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解密西游记兼论孙悟空的师父是太上老君
性别:未知-离线 睿翔

Rank: 4
组别 校尉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6
帖子 66
编号 180177
注册 2007-6-22


发表于 2007-6-28 23:4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岱瀛 于 2007-6-28 22:56 发表



通天是不是反派,我是从老许笔下的角度上看的。网上的人同情不能说老许就没有把通天到反派塑造。

你看通天手下那帮门徒,几乎全是畜生演化,而元始这边,多少是仙风道骨。

而且从最后的成败下场,许 ...

其实封神里充满了阴谋,通天是最怜的人,鸿钧的最后出场表面是训斥他,其实就是来救他的。里面水很深,我分析过,改天在写。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独孤散人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25
编号 103436
注册 2007-1-23


发表于 2007-6-28 23:5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岱瀛兄与楼主高论,另在下十分佩服。
但在下还不想放弃“动机论”。
实际上小说,尤其是较为优秀的长篇小说,写到后来如何发展往往都不仅仅是作者说了算,而是故事里面的人物环境加上作者思想倾向等综合考虑的结果。
比如现在经常骂哪个连续剧或者电影如何如何,最终骂的是导演。其实出问题了,不能成优秀,就是导演编剧太想控制,太想表达他的想法而不顾及故事人物的结果。所以在下认为,作为一篇优秀的长篇小说,如果说考虑西游记里面的人与事,不结合人情与实际,只要猜作者的心机,这总是有点问题。

这是在下的观点,有点跑题。

三教合一的说法一直有人再提,但是真的最终放到台面上实行过么?西游记中真的就宣扬三教合一么?
我不是十分认同这个观点。
其实西游记的作者(不知道是不是吴承恩)扬佛也罢抑佛也罢,但是不可否认的一点是这种西学东渐(佛教东传)是事实,避免不了的。所以即使他再抑佛,他的原型还是唐僧取经,还是佛学兴盛……
在下认为作者的意图与想法很难分析的。lz的见解当然独到透彻,可是如果你持抑佛之说也未必不能解释。

在下不愿意作那么复杂的分析。想简单起来,作者就是想叙事,讲故事,讲取经的故事。太晚了,脑筋有点糊涂,不知道这段话怎么说。先放一放,等哪天清醒了,理清楚再说这一段。



六耳这一段也是我最疑惑的,这个家伙怎么出来的,从哪里学的本事,想干嘛?
突然想到,猴子是老君教的,老君交出猴子来是为了弘扬道教的,没想到最后却被佛教的人给弄去了。老君无法,如来说话合情合理合法,反驳不了,碍于身份又不能阻拦,那只有暗中阻拦了,于是作弊,偷偷放走老牛,悄悄送了两个徒弟出去,然后趁着悟空被关押期间,又找到了六耳猕猴,传授了一模一样的东西,这样做的目的就一个,阻碍取经,六耳猕猴的目的更是捣乱。凭什么佛教要在道教本土上发扬光大啊?

整个历史上,佛教的传入对中国的影响是毁誉参半的。尤其佛教被不正当运用之后,更是弊端极多。所以,在一些正直有抱负的知识分子看来,佛教是弊大于利的,比如韩愈。
西游记的作者无疑对三藏的故事以及人格都是很崇拜的,但是对于佛教,却真的很难说。

基于此,我认为会不会是这样,作者对三藏取经的志向对三藏人格是很崇拜的,对这个经历也是很向往的。可是对于佛教,却是不希望如此兴起的。但是这个趋势却是抵挡不住的。所以设置了重重障碍,但是很无奈,即使这些敌手很厉害,最终还是抵挡不了佛教东兴的趋势。
太困了,没说清楚,抽空再说吧,呵呵……


顶部
性别:男-离线 lsbz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05
编号 77673
注册 2006-8-2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7-6-29 00:2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睿翔 的帖子

楼主分析得很透,抛开封神演义,西游中也就老子符合三教归一的形象!佩服佩服!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dddzz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43
帖子 1696
编号 33797
注册 2005-3-2
来自 长江以南


发表于 2007-6-29 08:3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岱瀛 于 2007-6-28 19:20 发表
结合太多太实际的问题来说,就没有意思了。动机什么的,于现实不错,可是那是小说啊,一切动机,那都是作者的心机。

紧扣小说本身分析,还是比较科学合理的。睿翔真人分析得确实很细致

你把封神分 ...

西方有经可取,显然是一件有很多人知道的事情。只是,要想取经,必须是佛祖、菩萨认可的人选。不然的话,哪怕是身有异能的取经人,一样是个死。所以黄眉、六耳…等,即使在唐僧这里得逞了,也是取不到经书的。

——(沙和尚)又向前道:“菩萨,我在此间吃人无数,向来有几次取经人来,都被我吃了。凡吃的人头,抛落流沙,竟沉水底。这个水,鹅毛也不能浮。惟有九个取经人的骷髅,浮在水面,再不能沉……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6-29 09:0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dddzz 于 2007-6-29 08:36 发表
西方有经可取,显然是一件有很多人知道的事情。只是,要想取经,必须是佛祖、菩萨认可的人选。不然的话,哪怕是身有异能的取经人,一样是个死。所以黄眉、六耳…等,即使在唐僧这里得逞了,也是取不到经书的。

——(沙和尚)又向前道:“菩萨,我在此间吃人无数,向来有几次取经人来,都被我吃了。凡吃的人头,抛落流沙,竟沉水底。这个水,鹅毛也不能浮。惟有九个取经人的骷髅,浮在水面,再不能沉……

《取经诗话》里,唐僧被深沙神吃了两次,骷髅挂在项下。

而在《西游记》里,沙僧吃了九个取经人,也把骷髅挂在项下;而唐僧是十世修行,其前九世应该就是那九个取经人才是。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睿翔

Rank: 4
组别 校尉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6
帖子 66
编号 180177
注册 2007-6-22


发表于 2007-6-29 09:5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独孤散人 于 2007-6-28 23:58 发表
岱瀛兄与楼主高论,另在下十分佩服。
但在下还不想放弃“动机论”。
实际上小说,尤其是较为优秀的长篇小说,写到后来如何发展往往都不仅仅是作者说了算,而是故事里面的人物环境加上作者思想倾向等综合考虑的 ...

作者的想法是三教合一,并不表示所写的笔墨都一样多。首先悟空是一个三教合一的角色,而教授他本领的师父(不管是谁),也是一个三教合一的角色,这本身就表明了作者的倾向,他完全可以把菩提塑造成一个纯粹是道士或和尚。悟空自在天上任职后,即使最后反下界去乃至被镇压,他的儒家身份是去不掉的,在取经路上,所有的神仙(除了几个菩萨和玉帝老君)都口称其为“大圣”,这就是对他儒家官爵的肯定,这是永远属于悟空的。再说本领,他一身本领皆为道术,一路降妖除魔靠的都是他道家学来的本领,这也是完全属于悟空的,一辈子都逃不掉的。最后他取经以后,在佛门成就正果,这又有了佛门身份,很显然悟空也有佛门的身份。

总的来说,悟空的名是儒家的,身是道家的,心是佛家的,正好是三教合一的典范,最好悟空对车迟国王说的话也可以应证这一点。

至于你说六耳可能是老君重新收的徒弟,是为了报复跳槽到佛门的悟空,这有点说不过去。因为悟空大闹天宫后犯的是谋反罪,无论是谁都不可能保下他了,可以说猴子是必死无疑,唯一的出路只能是让他去佛门成正果。从西天路上老君的几次出现,比如赠丹,比如降牛,都可以看出他是暗中帮悟空历劫难的。至于童子下界那是观音从他那借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6-29 09:5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睿翔 于 2007-6-29 09:50 发表


作者的想法是三教合一,并不表示所写的笔墨都一样多。首先悟空是一个三教合一的角色,而教授他本领的师父(不管是谁),也是一个三教合一的角色,这本身就表明了作者的倾向,他完全可以把菩提塑造成一个纯粹 ...

《西游记》最推崇的是张伯端,其中的金丹学都是全真之法。
而张紫阳正是主张三教合一的
三教合一夫人说法应该没错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睿翔

Rank: 4
组别 校尉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6
帖子 66
编号 180177
注册 2007-6-22


发表于 2007-6-29 10:1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冒牌 于 2007-6-29 09:59 发表

《西游记》最推崇的是张伯端,其中的金丹学都是全真之法。
而张紫阳正是主张三教合一的
三教合一夫人说法应该没错

邱天师也是全真祖师,葛天师更是丹学鼻祖,不唯张紫阳一人呀。

不过,作者确实对张伯端有点好感,毕竟人家是北宋才成仙的人,居然出现在唐朝了。呵呵。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定点清除

★★

Rank: 8Rank: 8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前将军
好贴 1
功绩 85
帖子 1711
编号 83133
注册 2006-9-15
家族 幽神幻韵


发表于 2007-6-29 10:2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孙悟空被压了500年,也不能活动锻炼,导致肌肉萎缩功力退化,所以天上的神仙才说“此一时,彼一时”也。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6-29 10:4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睿翔 于 2007-6-29 10:15 发表


邱天师也是全真祖师,葛天师更是丹学鼻祖,不唯张紫阳一人呀。

不过,作者确实对张伯端有点好感,毕竟人家是北宋才成仙的人,居然出现在唐朝了。呵呵。

葛玄为灵宝派传人,与后世丹学联系不大。
而西游记里直接引用张紫阳文字的地方就太多了。
对于这方面的内容,可以看看李安纲的论文。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睿翔

Rank: 4
组别 校尉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6
帖子 66
编号 180177
注册 2007-6-22


发表于 2007-6-29 11:1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已拜读几篇,果然书中多有张紫阳的诗词,有的竟然是出自猴子口中念出。如此看来,西游确为三教合一的主旨小说,且其中多有全真丹派的术语。可惜世人多以为小说说的是取佛经,而以为小说主要写的是佛门。
西游记果然博大精深呀!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书者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东将军
功绩 25
帖子 2490
编号 11810
注册 2004-7-16


发表于 2007-6-29 11:4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岱瀛 于 2007-6-28 21:53 发表
楼主的观点在一楼里其实很明确,西游阐述的是三教合一的见解。

我对这个立论很赞成。明代三教的融合程度应该也是比较大的了。早在宋的时候,苏东坡就是一个集三教一体的大人物。所以从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上看 ...

老兄说通天坏是吧?封神里却也没什么证据啊,不少人要给他平反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慕容血
(123)

祝阿侯
太中大夫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镇东将军
好贴 1
功绩 508
帖子 4062
编号 6120
注册 2004-3-20
来自 广州


发表于 2007-6-29 13:5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冒牌 于 2007-6-29 09:07 发表


《取经诗话》里,唐僧被深沙神吃了两次,骷髅挂在项下。

而在《西游记》里,沙僧吃了九个取经人,也把骷髅挂在项下;而唐僧是十世修行,其前九世应该就是那九个取经人才是。

唐僧真是仇大苦深了,连续九辈子死在同一个人手上,还要是同一种死法!

不知道沙和尚每次吃的时候会不会变些花样呢?
比如:
清蒸一世唐僧
白灼二世唐僧
水煮三世唐僧



酱爆九世唐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睿翔

Rank: 4
组别 校尉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6
帖子 66
编号 180177
注册 2007-6-22


发表于 2007-6-30 21:4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前面的九世取经人未必是金蝉子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武之圣者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6
帖子 561
编号 81495
注册 2006-9-3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7-6-30 22:5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其实封神里充满了阴谋,通天是最怜的人,鸿钧的最后出场表面是训斥他,其实就是来救他的。里面水很深,我分析过,改天在写。
   
   很是期待。我也觉得所谓的封神不过是为灭掉截教的一个大阴谋。对于通天教主,我实在是没有什么坏印象。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镇北将军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国将军
好贴 2
功绩 18
帖子 802
编号 68234
注册 2006-5-8
来自 上海


发表于 2007-7-5 22:0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我估计吴承恩本人都没想这么多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关内侯

Rank: 1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26
帖子 12567
编号 31412
注册 2005-1-29


算是一家之言吧……

个人不是很赞同。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睿翔

Rank: 4
组别 校尉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6
帖子 66
编号 180177
注册 2007-6-22


发表于 2007-7-15 20:5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喜欢百家争鸣,说出不同意见,大家讨论~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书者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东将军
功绩 25
帖子 2490
编号 11810
注册 2004-7-16


发表于 2007-7-18 16:2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dddzz 于 2007-6-29 08:36 发表


西方有经可取,显然是一件有很多人知道的事情。只是,要想取经,必须是佛祖、菩萨认可的人选。不然的话,哪怕是身有异能的取经人,一样是个死。所以黄眉、六耳…等,即使在唐僧这里得逞了,也是取不到经书的 ...

我看沙僧显然搞错了物理概念........下沉是因为密度,而不是因为质量......
不过我爸也跟我说过,唐僧前九世全给沙僧吃了

[ 本帖最后由 书者 于 2007-7-18 16:28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睿翔

Rank: 4
组别 校尉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6
帖子 66
编号 180177
注册 2007-6-22


发表于 2007-7-21 17:5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金蝉子下界何时,书上并无提到,假如金蝉子下界在500年前,那么在如来和唐太宗没无取经意向的时候,何故前九世金蝉子都去取经?谁告诉他经在哪里,他为何取经,谁同意取经,根本没有原因可寻。像唐僧这样的大唐高僧都不知道大乘经在何处,其他僧人又何知?所以前九世金蝉子没有理由跑去取经。
    
  假如金蝉子下界在500年后,也就是说只投胎了唐僧一世,那么那前九世僧人就不是金蝉子了。事实上,沙僧吃掉的僧人不止是九个,有很多,只是其中的九个是唐僧前世而已,是修行的好人而已,只有唐僧才是金蝉子转世。

  比如,我们举三世之说,甲,乙,丙,三世。
  
  甲死后,灵魂到地府,然后投胎变成了乙。乙死后,灵魂到地府,然后投胎变成了丙。现在丙在世上存活。试问,丙的前世是甲还是乙?乙死后到地府的灵魂到底是甲还是乙?丙如果死后,到地府的灵魂到底是甲,乙,还是丙自己?到底此三人是一个灵魂还是三个灵魂?
  
  我个人认为应该是三个灵魂,即每个人到地府后的灵魂都是自己。因为假如甲乙丙三人死后去地府的灵魂都是甲的话,那么追朔到最古的时候,应该后世所有的人都是那个最古的人,那么我们现在的总人数应该和最古时候的总人数相等,这显然是荒谬的。所以我认为每个人死后去地府的灵魂就是他自己,投胎以后就别成了另外一个人。
  
  所以,唐僧的前九世,是九个不同的灵魂,之所以前世今生,应该会有内在的联系,这个联系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每个人死后,去地府的灵魂都是他自己,而不是他的前世,或是前世的前世,或是前世的......一直最古的那个灵魂。假如甲是那个最古的人,那么乙死后的灵魂应该和甲乙都有关,是个共同体,而丙死后的灵魂应该和甲乙丙都有关系,是个共同体,以此往后推。
  
  故而,我认为唐僧的前九世只是普通高僧而已,只是到了唐僧这一代,金蝉子转世,唐僧才是正宗的金蝉子转世。

  其中书中很多地方都暗示了金蝉子是在五百年后下界的。比如书最后的八十一难的条目:
  
  金蝉遭贬第一难, 出胎几杀第二难,满月抛江第三难,寻亲报冤第四难,.......
  
  由此可见金蝉下界后,直接投胎做了唐僧,而不是十世。因为取经是唐僧做的事,本应该不能算上金蝉遭贬这第一难,作者既然写了这条,那便是说金蝉子的苦难历程,而不是唐僧的。既然是写金蝉子的苦难历程,那便应该自遭贬始都写,假如是十世的话,那么前九世的苦难也应该算上,为何只字不提呢?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睿翔

Rank: 4
组别 校尉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6
帖子 66
编号 180177
注册 2007-6-22


发表于 2007-7-23 08:5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戏说一段


第一幕

老君:如来呀,观音应该把事情跟你说了吧,那个悟空,他其实是我徒弟。

如来:这个贫僧已经知道了,莫非老君想救他?

老君:正是。可是我现在没法张口,如果要求玉帝,真相就会公开。咋办?

如来:我有什么办法呢?玉帝是令我来降妖的,我总不能把这个叛国贼救下吧。那样玉帝会很难看的,我也不好这么做。

老君:这好办,你囚禁他个五百年,那时玉帝气早消了。然后随便找个借口把他带到你那不就行了。玉帝这边,我慢慢磨。

如来:找什么借口呀,没什么事好做的。

老君:你看看凡间中华气象如何?

如来:道祖故乡,自然是万象繁荣,四海升平。

老君:你想不想到那里发展?

如来:不敢不敢!中华乃道祖一脉,贫僧岂敢染指!

老君:算了吧,反正我是无所谓的,你想来就来吧。

如来:这......好吧。


第二幕

如来:道祖让我救下悟空,怎么办?

观音:有什么好处没有?

如来:准我到中华发展事业。

观音:这个极好呀,走出灵山,走向世界,这不是您老常说的话吗?

如来:可是我不想要那猴子来这边捣乱,我怕这样做,服不了众呀!

观音:那只有放弃中华了。

如来:不!我既要到中华发展,也不要猴子来我们这。

观音:那怎么做?

如来:贫僧自有妙计。趁现在老君和玉帝在整顿天庭,无暇顾及其它事情,我们抢先派人到中华传教,然后来这取经送回中华。这样我们既可以发展事业在中华,又可以不救猴子。

观音:这样会不会有点过份?

如来:没事的,当时老道说让我传教于中华时没提救猴子的事,咱们和他玩文字游戏!


第三幕

老君:卷帘,贫道待你如何?

卷帘:道祖待我恩重如山!

老君:唉,我却对不起你呀。现在你才只是一个普通将军,说是将军,和仆人差不多,苦了你了。

卷帘:苦到没什么,只是挂了将军的名号,却做的佣人的事情,别人总说闲话呀。

老君:那我送你到西方吧,成了金身正果,比在这好。

卷帘:全凭道祖吩咐。

老君:明天借个故,把你赶下去吧,记住,见到和尚就吃,一个也不能放过。

卷帘:遵命!


第四幕

观音:报!大事不好,咱们的取经人被吃了!

如来:哪个有这么大胆子。

观音:是天庭的卷帘大将,被贬到流沙河了。

如来:可能是误伤,再派一个去,再探再报!

......

观音:报!又被吃掉了!

如来:唉,已经是第九个了,看来我们的小九九被识破了,老君早明白了。

观音:老君来了。

如来:快请。

老君:哟,上课呢。嗯,听课的同学挺认真的嘛。

如来:我治下甚严,学生上课都非常认真,头都不会低下去的。

老君:咦,那不有一个歪着头的吗?就在那里,前排倒数第二个。

如来:金蝉子,站起来!说,上课为什么转头?

金蝉:昨夜我看书太迟,睡觉落了枕了,这是小病,不是我有意转头。

如来:原来如此,可以原谅。

老君:治下.....甚严.....咳..咳。

如来:来人那,金蝉子乱我课堂,给我乱棍赶出,罚站一天。

老君:这个金蝉子是昨晚用功才落枕的,何故处罚这么重呀,多好的徒弟呀。

如来:这个....这个,那怎么办?

老君:好徒弟是要历练的,送到凡间锻炼一下,这是为了他好呀。你不是要在大唐传教吗?就他好了,让他来这取经,历练一下,对他有好处。

如来:啊!.....照办!


第五幕

如来:老君真狠。

观音:唉,如果不带猴子去,金蝉子铁定会被卷帘吃掉的。

如来:那怎么办?

观音:只有救下猴子了,而且还得连卷帘都得一块弄来。

如来:唉,没办法呀,事情捅破了。

观音:不过,从大局看,传教大唐对我们有利的。

如来:好吧,只有这样了。这事谁去办呢?

观音:我去!

如来:这可是扬名的大好时机呀。你真行。

观音:呵呵。


第六幕

老君:观音,谢谢你带来的情报,要不然,我就被算计了。如来居然背着我玩阴的。

观音:道祖,无间是我份内之事呀。

老君:很好,那去大唐的事就你去办吧,保证你在大唐香火鼎盛!

观音:这个....如来已经同意了。

老君:啊,这样呀,那我回报你些什么呢?

观音:上次我看你新造的铃铛,我感觉声音轻脆甚是好听,正好可以挂在我的宠物身上,不知道祖愿不愿意割爱?

老君:拿去,拿去,小玩具而已。我多的是。

观音:我能不能弱弱的问一句,为了一个猴子,就算他是你徒弟,你做的也太火了吧。

老君:唉!可怜天下父母心呀!

观音: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han_kai321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8
编号 195534
注册 2007-7-30


发表于 2007-8-3 11:2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西游和封神比起来,西游的神话系统不是非常严谨的,西游更多的表现出作者的艺术创造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神话系统只是一个铺垫,因为毕竟那些神佛不是主角,他们是要为了烘托主角而存在的。所以里面的一些人物实力和关系有一些出入是正常的。
而封神的神话系统是比较严谨的,因为书中那些神仙都是有相当的戏份的,封神其实描写的就是三界之间的关系,所以完善系统是必要的。
另外说一下,在封神中,通天99%是灵宝道君(天尊)。三清只的是:太清太上老君;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道君(天尊)。以封神严谨的系统和通天,元始,老君和鸿钧之间的关系来看。要说通天不是灵宝道君(天尊)实在是说不过去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han_kai321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8
编号 195534
注册 2007-7-30


发表于 2007-8-3 11:3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如果说西游里提到老君曾解化女娲补天,那么如果说迸出猴子的那块石头是补天所遗留下来的那块石头,那么,这个猴子和老君。。。。。。。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8-3 11:4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han_kai321 于 2007-8-3 11:22 发表
我认为西游和封神比起来,西游的神话系统不是非常严谨的,西游更多的表现出作者的艺术创造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神话系统只是一个铺垫,因为毕竟那些神佛不是主角,他们是要为了烘托主角而存在的。所以里面的一些人物实力和关系有一些出入是正常的。
而封神的神话系统是比较严谨的,因为书中那些神仙都是有相当的戏份的,封神其实描写的就是三界之间的关系,所以完善系统是必要的。
另外说一下,在封神中,通天99%是灵宝道君(天尊)。三清只的是:太清太上老君;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道君(天尊)。以封神严谨的系统和通天,元始,老君和鸿钧之间的关系来看。要说通天不是灵宝道君(天尊)实在是说不过去的。

封神没有元始天尊、灵宝道君、太上老君这三清的说法。
封神中的玉清、上清、太清道人都是老子所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expistols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0
编号 197167
注册 2007-8-3


发表于 2007-8-3 23:2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这篇没看完,也不想看,实在看不下去.估计要是用这个问题去问吴承恩,他都答不上来,因为他都不见得想过有人会认为孙悟空的老师是太上老君.西游记没有反封建,但是根据当时成书的背景,隐喻朝廷是有可能的.我也不记得有什么"研究西游记的都会认为这是部反封建的书"这类的话.很多研究者都认为,西游记是在用天宫的昏碌无能,天庭和西方极乐世界与人间妖精种种暧昧的关系,来隐喻当时朝廷的无能,以及官匪勾结.什么时候有过"扬佛抑道"作为研究根本了?更何况,太上老君有暗指朝廷大员之嫌.一个被写得如此昏聩的人,怎么会是孙悟空的师傅了?我相信,作者设计孙悟空的师傅的时候,没有特意安排过.仅仅是让一个世外的高人来教他,有"神功天成"的含义在内.因此,他师傅是谁并不重要,可以看作他是由上天传授的,背负着注定要干一番事业的命运.讨论他师傅是谁,有意义吗??研究西游记内容和文字才比较实际吧~~~~~~~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1 07:04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7550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