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曲辰著:《中国哲学与中华文化》, ——《绪论》与《目录》
性别:男-离线 曲辰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48
帖子 312
编号 184283
注册 2007-7-3
来自 河北张家口


发表于 2008-2-17 22:2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曲辰著:《中国哲学与中华文化》

绪论




对于黄帝史事以及《易》经的大半生潜心研究,获益大,感慨多,想要做的事情亦多,写《中国哲学与中华文化》一书就是其中之一。因为,这对于研究中华文化之中何为精华、何为糟粕,传统的民族思想之中何为优、何为劣,如何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兴衰历史根源之所在,以有利于在全球经济文化交流、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建设中华民族的新哲学、新思想、新文化,有一个民族的、科学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应对策略,以加速民族复兴脚步,从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始终保持自己的民族思想,民族精神,以及民族文化的自主性,独立性,是极其重要的。

文化,是人类在其社会历史发展中不断创造、总结、积累下来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因此,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是历史的体现。正因为如此,不论人们承认与否,文化客观上存在着一种极其强烈的、割不断的历史传统性质。虽然,文化的历史传统,在长期的历史传承过程中,可以使其性质逐渐地得到改变,但这种改变,需要蔚成一种社会风气,在很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才能实现。文化传统的历史性改变,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历史过程,往往是人们对它并不多么在意。但是,这种文化传统的性质一经改变,哪怕是部分地改变,就将反转过来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或祸或福。

世界上不同区域有着不同的地理、气候、物产等自然差别,人类在此种不同的区域中生存并经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不同的人种、不同的民族,产生不同的语言、文字、生产和生活方式,有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经历不同的社会发展历史,形成不同的区域性历史文化。所以,这就使得世界上的不同历史文化带有极其显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中华文化,就是中华各兄弟民族在中华大地上,在中华民族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共同创造、不断总结、经过漫长的历史积淀,所形成的一种优秀文化。

中华文化的优秀,是中外学者们对世界上各种历史文化进行对比研究所取得的一个基本共识。如庞卓恒先生说:“创造西亚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两河流域’远古文明的苏美尔人、巴比伦人的历史文化两三千年前就中断了。远古时代的埃及文明3000多年前已趋衰落,继遭波斯、罗马先后征服,最后由阿拉伯文明取代了。远古时代的印度河流域文明也在3000多年前中断了,以玛雅文明为突出代表的美洲古文明到10世纪已趋衰落,16世纪时被西方殖民主义者彻底摧毁了。古希腊罗马文明从公元五世纪日尔曼人摧毁西罗马帝国后,其主流也中断了1000年之久,直到14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兴起后,西欧人才比较认真地把作为自己的一份历史遗产加以继承。当今世界上,唯一保持了5000年连续不断发展历程的文明,只有发源于黄河长江这个东亚的“两河流域”的中国文明。”①虽历经外族入侵,内战破坏等各种严重摧残和考验,而没有中断。因此,中外学者对中华文化的特点,有一个比较一致的基本认识。即:博大
———————
①  庞卓恒:《从中西历史文化比较的角度看炎黄文化》,载《炎黄文化与民族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式社会性993年4月版,第232~233页。



精深,源远流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长期受此种历史文化熏陶的中华民族,表现出了一种勤劳、智慧、团结、勇敢的强烈民族精神!那么,为什么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又因此而源远流长,虽历经摧残而不中断呢?为什么中华民族正是在此种历史文化的熏陶之下,才表现出了勤劳、智慧、团结、勇敢的民族精神呢?对此,虽然近年来兴起了一股中华文化研究热,国内外专家学者发表的研究文章,出版的著作也不少,但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比较一致的明确认识,还有待于更加深入地进行探讨。之所以如此者,是因为有历史的、现实的、主观的、客观的种种原因还在阻碍着中华文化研究的深入开展,要完全冲破这些障碍,还需要勇气,还需要时间,需要以历史、唯物、辨证、求实的科学态度,进行认真而又冷静的研究。

历史文化既然是人类在其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创造、总结、积累下来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既然带有明显的地域性和民族性,那么,这种民族文化的精华部分,便是此种文化的主流。这种文化主流的精髓,便集中地表现在这个民族历史的哲学观点方面。说到底,中华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受中华文化历史熏陶而形成的中华民族具有勤劳、智慧、团结、勇敢的精神,就是因为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一种极其古老的哲学思想——道学。这种哲学的最基本特点是一元论,而以阴阳形象地表述一事物中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辨证统一关系,以阴阳同性相斥、异性相引、消长、平衡推动事物变化而论述其客观规律。中国古典哲学是世界上最早的自然辨证法和相对论。

由于中国古典哲学是产生在尚无文字为载体以行表述和传承的上古时代,为着教授人们学习,就画出了一事物之中存在阴阳两势消长变动的“太极图”表示,再以阴阳符号组成象征天、地、人、时,且阴阳不能形成静止性平衡的八卦图,进行传授。这就是伏牺时代创八卦的历史记载。此后,当中国的历史上有了文字以后,人们就会很自然地给这种传授哲学的专用图案画注以文字,以帮助记忆。对于这种有了文字的哲学经典,就不能再以卦画相称,而须称之以书了。书名就依此书是专讲事物变易、所用的方法简易、而其所讲的哲学道理千古不易这三方面的意义,定书名曰《易》。中国哲学由于产生在以畜牧狩猎为主要经济生产特点的时代,其时,在人们的思想认识上,是以山地为获得资源的生存根本,这就很自然地将代表山的《艮》卦置于六十四卦之首;在中国社会发展进入以农耕为主要经济生产后,人们的认识观念自然也要产生变化,认为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根本,所以,这时候的人们又将代表大地的《坤》卦放在六十四卦之首。为了区分这两种不同的版本,就将以《艮》卦为首卦的《易》经,按首卦上山、下山、山山相连之象,称作《连山》;而对以《坤》卦作首卦的版本,就依“大地生发万物,而万物又莫不归藏于大地之中”的象征性意义,定书名为《归藏》;商末周初,周文王父子删改哲学经典,用作卜筮,为其贯彻“神道设教”、愚民以治方略服务的,就是今还保存且流传于世的通行本《周易》。

中国哲学不仅产生极早,而且,其学习、运用、传播和传承,从其一开始就受到了全社会极大的重视。正由于如此,中国哲学就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上古的政治、经济、思想、语言、文字等各个方面。如称道学理论为“道理”;将一定的思想、方法、规律、法则都统称之为“道”。讨论问题谓之“论道”,用心体会哲理并融会贯通命之曰“悟道”,学道而有所心得便谓之以“得道”,得道者符合哲学思想的行为体现,就谓之曰“道德”,将以法治国者称作“执道者”,评论治国者的政绩,论之以“有道”或“无道”……至于中国古典哲学名词、术语中的许多专用字,也都是按着哲学原理和学哲学、用哲学的当时实际情况而创造出来的。例如,学习的“学”字,在甲骨文中,是依“双手”弄“爻”于“屋”中之形而为字。在稍后的金文中,又于“屋”中增添了一个学子的“子”字。这个字直到汉字简化前的繁体“学”字,字形还一直保持着原样而未改变;教学的“教”字,是画一只“手”,持以教“鞭”,指着“爻”给学“子”看的简明图形而成字。“教”字的字形至今基本未变;道学的“道”,道德的“德”等中国古典哲学名词、术语及与其有关的文字之造,莫不如此。在上古时代,正是由于学者们都学哲学、用哲学于自己的职业或学术研究之中,这就使得中国的古典哲学思想深深地渗透到了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礼仪、教育、天文、地理、音乐、建筑、书法、绘画等中华文化的各个方面,同时也产生了充满哲理的成语典故,这就是中华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的历史根源。

一个人,如果思想上重唯物,明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最基本道理,他就会在行动上表现出勤于实践、热爱劳动、奋发有为的精神。思想上不仅重唯物,而且讲辨证,就不会死搬教条,就懂得变通,就聪明智慧。既勤奋而又智慧的人,其办事情成功的机率就比较大,这就是勇于实践,敢于斗争,以及具有创新精神的根源。中国古典哲学是天、地、人、时四维一絷的哲学思想体系,它认为研究和解决任何问题,都必须从全局出发,作为社会问题,就要注意从国家、社会、家庭等总体观念上研究和进行处理,这是中国古典哲学与西方哲学的根本不同之处。所以,受这种哲学熏陶的人就表现出爱国、爱家,懂得关爱他人,懂得团结和凝聚力量对于保家卫国、维护社会和平、安定的重要性,懂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深刻道理。一个个人是如此,一个民族也同样是如此。中华民族之所以勤劳、智慧、勇敢,之所以表现出民族团结的精神,数千年以来一直具有极其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保持着国家的统一,就是因为在中国古典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下,形成了一种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并在此种文化长期的历史熏陶之下而所致。

我们说中华传统文化优秀,是就总体上、主流上比较而言,是相对于其它历史文化而言。并非说中华文化之中就没有糟粕。任何事物从其产生之后,都是不断变化的。其变化虽然纷纭复杂,但不外于两种倾向:一种是发展,提高,完善;一种是嬗变,蜕化,衰落。中国的古典哲学思想,自夏禹建立父传子、家天下的君主独裁政治体制以后,统治者先是“神道设教”,对它极力神化、歪曲,以为其鼓吹君权神授、祸福天定等唯心思想,而达到愚民以治的目的服务。接着,商末周初,周文王父子就以篡改哲学经典作卜筮用,使中国古典哲学理论受到了极大的破坏。春秋之际,管仲以中国古典哲学为指导而阐述治国之道;孔子极力阐发、宣传《易》经的哲学思想,虽然,其间有老子抄袭并竭力歪曲《黄帝经•道原经》而成其《道德经》,以为统治者的愚民之治服务,春秋战国之际的百家争鸣也并没有从根本上拨乱反正,使中国古老的哲学经典恢复其本来面目。但是,中国古典哲学思想又曾有过一定程度上的恢复。“百家争鸣”之中,学者们以哲学思想为指导,研究、探讨、阐述治国观点者多,谈神弄鬼者较少。但至秦汉以后,随着封建君主独裁统治制度的巩固、董仲舒神学思想理论的炮制与宣传,中国古典哲学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便逐渐含垢蒙尘,失去了光彩,不为世人所知了。而宋明虽然又有“理气”哲学的兴起,但终归去中国古典哲学博大精深较远,影响不是很大。同时,这些宋、明之际的“理气”之说者,对封建纲常倒是发挥到了极致的程度;此后,随着中国的日趋落后、外国列强的入侵、西学东渐的影响,有的人甚至认为中国历史上无哲学,事实上到了谈中华历史文化竟不知其本为何的地步。

作为一个人,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或改变,是由其接受教育、环境影响等多方面的客观因素造成的,这种形成或改变,绝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但是,一个人的思想观念一经形成或改变,就将对其社会行为产生长久、乃至一生的深刻影响,或祸或福;而对于一个民族、一国的国民来说,也同样如此。只不过,一种民族性、社会性的思想精神形成或改变,是受历史上社会政治制度、思想道德教育、民族和国家兴衰等更为复杂的因素所造成,所经历的时间要更长一些罢了。但一种民族思想一经形成或改变,就将对这个民族或国家产生更加深远的历史影响,或走向兴旺发达,或渐趋衰落乃至灭亡。所以,纵观历史,一部中国四维一絷唯物辨证哲学的发生、发展、嬗变史,所引起的结果,就是中华民族的兴衰史:

中国上古,由于中华先民繁衍发展主要地域的地形变化、气候变化、自然条件变化,并因此而影响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不得不随之发生变革的客观情况,引起了中华先民对自然规律的高度重视,并进行研究探索,不断总结,产生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唯物辨证哲学——道学。道学的产生,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文明历史的发展进程,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五帝时期,又以中国古典哲学为指导思想,指导国家政治、经济、科研、法律、道德等各方面的文化建设,使中华民族从其立国之始,就形成了一个具有民主与法制雏型的社会。孔子称其为中国历史上的“大同”时代;现代史学家郭沫若先生评论为“我国实行共产主义之最初的历史”。其时,社会经济已经相当发展,医学、音乐、天文、历法等各方面科学研究,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如《黄帝历》、《颛顼历》都已经是“四分历”。天文观察方面,能够知道太阳经过四象四仲中星的准确时间,使历法中的二十四个农时节令准确无误。正由于有了这样一个好的基础,就是到了商、周时代,虽然迷信思想充斥了整个社会,但在天文观察方面仍然居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公元前614年7月发现并详细记载的“哈雷彗星”,比英国天文学家哈雷于1682年发现它和命名早2294年。自从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敬事鬼神、董仲舒炮制封建神学愚民理论以来,中华民族就不断在科学技术方面走向落后,至明代开始受到倭寇之扰,清代西方列强入侵,这是一个不能不承认的客观历史事实。

中华民族由原来的科技发展居于世界遥遥领先地位,转变为被吸收了中国发明创造出的科技成果、而后来居上的外国列强所欺,这不能不引起爱国志士们的思考与探索,纷纷从历史上、文化上寻找原因。但是,研究的观点,探索的方法各有不同,其结论也自然相异:有的以后世中国的落后,去机械地推论古代历史,认为史书所记载的中国古代文明进步、科技发展历史“不可靠”,“是传说”,“是神话”。这就是疑古思潮出现并风靡一时的原因;有的,又以中国古代由于有重唯物求辩证的哲学思想影响,重历史记载而神话传说少的情况,以中国古代神话“不能和希腊各民族的神话媲美”而遗憾,于是就骂孔子,批评司马迁,硬说他们“把神话历史化”了,因此就要“理直气壮”地将五帝时期、夏、商、周、秦、汉的许多史事,都要“还原”为神话;还有人以中国近代的落后,不分青红皂白地批判中华文化,对其称之为“陈腐的渣滓,时代的废物,前进的负累”,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伦理、法律、学术、礼俗,无一非封建制度之遗”。于是,全盘否定中华文化的口号便提了出来:“欲使中华民族成为二十世纪文明之民族,必以废孔学……为根本之解决,而废记载孔门学说(的)妖言之汉字,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这就是后来为废除中国汉字所采取一切行动的思想根源,更是提出使中华文化“全盘西化”的理论依据;在讨论到中国古代有无哲学的问题上,“西方专业哲学界不承认中国古代有哲学,这是一个公开的秘密”。而我们中国的学者呢,即使是致力于研究中国哲学史的学者们,也只是将魏晋玄学、宋明理学之类视为哲学。到了现在,也是最早上溯到了老、庄,并不认为在此以前有哲学。这当然是很不准确的认识。

对于中华民族历史兴衰的根源没有一个客观、历史、唯物、辨证、求实的认识,那么,如何正确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如何振奋民族精神,如何在经济全球化竞争的时代做出科学的应对之道,既能够快速地发展自己的经济技术,以实现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又能够克服西方文化殖民主义的影响,从而保持自己民族和民族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就都难以很好地解决。所以,本书就从中国古典哲学思想体系的原貌,其学发生、发展、嬗变、衰落的历史原因,以及其同中华历史文化形成、发展、转变,和中华民族历史兴衰的因果关系上,进行一点研究性的探索。对于过去错误地批判过的一些观点,要重新给予肯定;对于过去从来没有提出过批判的某些有害思想、观点,则提出自己经过研究的批评性意见;对于过去某些弄含混了的问题,则要花一点笔墨,作一点必要的梳理,以作一些澄清性的说明。
研究,同样有对错,有得失,对此书的缺点、错误,欢迎批评赐教。


                                                                                    曲辰
                                                                                            1996年1月23日于张家口


[ 本帖最后由 曲辰 于 2008-2-17 23:37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曲辰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48
帖子 312
编号 184283
注册 2007-7-3
来自 河北张家口


发表于 2008-2-17 22:3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目   录




绪  论----------------------------------------------------------------------------1
第一章  道学名义---------------------------------------------------------------------- 10
第一节  解“道”名-----------------------------------------------------------------------10
第二节  释“太极”-----------------------------------------------------------------------20
第三节  辨“阴阳”----------------------------------------------------------------------25
(一)阴阳对立的普遍性-------------------------------------------------------------26
(二)阴阳共存的互依性------------------------------------------------------------28
(三)阴阳异性的互感性-------------------------------------------------------------38
(四)阴阳相交的互渗性------------------------------------------------------------45
(五)阴阳同性的排斥性-------------------------------------------------------------52
(六)阴阳消长的极反性-------------------------------------------------------------57
(七)阴阳异性的守恒性------------------------------------------------------------60
第四节  析“中庸”-----------------------------------------------------------------------67
第五节  考“天人”-----------------------------------------------------------------------73
(一)“天人感应”论非董仲舒所创------------------------------------------------74
(二)“天人感应”是科学命题 ------------------------------------------------------77
(三)董仲舒对“天人感应”的歪曲-------------------------------------------------88
第六节  证“不变”-----------------------------------------------------------------------92
第七节  议“无为”-----------------------------------------------------------------------96
第八节  论“无形”--------------------------------------------------------------------104
第九节  说变革-----------------------------------------------------------------------108
第十节  谈因果------------------------------------------------------------------------113
第十一节  究“道法”------------------------------------------------------------------125
第十二节  明“道德” -----------------------------------------------------------------140
第二章  道学的产生与传承---------------------------------------------------------143
第一节  道学产生的时代----------------------------------------------------------143
第二节  道学产生的地望------------------------------------------------------------161
(一)古人类繁衍发展的主要地域----------------------------------------------162
(二)古文化发展的领先地域-----------------------------------------------------168
(三)上古重大史事的集中发生地域----------------------------------------- 173
(四)文化发达与自然环境变化的关系-----------------------------------------175
第三节  中国道学的八卦传承方式----------------------------------------------- 183
(一) 浅议伏牺八卦----------------------------------------------------------------187
(二) 《易》名三义--------------------------------------------------------------199
(三) 解三《易》书名-------------------------------------------------------------203
(四) 说《归藏》卦名-------------------------------------------------------------217
(五) 谈《周易》瑕疵--------------------------------------------------------------223
(六) 论《易》经传承道学的长短------------------------------------------235
第四节  关于“河图”“洛书”----------------------------------------------------------242
第五节  道书的道学传承----------------------------------------------------------- 259
(一)关于《黄帝经》-----------------------------------------------------------260
(二)道书传道的优缺点-----------------------------------------------------------267
第六节  论议式哲学传承的功过---------------------------------------------------274
第三章  道学的发展、嬗变与民族兴衰------------------------------------------286
第一节  道学发展、嬗变与民族兴衰的关系------------------------------------286
第二节  “五帝时期”的道学发展--------------------------------------------------292
(一)轩辕黄帝肇造民主国家制度的前因后果------------------------------- 293
(二)黄帝对传播道学思想的高度重视----------------------------------------319
(三)黄帝的道学观点与社会政治----------------------------------------------321
(四)五帝时期社会文化的重要发展------------------------------------------ 344
(五)五帝时期文化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363
第三节  夏商时期的神道设教---------------------------------------------------- 370
(一)夏禹是一个伪君子------------------------------------------------------372
(二)家天下的统治违背哲学基本原理--------------------------------------384
(三)夏商占卜与文王“演《易》”--------------------------------------------394
第四节  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 407
(一)“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410
(二)“百家争鸣”的本质作用及思想根源----------------------------------414
(三)诸子思想的历史局限性------------------------------------------------420
(四)孔子对中国道学发展的贡献-----------------------------------------429
第五节  秦汉封建神学理论的形成------------------------------------------ 445
(一)秦始皇的焚书坑儒------------------------------------------------------446
(二)汉武帝的敬事鬼神------------------------------------------------------454
(三)董仲舒歪曲道学理论构建神学思想体系------------------------- 455
(四)光武帝的迷信谶纬-----------------------------------------------------46
(五)道教对道学声誉的败坏-----------------------------------------------466
第六节  魏晋南北朝的虚无玄谈之风------------------------------------470
第七节  隋唐时期的文化移入和宗教泛滥-------------------------------- 480
第八节  宋明之际的“理、气”之说-------------------------------------------490
第四章  道学与中华文化----------------------------------------------------505
总  论------------------------------------------------------------------------------505
第一节  伦理道德------------------------------------------------------------510
第二节  政治理论------------------------------------------------------------520
第三节  经济思想-----------------------------------------------------------529
(一)春秋及其以前的经济思想-------------------------------------------- 531
(二)春秋时期以后的经济思想------------------------------------------- 534
第四节  法制观点--------------------------------------------------------------537
第五节  军事学说--------------------------------------------------------------547
第六节  教育观念--------------------------------------------------------------554
第七节  语言文字---------------------------------------------------------------560
第八节  文学艺术--------------------------------------------------------------568
第九节  建筑风格-------------------------------------------------------------583
(一) 八卦卦位对建筑布局的影响-------------------------------------- 584
(二)“天人合一”观点在建筑物上的体现-------------------------------591
(三)其他哲理在建筑布局上的体现----------------------------------- 594
第十节  医药卫生-------------------------------------------------------------599
第十一节 天文历法----------------------------------------------------------611
第十二节 史志文化----------------------------------------------------------623
第十三节 风俗礼仪---------------------------------------------------------642
第十四节 交通通讯-----------------------------------------------------------651
第十五节 生产技术---------------------------------------------------------656
第十六节 饮食文化----------------------------------------------------------666
第十七节 宗教巫卜-----------------------------------------------------------672
第十八节 优秀的民族思想精神--------------------------------------------677
第十九节 危害民族的错误思想--------------------------------------------697
(一)封建思想---------------------------------------------------------------- 697
(二)迷信思想--------------------------------------------------==--------- 710
(三)小农经济思想--------------------------------------------------------- 715
(四)均贫富思想------------------------------------------------------------ 716
第二十节 关于中华民族历史兴衰的几点认识-----------------------------733
(一)民族的兴衰在于民族思想文化的变革-----------------------------733
(二)民族思想变革在于政治思想家的倡导------------------------------737
(三)社会制度与思想理论的关系------------------------------------------738
(四)“以农为本”依然是一个关系重大的问题---------------------------742
结语:民族复兴需要建设新文化--------------------------------------------754


[ 本帖最后由 曲辰 于 2008-2-17 23:36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曲辰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48
帖子 312
编号 184283
注册 2007-7-3
来自 河北张家口


发表于 2008-2-18 06:3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曲辰著:《中国哲学与中华文化》第1章1至3节

第一章:道学名义



第一节   解“道”名



“道学”,这是后人论述中国古典哲学所赋予的一个名词。但在中国古典哲学中,则不作此种称谓,而是只用一个单字,称作“道”。对于“道”的解释,我过去在自己的著作中都是依照中国比较通行的一种说法而言,即:道,本指道路。中国古代的哲学著作中借以为名,作规律解,认为世间事物虽然纷纭复杂,但只要用心观察和研究,就会发现其变化也如大地上的道路一样,是有其轨迹可循的,因此就将此种学问称作“道”。

虽然,至今无人对我这种说法提出批评,但我一直觉得不安:因为此说并没有历史证据可以证明;此后,我又发现:以道与路相联组词,在历史上出现较晚,因为“路”字乃为后有之字,产生和使用较早的为“途”字。在中国的历史上,文字和语言发展是由简到繁的。所以,我先前的这些说法可能是错误的;此后,伴随着对《易》经研究的深入,最终发现了我先前的这种说法,是把事情弄颠倒了。这里,借《解“道”名》一节进行自我批评,并向读者致歉!

“道”字,甲骨学家们对它的釐定可能是搞错了。具体情况如下:
甲骨文中有这样一个字,分别作“ 、 、 ”形,唐兰先生认为此是“还之本字”①,我以为,对此字的认识,还可以进行讨论。

首先,从字形及其在历史的演变上说,甲骨文中的“ ”字应释作“道”字,而不应释“还”。因为,在其后的金石文字中,“道”字之形为“ ”②、为“ ”③。稍后,此字又一分为二:以“ ”为“道”,以“ ”作“导”④。小篆中的“道”字书作“ ”、“导”为“ ”。
而“还”字在甲骨文中则作“ ”⑤,金文分别作“ ”⑥“ ”⑦等。这在字形上区别清楚,与后世的字形组成要素是一致的。

其次,若从字义上进行分析,“道”与“还”这两个字,在其字形创造和所要表达的义理上,就更加明确无疑:甲骨文中的行字刻作“ ”,它是图形文字“ ”的一种刻写稍变,其义是以十字路口的图形示意为道路,会意为行路之行,在造有关于道路、行走之义的文字中用为偏旁;“ ”、“ ”的眼睛之形为“目”字,用为观察之义以与其它单字合体成新造之字,可横书也可立写;“ 、 、 ”为“眉”字,与其它字合体造字中也省作“ ”;“ ”为“方”字,指方法、方向之义。如此,以“ 、 、 ”合体所造出的“ ”字,其表意即为:用目仔细观察像道路一样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思想方法。所以,
———————————
①  《天壤阁文存》。
②  貉子卣。
③、⑦  散氏盘。
④  石鼓文。
⑤  《前》六•二三•二。
⑥  免簋二。



此字就是道学之“道”字,到了金文阶段,此字又分出了一个“导”字,道字去“方”加足形“ ”强调了行动之义。导字则换之以“手”形“ ”而作“ ”,表明了是以一定的思想理论、观点、方法开导、教导、指导别人。

而“ ”字中的“ ”是“ ”字的横书,它以用线串珠玉之形为形,即今之“丰”字;其中的“ ”是依衣襟之形而造,即今天的“作”字。“ ”字才是“还”字,它是以行路的“行”示义,依佩载于衣服上的玉环之“ ”形音,而作回还之还字。在金石文字时期,“ ”字中的“ ”字就变作“ ”,而后世以“ ”形音的字很多,如:擐、寰、圜、鬟、寰、缳、懁、澴等字。

我们从中国的甲骨文研究中,证明了中国古典哲学是产生在中国文字之前的历史上。因此,不仅中国古典哲学名词、术语中所有的字,在甲骨文中都有,其形音、示义准确无误,而且与中国古典哲学有关的文字,也都齐全。更为重要的是,由于中国文字的创造是在中国古典哲学产生之后,这就使得中国文字创造过程的本身,受到了中国古典哲学的深刻影响,从而使中国文字中不仅一些表义抽象的文字造得形音、示义确切,也使中国文字极具偏旁部首的规律性,更涵有浓厚的哲学色彩,这就使中文及汉语具有了博大精深、言简意赅的突出特点。
中国古典哲学称作“道”,由此,而将一定的思想、方法、法律、法则都统称之为“道”。称道学理论为“道理”;讨论问题谓之“论道”;用心体会哲理并融会贯通命之曰“悟道”;学道而有所心得便体现为“道德”;将以法治国者称作“执道者”;评论治国者的政绩,就论之以“有道”或“无道”……
那么,“道”的具体涵义究竟是什么呢?《易•系辞》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又说,“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①。《黄帝经•经法》言:“或以死,或以生,或以败,或以成,祸福同道”。所以,《道德经》就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此中的“道生一”者,指中国古典哲学中的一元论,亦即“太极”之所谓;“一生二”者,指一元事物中对立统一体的相异相同、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即“阴”“阳”之指;“二生三”者,指阴阳互感、互引、互动、互交,互相渗透而推动事物变化出现的新生事物。由此而有世间的万事万物。所以,“道”之所指,即自然事物客观存在着的变化规律之称谓。中国古代的先哲们研究、总结、传播、普及此种学问的目的,是要“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②,而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进步。也就是说,古人在尚无文字使用的上古历史上,研究以图案性卦画蕴涵道义,以言事物变易之理,就是要达到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言“《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③。

“道”之为学,是中国古代先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观察研究,进行积累和总结出来的一种唯物、辨证、求实的宇宙观和方法论。这一点,《易•系辞》说得极其明白:“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黄帝经•十六经》对此就说得更加直接和明白:“观天于上,视地于下,而稽之男女。夫天有恒干,
———————————
①  《序卦传》。
②、③  《周易•系辞》。



地有恒常。合于干常,是以有晦有明,有阴有阳;夫地有山有泽,有黑有白,有美有恶。地俗德以静,而天正名以作。静作相养,德虐相成。两若有名,相与则成。阴阳备物,化变乃生。”《道德经》谓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因之,道之为学,是对物质存在、物质运动、物质运动引起物质变化这种客观存在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总结,是物质存在与物质运动规律的客观体现在思想认识上的反映。是从个别到一般、从分析到综合、从具体到抽象的一种理论化、系统化、科学化思维方法上的飞跃。道之谓理,是指哲理。道之所论,是为哲学理论。道理之博大,施之四海而不为广,盈于宇宙而不为大。道理之精,可正一念之差而不为微,以明分子、原子、质子的结构与运动而不为小,用以正人伦、明礼仪、定法典、治国家、决天下疑难、预知未来事物变化吉凶祸福,而不为神奇。所以,春秋时期的管仲就说:“道行,则君臣亲,父子安,诸生育。故,明主之务,务在行道。”①孔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②。
道学,即中国古典哲学。但是,中国古典哲学思想体系,从形式到内容,与西方哲学都存在着极其明显的、本质上的很大区别。其区别最大者,有以下几点:

第一,产生时间早晚上的区别。
中国古典哲学产生于历史上的伏牺氏历史时期,这就是伏牺氏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稽之于男女,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的历史记载。伏牺氏是历史时代名称,相当于中国考古学上的细石器时代,现在学术界的认识是距今三万年到一万年左右的历史上。虽然,
———————————
①  《管子•形势解》。
②  《礼记•礼运》所引。


其时尚无文字创造和使用,所以,其时的人们只能运用象术原理创作出一套图案画的形式,来表述和传播这些道理,但毕竟在中国的上古历史上已有哲学的产生,否则,创作出一套专用图案画来表述什么?传播和传承什么?我们就是按这种哲学思想产生于伏牺氏历史时代的末期以计,其距今也有了一万多年的历史。我在做研究上是个胆小鬼,总是怕说错了话,所以就再打折扣,说中国古典哲学产生至今,至少已有七八千年的历史;而西方哲学以古希腊产生为最早,以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米尼、毕德哥拉斯、巴门尼德为计,距今为二千六百多年;古罗马的哲学思想产生,在世界上也是较早的,以出生于公元前106年的西塞罗为计,距今是将近二千一百年;爱尔兰产生哲学家同伊朗、阿拉伯一样,都是在公元九世纪;英国、法国哲学的产生,都是在公元十一世纪以来。所以,在世界上中国古典哲学的产生是最早的。

第二,传承形式上的区别。
中国古典哲学由于产生于上古尚无文字的历史上,所以,中国古典哲学最初是采取象征之术为具体方法,以阴阳对立统一规律中的阴阳为基础,创造出一套图案性挂画,以像物喻理之法教、学,使其得以传播和传承。在有了文字使用之后,才又给这套图案性的挂画注以解说性的文字,以图为主、以文字注释为辅助的形式传承。当然,在有了文字之后的历史上也产生了以纯文字写成的哲学书,如《黄帝经》、《阴符经》、《道德经》等,但其哲学名词术语仍然沿用了图案画哲学传承中的语言,所以其哲理表述用语也就与西方哲学语言大不相同;西方哲学都是产生于有了文字使用之后的历史上,所以,其哲学书籍都是以纯文字的形式写成。正是因为这个缘故,中国古典哲学理论体系的传播与传承,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限制,就连中国人自己直到今天,也只是承认以纯文字写成的哲学书为哲学著作,而否认以卦画为主体的中国古典哲学经典为哲学著作。就连思想最为“解放”的学者,也只是认为《易》经中《传》的部分为哲学著作。而对于图案画的那一部分,则认为是“卜筮书”。

第三,哲学理论本质上的区别。
中国古典哲学的最基本思想理论,是“天道”、“地道”、“人道”、“时变”,四维一絷的哲学思想理论体系。换言之,中国的古典哲学是将宇宙天体物理变化规律,地球物理及生物、动物、植物演化规律,人类社会发展变化规律,视为一个互为影响和制约的有机整体,以时间过程中对变化的显示为考稽,而综合观察、研究、分析、思维,用以指导研究、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而所有西方哲学都是将人与天地自然分作二元,以人类自己主宰天地自然万物为出发点思考与分折问题的。用现在中外学术界最流行的话说,中国古典哲学是“综合分析”思维方法;西方哲学是“线性分析”思维方法。

第四,著述与应用上的区别。
我们这里所说的“著述与应用上的区别”,是就哲学产生、发展、应用的漫长历史总体上而言的,而不是就近代而论。中国古典哲学是中国古代先哲们的集体观察、研究、总结、积累之后而形成的。虽然,史载伏牺氏始创八卦,但中国的史学家们都明白伏牺氏是一个历史时代名称,而非具体的历史人名。此后,到了神农氏历史时期,有了一定的文字使用,人们为了学习中便于记忆,给六十四幅卦画注以一定的文字,有文字以配图案画的书,就叫做《连山》,到了黄帝时期,改原先首卦以《艮》为序而为以《坤》为始后,其书名便称《归藏》,商末周初周文王父子更改卦序,重撰经文,以之行占卜用的,就称作《周易》。虽然,自轩辕黄帝之际搜集、整理、增创文字,由国家统一推广使用后,有了不少由个人撰述哲理的书籍出现,如《黄帝经》、《阴符经》《道德经》等,这些都不过是以个人的学习、理解水平而祖述中国古典哲学思想理论,并非个人之独创。其学说中全用中国古典哲学名词术语和理论,就是例证;而西方哲学由于是产生于有了文字之后的历史上,所以都是以纯文字的形式写成,都是由某个个人提出一套自己思想观点。由此而言,中国古典哲学表现为一个古老民族的集体智慧。西方哲学体现个人的思想理念。

中国古典哲学从其产生的一开始,就为一个古老的民族所重视、认同和应用,到了轩辕黄帝肇造国家制度之后,这种哲学理论就变成指导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教育等各个方面的指导思想:整个五帝时期,以道立法,以法治国,帝位传承不以血缘亲情,而是以民为本,实行选贤任能式的“禅让”制度,且土地实行公有制,并有“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①的一些公共福利性社会保障制度,以及人民对官府权力运用的某些监督措施……唯其如此,孔子评价历史,将五帝时期与夏禹推翻五帝时期社会政治制度,建立了父传子家天下的君主独裁专制奴隶制度之后的夏、商、周三代作比较,言五帝时期为“大同”社会。说夏、商、周三代“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虽“禹、汤、文、武、成王、周公”尽力为治,然也不过算上个“小康”社会,去五帝时期文明已远。至于春秋时期,则是“礼崩乐坏”的一个乱世了!

郭沫若先生论及五帝时期与夏以来社会政治制度的转变时
———————————
①  《礼记•礼运》引孔子语。



这样说:“井田制度始于黄帝,实为我国实行共产主义之最初的历史”①。“我国传统的政治思想,可知素以人民为本位,而以博爱博利为标准,有不待乎唐虞之禅让,已确乎其为一种民主主义Democracy矣。至唐尧更决定传贤之制度,我国哲人政治之成立,乃永为历史上之光荣;不幸乃有野心家之夏禹出现而破坏之也!”②郭先生的评论虽存有一定程度上的不确之处,如不能够将五帝时期的社会制度称之为“共产主义”。也不能依《尚书》独载尧以来之史,将选贤任能的帝位禅让制度说成是“至唐尧”决定传贤,而事实上则是自黄帝为始的整个五帝时期都实行的“选贤任能”之制。不过,对于五帝时期的政治思想是以“天下为公”、“以民为本”思想为指导,至夏禹变“天下为公”为一家之私,提出“唯皇作极”③,改变了社会政治制度,使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走向了一个黑暗时代,则是铁一般的历史事实。

正因为整个五帝时期在全社会普及了的中国古典哲学思想,对于夏禹要巩固他以天下之公为其一家私利服务的政治制度是极其不利的,他又不能建立起他自己的一套哲学理论,所以,他除了炮制《洪范》宣扬“唯皇作极”、“君权神授”(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外,就是禁绝古史流传,并以“神道设教”之法,竭力宣扬宿命论,以抵制中国古典哲学的社会影响,这就是致使中国古典哲学从此走向嬗变的一个深刻历史原因。虽然,春秋战国时期,为了推动社会历史变革,中国古典哲学又在一定程度上一度受到过重视,但秦以后,就又焚书坑儒,禁绝学术论争,到西汉终于由董仲舒拼凑成了以《春
————————————
①、②  郭沫若:《我国思想史上之澎湃城》。
③  《尚书•洪范》。



秋繁露》为代表的封建神学论,成为统治者以之治国的指导思想。——这也就是说,中国哲学,不论其唯物辨证也好,嬗变为主观唯心也罢,它自其产生之日起,就是作为一种“国家哲学”为历史体现的。唯其如此,哲学的由唯物变唯心,就直接地影响到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兴衰!而西方哲学则不是如此,它从一开始就是由某位哲学家个人著书立说而出现,不论其正确与错误,都无历史嬗变之说,因为没人去修改某位哲学家的原著。西方哲学当然也要影响社会变革,但不像中国古典哲学及其嬗变那样,直接影响到一个民族的历史发展与衰落。
哲学一词源于古希腊,它的原意是 “智慧学”的意思;“道”是中国古典哲学之名,它的原意是自然“规律学”的意思。我这里所说的道学,特指以《易》经、《黄帝经》为代表的周代以前哲学,所以就称“中国古典哲学”,而不是指董仲舒的封建神学论,也非指魏晋玄学、宋明理气学、心学之类。


[ 本帖最后由 曲辰 于 2008-2-18 06:37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曲辰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48
帖子 312
编号 184283
注册 2007-7-3
来自 河北张家口


发表于 2008-2-18 06:4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第二节   释“太极”



在中国古代的圆形八卦图中,其中心部位有一个阴阳两势呈旋转之态的圆形图案画,名曰“太极图”。在中国古典哲学中,亦将“太极”作为一个极为重要的术语使用。如《周易•系辞》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太极,也被称作“太一”。《孔子家语•礼运》曰:“夫礼,必本于太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吕氏春秋•大乐》言:“道也者,至精也。不可为形,不可为名,强为之,谓之太一。”

那么,“太极”的确切涵义,变成现在的通俗语言,指的是什么呢?或者说,它相当于现代哲学中的哪一个名词呢?对于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人们至今认识并不一致,也说不确切。这,是由于中国思想史上,长期搞“神道设教”的愚民之治而造成的恶果:

中国古典哲学的产生,大约在万年以前,至少是在距今七八千年以前的历史上,至“五帝”时期引为治国的指导思想,以其理论立法而治国,以其理论为指导进行天文观察研究,以其理论指导防病治病而建立中医学理论,以其道理建立伦理道德而行社会文明教化,以及应用其道理研究和发展军事理论等等,这正是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根源之所在。但是,自从夏禹建立父传子、家天下的独裁统治政体之后,就“神道设教”以愚百姓,搞起了主观唯心论,产生于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便受到了种种抵制和歪曲;到了商代,迷信神鬼,占卜成风,更是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商末周初,周文王及其子姬旦,又改中国古典哲学经典《易》经作卜筮用,这就使中国古典哲学的传承和发展受到了空前绝后的封杀。虽然,春秋、战国时期,周朝统治渐衰,各诸侯国为了称霸并最终取代周天子的统治,而纷纷变革图强,争夺人才,引起了献计献策式的“百家争鸣”,学者们纷纷以中国古典哲学观点为指导,而探讨变法革新之策,申述自己的主张,谋求获取政治地位,且又有孔子研究《易》经,阐述哲理,使中国古典哲学又出现过一个时期的相对恢复。但是,由于中国古典哲学在历经劫难之后,在古典的佚亡和被篡改的情况下,毕竟未能达到正本清源,还中国古典哲学以本来面目的程度。如此,春秋战国时代的人们,在谈到一些中国古典哲学的名词术语之时,就已有含混不清、似是而非、乃至曲解的现象出现。在言及“太极”或“太一”一词时,也同样地存在着相当混乱的说法。如列御寇说太极是“气”,并又造出了什么“太易”、“太初”、“太始”、“太素”等名词:“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①

宋代以来,其说法就更杂。张载于《正蒙•参两》中说:“(太极)一物两体,气也”;而邵雍在《心学》中又说:“心为太极”……由此,现在的《辞海》、《辞源》,就都没有作出确切的解释。

那么,中国古典哲学——道学中的“太极”,究竟指的是什么呢?其实,“太极”就是我们研究和认识事物的一个范围,相当于现代哲学之中的一元论。对此,我们只要实事求是地作一点分析,就可以明白。
———————————
①  《列子•天瑞》。


“太”,义如过于,过度;“极”,指事物达到顶点、尽头、极限。“太极”之所指,即言事物大到不能够再大,小到难以再小的一种程度。它是人们研究事物,探讨问题之际的一个思考范畴,如质、量、时间、地域、活动过程,以及关系范围等。比如,当我们在研究地球物理变化之际,“太极”就是包括地球内物质结构、物理性能,以及太阳系各个星球对它的影响等这样一个范围。若要研究太阳系,“太极”的范围就会是银河系。如果我们要研究物质结构之时,这个“太极”就会是分子、原子、原子核,或者质子了。

中国古典哲学是一元论,它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分为阴阳的,阴阳事物异性相引、同性相斥,是其最基本的道理。所以,《孔子家语•礼运》言:“夫礼,必本于太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吕氏春秋•大乐》曰:“太一出两仪,两仪出(应为“即”)阴阳。阴阳变化,一上一下,合而成章。浑浑沌沌,离则复合,合则复离,是谓天常。天地车轮,终则复始,极则复反,莫不咸当。日月星辰,或疾或徐。日月不同,以尽其行。四时代兴,或暑或寒,或短或长,或柔或刚,万物所出,造于太一,化于阴阳。”因此,“太极”在理论上,是反映客观事物具有本质性联系的一种思维形式,是属于“形而上”的一个哲学理论范畴。

比较而言,宋代的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对“太极”的解说就比较确切了一些。这就是:“太极本无极”,“无极而太极”,“即阴阳而指其本体,不杂乎阴阳而为言”。阴阳一太极,“男女一太极”。申而言之,万事万物之中,每一事物之中各有一太极……

“太极”是抽象的,而不是任何物质。我们不论研究任何事物,都运用的是哲学思想。所以,太极在古代哲理论述之中,在一定的语义上,又等同于“道”。

现在我们来对“太极八卦图”作一个简单的分析:
“太极图”所画,是一个黑白相对的圆形图,呈顺时针方向旋转运动状态;白的一边,其中心有一个黑点;黑的一边,其中心又有一个白点。白的一边大到极限,而开始生黑;黑的生长壮大到极限,便又转而生白。这个“太极图”所画,其要表达的哲理就是:一元事物,一分为二,分阴分阳;阴阳异性互引、互动、互渗、互为消长,阴极生阳,阳极生阴;但阴阳互为已根、互为依存,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唯其相反,方能相成。只有相异,才能相同。阴阳合而为一,才构成一元事物;阴与阳,因为是相比较而存在,所以阴与阳不仅始终保持平衡,而且是阴无纯阴,阳无纯阳,阳中有阴,阴中有阳。这种图案画上的表示,也说明了世界上没有绝对纯而又纯的事情。

所以,我们既可以将“太极图”看作太阳系、银河系的模式图,也可以将它视作物质基本元素结构图。无论是太阳系、银河系、或其它星云、星系团,都是由物质构成的,都存在着阴阳对立统一规律,都存在着对称性和守恒性,都存在着旋转运动。就像原子,同样有阴阳物质的异性相引、相依、对称、守恒等规律在起作用,同样存在着物质运动,电子围绕着原子核而旋转……

哲学道理,因为是将万事万物运动变化规律高度集中、归纳、概括,而提出的一种超离了具体事物的“道理”,也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理论”。因此,这种理论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抽象性。唯其如此,哲学家们往往用宏篇巨著,也难以说清多少道理。但是,在中国的古代,人们用一幅分作黑白的圆形“太极图”,就巧妙、准确、明白地表达出这么多的哲学理论问题,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伟大的创举!
中国古典哲学正是因为有了“太极”这一表示“一元”的哲学术语,才保证了其理论自始至终,都是“天道”、“地道”、“人道”、“时变”的一元论,而非西方哲学人与自然之间的二元论。这就是东西方哲学上所存在的最大区别之一。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曲辰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48
帖子 312
编号 184283
注册 2007-7-3
来自 河北张家口


发表于 2008-2-18 06:4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第三节   辨“阴阳”[/align]

阴阳对立统一规律,是中国古典哲学思想理论中的核心性内容之一。它充分揭示出一事物中存在着的阴阳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既互感互引,又互动互渗,既相互消长,又保持相对平衡,唯其相异而能相同,唯其相反而能相成,唯其分异对立而能互以为根这样一种普遍存在于天地万物之中的客观自然规律。它是推动万事万物不断产生变化发展的一个内在性根源与动力。如果抽去了事物中阴与阳的这一自然而又实质性的属性,把一谈事物中的阴阳,就说成其不是“道家”之说,而像班固那样,将谈阴阳之说不科学地列为甚么“阴阳家”理论,则所谓的“道家”之说,实质上就变成了一个毫无本质内容的空壳,“道理”也事实上就无从谈起了。

中国古典哲学关于阴阳相对之论,是世界上提出最早、内容最为广泛的“相对论”。这种相对论是科学的,是来自仰观天、俯察地、远取于山、泽、风、雷、水、火、鸟、兽之文,近稽以男女之性以及人类社会发展之理的广泛实践,进行研究、总结、集中、概括而提出的科学观点。

下面,我们就事物阴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按照中国古典哲学思想理论,分别进行一点探讨,以便澄清历史上造成的各种误解。



[align=center](一)阴阳对立的普遍性



对于“阴阳”这一中国古典哲学用语,从周代以来,一直有人在作有意或无意的曲解。战国之际的邹衍,重谈阴阳而又杂以五行之说,更以自然界变化机械地比附人事吉凶,提出“阴阳消息”、“五德终始”循环相生等非科学观点。因之,其说失之于科学,而流于神秘。此种学派,被班固分之以与道家学有别的“阴阳家”学,并推测说:其学“盖出于羲和之官”;秦汉神鬼迷信之风大炽,方士们的谈神弄鬼,亦套之以“阴阳”,致使后世的“阴阳”竟成为方士的代名词;至于今天,专引一些杂七杂八的“阴阳”怪论,刻意以谈奇说怪为旨趣者,更不乏其人。如引刘安《淮南子•说林训》中“黄帝生阴阳”之文,以及高诱的怪语,去论证“黄帝是管生殖的”老年妇女,即其例。古往今来,以“阴阳”而谈奇说怪者,多如牛毛,对此,我们无时间去进行理论,而只谈阴阳相对是不是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

按照中国古典哲学的观点,万事万物,其所以纷纭复杂,是由其性质不同所致。而其性质是相比较而存在的。对于事物的性质,则可以用“阴”、“阳”这样一个相互比较性的术语进行表述。所以,《黄帝经•称经》就说:“凡论,必以阴阳为大义:天阳,地阴。春阳,秋阴。夏阳,冬阴。昼阳,夜阴;大国阳,小国阴。重国阳,轻国阴;有事阳,而无事阴。信伸阳,而屈缩阴;主阳,臣阴。上阳,下阴。男阳,女阴。父阳,子阴。兄阳,弟阴。长阳,少阴。贵阳,贱阴。达阳,穷阴。娶妇生子阳,有丧阴。制人者阳,制于人者阴。客阳,主人阴。师阳,役阴。言阳,默阴。予阳,受阴……”一言以蔽之:凡事物,阳动,阴静,阳刚,阴柔,阳燥,阴湿,阳显,阴隐。

事物的阴阳区分,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比如,中医以中国古典哲学理论为治病的指导思想,不论其对药物、疾病、人体,都分之以阴阳:在人体,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背部为阳,腹部为阴。六腑为阳,五脏为阴。动脉为阳,静脉为阴;五脏之中,又各有阴阳之分:心、肺为阳,肝、脾、肾为阴;具体到每一脏腑之中,则又有阴阳之分,如心阳与心阴,肾阳与肾阴等等。所以,“万物负阴而抱阳”①,“阴阳者,天地之大理”②,是生命之根,万物之本。对于人的生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③
中国古典哲学承认事物有其一定的绝对性,如一个人,男人就是男人,女人就是女人,不能将一个男人说成是女人。但是,男人和女人,也是相对的,如果世界上没有了男人,也就根本不会有女人。因为,男与女都不会绝对独立地存在于世。这就是中国古典哲学中关于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道理的阐述;再比如,一件物品,其质量好就是好,坏就是坏,我们不能将好说成是坏,同样也不能将坏言之为好。但界定物品的好与坏,必须有一个度量上的标准。失去了度量,没有了具体的标准,就无以好坏之分。因为好与坏,是相比较而存在的。唯其如此,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才有“阴根阳,阳根阴”,阴与阳是互为己根、互为依存的论述。这也就是说,绝对只存在于相对之中;绝对真理只存在于相对真理之中。离开了相对,便无以谈绝对。

中国古典哲学理论中关于事物阴阳的区分,是科学的,是
——————————
①  《老子•四十二章》。
②  《管子•四时》。
③  《黄帝内经•素问》。


中国古典哲学理论中关于事物阴阳的区分,是科学的,是普遍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的。正因为事物分阴分阳具有普遍意义,所以,研究一切事物,探讨其发生、发展、变化规律,并以之制定处理事情、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不分阴阳,那就必然要产生错误,以之律已则害已,以之教人则误人。

综上所述,阴阳相对是一个客观存在着的事实,具有普遍性的哲理意义。


(二)阴阳共存的互依性



阴阳,作为中国古典哲学中的一个名词,它同西方哲学术语中的“矛盾”涵义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现在,由于人们对中国古典哲学理论的不了解,往往存有以西方哲学名词图解《易》经乃至《黄帝经》等哲学经典的现象,这事实上就曲解了中国古典哲学理论,使我们不能正确地理解它博大精深的哲理,这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发展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没有好处,而是平添危害。为此,我们就有必要对中国古典哲学中所使用的“阴阳”与西方哲学“矛盾”一词进行具体的分析与比较:

首先,“矛盾”一词源于《韩非子•难一》中所讲的一则故事:“楚人有鬻楯与矛者,誉之曰:吾楯之坚,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楯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两誉,矛楯之说也”。后世便以此典故,来比喻那种逻辑思维上前言不搭后语、不能自圆其说的错误为“矛盾”。如:自相矛盾、矛盾百出等。由此,“矛盾”就自然而然地成为逻辑学上的一个重要名词。19世纪末,为了变法革新,振兴中华,严复、梁启超等开始翻译西方哲学理论,掀起西学东渐之潮。其间,王国维等,遵从日本翻译西方哲学的优点,将黑格尔的哲学译之为“辩证法”,而贺麟则主张译为“矛盾法”他说:“黑格尔的Dialektik或DialektischeMethode既是指矛盾的实在观,矛盾的真理观及意识生活之矛盾分析等,则其含义与普通所谓‘辩证’实显然隔得很远。……我将Dialektik一字统译为‘矛盾法’,而可以贯通适合于各种不同的用法:如矛盾的实在观,矛盾的真理观,矛盾的辩难观,矛盾的分析观,矛盾的进展或历程,先天的矛盾(或先验的矛盾,如理性偏要发宇宙起源的疑问,但又不能回答),矛盾的境况(凡两难的境况就算是矛盾境况,如狼之与狈,如既不乐生又复畏死的境况等)等等。”①

贺先生为什么要坚持用“矛盾法”取代先前一些译名中的“辩证法”呢?对此,他说得也很明白:“要想把西洋哲学中国化,郑重订正译名实为首务之急。译名第一要有文字学基础。所谓有文字学基础,就是一方面须寻得在中国文字学上有来历之适当名词以翻译西字。第二要有哲学史的基础,就是须细察某一名词在哲学史上历来哲学家对于该名词之用法,或某一哲学家于其所有各书内,对于该名词之作法;同时又须在中国哲学史上如周秦诸子宋明儒或佛经中寻适当之名词以翻译西名。第三,不得已时方可自铸以译西名,但须极谨慎,且须详细说明其理由,诠释其意义。第四,对于日本名词,须取严格批评态度,不可随便采纳。这倒并不是在学术上来讲狭义的爱国反日,实因日本翻译家大都缺乏我上面所说的中国文字学与中国哲学史的工夫,其译名往往生硬笨拙,搬到中文里来,遂使中

——————————
①  贺麟:《黑格尔哲学讲演集•〈黑格尔学述〉译序》,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52~653页。


国旧哲学与西洋的哲学中无连续贯通性,令人感到西洋哲学与中国哲学好像完全是两回事,无可融汇之点一样。”①
虽然,后来的事实并没有以“矛盾法”取代“辩证法”,但是“矛盾”一词毕竟成了一事物阴阳两端之所指,而普遍用之于西方哲学的翻译之中。因为,贺麟先生的观点也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代表性。所以,传到中国的西方哲学理论中,就用上了很多的中国化名词,如“形而上学”等。这种原本是良好的愿望,由于翻译者并不真正懂得中国古典哲学,而又在西方哲学的翻译中搞形式上的“中国化”,这就给我们正确地认识中国古典哲学造成了很大的麻烦。如有人认为中国古典哲学中的“阴阳”就等同于黑格尔哲学中的“矛盾”;由于《易》经中有“形而上者谓之道”,也就有人认为中国古典哲学就是“形而上学”……

黑格尔哲学,是典型的主观唯心论,它也同所有西方哲学一样,是线性思维观念。在黑格尔哲学中,把所有相异的事物都称作“矛盾”,他认为凡在同一属下两个不同种属之间,就存在互相排斥、斗争、否定的关系,如颜色属下的“黑”与“白”,事实概念下的“是”与“非”,所有制观念下的“公”与“私”等等。而凡相同事物之间便不构成“矛盾”,不具有相互排斥、斗争、互相否定的性质。如“A”与“A”相对,必有一个是“非A”,只有“A”与“非A”之间才构成相互对立、排斥、斗争和互相否定的关系,这就是所谓“矛盾”。他认为一切事物都存在着“矛盾”,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他将事物相互区别而呈现对立的双方称作“对立面”,又说这种对立面之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矛盾性质——“非对抗性矛盾”和“对抗性矛盾”。矛盾

——————————
①  贺麟:《黑格尔哲学讲演集•〈黑格尔学述〉译序》,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42页。


的非对抗性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而对抗则是绝对的。这便是“有矛盾便有斗争”的观点。他认为只有“矛盾”的斗争才能推动事物产生变化。黑格哲学是名符其实的“斗争哲学”。

中国古典哲学与黑格尔哲学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区别,就在于中国古典哲学在研究事物及其变化规律之中,首先将事物的性质用“阴”“阳”加以区分,在此基础上,再论以事物阴阳同性相斥、异性相引的道理,而不是像黑格尔那样笼统地使用“矛盾”一词。因为“阴”、“阳”之间,其性虽然相异,但唯有这性质相异的事物之间,所存在的才是互相感应,互相吸引,互相交流,互相渗透,互为己根,互为依存,因而保持其相对平衡的一种关系,而不存在什么“斗争性”。所以,《易》经立阴阳相交之卦曰《泰》,立阴、阳不交之卦称《否》,反复申明这样一个道理:天地交,而万物生。上下交,而其志通;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上下不交,便失邦而无国。此中的“上、下”,指治国者和黎民百姓。“志通”者,言其因相互交流意见,作到了“道同志合”,因而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政通而人和。“邦”是指国家。“无邦”之所指,就是失国而不治。这也就是《黄帝经》等书所一再强调的治国者,一定要以民为本,要爱地亲民,要虚心倾听黎民百姓的意见,要代表人民的意志和心声。这,也是“五帝”时期立“诽谤之木”、置“敢谏之鼓”,鼓励人民向各级官府提批评时政意见的理论根据。阴阳相异不是“矛盾”。唯其相异,才能相通,唯其相反,方可相成。天地、上下、男女、雄雌、夫妇、父子、兄弟、君臣、昼夜、寒暖、买卖、嫁娶、公私、供需、正负、胜败、得失、生死、兴衰、权利与义务、权力与权力制约、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等等,都是失彼则无此、失此则无彼的互依互动、互根互存关系。对此,我们不妨举以“公”与“私”这个大家都天天遇到,然而并非人人都能正确认识和处理的关系为例,作一个简要的说明:

什么叫做“私”?私就是个人的利益。一个人一生下来就长有一张嘴,就要吃食物,不吃食物就活不成;人人有一双耳朵,都爱听赞颂自己的话,而不爱听逆耳之言;每人都有一双眼睛,视美则喜,见丑则恶;人之有鼻,愿闻香而不愿闻臭;人有身体就需穿衣,冬欲暖,夏欲凉,当然,也还要居住房屋等等。一句话,为了生活得更好,人人都希望占有大量的社会财富,这同为了生存,植物需要水、阳光、养分,动物需要食物一样,是一种人类从其产生之日起就有的一种本能性思想意识,而不是进入阶级社会才产生的观念。人类的私有欲望、私有观念,也是具有双重作用的:在与社会发展进步相同步的正确社会制度之下,这种人的私有欲望、私有观念所起的作用是正面的,它会给人类社会创造出越来越多的社会财富,推动社会走向文明和进步。

恩格斯因为同马克思一起建立了共产主义学说,主张消灭私有制,因而极端鄙视人类的私有欲望和私有观念,称其为“卑劣的贪欲”。但是,面对全世界人类文明发生发展的进步历史,他承认,正是人类的这种私有欲望和为了实现这种欲望的奋斗,推动了人类不断走向文明与进步。他是这么说的:“卑劣的贪欲是文明时代从它存在的第一日起直至今日的动力;财富,财富,第三还是财富,——不是社会的财富,而是这个微不足道的单个的个人的财富,这就是文明时代唯一的、具有决定意义的目的。如果说在这个社会内部,科学曾经日益发展,艺术高度繁荣的时期一再出现,那也不过是因为在积累财富方面的现代一切成就不这样就不可能获得罢了。”①
私与公,是相比较而存在的一个观念性的表述用语:在一

——————————
①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个家庭中,每个家庭成员个人的利益就为私,全家人的共同利益即为公。对于一个社会集体组织中而言,如一个村、一个工厂等,某一家庭的利益就是私,这个村或工厂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即为公。若以一个国家而论,某一省、市的地方性利益即为私,全体国民的共同利益就是公。研究讨论问题的范围如果扩大到全世界,那么,某一个国家的单独性利益就是私,而全世界人类的共同利益就是公,是真正的“天下为公”。由此而言,在文明发展进程越来越快的时代,如果没有一套与社会发展进步相适应的社会制度为保证,人类的私有欲望和行为,便会给人类社会造成极大的灾难,甚至毁灭人类自己——特别是进入原子能利用的时代,这种危险性就越来越大。

什么叫做“公”?与私相对应而存在的就是“公”。“公”就是人类社会群体共同的利益。共同利益之中就包含有个人的利益,这就是公中有私。公共的利益是无数个人利益所构成,这就是私中有公。公与私是互根互依、相反相成的关系。治家、治国,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不断地调整公私关系,使之平衡的过程。这种调整有两个最主要的方面:一是道德教育,要大力提倡“去私立公”、“一心为公”的好思想、好品德、好精神。因为私心与私有欲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性思想行为,根本不可能消灭掉,不加强社会思想教育,蔚成一种良好的“先公后私”、“公而忘私”的社会气氛,使之成为大家都遵守的社会公德,就会有很多的人们在私欲的诱惑下,给整个社

会造成不安和祸患。另一个方面,就是要制定一定的法度,很好地处理公私关系,使公与私处在一个相对平衡的“度”上,而不使其失偏、失衡。这便是依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的要义。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两者之间,也同样是阴阳互补、相反相成的关系:德治讲教育,法治论制约;德治多体现在提倡和表扬,法治多体现为规范、制裁与惩罚;以德治国者,是启发人的良知,其作用是让人内省。以法治国者,就是建立一种社会制度,并有相应的法律规章等等,以强制的办法去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德归内省,法为外制。一正一反,相反相成,目的都是一个,使社会得到和谐、有序的发展,使所有的人们都在一种科学的法律和道德规范之下,作自由、平等、公平、有序的社会竞争,去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和历史性的进步。这,便是“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的对立统一。偏重德治忽视法治,或者偏重法治而忽视德治,都是错误的。中国到了春秋战国之际,就已经对中国古典哲学的理解和应用存有失偏现象:学者论治国,有偏重于以德治国者,如孔子等人;有强调法治者,如商鞅之类。这就是后世所说的“儒法之争”。因此,治理国家,就要德治与法治“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然而,道德教育毕竟又和法制有其不同之处:在道德教育中,要提倡“去私立公”,表彰一心为公的人。但法律上则要保护个人的私有权和利益,不能因提倡“去私立公”,而随意侵犯个人合法的私有财产。更不能以某种不切实际、不符合唯物辨证哲学观点的主观愿望,美妙的理想,去制定政策、法律而行治国。那样,便会给人民造成巨大的灾难,就会蔚成一种很坏的社会风气。因为,公与私的关系,亦即中国古典哲学理论之中的阴阳关系,它是互依互存的,需要保持相对平衡的关系,损公则害私,灭私则无公。

譬如,一个社会以道德的提倡代替政策和法律,为“公”而灭“私”,当“私”被消灭得差不多的时候,“公”也就被削弱得接近于不存在了。
1958年,中国曾经普遍地建立起“一大二公”的农村人民公社,将农民家中的所有粮食、农具、牲畜等等,全部收为集体所有。办起了“吃饭不要钱,就是共产主义”的公共食堂,到处办福利性的托儿所,养老院。在生产上建立起民兵师、团、连、突击队、铁姑娘排等。所有的经济开支,物质费用,都一律搞无偿调配。到处都盛行“一平二调三收款”。所有农民的劳动,都实行的是义务制,不计任何报酬。所有农民的吃用等生活消费,都实行供给制。如此,人们在劳动付出和经济收入上取消了度量标准,失去了“法度”,而以一种失去了具体标准的抽象“道德”、空洞的“理想”管理经济,就形成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事实上执行了一种奖励懒汉、打击勤劳的政策。于是,到处出现了一种“怪”现象:到食堂里吃饭的人多,到田里干活的人少;发号施令、耍嘴皮子、跑腿打杂、斟茶递水的人多,干实事、出力气、到生产第一线的人少;装病休息的人多,真正吃药治疗的人少;粮食产量上报的数字很多,实际收到粮库中的很少;吹牛说谎的人多,到处都说粮食产量放了“卫星”,亩产数千斤、上万斤!我记得那年秋天《怀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上,其横栏黑体标题为“山三万!玉五千!”报道的内容是,山药(土豆)亩产三万斤,玉米亩产五千斤!其标题之所以文理不通者,实因字号太大,已难标明作物全称及计量单位了。而实事求是地敢于讲真话的人则太少了;这种情况又造成了一种大手大脚挥霍浪费的人多了,能够注意节约用物的人变少了的社会风气……结果,从第二年起,就全国闹饥荒,而且一连三年。


[ 本帖最后由 曲辰 于 2008-2-18 07:09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曲辰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48
帖子 312
编号 184283
注册 2007-7-3
来自 河北张家口


发表于 2008-2-18 06:5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薄一波在《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一书中,将1960年的粮食产量同1957年作了一个对比:1960年,全国粮食产量为2870亿斤,比1957年的3901亿斤减少百分之二十六以上;棉花产量2126万担,比1957年的3280万担减少百分之三十五以上;油料作物产量3405万担,比1957年的7542万担减少一半多;猪的存栏数8227万头,比1957年的14590万头减少百分之五十六;大牲畜年底饲养量7336万头,比1957年的8382万头减少百分之十二点五。这些农牧业产品的产量,大都退回到了1951年的水平。

其实,实际情况比薄一波先生所列举情况可能更糟。因为,在注重政绩的思想支配下,地方官古今都存有报喜不报忧的现象,1960年的统计数字,也难免层层掺有水分。例如,张家口市与当时的全国各地相比,还不是情况最坏的,其市委主要领导人胡开明、葛启、解峰,因说真话曾被先后点名批判,并被打成所谓“胡、葛、解反党集团”。但1960年底,全市猪只存栏数比一九五九年减少百分之五十二点八,鲜蛋下降百分之四十三点六。怀来县仅在1960年的一入冬,就因缺饲料而死亡耕畜三千五百多头……

按国家人口数字统计,1949年的全国人口为541670000人,1957年是646530000人,1951年根本未曾出现饿死人的事,然在所谓“三年困难”之中,饿死人的事则普遍发生,人口出现了负增长。不少地方平均口粮供应降低到了每日每人三、四市两的水平,野外出现了被剥光的无皮树,人民普遍因营养不良而出现浮肿病,妇女多出现闭经现象,有的还导致子宫脱垂。

如1960年,涿鹿县对十一万人进行的健康检查中,就有九万两千多人患有浮肿等营养不良而引起的各类疾病。蔚县由于将每人每日的口粮供应标准降低到三市两后,“人口非正常死亡更趋严重”,因此,1961年1月3日,中共张家口市委发出《必须及时制止死人问题的紧急通知》①……

“三年困难时期”,当时说的是“自然灾害”造成的,但中
——————————
①  张家口市的史料,引自一九八七年版的《张家口地区大事记》。


国人谁心中都明白,是人为的因素造成的,是治国的政策出现了错误。此后,当我们调整了政策,批评了“共产风”,制止了“一平二调三收款”,恢复了经济核算和评工计分的按劳分配政策,允许农民养一定数量的家禽家畜,可以种一点自留地之后,农业生产很快就产量大增,国民经济生产得到了恢复。而当“文革”开始,批判所谓“工分挂帅”,“物质剌激”,推广大寨干一天活画一道只标明出勤、到年底评分的“经验”,重新收回自留地,不允许农民养鸡、养鸭、养兔,说那是甚么“资本主义尾巴”,要坚决割掉之后,紧接着,整个国民经济生产又产生了滑坡,出现倒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探索了中国怎么搞社会主义。归根结底,就是要发展生产力,逐步发展中国的经济。”进行改革开放,“抛弃吃大锅饭的办法”②,实行市场经济,鼓励竞争,中国人的经济生活很快就达到了小康水平,中国经济的年平均增长速度成为世界上最快的国家之一!

为什么会如此?道理很明白:公与私是互根互依的关系,而非“公私之相背”③。在治国上,以批私、斗私、灭私而制定政策、法律、规章、制度并实行之,将个人利益同集体、国家的利益割裂开来,对立起来,使个人的劳动贡献同劳动所得完全脱钩,多劳动不能多得,少劳动并不少得,不劳动者也照样吃饭,甚至比劳动贡献大的人还吃得好,岂不就成了奖励懒惰、打击勤劳?如此,种地者不想着去多打粮,做工的不想去增加产品数量和提高质量,搞科学研究的没有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从事商业的不思谋着去盈利,读书的不想考高分、上大学,认为“读书无用”…… 这样的社会还能进步?事实恰好证明中
——————————
②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③  《韩非子•五蠹》。


国古典哲学关于阴阳互根互依的哲理是正确的,“灭私”必伤公。灭掉了私,“公”便失根而无依,也就根本不会存在了。公私互根、男女互根、治国者与人民大众互根、工业与农业互根……一切性质相异者互感、互引、互渗、互动、互补、互依,唯其相反而能相成,唯其相异而才相同,这才叫做“对立统一规律”,这就是中国的道理。这些道理在《易》经中除了“太极图”、八经卦、六十四别卦的道理蕴涵之外,还有大量的文字阐发与说明。对此,我们在后面关于阴阳互感、互渗等规律的介绍中,还将作进一步的补充性说明。


[font=黑体[align=left]](三)阴阳异性的互感性[/align]


我们之所以说中国古典哲学中的“阴阳”不同于黑格尔哲学中的“矛盾”,就是因为中国古典哲首分事物的“阴”、“阳”不同之性,接下来,就是要论述事物阴阳异性相感、相引、相交、互渗、互依、互根诸规律,以及事物中阴与阴、阳与阳的同性事物之间相互竞争、相互排斥、相互消减、物极必反、和而不合、和为一体等规律。同性相斥、异性相引,是两大类性质根本不同的规律,不能够像黑格尔那样,不分事物的性质,只要事物不同,就认作是什么“矛盾”,就认定存在着“斗争”的主观唯心主义认识。

事物阴阳之间的互根、互依、互动、互渗,正是由其异性相互吸引规律造成的。事物中异性间相互感应、相互吸引,由此而引发互动、互渗,同时又保持相对平衡的客观自然规律,是普遍地存着的。此举以大者,莫过于宇宙天体。如月球与地球各依其引力相互感应、吸引,并由此而产生相互作用力。但由于月球质量小,没有地球的质量大、引力大,因而它就成了地球的一颗卫星,围绕着地球旋转运行于太空之中;地球与太阳的引力相互感应、吸引,并产生互动作用。但地球的引力自难与太阳强大的引力相抗衡,因之,地球就很自然地被太阳牵着鼻子绕圈圈;太阳以其强大的质量所产生的引力,吸引着比它小的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等九大行星以及它们的一百二十多颗卫星,形成了一个有序的宇宙天体运行体系。然而,太阳系与银河系的中心“黑洞”致密物质所产生的引力相比,就又显得微不足道了,所以,太阳又只能率领着它的“家庭成员”一起,同其它星系一样围绕着银心而旋转运行了。正是由于这种复杂的原因所致,在地球上就出现了一年四季之分,朔望之变,星转斗移,以及大冰期、小冰期、温暖期等周期性变化,并因此而决定着一切物质的物理演化,决定着生物的产生、进化和兴亡……

事物若举之以小者,可以原子为例。它同样存在着阴阳异性之间相互感应、吸引的客观自然规律:电子围绕着原子核而旋转运动;在原子核中,是中子与质子之间的相互感应和吸引;在质子中,则又是夸克与轻子的对称性相互感应、吸引、以及相互依存……不同粒子,各有其不同的质量与特性,因而所产生的引力也各不相同。正是这种不同的粒子中,因有不同的阴阳感应、吸引、交流,以及各在特定条件下的运动体现,这就造成了不同的质子、原子、化学原素,因而有了不同的物质与物质特性。

我们不妨再看看生物。在生物界,阴阳异性相感、相引、相交的表现,更是千姿百态:苍鹭雌雄相引而交颈;燕鸽雌雄相引而成对;马缨花阴阳相引,其叶夜合而人称合欢;何首乌雌雄异株,虽雌雄植株生长相距二三尺之遥,然其雌雄株上之藤亦能互感、互动而交缠于一起……故,事物阴阳异性相感相交、同性相斥竞争,乃化生万物、推动事物发展变化的最基本规律。仰观天文,俯察地理,研究于鸟兽之文,探索以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远取诸物,近稽男女而作的六十四卦,讲同性相斥、异性相引等各方面哲学道理的《易》经,就是以其中的《咸》、《归妹》、《恒》等卦,形象地表述事物阴阳相感、相引、相交的哲学规律的。

在六十四卦的编制中,有一个规则:以阳卦在上、阴卦在下、各安于其位者,为阴阳不交之象。相反,阴卦居上,而阳卦居下者,为阴阳相交之象。八经卦中的《艮》卦,代表山、代表少年男子,《兑》卦代表泽水、代表少女,因此就将《兑》上《艮》下象征阴阳相感相交之卦命称以《咸》卦。咸,以“感”义作释,并兼有动词的意义。下面,我们就将此卦卦辞做一个粗浅的解释:

咸:亨,利贞。取女吉。
【浅注】咸,字有三义:一作“皆”、“都”之义用,例《尚书•尧典》:“庶绩咸熙”。二作“遍”、“全”解,如《左传•僖公二四年》:“昔周公弔二叔之不咸”。《易》经用为卦名,作阴阳交感之“感”义释,兼作动词;亨,通达;利贞,有利于守正;取,义同“娶”。

【浅释】《咸》卦所表达的,是阴阳异性互感、互引、互交、互动的自然规律。因而命此卦名曰《咸》。咸,就是“感”的意思;卦象上所体现的,就是阴阳相感、互引、互动、相交、刚柔相济的态势。因此,《咸》卦具有事物发展亨通,有利于坚守正道的德性;阴阳异性相感、相引最为强烈者,莫过于青年男女。所以,以人事而言,娶女成婚是吉利的。故,《咸》卦就以男女成婚为象而作说。

初六:咸其拇。
【浅注】初六:第一爻的爻称。第一爻,象征事物发展变化的开端;咸其拇:感而触动其脚拇指。拇:足之大指。《释文》曰:“拇,马、郑、薛云:‘足大指也。’子夏作踇,荀作母”。

【浅释】心有所感,爱而欲动,故轻轻地触动她的脚拇指。王弼说:“处咸之初,为感之始,所感在末,故有志而已。”这话是说得很对的:心有所感,志在必行,行而动之,循序渐进,故试探性地触动对方的脚拇指,以期引起对方产生同感而共鸣,达到同心互动。因为异性相引,是阴阳之间相互的,不是单方面的事。

六二:咸其腓;凶,居吉。
【浅注】六二:第二爻的爻位之称;腓:踁骨后的肌肉部位,俗称“小腿肚子”;凶:有咎、不顺之称;吉:无咎、顺利之谓。《系辞》云:“吉凶者,得失之象也”。居:止而不动。

【浅释】《咸》卦从初爻起,一直是从少男的角度作说的,言其由于被异性所引,感爱而欲交,先触动了对方的脚趾,接着就又进一步触动对方的小腿肚子。这时候,为什么经文中忽然冒出一句“凶,居吉”的话来呢?从古至今,有不少研究《周易》的学者,都不解其意而作了曲说,王弼、孔颖达也都如此。其实,这并无难解之处:阴阳相感互引,原本就不是一方的事,《咸》卦在初爻、二爻先说了“少男”之动后,接下来就又言“少女”之“感”了。这里的“凶,居吉”,是就少女的思想行为而言的。中国古典哲学产生极早,它认为,凡事物,阳者主动,阴者主静。阳刚而阴柔。并因此而形成了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少男”在新婚之夜,感爱欲交,先触动了“少女”的脚拇指,进而又触动其小腿肚子。作为“少女”并非木头,焉有毫无感受、无动于衷之理?不过,此时的“少女”也有感而动的话,依传统礼俗就会招致“轻浪”之嫌,有嫌必有咎,若有嫌、有咎就会降低“少男”日后的爱悦之情。如此岂不为凶?而无咎自然就是吉的了。“凶,居吉”是“少女”内心对自己的一种告诫之语。就一般性的情理而言,男子都具有一定的主动性、进攻性。而女子、特别是处女,虽亦有感而欲动,但同时又有某种不安的心理,静而待动,是更合乎情理的事。

九三:咸其股,执其随,往吝。
【浅注】股:大腿;执其随:执守其顺随之道;往吝:超越其顺随之道,必有穷吝之咎。

【浅释】九三爻正处事物发展的量、质之变中,“少男”已感而触动“少女”之股,而“少女”顺应“少男”所为也相对有应,但仍应恪守“顺随”之道,超越此道而主动,也会有所遗憾。虞翻说:“艮为手,故称执;三应于上,九四已变,历险故往吝;巽为处女也,男已下女,以艮阳入兑阴……志在于二,故所执下也。”他是从象学的爻位所处和爻位之变,而进行解释的,并非依哲理而言。

九四: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
【浅注】贞吉:守正而得吉;悔亡:没有任何遗憾;憧憧:心神不宁、摇曵不定之状;朋:指友爱者,此处指“少女”。“朋从尔思”是一句评论之语,言“少女”顺从“少男”之所思。

【浅释】九四爻,是言阴阳互感、互引、相交发生了实质性变化的阶段,经文之言,是以男女互感、互引、相交而作的一种比拟性哲理之释,目的是以显释隐、以简释繁,使人易懂其表现的自然法则。《易》经通篇都采取的是这种比喻性的方法,此谓“象术”,研究者称之为“象学”。《系辞》解释说:“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 象也者,像也”。举凡异性互感、互引、相交,都使事物产生质的变化,致使事物得到不断的发展和演变,达尔文谓之“进化”。而阴阳相交,都不平静,如吉凶之变而生喜惧;寒暖之变而致风雨。同样,男女相交,恪守正道,且顺且吉,毫无遗憾可言,但也表现出心神不宁的自然状态。众家《易》注,各具长短,但多忽略“朋从尔思”之释,“尔思”者何?阴阳交感之佳境也。

九五:咸其脢,无悔。
【浅注】脢:读méi,子夏《易传》曰:“在脊曰脢”;马融言:“脢,背也”;许慎云:“脢,背肉也”;郑玄也说:“脢,脊肉也”……众家之说皆沿于子夏《易传》,故均误。虽然,“脢”并非现代常用字,各类字辞工具书都无确释,然通过对中国古文字的研究,“脢”字的确切涵义并不难弄明白:在甲骨文中,“女”字是跪于地而双手交叉胸前的一个妇人之形“ ”;“母”字与“女”字的字形几乎完全相同,唯一的区别,只在于“母”字是在交叉的双手之中,相当于胸前的位置上,多了两个表示乳房的点“ ”;而“每”字呢,则是在“母”字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象征笄样的髪上饰物“ ”,表示为年已及笄的少女。故“每”字的古义,含有“美”的意思;而“脢”字,正是“每”字增加了一个“肉”的偏旁,其所强调的,正是高高隆起的乳房,且其读音不变。所以,王弼说:“脢者,心之上,口之下”,此言已接近于是。

【浅释】阴阳相交之感已至乳房,又何悔之有?
上六:咸其辅、颊、舌。

【浅注】辅:本指颊骨,此处所指犹脸颊;颊:指脸的两侧;舌:此处指接吻。
【浅释】此中的“咸其辅、颊、舌”,言青年男女异性交感愉悦之极的状态:一方面互相亲吻。同时,一扫初时小心翼翼、心欲而体试的探索性过程,而变得言语传情,达到了感情热烈、融而为一的程度。

【小议】《咸》卦,表述的是事物中普遍存在的异性互感、互引、互渗、互动、互依、互存、互为已根,然又始终保持平衡,唯其相反而能相成的客观自然规律。在上古那种尚无文字产生以用的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为了使深奥的哲学道理能够浅显易懂,就采取了用“象术”——即取象喻理的比拟性方法,以青年男女互爱而成婚这样大家都熟知的例子进行表述。这在《彖传》中说得很明白:“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指阴阳两种异性事物)感应以相与,止而说(悦),男下女,是以亨,利贞,取(娶)女吉也。”

但是,上古先圣作《易》,并非是为了讲故事,而其宗旨是要宣传和普及哲学道理,以达到“明民”而治之目的,从而推动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咸》卦就是要通过青年男女(阴阳)异性交感的象征性表述,说明异性相引哲理乃万物生发繁衍规律的重要意义。所以,《彖》辞紧接着就作总结性的哲理阐发,说:“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指执道义而治国者)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此处“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一语,是特指异性相感规律的普遍性意义,而作的总结性论说,是关于阴阳相异事物互感、互引、互动、互渗、互依、互根规律普遍性的一种特别强调。因为,这个哲学理论的强调到了今天,也仍然是意义特别重大的事情!


(四)阴阳相交的互渗性

中国古典哲学理论认为,虽然在任何事物之中都有阴阳之分,但是,又是阴无纯阴,阳无纯阳,而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此即言事物的不纯性。申而言之,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物无尽美,德无至善。万事万物之不纯,才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自然之性。纯而又纯的事物,世间所无。但是,阳非阴,阴非阳,善恶难混,黑白分明,此又是于相对之中有绝对。此之所谓,是指某一具体事物的总体性本质,在有对比、有度量的情况下,对其本质性的一种认知与表述。

《易》经在多方面表述中,体现出了物无至纯的道理:

第一,太极图所示。
太极图将一元事物分作黑白两部分,用以表示阴阳的对立统一关系。但是,在代表阳的一部分中,画出了阴点。而在表示阴的一面中又画出了阳点。如此,在一个很直观的图形中,便体现出了阳中有阴、阴中有阳的哲学观点。

第二,六十四卦编制原则和解释上的蕴涵。
六十四卦中除《乾》、《坤》两卦外,其余都无纯阴爻和纯阳爻组成的卦画,然在卦象上,则都以阴阳而分其属性。并且,显示了“阳卦多阴,阴卦多阳”的编制原则。如,《震》、《坎》、《艮》都是阳卦,在人伦上分别代表长男、中男、少男,在八经卦中,都是两阴爻一阳爻所组成,在六十四别卦中,都是四阴爻两阳爻组成。而《巽》、《离》、《兑》都是阴卦,在人伦上分别为长女、中女、少女的象征,在八经卦中全是两阳爻一阴爻所组成,在六十四别卦中,都是四阳爻两阴爻。

在《易》经中,只有《乾》、《坤》两卦是由纯阳爻和纯阴爻组成的,但在哲学理论上则丝毫没有纯阴、纯阳的涵义。

首先,它是作为“《易》有太极,是生两仪”,“立天地之道曰阴与阳”这一哲学总纲而用的,它是中国古典哲学理论的一个核心。六十四幅卦画本身,就是一部最古老的哲学论著,论述事物变“易”及其规律,是这部哲学论著论述的主题。《乾》、《坤》两卦,则正是这部哲学论著的核心性纲领。所以,阴阳所代表的,正是一元事物中,构成相反相成,对立统一体的两个组成部分,是作为一事物之内,具有相比较而对立存在的两面而作释的。其所强调的,是阴阳定位,是阴阳的相对意义,这自然没有事物纯阴纯阳的涵义。

其次,中国古典哲学由于是“天、地、人、时”四维一絷的哲学思想体系,在六十四别卦中要以《乾》、《坤》两卦作为总纲而行统摄,如此《乾》、《坤》两卦在形式上就要成为独立的卦画,各自作释。于是,就将爻位与数学结合起来,表现事物无纯阴纯阳的道理。即:以一、三、五、七、九这样的奇数为阳,二、四、六、八、十类偶数为阴,再以代表阴阳卦的“九”、“六”用以区分阴阳卦之爻位的总称,第一爻为初始之爻,故分别以“初六”、“初九”为称,最上一爻分别谓之“上六”、“上九”。如此,《乾》卦也和其它阳卦一样,从第一爻至第六爻,分别称作: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这样,“上”就成了卦画理论系统事物性质特殊的“度量”之称,超出了这个“度”,事物的性质就要发生变化。如“上九”之称中,其“上”表示了事物性质的最后极限,“九”是区分事物性质阴阳的一个总体性体现,“九”之后便是“十”,“十”为偶数,偶数是中国古典哲学理论中用以表示阴性事物的一个独特性语言。这样,中国古典哲学的卦画系统,就用爻位巧妙地表达了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物极必反的理论,准确地表述了事物中存在的客观自然规律。同时,《乾》、《坤》两卦中,也就科学地表达了阴阳相对、物无至纯、量变引起质变、物至极必反的客观自然规律。

那么,为什么没有纯阴、纯阳的事物呢?这是由于阴阳异性事物之间都具有互相感应,互相吸引,互相渗透的客观自然规律而造成的。事物由阴阳互渗、互补,这就造成了事物客观上的不纯性,就会出现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自然体现。为了将这一哲学理论说得更浅显明白一些,我们不妨稍举一点现实事例,以作说明:

例一:工业与农业的关系。
工业与农业,是对立统一体中阴阳相异、互相感应、互相吸引、相互渗透、互为补充、互作依赖、互为己根,因其性质相反而达相成的一种社会生产关系,而绝非黑格尔理论中所认为的,事物因性质不同便构成“矛盾”,而凡“矛盾”的事物之间,都存在斗争的关系。

工业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对于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认识,如何处理,就是一个治国大计。换言之,是根据阴阳互依理论为指导,还是按照“矛盾”、“斗争”之说为依据而制定发展工、农业生产的政策,其结果就会大不一样。

按照中国古典哲学理论,工业与农业,是阴阳之间异性相引的关系。处理之道,是促成其互相感应、吸引、渗透、互动、互依关系的发展。使工业生产中增加越来越多的农业产品成分,使农业生产中吸收越来越多的工业产品成分,将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相互支授、互为依存的有机性互动关系体。

也就是说,在重视发展农业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工业生产的发展,使工业生产中研究制造出越来越多、越来越好、深受农民喜爱的农用机械、化肥、农药、乃至帮助农业生产单位建立起生产、维修农业机械的工厂等等。只有当农业生产中通过吸收、消化,包含了越来多的工业生产成分,农业生产才能迅速成长、壮大、发展起来,生产出更多更好的农业产品,提高农业生产向工业生产输出大量质优价廉的农副产品能力。只有当农业生产的产品,如粮食、水果、蔬菜、肉、禽、蛋、奶、棉、麻、丝等,越来越多地供应给工厂、城市,使工业生产有充足的原料,包含了越来越多的农业生产成分,其生产才能够达到较快的发展。如果中国的农产品有三分之一实现了“规模化”、“工厂化”生产,那么,中国的农业生产就将产生一个翻天覆地的大变革、大提高!

不仅如此,就连工、农业产品的成本、价格、利润,也是互为影响,互为渗透,互为制约的,不是良性互动,便是恶性循环。比如说,在制定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政策之中,如果不是将农业生产的发展看成是工业生产发展的根本、命脉,而是当作工业生产发展的一块垫脚石,以产品价格的剪刀差获取高利润,以牺牲农民的利益为代价而保证工业生产的发展,提高化肥、农药、农用机械、农用塑料薄膜等工业产品价格。那就必然要导致农业生产成本的提高,农业生产由于成本的提高,缺乏扩大再生的必要资金,导致生产能力下降,反过来就又影响到工业生产。因为,这必然导致来自农业生产方面的工业原料贫乏,使工业生产失去后劲,达不到应有的发展。甚至,工业生产还会因失去自己赖以生存的根本而自行消亡。“三年困难时期”,就是因为要保证“钢铁元帅升帐”而使农业生产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于是,粮、棉、油、麻、禽、蛋、奶、肉等农副产品普遍地大幅度减产,这就迫使一些轻、重工业不得不进行“调整”,使许多工厂、矿山停办,一些重要建设项目纷纷“下马”,导致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比例严重失调,而陷于崩溃的边缘。这是“计划经济”中政策失误的历史实例;在“市场经济”中,这种工农业生产的互依互存关系,同样不能够改变。中国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首先在农村实行了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本内容的经济改革,大大地激发出广大农民的劳动生产积极性,各类农产品迅速增长,工业生产由于获得了丰富的生产原料及解放出来的劳动力等,其生产也迅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例二:公有与私有的关系。
公有与私有,同样存在着相互吸引、渗透、依存、互动、互为己根的关系,自古皆然。只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其相互作用的具体形式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罢了。但是,无论其形式如何变化,公私互依的客观规律是不会改变的。因之,我们也不必遍举其例,此姑依现代工业企业发展与工人收入为例,以作简单分析:

在一个国营企业中,这个企业的整体利益即为“公”,它以企业的总资产和扩大再生产的能力为标志;而工人的个人劳动收入就是“私”,它以工资、奖励等多寡和增加速度、幅度为标志;而整个企业的行政管理便是调整“公”“私”关系的关键性机制。在正常的情况下,工人以其劳动获得工资收入的方法,向企业这个“公”进行渗透:工人为获得个人利益而付出给企业的劳动工时越多、工效越好,则企业的产品生产就越多,产值越大,所获得的利润越高,企业的这个“公”也就越来越壮大。当工人从实践中认识到,企业的这个“公”共利益正是个人“私”利赖以存在和扩大的根本,便会努力增加生产,千方百计降低原材料消耗,处处爱护设备,爱护公物,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并为提高产品质量、数量进行发明、创造。也就是说,工人为了获得更多的私利,向企业渗透的私利性劳动贡献越多,则企业这个“公”共利益的蛋糕就越大,在同行业中竞争中的能力也就越强。企业的管理者,如果明白了公私互依的哲学道理,将工人的切身利益这个“私”视作企业这个“公”发展壮大的根本、基础,那么,就必然会千方百计地提高工人的思想水平、劳动技能,鼓励工人多劳动,以增加工资收入,并且会制定奖励发明创造的条例实施,以及伴随着企业利润的增加而及时提高工人的工资,始终保持对工人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相反,如果广大工人都将“公”与“私”看成是“水火不相容”的对立事物,根本不把企业这个“公”看作自己“私”利赖以存在的根本。那么,他们在生产之中,也就不会关心产品的质量,不爱护公共财物,见到损公肥私的行为也不会与之斗争,甚至还会为了分得一杯羹而同流合污,以损公而达肥私之目的。其结果是,当企业这个“公”随着大、小“老鼠”们的不断啃咬而变得千疮百孔后,其工人们的个人“私”利也就越来越小。企业倒闭之日,也就是所有这个企业里的职工“私”利死亡之时。同样,如果工人将企业当成自己利益的命根子,而企业的管理者则以“批私”、“斗私”、“灭私”为指导思想,在企业管理之中,不是以不断更新设备、实行产品更新换代、节约原材料的消耗、降低产品成本等措施,来提高市场竞争能力,而是处处以牺牲全体工人的利益为代价,降低工人工资,或者用转嫁企业因管理不善造成的亏损,强迫工人“集资入股”、“以产品推销”代替发工资、以及拖欠工资等手段来保企业这个“公”,则工人在企业这个“公”失去了对他们的吸引力之后,不是消极怠工,便是愤而离去,使这样的企业最终不得不走向破产。

为了不引起人们的误解,我们还必须再说几句题外话:在思想教育中提倡“去私立公”、“公而忘私”是正确的。因为人的自私之性是同其社会生存直接相联系的,是一种人类的本能性的自然体现,不进行社会公德教育,只在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管理上正确地处理公私关系,是远远不够的。不然,就会使人类社会变得物欲横流,社会公德败坏,犯罪率增加,社会便无以维持正常的秩序,人们的社会生活便不得安宁;但是,社会公德教育属于“以德治国”的范畴,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生产管理等,则属于“以法治国”的范畴。“德治”与“法治”也是阴阳互依关系,缺一不可,不能互相取代。用属于“德治”范畴内的“去私立公”、“公而忘私”之类社会道德提倡代替法律、政策和具体的生产管理,就会限制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全社会陷于科技落后,人民贫穷;以“法治”范畴内的具体管理取代“德治”,忽视社会道德教育的功能,必然造成全社会的道德沦丧,世风败坏。所以,轩辕黄帝治国,就提出了“刑德相养”的著明论点:“天德皇皇,非刑不行;穆穆天刑,非德必倾;刑德相养,逆顺乃成。刑晦而德明,刑阴而德阳,刑微而德彰。其明者以为法,而唯道是行。”①

现在,我们提出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口号,正是中国古典哲学中关于阴阳平衡、中正治国的一种科学体现,是同中华民族文明始祖轩辕黄帝“刑德相养”的哲学观点相一致的,这也正是中华民族在一个崭新的时代自觉地成熟起来,并终将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标志!
阴无纯阴,阳无纯阳,是客观自然规律的体现。

——————————
①  《黄帝经•十六经》。


[ 本帖最后由 曲辰 于 2008-2-18 07:16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曲辰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48
帖子 312
编号 184283
注册 2007-7-3
来自 河北张家口


发表于 2008-2-18 06:5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五)阴阳同性的排斥性

中国古典哲学理论认为,在事物阴性与阴性、阳性与阳性的同性事物之间,普遍地存在着互相排斥、互相竞争、互相斗争的自然规律,这或者才可以称之为“矛盾”。但是,即使在同性事物相互排斥的、可以称作“矛盾”关系中,也并不一定就表现为“你死我活”的斗争,而是依据相互排斥的双方所处的时间、地点、环境、主、客观等许多具体条件,以及自身的需要而决定其“排斥”方式的。这中间,也同样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一种,是双方长期的对峙,既相互利用,又相互争夺,双方或斗或和,总免不了一些磨擦的存在;

再一种,是由于在竞争中谁也吃不掉谁,同时,竞争着的双方,又面临着共同的、更强大的竞争对手,这样,正是由于双方的性质相同,竞争的目的相同,共同竞争的强大对手相同,因而决定了其同性者的双方利益、命运相同,所以,同性竞争的双方又可以实行和平共处、共同对付强敌。在这种情况下,双方还会通过合而为一的途径,组成一个新的实体,以增强自己的实际竞争能力,而达到自己单独竞争所达不到的目的。这就是中国哲学中提出的“利者,义之和也”的“和为贵”重要理论观点之依据。

还有一种,是同性竞争的双方,在竞争中总会有一方不断壮大自己,削弱对方,使事物沿着物极必反的规律发展变化,最终达到吃掉对方的情况发生,这才可以称之为革命性的斗争;

当然,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是多种多样的,而决不是西方唯心主义哲学家们所说的、简单化的“斗争”模式。总之,同性相斥所表现的,就是一种社会生存中的自然竞争,无论是微生物、植物、动物以及人类自己,都是如此。即使是青年男女之间,如果为了相同的利益而各为自己,就不再是事物的“异性相引”规律所存在,而是“同性相斥”的竞争对手了!《睽》、《革》两卦,就表述的是“同性相斥”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我们先来看《睽》卦:

《睽》卦的上卦为八经卦中的《离》卦,下卦是《兑》卦。从上下卦分别代表的物性、人性、情理上说,无一不构成相互“矛盾”的状态:首先,从哲学理论上说《离》为阴卦,《兑》也是阴卦,这就构成了“同性相斥”自然规律存在的性质基础。所以,这就决定了卦画所象的基本性质,应以同性相斥的自然规律而对此卦进行解释;其次,以物性而言,上卦之《离》代表火,火性炎上。下卦《兑》代表泽水,水性润下。这样,居上位之火,向上燃烧,居下位之水向下浸润,这就构成了水火不交、事物不济的物理现象,这就是一种南辕北辙、事相睽违的现象;第三,以人事而论,上卦所代表的是已婚的中年妇女,下卦则代表着未婚少女,这就像一个家庭中,一位后嫁来的继母同前妻所遗未婚少女同居一家之中的情形一样,她们之中,不仅年龄不同、地位不同,且心志亦各不相同,日常生活之中,总是会产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按照《易》经的“象术”原则,上卦亦称作“外卦”,它象征的是事物发生变化的外因,也就是下卦所代表的“少女”生存的客观条件。下卦也叫做“内卦”,代表事物发生、发展、所处的内因。故此,凡六十四卦之释,都是从下卦的最下一爻向上卦的最上一爻,作为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时间过程而作释的。如此,处下位的“少女”虽然对处上位的“中女”心存不满,然在家庭地位上是处于一种相对弱势的情况下。同时,“少女”又远没有“中女”的生活经验丰富。这种客观情况,就决定了“少女”与“中女”之间总有“矛盾”和斗争存在,但却构不成对“中女”的威胁,也不可能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正因为如此,就命称此卦作《睽》卦。睽字,在甲骨文中是人目向相反方向所视的图形“ ”。在字义上,表示相互违背,意见不合之意。由此,《彖传》就这样说:“睽:火动而上,泽动而下;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这就是《睽》卦所要表达的哲学意义。

按照《易》经阳数奇、阴数偶的编卦原则,《睽》卦的第四爻,本该是阴爻之正位。而《睽》卦的第四爻则是阳爻符号,这就是“九四失位”。若是将“九四失位”给予纠正的话,那么,上卦就变成《艮》卦了。《艮》卦代表“少男”,虽然,按着《易》经的立卦与解说原则,男居上位而女居下位,并不能构成异性相交的实际情况。然而,即使如此,“少男”与“少女”异性相引的规律还是存在的。且《睽》卦的三、四、五爻所构成的爻位组合,正是“八经卦”中的《坎》卦,《坎》卦既代表“险难”,又代表人的“心志”。所以,《彖传》在说了“火动而上,泽动而下,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之后,又说了“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的话。这是依据卦象之变而作的一种假设性之语,其目的,完全是为了以“异性相引”之语,反衬“同性相斥”规律的表述,以对比之法突出地强调对于“同性相斥”规律之认识。如果真的第四爻变阳爻为阴爻,那就不再是《睽》卦,而变成《损》卦了。但历代研究《易》学者,因为多数未能依哲学研究的观点而解《易》经,这就造成了种种曲说流行,而犯自相矛盾的解释之误。

我们再来看一下《革》卦:
《革》卦的卦画,正好是《睽》卦上下卦画的一种易位,然而只这上下位置的改变,同性相斥的矛盾性质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两位女性之间,已不再仅仅是 “其志不同”、意见不和了,而变成了一场你死我活的革命性决斗了。这种变化所表现的哲学理论阐发,集中地体现了中国古典哲学,在具体问题、具体情况分析方面,充满了唯物、辨证、求实的科学精神:

第一,《兑》、《离》两个“经卦”所代表的事物并没有改变,两卦都是阴卦,都代表女性,其所反映的仍然是同性相斥的客观自然规律;

第二,两卦上下易位之后,《离》火在下,火性炎上,正好烧向《兑》泽。而居上位的泽水,其性下润,又正好冲着《离》火。这种卦象正是一幅水火不相容的情景;


第三,在《睽》卦中,“中女”居“上位”,“少女”居“下位”,这就如同占统治地位的是一位政治经验丰富、而又实力较强者的处境一样,她的目光重在向外发展(火性炎上),以扩大其影响,而不是重在对内进行更加残酷的压迫,因为那对于巩固自己的地位不利。自然,这样的既得利益者,也不想进行大的变革而改变现状;处于“下位”的“少女”呢,虽然不满于自己所处的地位,但由于自身力量弱小,且又斗争经验不足,根本不具备发动革命,推翻“中女”的统治取而代之的能力。这种现实的条件,就决定了她只能是采取一些比较平和的、处于“上位”之“中女”也能够做些让步的情况下,同“中女”进行讨价还价。如此,“少女”同“中女”之间虽然心志不同,意见不和,常有矛盾和磨擦,但斗争的结果则是双方都做一些让步,也能做成某些小事,取得一点小的成绩。

然而,原先的《睽》卦,经过上下卦易位之后,情况就发生了极其重大的变化:

其一,经验不足、力量薄弱的“少女”居于上位以治下,而斗争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中女”反居下位而受制于“少女”,这就必然要引起“中女”的不服和全力反抗;

其二,社会地位和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之后,“少女”和“中女”之间的矛盾就变得异常激烈起来:“少女”凭借居于上位的“优势”,积极对下进行斗争(泽水下浸),而居于下位的“中女”,自也不甘示弱,也以其猛烈的攻势向“少女”发起反抗斗争(烈火炎上)。如此,“中女”与“少女”之间的同性相互排斥,就形成了水火不相容的、你死我活的斗争了;

其三,依着《易》卦卦画象征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原则,下卦为事物的内因,上卦为外因,这就形成了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中女”主动地发动革命性斗争,以彻底改变其社会地位的一种必然形势,故命此卦之名曰《革》。

革,即变革、革命之义。因此,《彖传》一开始便点明其卦义:“革:水火相息,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曰革。‘已日乃孚,’革而信之。”由于下卦为《离》卦,《离》卦既代表“中女”,又表示为火,火燃而生光,光华四射,能够照亮黑暗,带来光明。所以,《彖传》紧接着又说,“文明以说,大亨以正,革而当,其悔乃亡。”至此,为让人们深刻了解《革》卦所蕴涵的意义,《彖传》又举以历史上商汤、周武革命的事例,申言发动社会变革推动历史进步的伟大意义:“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义)大矣哉!”

综上所说,《易》经中的《睽》、《革》两卦,是讲同性相斥规律中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的。形式的不同表现,是具体条件的不同所造成的。同性相斥自然规律,在自然界普遍存在,如两个以上相同频率电波的互相干扰;两个以上频率相同的声波、光波、水波之间的互相干涉;国与国之间政治、经济、领土、自然资源的争夺;同行、同业、相同产品生产的市场竞争;同性动物之间的性伴侣争夺;同类植物在同一块土地上对于阳光、水分、空间和成份相同肥料的争夺;两个以上天体的引力对另外天体吸引性干扰而引发的摄动;人类社会中,不论男女,为着个人利益的互相竞争等等。同性相斥规律和异性相引规律,同样又构成了对立统一、守恒等规律。正是这种性质不同的规律同时存在于自然界而交互作用,才使万事万物既变得纷纭复杂而又各有其序。

中国古典哲学,由阴阳之分,而述同性相斥、异性相引规律,不仅反映了事物变化规律的客观实际,同时也科学地分清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这本身就体现出了它的科学性。


六)阴阳消长的极反性

物极必反,是事物中存在着的客观自然规律。中国古典哲学对此有着充分的论述。《易》经及《黄帝经》等中国古典哲学书籍,都有不同程度的论述。《易》经在表述极反规律方面,运用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手段:

第一,太极八卦图上的显示。
太极八卦图并非如今人所猜测的那样,是甚么后人所伪造,而委实是与六十四卦一起创立的。它在中国尚无文字使用以传播和传承道理的遥远历史上,是作为六十四幅图案性卦画传播与传承哲学载体中的一个总纲性哲理图案画出现的。只不过,它的八经卦排列,是依照“天地定位,风雷相薄,水火相射,山泽通气”的立卦原则而定位画出的,与周文王为搞卜筮而改画的“后天八卦图”不一样。太极八卦图是顺时针方向旋转运动的。其太极图中的阴阳两势,就表现的是阴极生阳、阳极生阴,物极必反规律。其八个经卦不仅按天南地北、符合二十四个农时节令的方位画出,同时,其阴阳爻符号也同太极图非常一致地呈现阴极生阳、阳极生阴的消长变化。

第二,卦图爻位上的蕴涵。
六十四卦,每一卦都有六个爻位,极反规律在爻位上的蕴涵是很普遍的。此依《乾》卦为例,其爻辞依次为: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有悔。其《象传》、《文言》之意大体相近。《文言》曰:“潜龙勿用”,下也;“见龙在田”,时舍也;“终日乾乾”,行事也;“或跃在渊”,自试也;“飞龙在天”,上治也;“亢龙有悔”,穷之灾也。

在卦象之中,多表现事物发生变化之初与变化结果,出现好变坏、坏变好的情形。如《益》卦就是好变坏的例子:初九:利用为大作,元吉,无咎;六二: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永贞吉。王用享于帝,吉;六三:益之,用凶事,无咎。有孚中行,告公用圭;六四:中行告公,从。利用为家迁国;九五: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上九: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

第三,卦、爻辞的直接表述。
例如,《泰》卦的卦辞说:“小往大来,吉,亨”。接下来的《否》卦,其卦辞正好与《泰》卦相反:“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而《泰》卦九三爻的爻辞中,更直接地提出了“无平不陂,无往不复”的哲学命题。

第四,卦名与卦序排列的显示。
《易》经六十四卦的卦名,都有阴阳对称性的呈现,这自是由卦画、卦象所决定的。在现存《周易》卦序及《序卦传》中,虽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但在极反规律的表述上则仍很明显。如《序卦传》:“《泰》者,通也。物不可以终通,故受之以《否》”。“《睽》者,乖也。乖必有难,故受之以《蹇》。蹇者,难也。物不可以终难,故受之以《解》。解者,缓也。缓必有所失,故受之以《损》……”

第五,《系辞传》的阐述。
《系辞下传》曰:“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生焉……”

第六,卦象上的体现。
客观事物中所存在的极反规律,并非一种简单的变化,机械地从这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而是通过量的积累改变了事物的性质而出现的,是一种质的变化。这一点,在卦象上体现得特别充分,如《剥》、《复》、《夬》、《姤》等卦都是如此。至于《坤•文言》中,说得就更加直截了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辨之不早辨也。《易》曰:‘履霜坚冰至’,盖言顺也。”对量变引起质变的论述,《系辞下传》又作了充分的发挥:“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易》曰:‘何校灭耳,凶’”。这些,就是从“积善成名、积恶灭身”这样人人都能明白的事例之举上,将事物由量变引起质变的哲理说明白、说透彻了的。

关于极反规律,长沙马王堆西汉早期墓葬出土失传了两千年左右的《黄帝经》,在《经法•四度》中这样说:“极而反,盛而衰,天地之道也,人之理也”。

管仲辅齐桓公,他结合治国实际,也有运用极反规律的独到议论:“君有三欲于民,三欲不节,则上位危。三欲者何也?一曰求,二曰禁,三欲令。求必欲得,禁必欲止,令必欲行。求多者,其得寡;禁多者,其止寡;令多者,其行寡。求而不得,则威日损;禁而不止,则刑罚晦;令而不行,则下凌上。故,未有能多求而多得者也,未有能多禁而多止者也,未有能多令而多行者也。故曰:上苛则下不听,下不听而强以刑罚,则为人上者众谋矣。为人上而众谋之,虽欲毋危,不可得也。号令既出又易之,礼义已行又止之;度量已制又迁之;刑法已错,又移之。如是,则庆赏虽重,民不劝也。杀戮虽繁,民不畏也。故曰:上无固植,下有疑心。国无常经,民力必竭,数也。”①


(七)阴阳异性的守恒性

我们已经提到过,中国古典哲学是广义的相对论。不论是《易》经,《黄帝经》,还是孔子的《论语》,都有阴阳相对、守恒规律的蕴涵与论述。事物的阴阳异性守恒规律,是自然界客观存在着的一个极重要规律。我们在谈论中国古典哲学与中华文化的关系之际,就不能不对其进行讨论。先说《易》经:

《易》道理论认为,万事万物都各分阴阳,阴阳的对称性、守恒性,是普遍地存在着的。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中得到证实:

第一,太极图中阴阳平衡、守恒的显示。
太极图中阴阳平衡、守恒的图形,民间俗称“阴阳鱼”。它是将中国古典哲学道理,以图形的方法所做的一个最直观、最显明、最集中的纲领性显示。
——————————
①  《管子•法法》。



第二,八卦图中阴阳相反相成的立卦原理和解说。

八卦图中的八经卦分别命称之为《乾》、《坤》、《巽》、《震》、《坎》、《离》、《艮》、《兑》,以其分别代表“天、地、风、雷、水、火、山、泽”,以阴阳相互对应而作排列。这就是“天地定位,风雷相薄,水火相射,山泽通气”的立卦原则。以这个原则所排列出的正是“伏牺八卦方位图”,亦即人们所说的“先天八卦图”。这个八卦图的排列,不仅在卦画上八个图形显示出阴与阳两两相对应,相反而又相成。而且,它与太极图一致地呈现出顺时针方向的旋转运动,全图八个卦画的爻位,体现出阴极阳生、阳极阴生的有规律渐变。其渐变,又是与四时变化吻合的。当然,我们现在所见到的《周易》,在《说卦传》中,将伏牺立卦原则误载为“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这就不仅语序颠倒,且衍生出一个“不”字,它与八经卦原本相反相成、顺时针旋转的正确排列,是不相符合的。在今本《周易》中所谓“文王八卦方位图”的排列,同样也是错误的。它严重地违背了阴阳对称、守恒规律——不过,此非这一小节所要谈的问题,故从略。

在八经卦和六十四别卦的立卦原则中,其所蕴涵的所有哲学思想,并不是八卦产生之后才有,而是在此以前我们的先祖就已经发现、研究,并且完全掌握,由此而形成一套完整的哲学思想理论体系了。只有先有了这种哲学思想理论体系,人们认识到它对于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极端重要性,才会在尚无文字使用的特殊历史情况下,开动脑筋,创造出这样一套独特的图案画哲学理论载体,依其进行哲学蕴涵、体现和传播哲学思想的。

第三,六十四卦名称之命的对称性体现。
六十四卦卦名的命称,有着充分的阴阳相对和守恒体现。如《乾》对《坤》,《泰》对《否》,《坎》对《离》,以及《震》《巽》相对、《艮》《兑》相对、《损》《益》相应、《既济》与《未济》相应等等。

第四,在卦辞、爻辞、《彖传》、《象传》、《文言》、《系辞》中的表述。
阴阳对称守恒,在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中,是一个普遍存在着的客观规律,人们不能够违背这种客观规律而行事,不然就会招致灾祸。唯其如此,一部《易》经,从其阴阳符号之创,八卦之立,经文之撰,到《彖》、《象》之述等等,时时处处都在强调这一规律的重要性,用以警示世人守以公、平、中、正,不可偏听、偏信、偏行、偏动。而认为“公则明”,“偏则暗”,“公则安”,“偏则危”。一个社会的法律、法规、伦理道德,无不体现公正守恒的原则。例如《讼》卦,其《彖传》就说:“惕中吉,刚来而得中也……利见大人,尚中正也”;这个话变成现代通俗之语,就是这样的意思:一个人,如果时时警惕,言行不要失于中正,公平,那就吉而无祸;为什么要打官司呢?就是因为刚直不阿的法官一出现,就可以得到中正、公平的是非裁决。所以,当此之际,是利于求见大人物的,这是因为崇尚中正、希望公平的缘故。

同样,《家人•彖传》也特别强调了阴阳平衡、守恒思想:“《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家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师•彖传》又从治天下的角度,强调中正的重要性:“‘师’众也;‘贞’,正也。能以众正,可以王矣!”而《恒》卦,则是比较集中地体现并强调中正守恒的伟大意义。我们不妨对此作一个简要的分析:

《恒》卦卦象之《经文》曰:“《恒》: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

《恒•彖传》说:“恒,久也。刚上而柔下,雷风相与,巽而动,刚柔皆应,恒。《恒》:‘亨,无咎,利贞’,久于其道也。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利有攸往’,终则有始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此道,而天下化成。观其所恒,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为使不研究《易》经、乃至没有读过《易》经的读者,加深对阴阳对称、守恒规律的理解,现在把《恒》卦中《彖传》之语,用白话复述如下:

恒,其义就是阴阳对称而长久不变。《恒》卦卦画中所显示的,就是阳与阴的互依,雷与风的感应,长男与长女的互引互动,刚与柔的相反相成,这两者和顺运动,体现了事物中所存在的阴阳守恒性。《恒》卦所说的“亨,无咎,利贞”,就是要对阴阳对称、互感、互引、互依、互动 互为依存、互为己根这种通畅、正确、永远不变的客观自然规律进行强调。因为,天地万物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规律,就是阴阳守恒规律。“利有攸往”,就是告诉我们,在事物的变化当中,原有的阴阳平衡被打破了,新的阴阳平衡就会立即形成,正是这种阴阳守恒规律的存在,才有利于事物的不断向前发展。它就像日月,只有依据自然法则而运行于太空之中,才能长久地照耀世界。也只有如此,才有春夏秋冬的变化而有利于万物的生长。先圣们正是依此阴阳对称守恒规律,制定了法律和道德规范,依此来教化和治理天下,做成事业。我们只要观察和了解到阴阳守恒规律的存在,就能够明白天地万物变化的实际情况了。

《易》经以《恒》卦象征夫妇关系,其意义是极为深远的:

按照《易》经的认识,夫妻和家庭规范,以及国家制度,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依照客观自然规律,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逐渐形成的。国家制度,是在家庭规范的基础上的一种社会性的延伸和发展。这就是《序卦传》中所说的:“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恒者,久也。”

现在,学者们通过对人类社会发展史、特别是原始社会发展史以及婚姻家庭发展史的深入研究,充分证明了中国《易》经之论的科学性。所以,《易》经以《恒》卦象征夫妇关系,除了对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家庭关系,给予了科学性、稳定性的肯定之外,并以此强调了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一切事业中,都必须遵从阴阳守恒这一客观自然规律。违背这一规律,就会造成祸患!对于阴阳对称守恒规律,我们只要稍作实际检验,就可以证明它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举以大者,我们可以说说银河星系。银河系,按天文学家们说,有一两亿颗恒星,它们形成了一个圆盘状的太空分布,其形状有点像体育运动中所用的铁饼。当然,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天文学家们又有了新的说法:英国剑桥天文研究所的吉尔默、里德两个人的研究认为,银河系是个椭圆星系,形状像个巨大的哈密瓜;日本国立天文台的中井尚说,银河系的样子像一支巨大的雪茄烟;而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斯珀盖尔等人则说银河系是一个棒旋星系……但是,无论其形状如何,其恒星、行星、尘埃、气体云等物质的分布,都是呈对称性地围绕其银心;其四条旋臂,也会是呈对称性地展开;其银晕分布,也会是对称性的体现;银河系的恒星,也同其它星系一样,会是成双、成团地分布……

银河系中所包涵的一个小星系——太阳系,我们现在知道的比较清楚:九大行星都围绕太阳公转,其运行轨道呈共面性、对称的椭圆形。九大行星的自转、公转轨道,都具有相对稳定的守恒性。

若举以小者,就可以以粒子为例。粒子虽小,但也同样体现阴阳对称和守恒规律:有一个粒子存在,必有一个反粒子;粒子和反粒子的产生与湮灭,同样会是成双成对地进行,因为,它们不能够违背阴阳对称守恒规律!

倘若我们再观察一下所见到的自然物,其阴阳对称守恒性的体现,更是无处不在:在植物中,其枝叶呈现对称性对生或互生。其叶形尽管千差万别,但叶面呈现对称性是其规律性体现,就连其果实亦如此。至于其初生的出土幼苗,对称性双瓣、双叶呈现,则反映了对称守恒性是它们共有的根本性规律;在动物界,动物的肢体都具有对称守恒性,左右肢在数量上相等,在长短上相等。如果左右腿长度不一样,则不能很好地行动。这种现象本身就是在告诉人们:阴阳对称守恒规律是不可违背的自然法则;同样,即使是在人造器物中,对称守恒规律也同样在不知不觉地被遵守,特别是在一些运行器物中,阴阳对称守恒规律是被严格地遵守着的:因为,飞机的机翼如果做得左右不对称,便飞不上天空。就是稍微差一点,也飞不平稳;汽车、火车的车轮,也必须是左右对称、数量相等,否则便不能行驶,差一点也要出事故……凡此种种,都说明了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着阴阳对称守恒的客观规律,不管人们承认与否,它都在发生着作用。

中国古典哲学理论,早在距今五千年左右的历史上就已经普及,就已经用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指导思想,这正是中国文明发达之早、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秘密”所在。如以道立法、以正治国、执中守信等等,都有明确的强调:“道生法。法者,引得失以绳,而明曲直也。故执道者,生法而弗敢犯也,法立而弗敢废也,故能自引以绳,然后见知天下而不惑矣!……天地有恒常,万民有恒事,贵贱有恒位,畜臣有恒道,使民有恒度”。“应化之道,平衡而止。轻重不称,是谓失道。”①

思想支配言行,理论决定政策。哲学思想理论上的正确与否,是极其重要的:同样是在中国的土地上,同样是中国人,同样是办中国的事,到了二十世纪,我们虽然都有着美好的愿望,都有着一股子干劲,都在努力地做事,可是却屡屡发生失误。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原因就是我们被黑格尔的主观唯心论给弄迷糊了,强调“我们必须反对平衡论”,因为事物的“对立统一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而对立的互相排除的斗争则是绝对的”。无论是在什么事情上,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中间道路、中立态度、公正立场是没有的。于是,就大批“中庸之道”,大讲“斗争哲学”。于是,反左就右得出奇,反右就左得要命。公正的立场,公正的意见,只要一出现,就被—扣上一顶顶“中间立场”、“中间路线”、“中间人物”、“机会主义的骑墙派”的帽子。在这种思想风气之下,无论在什么问题上,都是一面倒的意见,很难听到不同的声音。也正因为是如此,决策性的错误机率本来就很多,而出了问题又没人敢说话,非等到乱子大得无法收拾的时候,才可能有人慢慢地、试探性地、婉转地反映出来……如此,对于一种错误决策的纠正,就来得相当迟缓,错误造成的损失也就相当巨大。至于哲学上的相对论、阴阳守恒规律,虽中国数千年来的典籍上载之,且论之颇详,然而哲学家们却闭口不提,其原因,就是有人囿于西方哲学理论的影响,缺乏理论创新上的勇气。仅此就足以说明《恒》卦所阐述的哲学意义,是何等重要!
——————————
①  《黄帝经•经法•道法》。


[ 本帖最后由 曲辰 于 2008-2-18 07:06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曲辰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48
帖子 312
编号 184283
注册 2007-7-3
来自 河北张家口


发表于 2008-2-20 07:3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曲辰著:《中国哲学与中华文化》

第四节   析“中庸”

“中庸”是道学——也就是中国古典哲学中一个极重要的理论观点,它是对于阴阳守恒规律在社会实践中具体应用上的一个名词。中庸一词中的“中”字,即一部《易》经始终强调的中正、中行、得中、久中、中和、中道之意。如《乾•文言》:“刚健中正,纯粹精也”;《讼•彖传》:“利见大人,尚中正也”;《屯•象传》:“虽磐桓,志行正也”;《泰•象传》:“得尚于中行,以光大也”;《复•象传》:“中行独复,以从道也”;《临•象传》:“大君之宜,行中之谓也”;《坤•象传》:“黄裳元吉,文在中也”;《需•彖传》:“位乎天位,以正中也”……“庸”,为社会实践之劳,有功之动。“庸,瘅,劳也”①。例如:《国语•晋语七》载韩献子语云:“臣闻之曰;‘无功庸者,不敢居高位’。”韦昭注云:“国功曰功,民功曰庸”。又,《国语•周语中》:“服物昭庸,綵饰显明”。韦昭注曰:“庸,功也。冕服、旗章所以昭其功,五綵之饰所以显明德也。”换言之,“中庸”之原义,就是人们在其日常生活之中,不论是言行,还是待人接物,以及处理任何事情,都能坚持一种公、平、中、正,不偏激的态度,这种行为的本身就是对社会的一份贡献,就是功劳,就受到国家的表彰。“中国”之称,也是由此而来。“中国”就是行中道之国的称谓,这种称谓,早在夏代以前就已有了。绝非后
——————————
①  《尔雅•释诂下》。



人以夜郎自大的无知心态所妄加猜度的什么“处在天下之中,就称中国”;“中庸”一词,也绝非“文革”中所批判的那样:“就是不偏不倚,按常规办事,走老路……中庸之道就是鼓吹折中调和、宣扬保守复旧、反对斗争、反对前进的反革命之道。它是一切反动派镇压劳动人民、进行反攻倒算的十分虚伪、毒辣的反革命武器。”①更非世人所理解的庸碌无为。对于“中庸”一词的不懂与批判,由来已久,鲁迅就曾说过这种无知的话:“性情表现的形式不一,最普通的,第一就是听天由命,第二就是中庸”②。此诚如孔子所言:“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我们已经讨论了事物阴阳对称守恒的问题,也从宇宙中星体、星云、星系、以及分子、原子、质子、动物、植物、人类等多方面的证据证明了阴阳对称、守恒规律的存在。而我们研究事物变化之中客观存在着的自然规律,绝不是无事可做。中华民族的先祖在尚无文字的远古历史上,为了克服无文字难传道理的特殊困难情况下,精心编创一套图案性卦画依其传播道理,也非无事可做,而有意让后人猜谜,浪费时间去进行甚么“《易》学研究”,而委实是这种客观规律的认知,对于人类社会发展非常重要。因此,就要千方百计地克服一切困难传播此种理论,让人们应用,以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并由此而使人民从社会历史发展中得到益处。而“中庸”就是具体应用阴阳对称、守恒客观规律于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种简明、必遵法则。它是中国古代人提出的一个治病救人、律己修身、整齐家庭、治理国家、平定天下的哲理性总则。
———————————
①  《孔孟之道名词简释》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77~78页。
②  鲁迅:《华盖集•通讯》。



先说治病救人:我们已经说到,人体之内五脏六腑,都各具阴阳之性,中医治病的总则,也就是调理人体之内各部分的阴阳,使之平衡。也就是通过望、闻、问、切等各种综合性手段,确诊患者到底患上了什么病症,其患病的具体原因是什么,患者的那一部位器官功能受到了损害,由此而使得某一器官失去了原有的阴平阳秘状况。然后,针对具休情况,或用针灸,或以按摩,或施药物,或动手术,其最终目的,就是扶正祛邪,恢复被病变影响、削弱了的某一器官之正常功能,使其恢复原来的阴阳调和的正常状态。其论曰:“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①。此是医学上的“中庸”之道。

次说整齐家庭:《易•家人》曰:“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家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这几句整齐家庭的话,也非今人所全能理解。常见有人引之而依汉代以来董仲舒炮制的封建“三纲五常”谬论曲解之。实质上则是不通历史变化、强不知以为知的谬说。中国古代的礼仪,完全是按照古典哲学理论制定的:认为男为阳,女为阴,夫为阳,妻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兄为阳,弟为阴。阴与阳之间所存在的是对称、守恒规律。运用阴阳对称、守恒规律处理家庭关系,首先就是承认男女、夫妻、父子、兄弟之间在人格上的平等,权利、义务上的平等,这些关系都是一个互相关
——————————
①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爱、互感互动、互为影响的关系。其具体要求就是要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互敬互爱。但是,阳者主动,阴者主静,父子关系处理不好,其责任首先在父亲。“养不教,父之过”,此之谓也;兄弟关系处得不好,责任首先在兄长。就连兄弟共同犯罪,古代的法律上也规定要重责兄长,对其弟则适当从轻。这是因为,兄长也负有教导弟弟的责任;夫妻关系不睦,责任首先在丈夫。对这种家庭伦理行为规范的论述就是:“为人父而不明父子之义,以教其子而整齐之,则子不知为人子之道以事其父。故曰:父不父,则子不子……”①这,就是“父父、子子”简行文字中所表达的原义。这,也就是要以中、以正而治家,调理阴阳,使之平和的“中庸”之道。

古人为什么在论之以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先是将个人的修身放在首位,接着就提到家庭,而不是把治国这样的大事放在首位呢?这就是,全社会要做到讲道德,有礼仪,文明而有序,就必须首先要从每个国民个人的自我道德修养做起。如果,在一个国家之中,每个公民都能讲道德,而言行文明,那么全社会自然也就文明祥和了。每一个家庭都能教育好自己的子女,整个民族就兴旺发达。如果每一个家庭都处理不好夫妇、父子、兄弟、姊妹之间的关系,那么,社会便必然产生乱象;一个不能以道修身、正心而按客观规律办事,而是丝毫不懂道理的人,他哪里还能够整齐家庭?连个家庭都治理不好的人,又何谈治国?这就是古人论治国必先从修身、齐家做起的道理。也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最基本含义。

再说治国:先秦诸子百家,其学说或异或同,但都言“以正治国”。由此而言:“政者,正也。正也者,所以正定万物之
——————————
①  管仲:《管子•形势解》。



命也。是故,圣人精德立中以生正,明正以治国。故正者,所以止过而逮不及也。过与不及也,皆非正也。非正则伤国。”①这是因为,治理国家,不论有多少繁杂的事情要处理,总归起来,就是以中正不偏的政策、法律、规章、制度,综合性地调整各个方面的关系而使之平衡、协调、呈现出良性互动地发展状态。这就要言中,行中,用中。故《黄帝经•经法•道法》言:“道生法。法者,引得失以绳,而明曲直也。故执道者,生法而弗敢犯也,法立而弗敢废也。故能自引以绳,然后见知天下而不惑矣……公者明,至明者有功。至正者静,至静者圣。无私者智,至智者为天下稽。称以权衡,参以天当,天下有事,必有巧验:事如直木,多如仓粟,斗石(读dàn)已具,尺寸已陈,(此借度量之制以言法度)则无所逃其神。故曰:度量以具,则治而制之矣。绝而复属,亡而复存,孰知其神?死而复生,以祸为福,孰知其极?……反索之无形(指道理,亦即今称的哲理),故知祸福之所从生。应化之道,平衡而止。轻重不称,是谓失道!”到了现代,就连管理一条道路,也是需要划出一条中线,而制定出交通规则,使车辆、行人各行其道,行而不乱,动而有序。偏左偏右都要出乱子。若再要说得宽泛一些,就连造物、制器也得持中、用中,绘图于纸就得先画出一条中心线。若设计建造一座建筑物,其布局不对称,则失之以庄重、大方、美观,重心不正的高层建筑物,就会倒塌。这就是“巧工用中”,无规矩而难成方圆之理。

正因为持中、用正,以中正立法治国而调整各方而的关系,使全社会的人们都在一种公平、公正、明白的社会制度之下生活、竞争,所体现的是按中正守恒的客观规律办事,体现的是
——————————
①  《管子•法法》。

一种社会文明,它是一种哲理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所以,古人就将“中庸”提到一种尊道贵德的高度认识与评价,以恪守中道而为德。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故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①。
综上所析,中庸之道,是据自然规律中阴阳对称、守恒法则,而提出的顺天、应人的修身之道,齐家之道,治国之道。

———————————
①  《礼记•中庸》。


[ 本帖最后由 曲辰 于 2008-2-20 07:54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曲辰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48
帖子 312
编号 184283
注册 2007-7-3
来自 河北张家口


发表于 2008-2-20 07:3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第五节   考“天人”

“天人”与“天人感应”,是中国古典哲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在中国的历史上,一直受到人们的研究、阐述与重视。因此,其对于中华文化的发展起到过极为重要的作用,是中华文化之所以有博大精深哲理蕴涵的重要理论根基。如《易》经就是以“天道、地道、人道、时变”而立卦,通篇都讲天、地、人之间相互感应、相互影响的辨证统一关系的。《黄帝经》提出了治国者要“上知天时,下知地利,中知人事,善阴阳之为用”的重要观点。在中国的历史上,孔子、孟子、管子、老子、庄子、墨子、荀子、子思子、韩非子等历代学者,没有不谈“天人”关系的。太史公司马迁因言获罪,被“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箠,幽于圜墙之中”,之所以忍辱含愤而不死者,“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完成《史记》之著。就连中国的普通百姓办事,也不忘记讲究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性条件之分析。

在中国的历史上,虽然从夏禹改变了五帝时代的民主社会制度后,就竭力抵制道学思想,以“神道设教”之法歪曲道学理论,至商末周初,周文王父子又改《易》经为卜筮用,但封建独裁统治者们始终未能搞出一套为巩固自己政权服务的哲学思想理论来。在春秋时期,虽又有李耳篡改《道原经》而成《道德经》,鼓吹愚民哲学,使中国古典哲学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嬗变。但是,由于李耳在其《道德经》中,只不过是反反复复地讲了一个极反规律,并把它强调到了极端化、机械化的程度,由于其说并未构成一个完整的哲学思想理论体系,中国古典哲学的嬗变程度还不是很大。至秦始皇焚书坑儒,禁绝学术论争,汉武帝罢黜百家之言而搞一言堂,独尊董仲舒的所谓“儒术”,这才使封建神学理论取代了中国古典哲学的传播。由于董仲舒的封建神学理论,是全部盗用中国古典哲学、也就是道学的名词、术语为其外包装,这就使得中国古典哲学的原有名词、术语全都变了味。后世的学者,往往由于不研究中国的思想变迁史,不了解中国古典哲学,就误将董仲舒的封建神学理论,当成了中国古代传统的思想。倡之者是如此,批之者亦复如此。这样,人们就以李耳的思想硬往黄帝头上加,以董仲舒的封建神学理论硬往孔子头上栽,这就事实上造成了一种混乱。所以,我们不能因董仲舒以“天人感应”这一中国古典哲学上原本博大精深的科学观点作包装,而贩卖他的神学理论,就也将“天人感应”的科学观点予以否定。为着正本清源,分清董氏神学与中国古典哲学的界限,我们就需要对“天人感应”的观点进行一点分析。


(一)“天人感应”论非董仲舒所创

“天人感应”的论点,并非董仲舒所创,而是中国道学从其思想体系形成的那个时候起,就已经提出来的重要哲学理论,此观点在《易》经、《黄帝经》等哲学著作中,都有明确的蕴涵与阐述。

先说《易》经。《易》经就是将天道、地道、人道、以及这三方面的时空变化,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而行阐述“道理”的。所以,伏牺创八卦时,先以事物分阴、分阳,而制阴爻、阳爻符号,按天道、地道、人道组成了八个不同的图案性卦画。然后再以此八个原始的图案画为经纬,作八八相重,而得出六十四个图案画,依其象征不同事物,谈其变化道理的(如下图)

天道      
人道        从初爻至最上爻为时空变化过程
地道      

故,《易•系辞》就说:“《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材之道也。”

中国古典哲学中所说的“道”,指的就是客观自然规律;所谓“道理”指的就是哲学理论;“天道”之所谓,指宇宙中日、月、星辰的天体运行变化规律。由此地球上而有昼夜之分,潮汐之变,四季更替,风雷雨雪等复杂的气候变化;“人道”之所指,就是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社会发展诸规律。由此而有生老病死、善恶荣辱、吉凶祸福、治乱兴亡、悲欢离合等诸方面变化和其因果关系;至于“地道”,则是指地球物理变化及地球上动物、植物、环境条件等沧海桑田之变诸规律。将此三者合一而以时空过程观其变化中的规律,就是认为此三方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存在着互为感应、互为影响、互为制约的内在关系。这,就是“天人感应”科学命题提出的理论依据。这便是“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①;“知地宜,
——————————
①  《易•系辞》。



顺时而树,节民力以使,则财生。”①等类宏观性综合研究问题的思想方法。由此而言,对于中国古典哲学,不仅可以称之以博大精深、唯物辨证的科学理论,而且也只有这样的哲学,才是真正的“宇宙观”。任何既不分事物阴阳之性,又不讲阴阳同性相斥、异性相引,更不将宇宙天体变化、地球物理及万物变化、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变化看成是一个有机整体,而以时空变化过程研究和解决问题的线性思维方法,都是不配称作“宇宙观”、“世界观”的。

中国的道学理论,不是像西方哲学那样,是某个个人著书提出的观点,而是中华先民集体的智慧结晶,是中华先民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实践中,仰观天、俯察地、观变于万物、稽之于人类本身,而总结出来的科学理论。“仰观”、“俯察”之谓,说的是通过实践经验的总结,而上升到理论。“稽之”之谓,就是说此种理论提出后,再通过实践进行检验,以观其理论是否确当。“天人感应”在《易》经中的论述是肯定的,科学的。如“天地感而万物化生”的明确表述。同样,在《黄帝经•经法•论》篇,也论之颇详:“蚑行喙息,扇飞蠕动,无不与天地总,无不庭顺矣。不失其常者,天之一也。天执一以明三:日信出信入,南北有极,度之稽也;月信生信死,进退有常,数之稽也;列星有数,而不失其行,信之稽也。天明三以定二,则一晦一明。地正四极以立七法,天定二以建八正,则四时有度,动静有位,而外内有处。天建八正行七法:明以正者,天之道也;适者,天度也;信者,天之期也;极而反者,天之性也;必者,天之命也。地之明、正、适、信、极、反、必者,天之所以命物也。此谓之‘七法’。
——————————
①  《黄帝经•经法•君正》。


“七法各当其名,谓之(事)物。物各有其本性,谓之理。理之所在,谓之道。物有不合于道者,谓之失理。失理之所在,谓之逆。逆顺各有命也,则存亡兴坏可知。合于道者则生慧,慧生正,正生静,静则平,平则宁,宁则素,素则精,精则神。至神之极,见知不惑。”

我们在上面所引的《黄帝经》之语,用短短的两段话,就以日、月、星辰的天体运行与地球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地球上之所以有昼夜、朔望、四季、寒暖变化规律,以及万物生长变化无不顺应此种规律的道理说清楚了。此中的“天道”,指的就是宇宙天体运行规律,丝毫没有神鬼之类的含义。我们由《易》经、《黄帝经》之论,清楚地知道,“天人感应”是中国古典哲学从来就有的重要理论观点,而不是董仲舒的发明创造。


(二)“天人感应”是科学命题

“天人感应”是一个科学的命题,它是中国古典哲学博大精深的理论根基。之所以如此,因为它是中国上古先民在长期的科学研究、特别是在长期天文研究中得出的科学结论。这个科学观点的提出,不仅对中国的古代科技进步提供了重要的研究理论,依其作为为指导思想,促进了中国古代天文、医药、卫生保健、饮食、建筑等各方面科学研究的长足发展,更提高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这些,都有大量的历史证据,是无可置疑的事。

⑴“天人感应”论对天文学研究的推动
天文学研究,以及其它自然科学不发达的民族,产生不了唯物辨证哲学。唯物辨证哲学不发展,天文、地理、医药、卫生等科学研究也不会发展进步很快。这同样是一个社会历史进步方面理论与实践相互制约的辨证话题。中国古典哲学之所以起源很早,同中国古代天文学研究开展极早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天文学研究又同农业生产发展进步存在着因果性的联系。按着目前考古发现所证明,中国局部地区进入农业种植经济生产时代,大约在距今一万两千多年以前。全国进入农耕生产时代距今已有八千多年的历史。所以,中国天文学研究的肇始年代距今至少在一万多年以上。唯其如此,到了距今五、六千年的历史上,中国的天文学研究,就已经取得了令现代人都感到惊奇的历史进步。在《史记•五帝本纪》、《世本•作篇》、《吕氏春秋•勿躬》等古籍中,都记载轩辕黄帝极为重视发展农业生产,曾组织了大量的科学研究人员,开展天文观察研究,并制历授时,教民以时耕作。其时制定的《黄帝历》、《颛顼历》,都是四分历,岁实已精确到了365•25日。其中,《颛顼历》一直沿用到了西汉,直到重新制定的《太初历》颁行为止。《尚书•尧典》记载有一段帝尧对负责观察日月运行官员的谈话:
“尧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暘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仲春……申命羲叔宅南交,平秩南讹,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饯纳日,平秩西成:宵中星虚,以殷仲秋……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平在朔易:日短星昴,以正仲冬。”

由于中国近代科技落后,西学东渐,国人疑古,《归藏》、《尚书》、《周书》、《尉缭子》等一大批古籍被定为伪书,所以对其所载古史无人在意,自然也不研究。到了20世纪80到90年代,随着考古研究的进展,一大批埋藏于地下两、三千年的文物、古籍相继出土,学者们经过对照性的研究,认识到《归藏》、《尚书》等一大批古代典籍原来并不是伪书。于是,一些古籍所记载的古史又得到了研究。其中,《尚书》里所记载的四象四仲中星的星躔位置经竺可桢、比约、李约瑟等中外科学家们充分运用现代的先进科学手段进行了研究,结果中外科学家们得出了一致的认识:《尚书•尧典》中所记载的,正是唐尧时代以前的实际历史天象记录资料。李约瑟说:“长期以来使学者很想利用岁差来确定出它的年代。例如,比约曾经成功地证明,在公无前2400年前后上述四宿大概是在二分点和二至点(0°、90°、180°、270°)上……重要的是,这四个点分别落在赤道圈的四个象限点上,而赤道圈和大多数的星距也相合。竺可桢为了定出各宿距星最相合的赤道圈的年代,曾进行过一番计算,结果……他在二十八宿体系建立的年代问题上,又一次被引回到公元前三千纪”①。

李约瑟所提到的,长期以来,学者们之所以很想利用“岁差”进行计算,以确定《尚书•尧典》中所记载的二分二至点确切年代,是由于存在着“岁差”的原因,春分点沿黄道带每年大约以50″•24的速度在西移,大约26000年移动一圈。所以,古今的二分二至点是不一样的。而“岁差”的发现,最早是希腊天文学家喜帕恰斯,时间是公元前2世纪,但他没有将此称作“岁差”,也计算的很不准确,认为100年西移1°;同时,西汉天文学家们也发现了《黄帝历》、《颛顼历》中的分至点与西汉时的实际天象不合,因而重新制定《太初历》;到了东汉永元四年,天文学家贾逵将分至点西移“谓之日却”,认为治历应以76年西移1°断之;公元四世纪,虞喜推算为50年西移1°。国际上依《宋书•律历志》所载虞喜“岁渐差之”之
——————————
① 〔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四卷第二十章。



语,定为“岁差”。至于国际通用的、比较精确的“岁差”常数,则是19世纪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上才通过的。所以,疑古者说《尚书•尧典》上所记载的四象四仲中星星躔位置是后人的“伪造”,就是一种无知的妄说。且不用说《尚书》是公元前6世纪,孔子从中国古史料中选编的,就是到了汉代,人们也伪造不了!不知“岁差”常数,如何“伪造”得了公元前三千年时的四象四仲中星准确的星躔位置?

中国古代,正是有了哲学上“天人感应”的观点,人们才倍加重视天文学研究,并由此而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李约瑟研究中国古代科技史而没有研究中国古代的思想史,所以,他就不理解在中国的古代,执政者为什么重视天文学研究,由国家供养天文学家。他说:“希腊的天文学家是隐士、哲人和热爱真理的人,他们和本地的祭司一般没有固定的关系;中国的天文学家则不然,他们和至尊的天子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是政府官员之一,是依照礼仪供养在宫廷之内的。”

⑵“天人感应”论对生命起源的正确阐述
对于生命起源的研究,是近现代才提出来并进行研究的一个课题。但是,中国的《易》经,至少几千年以前就科学而肯定地指出:“天地感而万物化生”。这也就是说,中国古典哲学以其理论研究指出,不是上帝造人,其生命的起源也不是“滋生”,而是由天地感应引起地球物理变化的一种化学反应而产生。这业已由现代科学研究证明了是正确的:

天地之间的感应,也同宇宙间各天体之间的感应是一样的,这主要是通过引力、电磁力、强力、弱力等形成的一种相互作用关系。
现在,我们就以“天地感而万物化生”来谈。地球诞生之初,曾经是一个高温流质状的球体。因此,朱熹猜测地球诞生之初“须尚软在”①,是正确的。由于地球自身引力所致而形成了大气圈之后,地球也由诞生之后的高温状态逐渐降温,地球表面便开始形成一个原始的岩石层地壳。在热胀冷缩的物理作用下,原始地壳在向内收缩的过程中,就给地壳内的高温岩浆造成了越来越大的挤压。而承受了压力的高温岩浆,也自然就产生了反弹力。这种压力与反弹力之间,就形成了“矛盾”;来自地心的引力,吸引着地球表面的物质向内收缩,而来自太空中太阳及其它天体的引力则又会对地球自身的引力产生不同程度的抵消作用,这也是“矛盾”。“矛盾”的不断产生和解决,就是推动事物产生、发展、变化的重要力量之一。对地球引力最大的天体是太阳,它对地球自身引力的抵消作用最为显著。地球,由于它是以黄赤交角23°27′围绕太阳公转,所以地球内部受压的高温岩浆,便在沿黄道带受太阳引力较强的地方,冲破原生较薄的地壳向地表溢流,这就是陆地板块最初的成因。地下岩浆冲破原生地壳在地表的溢流,带出了大量的水蒸气逸发于空中,遇冷凝结为雨降回地面,流向陆地板块之外的低地,这就形成了地球上最初的海洋。地球上水的大量出现,及其在地上和空中的不断立体循环,不仅为切割、冲刷、搬运原始陆地,从而造成复杂地层沉积、扩大陆地板块起了重大作用,同时也成了不断冷却原始地壳、使其不断向地层深处加厚岩石层的循环冷却水。更加重要的是,地球上水的出现,及其不断在地空之间的立体循环,在地表上的流动,这就给地球上生命的化学产生和进化奠定了最基本、最关键的自然条件。
由于地壳下的岩浆随着地壳冷却使地壳向下不断增厚、应力加强,原先地壳裂缝上溢流的岩浆会因不断冷却、凝固、而
——————————
①  朱熹:《朱子性理语类•理气上》。



使裂缝缩小,地下岩浆原先的溢流会变成为喷发,这自然又会给地壳造成强烈的震动。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原始大陆板块周围地带与原始地壳薄厚不匀,应力强弱差别太大,就极易受到地下岩浆喷发震动的破坏。如此,地下岩浆的喷发就会逐渐转移到大陆板块的边缘的地带发生,这便又是半岛、海岛形成的地球物理机制。

大陆板块周围的火山喷发,最初当为群体性喷发形式,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地壳的不断增厚,岩石层总体应力增强,地球上的火山喷发会渐次减少。但受地壳收缩压力影响的地下岩浆反弹力总是要向外释放的,这就必然要在大陆板块与板块之间的海洋中间向外冲动。虽然,在没有陆地板块覆盖的海洋中,地壳应力相对为弱,却也由于不断的增厚,远不可与地壳形成之初相比。如此,除了在个别地方出现新的火山暴发,形成岛屿外,大部分地方只是将海底地壳冲得隆起,变为一道道海岭和海底高地。由此就又引发了大陆板块破裂、移动、以及形成陆地上山、河、盆地、湖泊的重要物理机制。

现在,科学家们将大陆板块在地球表面的移动称作“板块漂移”,这种表述用语事实上是不贴切的。因为,大陆板块在地球表面呈不同方向的相互移动,是根本“漂”不起来的,也不是什么自然的“漂”流性“移”动,而是由于海岭及海底高地的出现和不断升高,将大陆板块处于海岭和海底高地的一边不断地抬高,使其失去原来的平衡而产生了一种滑坡性的移动。这种移动同时又是和来自太阳引力、地球自转中产生的离心力的共同作用下,地球表面物体沿赤道需要保持对称性平衡作用,综合在一起进行的。在这种多原因的综合性作用下,就发生了使其原来的板块产生断裂、分离,原来隔有海洋的陆地板块又互相靠拢、碰撞、挤压、扭曲,以及大陆板块在实际移动中同原始地壳产生磨擦、受阻等一系列地球物理现象。这就是大陆板块产生褶皱、形成山脉及其走向的实际原因。山脉的形成、地形的复杂化改变,控制了不同水系的发育形成,由此而在大陆板块上出现了不同流向的江河以及大小不同的湖海。自然,江河流水对山岩、高地的切割、冲刷、搬运、沉积,又是更复杂的地形、地貌以及大、小平原和低地出现、扩展的重要原因……

太阳、月亮、地球等天体的引力、光、热、电磁以及各自运动相互感应作用,不仅是地球上形成复杂的构造性地质演变的重要原因,也为生命的化学产生和自然进化,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原始地壳破裂后高温岩浆在地表的大面积溢流,在大气层形成后而产生“温室效应”,使地球表面在很长的历史上保持着高温;地下岩浆向地表溢流的过程中,会将地下大量的水蒸气,以及碳、氢、氧、氮、硫、磷等化合物带出地表之外,与空气中的氨、氦、氖、氩、氙等组成多种物质的混合气体;充斥于空中的大量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变为滂沱大雨的降回地面过程中,又伴随以雷鸣的震荡,闪电的大量放电,这就客观上使是时的地面与空中,形成一个天然而又巨大无比的“化学反应炉”。就是在这座“化学反应炉”中,各种无机物长期地、不间断地产生分解与化合,从而形成甲醛、氰化氢、甲烷、氨基酸之类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质在水的冲刷、携带之下,就会在一些内陆湖、海中不断地聚积。经过长期的积累和相互感应作用,就会由有机分子形成多分子体系,尔后慢慢地演变为原始生命,进化成各种微生物、植物、动物,并由古脊椎动物中进化出了最高级的动物类形——人类。

⑶“天人感应”论对生命科学的重大贡献
中医学理论博大精深,这是人们都知道的。因为,直到现代,科学的现代化医疗设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有一些西医治不了的疑难疾病,中医往往以自己的理论为指导,或以针灸,或以按摩,或用中草药,却能取得很好的疗效。可是,为什么中医理论能有此种奥妙?却不是许多人都能明白的。因为大多数的人们是不懂中国古典哲学的,也更是不读中医理论经典的。大约就连做学术研究的学者们,恐怕亦是如此。

其实,说破其因,大家谁也不会再感到奇怪。中医理论之所以博大精深,是因为中医学完全是以中国古典哲学为指导,而进行防病治病的。在中医学理论中,通篇都贯穿着“天人感应”的理论观点。“天人感应”不光是对生命的起源作了正确的阐述,而且,它又是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思想理论根据。古老的中医学理论,不仅应用中国古典哲学阴阳辨证理论探讨人体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奇经八脉、营气、卫气,以及血液、皮肤、毛发等生理功能和互为影响的关系,而且更依“天人感应”理论为指导,详论一年四季各种气象变化对人体的影响作用,造成疾病的内外因客观因素,以及具体的辨证防治措施。其论无处不反映出“天人感应”理论的科学精神。如《灵枢经•九宫八风》篇,就是专门论述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转变之际,风对人体的影响。指出:八方之风,各有虚实之分。“风从其所居之乡来,为实风,主生长,养万物;从其冲后来,为虚风,伤人者也,主杀主害者”。如何判断风之虚实呢?这就要在季节上分辨了。因为,一年四季的气候转换之变,也必然要应之以风雨:顺时令之风为实风,不合时令的反常之风为虚风。人们避虚风,也就是“贼风”的侵害,应当像躲避矢石一样,要密切注意。故,卫生之道,在于“谨候虚风而避之”。

这是为什么呢?按照《黄帝内经》的医学理论:在自然界,万物生长都存在着一种生物自身为了适应自然变化而适变的自我调节机制,这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称的“生物钟”。生物自身的自然调节机制都是依自然的常规性变化而行自我调节生理功能的。如一日之中的昼动夜静调节,四季之中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自我调节等。生存于自然界中的人类,其身体的自我调节机制同样是依季节变化而变化的。如到了秋天,草木停止生长,进入一个相对的休眠状态之中,人体亦同样呈现一种收敛的特征。如为了避免冷风寒气侵入肌体,一般情况下都体现为毛孔紧闭。故此,虽秋冬气候寒冷,而人体中却容易造成因热量散发很少,而形成的内热郁结情况。若此时气候反常,气温忽暖而南风起,则极易因毛孔张开而感受风寒,染以时疫,引起伤风感冒的流行;到了立春之后,按季节变化该是东风送暖、大地回春、草木萌动、万物复苏而生长的时候了,人的身体生理调节机制也顺应此种自然之变,一般情况下全身的毛孔都呈现张开的状态,此一是散发一冬郁结的内热之需,二是此时已无需防备寒冷袭击,身体各部位也需要自由呼吸,以增强新陈代谢功能。若此时气候反常,忽然降温而刮起西风、北风,肌体就极易受风而致疾病:风气游动于腠理则痒;伤于筋则筋挛;搏于脉中则血闭不通;郁于肌肉间则疼痛麻木……

《灵枢经》在《刺节真邪》、《卫气行》等篇中还指出:人体之中有营气、卫气各依二十八脉运行于体内,“卫气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若按一日中二十八宿分时,则在不同的时段运行于不同的部位。正因为如此,若用针刺穴位治疗疾病,就须“以期候气而刺之”,便可取得最佳的疗效。

中国在几千年古老的历史上,在医疗技术条件相当落后的时代中,就能够以极简单的望、闻、问、切为手段而诊病,用一根小小的银针,依双手的推、拿、挤、压、按摩方法,或者一包草药就能够预防和治疗疾病,而且直到今天亦还行之有效,使外国人感到惊奇,感到不可思议。其奥妙之所在,就是中医治病以中国古典哲学理论为指导而行实践,特别是以“天人感应”理论研究防病治病的结果。这说穿了,是指导思想的博大精深,而不是其医疗器械有甚么先进。现在,在世界上风行起来的“气功热”、“食疗热”、“按摩热”、针灸或中草药治病“热”,其实质是对中国古代“天、地、人、时”四维一絷哲学思想理论的一种肯定,绝不是说明舍弃先进的医疗器械不用,而去用旧的望、闻、问、切,以及使用极简单的一根针的治病方法有甚至么先进之处!

⑷“天人感应”论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
所谓“天人感应”论,事实上就是人们对中国道学“天道、地道、人道、时变”四维一絷哲学理论本质的一种形象性、简明性称谓。这种科学的哲学理论,不仅说明了正是由于天体物理与地球物理之间的相互感应,化生出地球上的自然万物,最终给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自然环境和优越条件。同时,它也说明人类的生产、生活等活动也必然要改造自然,影响到自然万物产生变化,自然界的变化反过来又要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与自然界的互感、互引、互动,不是良性循环,便是恶性循环。这是因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进步,需要大量地利用自然资源。如此,就又有了“天人感应”的问题:发展工业生产,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及其它有害物质。空中二氧化碳气体的大量增加,就会导致地球“温室效应”的出现,由此而会出现气候反常、温度增高,两极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等自然灾害;植物的生长,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流失、吸收二氧化碳气体,排出氧气等许多自然功能。而人类既可以植树、种草扩大地球上的植被,也可以大量垦荒、砍伐森林破坏植被。如此,承认不承认“天人感应”的哲学命题,就是事关人类祸福的大问题了。

众所周知,伴随着西方的坚船利炮开向全世界,西方的哲学思想也同样控制了全世界。在近代的思想领域,是西方哲学思想主导着世界潮流,而决不是东方哲学。东方哲学是处在了一个被批判、被抛弃的地位上,这是一个用不着争论的客观事实。

西方哲学的一个最主要特点,是“人的个性价值高于自然界的价值。人被看作正在继续着‘上帝’的创造活动,是自然界的特殊的有灵性的组成部分。人的能动性指向外部,指向对周围世界的改造并使它服从于人。认为,在自己的造物活动中,依靠对自然规律的理性认识,人是不受限制的。”①如美国的哲学家詹姆斯(WilliamJames)就号召人们向大自然开战,他这样说:“可见的大自然完全是可塑的和冷漠的,——它是一个道德的多元宇宙…… 但不是一个道德的宇宙。对这样一个妓女(指大自然),我们无须忠诚,我们与作为整体的她之间不可能建立一种融洽的道德关系;我们在与她的某些部分打交道时完全是自由的,可以服从,也可以毁灭它们。”②这也就是“向大自然开战”、“征服大自然”的思想理论根源,也是全世界自然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导致人类生存条件急剧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原先的植被是比较好的。后来,人们掠夺式的生产给自然植被造成破坏,使那里的土地逐步荒漠化,降雨量越来越小。1968年到1974年连续
——————————
①  〔俄〕•ѕ斯焦平:《今日俄罗斯哲学:现在的问题与对过去的评价》,安启念、蔡永宁译,载《哲学译丛》1999年第一期,第37页。
②  詹姆斯:《道德战争》,载《回忆与研究》纽约,1911年第267~296页。


大旱,有两千五百万人受灾,二百多万人因此而丧生!我们中国自然也不是存在于与世隔绝的保险箱中,也会受到各种思潮的影响。“大批促大干,大干促大变”的战天斗地运动,同样给我们的自然条件造成了负面影响:原来的草地被开垦而变为农田,农田又变为荒漠;“围湖造田”使原来可蓄大量洪水的湖泊变为农田和村庄;森林覆盖面积在逐步缩小……当然,洪、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频发,已经促使我们充分认识到了保护自然环境、实现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并採取了大规模的实际行动!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应当大力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把哲学理论搞上去,要有一个属于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科学的、完整的唯物辨证哲学思想理论体系,来指导我们的社会实践,而不能按着别人的理论干傻事。这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性需要。


(三)董仲舒对“天人感应”的歪曲

当代在对董仲舒的批判之中,一般都认为“董仲舒是以儒家为中心,而吸取了黄老之学,糅合阴阳、名、法各家精心构成了他的封建思想体系的”。其实,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董仲舒并非儒家,也说不上是甚么“以儒家为中心”的问题。他事实上是采取了一种剽窃性的手法,以中国古典哲学的名词、术语为外包装,用偷天换日之法,贩卖其封建神学理论的。董仲舒思想的本质,剥去其中国古典哲学名词、术语的外包装,同方士栾大、公孙卿所鼓吹的神学思想是一模一样的。只是在形式上,栾大、公孙卿鼓吹得笨拙、赤裸、偏重于敬事神鬼的具体事情上,而董仲舒则将其封建神学思想在表现形式上“理论”化罢了。最有害的,就是其封建神学理论鼓吹,都是以中国道学名词、术语为一种唬人的障眼法。这样,就给后世的人们分辨什么是中国古代的道学,什么是封建神学思想造成了一定的困难。直到现在,人们因批判董仲舒的封建神学理论,而使中国传统的古典哲学也戴上了一顶恶名之帽;而要肯定和弘扬中国古典哲学,人们就又以为是宣传封建神学理论。这事实上也就说明了董仲舒对中华民族传统哲学思想的危害是多么严重!

在此节中,我们就对董仲舒如何歪曲中国古典哲学“天人感应”理论做一点分析:
董仲舒,生于汉文帝即位之年,少专习《春秋公羊传》,景帝时为博士。武帝即位后,以举贤良对策,及言谶纬、论鬼神而受宠信。晚年归居而著《春秋繁露》。

文帝、武帝都极信鬼神,汉代的文、武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敬事鬼神空前绝后的一个历史时段:窦太后崇信黄、老之学。孔子是为儒家宗师。此为董氏借尊儒之名、以道学名词、术语为外包装,而其本质则是投帝王所好、宣扬封建神学观点,以为政治服务的大背景。而《春秋公羊传》就多言谶纬,此又是董氏神学的思想根源。所以,董仲舒是货真价实的封建御用文人,其撰写《春秋繁露》有着为封建统治服务极明确的目的性,而根本不同于学者的学术研究活动。在西汉,封建统治制度业已确立,但没有为其封建政治服务的理论,董仲舒拼凑封建神学理论,是其时的封建政治时势所亟需。

要为封建帝王的统治服务,首先,就需要竭力神化封建统治者。于是,董氏挖空心思地先在“帝王”之称上做文章。说:“古之造字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取天、地、与人之中,以为贯而参通之,非王者孰能当是?故,王者唯天之施。”①任何稍微了解一点道学思想的人,读董氏这段话,都会知道董氏是在瞎掰:道学讲自然规律,重视学道而有道德,帝王执法而治国,就更应该尊道而贵德。所以,道学从来不讲王权的天然合理性,不是说只要做了帝王就自然“有道”,或者更成为道德的化身。而事实上往往是做了帝王,手中有了生杀大权,就很容易变得骄狂,成为暴君。所以,就强调:“执道者,生法而弗敢犯也,法立而弗敢废也,故能自引以绳,然后见知天下而不惑矣”②。而任何对古文字有所了解的人,也都会知道董氏对“王”字的解释是一种毫无根据的胡扯:“王”字源之于斧形,它与道学中的“天、地、人”屁关系都没有。

帝王,在历史上“神道设教”以来,又称作“天子”,这给董氏神化帝王提供了可抓的稻草:他就是首先将中国古典哲学中的“天”说成是有思想、有意志、神通广大、能够惩恶扬善、具有喜、怒、哀、乐之情、高高在上、能主宰一切的最高尊神。然后将“天子”与神性的“天”挂钩,以此愚弄人民以听命于帝王的统治。董氏说:“天亦人之曾祖父也……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君命顺,则民有顺命;君命逆,则民有逆命。故曰:‘一人有庆,万民赖之’,此之谓也。”

自夏禹以来,独裁君主都是搞“神道设教”这一套:千方百计地神化自己,竭力愚化黎民百姓。董氏亦无新法,而不过操此独裁帝王们早就耍腻了的烂招。这还不算,董氏无能,竟下作到了以巫婆神汉之腔而作说的地步。说:“大旱者,阳灭阴”③。
——————————
①  《春秋繁露•王道通三》。
②  《黄帝经•经法•道法》。
③  《春秋繁露•精华》。


“春旱求雨,令县邑以水日,祷社稷山川,家人祀户;无伐名水,无斩山林;(使)暴巫聚蛇八日,于邑东门之外为四通之坛:方八尺,植苍缯八。其神共工,祭之以生鱼八,玄酒,具清酒膊脯;择巫之洁清辩利者以为祝。祝斋三日,服苍衣,先再拜,乃跪陈。陈已,复再拜,乃起。祝曰:‘天生五谷以养人,今五谷病旱,恐不成实,敬进清酒膊脯,再拜请雨。’雨幸大澍,即奉牲祷,以甲乙日取死人骨埋之,开山渊,积薪而燔之。”①又说,“大水者,阴灭阳也。阴灭阳者,卑胜尊也。日蚀亦然。皆下犯上也,以贱伤贵者,逆节也。鸣鼓而攻之,朱丝而胁之,为其不义也。”②至于止雨之法,可“令县邑以土日,塞水渎,绝道,盖井,禁妇人不得入市”③。

董仲舒是尊孔的吗?孔子明确地说:“子不语怪、力、乱、神”。而董氏开口“妖孽”,张嘴“邪气”,论以鬼神,操以巫语,他不仅不是甚么儒家,而且是反儒学的人。

他是尊“黄、老之学”的么?也非。虽然,老子的《道德经》乃剽窃《黄帝经•道原经》,而公开反对黄帝的道学理论,是黄帝思想的反对者,所谓“黄老之学”的提法,根本就不能成立。即使如此,老子也谈理论而未公开倡以鬼神之说,至于黄帝则更明确地说:“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而董氏则开着药店卖神水,是历史上歪曲中国古典哲学理论最严重的一个人!


——————————
①  《春秋繁露•精华》。
②  《春秋繁露•求雨》。
③  《春秋繁露•止雨》。


[ 本帖最后由 曲辰 于 2008-2-20 08:00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曲辰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48
帖子 312
编号 184283
注册 2007-7-3
来自 河北张家口


发表于 2008-2-20 07:3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第六节   证“不变”

董仲舒还说过“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话。“十年动乱”中对此也曾批判,至今还有人将此语当作“谬论”,在媒体传播中引之以驳人。其实,对董仲舒这一句话的批判,则是百分之百地批错了。

“天不变,道亦不变”之语,是董仲舒在建元元年给初即位的汉武帝所上《举贤良对策》中说过的话。其原话是如此:
“弊者,道之失也。先王之道必有偏而不起之处,故政有眊而不行。举其偏者以补其弊而已矣。三王之道,所祖不同,非其相反将以捄溢,抉衰所遭之变然也。……孔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此言百王之用,以此三者矣。夏因于虞,而独不言所损益者,其道如一,而所上同也。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是以禹继舜,舜继尧,三圣相受,而守一道,亡救弊之政也。故不言其所损益也。由是观之,继治世者,其道同;继乱世者,其道变。”

这段话,是董仲舒说给刚即位的汉武帝听的,是就汉武帝即位之后所处的国家具体形势而言的。其时,经过“文景之治”,西汉正处于政治形势稳定、国家比较强盛的时期。因此,董仲舒以古喻今,要汉武帝在治理国家中,检讨前朝执政的利弊得失,或损或益,只在政策上做一定的调整,而不可有大的剧烈改革。因为,刚执政的汉武帝其时只有17岁。接着,董仲舒就提出了“举贤良”、“明法制”、“建太平之道”的策略。董仲舒除了在谈到禹继舜“其道同”有错误以外,其余的话没有大错。

“天不变,道亦不变”这个观点在近代不断遭到批判的原因,同“形而上者谓之道”遇到情况一样,都是近代人对中国古典哲学名词术语的不理解,产生了历史隔膜而造成的。我们要正确地介绍中国古典哲学,就不能不面对这些情况而给予正确的解释,不然,就会给人们正确地研究中国古典哲学,了解其博大精深的哲学理论造成不必要的障碍。

“天不变,道亦不变”,并不是董仲舒的创造,而是中国古典哲学中一贯的学术观点。其意思是说,只要天地之间的自然万物存在,自然规律亦就不会改变。

为什么人们对中国古典哲学中一些本来是正确的、甚至是博大精深的哲学理论观点,总是要做出一些错误的理解和诠释,并进而进行批判呢?这当中虽然有着很多复杂的原因,但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自周文王篡改中国古典哲学经典用作卜筮以来,历经三千年的误传、误信,直到今天,人们仍然不能够认识、没有承认《易》经原本是中国古代的哲学经典。当然,也就更不知道《易》经是先有卦画哲学传承系统,到了文字产生之后,才又加上文字注释的历史事实的。正因为人们一直将六十四幅卦画认作是作为卜筮用的,就不去从哲学的角度对它进行研究。不从哲学的角度进行研究,自然也就很难懂得为什么《易》经首立《乾》、《坤》两卦以为统摄卦画的总纲,为什么要以“天”、“地”、“人”、“时”作为立卦原则等重要理论问题了。由此,也就不知道中国古典哲学中所指的“天地”或简称之“天”是代表什么,“道”之所指的确切涵义是什么。在这种情况之下,往往是以望文生义的主观唯心想法去解释古典哲学理论,这样,产生错误也就是根本不可避免的了。

我们在前面已经谈到了《易》经中“天地感而万物化生”的观点,也谈过了以“天”、“地”、“人”、“时”而立卦,以及取象喻理以言事物变化规律的问题。那么,在中国古典哲学的相关论述中,就会很自然地将“天地”、“乾坤”作为自然万物的一个代名词来用,有时为着语言的简练,就干脆用一个“天”字代指自然界。我们也已经说过,在中国古典哲学理论中,“道”就指的是哲学、自然规律。如此,只要自然万物存在,自然规律也就存在,这是再明白不过的道理。唯其如此,《易•系辞》就说:“《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这就是 “天不变,道亦不变”的理论根据。《易》经之外,与此相同的论述是很多的。如《管子•形势》曰:“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春秋冬夏不更其节,古今一也”;《荀子•天论》云:“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批评者或以为:“讲‘天不变,道亦不变’,那不成了宣扬停止的论点了吗?”对于这样的认识,我们也可以反问一句:“哲学理论中所讲的客观自然规律如果是变化不定的话,我们为什么还要学哲学?为什么还要研究和掌握自然规律,并以其指导我们做事业?”

在这里,我们来说一个曾经发生过的事:坝上地区一年当中无霜期只有九十天左右,过去只能种些土豆、莜麦之类成熟期短的农作物。在“大批促大干”的年代,为了夺高产,有些领导干部就要求当地农民种杂交高粱和杂交玉米。而当时培育出的杂交高粱种子中,“鹿邑歪头”等,生育期为120天以上;中熟种如“晋杂五号”等,生育期为110天左右;生育期最短的“同杂二号”也为100多天。而杂交玉米种的生育期,一般都在120至130天之间。这种强行“推广”高产作物的结果是颗粒无收。于是,坝上农民编了顺口溜说:“一开春在地里挖碗碗,到秋天收一片甜秆秆!”

“挖碗碗”指的是挖窝点种,“甜秆秆”指的是不能成熟的青玉米、青高粱秆子;改革开放以后,农民自己学科技,用塑料薄膜覆盖提高地温,一些成熟期较长的农作物,在坝上也照样能种了,在天寒地冻的季节,塑料大棚里也生长着各种蔬菜。这,并不是客观规律有了改变,而是人掌握客观规律、顺应客观规律办事的结果。

这样的事例,在全国到处都有。它说明:只要地球自转轴与黄道倾斜交角不变,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不变,地球上具体地方的长年温度和季节也就不会有多大改变;不同的农作物成熟期,一般情况下也是不会有太大的改变的,它必须在适合生长的条件之下,才能很好地栽种并得到较好的收获。我们在大的“天不变其常”的情况下,在小范围之内,人工营造一种符合农作物生长规律的具体条件,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不按客观自然规律办事,而凭着自己的主观意志,硬是要提倡甚么“与天斗,其乐无穷”,恐怕是行不通的。

“天不变,道亦不变”,作为一种哲学命题,它是正确的,没有错误。我们并不能因为董仲舒说过这句话,就不敢肯定它。


[ 本帖最后由 曲辰 于 2008-2-20 07:51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2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1-20 17:38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53723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