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天涯明月刀 于 2007-9-17 16:56 发表
相较于魏国政权平稳过渡于司马氏,蜀国毕竟还有一个降将,在主公举了白旗之后,犹自拚死复国,从这一点,不知公主娘娘又发现了什么?
原帖由 天涯明月刀 于 2007-9-18 13:59 发表
足下不仅语文能力无与伦比,而且眼神也着实犀利,魏国政权平稳过渡于司马氏,正是在下先提出来的,合着,还得按照你的理解?
既然平稳过渡,自然是指晋代魏了,难道,你连这么浅显的道理都不明白?
更何况有人说,“另外在谯周力主投降时,其余大臣在朝堂上居然无以易周之理。蜀汉养他们都是吃白饭的?刘禅想当刘璋第二,可惜蜀汉这帮大臣连个自倒悬于州门以谏的王累都找不出来。”
这种情况,自然是拿晋代魏的先例进行对照,难不成,我去拿人家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与一段短暂的朝堂议事进行比较?
这种脑子,在下还真是头一次碰到。
原帖由 天涯明月刀 于 2007-9-18 18:07 发表
对啊,我的话,应该是由这句话来决定,而不是你来决定,我说,魏国政权平稳过渡于司马氏,你非拿一个非平稳时期来解释。请问,你这不是拿着“我是女性”来解释“我是男性”的这句话?
嫣然提出的是蜀汉灭亡之际的表现,我自是拿魏国灭亡之际表现进行对比,难不成,你以为我按照你的匪夷所思的逻辑进行对比?
你还真是认认真真的胡搅,扎扎实实的蛮缠。
原帖由 天涯明月刀 于 2007-9-18 18:44 发表
足下的逻辑当真有鬼神莫当之勇,PFPF。
说了多少遍了,淮南三叛表明了不平稳,自然不是我所说的平稳过渡。
嫣然提的是蜀汉灭亡之际的表现,在下自然拿的也是魏国灭亡之际的表现。
有人显然又拿出无视 ...
原帖由 天涯明月刀 于 2007-9-18 18:59 发表
敢情晋代魏是没有的事?或者,晋代魏不是政权过度?
神啊,救救这个孩子吧!
我是一心一意对你进行教导,而你却是不折不扣的混事。也罢,在下住手了,教育局长这种苦差事,在下实在干不了。
原帖由 天涯明月刀 于 2007-9-18 19:04 发表
大仙,你懂不懂,什么叫政权过渡?你证明一下,晋代魏,不是政权过渡。
这些针对人身而进行的“形容”,有些直接,有些间接,但相比于“白痴”,只怕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仅就他指正我的二帖便有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