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炎黄春秋
» 玄武门事件疑问考证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20150519版)发布
(2015-5-19)
论坛营运现状公告
(2014-8-10)
三国志12pk版下载
(2013-4-20)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对外开放
(2013-1-16)
岳飞传解密剧本发布
(2011-4-12)
招募各版斑竹和网站管理技术人员
(2006-4-19)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玄武门事件疑问考证, 傅奕星谏——玄武门兵变之直接导火线
萧让
白衣公主太中大夫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166
帖子
554
编号
6386
注册
2004-4-1
#1
发表于 2004-5-17 21:5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玄武门事件疑问考证
来这儿那么久还米有发过什么原创,真是不好意思,先发篇旧贴上来,以后多努力吧。西西~
玄武门事件疑问考证:傅奕星谏——玄武门兵变之直接导火线
查6月4日事,当时太子卫队猝然中伏,完全没有防备的情况之下,仍然没法子全歼,有人逃出报信,于是冯立率军来攻玄武门。是以纵然事先知晓参与的人不可能很多,但捉襟见肘到这个程度,也不应该。而高士廉的纵囚行为,显然是临时行动,并非事前考虑周详。
玄武门事变发生在6月4日,6月初即有太白经天。之后发生张亮事件,投毒事件,李渊欲遣世民而复止,显然是方便把他就近处置之意。始有上信之,将罪世民。陈叔达固谏而止,接下来调离将佐之事。之后突厥入侵,建成荐元吉代世民督诸军北征;简阅秦王帐下精锐之士以益元吉军。王晊密告昆明池密谋,世民始动杀机,“于是定计”之语,发生在召房杜入府之前,故此应为终于下定决心,而不是已经商量好了怎么做。世民急于召房杜入府,也可看出事态的急迫。但是不是已经决定在6月4日发动,我以为是没有的。
房杜二人入秦王府的那次,恐怕也只是讨论个大概方向,如碧血汗青兄说的必要时置秦王府不理等等,具体怎么做的细节,未必就商量妥当。毕竟劣势夺嫡,事关重大,不是一时三刻就讨论得定的。此时即有傅奕密奏:太白见秦分,秦王当有天下。上以其状授世民。
此举意味深长。盖因世民为有功的皇子,岂可随意下诏处死?暗示他身处无君父的嫌疑之地,自我了断罢了。世民回语中“臣今枉死,永违君亲,魂归地下,实耻见诸贼!”云云,怎么看都不是正常状态下说出来的话,可见高祖已动杀心。密奏建成、元吉淫乱后宫等等,如无其事,无非也就是找话说拖延时间而已。大概高祖也没下定决心,毕竟是自己的儿子,活蹦乱跳的养了那么多年,所以也就蘑菇了一下。但世民受惊不小,哪敢在等,第二天就发动玄武门事变,是以虽然有大方向大原则,具体实施起来却是惊险万分。
故此,傅奕星谏,应为玄武门兵变之直接导火线。
那日跟朋友讨论,李世民何以在攻克洛阳,形势大好时不反,却在大将重臣分分被调离,京师军权尽在建成元吉之手时起事?如果按潘先生说的他是文攻不成,才想到武卫,那么武德7年以后他根本已经没可能让李渊改立他为太子,怎么会蘑菇到武德9年才发动?就算是要谋定而后动,也有比6月4日好得多的机会。比如像他曾经和元吉共掌兵权以拒突厥,手里有兵,元吉在外,怎么说也比6月4日发动有把握得多。
看看6月4日发生了什么:
世民帅长孙无忌等入,伏兵于玄武门。
张婕妤窃知世民表意,驰语建成。
上时已召裴寂、萧瑀、陈叔达等,欲按其事。
建成元吉入宫遇袭,两宫身亡,有太子卫士逃脱至东宫报信。
太子手下冯立闻建成死,叹曰:“岂有生受其恩,而死逃其难乎!”乃与副护军薛万彻、屈咥直府左车骑万年谢叔方帅东宫、齐府精兵二千驰趣玄武门。
张公谨多力,独闭关以拒之,不得入。
原太子手下的敬君弘已被世民收买,此刻为世民尽忠,死守玄武门,与吕世衡双双战死。
与此同时敬德逼宫,讨得高祖手诏。
太子齐王卫队攻秦王府,高士廉不得已纵囚死守。
最后扔出太子齐王的头平息事端。
高祖下诏太子齐王部四散。
时宿卫及秦府兵与二宫左右战犹未已,敬德请降手敕,令诸军并受秦王处分,上从之。天策府司马宇文士及自东上阁门出宣敕,众然后定。上又使黄门侍郎裴矩至东宫晓谕诸将卒,皆罢散。
由此观之,玄武门事变能成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一上来就杀了建成元吉,而且立即逼宫控制李渊。试想只要稍有犹疑,太子卫士逃往报知李渊,或者李渊久等不至听到厮杀声派禁军弹压,历史就会是另一种格局。
再想想如果李渊不从,或者即使只是磨蹭那么一下,玄武门或者秦王府被攻破,整个皇城必是混战一场,禁军无人控制,场面必会失控。故此玄武门事变实在是险象环生,只要任何一边进行得不够顺利,时间上稍有迟碍,都会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
以李世民和手下谋士将领的才华,准备两三年搞出这样一场不象话的政变,难以让人相信。故此,我觉得李世民虽然一直有防患未然的准备,比如收买常何敬君弘等,但真正下定决心并开始积极准备还是武德九年6月以后的事,而6月4日玄武门事变,显是受惊发动,各方面准备得并不充分。
[
本帖最后由 冒牌 于 2008-6-4 12:52 编辑
]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萧让
白衣公主太中大夫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166
帖子
554
编号
6386
注册
2004-4-1
#2
发表于 2004-5-17 21:5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相关跟贴:
??作者:碧血汗青 回复日期:2004-3-22 2:09:16
?? 玄武之变固然可能事出突然,但是并不能说就很仓促和没有详细计划。
?? 首先房、杜二人的悄悄进秦王府以及尉迟恭等秦府将领一系列的举动,都表明此事是早开始预谋的,尤其李世民和其智囊的军事、政治行动的策划能力,绝非泛泛。
??
?? 萧让兄所说的如太子党攻秦王府差点攻破,靠扔出太子齐王的头才一哄而散,高士廉要紧急释放囚犯来增加人手,张公谨不得已一个人守关等等,我以为是兵力和可靠的人手不够所致。
??
?? 夺门杀嫡,兹事体大,非心腹绝不可事先知晓,这点会导致知道这个计划的人不多,而事先就参与这个行动的人也因此不会太多,极可能连秦王卫队都未必事先知道,而是在伏杀行动开始起才知道的。
??
?? 另外由于唐朝的府兵制和在长安城这个特定地理环境内,卫队实力则一直都是东宫大,而太子和齐王联手的宫廷、社会势力也应该比秦王大才是合理的,譬如后宫势力和其外戚等,而秦王也的确得罪了不少此类人等。
??
?? 如前所说,太子卫队实力原来就大于秦王卫队,而秦王卫队一部分已经被带去部署在玄武门,加上李渊的皇宫守卫虽然有部分被秦王收买,但绝大多数至多是按兵不动的态度,面对这样的局面,秦王是绝对不敢分兵回援秦王府或预留太多人手守卫府邸的。
??
?? 实际上,即使秦王府被攻破,除了死点家眷,无他大碍,这相信谁都很明白,太子卫队攻击秦王府应该说是个致命错误,此行动并无任何政治和军事上的作用,至多只能泄愤,如果能一举击破玄武门的秦王,那形势可能马上会有所逆转。
??
?? 所以当时秦王最好的策略,莫过于放弃秦王府,抓紧时间以最快速度去控制住李渊,而秦王的心腹尉迟、宇文二人果然是执兵器冲进去控制了正在游湖的李渊,随后拿到了李渊的命令。
??
?? 有李渊的圣旨在手,就等于控制了全部皇宫禁卫军和府兵,到这个时候,那东宫卫队简直就形如蝼蚁了,一捏便死。
??
?? 李世民应该一开始就这样打算的:
?? 倾全力先在玄武门击杀太子、齐王,然后以最快速度控制李渊,由李渊下令讨伐太子、齐王,这样名正言顺师出有名,既可以震慑中间派,还可以瓦解太子死党;在控制李渊后迅速控制住整个皇宫,作为万一事态出现了不可预料的变化时的防守据点,如果没有意外,则进而去控制全长安的军队。
?? 而秦王府是一开始就有被击破的思想准备的,能保则保,真保不住也就算了。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萧让
白衣公主太中大夫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166
帖子
554
编号
6386
注册
2004-4-1
#3
发表于 2004-5-17 21:5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作者:碧血汗青 回复日期:2004-3-22 2:28:44
?? 再补充一下。
??
?? 如果换了我是秦王,一定会做杀掉李渊的准备……。
??
?? 首先玄武之变是有备而发,在此地占绝对优势。击杀两宫后,李渊顺从形势也就罢了,如果大怒不从,则命尉迟恭将李渊和他身边不可靠的人都一起杀了,但会留下一两个事先的卧底或者可靠一点的墙头草出来佐证,李渊是死于两宫政变弑上之大逆不道阴谋,秦王镇压了此次阴谋,皇上不幸殡天。
??
?? 此刻已经占据了皇宫和玺印,可以以皇宫为据点,使用玺印让亲信及参与密谋或表示效忠的将领、老臣、宗室出面,调动军队镇压反对者,同时安抚中间派,进而控制全长安。
??
??
??作者:潘国良 回复日期:2004-3-22 2:40:09
?? 李世民早就有两手准备,为此还特意询问了统兵在外的二李。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萧让
白衣公主太中大夫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166
帖子
554
编号
6386
注册
2004-4-1
#4
发表于 2004-5-17 21:5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作者:nonono11 回复日期:2004-3-22 8:03:33
?? 实际上,即使秦王府被攻破,除了死点家眷,无他大碍,这相信谁都很明白,太子卫队攻击秦王府应该说是个致命错误,此行动并无任何政治和军事上的作用,至多只能泄愤,如果能一举击破玄武门的秦王,那形势可能马上会有所逆转。
??
?? 所以当时秦王最好的策略,莫过于放弃秦王府,抓紧时间以最快速度去控制住李渊,而秦王的心腹尉迟、宇文二人果然是执兵器冲进去控制了正在游湖的李渊,随后拿到了李渊的命令。
?? -----------------------------------------------------
?? 碧血汗青兄这么分析,可还真有点把我说服了。尤其是我想到史书上载李世民的正妻长孙氏当时也到了玄武门,当然史书是说她亲自出动慰劳军士。但现在根据碧血兄的分析,也很有可能就是李世民故意把她带在身边,不让她留在秦王府,以免在牺牲秦王府时累她被杀。
??
?? 毫无疑问,李世民跟长孙氏的感情应该是相当不错的,所以万一出现不测的意外,阖府上下的女眷,他也就只打算保全她。当然,如果意外更大,导致政变失败,二人至少死也可以死在一处。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萧让
白衣公主太中大夫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166
帖子
554
编号
6386
注册
2004-4-1
#5
发表于 2004-5-17 21:5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作者:碧血汗青 回复日期:2004-3-22 15:43:53
?? 恩,萧让兄,我说的意思其实和你相差无几,我考虑的主题是秦王策划玄武门之变计划应该很周详,但最大的危险是兵力远远不足,甚至连秦王府也是一开始就打算无力保全的。
??
?? 冯立与薛万彻等以东宫、齐府卫队二千攻击玄武门。张公谨闭关拒之,不得入。原太子手下敬君弘为世民死守玄武门,与吕世衡一起战死。张公谨闭门,太子卫队除非有大型攻城器械,不然对皇宫只能束手无策,而闭门的唯一后果,就是把玄武门外的敬君弘、吕世衡投入死地,除死无他。
??
?? 秦王此刻在门内一要围剿两宫卫队余部,二要想办法控制皇宫近卫军,三要控制李渊。李渊身边至少会有百人以上的仪仗和侍卫,尉迟、宇文二人带兵器入湖,身边必定有部分兵力,不可能单骑赴会。而李世民之所以那里都没出现,很可能是带部队在控制皇宫枢纽,甚至有可能与部分皇宫近卫军处于对峙状态,这样的状态下,不会有多余兵力增援张,从张闭关不惜将敬、吕等人投入死地这点看,也可以证明李世民杀两宫后,最主要目标是控制李渊,其他都是其次。
??
?? 实际上也是这样,只要李渊没被控制,李世民等于坐在断头台下,随时可能被李渊灭了。
??
??
??
??作者:碧血汗青 回复日期:2004-3-22 16:16:04
?? 再补充一下,两宫卫队倾巢出动也不过2000人,加上身边带的以及杂役至多2500人,应该还达不到这个数目,因为入宫不可能带太多卫队,要是两宫带上500人去皇宫未免有谋反嫌疑,正常的应该在几十到2、300之间。所以总兵力2500人是顶峰数值。
??
?? 秦王府当时的建制不可能超过太子,如果超过就有僭越之嫌,所以至多比齐王多点,如果再去掉一些不能事先知道这个计划的外围人员,应该可以动用的总兵力至多在1000人左右,秦王府以杂役和少许卫队守卫,800人左右出击玄武门,面对2000人太子党和皇宫近卫军以及李渊的贴身侍卫,确实无法再有比孤注一掷全力控制李渊再好的办法了。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萧让
白衣公主太中大夫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166
帖子
554
编号
6386
注册
2004-4-1
#6
发表于 2004-5-17 22:0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作者:萧让 回复日期:2004-3-22 16:52:49
?? 同意,按兵力之分析,秦王府是不得不放弃的,是以才会带长孙氏入玄武门。
?? 有人说如玄武门事变只是为自保,何以杀两宫之后还要逼宫?但我认为玄武门之所以能侥幸成功,正在于杀两宫之后能立刻控制住李渊,否则李世民只有等死了。
?? 大局稍定后李世民往见李渊,大哭不止,估计也是吓得不轻,生死关头走一遭,这大约是他这辈子,最凶险莫测的一次战争。
??
??
??作者:碧血汗青 回复日期:2004-3-22 17:20:33
?? 恩,实际上玄武之变,逼宫才是最终目标。
?? 因为杀两宫之后唯一可以自保无虞的路,就是逼宫。只有迫使李渊承认两宫谋反,才可以以后高枕无忧,不然始终是朝不保夕,李世民和房、杜绝对不可能意识不到这点。
?? 三个月后,李渊干脆不做皇上去做了太上皇,整天享受取乐,恐怕也是最明智的自保唯一出路。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财务成本管理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6
功绩
422
帖子
6979
编号
33
注册
2003-8-20
来自
北京宣武
#7
发表于 2004-5-17 22:17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李渊就是不想杀自己的儿子啊,就是想让位给李世民。这场玄武门之变也许是李渊觉得自己大势已去,他自知国家必然落到李世民之手,所以只好称此机会让位给他,悲伤的当他的太上皇去了。否则以李渊胡人的性格,怎么可能那么轻易屈服?当然也可能是他随着年龄的增长霸气不在的最终结果。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萧让
白衣公主太中大夫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166
帖子
554
编号
6386
注册
2004-4-1
#8
发表于 2004-5-17 22:2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悲风鸷
于2004-05-17, 22:17:34发表
我觉得李渊就是不想杀自己的儿子啊,就是想让位给李世民。这场玄武门之变也许是李渊觉得自己大势已去,他自知国家必然落到李世民之手,所以只好称此机会让位给他,悲伤的当他的太上皇去了。否则以李渊胡人的性格,怎么可能那么轻易屈服?当然也可能是他随着年龄的增长霸气不在的最终结果。
这个,他恐怕还是玄武之变之后才想让位的吧,李渊还是很恋栈权位的,否则杨文干事件他怎么那么生气?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财务成本管理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6
功绩
422
帖子
6979
编号
33
注册
2003-8-20
来自
北京宣武
#9
发表于 2004-5-17 22:26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萧让
于2004-05-17, 22:21:51发表
这个,他恐怕还是玄武之变之后才想让位的吧,李渊还是很恋栈权位的,否则杨文干事件他怎么那么生气?
是不是人老了就不行了,虽然很讨厌李世民但看到他造反后自己开始心有余悸起来,在造反当中就一下子崩溃了,之后只是走走形式而已。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无双
组别
士兵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5
帖子
544
编号
7380
注册
2004-5-5
#10
发表于 2004-5-17 22:29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懂政治不分胡人还是汉人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萧让
白衣公主太中大夫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166
帖子
554
编号
6386
注册
2004-4-1
#11
发表于 2004-5-17 22:3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悲风鸷
于2004-05-17, 22:26:41发表
是不是人老了就不行了,虽然很讨厌李世民但看到他造反后自己开始心有余悸起来,在造反当中就一下子崩溃了,之后只是走走形式而已。
汗的说,尉迟敬德持槊逼宫,不害怕恐怕不行。碧血汗青关于李渊的心态有篇文文,说的很有趣分析的也很到位,贴上来吧。
《史说新语》(一)玄武门之变
作者:碧血汗青
--------------------------------------------------------------------------------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一
【唐纪七】起阏逢涒滩六月,尽柔兆阉茂八月,凡二年有奇。
高祖神尧大圣光孝皇帝下之上武德九年(丙戌,公元六二六年)
……
秦王世民既与太子建成、齐王元吉有隙,以洛阳形胜之地,恐一朝有变,欲出保之,乃以行台工部尚书温大雅镇洛阳,遣秦府车骑将军荥阳张亮将左右王保等千馀人之洛阳,阴结纳山东豪杰以俟变,多出金帛,恣其所用。
……
建成、元吉与后宫日夜谮诉世民于上,上信之,将罪世民。陈叔达谏曰:“秦王有大功于天下,不可黜也。且性刚烈,若加挫抑,恐不胜忧愤,或有不测之疾,陛下悔之何及!”上乃止。
……
……元吉张弓射世民,再三不彀,世民射建成,杀之。尉迟敬德将七十骑继至,左右射元吉坠马。世民马逸入林下,为木枝所?\,坠不能起。元吉遽至,夺弓将扼之,敬德跃马叱之。元吉步欲趣武德殿,敬德追射,杀之。……尉迟敬德持建成、元吉首示之,宫府兵遂溃,万彻与数十骑亡入终南山……
上方泛舟海池,世民使尉迟敬德入宿卫,敬德擐甲持矛,直至上所。上大惊,问曰:“今日乱者谁邪?卿来此何为?”对曰:“秦王以太子、齐王作乱,举兵诛之,恐惊动陛下,遣臣宿卫。”上谓裴寂等曰:“不图今日乃见此事,当如之何?”萧瑀、陈叔达曰:“建成、元吉本不预义谋,又无功于天下,疾秦王功高望重,共为奸谋。今秦王已讨而诛之,秦王功盖宇宙,率土归心,陛下若处以元良,委之国务,无复事矣。”上曰:“善!此吾之夙心也。”时宿卫及秦府兵与二宫左右战犹未已,敬德请降手敕,令诸军并受秦王处分,上从之。天策府司马宇文士及自东上阁门出宣敕,众然后定。上又使黄门侍郎裴矩至东宫晓谕诸将卒,皆罢散。
秦王李世民一代雄杰,大唐天下,十有其八出其手,而秦府将吏,又有那一个不是唐之栋梁,除了个把如魏征之流不识事务,先是要建成杀秦王,而到老还在和秦王顶牛的腐儒外,那是等于大唐天朝就是他们在顶着的,所以万一要是他们和现在的工会一样,那怕工会主席秦王不做声,他们只是一起罢罢工又或者要求政府提前大选之类,那多半大唐天子是要成为大躺天子的。
李渊起兵做天子,是为突厥所请,为隋室之所逼,所谓逼于时事,不得不尔,乃许之,秦王起兵做天子,是为手下所请,为兄弟之所逼,一样的逼于时事,不得不尔,乃许之。父子酷肖若此,则大唐天下如秦王不来坐,试问还有谁可以坐,谁配坐,谁敢坐,我看是没有的。所以说建成他是个不肖子孙,一点都没冤枉他,真是死得活该。
有人说,李渊听尉迟敬德说玄武门建成、元吉伏刃的时候,他那时候说的这个:“啊,很好很好,这个这个我早就有这个心思了,你们已经摆平啦?”诸如此类的话,多半是由李世民硬按着史官的脑袋写的,太文过饰非,行家或者现在业内人士的专业说法叫做“为尊者讳”,这是一句行话,而且还是个行活,不是圈里人还不太干得好的。这个史书是秦王的大舅子写的,是亲戚,不是行家和圈里的,缺少专业知识,所以不但没干好,而且还是个没有干好的典型,因为前后露的马脚太多了,这好多都对不起来啊。
我觉得这事不对,其他事情怎么地先不说,光是想想秦王乃一代英主,怎么可能做出如此下三滥的事情来,就凭这个,就应该知道说李渊说的是真心话,我们回头来看看。
据说当日李渊是在游园泛舟海池的,那应该是穿着龙袍左瘦燕右肥环,正在好象是经过秦王认可,一直到今天还是经典的可以覆舟也可以载舟的水面上荡漾,想着美哉,泱泱乎大唐,广哉,熙熙乎风光,结果尉迟敬德很煞风景的,擐甲不算还持着矛,直至上所。
估计这个时候他是个红关公,因为刚才杀了不少人,还提着李渊两个亲儿子的脑袋四处乱晃了一阵,所以身上脸上的血迹不会少那去,而且也肯定没来得及去家里换洗干净再来见皇上。
而李渊是听着外边杀声振天的时候,赶紧要龙舟靠岸,免得被历代皇上都喜欢的那个鸟生鱼汤的水覆了。刚一靠岸就见秦府重将尉迟敬德穿着铠甲,带着天策府司马宇文士及和一帮人马冲到了面前。
这个时候,只怕李渊肯定第一反应是想起身边这个陈叔达的话:“秦王有大功于天下,不可黜也。且性刚烈,若加挫抑,恐不胜忧愤,或有不测之疾,陛下悔之何及!”
现在好,应验了,秦王的动作果然“疾”得非常之“不测”,自己确实要“悔之何及”了。而且只怕多一半是要自己得上了那个“不测之疾”,并且还难说在今天就“崩”了,想不得都很难。早知道当初就听建成的,也不至于如此,建成怎么样也是大唐的太子,迟早都是“陛下”,还不至于这么着急让自己得上这个“不测之疾”,看来真是八十老娘倒绷孩儿,栽到家了。
不过李渊也是风浪里摸爬滚打的出身,他的唐公是打出来,所以怕归怕,还是强撑着,很威严地很天子气概地问了一句:今天是谁造反啊?你来做什么?
先不要说这个是废话,尽管摆在眼前的形势,任谁一看都知道是秦王动手了,所以这话看着象是废话,但其实一点都不废。
因为如果尉迟敬德回答说是“奉秦王命讨伐”一类的话,那他李渊得上那个“不测之疾”的可能性就非常大。而反之如果说是其他人造反,那不管是谁,建成也好,元吉也好,哪怕所有的儿子一起造反都无所谓,他自己至少会多一半的可能性,在眼前可以不生那个“不测之疾”。
从这句话看,李渊和常人一样,在恐惧的时候,即使是明知道不成的了,还是会乐意去安慰或者说欺骗一下自己的,因为尉迟敬德既然已经是“擐甲持矛,直至上所”,那他当然要有个交代,且无论李渊问还是不问,结果都是一样的,还多少有点色厉内荏的意思。
结果尉迟敬德给他的回答是:“秦王以太子、齐王作乱,举兵诛之,恐惊动陛下,遣臣宿卫。”
听到这个答复,可以想到李渊当时肯定是由对被篡位谋杀的惊恐转为一阵无比的轻松,心里大大的松了一口气,因为他马上得病“驾崩”的可能性,至此已可以基本排除。
所以欧阳修、宋祁说,李渊听了此话后变马上由“惊”问,转为“帝意悦”,实在是非常的确切,而且恐怕李渊的这个“悦”,还是打心底里乐出来的,因为刚才那一问一答间,他这个大唐皇上等于在鬼门关前转了一圈拣了一条命回来,至于会不会在龙颜大悦之下哈哈大笑那倒真是不好说了。
这惊恐一过,李渊马上恢复了天子本色,很清楚现在摆在面前的问题,便是如何处理当前这场兄弟阋墙的风波以及自己应该怎么办。
于是他问身边的那几个陪同大臣:“不图今日乃见此事,当如之何?”
他这话其实问得也是颇有玄妙,不意今日见此事,什么事呢?是说见秦王起兵,还是说见建成作乱?因为秦王起兵和建成作乱看似一件事,实际上却是两件事。秦王不管为什么起兵,秦府兵将在大内杀将起来是一件事情,建成作乱则又是一码事情,事关谁是作乱者的问题,古人说话用词历来很精确,真要说他认可了尉迟的答案,那应该在话前加个说建成不好之类的话,譬如:“建成罔背,不图今日乃见此事,当如之何?”云云,但是他没说,笼而统之地说了这么句话,然后问裴寂、萧瑀、陈叔达等如何处理?显然这一问包含了好几个问题,一个是你们说,谁造反了?一个怎么处理眼前的事情?还有一个是我应该怎么办?
裴寂是策划唐起兵两大主谋之一,此时没出声,而萧瑀、陈叔达的答复是:“建成、元吉本不预义谋,又无功于天下,疾秦王功高望重,共为奸谋。今秦王已讨而诛之,秦王功盖宇宙,率土归心,陛下若处以元良,委之国务,无复事矣。”
这两人虽然全都回答了李渊的问题,不过却是不免就有些无趣了。
唐起,建成、元吉兄弟在外地保护家眷,所以没能与李渊同时起兵太原,然之后征战亦功不可没,现在这个居然也成了罪名,接下去就当然可以说他俩是无功于天下的,建成当然也就不应该做太子了。然后又说因为他们妒忌秦王功高,共为奸谋,企图谋害秦王,今天所以秦王才不得已“诛”之,那是“率土归心”的事情,这两句说秦王的,约等于属下对秦王的景仰犹如连绵江水滔滔不绝等等的意思,最后总结语:您老只要把国务全交给他,将来就不会有此类事情发生了。
这两人的一堆话,只有一句是有用的,那就是“委之国务,无复事矣”。换句话说,您老人家要是不把“国务”“委之”秦王,那还会“复”有这样子的事情的。建成、元吉现在已经被“诛”了的,那还可以“诛”谁,您老大可以慢慢想想。
于是估计李渊是长叹了一声,再说道,啊,我早就有这个心思了吗,既然大家都这么认为,那就这么着了等等等等。
这个时候的李渊,只要可以让他不得那个“不测之疾”,做什么他都是情愿的,况且还有个秦府大将尉迟将军在。
这秦王府尉迟将军“擐甲持矛”的“宿卫”,还是大有讲究在内地。要知道这个尉迟敬德是何许人也?乃是秦王的贴身保镖,打仗经常是秦王“挟弓,令敬德执槊,略其垒”,他自己又曾说:“敬德起幽贱,会天下丧乱,久陷逆地,秦王实生之,方以身徇恩。”因此实际上是秦王的死臣兼猛将,玄武门杀建成、元吉,大家一直咬定就是他和长孙无忌两人,逼着那个慈顺、不忍心手足相残的秦王干的,建成虽然是在秦王被元吉连射三箭不中,万般无奈千般不愿的情况之下一箭就杀了的,元吉却是被尉迟敬德追到皇上的大殿去射杀了的,之前还顺道又救了秦王一命。
这会他被甲执刃说是来保护李渊,同时讨要李渊的亲笔手敕,要京师诸军并受秦王节度。唐的府兵制度,是兵不专将,将不专兵,打仗才有兵节度,平时这个兵是由皇上节度的。现在秦王不知道上了那里,不来保护自己的亲老子,自己也没来要这个,却来个尉迟敬德拿着家伙一面说是保护他这个皇上,一面顺便要一下这个命令。
李渊大约是想想这个人毕竟不如自己儿子好说话,万一他发飙来自己怕要吃眼前亏,到时候有个什么三长两短的,自己的那个亲生儿子秦王最多也就是哭上一场,尉迟敬德要是杀光在场各位,然后撒个谎说自己被建成的手下杀了,想来也没人会发现。而自己身边的萧瑀、陈叔达等人只怕也是因为这个所以为自己着想,说前面那一大堆话的。于是李渊应该很爽快地写了,而尉迟敬德应该是很满意地手挥挥,不知道从那里就冒出了秦王天策府的大总管兼秘书长宇文化及,立马拿这个去镇压太子卫队去了。
秦王不知道为什么,虽然早在玄武门,建成、元吉也被杀了,但是却一直不近来保护他这个皇上老爸,要等到李渊找他的时候他才去,而李渊劈面一句说,自己差点就做了那个三闻投杼的贤母。贤母闻谣传三说儿子闯祸,前两次色不变织机如故,最后一次听了终于投杼而逃。
秦王便是那个被谣传闯祸的儿子,不过李渊也确实那个贤母。他这话也是实在话和真心话。老母亲再怎么相信自己儿子,那么多人来说儿子犯事了,任谁也会投杼而跑的,不跑难道还在那里等着一起死不成。所以二个月后李渊也丢下玉玺跑了,正式不过问朝政,安安稳稳地去享福做太上皇了,最多有的时候,好象贞观八年那会,开心了就让颉利可汗起起舞,酋长冯智戴咏咏诗玩一玩,感觉一下皇上的威风而已。
上乃召世民,抚之曰:“近日以来,几有投杼之惑。”世民跪而吮上乳,号恸久之。
建成子安陆王承道、河东王承德、武安王承训、汝南王承明、钜鹿王承义,元吉子梁郡王承业、渔阳王承鸾、普安王承奖、江夏王承裕、义阳王承度,皆坐诛,仍绝属籍。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马超将军
齐王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1638
帖子
6538
编号
9
注册
2003-8-19
#12
发表于 2004-5-17 22:5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李世民早就作好了一些大方面的防范和准备,以应付不测,但玄武门事变这个不似有准备的,应该说是仓促的决定,毕竟杀兄名不正言不顺,另外本处于劣势,成功率也没有多少把握,所以决心一直难下。
秦分事件因为悠关李世民个人生死,所以促使李世民下了破釜沉舟的决心,所以行动看起来不是很有计划性,有些仓促,没有这个秦分事件,李世民未必肯涉险,否则多少好机会错过才拖到最后不得不事变的地步,这个就难以解释过去。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goodbye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84
编号
5950
注册
2004-3-11
#13
发表于 2004-5-18 23:38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恩,基本同意,李渊根本不可能看到李世民坐大,他还是很留恋自己的皇帝宝座。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萧让
白衣公主太中大夫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166
帖子
554
编号
6386
注册
2004-4-1
#14
发表于 2004-5-20 00:1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曹仲德
于2004-05-18, 23:36:33发表
JJ该努力拉,这是哪年代写的贴啊,偶这个唐史盲都读过了
再多看看你和nono的贴,偶说不定就会成唐史爱好者了
汗,米有那么夸张吧,最多一个月前。。。
哼,尽揭偶的短,真不给面子。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曹仲德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讨逆将军
好贴
8
功绩
185
帖子
682
编号
6296
注册
2004-3-27
#15
发表于 2004-5-20 22:0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萧让
于2004-05-20, 0:10:59发表
汗,米有那么夸张吧,最多一个月前。。。
哼,尽揭偶的短,真不给面子。
好了好了,JJ很勤奋,JJ很努力,JJ是个乖孩子……
偶知道JJ正在努力的填那个虎牢之战的坑,嘿嘿
可惜偶对这些不熟悉,不然可以帮JJ当当打手的说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住持方丈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西将军
功绩
22
帖子
2233
编号
472893
注册
2012-11-29
#16
发表于 2014-10-2 01:1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财务成本管理
于 2004-5-17 22:17 发表
我觉得李渊就是不想杀自己的儿子啊,就是想让位给李世民。这场玄武门之变也许是李渊觉得自己大势已去,他自知国家必然落到李世民之手,所以只好称此机会让位给他,悲伤的当他的太上皇去了。否则以李渊胡人的性格,怎么可能那么轻易屈服?当然也可能是他随着年龄的增长霸气不在的最终结果。 ...
李渊应该是玄武之变之后才想让位的吧,如果事先想让位 也不会愚蠢到牺牲自己另外两个儿子,之前让位了哪来的玄武门血案. . .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晕菜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16
帖子
1572
编号
6332
注册
2004-3-29
#17
发表于 2014-11-16 23:2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李渊才当了10年皇帝,身处壮年,哪有让位的道理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KYOKO
(★御姐控★)
唐国公
荆南节度使
★★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456
帖子
65615
编号
32
注册
2003-8-19
来自
BWL
#18
发表于 2014-11-16 23:3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想让位“的“想”从何而来?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duangt110119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
编号
433557
注册
2011-7-18
#19
发表于 2014-11-21 15:2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想让位是不可能的,被逼没办法而已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轩辕史话
> 炎黄春秋
> 我思我在
> 法律探讨
> 三国史话
春秋文艺
> 古典小说
> 诗词歌赋
> 现代文艺
> 韦编三绝
> 对联雅座
> 滴翠亭
> 藏经阁
> 双七钟社
> 笑书神侠
> 辕门射虎
> 虎帐点兵
游戏人生
> 同人战棋手游
> 三国戏英杰传
> 三国鼎立
> 轩辕公会
> 三国志12
> 英雄史诗
> 运筹帷幄
> 人间五十年
> 步步为营
> 游行天下
> 游戏贴图
轩辕工作室
>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
> 豪华曹操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
> 大一统演义
> 曹操传MOD作品交流
> 东吴霸王传
> 封神英杰传
> 杨家将
> 吕布传
> 三国无双战略版
> 北宋志·赵匡胤传
> 战旗春秋
> 曹操传MOD制作交流
> 金庸群侠传MOD交流
> 风华录
> 设计与修改
怡情岁月
> 影音经典
> 动漫先锋
> 绘画摄影
> 情感轩辕
> 衣食住行
> 体坛动力
> 谈股论金
> 水泊轩辕
参政议政
> 迎宾阁
> 鸿胪寺
> 登闻鼓
> 监造府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4 07:3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1795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