,毕竟本人不是历史专业。有几位同学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资料,我在这里对各位表示感谢。

补充1.辽道宗耶律洪基曾写诗表达了后悔自己生在蛮夷之国和“来世做中国(宋)人”的愿望。与之类似的是,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朝鲜国王王颛也写诗表达了类似的愿望。

评价:其实,金庸小说的历史背景基本都是反的。当时萧峰阻止辽军南下,其实是救了他们。

向往中国的文明,不向往做亡国奴,金庸小说是为了表达他追求民族间和平的愿望,
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不能再经受分裂与挑拨,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补充2:南宋灭亡的时候,日本“举国茹素”来哀悼大宋的灭亡。(《心史》等)

日本对中国的仇视,开始于丰臣秀吉时期,正因为强大汉人为主体的唐宋覆灭,进一步激发了日本人
取而代之,建立东亚霸权的野心,可参考丰臣秀吉侵略朝鲜前的相关言论。


补充3:南宋开禧二年(1206)中央财政收入达到8000万贯钱,当时全国人口约7000万。清朝到1900年代为8000万两,人口却有4亿。而南宋1贯钱购买力是清末一两白银的2倍。更重要的是,宋朝税率低于清朝。

宋朝亡于异族,清廷献媚于外邦,五十步笑百步,实质区别不大!


本人反对过分宣扬任何封建年代,但更不能以统治民族来褒贬“家天下”的封建王朝,
唯有以重视人民群众大众的中华国家理念为主体,才能长治久安,走向繁荣,这也是为什么在当今
我依然坚持共产主义理想的原因,这是一个也许无法实现但只要不断接近,便有利于人民群众、
有利于中华民族大局的理念。对于我来说,人民的利益、中华民族的利益胜于一切,无论现实如何,
理智选择是否做,比以各种托辞止步不前,更重要。(这段话随便说说,当我无聊好了!)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三种不同的红色 2009-1-4 17:05 +50 回复认真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文以载道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校尉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46
帖子 4620
编号 94356
注册 2006-12-6
家族 云水兰若


发表于 2009-1-6 19:3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这么讲的话那么99%的中国人不知道的还不止这些。。慢慢来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在人间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62
编号 302650
注册 2008-12-25


发表于 2009-1-6 20:4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引用: XM8
16.南宋数学家秦九韶至晚在1247年就已经发现一元三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欧洲人在400多年后才发现,但在中国的课本上这个公式仍是以那个欧洲人的名字来命名的。(《数学九章》等)

评价:谁让你对现代科学发展影响这么小。
------------------------------------------------------------------
秦九韶给出的是解高次方程的公式,不仅是三次,最高可以到10次,说实话我不记得解高次方程是用的哪个欧洲人的名字,但是我听说过“秦九韶法”
-------------------------------------------------------------------------------------------------------------
我的观点:不知道秦的公式是怎样的,不过发明解高次方程的那个欧洲人可是大大的有料。此人法国人士,名伽罗华,高中学历。现代数学奠基人之一,群论的提出者和创立者。死于决斗,享年21岁,据称是因为爱情问题。。。大学里学过高等数学的人多少对此人都会有所了解。。。他的经历实在是太传奇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9-1-6 20:4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在人间 于 2009-1-6 20:43 发表
引用: XM8
16.南宋数学家秦九韶至晚在1247年就已经发现一元三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欧洲人在400多年后才发现,但在中国的课本上这个公式仍是以那个欧洲人的名字来命名的。(《数学九章》等)

评价:谁让你对 ...

我怎么也学到了高数2,但是不记得这个人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南宫未明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军师将军
功绩 10
帖子 973
编号 56569
注册 2006-1-1


没几个真的。。。

[ 本帖最后由 南宫未明 于 2009-6-12 20:48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09-1-6 21:2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南宫未明 于 2009-1-6 20:51 发表
这里面有多少是真的???

很多都是假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在人间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62
编号 302650
注册 2008-12-25


发表于 2009-1-7 12:2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6 XM8 的帖子

估计你高数课上净看课外书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9-1-7 12:4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东旭鹰 于 2009-1-4 10:46 发表
6.中国在北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城市化率达到惊人的30%以上;在所谓“康乾盛世”时代,这一比例也不过9%;新中国在21世纪初才重新达到这一数值。(《元丰九域志》《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史》等)

宋朝的城市是为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准备的……

照这个逻辑推理,大唐的成都是为南诏人准备的,大唐的广州一度为阿拉伯人准备过,大唐的首都长安更是为回纥人,突厥人准备了很多很多次啊。宋朝能被亡了两次,大唐的长安可是被亡了六七次之多呢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9-11 23:34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1911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