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陈寿“被缚”官场记事 鱼豢“松绑”口述历史
性别:男-离线 闻所欲闻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73
编号 298483
注册 2008-11-12


发表于 2008-12-7 05:3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陈寿“被缚”官场记事 鱼豢“松绑”口述历史

陈寿“被缚”官场记事 鱼豢“松绑”口述历史

本篇是我的另一篇文:“王平促杀了马谡魏延”的论据之一,但又可以独立成篇,且更具新意。
在看本文前,请先参考燕京晓林的“寻找魏延事件的真相”一文.有的段落可做本文论据.

先录两段史料:
一,“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玮,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魏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不从命,军便自发。亮适卒,密不发丧,仪令费玮等往揣延意指。延曰:“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署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呼!"因与玮共作行留部分,令玮手书与己连名,告下诸将。玮绐延曰:“当为君还解杨长史,长史文吏,稀更军事,必不违命也。”玮出门驰马而去,延寻悔,追之已不及矣。延遣人瞻仪等,遂使欲案亮成规,诸营相次引军还。延大怒, 捱仪未发,率所领径先南归,所过烧绝阁道。延,仪各相表叛逆,一日之中,羽檄交至。后主以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蒋,允咸保仪疑延。仪等槎山通道,昼夜兼行,亦断延后。延先至,据南谷口,遣兵逆击仪等,仪等令何平在前御延。平吒延先登曰:“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延士众知曲在延,莫为用命,军皆散。延独与其子数人逃亡,奔汉中。仪遣马岱追斩之,致首于仪,仪起自踏之,曰:“庸奴!复能作恶不?”遂夷延三族。初,蒋琬率宿卫诸营赴难北行,行数十里,延死问至,乃旋。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平日诸将素不同,冀时论必当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三国志魏延传)

二,“魏略曰:诸葛亮病,谓延等云:'我之死后,但谨自守,慎勿复来也.'令延摄行己事,密持丧去。延遂匿之,行至褒口,乃发丧。亮长史杨仪宿与延不和,见延摄行军事,惧为所害。乃张言延欲举众北附,遂率其众攻延。延本无此心,不战军走,追而杀之。臣松之以为此盖敌国传闻之言,不得与本传争审。”(三国志魏延传)

这两段史料明显对立,一说魏欲杀杨,不成被杀;一说延无此意而杨杀魏。两段史料都以孔明死前交代退军任务为由. 就从此说起,谁的人物性格判断有误,人物关系不对,则谁在造假言说谎。                                                                                                                          (一)孔明和魏延的关系
三国志说孔明“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不从命,军便自发."魏略曰:"诸葛亮病,谓延等云:'我之死后,但谨自守,慎勿复来也.'令延摄行己事,密持丧去”.魏略的诸葛亮口吻,与大家所理解的孔明性格相符,严谨小心。而三国志描述的孔明,不知犯了什么病,要把魏延一人留下任其自生自灭,甚至把敌人司马懿引来,导致全军覆没。要担心魏延出乱,把他职务免除送回成都汉中不就得了,丝毫不影响大军安全.有人强调那个“若”字,可惜,诸葛亮大事从不考虑“若”字“可”字,他的字典从来都是“全”字“必”字。十全必克.连诸葛亮的性格都不掌握,杨仪的话露出了破绽。要从职务上判断诸葛亮应该把统帅全军的大权交给谁,有凌云雕龙的分析请参考,自然是交给副职魏延.

孔明和魏延二人究竟是什么关系?
魏延的忠诚度过去受三国演义影响,评价不高。这就大为增强了人们对三国志魏延传中所描写的诸葛亮可信度。说是诸葛亮不信任魏延。实际上二人的关系非常密切,特别是在军事上,相互依靠。当时人们都以为魏延必为孔明继承人。有三条史料可证:1,“建兴十年,(刘琰)与前军师魏延不和,言语虚诞,亮责让之。”(三国志刘琰传)使其回成都,与魏延隔离。2,“值军师魏延与长史杨仪相憎恶,每至并坐争论,延或举刀拟仪,仪泣涕横集。”(三国志费玮传)这完全是魏延的大错,你怎么能把刀悬在别人头上“百家争鸣”呢?诸葛亮却不问,魏延有过不制止。3。“八年......延大破淮等,还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三国志魏延传)有功大赏,有过不止,已到了偏爱的程度。难怪"冀时论必当以代亮。"(三国志魏延传)
    还有魏延常发牢骚,说孔明胆小,不用他那个打长安之计,诸葛亮从未因此处罚魏延,别人哪个敢?有人说诸葛亮因此而恨魏延。哈哈,孔明就这么小气量?他是看透了魏延的火暴脾气,一张臭嘴,让着他。诸葛亮看中的是魏延的有勇有谋。且同为主战派。魏延的计策诸葛亮虽未用,但其勇于大战恶斗的胆略诸葛亮则非常欣赏,虽然性格“矜高”,但是诸葛亮一直看好魏延的主要因素:积极拥护执行他的宏伟蓝图------打到洛阳去。别人的这种志向能力都差了.

    魏延对诸葛亮又是何态度呢?魏延是军人,对政治不感兴趣。他佩服诸葛亮的治军决战才能,他的牢骚是指诸葛亮用他的才能不尽,而不是说他想代替诸葛亮。他的“子午谷计”"会师潼关计",实质上是依赖诸葛亮的战术决战优势而作。从而使诸葛亮充分发挥“乐毅”之才,无别人可替代。一旦孔明不在了,他的“潼关战略公司”失去了决战战术优势,破产倒闭是必然的。魏延心里比谁都明白。今后也只能在陇右乘机进行以攻为守战和加固防线了,二人心照不宣。

    杨仪这个军事文盲哪懂这些.所以:
一,诸葛亮不可能把军权交给别人,说“若延不从命,军便自发”,扔下魏延不管。恰恰相反,诸葛亮要除的正是杨仪!看杨仪回到成都就知道诸葛亮的秘密安排了:“无所统领,从容而已”(三国志杨仪传)。
二,魏延更不会说“吾自当率诸军击贼。”因为魏延自知诸葛亮一死,蜀国剩下的兵将已没有直接攻打关中的可能性。而且前线已被司马懿围死,哪儿也动不了,硬拼从来就不是魏延的战法。要打也只能先回,重找机会再打。所以魏略的记载诸葛亮和魏延的性格准确:“延遂匿之,行至褒口,乃发丧。”杨仪则是在说谎。

    杨仪他要编排魏延不听诸葛亮话而谋反的理由。所以他捏造诸葛亮和魏延的行为,加上一些模仿伪造魏延性格暴躁的语言,如“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做断后将乎!”将其混淆在一起给人以实有其事的样子。

    后面那个魏延与费玮二人谋划退军措施也不符情理。当然是把众将召集来研究实施方案,既然诸葛亮未撤消他的职务,收回假节,魏延自然有这个权利代亮,怎么会和又一个军事文盲讨论退军方案?后来费玮扔下魏延跑了,他同样能以统率,假节的身份召集或手书传达给众将,怎么也扔下众将先跑呢?费玮又没说杨仪是统帅 ,持节(杨仪不敢撒"诸葛亮给他做统帅"这个谎,因为没有手令,怕将来被戳穿就全功尽弃了.所以弄了个"疑似掌权"!!!迷惑人至今.)。魏延并没有与众将发生矛盾.看来这正是诸葛亮所指:“仪性狷狭”(三国志杨仪传)的真实写照,他把自己的狷狭性格栽到诸葛亮和魏延头上去了。

     实际上,诸葛亮早已把国家的政治,军事接班人安排好了。诸葛亮曾“密表后主曰:臣若不幸,后事宣以付琬。”(三国志蒋琬传)临死前又让魏延摄行军事,文,武都有了接班人,巧妙的把杨仪排除掉了。可人无前后眼哪。

         (二)阴谋诡计预制;“狷狭”突袭“矜高”
      接下来三国志记载:“延大怒,捱 仪未发,率所领径先南归,所过烧绝阁道。”这一段有燕京晓林的文章破解,魏延不可能烧阁道。

我补充两条,一。魏延烧阁道,必在绝壁处,就算能上,留百十人上山扔石头木头,杨仪们也上不去,魏延他军事水平就这么差?
二,后来司马懿追到五分之三处的赤崖.这里有个军事常识,侦侯要比大军前出几十到一百多里。平地可以前出二,三百里。可见魏延烧阁道之说谬误。还有烧阁道拦大军本身就是死罪,魏延就这么蠢?杨仪们说谎也太厉害了。
      不过,要糊弄朝廷来查的人也不难,事后找几个人去烧几段阁道,然后派亲信把他们头揪下来连尸首一起扔峡谷里不就完事了?这不过是阴谋家的雕虫小技罢了。

      再下来“延,仪各相表叛逆,一日之中,羽檄交至。”(三国志魏延传)好家伙,一天内都把帖子贴出来啦!唔?不对,魏延军一直在前,他的帖子应比杨仪的早到数天至十数天,怎么一日之中一齐到呢?魏延的帖子给“版主”压了数日?魏延总不会等回到谷口对杨仪说:我俩一块儿上表以后再打吧?杨仪的“送帖人”怎么飞过魏延军的?而且巧了都在同一天送到?这句话应该是陈寿所记载的朝廷真事。想掩盖真相的人没想到这句话包含超级大漏洞:杨仪,魏延是在大军到达谷口后同一天送的表,魏延根本就没有在回到谷口之前谋反!不然能和杨仪排队上表?

     接下去看:“仪等令何(王)平在前御延,平吒延先登曰:'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延士众知曲在延,莫为用命,军皆散。”(三国志)
莫名其妙!大家跑了,我还站在那里问王平:“公亡?公是谁?诸葛丞相?你们把诸葛丞相杀了?自己死的?在哪儿发的丧?我们怎么不知道?来人啊,大家别跑,杀王平,杨仪啊。他们谋反杀了丞相!王平杨仪何敢乃尔!”平,仪士众知曲在己,莫为用命......
     大家请看三国志正文。整本书也没说诸葛亮在哪发的丧!诸葛亮为蜀国贡献了毕生精力,就这样被杨仪偷偷埋了?陈寿忘说了?大家看什么地方能插进去发丧?是他不好说啊,一说杨仪的谎言就穿帮了。阁道被毁,从山上爬过来怎么发丧?下来就和魏延相扑,又怎么发丧?再看看[魏略]的记述。谁对谁错?

另外王平这样一句毫无威胁的话,能把魏延军吓跑吗?[魏略]记载是,杨仪大肆宣扬魏延谋反投敌,率众攻延。三国志这里为什么不写王平大呼魏延谋反投敌?这话才是震摄人心的话,因为朝廷后来给魏延平反定性为内斗。如果王平呼喊魏延谋反投敌,则自己要反坐谋反投敌罪,那些同谋者一个也跑不掉。当权者怎么能写成王平大呼魏延谋反投敌呢?改成这样还能把人骂跑?
还有一个原因,魏延军是经过了一阵激烈战斗才被打散的,(不然魏延写给朝廷上表的信使早被追上杀了。)那些被诬与魏延一同谋反被杀的兵将家属和背黑锅的众多兵将一定会到政府闹事。传闻过大政府形象受损,一点不平反不行,彻底平反要交出凶手反坐谋反罪,牵涉太广:有杨家,王家,马家,费家,姜家,蒋家,董家......这个朝廷君臣也不好当哈。于是就来个“留罪平反”:保留一些“罪”在魏延身上,平反为内斗而不是被谋杀:"征西大将军魏延与丞相长史杨仪争权不和,举兵相攻,延败走;斩延首."(三国志后主传)

    本文到此,这个魏延被谋杀和"平反"过程已真相大白。但还有些阴事没揭开,想看的继续。
    1。“延,仪各相表叛逆。一日之中,羽缴交至。后主以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蒋,允咸保仪疑延.”奇!这二人怎么会异口同声保杨仪呢?派性?简单!
    文人喜看好文章!杨仪早就想好怎样迷惑人,打动人了,加上才高八斗一挥而就,看看杨仪这份早有预谋,绞尽脑汁,有头有脸的阴谋论文,至今还能迷惑人,又是先入为主,怎么能不打动那些重文不重武的人呢?魏延是个军人,在那种紧急情况下又来得及写出什么好文?无非说,是他不是我谋反,我是无辜的之类。二文一对照,保哪个?咸保不打楞也!

    2,“初,蒋琬率宿卫诸营赴难北行,行数十里,延死问至,乃旋。”这一段文字所包含的政治,军事,法治内容极丰富。蒋琬的处理方法恰当么?我至今没弄清。这样一来,魏延被杀案更不易弄清了.

    3,杨仪回成都无职,恨对费玮说他当初统全军时,后悔没有投魏国。如杨仪有说服大军投魏国的可能,则魏延是被谋杀无疑,因为如果是魏延谋反被杀,人人邀功请赏,谁肯投敌?这可看做是杨仪伙同一些人谋杀魏延的间接证据.

    4,照应一下我的另一篇文章“王平促杀了马谡魏延”.[魏略]没有魏延被杀过程,可以三国志补充。有(三国志王平传)中的一句“魏延作乱,一战而败,平之功也。迁后典军,安汉将军,副车骑将军吴懿住汉中,又领汉中太守。”可见王平是谋杀魏延的主谋之一加军事首恶,还立功升官了.王平总能以害人升官,看来虽不识字,智商却不低,"算法"更是先进。
那...魏延的"留罪平反"也不知是多久以后的事了。

       (三)陈寿“被缚”官场记事 鱼豢“松绑”口述历史

    陈寿也在这一事件中被杨仪所骗?如果是真的话,这一"呆当"上的不轻。从他对王平的一段评价“魏延作乱,一战而败,平之功也。”看他好象完全被蒙在鼓里。照理讲陈寿是蜀国人,所见蜀国官方,民间史料要比魏国人鱼豢多多,怎么会栽这大跟头?这里有客观原因,更多的是陈寿的主观制约因素和鱼豢不同。在蜀国有关此事的官方资料被大大修改的情况下,他只能照本记录,过后发牢骚“国不置史”。但却难以接纳和官方材料对立的民间口头传闻。陈寿是蜀国人,要那么写,这些杨家,王家,马家, 费家,姜家,蒋家,董家......这么多人家的子孙不找到你家来论理,拼命,?晋朝君臣也会怪罪:你本是蜀国人,连蜀国你都不说好, 尽找一些野史骂过去蜀国上层,你还能忠于晋朝?若蜀国国史资料里有真相材料,则陈寿可以理直气壮的写出这一段真实历史,别人亦无话可说矣。因此他除了发牢骚还有什么办法?精神上的枷锁有现实做后盾,你想挣脱它,不定什么时候就有真绞索套在你头上。因此,陈寿在有意无意间“被缚”而官场记事。
     鱼豢跟陈寿的所处环境大不相同。鱼是魏国人,本国史对于外国的记事要求记真而不是抄档案。记“敌国传言”,那些杨家,王家......子孙也不会骂到他家来,因为本国外国经常互相污蔑嘛。那鱼豢怎么看上了“敌国传言”而不记蜀国官方资料呢?首先,因为这些资料的民间知情者太多,背黑锅不服的人太多(大家可自己估算),因而小道消息成了大道消息,资料的真实性大大增强.其次,蜀国官方资料的不合理处太多.我们看到的已是经过"合理修复"的资料.再有当时追踪而来,未见烧毁阁道的魏国兵将的证言资料,魏国关于魏延案件就有了三类官方资料:敌国传言,敌国官方资料,本国分析证言.而陈寿只有一种多处伪造的官方资料.加上鱼豢写此事时,脖子上无形绳索的根数比陈寿少得多,因此他喊出了真话.陈寿则被多根"绳索"勒得哑口无言,抄几段官文了事.当然,他写的很详细,给破案带来很大益处.
向陈寿进一言(假如他能听见的话):应参考魏略重写魏延传,位置放在关羽之后.原位置让给王平蹲点,让他继续和杨仪傍大.各人的评价再修改一下,使其各得其所.
最后,感谢"三国流金岁月""特约评论员"裴松之裴老先生.虽然你说"敌国传言不得与本传争审"有推责之嫌,但是你心态正,性情真!把被杨仪一枝笔,王平一杆枪戳得至今混身冒血的魏延真魂,拖到液晶桌面上来,给他一个申冤叫屈的讲台.

[ 本帖最后由 闻所欲闻 于 2008-12-15 05:08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人中吕,鬼中羽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2
帖子 1188
编号 239637
注册 2007-11-15


发表于 2008-12-23 19:3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王平主杀魏延,是因为王平明白,杀了魏延后,则王平的地位会上升,这说明王平很有上进心啊。

因为王平杀了魏延,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就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闻所欲闻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73
编号 298483
注册 2008-11-12


发表于 2008-12-26 06:2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人兄可是搞笑啊
等材料积多了我要改写详细的揭发文章.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关张马黄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6
帖子 589
编号 257671
注册 2007-12-30


发表于 2008-12-26 08:4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王平在街亭,还是名不经传的马谡副将,马谡尚且让人瞧不起,可见王平起初的地位如何之低?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闻所欲闻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73
编号 298483
注册 2008-11-12


发表于 2008-12-28 03:4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关兄:

马谡让人瞧不起是后人的事.王平被诸葛亮马谡在街亭选为先锋.都看中他的板正和经验,他也并非恶人,但一个人不能把私情放在国家集体利益之上,那样你有再好的能耐,老板也不能用你.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暂时发言马甲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车骑将军
功绩 121
帖子 7491
编号 58315
注册 2006-1-25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8-12-28 15:5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同志这贴的立场实在太坚定了。


魏延对诸葛亮又是何态度呢?魏延是军人,对政治不感兴趣。他佩服诸葛亮的治军决战才能,他的牢骚是指诸葛亮用他的才能不尽,而不是说他想代替诸葛亮。他的“子午谷计”"会师潼关计",实质上是依赖诸葛亮的战术决战优势而作。从而使诸葛亮充分发挥“乐毅”之才,无别人可替代。一旦孔明不在了,他的“潼关战略公司”失去了决战战术优势,破产倒闭是必然的。魏延心里比谁都明白。今后也只能在陇右乘机进行以攻为守战和加固防线了,二人心照不宣。

    杨仪这个军事文盲哪懂这些.所以:
一,诸葛亮不可能把军权交给别人,说“若延不从命,军便自发”,扔下魏延不管。恰恰相反,诸葛亮要除的正是杨仪!看杨仪回到成都就知道诸葛亮的秘密安排了:“无所统领,从容而已”(三国志杨仪传)。
二,魏延更不会说“吾自当率诸军击贼。”因为魏延自知诸葛亮一死,蜀国剩下的兵将已没有直接攻打关中的可能性。而且前线已被司马懿围死,哪儿也动不了,硬拼从来就不是魏延的战法。要打也只能先回,重找机会再打。所以魏略的记载诸葛亮和魏延的性格准确:“延遂匿之,行至褒口,乃发丧。”杨仪则是在说谎。
-------------------------------------------------------------------
嗯,魏延肯定知道,魏延不会说,杨仪军事文盲,杨仪在说谎。理由?根据?天知道。反正是“我判断的”,反正凭魏延沙场宿将,肯定不会干傻事。反正就是楼主相信并且断定魏延就是这样的人,无须任何根据和理由,凭的是“推测”。



我补充两条,一。魏延烧阁道,必在绝壁处,就算能上,留百十人上山扔石头木头,杨仪们也上不去,魏延他军事水平就这么差?
二,后来司马懿追到五分之三处的赤崖.这里有个军事常识,侦侯要比大军前出几十到一百多里。平地可以前出二,三百里。可见魏延烧阁道之说谬误。还有烧阁道拦大军本身就是死罪,魏延就这么蠢?杨仪们说谎也太厉害了。
      不过,要糊弄朝廷来查的人也不难,事后找几个人去烧几段阁道,然后派亲信把他们头揪下来连尸首一起扔峡谷里不就完事了?这不过是阴谋家的雕虫小技罢了。
-------------------------------------------------------------------
魏略里说的魏延本无此心,不战军走,但是同事又有一确立的事情,延,仪俱表对方造反。魏延为何要逃跑?不战军走?明明都表了杨仪造反,还躲避杨仪??作为摄军事的魏大将军连造反的都不楸出来反而自己逃跑?那么这里本人不禁联想一下,是不是魏延上表的奏章楼主也得想个法子整成是出自杨仪之手,来掩饰杨仪的行为?去证明魏大将军不是维护内部团结而逃,而是畏罪潜逃?

好了,魏略里的倔劣表演看完了,再看楼主这几句话:

第一,魏延军事水平差不差不知道,我倒知道没哪个领军的傻子会在哪段栈道断的地方就地翻山越岭的,后面说魏军会有轻骑斥候前行百里探路,这回蜀军倒傻B到见步行步?没有先行部队的?显然么,魏延军事水平很行,所以才不会傻到断了阁道还派人在原地看着。

司马懿追到五分之三的赤岸跟阁道断不断有关系?司马懿到了五分之三斥候回报阁道已断,司马懿于是停止追击不行?

这什么逻辑呢?行吧。一切都为魏延考虑,围绕着魏延不反去假设编造条件和论据,去发挥想象力,这不是讨论历史,这是在考验你的智商,慢慢编吧,10万蜀兵还不知道谁发丧谁指挥蜀军撤退,就你一个人清楚。蜀军10万人跟着魏延走,杨仪派几个人断阁道就能忽悠成是魏延派人断阁道?

[ 本帖最后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08-12-28 17:33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俘斩万计

Rank: 1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66
编号 297470
注册 2008-11-4


发表于 2009-5-22 14:0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时间精力所限,没能全看。

单就陈寿和裴氏的关系说两句。

楼文建议陈寿要同时参考魏略,这种建议或者说提法很让人纳闷。魏略是私修史,严格来说是见不得光的,只在士大夫小圈子里传阅(参考太史公书的流传情况)。

裴氏更多是放炮就走的起哄本事,少建章制例、永为后范之史才。所谓“敌国传言不得与本传争审”之类,只要检验例子一多,你就知道这人其实就是个吹水教授之类的角色。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12-22 13:36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5017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