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三国史话
» 姜维退军路线再探(续)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20150519版)发布
(2015-5-19)
论坛营运现状公告
(2014-8-10)
三国志12pk版下载
(2013-4-20)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对外开放
(2013-1-16)
岳飞传解密剧本发布
(2011-4-12)
招募各版斑竹和网站管理技术人员
(2006-4-19)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姜维退军路线再探(续), ―――阴平到剑阁的路线
历山学士
★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牙门将军
好贴
8
功绩
136
帖子
555
编号
53620
注册
2005-11-21
#1
发表于 2007-8-21 18:10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姜维退军路线再探(续)
前在《姜维退军路线再探》(
http://www.xycq.net/forum/viewth ... A%C9%BD%D1%A7%CA%BF
)文中,主要述及了姜维自沓中退往阴平的路线。本文拟就后一段路线作出探讨。
这段姜维退兵路线的历史记载主要有:
《三国志 钟会传》: 四年秋,乃下诏使邓艾、诸葛绪各统诸军三万馀人,艾趣甘松、沓中连缀维,绪趣武街、桥头绝维归路。会统十馀万众,分从斜谷、骆谷入。…蜀令诸围皆不得战,退还汉、乐二城守。魏兴太守刘钦趣子午谷,诸军数道平行,至汉中。蜀监军王含守乐城,护军蒋斌守汉城,兵各五千。会使护军荀恺、前将军李辅各统万人,恺围汉城,辅围乐城。会径过,西出阳安口,遣人祭诸葛亮之墓。使护军胡烈等行前,攻破关城,得库藏积谷。姜维自沓中还,至阴平,合集士众,欲赴关城。未到,闻其已破,退趣白水,与蜀将张翼、廖化等合守剑阁拒会。
邓艾追姜维到阴平,简选精锐,欲从汉德阳亭入江由左儋道诣绵竹趣成都,与诸葛绪共行。绪以本受节度邀姜维,西行非本诏,遂进军前向白水,与会合。会遣将军田章等从剑阁西,径出江由。…
《三国志 后主传》:六年夏,魏大兴徒众,命征西将军邓艾、镇西将军锺会、雍州刺史诸葛绪数道并攻。於是遣左右车骑将军张翼、廖化、辅国大将军董厥等拒之。大赦。改元为炎兴。冬,邓艾破卫将军诸葛瞻於绵竹。用光禄大夫谯周策,降於艾
《三国志 姜维传》: 六年,维表后主:“闻锺会治兵关中,欲规进取,宜并遣张翼、廖化督诸军分护阳安关口、阴平桥头以防未然。”皓徵信鬼巫,谓敌终不自致,启后主寝其事,而群臣不知。及锺会将向骆谷,邓艾将入沓中,然后乃遣右车骑廖化诣沓中为维援,左车骑张翼、辅国大将军董厥等诣阳安关口以为诸围外助。比至阴平,闻魏将诸葛绪向建威,故住待之。月馀,维为邓艾所摧,还住阴平。锺会攻围汉、乐二城,遣别将进攻关口,蒋舒开城出降,傅佥格斗而死。(汉晋春秋曰:蒋舒将出降,乃诡谓傅佥曰:“今贼至不击而闭城自守,非良图也。”佥曰:“受命保城,惟全为功,今违命出战,若丧师负国,死无益矣。”舒曰:“子以保城获全为功,我以出战克敌为功,请各行其志。”遂率众出。佥谓其战也,至阴(我认为当为“阳”)平,以降胡烈。烈乘虚袭城,佥格斗而死,魏人义之。蜀记曰:蒋舒为武兴督,在事无称。蜀命人代之,因留舒助汉中守。舒恨,故开城出降。)
会攻乐城,不能克,闻关口已下,长驱而前。翼、厥甫至汉寿,维、化亦舍阴平而退,適与翼、厥合,皆退保剑阁以拒会。…会与维书…维不答书,列营守险。会不能克,粮运县远,将议还归。
《三国志 杨戏传》附《季汉辅臣赞》:“拜(傅肜)子(傅)佥为左中郎,后为关中都督,景耀六年,又临危授命。”
裴注引《蜀记》载晋武帝诏曰:“蜀将军傅佥,前在关城,身拒官军,致死不顾。佥父肜,复为刘备战亡。天下之善一也,岂由彼此以为异?”佥息著、募,后没入奚官,免为庶人。
《晋书 帝纪第二 文帝纪》:夏,帝将伐蜀,……钟会分为二队,入自斜谷,使李辅围王含于乐城,又使步将易恺攻蒋斌于汉城。会直指阳安,护军胡烈攻陷关城。姜维闻之,引还,王颀追败维于强川。维与张翼、廖化合军守剑阁,钟会攻之。
《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卷七 刘后主志》:六年春,魏相國晉文王命征南將軍鄧艾、鎮西將軍鍾會、雍州刺史諸葛緒,「益州刺史師纂」五道伐蜀。(顧廣圻校稿云:艾自狄道,緒自祁山,會分從駱谷、斜谷、子午谷。是為五道。)大將軍姜維表後主,求遣左、右車騎張翼、廖化督諸軍分護陽安關口及陰平橋頭。黃皓信巫鬼,謂敵不來,啟後主寢其事。群臣不「知」〔敢言〕。(依元豐本改)。夏,艾將入沓中,會將向駱谷,蜀方聞之。遣張翼、董厥為陽安關外助,廖化為維援繼。「比」〔化〕(各舊本俱訛作比。《三國志‧姜維傳》同誤。茲改正,說詳注釋。)至陰平,聞諸葛緒向建威,故待月餘。維為鄧艾所摧,還陰平。鍾會圍〔漢〕樂〔二〕城,遣別將攻關。分將蔣舒開門降,都督傅僉奮戰而死。冬,會以〔漢〕樂〔二〕城不下,徑長驅而前。翼、厥之至漢壽也,維、化〔亦〕捨陰平,〔皆〕還保劍閣,拒會。會不能剋,糧運懸遠,議欲還。而鄧艾由陰平、景谷傍入。
因为历史记载不详,沿途所经地名又颇有争议,姜维自阴平退往剑阁的过程及路线,历来争论不休。
此前,对姜维退军、钟会进军的这段过程所涉及的诸多地名的具体地理位置已经做了论证:如阳平关、阳安口(即关城)地理位置见拙文《再论三国时期关城、阳安关口的地理位置》(
http://www.xycq.net/forum/viewth ... p;extra=#pid1455386
),白水关地理位置以及两汉三国石牛道所经见拙文《白水关及其历史演变》(
http://www.xycq.net/forum/viewth ... A%C9%BD%D1%A7%CA%BF
)以及李之勤先生的《金牛道北段线路的变迁与优化》(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19卷第2辑,2004年6月),三国时汉寿、关城间嘉陵江道秦汉时期已被利用,见拙文《从〈禹贡〉“沱潜既道”考证西汉水、汉江、白龙江的关系, 兼论四川广元昭化镇、陕西宁强阳平关镇间古道》(
http://www.xycq.net/forum/viewth ... A%C9%BD%D1%A7%CA%BF
)。
明确了相关的地理坐标,整个退军过程就清晰多了。
我们先讨论一下作为援军的廖化军与张翼、董厥军是否是同时从成都出发的。两军从成都出发,达到汉寿(今四川广元昭化镇)西北秦汉石牛道与嘉陵道汇合处(今白龙江支流下寺河入白龙江处)以后,廖化军向西北沿秦汉石牛道经白水(今四川青川沙洲)到达阴平(今甘肃文县),张翼、董厥军向东北沿嘉陵江道(即故道南段)然后再向阳安关口(即关城,今陕西阳平关镇)。
很多人根据《姜维传》“翼、厥甫至汉寿,维、化亦舍阴平而退”的记载,认为张翼、董厥军从成都出发,向北还没有到达汉寿的时候,姜维、廖化军从阴平败回。如果两军同时出发,张翼、董厥军在中途毫无原因的停留了一个多月还没有到达汉寿非常不合理,由此得出两军并非同时出发的结论。
实际上,这里的“翼、厥甫至汉寿”完全可以解释为张翼、董厥军从阳安关口向南撤退,还没有到达汉寿!因为:
第一、《三国志 杨戏传》附《季汉辅臣赞》:“拜(傅肜)子(傅)佥为左中郎,后为关中都督,景耀六年,又临危授命。”则景耀六年前,傅佥不在关城,但钟会别军攻关城时,傅佥在此城战死。“临危授命”指的当即《姜维传》“及锺会将向骆谷,邓艾将入沓中,然后乃遣右车骑廖化诣沓中为维援,左车骑张翼、辅国大将军董厥等诣阳安关口以为诸围外助”这件事。有两种可能,第一,傅佥所领是张翼、董厥军的一部,则在钟会别军进攻关城前张翼、董厥军已经到达关城;第二,傅佥所部是张翼、董厥军的先头部队,在钟会别军进攻关城前已经到达关城。而张翼、董厥军主力没有到达关城。但无论那种可能都证明张翼、董厥军的目的地是阳安口,即关城。
这段记载也可以说明,至阴平等待的是廖化一军。张翼、董厥的目标地点是阳安口,没有去阴平。
第二《姜维传》中 “会攻乐城,不能克,闻关口已下,长驱而前”是插叙“蒋舒开城出降,傅佥格斗而死”的结果,而后接叙“翼、厥甫至汉寿”,则表明“翼、厥甫至汉寿” 应是在“蒋舒开城出降,傅佥格斗而死”之后的。也就是阳安关口失陷之后,“翼、厥甫至汉寿”在此种情形下,是向汉寿撤退就更加合理。
第三,按常理,阳安关口失守必然是先回报成都的。姜维军是知道阳安口失守后才决定撤军,当时的通信再怎么不发达,张翼、董厥军也不至于比姜维军晚很久才知道。为什么张翼、董厥军在得到阳安口已失陷后,仍然向北面的汉寿进军?显然不合理。只能理解为向南退军而未到汉寿。
第四,从地形以及路线上来说,从白水到剑阁不必一定经过汉寿(从剑阁到阳安口则必须经过汉寿)。姜维军从白水回撤,目的一定是尽快到剑阁据险而守,记载也没有说他到剑阁前先经过汉寿,那么如果此时张翼、董厥军“甫至汉寿”是从南向北且刚到汉寿,如何与姜维军“正好”会合(“适”与翼、厥合)?
因此,不能据“翼、厥甫至汉寿,维、化亦舍阴平而退”认为张翼、董厥军在姜维、廖化军从阴平撤回时还没有向北到达汉寿,从而得出张翼、董厥军途中莫名其妙的耽误时间的结论。另外有些人认为,张翼、董厥军即使是从阳安口方向撤回汉寿,两军如果是同时出发,他们从汉寿分开,而到最后又在汉寿附近会合,总的时间是一致的。加上地形因素行军速度稍慢,阳安关口、阴平距离汉寿路程差不了很多,张翼、董厥军走这段来回的路程,也不至于走一个多月。那么,两支援军到底有没有同时从出发呢?我们讨论一下:
一、两支援军没有同时出发,廖化军先走,于当时的情势似不允许;
二、张翼、董厥已到关城,无奈蒋舒献城,只能撤退。但是张翼、董厥本传及诸传记,都没有二人在关城参与战斗的记录,可能性不高。
三、根据东西线的紧要程度,两支援军虽同时出发,但接应西线姜维军更重要,毕竟依据姜维的战略部署,东线是防御为主,设防据点地点比较多。因而优先考虑接应姜维,廖化军直接带领成都内军,不需要集结;而张翼、董厥军需要边走边集结。或者张翼、董厥军到达汉寿,仍然比较重视西线而没有急于向北进兵。廖化军不也没有急于西进而是停在阴平么?(当然他是考虑到诸葛绪军的动向,张翼、董厥军有没有得到这条消息?有没有做这方面的考虑呢?我们不得而知。)直到钟会遣胡烈攻关城,张翼、董厥才北援关城,但为时已晚。
我认为后最后一种可能性显然更大。另外,嘉陵道确实比秦汉石牛道狭隘难行,张翼、董厥军行军时间可能长一些。
回过头来,廖化一军到达阴平后,因为诸葛绪军的动向不明,没有按预定计划继续向沓中进军增援姜维军,而是就地驻扎等待进一步消息,防止被诸葛绪军截断归路。
应该注意《姜维传》中廖化军到达阴平后“月馀,维为邓艾所摧,还住阴平”一事与“锺会攻围汉、乐二城,遣别将进攻关口,蒋舒开城出降,傅佥格斗而死……翼、厥甫至汉寿”一事并不是先后顺序发生的,这是陈寿一贯的叙事风格,可以叫做“分叙”。《三国志》中这样的例子很多。
钟会军攻打汉、乐两城不下时,姜维军应该还没有回到阴平,而正是诸葛绪军在向姜维军移动的时候。可能也就是这时候,张翼、董厥军为援救汉、乐两城,开始向阳安关口移动。也就是说,张翼、董厥军从汉寿向阳安关口进发并不一定是在廖化军到达阴平后一个多月,而是可能更早。即,廖化军是在阴平等了一个月,而张翼、董厥军在这期间可能在汉寿驻扎,可能已经向阳安关口进发,也可能已经到了阳安关口,也可能阳安口已经被攻下。我们不得而知,从单写“蒋舒开城出降,傅佥格斗而死”来看,阳安口失陷时张翼、董厥军当不在此处。但是,对于“月馀”这个时间点,与张翼、董厥军的行动没有联系当为定论。因为,这个“月馀”之后,我们唯一能见的张翼、董厥军的动向,已经是向汉寿撤退了。
由于蒋舒开城出降,阳安口不战而陷,打乱了张翼、董厥军的增援计划。此时情况十分危机,姜维军、廖化军情况不明。即使情况明确,若回阴平与廖化军汇合,很可能被乘胜进军的钟会军在白水切断退路。而成都已经没有有效的防御力量,钟会派一旅之师就可以轻取成都!张翼、董厥军一定是选择了直接撤兵,或在剑阁与廖化军犄角钟会,或回成都保留实力。
姜维军撤回阴平,与廖化军会合,“合集士众,欲赴关城,未到,闻其已破,退趣白水”。姜维军之所以没有再回阴平,因为此时邓艾、诸葛绪两军可能已经在西北会合,事实也是如此。故而选择“退趣白水”,经过白水直接向剑阁方向撤退。由此,可以推知姜维军从阴平去阳安关口路线必然是从阴平先到白水,然后沿秦汉石牛道向阳安关口行军,并且已经过了白水,不然回军就不能叫“退”趣白水了。而且,此时正是“翼、厥甫至汉寿”,姜维军已经失去与张翼、董厥军的联系,因为后面的会合是“适”与翼、厥合,是“正好”与张翼、董厥军会合,是没有预期到的。两路军队会合的地点当在汉寿、剑阁之间。
钟会军克关城后,至白水。追击姜维军的诸葛绪军也从西北到达白水,与钟会军会合,然后南下追击姜维军至剑阁,走的也是秦汉石牛道。
只有这样理解,姜维退军的全过程此不会有所矛盾。
图一 陇蜀道路
图二 退军示意图
文字说明 :
(1) 欲赴关城。未到,闻其已破,退趣白水
(2) 翼、厥甫至汉寿,维、化亦舍阴平而退
(3) 適与翼、厥合,皆退保剑阁以拒会
(4) 邓艾追姜维到阴平,简选精锐,欲从汉德阳入江由、左儋道诣绵竹,趣成都,与诸葛绪共行。绪以本受节度邀姜维,西行非本诏,遂进军前向白水,与会合。
(5) 会不能克,粮运县远,将议还归
[
本帖最后由 历山学士 于 2010-1-21 14:42 编辑
]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历山学士
★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牙门将军
好贴
8
功绩
136
帖子
555
编号
53620
注册
2005-11-21
#2
发表于 2007-8-22 14:02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新增加了示意图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天涯明月刀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35
帖子
3454
编号
88518
注册
2006-10-24
#3
发表于 2007-8-23 11:4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学士兄的贴子,到要仔细看看,在下基本上可以说是地理盲,只能从文字的理解上说一说。
甫至汉寿,在下认为是刚到汉寿的意思,如果是从阳安关口回撤,似乎应为还至汉寿。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历山学士
★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牙门将军
好贴
8
功绩
136
帖子
555
编号
53620
注册
2005-11-21
#4
发表于 2007-8-23 14:13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天涯明月刀
于 2007-8-23 11:44 发表
学士兄的贴子,到要仔细看看,在下基本上可以说是地理盲,只能从文字的理解上说一说。
甫至汉寿,在下认为是刚到汉寿的意思,如果是从阳安关口回撤,似乎应为还至汉寿。
兄还是认为“甫至汉寿”是从南向北、从成都出发刚到汉寿。
问题一,从地形以及路线上来说,从白水到剑阁不必一定经过汉寿。姜维军从白水回撤,目的一定是尽快到剑阁据险而守,记载也没有说他到过汉寿;而成都去阳安关则必须经过汉寿,那么如果此时“甫至汉寿”是张翼、董厥军从南向北且刚到汉寿,如何与姜维军“正好”会合(“适”与翼、厥合)?
问题二,姜维军知道阳安口失守后才决定撤军,当时的通信再怎么不发达张翼、董厥军也不至于比姜维军晚好久才知道吧?(常理,阳安关口失守必然是先回报成都的),为什么张翼、董厥军仍然向北面的汉寿进军?显然不合理。
[
本帖最后由 历山学士 于 2007-10-11 14:55 编辑
]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天涯明月刀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35
帖子
3454
编号
88518
注册
2006-10-24
#5
发表于 2007-8-23 15:1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历山学士
于 2007-8-23 14:13 发表
兄还是认为“甫至汉寿”是从南向北、从成都出发刚到汉寿。
问题一,从地形以及路线上来说,从白水到剑阁不必一定经过汉寿。姜维军从白水回撤,目的一定是尽快到剑阁据险而守,记载也没有说他到过汉寿,那 ...
兄言之有理。俺回去再想想。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轩辕史话
> 炎黄春秋
> 我思我在
> 法律探讨
> 三国史话
春秋文艺
> 古典小说
> 诗词歌赋
> 现代文艺
> 韦编三绝
> 对联雅座
> 滴翠亭
> 藏经阁
> 双七钟社
> 笑书神侠
> 辕门射虎
> 虎帐点兵
游戏人生
> 同人战棋手游
> 三国戏英杰传
> 三国鼎立
> 轩辕公会
> 三国志12
> 英雄史诗
> 运筹帷幄
> 人间五十年
> 步步为营
> 游行天下
> 游戏贴图
轩辕工作室
>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
> 豪华曹操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
> 大一统演义
> 曹操传MOD作品交流
> 东吴霸王传
> 封神英杰传
> 杨家将
> 吕布传
> 三国无双战略版
> 北宋志·赵匡胤传
> 战旗春秋
> 曹操传MOD制作交流
> 金庸群侠传MOD交流
> 风华录
> 设计与修改
怡情岁月
> 影音经典
> 动漫先锋
> 绘画摄影
> 情感轩辕
> 衣食住行
> 体坛动力
> 谈股论金
> 水泊轩辕
参政议政
> 迎宾阁
> 鸿胪寺
> 登闻鼓
> 监造府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1-18 21:20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2085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