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我思我在
» 習儒劄記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20150519版)发布
(2015-5-19)
论坛营运现状公告
(2014-8-10)
三国志12pk版下载
(2013-4-20)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对外开放
(2013-1-16)
岳飞传解密剧本发布
(2011-4-12)
招募各版斑竹和网站管理技术人员
(2006-4-19)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習儒劄記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1
发表于 2007-5-21 23:3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習儒劄記
習儒劄記
合成一個大物事
儒學
經書典籍有一整套的體系
,每部經典各有其效用
,能做到“各司其職”。
全世界
的
學說宗教體系裏面,這是“獨此一家”。《論語·泰伯》裏記載了最初的體系架構,“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莊子·天下》篇作為最早的學術思想史,對儒家經典的總結也有類似的歸納,“《詩》以道志,《書》以道事,《禮》以道行,《樂》以道和,《易》以道陰陽,《春秋》以道名分。”《孝經鉤命訣》裏說,“孔子曰: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經。”這些都有反映出儒家經典不同的功用職能,而總其全部便能互相勾連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
這套體系顯然是不斷發展中的
,到了唐代仍舊沿襲了五經的格局,孔穎達搞了《五經正義》
,
但
到了宋儒時候
,
尤其是朱熹,把《禮記》中的《大學》、《中庸》兩篇單獨輯出來,和語孟并列合為四書,就這樣,傳統五經的劃分法
就被
束之
了
高閣,擺到了尊而不用的地位。而朱夫子的這個劃分法則直接影響了后世近八百年的光景,但后來的學者并不膺服這種辦法,我記得現代人牟宗三等就對把《大學》、《中庸》單獨提出來表示了不滿,既然《大學》、《中庸》可以提出來,那末《禮記》里的其他篇章也可以提出來。事實上,朱熹把《大學》、《中庸》提出來只是看中了其包含的“格物致知”的道理而已。
但不論如何自朱熹后,四書地位鼎定,儒學的框架也整個從五經轉到了四書上。《朱子語類·論語》里面說,“論語只說仁,中庸只說智。”又說,“論語易曉,孟子有難曉處。語孟中庸大學是熟飯,看其它經是打禾為飯。”
到了晚近更出現了大雜燴的辦法有了十三經之說,可不管怎么變,怎么去挑選各經,又如何劃分,有一點總是不變的,即如朱夫子所言,“夫子教人,零零星星,說來說去,合來合去,合成一個大物事。”
兩個天理
《論語·八佾》和《鄉黨》里都記載說,夫子入太廟,每事都去問問。《八佾》記載得翔實一點,我引《八佾》的文字,“子入大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大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
朱子在《論語集注》里面說,“
孔子自少以知禮聞,故或人因此而譏之。孔子言是禮者,敬謹之至,乃所以為禮也。”
意思是說,孔子
是圣人,圣人無所不知,所以對
太廟里那些擺設懂也要裝不懂,虛心
去
請教,這就是禮了
。
隔了三百年后王陽明看到這一條,就反駁朱熹說,圣人無所不知是無所不知個天理,太廟里那些擺設又復雜又繁瑣,孔子也不一定全認得,因此問,不懂就問這才是天理。
這一個例子是牟宗三先生津津樂道的例子,而這兩個天理,實際上刻畫的孔子實在大不相類。如果按照朱夫子的說法,那末夫子就過于虛偽;可按照陽明先生的講法,夫子又過于無知。歸根結底在一個“每”字上,即說每事,那能做到全
懂也要裝不懂
,似不符合“君子坦蕩蕩”的風格,而若是真全不懂都要去問,也不符合記載,夫子說,“吾學周禮,今用之,吾從周。”
故這兩個天理恐怕都非允論。
所谓“每事问”,既不能说夫子全不懂也不能说夫子全都懂,应该是懂的,仍旧倾听他人的解答,把自己放在低的位置;不懂的,虚心请教。温良恭谦让都要表现,这才是“礼”。
不得已
儒家講用功,是積極的。不管是兼濟天下還是獨善其身,都是工夫。《大學》里說要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乃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都有工夫可作。有意思的是夫子和孟夫子這儒學的源頭,卻“知”行不合一。夫子周游列國,孟子兜售學說應該都是知然后行。可在典籍中表現的,卻不那么積極。
《孟子·滕文公下》里記載,公都子問孟子,“人人都說你好辯論,能問問你為什么嗎?”孟子說,“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真是好一個“不得已”,孟子以為生民立命為己任,卻把自己拋在了旁邊,明明是“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氣概,可就是要說“不得已”。這個不得已說得可一點也不輕松。
同樣的《論語·先進》里,孔子對自己弟子的志向,既不對管理國家治國平天下感興趣,也不對修身治禮感興趣,而是去稱贊“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可如果把這個就坐實在夫子頭上,恐怕也不確實,《論語·憲問》里,子貢問夫子說,“管仲不算仁人吧!齊桓公殺公子糾,管仲不能殉主,反而做了齊桓公的宰相,應該不能算作仁人吧!”夫子的回答很精彩,“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
夫子也是為生民立命為己任,站到了民生的角度來闡述。這就和宋儒關學的大學者張載說的是一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論語·顏淵》里面記載了夫子和子貢的一段話,
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夫子和孟子不同,孟子慷慨激昂可以說自己不得已,夫子卻要被人問不得已才說。同是不得已,卻也有主被動。可不管如何,兩個人不得已的背后是一致的,這是儒家的關懷,仔細去讀,讀出來了就很溫暖。
2007-5-20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yao326yao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5
编号
88445
注册
2006-10-23
#2
发表于 2007-5-22 09:3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妙哉,先生把朱子这句“合成大物事”做起头、提纲挈领,已经是抓住儒学本质的学者了啊。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whws
白衣伯爵谏议大夫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左将军
好贴
6
功绩
166
帖子
1325
编号
82141
注册
2006-9-7
家族
云水兰若
#3
发表于 2007-6-5 19:4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唉,合成一个大物事,习之难免觉得凌乱,竟不知何处下手的
“子聞之曰:是禮也。”,我觉得这话已经答的很明白了。
这随笔写的蛮好。可惜赏的人不多。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水镜门生
(虾仁生煎)
许国公
河北东路经略使
★★★
★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2628
帖子
22586
编号
52409
注册
2005-11-4
来自
五谷轮回之所
家族
肉肉门
#4
发表于 2007-6-5 20:0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合成一个大物事,打造一锅大杂烩
六经皆史,乐谱亦然,举凡诗书易春秋,似皆是当年教科书耳。
儒学门槛其实不高,不过当年高三时候,放学后偶们语文老师给偶们教授“学而”起头,的确也不多见。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yao326yao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5
编号
88445
注册
2006-10-23
#5
发表于 2007-6-6 08:4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whws
于 2007-6-5 19:49 发表
唉,合成一个大物事,习之难免觉得凌乱,竟不知何处下手的
“子聞之曰:是禮也。”,我觉得这话已经答的很明白了。
这随笔写的蛮好。可惜赏的人不多。
说来的确有些凌乱,但其实简单,明道先生说得最贴切,“惟诚敬而已矣”。
近期越来越觉得我思区的学术氛围不对,总在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上吵个不停,反而是真正有水平、见档次的文章却无人问津,让人十分遗憾。
其实现在的教育体制的确有问题啊。自然科学要分那么多学科、那么多老师来教,而文科当中,历史主要侧重点在中国近代史和世界史,政治、思想则主要侧重马克思的东西,好了,中国传统文化这么大一块,竟然全落在语文老师一个人身上了,也难怪现在的小孩国学知识匮乏了。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天宫公主
(司徒家的颖颖)
虞国公主
★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517
帖子
11552
编号
1037
注册
2004-10-25
来自
天津
家族
司徒实业
#6
发表于 2007-6-6 17:04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楼主写的很不错,分析的也到位。
我觉得儒学之所以走到今天无人问津的地步,主要原因并不是因为教育,而是2000多年来政客把儒学变成了儒术。变了味的儒术,放到今天的社会里,自然也就被诸多不知情者看作腐朽的象征了。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7
发表于 2007-6-6 19:2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天宫公主
于 2007-6-6 17:04 发表
楼主写的很不错,分析的也到位。
我觉得儒学之所以走到今天无人问津的地步,主要原因并不是因为教育,而是2000多年来政客把儒学变成了儒术。变了味的儒术,放到今天的社会里,自然也就被诸多不知情者看作 ...
这个见解很中的,道和术的问题,一直就是中国文化辩论的主辩题,朱熹和陈同甫义利之辩,也是这个问题的展现
自从申不害提术,可以说搞得乌烟瘴气,韩非又进一步发挥,术这个东西简直就成了找不好来的坏东西了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yao326yao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5
编号
88445
注册
2006-10-23
#8
发表于 2007-6-7 09:4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呵呵,说起义利之辩,我想最早应该追溯到儒墨之争了,应该是墨子第一个提出了“义者利也”的论述。这当然是不容于正统儒家学说的,因为儒家的讲“义”,是要求对道德的无条件执行。也就是所谓的道跟术的关系。
至于吕祖谦、陈亮,甚至后来的整个浙东学派,其实也正是基于所谓的务实的态度,抛弃了儒家传统那些复杂的工夫论层面,而这正是儒家传统所特别强调的。当然,这也是浙东学派影响力始终有限的一个原因。
QUOTE:
原帖由
天宫公主
于 2007-6-6 17:04 发表
楼主写的很不错,分析的也到位。
我觉得儒学之所以走到今天无人问津的地步,主要原因并不是因为教育,而是2000多年来政客把儒学变成了儒术。变了味的儒术,放到今天的社会里,自然也就被诸多不知情者看作 ...
不错,现在我们很多人所了解的儒学,的确很难回到先秦的原味了,甚至也很难回到两宋道学的程度。不光是统治者,即使在学术圈内部,分歧也越来越大,所以像朱熹后学、阳明后学其实多多少少都已经在曲解原典了。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天宫公主
(司徒家的颖颖)
虞国公主
★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517
帖子
11552
编号
1037
注册
2004-10-25
来自
天津
家族
司徒实业
#9
发表于 2007-6-9 04:03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义者利也-这个观点我还是比较赞同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绝大多数的情况,无论是什么形式的义,最后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的时候,都将以利的形势出现。一个好官,造福于一方可谓义,但成此义需要的百姓丰衣足食,是一种利的衡量。再比如说孝道,大多数情况对于父母(受益方)而言,其实也是一种利获得的。
是否存在完全和“利”无关的“义”,我一时想不出来(也不敢保证没有),但我觉得就主流“义”而言,它还是需要以“利”的形势表达的。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10
发表于 2007-6-9 18:1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公主不是说,暴政和民主不过是一个妈生的,一个买不起脂粉,一个买得起嘛
义利往小了说,大略和这个意思仿佛,不过所谓义是更受众更广泛的利,社会发展人人受利,那么这个社会机制和操纵社会机制的人就是有义的,反之社会发展却被少数阶层独霸社会财富而去,自然就是利
不过陈同甫和朱熹辩的,倒还不完全是这么个意思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乌鹊南飞3
中大夫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4
功绩
101
帖子
6283
编号
60211
注册
2006-2-17
来自
四川
#11
发表于 2007-8-6 19:3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个人以为孔子入大庙每事问和我们今天在论坛上泡一个性质:越是熟悉的段子,越有听取各方意见、深入探究的兴趣。虽然我们泡论坛的心态比孔子轻松,不过求知欲这点是相似的。春秋末期周礼散佚,各国对此的保有程度又各不相同,鲁国不过相对完善而已。孔子周游各国之时仍向老子问礼,可见他对所学并不满意。想来孔子到一大庙即每事问,同则听之,异则思之。求实大概是“礼”的根本吧。
儒发展到学西汉就出现几个字引申出几万言的议论,毕生皓首穷经而不能通者大有人在的状态。儒学虽可以说是诸子百家中最积极,也是最能吸纳的。但发展步伐如此艰难,却折射出我国传统文化在传承上的思想方法缺陷。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12
发表于 2007-8-6 21:5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自己还看过一种说法是,孔子讥讽太庙器物不规范,所以故意问之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枫儿
(逸之)
组别
仕女
级别
忠义校尉
好贴
1
功绩
7
帖子
213
编号
85355
注册
2006-10-1
#13
发表于 2007-8-11 01:0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天宫公主
于 2007-6-6 17:04 发表
楼主写的很不错,分析的也到位。
我觉得儒学之所以走到今天无人问津的地步,主要原因并不是因为教育,而是2000多年来政客把儒学变成了儒术。变了味的儒术,放到今天的社会里,自然也就被诸多不知情者看作 ...
本来是想变成儒教的,结果不太成功,于是中国就不是宗教国家了。但它的本质属性还是逃不过被篡改利用的命运~~~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轩辕史话
> 炎黄春秋
> 我思我在
> 法律探讨
> 三国史话
春秋文艺
> 古典小说
> 诗词歌赋
> 现代文艺
> 韦编三绝
> 对联雅座
> 滴翠亭
> 藏经阁
> 双七钟社
> 笑书神侠
> 辕门射虎
> 虎帐点兵
游戏人生
> 同人战棋手游
> 三国戏英杰传
> 三国鼎立
> 轩辕公会
> 三国志12
> 英雄史诗
> 运筹帷幄
> 人间五十年
> 步步为营
> 游行天下
> 游戏贴图
轩辕工作室
>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
> 豪华曹操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
> 大一统演义
> 曹操传MOD作品交流
> 东吴霸王传
> 封神英杰传
> 杨家将
> 吕布传
> 三国无双战略版
> 北宋志·赵匡胤传
> 战旗春秋
> 曹操传MOD制作交流
> 金庸群侠传MOD交流
> 风华录
> 设计与修改
怡情岁月
> 影音经典
> 动漫先锋
> 绘画摄影
> 情感轩辕
> 衣食住行
> 体坛动力
> 谈股论金
> 水泊轩辕
参政议政
> 迎宾阁
> 鸿胪寺
> 登闻鼓
> 监造府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1-20 13:48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4566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