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读《旧唐书》有个疑问
性别:男-离线 紫冠道人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2
帖子 721
编号 7088
注册 2004-4-27


发表于 2004-5-28 13:2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这两天读《旧唐书》有点疑问,发现玄宗天宝二年以前都是以“年”说的,可到了天宝三后就说用“载”了,如天宝三年不讲三年,书上说是“三载”,后面都变“载”了。往后面翻了翻了,好象又是年的,不知是从那里又变回来了,过几天再看看。有点不明白,这个天宝二年或三载有什么事吗?

    而且发现这里的皇帝的号也长得很,高祖是什幺“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太宗是“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好长呀,还有个更长的,忘了在哪看到,想不起来,找不到了(看书看得有点囫囵吞枣)。唐以前的史书发现没怎幺厉害的号的。都是“文”、“武”、“景”、“宣”等。最多也就是一个字不太够用来个“道武”、“太武”、“献文”什么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钱尘往事

白衣伯爵太中大夫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7
功绩 169
帖子 2413
编号 3319
注册 2003-12-14
来自 军旗升起的地方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4-5-28 16:4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Yahoo!


QUOTE:
原帖由紫冠道人于2004-05-28, 13:26:20发表
而且发现这里的皇帝的号也长得很,高祖是什幺“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太宗是“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好长呀,还有个更长的,忘了在哪看到,想不起来,找不到了(看书看得有点囫囵吞枣)。唐以前的史书发现没怎幺厉害的号的。都是“文”、“武”、“景”、“宣”等。最多也就是一个字不太够用来个“道武”、“太武”、“献文”什么的。

高祖、太宗什么的是庙号,“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则是谥号。

以前的谥号都是比较短的,以一字寓褒贬。自唐以降,谥号越来越长,全是歌功颂德之语,失去了原来的功用。历史书上,唐以前的皇帝多用谥号称呼,如汉文帝、景帝、武帝;唐朝直到明朝之前多用庙号称呼,所以都是什么“祖”、“宗”;明清时期则多用年号了,多数皇帝只用一个年号。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萧让

白衣公主太中大夫

Rank: 8Rank: 8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166
帖子 554
编号 6386
注册 2004-4-1


发表于 2004-5-29 00:0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紫冠道人于2004-05-28, 13:26:20发表
而且发现这里的皇帝的号也长得很,高祖是什幺“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太宗是“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好长呀,还有个更长的,忘了在哪看到,想不起来,找不到了(看书看得有点囫囵吞枣)。唐以前的史书发现没怎幺厉害的号的。都是“文”、“武”、“景”、“宣”等。最多也就是一个字不太够用来个“道武”、“太武”、“献文”什么的。

唐玄宗搞的鬼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紫冠道人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2
帖子 721
编号 7088
注册 2004-4-27


发表于 2004-5-29 09:5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萧让于2004-05-29, 0:09:46发表
唐玄宗搞的鬼  

發現了。
這家伙在天寶十三載把他的祖宗們都封了遍。不久安祿山就反了,有意思得很。
原來唐朝人興這個。


不過那個“年”與“載”還是沒發現為什麼。  

以前看史書紀的部分都是看得很快的,現在為了這個慢慢在磨,反正這幾天比較空。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扶楠

太华公主光禄大夫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讨逆将军
好贴 6
功绩 333
帖子 677
编号 7193
注册 2004-4-29


发表于 2004-5-31 13:0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唉,其实本来不是很长的。比如太宗的谥号本来就是“文”,从高宗开始,他们搞的谥号就越来越长了。后来还在生前就定下了自己的谥号,简直越来越离谱
顶部
性别:男-离线 fengxv
(风西尧)

文渊伯彰德军节度使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征北将军
好贴 1
功绩 146
帖子 4265
编号 23128
注册 2004-11-8


发表于 2004-11-10 17:10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年、载是玄肃2宗下诏改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白木
(咪咪眼胖胖)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安西将军
功绩 50
帖子 3097
编号 6087
注册 2004-3-18
来自 长沙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4-11-10 21:2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朝鲜李朝文祖的谥号:
体元贊化錫极定命圣宪英哲睿诚渊敬隆德纯功笃休弘庆洪运盛烈宣光濬祥尧钦舜恭禹勤汤正启天建统神勳肃谟乾大坤厚广业永祚庄义彰伦行健配宁基泰垂裕熙范昌禧立经亨道成献昭章致中达和继历协纪刚粹景穆峻惠衍祉敦文显武仁懿孝明大王

实际上从玄宗起好象每两年就加两字的"尊号"
例如  慈喜 就是那个西太后最后加的俩"尊号"
这个尊号和谥号有冲突米?
我糊涂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浅草沉钟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2
功绩 39
帖子 431
编号 20100
注册 2004-10-30


发表于 2004-11-10 21:4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没死的叫上尊号比如皇太后就需要新的皇帝为她上尊号,死了的就只有加谥号了生前有尊号的,死后加谥号可以把生前的尊号加到谥号里谥号可以很长但好象有几个关键字,有简称,比方乾隆的第一个皇后富察氏的谥号一般就称为孝贤纯皇后,慈禧在清史稿后妃列传里叫孝钦显皇后。

高丽棒子李朝的谥号一直是由中央政府给定的不可能那么长,那个冗长的都是伪韩小破国的傀儡李熙YY出来的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1 18:57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784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