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三国将领的心理素质和士兵的勇战精神
性别:未知-离线 冷面王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7
编号 281095
注册 2008-6-6


发表于 2008-6-7 21:0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三国将领的心理素质和士兵的勇战精神

三国是一部充满了奇谋妙计的奇书,因此清太祖努尔哈赤起兵之初和后来许多文化粗浅的清军将领都将《三国演义》视若兵书。可是在设计埋伏的诸多战例里,我们几乎是千篇一律看到这样的场景,为首将领发现伏兵一起,惊慌失措道:“中计矣,快撤!”(不一定是原话,但往往含有这样的意思。)紧接着就调转马头,率部后撤,于是士兵们也慌不择路的逃命,溃不成军……却很少看到这种危局下有将领拔剑在手,大喝一声:“拼了!”马谡守街亭时,面对围山而虚张声势的魏军,诸葛亮精心挑选给马谡的精兵居然“尽丧其胆,不敢下山。马谡将红旗招动,军将皆你我相推,无一人敢动。”完全没有军人死战到底,明知不敌也要“亮剑”搏杀的精神意志。三国里从将到军,清一色的成了只会在顺境下乘势追击的军队,而在逆境下能够扭转劣势、反败为胜的铁军几乎不存在。想想杨家将里呼延赞面临数倍敌人围城时“自古两军相争,胜负在将,不在兵之多寡,我视辽贼如草芥耳!”的浩然气势,还有其他古典小说里将遇危难之际,高声疾呼“食君之禄,当死君之难”的壮言,不由感慨。在此大胆说一句:感觉罗老虽然久历军事,但在描写战争时期军队真实作战状态时还是略有逊色,尤其是对战士们的精神状态的作用表现得不够!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还望列位达人赐教!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会员甲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4
编号 278352
注册 2008-5-15


发表于 2008-6-8 08:1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这个问题发在这里不合适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青衫客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15
编号 17108
注册 2004-9-5


发表于 2008-6-8 20:1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文人笔下的战争过程是艺术化了的为剧本服务和实际的战争过程是两回事。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1 07:04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9399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