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塌鼻子先生讲堂:古代诗歌批评常用范畴之朦胧
性别:男-离线 右文

荊國公
枢密直学士
★★

Rank: 17Rank: 17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1683
帖子 6474
编号 38810
注册 2005-5-13
来自 清源郡
家族 云水兰若


塌鼻子先生讲堂:古代诗歌批评常用范畴之朦胧

今天接着讲——朦胧。
扑朔迷离,依稀仿佛,恍恍惚惚,绰绰约约,谓之朦胧。

历代诗人,都重视朦胧的意境。唐代诗人王维所描绘的“千山欲晓,雾霭微微;朦胧残月,气色昏迷”(《山水论》)的早景,就富于朦胧美。


宋代郭熙说:“一障乱山,几数百里,烟嶂联绵,矮林小宇,依稀相映,看之令人意兴无穷。”(《林泉高致》)

明代莫是龙说:“画家之妙,全在烟云变灭中。”(《画说》)明代董其昌说:“若重山复嶂,……望之模糊郁葱。”(《画禅室随笔》)

清代恽正叔说:“求桃源如蜃楼海市,在飘缈有无之间”(《南田论画》)这些描述,都包含着朦胧的韵致。

朦胧意象混沌,虚无缥缈,富于整体性、弥漫性、包孕性。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第二十一章)又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第二十五章)

包孕性,就是看起来似乎什么都没有,又觉得什么都可以包罗进来的意思

老子把道的特点视为恍惚、混沌;而恍惚、混沌则是包括朦胧的。

嵇康《赠秀才入军》诗云:“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诗人神驰物外,思接环宇,意象混沌,意念虚空,意境朦胧。从中,我们虽然看不见形象的迷迷蒙蒙,情景的悠悠忽忽,但却感到诗中所描绘的景象高不可攀,深不可测,空间广漠,浩渺无垠。

正由于朦胧含有混沌之气,故浑然一体,密不可分。

清代石涛说:“絪组不分,是为混沌。”(《苦瓜和尚画语录·絪缊章第七》)

但它却是具有扩散性、弥漫性的,它渗透、分布到一切事物中。

有的描写人事如烟,一片迷蒙,所谓“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綦毋潜《春泛若耶溪》)

有的形容沧桑变易,岁月如流,所谓“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苒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王昌龄《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有的描绘暮色苍茫,月色朦胧,所谓“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还有的描写久别重逢,恍如梦中,所谓“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孤灯寒照雨,深竹暗浮烟。”(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朦胧,阴蔽深藏,内涵丰富,密密层层,重重封裹,难以捕捉,具有不确定性。

下面用李商隐的压卷之作《锦瑟》诗,作为朦胧意境的代表作详加分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此诗为李商隐四十七岁时即临终那一年所作,是诗人坎坷一生的艺术写照。含有自我凭吊、自我总结的悲剧意义,富于自传性。

由于它隐蔽朦胧,捉摸不定,故历代诗家各执一词:有的说是诗人悼念亡妻的,有的说是怀念令狐氏的,有的说是追述友情的,有的说是感伤身世的。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如入五里雾中,故前人有“一篇《锦瑟》解人难”之叹。

然而寻迹追踪,反复揣摩,终有领悟:首尾两联,追忆往事,慨叹当时、怅惘之情,萦回胸中。

颔联引《庄子·齐物论》中庄周梦中化蝶、醒后复为庄周的故事,以寄托恍然若失之感;又以周末蜀王杜宇(号望帝)死后魂魄变为啼血的杜鹃鸟的故事,暗喻诗人对时事变异的悲叹。

颈联用南海中鲛人哭泣出珠的典故,比附极度悲痛的情思;又以陕西蓝田县境玉山的美玉化为烟雾的故事,来形容美好事物的白白消逝。

从诗人当时所处的历史背景来考察,宣宗任用牛党(牛僧孺)排挤李党(李德裕)。进步人物或被革职,或遭杀害。李商隐也被罢弃斥逐,还郑州闲居。《锦瑟》就是在如此逆境中写成的。

李商隐受到致命的打击后,悲愤交加,在追忆自己的一生,回顾亲身经历过的风暴,手抱锦瑟,以沉痛的曲调,在不疾不徐地弹奏、低诉。

朦胧不仅表现在形态上,而且显示在意境中。就其形态而言,它幽而不墨,暗而不壅,亮而不透;就其意境而言,它富于梦幻之美,含隐之美,玄妙之美。月色之美,就是如此,故历来成为诗人歌咏的对象。

如“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李煜《蝶恋花》),“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就是其中的绝唱。

诗人笔下的月色,往往是青而淡、明而暗的。尤其是青,在温度上是偏于凉的,它给人的感觉是凝聚、收敛。它默默地给人以抚慰。它暗中藏幽,幽中寓静。

月光下面的景物如池塘、小溪、河流、山脉、树木、花丛、建筑,经常披着一层薄薄的青纱,显示出一种朦胧美。

如果不带点暗,则就一览无余,兴味索然。在描写情侣倾吐内心的秘密时,往往选择僻静的幽暗的月下。“花明月暗笼轻雾,今朝好向郎边去”(李煜《菩萨蛮》)。这大概与月色朦胧有关吧。

在李商隐笔下,对男女之情的描绘,比李煜朦胧多矣!“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无题》)这里,未说一个爱字,但其炽热的情思,却深藏在朦胧的意境之中。

朦胧,若明若暗,若即若离,若有若无,如梦如幻。
它有时像青纱帐,笼罩着沉睡的大地;
有时如浮动的烟,飘在水面上;
有时似濛濛的雾,弥漫在茫茫原野中;
有时若景外之景、象外之象,迷迷蒙蒙、影影绰绰。

且读晚唐诗人李九龄的《荆溪夜泊》:“点点渔灯照浪清,水烟疏碧月胧明。小滩惊起鸳鸯处,一只采莲船过声。”这里写的朦胧月色、渔灯、水烟、小滩等景物,组成了一幅疏疏落落,亦明亦暗的画面,映衬出夜泊时的美丽景色。

至于“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崔涂《孤雁》),“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钱起《送僧归日本》),“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李白《听蜀僧浚弹琴》),都从不同角度表现出朦胧美。

当然,朦胧美不仅显示在造型色彩上,而且更醉心于谛听虚无之境的回声,在混茫宇宙中寻找实有的超越。所谓“思接混茫”(清王明敏《西庐画跋》)就是。

因此,它善于渲染奥秘的氛围,经常把审美主体诱入遐思与憧憬之中,去追踪美丽的人生轨迹。

《诗经·蒹葭》中所描绘的“在水一方”、“宛在水中央”的“伊人”,就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它活跃在朦胧的氛围中。

朦胧是听之于耳、视之于目、扣之于心的,因而可给人的审美感官以全方位的感受。

郭熙在《林泉高致·山水训》中说:“穷泉壑,猿声鸟啼,依约在耳;山光水色,滉漾夺目。此岂不快人意,实获我心哉!”

这里所说的依约、滉漾,均渗透着朦胧。它使审美感官相互勾连,联成一片,从而发挥赏心悦目的美感作用。

朦胧,既显示为崇高,又表现为优美。“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杜甫《望岳》)如此朦胧青色,一望无际,气势磅礴,堪称崇高。

司空图在《诗品》中所说的“返虚入浑,积健为雄”的雄浑之气,就属崇高,它与朦胧中的混沌之气就是相渗相融的。

十八世纪英国美学家博克指出:“美必须不是朦胧模糊的,而伟大的东西则必须是阴暗朦胧的。”(《论崇高与美》)博克所说的美指优美,伟大则指崇高。他把朦胧排斥在优美的门外,显然是片面的。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在诗人笔下,月色轻如烟、细如纱、柔如水,这不是优美又是什么?

朦胧美是光的明暗互渗、臻于中和的现象。明与暗在运动中是相互过渡的。由于过渡的时间、空间、速度、密度存在着千差万别,因而其明暗程度也参差不齐。

它半明半暗,若明若暗,或明多于暗,或暗多于明。又常常处于明暗交融的状态。

例如“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唐张旭《桃花矶》),“流水声中视公事,寒山影里见人家”(唐崔桐《题桐庐李明府官舍》),“云湿一声新到雁,林昏数点后栖鸦”(陆游《行饭至新塘夜归》),这些都不同程度地描绘了明暗互渗的朦胧美。

达芬奇说:“黑暗即是无光,光明即是无黑暗。阴影则是黑暗与光明的混合,并随混入光线之多少而有浓有淡。”

黑格尔说:“凡在光与黑暗相遇的地方,到处都有光的衍射,它造成了浓淡参庭、半明半暗的阴影。”

产生朦胧美的自然原因,从这里也可找到答案。

今天就讲到这里,明天我们讲——明快,和平淡。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12-27 18:41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8832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