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写在新武评文章发表之前, ——论武评文章的结构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8-7-26 12:3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写在新武评文章发表之前

写在新武评文章发表之前

——论武评文章的结构

前言

  从民间流传着的顺口溜我们可以知道,以三国为题材的武评很早就开始了。如今发达的网络更是给各类武评爱好者们提供了发表观点、交流讨论的极好平台,于是出现了前几年三国武评文章满天飞的热闹局面,热烈的讨论、激烈的辩论、甚至互相讽刺、咒骂!但是几年过去了,武评成果进展缓慢,回顾以往我们可以发现,武评辩论的结果总是惊人的相似:难得有结果。究其原因,除了一些铁杆粉丝的坚持以外,武评文章结构的缺陷也是主要原因之一,拿着一篇篇缺少了武评标准的文章进行讨论、辩论,最终能够形成一致的武评结论才是怪事!
  个人认为:一篇完整的武评文章应该包括4部分:武评依据、武力定义、评比方法、武评结论!“武评依据”是武评文章的必须前提;“武力定义”和“评比方法”是武评文章的核心内容;“武评结论”是武评文章的成果展示!下面就以三国武评为例做一些简单的分析。

武评依据


  武评文章必须要有个依据,例如水浒武评以《水浒传》为依据,西游记武评以《西游记》为依据,因此,三国武评必须也要有个依据,我们一般以《三国演义》为依据!所以三国武评的说法并不准确,应该称之为《三国演义》武评!
  可不可以选其他的依据?当然可以!例如选《三国志评话》作为依据,只要下功夫,完全可以写出高质量的《三国志评话》武评文章,但是时下有一个流行的词语叫“眼球经济”,《三国演义》的读者人数远远超过《三国志评话》等其他三国作品的读者人数,为了让自己写的文章能得到更多的关注,建议三国武评还是以《三国演义》为依据最好!
部分三国历史爱好者认为《三国演义》只不过是一部小说,虚构的成分不少,所以不应该作为三国武评的依据。这就要谈谈写三国武评文章的目的了,就我个人而言,完全是是觉得三国游戏里武力值设定的不完全合理,才写着玩的,纯属娱乐!希望三国历史爱好者不要误以为我要澄清或者颠覆真实历史上的三国武将的武力,无论三国历史上的武将武力和我根据小说《三国演义》所做的结论是完全一致、还是完全相反,那都是纯属巧合!
  《三国演义》也存在两个主要版本,一般称为毛版和罗版(嘉靖版),因为当前“毛版”流传最广;“毛版”在各大新华书店均有售;当前中学生的必读名著《三国演义》是“毛版”,所以本人较倾向于毛版,偶尔也参与罗版!

武评系统


  确定了武评依据,接下来我们应该能够根据武评依据进行武评了,但什么是武评呢?写几个结论、喊几句口号绝对不能算武评,任何评比都是需要标准的!一套完整的武评标准的制定绝对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称之为“武评系统”个人觉得更确切!
  简单的从字面上来看:武评就是“武力评比”!由此可以引申出武评最核心的两个问题:
  ①什么是武力?
  ②怎样评比?
  前者的答案是“武力定义”;后者的答案是“评比方法”。“武力定义”加上“评比方法”就是我们的全套武评标准,即“武评系统”!构建三国武评系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武力定义】
  三国武将的武力不能完全用我们的想象来定义!如果任由我们自由想象,不同的武评文章的作者极有可能会做出不同的武力定义,且谁也无法说服谁,武评将很难再有进展(我们不断的从分歧达成共识,这就是武评的进展)!
  三国武将的武力不能用现代人的理解来定义!有人曾说:三国武将中黄忠武力应该第一。并解释说:如果我是黄忠,谁来就射谁!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但这是你的思维,一个现代人的思维,三国武将不是这么想的,也不是这么做的。
  三国武将的武力应该是:三国武将具有着三国时代的思维、穿戴着三国时代的装备、在三国时代的战场上所表现的武力。对这里的“思维”、“装备”、“战场”的认识都只能来自武评文章选定的唯一依据《三国演义》!至此,我们应该可以肯定一件事,那就是:《三国演义》武将的武力定义只能到《三国演义》中去寻找、去领悟、去归纳!
  三国武评的“武力定义”应该是所有三国武评爱好者之间,最有可能达成最大程度共识的一个重要部分,我们目前做的还不够!
【评比方法】
  如何比较各个三国武将之间的武力强弱?这是三国武评中最难的问题了!我想评比方法至少要能回答如下问题:
  原文中哪些材料可以作为评比的依据?
  根据这些材料得出的评比结论可信度是否相当?
  不同的材料得出的评比结论出现矛盾如何处理?
  ……
  评比方法的确定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经常在运用的过程中遇到一些难题,这就需要不断的修正和改进我们的评比方法以更好的解决问题。
  由于《三国演义》的描写并非都详细到我们想要的程度,我想:即使再过10年、100年,也不可能有哪一种武评方法能完美的解决所有的问题,我们应该经常上网,登陆不同的三国论坛,留意武评最新发展,多思考不同的评比方法之间的优缺点,取长补短,我们追求的应该仅仅是相对较好的一种评比方法而已!

武评结论


  有了武评依据和武评系统后,我们可以开始研究自己的武评结论了!武评结论的产生离不开细致、准确的原文材料分析,一位能够搞出完整的武评系统的武评爱好者,基本的材料分析能力是勿庸置疑的。但是同样的文字,不同的人理解起来经常有差异,至于谁的理解更准确有时说不清,或许这就是文学的魅力。原文材料分析是这几年武评文章中讨论最多的内容,所以除了自己的分析理解,还要多看看以往的精华级讨论,避免一些重复劳动。
  网友们最关注的大概就是最终的武评结论了,通过武评系统得出的武评结论是有理有据的,有力的回击了哪些整天乱挺、乱鄙、乱喊口号的网友!持不同意见的网友肯定有,肯定会有不少的辩论与反驳,无非有三种情形:
  ①认为你的武评依据有问题;
  ②武评依据和你一致,但认为你的武评系统有问题;
  ③武评依据和你一致且武评系统完全认同,但认为你的原文材料分析有问题。
  对于第类网友,大家各搞各的,和平共处,井水不犯河水;对于第类网友,要么就是他也拿出一套武评系统来比较优劣,要么就是来给你的武评系统提改进建议的,我们都应该表示欢迎,这样的辩论会有很大收获的,这是进步的最佳途径;对于第类网友,那简直就是知音了,武评观点如此一致是十分难得的,相对于武评系统的共识,材料分析的一点分歧实在是微不足道!

武评格式


  目前网上有价值的武评文章根据探讨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类:
  ①完整的武评文章:武评依据+武力定义+评比方法+武评结论;
  ②探讨武评系统的:武评依据+武力定义+评比方法;
  ③探讨某个武评标准的:以改进某武评系统;
  ④分析某个具体战例的:以得出小范围的武评结论;
  ⑤分析某个武将武力的:以试图更改该武将的武力排名;
  ⑥繁杂材料整理的:武将单挑大全、武将年龄、武将并称大全、武将相貌大全等。
  为了使武评文章更好、更快的为别人所理解,个人建议武评文章应该有个简单的格式:

XX武评

  【武评依据】……
  【武力定义】……
  【评比方法】……
  【武评结论】……
  研究某项目的武评文章必须交代该项目之前的所有项目!例如:研究第3项【评比方法】,需要交代前2项;研究第4项【武评结论】,需要交代前3项!
  如果觉得每次交代比较麻烦,可以给个“武力定义”和“评比方法”的文章链接,或者就用简单的几个字概括。以往因为这种不应该的省略,浪费了我们过多的精力!

后记


  三国武评文章曾有过一个“简”、“杂”、“乱”、“偏”的泛滥期,泛滥成灾!当三国武评处于如此尴尬境地的时候,一篇巨作及时出现了,它就是:《三国武力点评》(“煮酒正熟”著)!《三国武力点评》一文中首次详细阐述了“武力定义”和“评比方法”,这可以看作是最早出现的一个完整的三国武评系统!并且该文客观、公正的态度和细致、准确的分析得到了众多武评爱好者们大幅度的认可,成为学习之榜样,他让我们明白:武评文章不是拿来说服别人的,而是等着别人来认可的。“煮酒正熟”由此也被武评爱好者们尊称为武评大师、武评宗师!当然也由于该文“武力定义”中攻、防分离的困难极大,未有最终武评结论,稍显美中不足,也许还在研究中吧!
  至于本文并不能算是一篇武评文章(我的最新武评文章才完成一半不到!所以,这篇叫做《写在新武评文章发表之前》,呵呵!),主要只是在对过去武评文章的反思基础上,探讨武评应该如何进行、武评文章应该如何写的思路问题。由于能力、水平有限,最大的希望仅仅是:希望通过完善武评文章的结构,提高武评爱好者之间讨论交流的有效性!
  事物总是向前发展的,武评也不可能例外,相信总有一天,会有更多的人、更大程度的就某个千锤百炼的三国武评系统和武评结论达成共识!目前,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水镜门生
(虾仁生煎)

许国公
河北东路经略使
★★★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2628
帖子 22586
编号 52409
注册 2005-11-4
来自 五谷轮回之所
家族 肉肉门


发表于 2008-7-26 12:5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是不是搞个数学建模更好玩


顶部
性别:男-离线 emony007
(Eymon)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14
帖子 1429
编号 287111
注册 2008-7-17
来自 广东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08-7-26 18:2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楼主大人,我一定下工夫把新鲜的武评弄出来!
尤其是三国武评中个人认为的重大误区!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CT2046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72
编号 283678
注册 2008-6-24


发表于 2008-7-26 23:4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甲乙丙jyb 的帖子

用偏颇的素材来论证是不可能产生精确的结论,而不用<魏吴加分,蜀减分>的评论将不会具有深刻的分析精神!!!!大多数中国人没有这种精神.也就是说,没有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勇气.
易中天为操翻案,力压孔明.看起来是有点骨气说话,其实也不过而而.
要说三国,第一个要翻案的是<奉先>,第二个要是<仲达>....
说到这里我好像走题了,但这样是因为看<三国演义>,光从书本字里来读那将是全然腐词,甚么卧龙<高大全>,子龙<假大空>,甚么客观武评<5虎永不会落位>!!评个????
这种精神分析只会酱缸文化我们中国人!
中国人最先要学的是<奉先>的个人奋斗!而后再要学<仲达>的坚韧!
子龙,卧龙只能是理想.
要实现理想是离不开奉先,仲达的手段的!
这里要问一句:中国这些明里子龙,卧龙的,哪个暗里不是奉先,仲达!
所以说,读书要有分析.武评当然也是分析,若一定要就书论书在定理的话,也很可以.但请要在标题加上<本书或结评是尊刘贬曹的,请读者自酌>.

不当之词,先谢再拜...

[ 本帖最后由 CT2046 于 2008-7-26 23:41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08-7-27 08:2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也觉得,要想一起讨论,首先要统一标准,标准不一就是各说各的,没法讨论到一起去。

比如说,就拿过程和结果来说,有些人过于注重过程而不注重结果,比如关羽斩颜良,因为过程的可疑性而忽略结果,最后的结论是即使是颜良在同样情况下斩了关羽,也是不影响结论的;另一些人则是过于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比如华雄让诸侯不敢出战,以为就真的很厉害了。

希望楼主再接再厉。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8-7-27 12:2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CT2046 于 2008-7-26 23:40 发表
用偏颇的素材来论证是不可能产生精确的结论,而不用<魏吴加分,蜀减分>的评论将不会具有深刻的分析精神!!!!大多数中国人没有这种精神.也就是说,没有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勇气.
易中天为操翻案,力压孔明.看起来 ...

(1)何谓“偏颇的素材”?

(2)有没有不偏颇的素材?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CT2046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72
编号 283678
注册 2008-6-24


发表于 2008-7-27 18:4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 甲乙丙jyb 的帖子

1:数百年前的小说观点不见得还能适应现下,数百年前的伦理观点现今当更要进化~现代人还鹦鹉学舌数百年前的,这就是偏颇了.
2:绝对地说<不偏颇>是不可能的,但相对的<不偏颇>确实存在.比如:演义之于地志,通鉴之比反经.
这里并不质譺楼主的文章,只是想说一句在天下周知尊刘贬曹的演义里作评说时,适当地加入<+_分>是不是可以考虑的而已.既便不用此法,收注加上<因本书是尊刘贬曹的故结评亦做此,请读者自酌>的字句是不是更恰当罢了.

如不中听,就这拜过~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08-7-27 22:1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尊刘贬曹是指三国演义针对三国历史而言,既然三国历史并不作为评论的依据,就无所谓尊刘贬曹。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CT2046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72
编号 283678
注册 2008-6-24


发表于 2008-7-27 23:3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8 马岱 的帖子

连作者也并没有完全抛开历史来写,敢问那为何品评时就一定要舍弃历史连参考都不给来解呢?
又如:一定要就小说论小说,其它一概不许.这恐怕也忒小器了些吧?
再申本意:未敢废辱诸武评,只是觉得本人上疏文字也只是一个小解法:若采魏+1,吴+2.蜀-1之法,那样的变化也只是魏有那么2_3虎,吴有1_2虎,蜀是铁定的起码4虎.
三国鼎立!这才是平衡嘛.
不然,读者看了半天,又是5虎又是龙凤,算无遗策+万人末敌还是没搞定大事.敢情原来总是一个<命>字解末?
中国人....不要这样子了.

[ 本帖最后由 CT2046 于 2008-7-27 23:38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08-8-3 22:3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武将单挑应与战场形势充分结合,武将单挑是战场上的单挑,不是单纯的打擂台,武将单挑也必须首先满足战役战斗目标的需要,切不可脱离战场形势来分析单挑。

例1:祖茂战华雄。
当时的战场形势是华雄军偷袭孙坚军,孙坚军已成败势,当前主要任务是逃跑,从单挑的角度,当然是孙坚比祖茂出战的把握更大,甚至应该两人合力,但从保护主将的角度出发,更弱一些的祖茂则应勇于承担掩护孙坚撤退的责任,所以是更弱的祖茂掩护更强的孙坚撤退,这里将重要人物的安全性放在了武力高低之前。

例2:张飞小沛截寨。
张飞截寨遇伏,一般情况下应速退,减少损失,张飞顽强作战,尽管个人作战英勇,但作战时间越长,损失也就越大,最后只剩几十个兵了。这是单挑与战场形势结合不好的失败典型。

例3:关羽奋力杀退许褚和徐晃。
更多的人津津乐道于许褚和徐晃怕伤着关羽(此为读者猜测,书中并未明言),而忽视了两人的首要任务是截其归路,只有在截住关羽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劝降,只有劝降才使前面的不伤害关羽有意义,如果因为怕伤着关羽而最后放跑了他,就失去意义了。

例4、许褚瞪马超而马超不敢动。
马超的意图是突袭曹操,依靠自身武力试图对曹操形成必杀,而冒的风险是自身的安危。在己方整体实力不如对手的情况下,为一个赌博式的突击,成则斩杀对方主帅,可能形成大胜(马超的目的即杀死曹操报仇),败则自身难保,己方损失巨大而一蹶不振(没有马超,韩隧很难与曹操抗衡)。还有一种可能是无功而返。马超认为这个险值得一冒。
当有许褚在时,突袭曹操成功的可能性大大降低,而后两种的可能性大大提高。马超于是认为这个险没什么好冒的。所以马超虽是不敢动,但这个动的对象实乃曹操,而非许褚,切不可理解为马超不敢动许褚。
顶部
性别:女-离线 颖颖
(司徒家的颖颖)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
功绩 95
帖子 11332
编号 90594
注册 2006-11-9
来自 系统复制中心


发表于 2008-8-3 23:2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麻袋:许褚+徐晃双战关羽那次,如果看作者的用意,估计还真的没想那么多。不过按在作者的心里,无论是罗还是毛,也都不可能认为颜良比关羽厉害。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村里我最帅
(抽烟抽吐血,终于戒了)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镇北将军
好贴 2
功绩 85
帖子 3457
编号 16120
注册 2004-8-22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8-8-3 23:4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严重同意,任何说关羽不如颜良的言论都是不客观的,应该是极其主观,标新立异,要么就是理解能力有问题

[ 本帖最后由 村里我最帅 于 2008-8-3 23:43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坚硬的稀粥

Rank: 8Rank: 8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左将军
功绩 85
帖子 1336
编号 77101
注册 2006-7-28
来自 天津


发表于 2008-8-4 11:4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8-8-3 22:38 发表
武将单挑应与战场形势充分结合,武将单挑是战场上的单挑,不是单纯的打擂台,武将单挑也必须首先满足战役战斗目标的需要,切不可脱离战场形势来分析单挑。

例1:祖茂战华雄。
当时的战场形势是华雄军偷袭孙 ...

不过话说回来,三国演义里用词的偏向性确实很严重。明明是关羽打败仗,却要关羽战退许褚徐晃;明明张飞打了败仗,却要张飞杀退夏侯渊;明明打不过曹操要跑路了,还得烧曹仁一下子;明明当阳一战刘备家底都没了,却还让赵云把曹军83万都杀怕了。明明孔明都被拖死了,还得死诸葛退活仲达。

反正五虎必须最强,孔明绝对最高——你那么强怎么还是被灭呀?

说实在的,看多了,多少会有些逆反心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云飘扬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军师将军
功绩 10
帖子 967
编号 279814
注册 2008-5-29


发表于 2008-8-5 19:4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8-8-3 22:38 发表
武将单挑应与战场形势充分结合,武将单挑是战场上的单挑,不是单纯的打擂台,武将单挑也必须首先满足战役战斗目标的需要,切不可脱离战场形势来分析单挑。

例1:祖茂战华雄。
当时的战场形势是华雄军偷袭孙 ...

许储前天夺船避箭,勇救曹操,身体中箭,韩遂给马超上教育课,许储倒拔奔牛真操之虎将也,如遇之切不可轻敌,今天提钢刀咆哮叫嚣,目射神光,马超惧之不敢动,实乃惧身高八尺,腰大十围在叫嚣中威风凛凛的许储.并非惧曹操.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08-8-5 23:4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毛本中未见“惧”字。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云飘扬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军师将军
功绩 10
帖子 967
编号 279814
注册 2008-5-29


发表于 2008-8-6 12:2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8-8-5 23:42 发表
毛本中未见“惧”字。

噢,原来马兄说的是毛本,毛本我没怎么细看,罗本里除了上面我说的,还有就是曹操一见许储提钢刀大声咆哮叫嚣,把马超震住了,曹操马上就用说话再次挑衅马超,当着马超的面当场用说话挑衅马超:"吾有虎痴,岂惧天下草寇也",马超声都不吭,收兵回马走人.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刘冠章

★★★★

Rank: 6Rank: 6Rank: 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护军
功绩 74
帖子 446
编号 287910
注册 2008-7-22


发表于 2008-9-23 10:3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最近两天看了不少武评的文章,也来废话:

“建立标准”之言最善!为什么数学可以有严格和具有说服力的证明?因为它的证明过程是建立在大量“公理”“定理”的基础上的。

武评则不然,现下争论颇多的原因正是缺乏能够被普遍认同的标准,诸如由“甲二十合胜丙、乙三十合胜丙,推出甲优于乙”之类的结论,简直莫名其妙!

个人意见:当证据不足之时,宁可不评,也不能站在个人喜好的立场上妄加揣测。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4 22:06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3431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