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諸葛亮不懂帶兵??
性别:未知-离线 无势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3
帖子 285
编号 200358
注册 2007-8-10


发表于 2007-9-7 13:3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楼上的我就不多评了,<<劝将士勤攻已阙教>>摘自<<汉晋春秋>>而且已经被收入<<诸葛亮集>>
这篇东西早就是被确认的了.
陈寿写?呵呵,眼睛睁大点.......陈寿写的叫诸葛氏集.....这本叫诸葛亮集.

散失了就全变假的了,蜀国还无史,陈寿生出来前的东西不都成假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35
帖子 3454
编号 88518
注册 2006-10-24


发表于 2007-9-7 13:4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无势 于 2007-9-7 13:32 发表
楼上的我就不多评了,<<劝将士勤攻已阙教>>摘自<<汉晋春秋>>而且已经被收入<<诸葛亮集>>
这篇东西早就是被确认的了.
陈寿写?呵呵,眼睛睁大点.......陈寿写的叫诸葛氏集.. ...

PS,陈寿做的诸葛氏集早失传了,<<劝将士勤攻已阙教>>也是摘要《汉晋春秋》,兄台,不要碰到自己想看到的东西,马上就敲定,奉若神明,人家的攻必胜守必固之说,是中肯之极的评价。当然了,对于史料来源都不清楚的阁下,中肯与偏颇,想要分清,实在是勉为其难。


眼睛睁大点,我也说了,是诸葛氏集。

诸葛亮集将后出师表也列入了,不一样有人质疑吗?是兄台确认的吧。

我啥时候说散失了就是假的,我是根据史料判断。兄台从不认真鉴史料,这个不要算我身上。

[ 本帖最后由 天涯明月刀 于 2007-9-7 13:42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华剑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2
编号 67578
注册 2006-5-2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7-9-7 13:5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其实硬要说耗死也不是不可以,只将219年曹操东西失顾,然后220年就逝去来看,也是被刘关给耗死,曹真刚敲锣打鼓举兵伐蜀不果,立马死而后已,也可说是被耗死怎么去看咯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嘻哈赵云
(子龙)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80
编号 76339
注册 2006-7-21
来自 湖南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7-9-7 14:5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如果诸葛亮不会用兵
那刘备早挂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长弓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8
编号 141764
注册 2007-4-18


发表于 2007-9-7 15:4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诸葛会用兵,这是肯定的,但不善用奇谋,这也是事实,至于他的战术水平,我的观点是防守强于进攻。
比如陈仓攻坚,应该说诸葛是做了充分的准备的,但是始终没能得手;每次北伐退兵都能全身而退,可以看到,诸葛在防守上确有一手。所以我认为诸葛善守不善攻。
我觉得诸葛有点像李广。防御很强,一打进攻战就差了。
诸葛带兵打仗的能力不是很强,这一点刘备看得很清楚,所以刘备入蜀带庞统、攻汉中带法正、打东吴就自己去。(刘备认人还是比较准的,马谡就是一例)
所谓军事奇才,本人认为应指那些能够打赢别人不能赢的战役。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无势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3
帖子 285
编号 200358
注册 2007-8-10


发表于 2007-9-7 16:0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刘备攻东吴之时,陆逊何不出战。

质疑是一回事,否定则是另一回事。后出师表质疑归质疑,也没能否定。我在说诸葛亮集有收录,你去说诸葛氏集已经散失,真是牛头不对马嘴。
攻必胜,守必固。攻不胜则是意不在此,守不固则是用人失误。

记载有误,真是万金油一瓶。至于这个是不是误则无所谓。反正说有误就是有误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杨少凡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1
功绩 29
帖子 407
编号 37535
注册 2005-4-25


发表于 2007-9-9 10:1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长弓 于 2007-9-7 15:47 发表
诸葛会用兵,这是肯定的,但不善用奇谋,这也是事实,至于他的战术水平,我的观点是防守强于进攻。
比如陈仓攻坚,应该说诸葛是做了充分的准备的,但是始终没能得手;每次北伐退兵都能全身而退,可以看到,诸葛在防守上确有一手。所以我认为诸葛善守不善攻。
我觉得诸葛有点像李广。防御很强,一打进攻战就差了。
诸葛带兵打仗的能力不是很强,这一点刘备看得很清楚,所以刘备入蜀带庞统、攻汉中带法正、打东吴就自己去。(刘备认人还是比较准的,马谡就是一例)
所谓军事奇才,本人认为应指那些能够打赢别人不能赢的战役。

》》》1、诸葛亮五次出征,只有一次打的是防御战。
》》》2、春季刚出祁山,当年冬天就二次出师,连粮食也只带了一个月,走的还是临时开辟的绥阳小谷,怎么看怎么不像是准备充分。每次北伐全身而退,正说明诸葛亮用兵之能,要知道敌前撤退可是相当困难的指挥,诸葛亮能做到退敌不敢追,追则必破,这能说他用兵不高吗?
》》》3、诸葛亮是刘备最信任的股肱之臣,亲自出师不留个可靠的人放在后面,关羽就是最大的榜样。至于用人,连一次失误都没有的好像历史上也没这号人物。
》》》4、这种军事奇才,中华五千年历史也是屈指可数,且对手多有重大失误被把握住,就算你是汉尼拔也得对面有个瓦罗让你打呀,换个费边不照样没辙。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杨少凡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1
功绩 29
帖子 407
编号 37535
注册 2005-4-25


发表于 2007-9-9 10:2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无势 于 2007-9-7 16:08 发表
刘备攻东吴之时,陆逊何不出战。

质疑是一回事,否定则是另一回事。后出师表质疑归质疑,也没能否定。我在说诸葛亮集有收录,你去说诸葛氏集已经散失,真是牛头不对马嘴。
攻必胜,守必固。攻不胜则 ...

》》》陆逊以防守挫刘备锐气,然后设计骄敌,火烧连营,大反攻杀得刘军落花流水,狂追至白帝城方止,这里体现的是谋深计广。
》》》而司马懿哩,缩头不出,甘受巾帼(而且最大的可能是老辛头所挡),追击时更闹了个“死诸葛走生仲达”的大笑话,畏惧诸葛亮之甚可知,哪能和陆逊相提并论?老兄别看见都是持久防御战就归并同类,拉到盘子里就是菜。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长弓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8
编号 141764
注册 2007-4-18


发表于 2007-9-10 09:0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1、诸葛亮五次出征,只有一次打的是防御战。
》》》2、春季刚出祁山,当年冬天就二次出师,连粮食也只带了一个月,走的还是临时开辟的绥阳小谷,怎么看怎么不像是准备充分。每次北伐全身而退,正说明诸葛亮用兵之能,要知道敌前撤退可是相当困难的指挥,诸葛亮能做到退敌不敢追,追则必破,这能说他用兵不高吗?
   粮食只一个月,只能说明诸葛轻敌,自以为用兵高明所致。
   全身而退,也只是说明诸葛精于防守,有一套保命的好办法,所以我认为他的用
  兵高明只是体现在防御和撤退上,如果真的长于进攻的话,则不会寸功未得。
》》》3、诸葛亮是刘备最信任的股肱之臣,亲自出师不留个可靠的人放在后面,关羽就是最大的榜样。至于用人,连一次失误都没有的好像历史上也没这号人物。
  刘备最信任诸葛,我觉得可以商榷;即使这样,也只能说明可靠,而不是会打仗。
》》》4、这种军事奇才,中华五千年历史也是屈指可数,且对手多有重大失误被把握住,就算你是汉尼拔也得对面有个瓦罗让你打呀,换个费边不照样没辙。
   你错了,高明的将领,善于为对手创造错误,也善于捕捉对手的漏洞和错误。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9-10 10:3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长弓 于 2007-9-10 09:08 发表
   粮食只一个月,只能说明诸葛轻敌,自以为用兵高明所致。

诸葛亮自己都说了“今使前军斫治此道,以东向陈仓,足以扳连贼势,使不得分兵东行者也”,
这次战争仅仅是牵制性的作用,从哪里看出是自以为用兵高明了?

QUOTE:
原帖由 长弓 于 2007-9-10 09:08 发表
   全身而退,也只是说明诸葛精于防守,有一套保命的好办法,所以我认为他的用
  兵高明只是体现在防御和撤退上,如果真的长于进攻的话,则不会寸功未得。

   你错了,高明的将领,善于为对手创造错误,也善于捕捉对手的漏洞和错误。

自己看孙子怎么说的吧。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QUOTE:
原帖由 长弓 于 2007-9-10 09:08 发表
  刘备最信任诸葛,我觉得可以商榷;即使这样,也只能说明可靠,而不是会打仗。

章武三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笃,召亮於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若不是看重诸葛亮有军事才能,又何来的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顶部
性别:男-离线 519734949
(云之叹)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0
编号 190129
注册 2007-7-17


发表于 2007-9-10 11:5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诸葛亮是政治家,不是军事家。他治国是天才,但带兵就不如军事家。不是不会带兵,而是不能出奇制胜。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河内司马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校尉
级别 镇西将军
功绩 49
帖子 3943
编号 103430
注册 2007-1-23


发表于 2007-9-10 12:2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519734949 于 2007-9-10 11:56 发表
诸葛亮是政治家,不是军事家。他治国是天才,但带兵就不如军事家。不是不会带兵,而是不能出奇制胜。

应该说是他不会变通.又不能识人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华剑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2
编号 67578
注册 2006-5-2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7-9-10 14:4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诸葛亮是政治家,不是军事家。他治国是天才,但带兵就不如军事家。不是不会带兵,而是不能出奇制胜。-------------------------------------
放到三国,诸葛亮带兵不如哪个军事家,加个"们"?

应该说是他不会变通.又不能识人------------------------------------------------
谁,加个"们"会识人会变通?怎么变的?

[ 本帖最后由 华剑 于 2007-9-10 14:49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uye-01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3
帖子 298
编号 55146
注册 2005-12-11


发表于 2007-9-11 09:5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当然懂 北伐他根本没考虑赢也根本不可能赢
国土面积 人口 教育水平 蜀全面落后这这样的情况下得到自保 已难能可贵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35
帖子 3454
编号 88518
注册 2006-10-24


发表于 2007-9-11 11:3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xuye-01 于 2007-9-11 09:58 发表
当然懂 北伐他根本没考虑赢也根本不可能赢
国土面积 人口 教育水平 蜀全面落后这这样的情况下得到自保 已难能可贵

高人年年有,今年特别多,诸葛亮北伐是送死不成?请问一下,你认为诸葛亮北伐的目的是什么?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浪客心
(浪客心)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4
编号 214245
注册 2007-9-11
来自 苏州常熟


发表于 2007-9-11 12:38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回复 #165 天涯明月刀 的帖子

为了调节三股势力的矛盾额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无势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3
帖子 285
编号 200358
注册 2007-8-10


发表于 2007-9-11 15:2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问题就是出在他是北<伐>.而不是北扰.
诸葛亮自己的战略意图就一直在动摇.本就不明确,或者说执行时经常走样,又想疲敌,又想得土.结果两不着杠.疲敌已也疲,得土亦失土.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杨少凡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1
功绩 29
帖子 407
编号 37535
注册 2005-4-25


发表于 2007-9-11 17:3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无势 于 2007-9-11 15:23 发表
问题就是出在他是北<伐>.而不是北扰.
诸葛亮自己的战略意图就一直在动摇.本就不明确,或者说执行时经常走样,又想疲敌,又想得土.结果两不着杠.疲敌已也疲,得土亦失土.

》》》时乎,势乎,会当有变,战略本来就是因时因势变化,未闻有制定之后就一成不变者,如果有,也是韬光养晦、发展生产、强大自己、伺机进取之类的套话废话。
》》》自古出师,谁肯自称贼寇之师,谁出兵不声称征伐而曰骚扰,细敲文字而抹杀实情,真迂腐之人也。
》》》“当此之时,亮之素志,进欲龙骧虎视,苞括四海,退欲跨陵边疆,震荡宇内。”诸葛亮战略即此也,本来战略指标就有高有低。比如现在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但目标过于高远,现实目标只能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称其意图不断动摇,大谬不然。
》》》疲敌已也疲,证据,可有蜀汉因诸葛亮征伐不休而民变者?倒是诸葛亮去世之后一大票百姓冒着和皇上顶撞的风险为他私祭,公道自在人心。
》》》得土亦失土?不知丢的哪块土,如果诸葛大军路过的地方全算占领区,那就算了,标准不同。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无势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3
帖子 285
编号 200358
注册 2007-8-10


发表于 2007-9-11 18:1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每次小规模出兵扰乱,少兵多次.对魏国威胁不大,靠雍州本州兵力就能应付,魏国慢慢习惯后,重点集中一次进攻.
每次中等规模和小规模轮番出兵,出兵周期短,时间短.魏国救则自损,不救,又可能国土受损.而蜀国出兵不多,时间不长,消耗较少.
每次出兵很多,周期长,时间长,对魏国都造成不小的危胁,魏国不得不费兵力来救,费钱粮修工事,但蜀国同样千里出兵耗费颇多,而且魏国防力愈加强大.
益州本身疲敝,再加上出兵本身就是日费千金的事,蜀国的官吏比例又居三国之首.用兵,本来就是件很费钱粮的事,而诸葛亮每次出兵都时日良久.国力不疲是不可能的.

对于蜀伐魏来说,蜀国出征得领土都是虚的,兵来则得,兵去又失.如果是想成大业,重要是要杀伤敌方的有生力量,改变力量对比.但魏国很了解,并不给你这种机会.曹爽那个傻瓜倒是喜欢做这种事情.
如果是想拖延自己的生存时间,重要的又是保存国力.扰敌优先,毕竟,三国和两国还是有区别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没名字的人啊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4
编号 214680
注册 2007-9-12


发表于 2007-9-12 14:3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踩孔明的一派人,实在是要求太高了。
没有创造奇迹战例的就是庸才或者是一流中等吗?那为什么不看看古今中外能创造出那样的奇迹战例的人有几个,他们当时是怎样的条件?
把孔明与韩信比,与白起比,为什么不看看韩信与白起身后的是谁?
韩信的身后,是汉高祖+汉初三杰的另外两杰+陈平+郦食其这样的超豪华阵容;
白起的身后,是强大的秦国。
孔明有这么好的运气吗?孔明的北伐,是在司马的坚守下不断削弱北方,事实上也是很有成效的。具体上面一位朋友已经说明了。
至于他不能创造奇迹,那也是人力有时而穷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uye-01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3
帖子 298
编号 55146
注册 2005-12-11


发表于 2007-9-12 16:3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天涯明月刀 于 2007-9-11 11:38 发表

高人年年有,今年特别多,诸葛亮北伐是送死不成?请问一下,你认为诸葛亮北伐的目的是什么?

战略性防御 解决内部矛盾 
诸葛亮那次北伐有着送死的动机和举动了?无非是为了自保 
谁说战争就一定需要杀的两边尸横遍野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轩辕无忧
(彷徨的正义)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84
编号 165712
注册 2007-5-27


发表于 2007-9-13 10:4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丞相诸葛亮连年出军,调发诸郡,多不相救,乂募取兵五千人诣亮,慰喻检制,无逃窜者。”

魏国没有出兵攻打蜀国,而诸葛亮连年出军,造成这样的结果,还能说是为了“自保”?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温侯销魂枪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70
编号 266117
注册 2008-2-3


发表于 2008-4-5 11:0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1 病知先生 的帖子

非常同意阁下的观点,诸葛亮虽然没有演义里忽悠的那么邪乎,但是能以弱小的蜀国与强魏抗战多年,却也没吃过大亏,反而令魏国损兵折将,如张合,足见他的才能!不然又怎么会得到后世人们的声誉呢(如杜甫等等)?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9 06:14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9303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