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蚩尤非炎帝后裔
性别:男-离线 曲辰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48
帖子 312
编号 184283
注册 2007-7-3
来自 河北张家口


发表于 2007-8-17 19:1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蚩尤非炎帝后裔

曲 辰

汉代以来,对于五帝时期限、特别是黄帝史事附会、曲解者极多,今天,中华民族以祭民族文明始祖轩辕黄帝,而增强民族的自识性、自尊性、自强性与凝聚力,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复兴而奋斗,自然也就由谈黄帝历史功绩,又将对蚩的误解、误释、误传带了出来,乃至为此而引发争论。本文就“蚩尤为炎帝之裔”这一错误说法进行一点辨证。

一、汉代以来多生误解古史的原因

汉代以来,对于五帝时期的历史多有误解、误释、误传、误信发生,究其原因大致有这知两个方面:其一,自秦始皇焚书坑儒,历史资料极少,到汉初朝廷征集民间藏书,这在抢救濒临消亡史料的同时,也就带出了一些伪造“古籍”,人们在真伪难辨的情况下,就难免误信、误传、误引以为历史之证;其二,是自秦始皇以来,历代帝王都求神拜鬼、候伺神仙,以求长生不死,乃至治国决策中也相信图谶,更兼治国者推行“愚民”之术,由此而迷信神鬼、宿命之风大炽,这不仅直接导致了谶纬图书的大量编撰,更影响到学术研究,就败坏了唯物、辨证、求实的风气,而一些信口开河的说法便流行起来。对蚩尤的许多错解说,都源于汉代以来。总结汉代以来对于古史的来不断误说、误传,其总体情况,可以用五个字来概括:“牛鬼蛇神化”!

依据中国对旧石器、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与研究,证明了华文明起源于桑干河、汾河流域。而在这一带发展进步的历史上,其民都是以龙为崇拜物的,而龙又是以蛇为原形、为主体,尔后在与牛、马、鱼、羊、鹿、猪、虎、鸟等不同尊神的古氏族融合过程中,逐渐吸收其特点而改变形象。但反映在古文字、古记载、古代画像上,则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如龙字在甲骨文中就是个蛇形、人化的图案画“ ”①。《山海经》在记载桑干河流域的尊神时,依然为“蛇”:“自管涔之山至于敦题(隄)之山,凡十七山,五千六百九十里,其神皆蛇身人面”②;“自单狐之山至于(敦)隄山,凡二十五山,五千四百九十里,其神皆人面蛇身”③;“轩辕之国(都),在此穷山之际,其不寿者八百岁……人面蛇身,尾交首上”④;“轩辕之丘,在轩辕国北,其丘方,四蛇相绕”⑤;“庖牺氏、女娲氏、神农氏、夏后氏,蛇身而人面”⑥。由此,汉代在社会上鼓噪起的神鬼迷信之风中,谈黄帝史事,就竭尽了神化:如方士公孙卿所编造的黄帝“铸鼎成仙,乘龙升天”,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而蚩尤按其出生及族属,本该是以“马”或“羊”为图腾的才对,但后世则依他在受黄、炎之派到少昊司治,又迫逼九黎人随其为判的历史事实,则将九黎人的图腾崇拜物“牛”加在了蚩尤的头上,使其头上长上了“牛角”,这大概也是后人误认为蚩尤为“九黎之君”的一个重要原因。但蚩尤作乱的事实,载于史册;其贪得无厌之像——饕餮纹,铸在三代以来的青铜器上;何况,古人对于涿鹿之战中黄帝利用天文、地理、气象、物理、军事知识,利用桑干河山间断陷盆地特殊的地方性小气候变化规律,造指南车,令应龙处蚩尤驻军之“南极”的灵山河上游水关“蓄水”,由此而雾天用指南车,暴雨令应龙掘坝放出平时所蓄之水,加大暴雨后的山洪流量,水冲蚩尤城,以达到“因天之杀,也以伐死”的军事手段并不了解。所以,《山海经》就有了“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令天女魃止雨”之类的荒诞说法。由此,汉代以来,人们在对涿鹿之战、阪泉之战的前因后果并不了解;对两战时间先后并不了解;对两战军事部署情况并不了解;对两战之间的内在性因果断关系并不了解;对蚩尤其人出身、经历等统统无知的情况下,对蚩尤一系列“妖魔化”的附会,就不断地被编造了出来:《龙鱼河图》说:“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造立兵杖、刀、戟、大弩,威震天下,诛杀无道,不仁不慈。万民欲令黄帝行天子事,黄帝仁义,不能禁止蚩尤,遂不敌,乃仰天而叹。天遣玄女下,授黄帝兵信神符,制伏蚩尤,以制(治)八方。”⑦《广博物志》云:“蚩尤作雾,黄帝作指南车。”⑧……蚩尤为炎帝裔,也正是在这个谈神弄鬼的历史气候下产生出来、并逐渐加码,说得有鼻子有眼的。

二、“蚩尤为炎帝裔”之说的由来

先是,汉武帝时,有个叫做田千秋的人,因为上书辨卫太子之冤而受到武帝信任,先任大鸿胪,不久做丞相,到了昭帝时,以其年老,入宫时可以乘小车,因号“车丞相”,亦名“车千秋”。因其名盛言亦重,其在上书言事引史中说过“父子之怒,自古有之:蚩尤叛父,黄帝涉江。”⑨
我们经过研究明确地知道,举凡不是学者研究历史,而是官场为说动君主引用史事者,绝大多数都存有为了与所说事理近,而在有意无意间典解历史的情况,如春秋时,晋大夫司空季子为劝逃亡中的晋文公纳其侄所弃之怀赢,就依黄帝与炎帝虽为亲兄弟而不同姓,要由此讲出一个“不同德”的“理”来,却又不知五帝时期尚为“从母得姓”的历史,就信口诌出了“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⑩ 的话来。黄帝与炎帝为亲兄弟而不同姓是历史事实,但由此而说“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则是凭空杜撰,后人因此而在中国历史上找什么“姬水”与“姜水”者,便是愚蠢。同样,蚩尤为叛逆者,千真万确,但其是“叛主”则非“叛父”。“黄帝涉江”确有其事,亦正是因蚩尤之叛的后果造成的,这就是黄帝于垂暮之年轻车简从、神秘南巡、致使正妻嫘祖死于衡山的事。

但是,后人却因此而真的给蚩尤编“造”出一个父亲来,说这就是炎帝。问题是黄帝与炎帝不仅是同时期人,而且为亲兄弟,这又如何解释?于是,就有人来解决这个因误解而造成的矛盾:先是刘歆在《世经》中将炎帝与历史时期名称“神农”合二为一,称为“炎帝神农氏”,如此,炎帝就比黄帝大了上千岁!大上千岁似乎亦不妥,述史要专门与司马迁作对的班固,在与《汉书》毫无关系的、只有先秦之“古”而无西汉之“今”的所谓《古今人表》中,不仅赫然列出“炎帝神农氏”在黄帝之前,更荒唐地标出“炎帝妃生黄帝”。班固本想以此来证明司马迁述史不实,“分散数家之事,甚多疏略,或有抵捂……是非颇繆于圣人”   但却是将自己的愚蠢留在了史籍,成为遗笑千古的白纸黑字!稍后,蚩尤为炎帝裔的误传、误信,也还就有根有把地见于一些书籍了,如《路史·后纪四·蚩尤传》就说:“阪泉氏蚩尤,姜姓,炎帝之裔也。” 今史学家吕思勉、神话学家袁珂两位先生,就相信这种说法。

三、蚩尤非炎帝后裔的历史证据

蚩尤非炎帝后裔,这在历史记载上是最清楚不过的事。此略举先秦史籍记载如下:

一、《归藏》既载“昔黄帝与炎神(帝)争斗涿鹿之野”,又记:“蚩尤出自羊水,八肱,八趾,疏首。登九淖,以伐空桑,黄帝杀之于青邱。”  这证明黄帝、炎帝、蚩尤,不仅是同时代人,而且其三者之间都打过仗。所以,那种描绘蚩尤兴兵伐黄帝,是为了给在阪泉吃了败仗的父亲炎帝报仇,是一种毫无根据的瞎编。

二、《周书·尝麦解》载周成王之语云:“昔天之初,□(诞)作二后,乃设建典。命赤帝分正二卿,命蚩尤宇于少昊,以临四(西)方。司□□(少典)上天未成之庆。蚩尤乃逐帝,争于涿
鹿之河,九隅无遗。赤帝大慑,乃说于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
此段记载虽然存在着缺字、主语之省、历史事件的因果之略,但业已明确地指出:
⑴ 是时执政治国的“二帝”是黄帝与炎帝,炎帝在上古史书一般都记作“赤帝”。蚩尤为黄帝、炎帝之臣。非臣又何以受命而“宇于少昊”?
⑵ 蚩尤“登九淖,伐空桑”,始伐的是由南河南空桑之邑率兵北上山东监视蚩尤的炎帝,而不是始伐黄帝。此足证后汉以来言“炎帝妃生黄帝”、“蚩尤为炎帝之裔”,是多么的荒唐可笑!
⑶ 这段文字虽残缺了“少典”二字,但明确记载了是黄帝援助“大慑”的炎帝打败并杀了蚩尤。这不仅证明了黄帝与炎帝关系非同寻常,而且结合《史记解》之载,客观上证明了黄帝战蚩尤在前,战炎帝在后。
⑷ 此短短的记载中,明确地指出了在“涿鹿之河”,蚩尤将不能战的炎帝追杀得“九隅无遗”,炎帝因而“大慑”,是黄帝战蚩尤将其杀掉,又何来蚩尤兴兵伐黄帝为“其父”炎帝报仇之说呢?

三、《国语·晋语》所载的晋大夫司空季子之言,虽有重要错误,如“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事实上,是少典娶西陵氏女附宝生黄帝;娶于羌女女登,生炎帝。此是其同父而不同姓的根本原因,因为在三代之前是姓、氏分用,姓原是从母而得,以别婚姻,防止近血缘之间通婚。但其说黄帝、炎帝同为少典之子,则是正确的。正因为黄帝与炎帝为同父异母兄弟,黄帝为兄,炎帝为帝。所以,《周书·尝麦解》载黄帝请炎帝分封地方官治理太昊与少昊两地,才有了黄帝“命赤帝分正二卿”中的“命”字之用。此又证明蚩尤为黄、炎二帝之共臣,蚩尤非所谓“炎帝之裔”。
蚩尤非“炎帝后裔”,历史记载清楚,证据很多,我们亦没必要一一详举,而只以说明历史问题即可。
蚩尤非“炎帝后裔”,这是一个非常明确的问题,但不幸的是这样明显错误之说,亦为一些有名的史学所说,由此而作出种种曲解历史的事来。这就是我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小文而作澄清的缘由。



注  释
①  见《乙》一期三七九七、五四零九、七九一一、五零六零等。
② ③ 《山海经·北山经》。
④ ⑤  《山海经·海外西经》。
⑥  《列子·黄帝》。
⑦  《太平御览·卷第七十九》引。
⑧  《日下旧闻考·世纪》引。
⑨  吕思勉:《先秦史·五帝事迹》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58页。
⑩  《国语·晋语》。
   《汉书·司马迁传》。
   《玉函山房辑佚书·归藏》。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yangpink
(不修改宣扬者)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83
编号 77171
注册 2006-7-28


发表于 2007-8-28 23:2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只知道蚩尤是炎帝的手下,轩辕剑3里,他还想给炎帝报仇来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疯猫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西将军
功绩 24
帖子 2380
编号 56367
注册 2005-12-30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7-8-28 23:2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楼主最好加个摘要。这样看起来很累。(我的理解,摘要内容大致如下:论述过程,结论。哦,您文章的“帽”作为摘要也可)

[ 本帖最后由 疯猫 于 2007-8-28 23:30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曲辰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48
帖子 312
编号 184283
注册 2007-7-3
来自 河北张家口


发表于 2007-8-29 15:5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楼上的先生说得很对,再发贴子,我发尽可能搞个摘要。您不知道,这上了年纪的人就是笨,对此不承认不行,这也是客观规律使然。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温柔的一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15
帖子 1523
编号 53156
注册 2005-11-14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7-8-30 06:3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蚩尤怎么会是炎帝的后裔呢?他不是打败过炎帝嘛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书者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东将军
功绩 25
帖子 2490
编号 11810
注册 2004-7-16


发表于 2007-8-30 07:4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温柔的一刀 于 2007-8-30 06:36 发表
蚩尤怎么会是炎帝的后裔呢?他不是打败过炎帝嘛

关于蚩尤说法众多,你说的只是其中一种,有说蚩尤就是炎帝(或炎帝后代,炎帝之一),有说是炎帝手下。而且下场也完全不同,有些说法被杀,有些说法却投降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麒麟子

荣国公
京西北路经略使
★★★★★★★★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5
功绩 1950
帖子 5329
编号 13587
注册 2004-7-26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7-8-30 17:5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应该说蚩尤所在的部落投降了,蚩尤是否投向的问题,对于原始社会来说,也是完全有可能,黄帝未必就能像历史规律那样铲除后患,毕竟那是后的思想动机还是很单纯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光剑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7
编号 127575
注册 2007-3-26


发表于 2007-9-4 21:3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老实说我感觉研究这些没啥意思,中国人的东西,真的很靠不住,我以前在网上看过一本书,说蚩尤是上古文明的机器人族……
估计所谓的“古籍”中类似的玩意也不少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佛山黄师傅
(飞鸿)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16
帖子 569
编号 365192
注册 2010-3-14
来自 江南水乡


发表于 2010-5-1 20:3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回复 #1 曲辰 的帖子

个人感觉,蚩尤并非是一个单一的人,炎帝也是一个部落首领的称号。至于他们之间的血缘关系由于年代太过久远,已无从考证了,唉~~~。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10-5-2 14:3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光剑 于 2007-9-4 21:38 发表
老实说我感觉研究这些没啥意思,中国人的东西,真的很靠不住,我以前在网上看过一本书,说蚩尤是上古文明的机器人族……
估计所谓的“古籍”中类似的玩意也不少

上古本来就是烂账一堆,跟西方差不多,不过西方的账更烂一点,但好歹人家考古学厉害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YOKO
(★御姐控★)

唐国公
荆南节度使
★★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456
帖子 65633
编号 32
注册 2003-8-19
来自 BWL


发表于 2010-5-2 14:4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炎黄二帝打过仗,怎么就共存下来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10-5-2 14:4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KYOKO 于 2010-5-2 14:41 发表
炎黄二帝打过仗,怎么就共存下来了?

炎帝被打败了,所以被收编了。蚩尤是家奴作乱,被赶到了湖南更难的地方。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YOKO
(★御姐控★)

唐国公
荆南节度使
★★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456
帖子 65633
编号 32
注册 2003-8-19
来自 BWL


发表于 2010-5-2 14:4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悼红狐 于 2010-5-2 14:45 发表

炎帝被打败了,所以被收编了。蚩尤是家奴作乱,被赶到了湖南更难的地方。

这样的话炎帝应该很欣慰了,被打败的人还能和黄帝并列,尊为中国人的始祖。我就有点奇怪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10-5-2 14:5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KYOKO 于 2010-5-2 14:48 发表

这样的话炎帝应该很欣慰了,被打败的人还能和黄帝并列,尊为中国人的始祖。我就有点奇怪

虽然被收编了,但也始终是上一辈嘛,小邓推翻了老毛的政策,可宣传上却是顺下来的,打倒了毛,邓的合法性基础也就没了。炎黄也是这么一个关系,黄帝要夺权,但夺完权依然要供奉炎帝,因为黄帝要统治炎帝的部落和底盘,就必须找到合法性基础,也就是炎帝部落信仰的神也必须收编进来。
顶部
性别:男-离线 romadream
(罗马之梦)

靖远侯
忠正军节度使
★★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
功绩 407
帖子 6663
编号 331839
注册 2009-7-29
来自 NZ


发表于 2010-5-2 14:5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有谁说是后裔了?一直的说法好像就是部曲吧?而且了,上古的东西考证起来没什么意义,大多数都是以神话的形式流传的......知道就好了,考证起来不是一般的费劲,而且对方肯定也觉得疑点甚多.....,比如说,很多国外的历史学家对夏朝的存在还有异议呢,因为到现在也没有发现什么有力的物质证据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wgb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7
编号 71757
注册 2006-6-7


发表于 2010-5-8 11:1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蚩尤是炎帝后裔?都从非洲迁到亚洲进化的同一支?反正历史上是个君王,部族首领就要说什么黄帝苗裔、炎帝苗裔, 无非是后来修书的人正统思想作怪,二个部落兴起的地方不同,又在同期打过,原始部族之间又不象现在联系这么紧密,弄炎帝的儿孙辈去另一个部落当首领别人认同吗,后人YY的,尽信书不如无书,黄帝和炎帝是同盟是不是亲兄弟都难说,说蚩尤是炎帝的后裔不靠谱,楼上说的在理,神话嘛反映一些社会现实但不能做确定的依据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冷自泉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9
编号 295972
注册 2008-10-24


发表于 2010-5-15 16:0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汗一个……
上古史太远了,真相究竟如何,谁也不清楚……
不过,一般的认为是,神农、炎帝、黄帝、蚩尤、共工、祝融都不是专指某一个人,而是指一个部族或者部族首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小轲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40
编号 36285
注册 2005-4-8


发表于 2010-5-19 09:54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炎帝为东方部族之首领或者是首领部落的称号,黄帝是西方部族的首领或者首领部落的称号,这都应该不是某个人。炎黄的战争,是东西方部族的战争,其实也就是东方炎帝代表的农耕文明跟西方黄帝代表的半游牧文明的战争,显然,游牧民族取胜,然后是融合,这就是华夏族的来历。中国历史上游牧民族战胜农耕民族,这是第一次,往后还有周人对商人的战争、以及后世蒙古、满清等等,情势大同小异。
蚩尤为东方农耕文明的一支,势力较大,后来单独对抗过黄帝的游牧文明,也战败,被收编或驱赶到南方不毛之地,这就是黄帝与蚩尤的战争。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aesthetics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7
编号 376983
注册 2010-5-21


发表于 2010-5-21 11:2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这种东西很难说清楚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coldwolf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45
编号 52171
注册 2005-11-1


发表于 2010-7-1 14:1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蚩尤非“炎帝后裔”,历史记载清楚,证据很多,我们亦没必要一一详举,而只以说明历史问题即可。

我认为这个恰恰是文章需要说明的重点,如果认为“蚩尤不是炎帝的后裔”,就应该做两点:一是破,二是立,破易而立难。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24 21:35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784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