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蜀魏汉中争夺战
性别:男-离线 巴西马忠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08
编号 781
注册 2003-9-14


发表于 2004-6-5 01:2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呵呵,我用了两个证据,也否定不了燕京兄的一个孤证,自惭形秽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angliang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27
编号 7325
注册 2004-5-3


发表于 2004-6-8 16:0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曹操退出汉中当然是无奈,所有的军事重地都被刘备夺走,还打什么,只是曹操

走时迁走了近半数的汉中百姓,这对刘是个沉重的打击,人和土地是一样重要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晕菜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16
帖子 1572
编号 6332
注册 2004-3-29


发表于 2004-6-8 17:3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夏侯渊部与刘备作战失利,夏侯战死,剩余的部队由张合率领固守阳平关,曹操率主力来汉中,尽遣将领占据险要地形,两军对峙1个多月,似乎曹操军没受到损失,到底是什么促使曹操做放弃汉中打算?战线太长?还是进取心已经不如早年?我感到很迷惑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angliang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27
编号 7325
注册 2004-5-3


发表于 2004-6-8 20:3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晕菜于2004-06-08, 17:36:48发表
夏侯渊部与刘备作战失利,夏侯战死,剩余的部队由张合率领固守阳平关,曹操率主力来汉中,尽遣将领占据险要地形,两军对峙1个多月,似乎曹操军没受到损失,到底是什么促使曹操做放弃汉中打算?战线太长?还是进取心已经不如早年?我感到很迷惑

险要地形不等于战略重地,天荡山、米仓山、瓦口关等军事战略要地都被蜀汉占领,曹操即便有能力复夺也不是短时间办得到的,曹操此时最担心的是蜀吴共同进兵襄樊、合肥

襄樊是北上的必经之地、合肥是整个南方防线的后勤基地的防线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2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4-6-9 17:0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巴西马忠于2004-06-04, 17:29:11发表
呵呵,我用了两个证据,也否定不了燕京兄的一个孤证,自惭形秽啊!~

马忠兄:
孙资的这个意见中基本包括两个建议:
一个是论述了进攻汉中的不利,因此建议不要出兵进攻;
另一个是建议要分命大将据诸险要,以震慑强寇。
那么,很明显,明帝是接受了孙资的第一个建议,没有出兵进攻。但是是否接受了第二个建议呢?不是很明显。原因是,由于诸葛亮进驻汉中是一年后才发动的,或许是明帝开始派了一些人马据守险要,但是看到蜀国一直没动静又减少了;或者就没有采纳。
不过,至少在诸葛亮进攻时,祁山险要是有人据守的。并没有诸葛亮占领祁山的记载。

因此,仅仅因为一年后,诸葛亮进攻时,魏国没有准备而说资别传“这段记载是完全杜撰”,恐怕不能让人信服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当阳侯杜元凯

★★★★★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功绩 140
帖子 6013
编号 36319
注册 2005-4-8


发表于 2005-4-12 04:1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诸葛亮攻克武都阴平应该算收复失地而不是开疆裂土.按照<<晋书-地理志>>,刘禅在建兴二年改广汉属国为阴平郡;而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出祁山,武都阴平是必经之路.史料中仅仅记载北方三郡响应蜀汉却没提武都阴平,显然当时两郡是在蜀汉控制下的.可见两郡曾经一度丢失,我怀疑是在街亭兵败后被趁虚而入渗透,尽管很可能仅仅是被曹魏松散和部分控制.后来诸葛亮收复二郡的目的应该是为西出祁山打通道路.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小轲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40
编号 36285
注册 2005-4-8


发表于 2005-4-12 10:10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无错,汉中的得失关乎蜀汉的存亡。大耳倘不与仲谋争三郡而早定汉中,复出牵制关中魏军,断不会使关公偏师北伐,身死城灭。唉,此时不知诸葛、孝直又在谋甚?!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凤雏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59
编号 32332
注册 2005-2-9


发表于 2005-4-18 15:5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小轲于2005-04-12, 10:10:03发表
无错,汉中的得失关乎蜀汉的存亡。大耳倘不与仲谋争三郡而早定汉中,复出牵制关中魏军,断不会使关公偏师北伐,身死城灭。唉,此时不知诸葛、孝直又在谋甚?!

当时吴蜀两军并没交战,刘备得知曹操下汉中马上妥协割让三郡求和,不影响汉中之战的蜀国实力啊!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4 06:37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4100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