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贾图 于 2007-10-10 16:32 发表
为+官职在赵云传里是行文习惯,所以这里为某某主骑的主骑不符合为+官职的行文习惯.
赵云传里的习惯都是记载担任某官职,而不是负责某项工作。
所以把主骑解释为主管骑兵这种工作,不符合其习惯。
原帖由 贾图 于 2007-10-10 16:32 发表
不是光杆啊,有武勇当然可以一起冲了,我的原意是为了证明丁原喜欢自己带兵冲阵,不会把兵分给吕布.而且本来兵也不多,不好分.
主薄一定是负责秘书工作的,这是肯定的.这些武人为主薄时,外为战将内为秘书
那你得拿出丁原在担任并州刺史以及骑都尉以后,仍然喜欢自个往前冲的证据。
至于兵不多就更扯不上了,张辽、张杨都是丁原部下,照样分了兵。
而张辽、张杨带了兵,并没有写他们“大见亲待”,只有为主簿的才“大见亲待”。
主簿如果用现在的官职那就是办公厅、办公室主任之类的职位,跟现在意义上的秘书还是有区别的。
原帖由 贾图 于 2007-10-10 16:32 发表
寸功未立是指骑都尉以后.
董卓当时大封官职,顺便给吕布一个算得了什么?
卓弟旻为左将军,封鄠侯;兄子璜为侍中中军校尉典兵;宗族内外并列朝廷。
英雄记曰:卓侍妾怀抱中子,皆封侯,弄以金紫。孙女名白,时尚未笄,封为渭阳君。於郿城东起坛,从广二丈馀,高五六尺,使白乘轩金华青盖车,都尉、中郎将、刺史千石在郿者,各令乘轩簪笔,为白导从,之坛上,使兄子璜为使者授印绶。
吕布也就是给那个小女孩当仪仗队的货色,跟董旻、董璜等人还是有着相当的差距。
原帖由 贾图 于 2007-10-10 16:32 发表
兄弟说的这种态度其实就是领导驾驭下属的艺术啦,有些人由于性格问题就是飞扬跋扈,对谁都这样.吕布走得近,自然碰的钉子多,这也为以后干掉董卓埋下伏笔啊.
中国机关里这种头头不要太多,你去问问那些走得近的秘书长,苦不苦?而这些秘书长以后通常都是接替其服务对象的人,跟领导走得近,即使碰多少钉子,以后还是有官做的,领导还是会提拔你的.所以你看董卓,虽然平常唧唧歪歪,仍然是重用吕布,官还是让他做,事情还是让他办,兵还是让他带.死到临头还要叫"吕布何在?"呢
周恩来还经常被老毛骂成那样呢,老毛这还属于涵养好的.有些头头直接文件夹往你头上扔的,他们是没有手戟,也不是那个年代的人,否则还不是一样啊.
吕布是狼是鹰,丁原是精神物质两方面都满足不了.董卓一开始是两方面都满足他了,后来细节方面不注意,那次让吕布下不了台(精神上不爽),自然就被反咬啦.
从哪里看出来董卓开始两方面满足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