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老子>注译, 恨地无环:后续章节发新帖一概删除
性别:未知-离线 陈光柱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18
帖子 307
编号 150551
注册 2007-5-1


发表于 2007-6-14 10:0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第三十六章——统治者必须对开始走歪路的公务员,本着治病救人的精神

第三十六章——统治者必须对开始走歪路的公务员,本着治病救人的精神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是谓微明。       
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说明】
历来本章误解比较深远,起于《韩非子•喻老》,就把此篇当作“权谋”的典范!这可波及深远,几乎使所有的读《老子》的人都受到一定程度的诱导和影响。
大家忘记(根本不知道)老子是干什么的?他有闲情逸致去说一些没有油盐的“淡话”吗?他只有一个任务:修订古公亶父的《德》论(已经被损坏),以便教育后来继承王位的统治者。同时西周人还不会玩弄“权谋”,“权谋”是春秋、战国的产物。韩非子是战国后期的人,所以他“学习”《老子》,就不得不往“权谋”上去牵强附会。
本章是紧接上一章之中的“过客”问题而提出的解决办法,当然老子是不会忽视“过客”成为“过客”止步之后所带来的危害,这个危害的来源是统治者自己。解铃还需系铃人,所以解决问题还是统治者自己。
另外本章有四个“统一”句型,给人们带来认识上的错觉,错误以为就应该有“统一”的“论断”。这就错了,它们分别是: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是讲述一个大家都极其明白的普通道理。“将”就告诉我们是“想”、是预先、是事物没有进行以前的“谋划”;“固”告诉我们,是我们预先“谋划”的原因、来源、根由。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你想把嘴巴合拢,必定是因为你的嘴巴先就已经是张开的。显而易见,这是极其通俗的道理。正因为有这样一个简明的道理的出现,所以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个道理的“格式”(稽式),去找出“过客”止步危害的来源和解决危害的办法,这就是老子写本章的目的。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你要削弱“过客”止步者的势力、权力,这是很容易的事情,他们的势力、权力,都是因为你给予他们的。显然,这是紧接着上一句来的。如果你不给予他们势力、权力,那就什么问题都没有了。话已经说到这里,事情就已经解决了,也就没有其它什么事了。这也是本章的基准点,后面的“微明”、“柔弱胜刚强”,都是以此作为出发点的。然而,对“过客”止步之类的人的处理,也必须慎重考虑和解决。因此这才有下面的两句话。
“将欲废之,必固兴之”,你要终止、废除掉他们的那些势力和权力,必定是你原来给予他们的势力和权力。于是乎,你只要“减弱”、“废止”、“终止”给予他们的势力和权力,这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之一。
“将欲取之,必固与之”,你要取消、剥夺掉他们的那些势力和权力,必定是你原来给予他们的势力和权力。于是乎,你只要“削弱”、“剥夺”“根除”给予他们的势力和权力,这是解决的办法之二。
让我们再回到解决问题的关键问题上去吧,“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就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关键。只要是想“减弱、削弱”“过客”之类人的“势力、权力”,这都是相当简单的事情。因为这些势力、权力都是你给予他们的,因此只要你已经认识到他们的胡作非为,轻而易举就可以达到你“减弱、削弱”他们的目的。这个其中的道理,就是老子说的“微明”的实际意思。所以说,“柔弱胜刚强”。你只要有“减弱、削弱”“过客”他们这些人的意念,他们貌似“势力”那么凶悍、“权力”那么强大,都是经不起你的简单的“废止”和轻而易举地“剥夺”。因此,你的微不足道的“减弱、削弱”他们微弱的“意念”,就战胜了他们的一切!
所谓的四个“统一”句型,是层次分明地摆在这里:第一句是通俗而简单的道理;第二句是本章问题的核心,是本章的关键;后面两句是同一层次的两个不同的做法、两个不同“削弱”或“剥夺”的手段。显然,后面两句是不能独立存在的,它要依附在第二句的基础之上,这是不能忽视的问题。
还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问题,这就是对待“过客”止步的问题,不能轻易地动用“执法”的手段,只是“削弱”或“剥夺”他们不应该拥有的权力和势力,甚至可以让他们不再担当公务员的职务。毕竟他们只是由于“乐与饵”而充当所谓的“过客”止步,是犯了错误,有走向继续犯罪的可能!但是,现在还只能是公务员的“内部矛盾”,不能激化。所以,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字词句注释】
将欲歙之:将,(介)拿、用(多见于成语或方言)、将功折罪,把、将他请来;歙,(动)吸气;歙通翕,翕,收敛、翕张,翕动、(嘴鼻等)一张一合的样子;将欲歙之,你想把嘴巴合拢。
必固张之:必,必定、必然、必须、一定要;固,固然<连>,表示确认前一分句的事实,前后分句意思转折大;或者表示确认某一事实,接着说也该承认另一事实,前后分句意思转折轻,重在突出后一分句;张,使合拢的东西分开或使紧缩的东西分开;必固张之,必定是因为你的嘴巴先就已经是张开的。
将欲弱之:弱,(形)气力小、势力差、权力小、软弱;将欲弱之,你想削弱(“过客”止步等人的)权力、势力。
必固强之:强,(形)气力大、势力强、权力大、强悍;必固强之,必定是因为(“过客”止步等人的)势力强、权力大、强悍而胡作非为。
将欲废之:废,(动)不再使用、不再继续,(形)没有用的或失去了原来作用的,废除、终止使用;将欲废之,(你实在要想)把某些人(“过客”止步等人的)势力强、权力大、强悍而胡作非为的行为废除掉。
必固兴之:兴,起来,(动)开始、发动、创立,(这一切是统治者你给予的);必固兴之,(“过客”止步等人的)势力强、权力大、强悍而胡作非为的行为,之所以产生,乃至日渐嚣张,这都是你给予他们的,他们才日渐兴旺嚣张起来!因此,你可以随时终止而“削弱”。
将欲取之:取(有的版本上是“夺”,意思一样),(动)拿到手里、得到、招致、采取、选取、取道、取消、取缔、剥夺;将欲取之,(你一定想)把某些人(“过客”止步等人的)势力强、权力大、强悍而胡作非为的行为取消、取缔、剥夺掉。
必固与之:与,给、赠与、赐予;必固与之,(“过客”止步等人的)势力强、权力大、强悍而胡作非为的行为,之所以产生,乃至日渐嚣张,这都是你赠与、赐予他们的,他们才日渐兴旺嚣张起来!因此,你可以随时剥夺。
是谓微明:是谓,这就叫做、这就是、明白是这样的道理;微,细小、轻微、柔弱、微弱、不足道;明,明白、明亮、公开、显露在外、不隐蔽;微明,微弱的光亮、不引人注意的道理,公开而又正大光明的道理;是谓微明,(前面的那些“削弱”、“剥夺”的做法)这就叫做微弱,但却又是公开而正大光明的做法。
柔弱胜刚强:柔弱,体弱、软弱;胜,战胜、打败;刚强、(跟柔弱相对)在这里含有(“过客”止步等人对民众、对他的下属)凶悍、霸道、刚烈、强暴的意思;柔弱胜刚强,轻易的“削弱”或“剥夺”,就制服了已经失去作为公务员资格人的凶悍、霸道、刚烈、强暴等等行为。这是处理“内部矛盾”的做法,是防患于未然的做法,这里没有流血、没有杀人、没有动用执法的工具和执法的行为。
鱼不可脱于渊:鱼儿离不开水,统治者还是要依赖他们和民众才能生存生活的。
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利器,兵器,前面第九章中的“揣而锐之”的“锐”字就是指“利器”的,是指国家执法机器和权力,但这里的意思是国家的执法机构和执法行为,明确指的是“刑错”(“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史记》);示,(动)把事物摆出来或指出来使人知道;示人,明示于人、轻易的动用“刑错”而加于人身;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这些是公务员的“内部矛盾”,)所以,国家的“刑错”不得施加在他们身上。
【译文】
你想把嘴巴合拢,必定是因为你的嘴巴先就已经是张开的。你想减弱、削弱(“过客”止步的人)他们权力、势力。必定是因为他们势力强、权力大、强悍而胡作非为。
你实在要想把某些人势力强、权力大、强悍而胡作非为的行为废除掉。这都是你给予他们的,他们才日渐兴旺嚣张起来!因此,你可以随时终止而减弱;你一定想把某些人势力强、权力大、强悍而胡作非为的行为取消、取缔、剥夺掉。这都是你赠与、赐予他们的,他们才日渐兴旺嚣张起来!因此,你可以随时削弱乃至剥夺。前面的那些“削弱”、“剥夺”的做法这就叫做微弱,但却又是公开而正大光明的做法。
轻易的“削弱”或“剥夺”,就制服了已经失去作为公务员资格人的凶悍、霸道、刚烈、强暴等等行为。这是处理公务员“内部矛盾”的做法,是防患于未然的做法,这里没有流血、没有杀人、没有动用执法的工具和执法的行为(他们离“违法乱纪”还差一步)。
鱼儿是离不开水的,统治者还是要依赖他们和民众才能生存生活的。(这些是公务员的“内部矛盾”,)所以,国家的“刑错”还不得施加在他们身上。
【读后】
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然而自战国、秦汉以来,居然没有一人给予认识,原因何在?显然是,战国、秦汉以来人们对以前西周乃至殷商王朝的真实历史事实和政治实况“一无所知”,不然的话,是不会出现这么尴尬而不通情理的问题的。
“过客”止步,从来就是历史上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不少有为的高级官员,有了一定(点)的功劳,然而就在不经意的继续前进向上的途中,在“乐与饵”的诱惑之下,停止了他继续前进向上的脚步!虽然,情况各有不同,却成了国家继续前进的累赘:有倚老卖老、居功自傲、贪图享受、谋求私利、贪生怕死、坐享其成,左顾右盼、讨价还价……等等,不一而足。他们的影响极坏,致使不少公务员对他们毫无办法、害怕他们的淫威,甚至去效仿他们的“可以”效仿的地方……也致使他们的后代之中不少人成为无所事事的纨绔子弟!
殷商王朝的先祖成汤,就是针对这样的情况而作《连山》,教育、督导、警示自己和自己下属的官员们的。内容是“禁三风”:巫风、淫风、乱风,从而使自身和下属官员们的“不断革命”!殷商王朝最初的几个王位继承者,为了保持这种“不断革命”的精神,以迁都的方式来实现王朝的使命;盘庚更加完善地、准确而具体地提出“式敷民得,永肩一心”的执政口号,其影响直到现在乃至于未来!
这样,通过古公亶父进一步的发展,严格规范统治者一人的行为,于是就发展成为了西周初期成王康王父子执政所一贯坚持“刑错”不用的现实。显然,“刑错”不用,大家可能还不知道具体意思是什么?
殷商和西周早期,“刑错”只对官员使用,“墨刑”、“制官刑儆于有位”、“治乱在庶官”等等,都是针对“公务员”的。只不过是后来西周中期的周穆王时候,制定“吕刑”以后,才泛滥开来。
故此,西周末年的老子,是针对“过客”止步的问题,回顾西周初期的“刑错”不用而做出的如此教导。何况西周初期“大功告成”,功臣多有,上述的那些人等,是一个同样令人头痛的问题。可是,成王康王他们执政期间解决得很好,居然形成“成康之治”、“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的佳话!
【历史性的错误】
有人说:“这里提出了强弱、兴废等互相转化的关系。这也表达了老子利用权术的思想。他把这一原则归结为‘柔弱胜刚强’,并认为也不能离开这一原则。”这样的话,无济于事,是例行公事性的不负责任的文章。如果按照他的话,拿来作为“作战和治国”的原则,那么必定打的是糊涂仗、治的是祸国殃民的国,他永远不能成为军事家、政治家。
也有人说:“‘势强必弱’。在刚强和柔弱的对峙中,老子宁愿居于柔弱的一端。”这是什么话?看不明白。这显然是不能理解老子的意思,缺乏对老子文章的深入研究。
还有人说:“本章最后老子用‘柔弱胜刚强’的原理,打比喻告诫统治者不要显示强权。而逞强恃暴是不会持久的,必然会走向反面。”同上。
历来就有这么些文人墨客,他们总喜欢拾人牙慧,加以穿凿附会,并且紧扣时代的脉搏,迎合统治者的需要;于是他们也会振振有词,堂而皇之贩卖他们自己合法的“没有道理的产品”,客观上起到了毒害民众的作用。这还是大功一件,何罪之有?在《老子》的本章认识之中,历来的认识大相径庭者,比比皆是。
【亟待展开研究探讨的问题】
如何对待“过客”止步的问题?怎样重视“过客”止步的处理问题?
是否值得认真学习本章中的问题?对于那些“过客”止步的人们,在当代社会现实中的表现是否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显然,必须与前面一章紧密联系起来,加深我们认识的力度。
【附】
为了使大家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特附上韩非子的《喻老》摘录和王弼注《老子》的36章。
1、韩非子的《喻老》中,关于36章的:
势重者,人君之渊也。君人者势重于人臣之间,失者不可复得也。简公失之于田成,晋公失之于六卿,而邦亡身死。故曰:鱼不可脱于深渊。赏罚者,邦之利器也。在君则制臣,在臣则胜君。君见赏,臣则损之以为德;君见罚,臣则益之以为威。人君见赏,而人臣用其势;人君见罚,而人臣乘其威。故曰:邦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越王入宦于吴,而观之伐齐以弊吴。吴兵既胜齐人于艾陵,张之于江齐,强之于黄池,故可制于五湖。故曰: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晋献公将欲袭虞,遗之以璧马;知伯将袭仇由,遗之以广车。故曰:将欲取之,必故与之。起事于无形,而要大功于天下,是谓微明。处小弱而重自卑,谓损弱胜强也。
2、王弼注《老子》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夺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将欲除强梁、去暴乱,当以此四者,因物之性令其自戮,不假刑为大以除将物也。故曰微明也。足其张,令之足,而又求其张,则众所歙也。与其张之不足而改其求张者,愈益而已反危。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利器,利国之器也。唯因物之性,不假刑以理,物器不可覩,而物各得其所,则国之利器也。示人者,任刑也。刑以利国,则失矣。鱼脱于渊则必见失矣,利国器而立刑以示人,亦必失也。
老子处理“公务员内部矛盾”的方法和准则:
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陈光柱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18
帖子 307
编号 150551
注册 2007-5-1


发表于 2007-6-14 10:0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第三十五章——统治者必须注重公务员为民众服务之中的“停滞不前”的问题

第三十五章——统治者必须注重公务员为民众服务之中的“停滞不前”的问题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
乐与饵,过客止。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
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说明】
“过客”是《老子》文章之中揭露出来的又一新的问题。它用简洁的六个字“乐与饵,过客止”,勾描出“腐化堕落分子”可能已经是站在走向“深渊”开始的边缘之上了。“过客”与《老子》文章之中的“智者”、“众人”、“大患”等一样,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都是我们认识《老子》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过客”问题,这是一个尖锐的问题。在理论上来说:所有除统治者以外的“公务员”都是“过客”!只有统治者一人是领导民众向着既定的方向前进的、有目的地的、固定“行者”,而其他所有公务员都必须是为着这一既定目标前进的“过客”,都是不能止步而又行色匆匆的“过客”(他们必须不辞辛苦、踏踏实实为着共同的目的而不懈努力)!因为他们不独要为统治者一人服务,而且要为广大的民众而效劳!
国家之中部分公务员的腐败,来源于迷失方向,偏离为民众服务的正常轨道。是什么样的事情引诱他们亦步亦趋地走向迷失方向、偏离轨道,从而腐败堕落的呢?《老子》在本章之中给予了我们两千七百多年前的答案。这就是“过客”问题,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注重。虽然它暂时还是公务员“内部矛盾”的性质,但也得严谨对待,按照情况的轻重分别给予“处理”。本章和下面一章,就是着重探讨“过客”问题的。
“乐与饵,过客止”的问题,不正是一些笑谈、乐事、趣事、娱乐等等而让形色匆匆的“过客”止步了的吗?于是接踵而来的不就是那些吃喝玩乐的习气形成、发展、泛滥;因此,金钱美女诱惑具有极大的穿透、腐蚀的能力,防不胜防,它无孔不入;于是乎,贪图享受开始兴起、发展、蔓延开来;进而腐化堕落就见缝插针地“挤进”公务员的行列!你想把腐化堕落根除殆尽吗?难上加难!从夏朝末期,就已经出现在我们的历史上有正义感人们的议事(办事)日程之中,就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接近4000年的历史记录。“过客止步”,这难道不是我们面对现实的社会,必须认真考虑、关注、探讨、研究的一个重大问题吗?值得深思啊!
【字词句注释】
执大象:执,拿着、执掌、坚持,抓住、捉住;大,这个“大”没有实际意义,只不过是带有强调的意思,和大热天的“大”字一样,另外它应该含有“专一”、“只有”的意思;象,形象,道理的形象;大象,(所有)道理或执政者职责的道理;(第42章“大象无形”与这里是同样一个意思;)执大象,(统治者能够)执掌道理或者能够坚持执政者职责的道理(保证、保障民得)。
天下往:天下,周朝的天下(这包含其他的诸侯国家)“国家”内所有的人;往,到、走往,去、奔往,来、到来、归附;天下往,天下内所有的人都到来、归附。(这隐含着古公亶父的“典故”,他在离开原来的地方,搬迁到岐邑之初,不正是“天下”的人们去归附他而得到兴旺发达的吗?)
往而不害:往,到来、归附;害,祸害、害处(跟利益相对)、损害,些小民众的利益的丧失都将是“害”;往而不害,(天下内所有的人都到来、归附,)到来、归附的民众的些小利益都会得到维护、保护、满足。
安平泰:安,安定、心安、平安、安好、安泰;平,公平、安定、平安;泰,平安、安宁,(副)极、最、国泰民安;安平泰,达到民众的理想社会:民众都能够“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80章)。民众都能够安宁幸福、其乐融融。
乐与饵:乐(le),快乐、欢乐、乐事、乐于、逗乐、趣事、笑谈、吸引人们向往的场所,乐(yue),音乐、吸引人们的地方;饵,(名)糕饼,(动)引诱,于是引申为:引诱人们的“食物”或“美食”;乐与饵,趣事、笑谈和诱人的美食,是会让(被引诱)人们有滋有味,因此就不自主地“乐而忘返”,从而稀里糊涂、迷失方向。
过客止:过客,路过某地的人、旅客,过路的人,我们社会之中的有些成员,不都是向前行走的“过路人”?他们是“过客”;止,停止、止步、止境;过客止,这些人都不知道应该怎么样继续前行了,因为受到引诱,所以停止了自己的前进的步伐。这是十分可怕的现象,这是腐化堕落的“前兆”,是“培养”公务员腐化堕落的“温室”、“产房”。
道之出口:道,道理、教育公务员为民众服务的道理;出口,说、讲出来;道之出口,对所有公务员必须诚心诚意为民众服务的道理,说出来、讲出来;把教育公务员为民众服务的理论道理讲出来。
淡乎其无味:淡,(形)液体或气体中所含的某种成分少,或者味道不浓,(颜色)浅,不热心、冷淡,平淡;无味,没有味道、无滋无味(针对前面的“有滋有味”的意思而言及的);淡乎其无味,(讲为民众服务的道理,反复说也只有那么一点点,听都听烦了。岂不是)平淡得没有任何味道。
视之不足见:看它(道理),又看不见。
听之不足闻:听它,因为它平淡得没有任何味道,让人“厌烦”而不愿意去听。
用之不足既:既,(动)<书>完了、尽;用之不足既,用它,又用不完。
【译文】
统治者能够执掌为民众服务的道理,或者能够坚持执政者职责“保证、保障民得”的道理。天下内所有的人都到来、归附。因为,到来、归附的民众的些小利益都会得到维护、保护和满足。民众都能够安宁幸福、其乐融融。
“趣事”、“笑谈”和诱人的美食(享乐),是会让(被引诱)人们有滋有味,因此就不自主地“乐而忘返”,从而稀里糊涂、迷失方向。我们之中一些人都不知道应该怎么样继续前行了,因为受到引诱,所以停止了他们自己前进的步伐。
对所有公务员必须诚心诚意为民众服务的道理,说出来、讲出来。但是,平淡、枯燥得好像没有任何味道。
道理啊,看它,又看不见。听它,平淡得没有任何味道,让人“厌烦”而不愿意去听。然而,只要使用它,就必然会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直到永远!
【读后】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当统治者能够坚持“保证、保障民得”的时候,在周天下之内,其他诸侯国家的民众都尽相前往而心悦诚服地归附。原因是民众的些小利益都会得到维护、保护和满足。这当然使我们想起古公亶父的“典故”,他在离开原来的地方,搬迁到岐邑之时,就是以自己“不得”的精神,从而“保证、保障民得”的实行,进而“唤来”了他国的民众。他们追随古公亶父来到岐邑之后,不但没有感到是在受害,反而是觉得是“安平泰”!从而扩大了“周邑”(岐邑)的影响,打下了“西周(和周王朝)”根据地坚实的基础。
然而在西周建立政权以后,执政者却一代不如一代而每况愈下,固然统治者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这些匆匆的“过客”们,却层出不穷,不断腐化堕落且日甚一日。更加使周宣王和老单在研究探讨社会问题的时候,感觉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显然他们反复认识、探讨、研究,取得了一致的意见。因此周宣王临死之前,命令老单重新修订古公亶父的《德》论,而补充他们这些共同的意见。所以在《老子》的前面文章之中,我们就看到了:从“智者”(3章)、“众人”(5、20章)、“大患”(13章)以及本章中的“过客”的问题。这些都是应该使统治者牢牢记住,而且又要必须高度重视的社会问题!
“过客”问题,的确这是一个尖锐的问题。从理论上来说,除统治者以外的所有“公务员”都应该是“过客”!只有统治者一人是坚持盘庚的“式敷民得,永肩一心”的既定目标,让“保证、保障民得”的宗旨得以实现,从而领导民众向着既定的方向前进、有目的地的固定“行者”。而其他所有公务员都必须是为着这一既定目标的随行者、“过路人”,或者可以说是“过客”,都是不能止步的行色匆匆的“过客”(他们必须不辞辛苦、踏踏实实为着共同的目的而不懈努力、不断奋斗)!因为他们不独要为统治者一人服务,而且要为广大的民众而效劳!这些辛勤劳碌、兢兢业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过客”,哪有“止步”的闲暇?不进则退,这是极其通俗的道理。那么,公务员的退步和能够退到哪里去呢?就会成为这些人自己所面临的问题。
趣事、笑谈和诱人的美食(享乐),是会让(被引诱)人们有滋有味,因此就不自主地“乐而忘返”,从而稀里糊涂、迷失方向。于是乎,我们有些人都不知道应该怎么样继续前行了,因为受到引诱,所以停止了自己的前进的步伐。这不正是那些偏离“保障、保障民得”的宗旨的人,所惯用的“光明正大、堂而皇之”的手段和做法吗? 这是十分可怕的现象,这是公务员将要腐化堕落的“前兆”,也是“培养”公务员腐化堕落的“温室”、“产房”。于是乎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在老子笔下的“过客”止步的问题了,这也是中外历史与现实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所以这才会有近几百年来,世界范围内,从工业革命开始,逐渐使不少追求“真知”的人,自觉和不自觉地,艰苦卓绝地奋斗在这一特定的认识之中,自发的“巴黎公社”,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林肯的“黑奴解放”,前苏联的奋斗,一战、二战的表演,中国的革命变革,不少国家的独立运动,南非的种族斗争,前苏联的解体……这一切反映了什么?只反映了一个问题,“人的权利”或“人权”的问题,“人”权与“民”权如何平等统一的问题。
显然我们可以看到,西周以及后来的历史告诉我们:“乐与饵”愈演愈烈,发展成为各个具有自己时代特色的“新花样”,“目的”和影响只有一个:腐蚀、摧毁日渐薄弱的“保证、保障民得”的宗旨!
这是一个古老的问题。成汤之所以要“刻画”《连山》,目的就是针对夏王朝的上层官员的腐化堕落之风而做出的;殷商王朝早期的频繁迁都,不正是力图克服、扼制上层官员的腐化堕落之风吗?盘庚提出的“式敷民得,永肩一心”就是认识到,上层官员的腐化堕落之风的根子还在于统治者自身;武丁提倡“公开”自己的言行、记录在案、每事问、集思广益等一系列措施,目的是监督检查自己和上层官员的腐化堕落动向;武乙却反其道:承袭乃父庚丁的做法,转移社会矛盾的实质,“镇压”当时的“贞人集团”(知识分子),把上层官员的腐化堕落(“得”风盛行)的账全算在“贞人集团”的身上。古公亶父就是在这个时期迁移到岐邑来,经过努力,于武乙三年取得武乙的认可,成为“合法”的诸侯国家。恰恰是古公亶父针对殷商王朝上层官员的腐化堕落之风以及庚丁、武乙父子“昏庸”,刻写了《德》篇,明确规定自己要“不得”从而“保证、保障民得”。因此,奠定了周王朝的基业。在“保证、保障民得”的基础上,首先规范的就是我们大家所看到的《老子》12章的内容。显然这个内容不但适用于“王”,而且适用于整个上层官员。显而易见,只要在认识上能够得到重视,是可以认识问题的。既然能够认识问题,当然也就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问题是怕讳疾忌医、掩盖矛盾而不愿意认识问题;或者像武乙镇压“贞人集团”一样转移人们的视线,遗留后世的问题多多,他自己面对当时的现实不了了之。
【历史性的错误】
历来人们忽视了《老子》文章之中的真正道理之所在,轻描淡写地淡化了“乐与饵,过客止”的作用,当然也就不知道它在文章中的真实意义。
陈鼓应先生说:“仁义礼法之治有如‘乐与饵’”,这话一点也不假。但是他同样应该注意到,“仁义礼法”只不过是在“仁义礼智”的诱惑之下完成;更应该看到它们又都是在“仁义道德”的庇护之下实现的。于是乎,我们只要正视问题、暴露矛盾,就会挖出真正的毒根而有益于社会民众。
“因为受到引诱,所以停止了他们自己前进的步伐”。这虽然是一个各个历史时代所呈现的问题,但人们司空见惯、不足为奇而淡然处之。这可是一个极其不好的现象,这促成社会痼疾成为现实。这个痼疾顽症在中国大地上,成为我们望而却步的不治之症!
【亟待展开研究探讨的问题】腐化堕落之风应该使我们如何重视?《老子》这篇文章我们应该怎样学习?“过客”的现象我们现实之中有吗?它是否是一个极其不好的现象?
这能促成社会痼疾成为现实吗?这个痼疾顽症在中国大地上,是否会成为我们望而却步的不治之症!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czlwb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4
编号 178850
注册 2007-6-19


发表于 2007-6-19 21:4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读任何文章都必须去认真的读,找出关键问题之所在,才能较为明白地去理解作者的意思和作者的目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贵州野人镇疏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国将军
功绩 39
帖子 883
编号 88063
注册 2006-10-21
来自 杜里尼大街24号(Via Duri ...
家族 肉肉门


发表于 2007-6-20 05:1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那么多人看帖不回??
我来顶哈,

冒昧的问一句:作者是学什么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a3475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1
编号 183659
注册 2007-7-1


发表于 2007-7-1 22:3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这是按中国的政治思维去解读人家。说跨掉只是看到生活方式的堕落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an老忘密码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34
编号 101522
注册 2007-1-16


发表于 2007-7-11 13:3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原贴跟其中一章,合并后成了跟全文.谁的理论都不会全对全错,为免口水.删了.见谅.

[ 本帖最后由 an老忘密码 于 2007-7-11 14:53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原创精品
第一至三十七章合并加精华
希望能尽快完成后续章节
并以回帖形式在此帖后发表
谢谢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陈光柱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18
帖子 307
编号 150551
注册 2007-5-1


发表于 2007-8-4 11:0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第四十章——决不能对“保证、保障民得”作任意的“发挥”和“更改”

第四十章——决不能对“保证、保障民得”作任意的“发挥”和“更改”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说明】
“反者道之动”,在老子所在的那个时代的基本含义是:离开了“道”本身而再去做什么样的“运动”,那么必定离开了原有“道”的束缚而向着“非道”方向进展,那就不是“道理”了。因为,道理是简单明白的,是不能轻易动弹而更改的,也不能任意以什么:仁、义、礼等等的内容去替换“道理”——“保证、保障民得”的实施!无论你的出发点如何地善良,你的轻易变更、微小的改动都只能是对“道”的篡改,是对民众的不负责任或是欺骗民众、忽悠民众!因此,“反者道之动”这个道理,在很长一段历史进程之中(从西周经春秋、战国、秦、汉),人们的认识、理解都有一定的反映!虽然通行本注意到“反者道之动”这个道理的作用,然而却把“反者道之动”这个道理孤立割裂开来,以不完全的几句横亘在39章与41章之间。诚然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却使得“反者道之动”这个道理而不太完善、破碎、凌乱了。鉴于此,帛书就没有上述的问题,它们的几个“章节”都衔接得很好。所以本文根据帛书的顺序,把本章调整到40章的位置,这显然是因为本章与前面的38章和39章也是紧密相连的。
帛书本的“反者道之动”这个道理虽然是在“下一章”才提出,但在这里已经留下了应该解开这个问题的“必然性”了。并且,本章所罗列出来的问题,也是“下一章”的基础!“下一章”只不过是汉朝以后强加给《老子》的划分,不是《老子》自身分章的使然。
统治者的天职是绝对不能变动的,是绝对不能做任何微小变动而更改的。所以,那些所谓的“仁、义、礼”的变动,就是对“道”——“道理”(保证、保障民得)的背叛,就是忽悠民众,欺骗民众!这个问题就贯穿在38、39、40、41章之中,老子一步一步地来剖析这个“道理”,唯恐统治者不明白。本章正是这个系列之中的重要一环,并且是从古公亶父在那样早的时间内,就规定出了这个意思(保证、保障民得),老子只不过翻译成为当时的语言。
正因为这样,本章之中的“士”就只能是对统治者的指称了。显然这样的指称只限于西周时代,到了春秋时候,经齐国的管仲的“篡改”:把对统治者必须“无为”(不欺骗民众、没有危害民众的行为),却规定为统治者不管理、不干涉,放手官员们独断专行的作风,从而提高了官员的身价,进而使人们把“士”的称号变成了是对文官的指称、甚至有“尊称”的味道了。
老子所能够引证的《建言》是大家不知道的古籍,《建言》这是老子对古公亶父在殷商王朝晚期所“规定”(刻写)《德》论条文的一种称谓。(《建言》的说法仅见于《老子》,周康王在《大盂鼎铭文》中称为《德》篇,孔子在他的言论中称为《为篇》——《行为规范篇》的简称——后来被其弟子讹传为“韦编”,孔子的子孙在唐时称为《五典》,历代文献传为《归(龟)藏》。)
本章的最后一句,按帛书乙本改为“善始且善成”。虽然按通行本的“善贷且成”给予一定的解释,也是可以说得通顺的;但总觉得有点牵强,不如“善始且善成”来得直白通畅。
【字词句注释】
上士闻道:上士,指位子居于统治者地位的最好、最聪明、真正懂道理的人;闻,听见、知道、懂得;道,道理、统治者自身“天职”的道理(虽然,看起来很简单,然而一旦去做、去行为,则难免就范在错误的包围之中,并被错误所左右而不能自拔,所以“闻道”是一个不易而慎重的问题);上士闻道:位子居于统治者地位的最好、最聪明、真正懂道理的人,听见、知道了自身“天职”的道理。
勤而行之:勤,(形)尽力多做或不断做,不断、不懈、不能间断努力工作,踏踏实实为民众服务、效力;行,(动)做、或表示进行某项活动;勤而行之:(心领神会而遵循)就要不懈地努力工作,踏踏实实为民众服务、效力。
中士闻道:位子居于统治者地位的人,但是他比最好、最聪明、真正懂道理的人却差那么一个“等级”的人,听见、知道了自身“天职”的道理以后。
若存若亡:若,(副)好像、如(表示情况的比拟);存,存在、保留(比喻对听见、知道了的道理,有相信的成分而保存在自己的认识之中,但,却迟迟不能付之行为),存疑;亡,(动)失去、丢失、亡失(对听见、知道了的道理,转身就忘记得干干净净);若存若亡:好像存在又好像不存在,好像是真的又好像是假的,有时记住了、有时又忘了,半信半疑、将信将疑、游移不定;(然而有时候能够按道理执行一个时期,但是不久就又不再遵照执行了。虽然这不是他主观意志的“故意”,但实际的效果却是不利于民众、不利于社会的“痼疾顽症”!)
下士闻道:位子虽然是居于统治者地位的人,但是他是最差、最不聪明、不懂道理的人,听见、知道了自身“天职”的道理以后。
大笑之:(不假思索)放声大笑(无知的笑),并且矢口否认、揶揄、嘲弄他所听到的道理。
不笑不足以为道:不笑,他的“笑”,本来就是一种无知的表现,如果他“不笑”正是不合乎他的性格(也就离开了道理)。不足以,不足、不够资格;为,做、行;为道,(离开了道理)不是道理了;不笑不足以为道:他的“笑”,本来就是一种无知的表现,如果他听到了“道理”而“不笑”,正是不合乎他的性格,因为他所热衷而要听到的就不应该是治国安邦的“道理”。
故《建言》有之:故,因此;《建言》,古公亶父在建立周王朝之前刻写的言论“小册子”,老子认为是建邦立国的言论,所以叫做《建言》;有之,《建言》之中“写”的有;故《建言》有之:因此,《建言》之中“写”的有。
明道若昧:明,明白;道,道理;若,好像、如;昧,糊涂、不明白;(本来道理相当简单明了,就是:“保证、保障民得”;然而,你还要再去解释,主观上想让人明白,其结果呢?越说让人越糊涂而蒙昧,所以是明道若昧。为什么要去解释呢?无非是你想增添什么新花样,搞什么“仁义礼”之类的小把戏,这样你就离开了你为民众服务的宗旨,背离了你“保证、保障民得”的天职。)明道若昧:(统治者想对人说)明白“道理”,却越说越让人糊涂而愚昧。(此则,与下面两则,都是应用下一章中“反者道之动”的道理。)
进道若退:进,(动)向前移动、或从外面到里面,这里指的是对“道理”的改进、变异;道,道理;若,好像、如;退,(动)向后移动、或退出(不再继续、中止原来的行为),这里指离开了原来的“道理”、背离了“道理”;进道若退:统治者对“道理”的改进、变异,就是背离、退出而离开了“道理”。
夷道若纇:夷,(名)平安,(形)平坦,(动)弄平;道,道理;若,好像、如;纇,缺点、毛病,或有“崎岖不平”的意思;夷道若纇,沿着本来的“道理”进展虽然是平坦而宽广的,但不能忽视前进中具体问题的崎岖和不平!也就是说,如果你认为不经过自己的不懈地努力、奋斗,就可以完成你的“天职”而忽视前进中的困难,那么你必定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崎岖和不平,甚至会犯这样或那样的缺点、错误。
上德若谷:上,统治者;德,严格约束、要求、规范自己;若,好像、如;谷,“谷”是小溪、小川、江、河的“源泉”;上德若谷:统治者能够用“德”严格规范自己,那么这个国家、社会的民众得到“德”的滋润,就像小溪、小川、江、河得到“谷”这个“源泉”的盈满而溢出、流出一样,永不衰竭!
大白若辱:大,极、最、不能再超过;白,(形)明白、弄明白,没有加上什么东西、本来的面目(自然本色);大白,在真正的自然本色之上有“人为”的“色彩”,有添加了“人为”的因素;若,好像、如;辱,玷辱、辱没(离开了自然本色,因为被人任意添加了“人为”的因素,甚至已经面目全非了);大白若辱:离开了自然本色,是因为被人任意添加了“人为”的因素,甚至已经面目全非了。所以主观想更加清白,而适得其反!
广德若不足:广,推广;德,严格约束、要求、规范自己;若,好像、如;不足,不充足、不足够;(“德”是统治者的行为本质的自然流露,不是可以推广而形成的;推广就是“人为”、就是违背自然本身的道理,显而易见,必定将会出现很多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广德若不足;推广统治者的“德”是办不到,是“人为”的“任意”,是绝对不能作为统治者执政的措施的。
建德若偷:建立“德”;建,建筑、建立、建树;德,严格约束、要求、规范自己;若,好像、如;偷,瞒着别人,还有苟且敷衍、只顾眼前的意思,偷换概念;(统治者的“德”是统治者自然的流露,不需要再去搞什么建立、建树,如果一味要搞,则是偷换概念、混淆是非,目的则是欺骗、忽悠民众!)建德若偷:统治者主观要想建立、建树“德”,也会适得其反,这是偷换概念、混淆是非,从而欺骗、忽悠民众!
质真若渝:质,性质、本质、实质;真,真实、真诚、真心,的确、实在;若,好像、如;渝,(动)改变(多指态度和感情)、违背,如:恪守不渝、始终不渝的词语;(统治者的“德”是那样的简单、朴实,只要统治者做到“不得”就行了,不需要任何“人为”的粉饰,为什么还要表白“本质的真实”、“性质的真诚”等等,这些无非是要改变统治者“不得”的面貌、违背“不得”的“本质”而欺骗、忽悠民众;)质真若渝:统治者要表白“本质的真实”、“性质的真诚”等等,这些无非是要改变、违背统治者“不得”的“本质”而欺骗、忽悠民众!
大方无隅:大,极、最、不能再超过;方,四方、方正,(蕴含“正直”);无,没有;隅,角落(蕴含有藏污纳垢的角落);大方无隅:最方正、正直的“士”(也就是“上士”)是不会隐藏自己的错误和缺点的。
大器晚成:大,极、最、不能再超过;器,器物;大器,宝物,或大人物、大才干,古时称天子之位,《老子》文章中是指具备有“上士”资格之人;晚,晚上、夜晚,时间靠后的,比一般、普通认识问题程度上比较难以达到的、甚至是与人们认识相反的:孤家、寡人、不谷的认识;成,完成、成功、成全、成为、成果、成就、成长到一定程度或发展阶段等等;大器晚成:(所以)他具备严格地自我要求,在认识问题之上就要比一般、普通人认识问题程度更加严格,甚至是与人们认识相反的“孤家”、“寡人”、“不谷”的认识,这样才能完成、成长到一定程度,进入到一定的认识阶段,成为真正的“上士”、聪明的统治者、卓越的领导人!
大音希声:大,极、最、不能再超过;音,声音、消息(蕴含着“影响”、名望、名声、声誉、声望);希,少、希有、希少、同稀;声,声音,发出声音:宣布、陈述,名声、声誉、声望;大音希声:主观上想扩大影响,听到大量的赞誉的声音,这未免是一些徒劳的行为:最大的声音你能听得到吗?最大的声音,是听不到的。
大象无形:大,极、最、不能再超过;象,形象,仿效、摹拟、象形、象声,在形象上相同或有某些共同点,(这里,蕴含着:“上士”的形象);无,没有;形,形状、形态、形体、实体、有形,显露、表现、对照;大象无形:最大的形象,是看不到的形象。(帛书本此句为:“天象无形”,同样是:天——最大——的形象,是看不到的形象。另外,西周前后时期人们对“天”的认识,还只是“最大”的意思,含有不可逾越的意思。故此,本章就没有改动。)
道隐无名:道,道理;隐,隐蔽不露、潜伏的、藏在深处的;无名,没有名字;道隐无名:“道理”——“道”——“保证、保障民得”,只隐藏、蕴藏在统治者执政的行为之中,而绝不是追求所谓的“名望、名声”!
夫唯道,善始且善成:唯,独一无二、只有;道,道理;善,善良、良好、好好地;始,最初、起头、开始,;且,暂且、姑且,尚且,而且、并且;成,完成、成功、成全、成为、成果、成就、成长到一定程度或发展阶段(达到一定的目的)等等;夫唯道,善始且善成:只有遵照这唯一的“道理”啊,才能够从始至终而遵守“道理”的约束,尽到本身的职责,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译文】
居于统治者地位的最好、最聪明、真正懂道理的人,听见、知道了自身“天职”的道理,就要不懈地努力工作,踏踏实实为民众服务、效力;居于统治者地位的,但是他比最好、最聪明、真正懂道理的人却差那么一个“等级”的人,听见、知道了自身“天职”的道理以后,好像这个道理存在又好像不存在,将信将疑而不能认真付诸于自己的实践之中;虽然是居于统治者地位的人,但是他是最差、最不聪明、不懂得道理的人,听见、知道了自身“天职”的道理以后。(不假思索)放声大笑,并且矢口否认、揶揄、嘲弄他所听到的道理。这最后的一种人的“笑”,本来就是一种无知的表现;如果他听到了“道理”而“不笑”,正是不合乎他自身的性格,因为他所热衷而要听到的就不应该是治国安邦、为民众服务的“道理”。
因此,《建言》之中“写”的有:统治者想对人说明白“道理”,却越说越让人糊涂而愚昧;统治者对“道理”的改进、变异,就是背离、退出而离开了“道理”;沿着本来的“道理”进展虽然是平坦而宽广的,但不能忽视前进中具体问题的崎岖和不平!也就是说,如果你认为不经过自己的不懈地努力、奋斗,就可以完成你的“天职”而忽视前进中的困难,那么你必定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崎岖和不平,甚至会犯这样或那样的缺点、错误。
统治者能够用“德”严格规范自己,那么这个国家、社会的民众得到“德”的滋润,就像小溪、小川、江、河得到“谷”这个“源泉”的盈满而溢出、流出一样,永不衰竭!离开了自然本色,是因为被人任意添加了“人为”的因素,甚至已经面目全非了。所以主观想更加清白,而适得其反!
推广统治者的“德”是办不到,是“人为”的“任意”,是绝对不能作为统治者执政的措施的;统治者主观要想建立、建树“德”,也会适得其反,这是偷换概念、混淆是非,从而欺骗、忽悠民众!统治者要表白“本质的真实”、“性质的真诚”等等,这些无非是要改变统治者“不得”的面貌、违背“不得”的“本质”而欺骗、忽悠民众!
最方正、正直的,好的统治者(也就是“上士”)是不会隐藏自己的错误和缺点的。所以他必须具备严格地自我要求,在认识问题之上就要比一般、普通人认识问题程度更加严格,甚至是与人们认识相反的“孤家”、“寡人”、“不谷”的认识,这样才能完成、成长到一定程度,进入到一定的认识阶段,成为真正的“上士”、成为最聪明、最优秀的统治者、成为受民众爱戴而卓越的领导人!
最大赞誉、赞美的声音,是听不到的、也是不需要听到的声音;最大、最好的形象,是看不到的形象、也是不应该要去看到的形象。
“道理”——“道”——“保证、保障民得”,只隐藏、蕴藏在统治者执政的行为之中,而绝不是追求所谓的“名望、名声”!只有遵照这唯一的“道理”啊,才能够从始至终而遵守“道理”的约束,尽到本身的职责,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文章结构分析】
本章的主题,是围绕“上士”的行为而展开论述的。全文分四段:
第一段,“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等30个字,阐明了只有“上士”的行为,才是统治者(圣人)所必须的行为,才能坚守自己的天职——把“保证、保障民得”这一神圣职责毫无折扣地执行下去!
并且,使人们都能够知道:现实中达到“上士”的标准是不容易的,是很少的。回顾历史,合乎这个标准的统治者,屈指可数,寥寥无几!人们只好寄希望是“中士”,也就不错了;可惜而遗憾的现实是:绝大多数的统治者只能是“下士”,是面对“德——不得”、“保证、保障民得”而大笑的一般昏昏庸庸的“天子”、“国王”、“元首”、“总裁”、“总统”!当然这是我们中国的历史,也是我们现实世界的人类历史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第二段,通过古公亶父的规定,告诫我们必须注意的问题。“故《建言》有之”,这一句指明了下文的来源,是古公亶父说的、规定的。为什么要提出古公亶父,因为前面“上德不得”就是他老人家提出的,所以这都是他老人家的言论,为的是怕统治者执行有偏。于是我们看到的是:“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等三种错误或者应该注意而不应该的行为。这三种“行为”都可能导致、形成是欺骗、忽悠民众的行为,后果只能是置民众于水深火热、在生存生活的现实中挣扎的开始!(在那个遥远的时代,古公亶父是在公元前十二世纪提出的,离现在近3200年!)
“明道若昧”与“进道若退”的问题。“明道”,是“言说”的问题;“进道”,是“行为”的问题。《老子》全文都是很注意“言、行”两个方面的问题的,这里也不例外,这就是老子的思维风格!比如在《老子》的2、3、8、10……等一系列文章之中,都是说的统治者的“言、行”两个方面的问题。(不过,在没有列举出来的文章之中,老子只是侧重于统治者的“言”或者只是侧重于统治者的“行”的一个单方面而已。)“明道”是必须通过口、言语去讲明“道理”,那么只能是越讲越糊涂!“进道”是行为,既然是行为,那么你必定把自己的行为,解释、宣扬,乃是(或者是你的主观意愿)对道的改进?于是乎,实质上是对“道”的“退化”、篡改!
“夷道若纇”还有这样的意思:如果,作为统治者的你,能够注意到“明道若昧”与“进道若退”的问题,那么也许你认为,我只要走在“平坦、宽敞的大道”之上,就能够万事大吉而掉以轻心,这同样是错误的!这样你会轻易而忽视前进中的问题和困难,那么你同样是忘掉了自己的责任、不能完成你自己的职责!
第三段,“上德若谷”只有这一句是正面的,是统治者必须做到的。后面四句,都是“人为”的,都是不应该具有的。所以,“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等等都是妄图改变执政的性质,而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第四段,“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这已经是总结性的文字了。
全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条理鲜明通畅,结构清晰、清楚,论证有理、有据、有力,全文简单明了。在世界范围内,在2700多年前,上哪里去找这样好的文章?并且,还应该是我们今天“写文章”的“典范”!
【读后】
统治者“闻道”,虽然看起来很简单,然而一旦去做、去行为,则难免就范在错误的包围之中,并被错误所左右而不能自拔,所以“闻道”是一个不易而慎重的问题。回过头来看看我们的历史,有几个统治者能够“闻道”,他们连“大笑”的资格都不具备!还怎么去和他谈论“道理”——“道”——“保证、保障民得”?
本来道理相当简单明了,就是:“保证、保障民得”;然而,你还要再去解释,主观上想让人明白,其结果呢?越说让人越糊涂而蒙昧,所以是明道若昧。为什么要去解释呢?无非是你想增添什么新花样,搞什么“仁、义、礼”之类的小把戏,这样你就离开了你为民众服务的宗旨,背离了你“保证、保障民得”的天职。
在前面28章对“谷”的解释中:谷,本意是两山或两块高地中间的狭长而有出口的地带(特别是当中有水道的);那里老子借用“惟一的”出口、出路,含有必须经过、只能这样做的意思(不能遗弃不善于为民众服务的人);改造、帮助、教育、改变那些不善于为民众服务的人,是要成为治理天下的出路,从而成为治理天下的榜样,也是治国安邦的必须经过的道路、道理!这于39章的“不谷”,并不冲突,与本章的“上德若谷”也是一致的。这同样是世界范围内所有统治者的唯一出路!即便是千万年以后,也还应该如此!
什么是“德”?“德”只能是统治者所应该拥有的品德,“上德若谷”就是老子按古公亶父的“德”的精神而具体做出的“德”的明确、简单的规定!这个精神贯彻在《老子》的全书之中。
是否能够具备近3000年前“孤家”、“寡人”、“不谷”的认识,是值得深思的问题。看来只有这样,只能这样,才能恢复我们的“传统”!才能使统治者完成、成长到一定程度,进入到一定的认识阶段,成为真正的“上士”、成为最聪明、最优秀的统治者、成为最受民众爱戴而卓越的领导人!
显然,“孤家”、“寡人”、“不谷”的认识,不是一般的认识,不是与民众相同的认识,它是与民众大家相反的认识,它是统治者一人的认识,它是为天下民众服务、效力的认识,是真正的一家之言!如果有第二个,那么他就是想“夺取权力”、他就有“野心”、想“竞争”、想参与“竞选”!
【历史性的错误】
虽然,本章是阐明古公亶父的“原话”,但却并不是古公亶父的“原文”。这是由于时代已经向前推进了300余年,“甲骨文”已渐趋没落,逐渐被“籀文”所替代;再者古公亶父所在的那个时候还没有“道”的认识,不可能来言说“道”的问题,然而“道理”的意思是什么时候都不能离开的。“道路”的“道”只在周穆王执政的时期内才出现在“金文”之中,经过100多年以后,老子是在周宣王晚期才规定把“道路”的“道”移植成为“道理”的“道”!见《老子》25章的“吾……强字之曰道”。历来人们就有人不考虑、认识这个现实的问题,一言说到“道”的问题,就忘乎所以任其自己思想的发挥侃侃而谈,甚至云里雾里地认为:比哲学更哲学、比尖端更尖端、比高科技还高科技、比科学更科学!可惜,这对我们认识《老子》不仅仅是毫无益处,并且是有害非浅,进而是贻害无穷!
【亟待开展研究探讨的问题】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这些都是我们现实生活之中的现象!我们应该惊叹和折服,古公亶父和老子分别在近3200年前和2700多年前就已经指出了它们的危害!而我们几乎所有的统治者对这种现象熟视无睹、见怪不怪;或者是对这种现象束手无策!
在现实生活中,解释道理、宣讲道理,在人前说得头头是道的人为数不少,可是有什么作用呢?仔细、认真去认识他们,不难发现他们是“谎言”,甚至就是“官谎”!
“官谎”的祸根就在于统治者的欺骗、忽悠民众的开始!一旦出现了“官谎”的第一例,则随之而来的“官谎”将是没完没了地延续下来,直到现在!大家都会想到必须惩治“官谎”,然而不清除祸根,也是徒劳或骗人的空话!如果说官员必须要为“撒谎”付出代价,那么首当其冲的则是领导者、统治者首先负责而必须率先承担责任!我们不得不想到我们古代统治者的话:“国之有咎,在予一人”!这样确实能够切断统治者的“谎言”,让他“言而有信”不去忽悠、欺骗民众。这样,只能这样,官员的“官谎”才会得到扼制或根除!
官员为什么要撒谎?是行政利益化的驱使还是个人利益的需求?是前者的话,那么这个国家的“行政利益”就存在着问题;如果是后者,那么这个官员的品质已经发生了不可挽回的变化。
【附】
汉帛书甲本:上□□道堇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以为道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如费进道如退夷道如類上德如浴大白如辱广德如不足建德如□质□□□大方无禺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天象无刑道褒(隐)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汉帛书乙本:□□□□□□□□□□□□□□□□□□□□□□□□□□□□□□□□□□□□□□□□□□□□□□□□□□□□□□□□□□□□□□□□□□□□□□□□□□□□□□□□□□□□□□□□□□□□□□□□道善□□□□
王弼注《老子》:
(原41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有志也。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建,犹立也。明道若昧,光而不耀。进道若退,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夷道若纇。纇,土内也。大夷之道因物之性,不执平以割物,其平不见,乃更反若纇土内也。上德若谷,不德其德,无所怀也。大白若辱,知其白,守其黑,大白然后乃得。广德若不足,广德不盈,廓然无形,不可满也。建德若偷,偷,匹也。建德者因物自然,不立不施,故若偷匹。质真若渝,质真者不矜其真,故渝。大方无隅,方而不割,故无隅也。大器晚成,大器成天下,不持全别,故必晚成也。大音希声,听之不闻,名曰希,不可得闻之音也。有声则有分,有分则不宫而商矣。分则不能统众,故有声者非大音也。大象无形,有形则有分,有分者不温则炎,不炎则寒。故象而形者非大象。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凡此诸善,皆是道之所成也。在象则为大象,而大象无形;在音则为大音,而大音希声。物以之成而不见其成形,故隐而无名也。贷之非唯供其乏而已。一贷之,则足以永终其德,故曰善贷也。成之不如机匠之裁,无物而不济其形,故曰善成。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陈光柱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18
帖子 307
编号 150551
注册 2007-5-1


发表于 2007-8-4 11:0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第三十九章——“得”是万物必然的本能,“民得”是不可或缺的需要

第三十九章——“得”是万物必然的本能,“民得”是不可或缺的需要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
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
故致数舆无舆。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说明】
本章与前面的38章是紧密相连的,38章的重点是论述统治者的“得”(万物都真实而必须具备的本质)——“德”(本质必定相反的表露和外显,统治者与民众对“得”的需求截然不同)的“内容”;而本章则侧重“得”的普遍性(万物都真实而必须具备的本质),但最后落实而论述了统治者“得一”必然性!所以老子分别对“天、地、神、谷、侯王”等作了一定的认识,也就是按他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给予了认识。当然这是距离现在2783年前(公元前776+公元2007=2783),在中国当时的条件下做出的认识,因此,他所认识的“万物”范围就只能涉及到“天、地、神、谷、侯王”,这就相当的不简单了!显而易见,大家已经看到:38章仅仅只是本章的部分内容,因为,“侯王”只是 “天、地、神、谷、侯王”全部内容之一。
一定要把“得”的问题搞清楚,把它的真实而内在的道理搞明白、搞懂,应该比较全面的去认识这个问题。“得”与“想要”(想得到)、“需要”(对事物的需求或欲望;或者因为有用、必要而要求)、“须要”(一定要;必须要)、“欲念”(情欲的念头;满足耳、目、口、鼻等所好的意念)、“欲望”、“要求”(因为有用、必要或必不可少而正当请求)、“愿望”、“希冀”、“希望”、“渴望”(对某事物有一种焦急的、并且是强迫性的愿望或追求;坚持追求满足的急切愿望)、“追求”(对所渴望的东西孜孜以求)等等是一致的。在某种意义上还等同“梦想”、“幻想”、“想得到”、“想达到”。这是人类的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只有能够正确认识这些正常的真实问题,才能够认识那个“德”字!这些不仅仅是人类的本质,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万物的本质也离不开这些。所以,也可以说:“得”、“欲”是一个意思,是人类的每一个单个的个体的共同需求和愿望(因此,老子在前面第6章中就专门论述了“欲”的问题)!唯一不同的是:人类社会之中居于统治地位的统治者,他们必须想民众百姓之所想,也就是“想”如何“保证、保障民得”的实施和如何进一步改善“民得”!这就是统治者“天职”的全部,这不仅是人类社会之中的过去应该如此,现在应该如此,将来也必定也是应该如此!正因为如此,所以才有老子38章的佳作!
“一”是老子文章中重要的概念,然而也是老子认识问题的基本概念。在老子的眼里:“一”,只是各个分散的必要而必须具备的存在条件,“归一”到一个集中而统一的“整体”之中,他把这个“整体”就叫做“一”!所以,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之上,就与他自己所认识的“道”混而为“一”了。因为“道”也是各个具体存在必备的前提,“一” 是各个分散的必要而必须具备的存在条件的“归一”,两者是相同、相通的。所以,人们不得不承认在老子的文章之中,看到了,“一”和“道”的统一、同一。关于“一”的问题,不仅在本章中出现,而且在很多章节之中出现过。然而,其所在的环境虽然不太相同;但是,其意境、意思却是一致的。这就是老子文章的严肃和认真,前后一致,从不随心所欲而胡乱拼凑。比如在10章中:“载营魄抱一能无离”;11章中:“三十辐,共一毂”;14章中:“故混而为一,一者”;22章中:“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40章中:“道生一,一生二”。(此句在通行本,或者说是王弼、河上公本,均在他们的42章之中;现在根据帛书甲、乙本,订正在40章。)等的“一”都是“归一”的意思、或必须“统一”到一个“整体”之内的意思。
在我们国家还是春秋(或以前)的时候,神鬼的意思与战国时期都是不同的。可是我们的历史学家、思想史研究工作者,以及不少的人,都忽视了对这一问题的正视。以至于,我们现在几乎所有的人,一说到神鬼,就以为是迷信、愚昧,这就错了。就拿春秋末期的孔子来说,他为什么要“敬鬼神而远之”?因为他只知道:“神”是“佑人”的;“鬼”是“佑民”的。他是看不见它们的,它们也没有保佑过他孔子,他一生坎坷、贫穷、潦倒!说心里话:只能是:“敬鬼神而远之”!老子就不同,他在《老子》60章中:“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显然,“人”应该是正直的,他是为“民”服务的;所以这样的“人”正是“神”所保佑的结果,“神”怎么会去“伤害”他呢?既然如此,“鬼”是“佑民”的,看到“人”服务于“民”,“神”又“佑人”,那么,“鬼”就没有任何理由去侵犯“神”了。所以,老子曰“其鬼不神”,其前提是:“以道莅天下”,这样祥和安宁的社会!因此,老子在本章之中,就如是的谈到“神”的问题。在2883年前的老子眼里的“神”,是对社会、对民众有重大贡献的人,死后还用它自己的“精灵”继续保护、保佑社会民众的安宁祥和。并且,神鬼不能错位,必须(它不受任何人支配)各司其职:神只能“佑人”;鬼只能“佑民”!“人”与“民”也不能错位,也必须各司其职:“人”必须服务于“民”;“民”是弱势群体,必须接受服务和保护!只有混淆视听、别有用心的人,才会扰乱神鬼的“职责”而不知所从,真正的鬼使神差错位地胡乱搅和了。
汉帛书甲、乙本,与王弼本、河上公本是两种不同的版本,不同之处在于:王弼本、河上公本,要比帛书甲、乙本,多了“万物得一以生”和“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两句。在老子眼里的“万物”仅仅是人或动物的指称,这已经在“谷得一以盈”和“谷无以盈将恐竭”两句之中论证过了,“谷”是盛水的,它不能“盈”就不能流出来,也就没有水了;“水”是生物的“源泉”,没有“水”(竭就可致灭,这里的意思是同一的),人和动物都不能生存、生活。这已经是明明白白的事实,老子决不会再去重复!另外,即便是“万物”是指所有,然而,他已经分别在“天”、“地”、“神”、“谷”、“侯王”等领域之中论述过了,而夹杂在中间再去论述万物,那还有什么意思?那就叫做不伦不类!(之所以西汉以后出现“万物”的句子,是因为他们的“想当然”所致。)故此,本章根据帛书甲、乙本,订正如上,也就是删除“万物得一以生”和“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两句。
【字词句注释】
昔之得一者:昔,过去、古、从前、以前、往日,已经、曾经经历过的,含有“从来”、“凡是”的成分;得,取得、得到,必须得到、一定要得到;一,各个分散的必要而必须具备的存在条件,“归一”到一个统一的“一”中,这个“整体”才能存在;是存在才能成其为事实,这才是老子所认同的“一”;“得一”,“得一”是一个过程,是存在之所以能够成其为存在的一切必须必要的条件得到满足的过程;者,“得一”的人或事物;昔之得一者:从来凡是得到它所必须具备的存在条件的满足(“得一”)的人和事物,他、它就能够存在!这样就有如下的内容:
天得一以清:天,在2883年前的老子眼里的“天”,它主导、指使、统率、管理一切日月星辰阴晴雪霜风雨雷电等等之内容的适时运转的这样一片“蓝天”;得一,具备“蓝天”的存在条件的满足;清,纯净、寂静、清楚、单纯,自然清白、没有矫揉造作不实际的东西存在,它适时运转;天得一以清:“天”,它具备“蓝天”(当然包括阴天、雨雪风霾、灾害等各种各样的自然本色之天气)的存在条件的满足之后,则自然清白、没有矫揉造作不实际的东西存在,所以一切日月星辰阴晴雪霜风雨雷电等等,它就会适时运转变化。
地得一以宁:地,在2883年前的老子眼里的“地”,它主导、指使、统率、管理一切山川河海泥土矿物动物植物生命等等的内容繁茂兴旺;得一,具备“地”的存在条件的满足;宁,平安、安宁,自然宁静(不排除山崩地裂和海啸自然灾害),没有矫揉造作不实际的东西存在,它繁茂兴旺;地得一以宁:“地”,它具备“地”的存在条件的满足之后,则自然宁静、没有矫揉造作不实际的东西存在,所以一切山川河海泥土矿物动物植物生命等等的内容繁茂、兴旺、发达、蓬勃发展而欣欣向荣。
神得一以灵:神,在2882年前的老子眼里的“神”,生前对社会、对民众有重大贡献的人,死后还用它自己的“精灵”继续保护、保佑社会上的“人”都服务于民众的安宁祥和(这是当时人们善良美好的一相情愿似的愿望,无可指责或挑剔);得一,具备“神”的存在条件的满足;灵,灵验,指“神”佑“人”的现象,灵验了;(这样社会中的“人”都能够为“民众”服务,民众就会真正能够做到: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民至老死,都不会受到战争和“灾难”的迫害!——见《老子》80章。)神得一以灵:“神”,具备“神”的存在条件的满足以后,“神”就会保佑“人”,都能够踏踏实实地为“民众”服务,民众就会真正能够做到: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民至老死,都不会受到战争和“灾难”的迫害!
谷得一以盈:谷,两山或两块高地中间的狭长而有出口的地带,特别是当中有水道的则为谷(所以,谷是盛水的“地方”,谷也是不能枯竭的;谷还是小溪、小川、大江、大河的源头,于是可以说,谷中之水是“生命”的“保证、保障”,显而易见谷中之水还是“民众”生存、生活的“保证、保障”);得一,具备“谷”的存在条件的满足;盈,充满、盈满、盈溢,满盈而源源不断地流出来;谷得一以盈:“谷” 具备了“谷”的存在条件的满足以后,它就会满盈、盈溢而源源不断地流出来,从而就会“保证、保障”小溪、小川、大江、大河之水源源不断,进而也就“保证、保障”了民众的生存、生活。
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侯王,国家、天下的统治者(原始民众群体之中的头头,乃至未来一定群体之中的领导人!);得一,具备“侯王”的存在条件的满足;为,行为,本质上的行为,也就是他们“天职”所必须的行为:他们必须“不得”(德),从而必须“保证、保障民得”的实施与不断改善、改进;正,只有必须“保证、保障民得”的实施与不断改善、改进之后,才能形成或真正做到: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民至老死,都不会受到战争和“灾难”的迫害;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侯王”具备了“侯王”的存在条件的满足之后,他们必须具有“不得”(德)的精神,从而也就必须“保证、保障民得”的实施与不断改善、改进;这样,只能这样,也只有这样,“民众”才能形成或真正做到: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民至老死,都不会受到战争和“灾难”的迫害;这才是“天下正”啊!
其致之也:致,集中(力量、意志等)于某个方面如致力、专心致志,以致,老子在这里的意思是:由于上述的事实,有“推而言之”的味道,当然就是探索研究(后面的“结论”的原因是出于前面的“分析”),正是老子在论述,是“启下”而不是“总上”;其致之也:推而言之。
谓天无以清将恐裂:谓,所以说(另外,也指明后文是前文的谓项);天,具备(有)日月星辰阴晴雪霜风雨雷电等等之内容的适时运转的这样一片“蓝天”;无以,没有、失去、失掉;清,纯净、寂静、清楚、单纯,自然清白、没有矫揉造作不实际的东西存在,它适时运转;将恐,恐怕、怕要,可能、定会导致;裂:破而分开、破裂,在这里是指“蓝天”“已经不能适时运转”;谓天无以清将恐裂:所以说,具备(有)日月星辰阴晴雪霜风雨雷电等等之内容的适时运转的这样一片“蓝天”,失掉了自然清白、有了矫揉造作不实际的东西存在,它已经不能适时运转了,定会导致它而不成其为“天”。
地无以宁将恐废:地,一切山川河海泥土矿物动物植物生命等等的内容繁茂兴旺的地方;无以,没有、失去、失掉;宁,平安、安宁,自然宁静、没有矫揉造作不实际的东西存在,它繁茂兴旺;将恐,恐怕、怕要,可能、定会导致;废,不再使用、不再继续、作废,没有用的或失去了原来作用的;地无以宁将恐废:一切山川河海泥土矿物动物植物生命等等的内容繁茂兴旺的大“地”,失掉了自然宁静,有了矫揉造作不实际的东西存在,它已经不能繁茂兴旺了,定会导致它失去了原来作用而不成其为“地”。
神无以灵将恐歇:神,生前对社会、对民众有重大贡献的人,死后还用它自己的“精灵”继续保护、保佑社会民众的安宁祥和;无以,没有、失去、失掉;灵,灵验,指“神”“佑人”的现象;将恐,恐怕、怕要,可能、定会导致;歇,停息、休息、停止,也就是停止了继续保护、保佑社会民众的安宁祥和(也就是停止了“人”对“民众”的服务职责,不再是现实);神无以灵将恐歇:生前对社会、对民众有重大贡献的人,死后还用它自己的“精灵”继续保护、保佑社会民众的安宁祥和的“神”,失掉了“佑人”的现象,就定会导致那些“人”也会停止继续保护、保佑社会“民众”的安宁祥和的和谐,这样的社会哪还能够谈得上是“为民众服务”?
谷无以盈将恐竭:谷,谷是盛水的“地方”,谷也是不能枯竭的;无以,没有、失去、失掉;盈,满盈而源源不断地流出来;将恐,恐怕、怕要,可能、定会导致;竭,尽、枯竭,水断流了;谷无以盈将恐竭:谷是盛水的“地方”,没有盈满的水,就没有水源源不断地流出来,就定会导致小溪、小川、江、河枯竭而水流中断,这还怎么让在小溪、小川、江、河附近的“民众”生存、生活?。
侯王无以正将恐蹶:侯王,国家、天下的统治者;无以,没有、失去、失掉;正,正直、老老实实、踏踏实实按自己的“天职”办事,必须“保证、保障民得”的实施与不断改善、改进之后,这样就能够使民众形成或真正做到: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民至老死,都不会受到战争和“灾难”的迫害;将恐,恐怕、怕要,可能、定会导致;蹶,跌倒,喻指挫折、失败,就是侯王们不能、也不配、更没有资格再当侯王了;侯王无以正将恐蹶:国家的统治者失掉了正直,不能老老实实、踏踏实实按自己的“天职”办事,定会导致他们执政的失败,他们不能、也不配、更没有资格再当侯王了!
故贵以贱为本:故,本章的第二次因果关系的“推理”的原故之导出,类似“于是”、“所以”;贵,跟贱相对,含有高的意思,地位特殊、少有、唯一的统治者;贱,跟贵相对、低下,地位普通、大多数的民众;本,本义是草木的茎或根,所以草木没有了茎或根就不能成其为草木了;故贵以贱为本:所以“贵”是以“贱”为本的。
高以下为基:高,跟“低”相对、离开地面远(含有离开普通民众的距离远的意思);下,位置在低处、下面(含有生活生存在社会最下面的普通民众);基,基础、基点(出发点)、基调(基本的调子;引申为认识、处理事物的基本内容或主要精神、思想);高以下为基:“高”必定是以“下”为基础的。
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是以,因此、于是乎;侯王,国家、天下的统治者;自称,自己称呼自己;孤,单独、孤独一人、孤单一个、孤身一人、指孤立无助之人;寡,少,寡人、寡欲之人(少欲之人;19章“少私寡欲”);不谷,有四种解释:“谷”是“穀”(構树),是不成材的树或不成材的料,所以“不谷”是不如“谷”而自称无用之极;再者“谷”是民众生活、生存须臾不可缺少的“粮食”(五谷),统治者自称(谦称)不如民众所需求的“粮食”,所以,曰:“不谷”;第三“谷”是盛水的地方,是小溪、小川、江、河的源头之所在,是民众生存、社会的保证、保障,所以“不谷”是没有资格做民众生活、生存的源头;另外,在28章中也说到“谷”,那里的意思是统治者要细心、认真、默默无闻而循循善诱地改造、帮助、教育、改变那些不善于为民众服务的人。所以“谷”是要成为治理天下的出路,从而成为治理天下的榜样,也是治国安邦的必须经过的道路;于是“不谷”则有不能不如“谷”的自警的意思;因此而综述:“不谷”是不能不尽职、尽责为民众服务;(这里还潜在着很重要的“意思”:统治者甚至连“民众”都不如;这是因为“民众”是不孤独的,他们是相互援助的,他们更是尽职、尽责而在不断、不懈地努力拼搏!)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于是乎国家的统治者,自己称呼自己是孤独一人、孤立无助之人,必须是寡欲之人,是不能不尽职、尽责为民众服务的人。(这里还潜在着很重要的“意思”:统治者甚至连“民众”都不如;这是因为“民众”是不孤独的,他们是相互援助的,他们更是尽职、尽责而努力拼搏!显然,含有不断严格苛求自己、激励自己要为民众服务的高贵品德!正因为连“民众”都不如,所以,下面才能说是“贱”!不论当时或现在,某些人的口头上不总是挂着“贱民”吗?恰恰“贱民”才是国家的根本。统治者有甚么资格比“贱民”们终生不懈地努力拼搏的精神更高贵?)
此非以贱为本邪:此,指前面所说的:孤、寡、不谷;非以,不正是这样;贱,低(跟“贵”相对)、地位低下(跟“贵”相对),孤、寡正是孤单不为人们所好,不谷乃是连“谷”都不如;然而穷其根,“谷”是民众生存的起码要求,你这连“谷”都不如的唯一者,岂不是更低下了吗?为本,当成根本、当成执政的唯一根本;邪,古同疑问语“耶”、表示疑问的语气;此非以贱为本邪:“孤”、“寡”、“不谷”不正是这样地位低下,有时候你还觉得连它们都不如,你竟然把“更低下”当成你的根本。岂不是更低下了吗?
非乎:不是这样的。(潜在着:必须这样,这才能体现出你执政的唯一根本!)
故致数舆无舆:故,所以;致,有给与的意思、有集中(力量、意志等)于某个方面的意思、有追求的意思;数,一个一个地计算、比较起来最突出,“数不着”、“数得着”、“数第一”等“数”的意思,有谈论的意思;舆,本义为车,但是在这里是指众人的:舆论、舆情,另有同誉的意思:名誉、荣誉、赞美;无舆,没有了众人的舆论、舆情:故致数舆无舆:所以,有追求谈论“众人” 舆论的赞美的想法,(不是民众的需求、离开民众愈来愈远,就是真正的“不谷”、是不耻于民众的“不谷”,最后必定失去民众。)也就没有了“众人”的舆论和赞美。(“众人”正是“智者”、“大患”之流,他们是会见风使舵的人,他们会变节而另外寻找他们所需要的“人”——能够让他们依附的新的统治者。)
是故不欲琭琭如玉:是故,因此;不欲,不能想、不应该想;琭,美玉、玉的美丽;琭琭,华丽、晶莹夺目、文采斑斓、有如美玉,或“琭琭”是比喻“少”的意思,相形之下是“少有的”意思、不是大家拥有的,所以大家自以为“尊贵”,却不是民众所需要的;如玉,像“玉”那样稀少;是故不欲琭琭如玉:因此,不应该追求“华丽”、“晶莹夺目”、“文采斑斓”有如美玉似的“舆论”,这是不会受到民众的欢迎的;.
珞珞如石:珞,在我国“春秋”以前用玉(或替代物品)穿成的戴在颈项上的装饰物件(璎珞);珞珞,普遍、普通一般、大众化的风俗、成年妇女个个都要戴的装饰品,所以“珞珞”是比喻“多”的意思;如石:像大家所见的“石头”那样众多;珞珞如石:我(宁愿)成为普通一般、大众都能够认可的“石头”,而受到民众的欢迎!
【译文】
从来凡是得到它所必须具备的存在条件的满足(“得一”)的人和事物,他、它就能够存在!这样就有如下的内容:  
“天”,它具备“蓝天”的存在条件的满足之后,则自然清白、没有矫揉造作不实际的东西存在,所以一切日月星辰阴晴雪霜风雨雷电等等现象,它就会适时运转变化;
“地”,它具备“地”的存在条件的满足之后,则自然宁静、没有矫揉造作不实际的东西存在,所以一切山川河海泥土矿物动物植物生命等等内容的繁茂、兴旺、发达、蓬勃发展而欣欣向荣;
“神”,具备“神”的存在条件的满足以后,“神”就会保佑“人”,都能够踏踏实实地为“民众”服务,民众就会真正能够做到: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民众直至老死,都不会受到战争和“灾难”的迫害!
“谷” 具备了“谷”的存在条件的满足以后,它就会满盈、盈溢而源源不断地流出来,从而就会“保证、保障”小溪、小川、大江、大河之水源源不断,进而也就“保证、保障”了民众的生存、生活的基本条件;
“侯王”具备了“侯王”的存在条件的满足之后,他们必须具有“不得”(德)的精神,从而也就必须“保证、保障民得”的实施与不断改善、改进;这样,只能这样,也只有这样,“民众”才能形成和真正做到: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民众直至老死,都不会受到战争和“灾难”的迫害;这才是“天下正”啊!
推而言之:
所以说,具备(有)日月星辰阴晴雪霜风雨雷电等等之内容的适时运转的这样一片“蓝天”,失掉了自然清白、有了矫揉造作不实际的东西存在,它已经不能适时运转了,定会导致它而不成其为“天”;
一切山川河海泥土矿物动物植物生命等等的内容繁茂兴旺的大“地”,失掉了自然宁静,有了矫揉造作不实际的东西存在,它已经不能繁茂兴旺了,定会导致它失去了原来作用而不成其为“地”;
生前对社会、对民众有重大贡献的人,死后还用它自己的“精灵”继续保护、保佑社会民众的安宁祥和的“神”,失掉了“佑人”的现象,就定会导致那些“人”也会停止继续保护、保佑社会“民众”的安宁祥和的和谐,这样的社会哪能谈得上是“为民众服务”?
“谷”是盛水的“地方”,没有盈满的水,就没有水源源不断地流出来,就定会导致小溪、小川、大江、大河枯竭而水流中断,这还怎么让在小溪、小川、大江、大河附近的“民众”生存、生活?。
国家的统治者失掉了正直,不能老老实实、踏踏实实按自己的“天职”而为“民众”服务、办事,定会导致他们执政的失败,他们不能、也不配、更没有资格再当侯王了!
所以,“贵”必定是以“贱”为根本的,“高”必定是以“下”为基础的。
于是乎国家的统治者,自己称呼自己是孤独一人、孤立无助之人,是寡欲之人,是不能尽职、尽责为民众服务的人。“孤”、“寡”、“不谷”不正是这样地位低下,有时候你还觉得连它们都不如,你竟然把“更低下”当成你的根本。岂不是更低下了吗?
不正是这样吗?然而,必须这样,只能这样,这才能体现出你执政的唯一根本!
所以,一味地追求而求得 “众人” 谈论、“舆论”和赞美,也就没有了“众人”的“舆论”和赞美(因为,最后必定会失去;事物是向相反的方向运动着的——下面马上涉及)。
因此,不应该追求“华丽”、“晶莹夺目”、“文采斑斓”的“舆论”认可的装饰性的“美玉”,这是不会受到民众的欢迎的;(我宁愿)成为普通一般、大众都能够认可铺路的坚硬实在的“石头”,而备受民众的欢迎!这样,才真正做到了:“得到它所必须具备的存在条件的满足‘得一’的人和事物,他、它就能够存在”!
(统治者必须得到民众的认可才是真正的统治者!这才是本章的宗旨,也是老子开头就提出而后不断论证的道理。)
【读后】
“不谷”一词使用只在西周(据说在春秋时还使用过)和西周以前,为什么后来不能传承下来?理由很简单,东周以降,就根本不知道了西周和西周以前的意识形态,不知道了以前的是非标准,谁还再愿意把自己比作“孤”、“寡”、“不谷”呢?“孤”、“寡”、“不谷”正是这样地位低下,你竟然把“更低下”当成你的根本。岂不是更低下了吗?干脆一笔勾销,只说变了味的“孤家”、“寡人”来显示自己的高贵、自尊以自称外,再也不用“不谷”了。所以,不少的人,就不知道“不谷”是什么意思了。于是,我们只能在《老子》一书内去探讨它的奥秘。可惜而遗憾的是,几千年来,人们却游离、徘徊在《老子》门外,自以为是的任意解释自欺欺人而已!
“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有人的解释为:“不想做什么高贵的美玉,或下贱的坚石。”(显然,这是受到王弼的影响,因为王弼说:“玉石琭琭珞珞,体尽于形,故不欲也。”)既然是这样,那为什么老子说:“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道理何在?看来,人们只不过是不习惯“下贱”、厌恶“下贱”而已!殊不知这却违背了我们祖先的教导,和西周以前的传统!正因为西周以前的统治者,不应该追求“华丽”的装饰性的“美玉”,这是不会受到民众的欢迎的;统治者宁愿成为普通一般、大众都能够认可铺路的坚硬实在的“石头”,而备受民众的欢迎!这样,他才真正做到了:“得到它所必须具备的存在条件的满足‘得一’的人和事物,他、它就能够存在”!统治者必须得到民众的认可才是真正的统治者!统治者必须应该有他存在的基石,有他存在最起码的条件,这才是本章的宗旨,也是老子论证的道理。这也是当时人人皆知的简单而通俗的道理。
这里还潜在着很重要的“意思”:统治者甚至连“民众”都不如;这是因为“民众”是不孤独的,他们是相互援助的,他们每一个都能够是尽职、尽责而不断、不懈地努力、拼搏!这是多么重要的肺腑之箴言啊!也是天下民众锐不可当的奋斗精神,这才是全世界民众的光辉而伟大的形象!显而易见,这才是世界之所以能够前进的原动力!是的,我们大家都希望有一个好的统治者。然而,好的统治者只能是把握前进航程中默默无闻、踏踏实实地掌握航行的舵手,真正使大船向前行进的是水手!只有水手尽职、尽责而不断、不懈地努力、拼搏,才能保证大船永远向前行进!只有水手尽职、尽责而不断、不懈地努力、拼搏,发现、发明、创造、更新才能现代化、未来化!
我们学习的是《老子》的“精神”,《老子》的精神充满在他文章的所有篇章之中。从开始到现在,《老子》一直在一种统一的精神支配之下论述着问题,他的这种精神也激励着我们不断认识问题。正是他坚持了中华民族古已有之的传统精神,而这也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要发扬光大的精神。我们需要的是这样的传统,继承的是这样的精神!只有本质上的精神,才能长存不衰!才能继承、创新、发展乃至永远!它能辉煌过去、现在和将来而穿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就是统治者必须信守自己的“天职”,必须“保证、保障民得”的实施与不断地改善、改进!而且,这也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存在的道理,当然也是我们人类社会之中每一个居于统治地位的统治者们所义不容辞的职责!
【历史性的错误】
本章,历来都被人们任意解释,其问题的关键在于:自己是与“民众”不同的人,不能去认识、思考真正的社会问题,也就从来没有考虑过如何对待“民众”;自己从书本或道听途说得来的“知识”,自以为是的把它们当成了自己行动的准则,这样的认识左右了自己的行为就避免不了错误的纠缠;根本不知道我国西周和西周以前的“道理”,自己局限在封建专制以来的“仁义道德”理念之中,所以看问题就只能本末倒置或不知所以!
【亟待开展研究探讨的问题】
统治者、领导人是否应该认真学习老子的:“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的道理?
统治者、领导人是否能成为“孤、寡、不谷”的人?是否能用“孤、寡、不谷”的自我约束而约束规范自己?
【附】
汉帛书甲本: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以宁神得一以灵浴得一以盈侯□□□而以为□□正其致之也胃天毋已清将恐□胃地毋□□将恐□胃神毋已灵□恐歇胃浴毋已盈将恐渴胃侯王毋已贵□□□□□故必贵而以贱为本必高矣而以下为基夫是以侯王自胃□寡不穀此其□□□□□□故致數與无與是故不欲□□若玉珞□□□
汉帛书乙本:昔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浴得一以盈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至也胃天毋已清将恐蓮地毋已寧将恐发神毋□□□恐歇谷毋已□将渴侯王毋已贵以高将恐阙故必贵以贱为本必高矣而以下为基夫是以侯王自胃孤寡不穀此其贱之本與非也故至數與无與是故不欲禄禄如玉硌硌若石
王弼注《老子》的39章:昔之得一者,昔,始也;一,数之始而物之极也,各是一物之生,所以为主也。物皆各得此一以成,既成而舍,以居成居,成则失其母,故皆裂、发、歇、竭、灭、蹶也。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各以其一致此,清、宁、灵、盈、生、贞。谓天无以清,将恐裂;用一以致清耳,非用清以清也。守一则清不失,用清则恐裂也。故为功之母不可舍也。是以皆无用其功,恐丧其本也。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数舆无舆。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清不能为清,盈不能为盈,皆有其母以存其形,故清不足贵,盈不足多。贵在其母,而母无贵形,贵乃以贱为本,高乃以下为基。故致数舆乃无舆也。玉石琭琭珞珞,体尽于形,故不欲也。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陈光柱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18
帖子 307
编号 150551
注册 2007-5-1


发表于 2007-8-4 11:1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第三十八章——统治者的“德”是“不得”;统治者绝不能提倡“仁义礼”!

第三十八章——统治者的“德”是“不得”;统治者绝不能提倡“仁义礼”!
上德不得,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得,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智之始。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说明】
本章是《老子》一书重要的意识形态问题的探讨和认定,要解决的问题比较多,它涉及到我们所谓的传统观念问题;可以看到我们某些历来的所谓传统,有些是和《老子》相悖的认识;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所谓的传统简直就是对于西周时期意识形态的反动!当然,对于这样一些“错误”的认识,是对我们很大的冲击和检验!故此,其难度是显而易见的。
本章基本上是遵照古公亶父的“德”论中的一篇文字的原文而书写出来的。古公亶父的“德”论中的一篇文字,也是《归藏》之中的一个部分;当然也就是《五典》之一;必定是“行为规范”的内容之部分。这是在春秋时候人们都知道的常识,《老子》一书也是春秋战国时期内所有文人必读的、唯一的一本“理论专著”。所以这才有春秋末期孔子说:喜“读亦《为篇》《三绝》”(讹变为:“读易韦编三绝”)之说。《为篇》是《归藏》,又是《行为规范篇》的简称;《老子》,在春秋末期的时候人们把它叫做《三绝》。故此,孔子说,读的只是“古公亶父”和“老子”所著的“书”,就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了。这也可以看到《老子》这本书在西周以后的东周500多年的时间内的重大影响和作用(楚竹简《老子》的出土,正是说明战国时期的读《老》之风盛行)。这才是我们的历史啊!
本章和下面的39章,都是探讨“得”的问题的。这说明殷商晚期就已经出现的重大理论探讨问题,这也是我们国家率先在人类认识领域内开先河的创举。显然,当时有九例“得”在殷商金文之中出现了,虽然说明的是当时殷商王朝上层社会领域内的官员们的“贪得无厌”之风盛行于市。然而“得”字的本身(这种行为)却是广大民众须臾不可或缺的;民众离开了“得”就不能生存、生活,就会失掉一切!“得”字认真一点来说,就是“欲”,是“要求”,几乎是一切生物的本能!显然,这应该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在这里就不深入地去探讨、展开了。因为,只要是人们意识到要认识问题,就会不自觉地进入这个研究领域,这是中国人“求真”的必然表现,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光荣和骄傲。那些揶揄嘲弄中国人在古代没有哲学研究的人,是多么“愚蠢而无知”。“哲学研究”的工作,并不是非要出现“哲学研究”的字样,才算是“哲学”的工作;对哲学问题的探讨的萌芽,就是哲学的开始!这是不以某些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严峻事实。
“德”,与“得”相同、相通,在理论上“德”是一种本能的外露或显现。显然这必须分清社会之中三种本能的区别,他们是:统治者的“德”、公务员的“德”、民众的“德”。虽然表面上来看,人类之中的“得”或“欲”要求是一致的。但是当人类社会由“人群”进入到社会发展的某种情况之时,随着人类分工问题的出现,自然就分别形成为:统治者、公务员、广大民众三种类型的人。而这三种类型的人就必须有自己的社会职责,它不仅是原始社会的统治者、公务员、广大民众三种类型的人的职责,而且也必定是最后未来社会统治者、公务员、广大民众三种类型的人的终极职责。两极是统治者和民众,中介是“公务员”。显然:统治者必须“保证、保障民得”的顺利进展和“保证、保障国家安全”的实施;公务员必须一方面为统治者服务、也必须一方面为广大民众服务,从而“上传下达”或“下情上报”,并且要一如既往地不懈努力;广大民众必须获得自身的利益而生活、生存。显而易见“德”正是这三方面的外露或显现!所以,古公亶父在他的论述之中就明确地说道:“下德不失得是以无德”(“无”与“有”“异名同谓”也,所以“无德”与“有德”它们也具有一样的道理)。
殷商晚期的古公亶父就是正视了这一问题,尖锐而严肃地认识了问题的严重性,指出:统治者必须通过“不得”的行为,从而形成自觉地自我约束,这就构成“德”性的发展;然而民众们则必须是“不失得”,才能生活、生存,而这些又必须通过统治者的“给予”——保证、保障,才能得以实现!所以本章才明确说道:“上德不得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得是以无德”。“上”是当然的统治者,“下”显然是广大的民众。“上”必须“保证、保障民得”的实现,这不仅是当时统治者的严肃而唯一的职责,同时也必定是我们社会今天以及未来的明天所有国家统治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必将履行的义务!显而易见,这不仅仅是中国统治者的执政宗旨,也必将是世界各国统治者们执政的终极原则。
离开了上述,而力图标新立异再“重新”提出什么“仁”、“义”、“礼”,显然是一种变相的“篡改”执政宗旨或原则的卑劣手段和作为,或者是对“保证、保障民得”的执行大打折扣而蒙混和忽悠民众!那么这是在干什么呢?这就是统治者为了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而转移、欺骗民众的视线,扭转社会前进的方向,欺世盗名、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反动!这样的毒害,至深且广,中国遭受它的危害迄今未灭,这是没有引起人们注意的重大意识形态的理论问题。
本章正是分析阐述“仁”、“义”、“礼”的危害,并且着重指出“礼”是“乱之首”,是危害统治者正常执政的第一祸害!其根源却是在于“仁”。
“仁”字在《老子》一书中:有5章的“天地不仁”和“圣人不仁”;18章的“(定)有仁义”;19章的“绝仁弃义”;本章的“上仁为之而无以为”、“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当然没有格格不入的所谓8章的“与善仁”问题(见8章的【说明】)。
“仁”字一出现,虽然开始还仅仅是“为上者”的行为。因为“仁”字是由“人和上”两个字所组成的;不是许慎所说的是“从人、二”。这只要是有点甲骨文的常识的人,都是知道这一铁定的事实的;而最先得到“仁”的实惠是与“王”有血缘亲情关系的人们。虽然,后来进入春秋时期就有人“规定”:“上人的行为取得‘千心’的结果则为‘仁’”的事实已经出现,但是这至少没有对孔子起到应该具有的作用,所以在这里就没有涉及这方面的问题的讨论。
“仁”字的意思究竟如何?我们姑且以孔子、孟子封建专制独裁的意识形态鼻祖们,所谓的绝对权威的阐述,为其“依据”来进一步认识一下。
孔子所提倡的“仁”的出发点也正是“血缘亲情之爱”。
《论语》:“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学而》)
显然,这是孔子言及“仁”的第一要义,是“仁”的根本之所在。当然“孝”与“弟”,正是血缘亲情的首先必须确定的关系。
后来的孟子更加准确而直接:“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离娄上》)。又:“亲亲,仁也。”(《孟子•告子下》)。
鉴于上述,大儒许慎,就只能说“仁,亲也。从人、二。”可惜得很,这位最早的文字专家,却根本不知道甲骨文;那有什么办法,这绝不是他的故意。“仁”字的本义,即“仁”字最早的定义是“上人”的行为,因为“仁”字的左边是“人”字,右边的上面是“短横”、下面是“长横”才是当时的“上”字。显然,这是“为上者”根据自我的“感情”而对待他所应该处理的事情的时候,而出现的行为。
显而易见,“仁”的起源是统治者的感情用事。既然是感情用事,就可以背叛“原则”。因为“感情”可以替代“原则”,也就是“不要原则”,背叛自己的承诺(原则),就可以不讲“诚信”。久而久之,背离原则就越来越远而随心所欲了。这很难再去讲有什么原则、标准来约束统治者了;故而,统治者的绝对权威、金口玉言就是凛然不可侵犯金科玉律,成其为我们国家,封建专制独裁行为的特殊伪善而慈祥、忽悠民众最华丽且堂而皇之的词汇!
另外,“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之后,河上公、王弼本,在这句的下面都有“下德为之而有以为”。然而,汉帛书乙本之中却没有“下德为之而有以为”这一句。这是在汉武帝以后,由于他建立起来的封建专制独裁基础理论(应用、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经过一定的历程所积累起来的“仁义道德”的成果,不得不迫使(社会本身无形的“力量”)河上公、王弼等人自我完善而想当然的去“圆说”圣人老子的语言,这才出现如是的话语。随着岁月的流逝,日积月累的“积非成是”的“道德观念”上升而异化的结果。显然,这是没有“弄懂”本章前面三句的意思而想当然所做出的臆断,随着流传的时间的久远,居然使某些人已经根深蒂固而不能改变了。如果,现在还被这样的认识局限、束缚的话,那就只能游离在老子的认识之外而不能认识我们祖国的自身文明和文化。
要想认识38章,必须知道“德”、“仁”、“义”、“礼”的准确含义。这对于中国人来说,却出现了相当大的困难。原因是:中国人两千余年来,长期受到的是封建专制独裁的“仁义道德”理念的教化和腐蚀,已经根深蒂固地形成了“积非成是”的痼疾,它顽固地继续霸占在中国人所能够存在的地方和能够涉及到的一切领域。虽然,经过近百年来的志士能人的浴血奋斗,表面上推翻了封建专制独裁专政的政权,然而在封建专制独裁的意识形态领域之内,却没有得到彻底的清算和批判,到现在甚至根本没有意识到应该给予“批判”!封建专制独裁的意识形态早就应该随着封建王朝一起被民众所推翻、打倒,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封建专制独裁意识形态的“核心”要害是“以上为是”:不论是“是非曲直”的事物判断标准,不论是人们“行为规范”的举手投足,不论是“生存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必须听命于“统治者”、“天子”、“上峰”、“上级领导”!显然,这还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在世界各国范围内,这种封建专制独裁的意识形态残余的崇拜,比比皆是。封建专制独裁的意识形态以不同的表现形式,曾经更加顽固、霸道而黑暗存在于西方政权之中,它是通过西方的文艺复兴的努力奋斗而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虽然得到了数百年的“清算”、“批判”,但残余却同样是顽固而苟延残喘、余丝尚存!显而易见,中世纪的黑暗带来了“光明”的反抗、斗争和革命,取得了它的应有的成效!前提是某些国家不失时机地抓住了它,才能取得了耀眼的成效和实际的成果!可以清醒地看到,他们还在不懈地努力奋斗、拼搏而一往无前!
鉴于上述原因,就必须订正两处“德”当改正为“得”(这个问题错在战国时期);删除河上公、王弼等人“小聪明”所增添的“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一句。
再者,必须把“愚”字订正为“智”!
【字词句注释】
上德不得:上,统治者;德,西周时期对统治者的严格规范,乃至于是对统治者职责的规定(或者说是强调统治者的职责,以及统治者本质上应该具有职责的表露):以自己行为的“不得”为前提;不得,这正是古公亶父所规定“德”的内容的原文;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大家由于受到春秋晚期以来人们认识的“错误”影响,忽视了这一根本问题,让“德”泛泛而言,离开了“德”的本意,从未在认识领域内给予纠正,形成了“德”是“品德”的意识,从而冲淡了“民众习俗”,故此人们都没有廓清有关“德”的认识问题以至如今,造成了意识形态上认识的混乱;上德不得,统治者的德,必须表现在他的“不得”之上;无论是什么时候的统治者,他的衣食住行是完全保证了的,用不着他再费心思去思考,如果再侧重“衣食住行”的思考,那么显然是“过分”的“得欲”在作怪!显而易见,这将导致他无休止的“欲望”恶性膨胀,致使“德”将体无完肤,从而使“德”荡然无存。这也是统治者的本质表现,因为他的本质表现必定与民众不同,并且是相反的,否则就没有统治者与民众的区分了。
是以有德:是以,因此;有德,有了德的表现,或者是达到了德的标准;是以有德,因此才有资格被人评价为之有德。
下德不失得:下,民众;“德”,与“得”相同、相通,在理论上“德”是一种本能的外露或显现,“本质”的表现;不失,不能丢失;得,得到、要求、需求、生存生活的欲望,也是一种本能的外露或显现;下德不失得,民众的“本质”上的表现:就是要“得到”生活生存的保证和改善。这就潜在了难以估量的无限民众的创造力,正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原动力和推动力!历史之所以前进,就是依靠这样的推动,一切发现、发明、创造、更新都必定是民众的成果,这是任何人的“意志”所改变不了的事实和现实!
是以无德:无德,没有德;从老子的“异名同谓”问题的界定来看:有德与无德是同样一个问题,都是他们本质的表露。是以无德,因此没有德。民众是不能用“德”来束缚他们的,这里的“德”就成为了“人为”的“东西”,它就已经不是客观世界本来面目的“东西”了。之所以官话、套话、假话满天飞舞,就是“人为”的东西太多,几乎压得民众喘不过气来。如此几千年的民众是多么的悲哀和无助啊!他们挣扎在中国的历史之上和现实之中!就是被这个“德”和所谓的“道德”束缚得“斗志”、“拼搏”、“发现”、“发明创造”精神全无,只能步其他人的后尘而已、而已。这就是我们不听古公亶父教导的“恶果”。另外,这句话与前面的一句话是古公亶父,分别对“统治者”和“民众”的本质揭示,也是客观事物本身的披露;当然也是他分别对“统治者”和“民众”的规定、约束和各自职责的“定义”!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上,统治者;德,统治者对民众的态度和行为结果的约束和检验;无为,主观上想没有丝毫对不起民众的行为;而,并且、可是、而且;无以为,的确是真的就没有对不起民众的行为的事情发生;上德无为而无以为:通过统治者对民众的态度和行为结果的约束和检验之后,不仅统治者在主观上想没有丝毫对不起民众的行为,而且真的就没有对不起民众的行为的事情发生。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统治者;仁,感情用事的行为,没有就事论事的作风;为之,主观上有意的个人行为;而,可是;无以为,看起来,好像是达到了“没有”对民众不利的行为;可是,事情真的是这样吗?非也,这留下无穷的贻害!上仁为之而无以为:统治者想要实行“仁政”,那就只能是凭着感情用事,背离了原则就没有就事论事的作风,已经是主观上有意的个人行为。他自己觉得:看起来,好像是达到了“没有”对民众不利的行为;可是,事情真的是这样吗?非也,这留下无穷的贻害!长期以来,中国的民众就是生存、生活在“救世主”、“皇恩浩荡”、“圣明”、“英明”的统治者感情用事的行为之中!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统治者;义,义是仁的附庸,更加是感情用事的行为的执行者,主观上是当然的有意行为的履行者;而,并且,可是;有以为,这是有固定目的的作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统治者想要推行“义”,那么更加是感情用事的行为的执行者;为之,主观上是当然的有意行为的履行者,这是有固定目的的作为,只能是感情用事更加突出,也就根本不会去考虑民众的利益。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上,统治者;礼,秩序、等级、规定等等人为的东西,最终必定落实到是规范、束缚民众老老实实为其统治者效力卖命的桎梏;为之,主观上已经是非要采取这种办法不可;而,可是;莫之应,有识之士不但不去响应还会指责这种做法,民众是不会答应的,他们有时候既不知道“真情”也没有说话的地方,只有苦苦煎熬日复一日。上礼为之而莫之应:统治者用“礼”来治国,他就必定推行秩序、等级、规定等等人为的东西,最终目的必定落实到是规范、束缚民众老老实实为其“国家”效力卖命的“基点”上,所以主观上已经是非要采取这种办法不可,可是,有识之士不但不去响应还会指责这种做法,民众虽然无可奈何,但也好像是不会“答应”(心甘情愿)的样子。
则攘臂而扔之:则,于是、就;攘臂,捋起袖子伸出胳膊;扔,抛弃、丢掉、本义是挥动手臂使拿着的东西离开手,这里借用民众不愿意听从,要把所谓的“礼”抛弃丢掉而只要自己的淳朴的民风民俗;则攘臂而扔之:于是,民众不愿意听从,要把所谓的“礼”,捋起袖子、伸出胳膊、挥动手臂,抛弃、丢掉而只要自己的淳朴的民风民俗。
故失道而后德:故,因此、所以;失道,失掉了本来应该具有的“道理”(这个“道理”是“统治者必须保证、保障民得”,也就是本章开头的定义:“上德不得——统治者自己不得,并且要保证、保障民得的实现;”和“下德不失得——民众是不能失掉得的需求的”);而,有“往”、“到”的意思、由此“而”彼;后,后来;德,(统治者的“天职”、客观事物本身的“道理”)本质的表露,使用、求助“德政”来约束统治者自己(这显然就有区别了:这是因为“失道”以后,古公亶父所采取的唯一而有力的补救措施);故失道而后德:因此,统治者在对待民众的态度上,失掉了本来应该具有的“道理”之后,而求助“德政”来约束统治者自己。
失德而后仁:失德,失掉了德,失掉了统治者自己的自我约束,不能保证、保障民得的实施;而后,到后来;仁,仁政,开始把统治者的“天职”置于脑后,一切按自己的主观意愿办事,任人唯亲,开始感情用事;失德而后仁:失掉了统治者自己的自我约束,不能保证、保障民得的实施,到后来行使所谓的“仁政”:开始把统治者的“天职”置于脑后,一切按自己的主观意愿办事,任人唯亲,开始了感情用事的工作作风。
失仁而后义:失掉了所谓的“仁政”;而后,到后来;义,强迫、提倡下属者必须对统治者我的“仁政”给予相应的“回报”,这不仅是感情用事,而且是“意(义)气用事”了;失仁而后义:失掉了所谓的“仁政”,到后来,强迫、提倡下属者必须对统治者“我”的“仁政”给予相应的“回报”,这不仅是感情用事,而且是“意(义)气用事”了;
失义而后礼:失义,仅仅取决于感情用事和意气用事都不能解决问题了;而后,到后来;礼,秩序(一定的秩序,也就是一定的次序、固定的次序、顺序,不能有所紊乱,这就必须要有强有力的社会机制给予保证)、等级(对社会成员,人为的、无情的、残酷的“社会地位”的划分,不容许有其紊乱)、规定(明确而具有绝对权威性的确定、决定)等等人为的东西,最终必定落实到是规范、束缚民众老老实实为其统治者效力卖命的桎梏,这必定导致:视“保证、保障民得”如同“草芥”;失义而后礼:仅仅取决于感情用事和意气用事都不能解决问题了,到后来,秩序、等级、规定等等人为的东西,最终必定落实到是规范、束缚民众老老实实为其统治者效力卖命的桎梏,这必定导致:视“保证、保障民得”如同“草芥”;那些提倡、推行“礼”的人,他们依靠的是等级权威,所以他们在处理问题之上,往往带有强迫(强力)必须响应执行的意思,甚至有敌对报复而动用“法律、法令”以加刑来胁迫执行的意思。
夫礼者:夫,没有实际意义;礼者,(提倡、推行)“礼”这个东西的人;夫礼者:(提倡、推行)“礼”这个(秩序、等级、规定等等人为的)东西的人。
忠信之薄:忠,尽心竭力、忠诚(对统治者的“天职”——“保证、保障民得”,抱坚定不移的信念,并且具有坚贞不渝的品行);信,确实、说话算话;薄,轻微、说话不算话,欺骗、忽悠的开始;忠信之薄:尽心竭力、忠诚地为民众服务已经办不到了,对民众的承诺已经不确实了,说的“话”也不算“话”了,欺骗、忽悠民众不仅已经开始而且要成为家常便饭!
而乱之首:而,是;乱,没有秩序、没有条理,扰乱、惑乱、混乱、紊乱、战乱,从而造成社会灾难;首,头、第一、最高的,最重要的、主要的祸害灾难根源;而乱之首:是造成社会灾难,最重要的、主要的祸害根源。(这样的认识,才会有统治者的自我认识:“国之有咎,在予一人”。这就是西周和西周以前的真实语言的根据和出处之所在。)
前识者:“前识者”,这是与“夫礼者”相关联并且相“对应”的语言;而且整个句式也是相对应的:“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与“前识者,道之华,而智之始”是“一致”的,它们是并列而相关联的句子,所以它们具有必然联系。这个问题从韩非的《解老》以来,就没有人正确理解过;不少的人把“前识者”认为是“先见”、“先知”者,于是造成文理不通的现象。老子在他的文章之中,从来就没有涉及过有什么“先见”、“先知”者的问题。前识者是指:那些提倡、推行“礼”的统治者(也包括出主意的“智者”和“众人”)。
道之华:道,道理——保证、保障民得,民众不失“得”;华,光彩、光辉、光华,浮华、奢华,虚华、虚假,华而不实、中听不中用的道理;道之华:道理的虚华、好听而欺骗民众的伪道理、动听而忽悠民众的假道理。
而智之始:这里原来通行本为“愚”字,“异名同谓”也就是智与愚具备同样的功能;智,狡诈,不能正常考虑问题(含愚,愚笨、傻,不能正常考虑问题),对问题缺乏理解能力或领悟能力;始,开始;而智之始:(由于,从事欺骗、忽悠,所以就)不能正常考虑问题,对问题缺乏理解能力或领悟能力(违背了自己的“天职”,视“保证、保障民得”如同“草芥”、儿戏)。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是以,因此;大丈夫,有志气、有节操、有作为的统治者,立足为民众办实事、脚踏实地、不图虚名,舍“礼”而取“道”或“德”的人;处,与“居”相对而同“意”;厚,与“薄”相对而反“意”;厚,厚道——尊崇本来应该有的道理:切实实现“保证、保障民得”;是以大丈夫处其厚:因此,大丈夫做事只能厚道——尊崇本来应该有的道理,切实实现“保证、保障民得”。
不居其薄:不,不能;居其,处于;薄,轻微、说话不算话,欺骗、忽悠民众的“话”屡屡发生的现象;不居其薄:不能说话不算话,不能有欺骗、忽悠民众的“话”屡屡发生的现象,不能违背自己“上台”时“信誓旦旦”的承诺而自食其言!
处其实:处,处于,含有“牢牢”记住本身的“天职”的意思;实,实在、实事、有利于“保证、保障民得”的事情;处其实:“牢牢”记住本身的“天职”,从事有利于“保证、保障民得”的事情!
不居其华:不居其,不能处于,不能从事;华,虚假而不利于民众的事情,更不能欺骗、忽悠民众;不居其华:不能从事,虚假而不利于民众的事情,更不能欺骗、忽悠民众!
故去彼取此:故,因此;去,去掉、丢掉、不能用;彼,属于“华”的事情;取,采取、切实贯彻执行;此,有利于“保证、保障民得”的一切事情;故去彼取此:因此,必须去掉属于“虚华”、虚假欺骗、忽悠民众的事情,切实贯彻执行有利于“保证、保障民得”的一切事情。
【译文】
统治者的德,必须表现在他的“不得”之上,因此才是有“德”的表现,或者是达到了“德”的标准;民众的“本质”上的表现:就是要“得到”生活生存的保证和改善,是不能失掉“得”的,因此,没有“德”的要求。
通过统治者实行真正的“德政”,在对民众的态度和行为结果的约束和检验之后,不仅统治者在主观上想没有丝毫对不起民众的行为,而且真的就没有对不起民众的行为的事情发生。
统治者推行“仁政”,他自己觉得:看起来,好像是达到了“没有”对民众不利的行为;可是,事情真的是这样吗?非也,这留下无穷的贻害!长期以来,中国的民众就是生存、生活在“救世主”、“皇恩浩荡”、“圣明”、“英明”的统治者感情用事的行为之中!
统治者想要推行“义”,那么更加是感情用事的行为的执行者,这是有固定目的的作为,只能是感情用事也就根本不会去考虑民众的利益。
统治者用“礼”来治国,他就必定推行秩序、等级、规定等等人为的东西,最终目的必定落实到是规范、束缚民众老老实实为其“国家”效力卖命的“基点”上,所以统治者主观上已经是非要采取这种办法不可,有识之士不但不去响应还会指责这种做法,虽然民众无可奈何,但民众也好像是不会答应(心甘情愿)的样子;于是,民众不但不愿意听从,而要把所谓的“礼”,抛弃、丢掉!而只要自己的淳朴的民风民俗。
因此,统治者在对待民众的态度上,失掉了本来应该具有的“道理”之后,而求助“德政”来约束统治者自己(这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不能不是一种必要的补救办法)。失掉了统治者自己的自我约束,不能保证、保障民得的实施,到后来行使所谓的“仁政”:开始把统治者的“天职”置于脑后,一切按自己的主观意愿办事,任人唯亲,开始了感情用事的工作作风。失掉了所谓的“仁政”,到后来,强迫、提倡下属者必须对统治者“我”的“仁政”给予相应的“回报”,这不仅是感情用事,而且是“意(义)气用事”了;仅仅取决于感情用事和意气用事都不能解决问题了,到后来,秩序、等级、规定等等人为的东西,最终必定落实到:是规范、束缚民众老老实实为其统治者效力卖命的桎梏而束缚民众的手脚,这必定会导致:视“保证、保障民得”如同“草芥”和儿戏。
(提倡、推行)“礼”这个东西的人,尽心竭力、忠诚地为民众服务已经办不到了,对民众的承诺已经不确实了,说的“话”也不算“话”了,欺骗、忽悠民众不仅仅已经开始而且要成为统治者的家常便饭!这就是造成社会灾难,最重要的、主要的祸害根源。
那些提倡、推行“礼”的统治者(包括“智者”),利用中听不中用的道理,好听而欺骗民众的伪道理,动听而忽悠民众的假道理。(由于,从事欺骗、忽悠,所以就)不能正常考虑问题,对问题缺乏理解能力或领悟能力(违背了自己的“天职”,视“保证、保障民得”如同“草芥”、儿戏)。
因此,大丈夫做事只能厚道——尊崇本来应该有的道理,切实实现“保证、保障民得”。不能说话不算话,不能有欺骗、忽悠民众的“话”屡屡发生的现象,不能违背自己“上台”时“信誓旦旦”的承诺而自食其言!“牢牢”记住本身的“天职”,从事有利于“保证、保障民得”的事情!不能从事,虚假而不利于民众的事情,更不能欺骗、忽悠民众!
因此,必须去掉属于“虚华”、虚假欺骗、忽悠民众的事情,切实贯彻执行有利于“保证、保障民得”的一切事情。
【读后】“德”是自然的流露,是本性的使然。所以,《老子》曰:“王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所以老子要从“王法地”开始,是因为“地、天、道”都不是“人为”得了的实实在在的存在,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故此,王的一切行为,都不应该有“人为”的因素。王——统治者、最高领导人,要做到没有“人为”的因素的行为是很困难的,特别是在当代社会之中!
“相反”才能相成,相反才能紧密结合,相反才能和谐永远!这不仅是自然界的物理现象,也必将是人类社会之中的最理想、最和谐的社会状态。社会之中的基本问题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问题,也就是统治者与广大民众的问题,他们是“相反”的。统治者必须与民众在“职责”上有所不同,显然这里不是说的穿衣吃饭以及个人业余爱好,而是说的本身的社会“职责”、必然的“职责”,而且是人类社会之中所有统治者的“职责”!不论其社会制度的差别如何不同,不论是过去、现在和未来,全世界在这一问题上,都必须是一致的。
“不得”是人类社会之中为“王”者的自然现象,这与动物群体之中的为“王”者的情况是一样的。固然它们的为“王”者,在满足自己的“饥饿”欲望之后,(真正做到“为腹不为目”,)它不干涉它自身群体之中的任何成员的嗣后的食物“分配”问题。我们的祖先不正是有这样的行为从而进化而来的吗?
“不得”,这正是古公亶父所规定“德”的内容的原文,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受到春秋晚期以来人们错误的影响,忽视了这一根本问题,让“德”泛泛而言,离开了“德”的本意,从未在认识领域内给予纠正,故此危害至今。
德,后来所“上升”到好的品行、美德、恩惠、好处、感恩戴德等等。之所以如此,乃是由于历史上“人为”的“政治需要”发展而形成的,这就是中国的“国情”!中国的国情,是长期以来的封建专制独裁的政治气候所形成的。显而易见,几千年来它是如何的根深蒂固!虽然,我们通过不少的革命志士能人,抛头颅、洒热血为民众而打倒、推翻了封建专制独裁的政权,然而却没有彻底清算、批判封建专制独裁的意识形态!封建专制独裁的意识形态还不仅是蠢蠢欲动,而且是有点甚嚣尘上,甚至是企望卷土重来!
38章指出了“仁义礼”的不合理,揭露“仁义礼”由统治者的有意的“无为”发展、递变成为统治者手下人的“人为”,从而危害民众的普遍现象!“无为”只能是统治者的“没有对民众损害的行为”。然而,这个行为的保证必须建立在没有忽悠民众的“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所能够存在的“自然”环境之中。“不(没有)忽悠民众”,居然是目前世界各国仅仅只是在事实存在的形式、程度不同而普遍存在的现象和事实,它们仅仅是程度不同而已,目前这是一个不容易彻底解决的问题。“忽悠民众”,自从有人类社会的私有财产出现及其穷富分化之后,几乎所有的人们,都会乐于此道。故此,“无为”当然是一个社会前进,所必须解决的棘手的问题。世界各个国家的“领导者”、政治家、思想家、理论工作者、一切有心于社会前进的人们,都不能不关心、严肃认真对待这样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虽然对此问题认识的与否或认识问题的程度、理论认识达到的深浅程度的不同,也会左右各国是否重视、正视这一问题。但是世界的发展必定是随着这一问题的深入进展而彻底解决,从而真正进入“人”与“民”的“平等”!因为,目前几乎所有的国家普遍存在形式各异的“人”与“民”的“不平等”!
由“无为”引申而来的是“人为”。当“人为”泛滥之时也就必定是民众受害之日。“人为”是在统治者“有意作为”的卵翼庇护之下而滋生、发展、猖獗起来的。穿越时空、穿越沧桑,贻害数千载!“人为”也同样是一个重大问题!
然而“民为”却是必须要具备的、也必定是生来所具有的,否则就不可能谈论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前进!“民为”却是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无价之宝!“民为”是人类社会前进的原动力、推动力!
【历史性的错误】
这样的毒害既深且广,中国遭受它的危害迄今未灭,这是没有引起人们注意的重大意识形态的理论问题!
“仁”的起源是统治者的感情用事。既然是感情用事,就可以背叛“原则”,背叛自己的承诺,就可以不讲“诚信”。久而久之,背离原则就越来越远而随心所欲了。这很难再去讲有什么原则、标准来约束统治者了;故而,统治者的绝对权威、金口玉言就是凛然不可侵犯金科玉律,成其为我们国家封建专制独裁行为的特殊伪善而慈祥忽悠民众最华丽且堂而皇之的词汇!
在人欲横流的封建、资本“主义”的现实社会生活之中,那些道貌岸然的假道学者们,忌讳去谈论“欲”的问题,这是不顾事实的而变相的回避问题的鄙陋做法。人们的求知欲,正常的伦理之欲、饥饿等等,有什么不好,有什么理由不应该去探讨、去说道、去讨论?。岂止如此,欲也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前身。人若没有欲、就没有要求、就没有希望、就没有人类前进本身的原动力和推动力,就没有需求、索取,就没有拼搏,就没有知识和认识,也就没有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那么要谈人类文明都将是空话。
所谓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个无所不包、无所不容,任人任意解释、任意“圆说”(所谓的“旁征博引”、“引经据典”、胡搅蛮缠的抄录)的文化。所谓的“有容乃大”,正是暴露我们自己理论的不足与滞后而掩耳盗铃的“自我圆说”、自欺欺人的夜郎自大之举!这种“文化”不要也罢!冷静地回顾一下我们的历史:我们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无情”痛苦的伤疤,也给我们留下了“精彩”难忘的故事!
【亟待开展研究探讨的问题】
我们的“仁义道德”是什么样的哲学概念?世界上能够接受这样的哲学概念吗?“人为”的因素给定的“概念”所形成的“学问”,这就是所谓的中国的“哲学”?
“仁义道德”问题是中国特有的现象,它应该伴随封建专制的“崩溃”,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早该寿终正寝了;或者说:“仁义道德”问题要与民众的风俗习惯联系起来重新给予界定。然而,风俗习惯是民众自然形成的,不应该掺和“人为”的、强加的、带有一定的政治目的的因素,这样才是真正的民风!
我们的文明应该是淳朴的民风;只有淳朴的民风才能取代所谓的“仁义道德”的这种不通民情的“人为”规定!
【附】帛书甲本:□□□□□□□□□□□□□□□□德上德无□□无以为也上仁为之□□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攘臂而乃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而乱之首也□□□道之华也而愚之始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不居其泊居其实不居其华故去皮(彼)取此
帛书乙本: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德(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乃之故失道而句(后)德失德而句(后)仁失仁而句(后)义失义而句(后)礼夫礼者忠信之泊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居其泊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罷(彼)而取此
王弼注《老子》的38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德者,得也。常得而无丧,利而无害,故以德为名焉。何以得德?由乎道也。何以尽德?以无为用。以无为用,则莫不载也,故物,无焉则无物不经;有焉,则不足以免其生。是以天地虽广,以无为心;圣王虽大,以虚为主。故曰:以复而视,则天地之心见;至日而思之,则先王之至覩也。故灭其私而无其身,则四海莫不瞻,远近莫不至。殊其己而有其心,则一体不能自全,肌骨不能相容。是以上德之人唯道是用,不德其德,无执无用,故能有德而无不为,不求而得,不为而成,故虽有德而无德名也。下德求而得之,为而成之,则立善以治物,故德名有焉。求而得之,必有失焉;为而成之,必有败焉;善名生,则有不善应焉。故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也。无以为者,无所徧为也。凡不能无为而为之者,皆下德也,仁、义、礼、节是也。将明德之上下,辄举下德以对上德至于无以为极。下德下之量,上仁是也,足及于无以为而犹为之焉。为之而无以为,故有为为之患矣。本在无为,母在无名,弃本舍母而适其子,功虽大焉必有不济,名虽美焉伪亦必生。不能不为而成、不兴而治,则乃为之,故有宏普博施仁爱之者,而爱之无所偏私,故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爱不能兼,则有抑抗正真而义理之者,忿枉祐直,助彼攻此,物事而有以为矣,故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直不能笃,则有游饰修文礼敬之者,尚好修敬,校责往来,则不对之閒忿怒生焉,故上德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夫大之极也,其唯道乎?自此以往岂足尊哉!故虽盛业大富而有,万物犹各得其德。虽贵以无为,用不能舍无以为体也。不能舍无以为体,则失其为大矣,所谓失道而后德也。以无为用,德其母,故能己不劳焉而物无不理。下此已往,则失用之母,不能无为,而贵博施;不能博施,而贵正直;不能正直,而贵饰敬。所谓“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也。夫礼也,所始首于忠信不笃,通简不阳,责备于表,机微争制。夫仁义发于内,为之犹伪,况务外饰而可久乎?故“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前识者,前人而识也,即下德之伦也。竭其聪明以为前识,役其智力以营庶事。虽德其情,奸巧弥密;虽丰其誉,愈丧笃实。劳而事昏,务而治秽,虽竭圣智而民愈害。舍己任物则无为而泰,守夫素朴则不顺典制。听彼所获,弃此所守,识道之华而愚之首,故苟得。其为功之母,则万物作焉而不辞也,万物存焉而不劳也。用不以形,御不以名,故名。仁义可显,礼敬可彰也。夫载之以大道,镇之以无名,则物无所尚,志无所营,各任其贞,事用其诚,则仁德厚焉,行义正焉,礼敬清焉。弃其所载,舍其所生,用其成形,役其聪明,仁则诚焉,义其竞焉,礼其争焉。故仁德之厚,非用仁之所能也;行义之正,非用义之所成也;礼敬之清,非用礼之所济也。载之以道,统之以母,故显之而无所尚,彰之而无所竞。用夫无名,故名以笃焉;用夫无形,故形以成焉。守母以存其子,崇本以举其末,则形名俱有而邪不生,大美配天而华不作。故母不可远,本不可失。仁义,母之所生,非可以为母;形器,匠之所成,非可以为匠也。拾其母而用其子,弃其本而适其末,名则有所分,形则有所止。虽极其大,必有不周;虽盛其美,必有患忧。功在为之,岂足处也!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陈光柱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18
帖子 307
编号 150551
注册 2007-5-1


发表于 2007-8-5 11:1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第四十三章——统治者必须做到“不言之教,无为之有益”

第四十三章——统治者必须做到“不言之教,无为之有益”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无有入无间。
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说明】
从前面的文章中,老子谆谆教导(也是当时统治者知道的,必须应该有的“自律”的认识——孤、寡、不谷):统治者必须恪守在“德”(统治者的紧箍咒)的自觉的束缚之中,那么就必须再让统治者知道(继续认识问题)应该还要注重那些问题,所以才会有(包括后面)这些议论的文章。只有这样才能够使统治者明确事理而尽到他的天职。
这里体现出西周晚期,哲理性的语言的朴实。正因为老子生活生存在西周晚期,所以他朴实而又富有哲理性的语言比比皆是。本章只是侧重:为了说明“不言之教、无为之益”的好处,要所有的统治者必须铭记在心,从而达到教育统治者的目的;并且含有特别强调所必须具有的“德”——“不得”的品格的表现之唯一。
况且这是直接解释“弱者道之用”一句的理论文章,最“弱”莫过于“无为”!所以这里是证明“无为之益”的。
汉帛书的最后一句为:“天下希能及之矣”。但是,意思是一致的,因此没有改动。
关于“无有入无间”的问题:帛书甲本为“无有入于无间”,在意思的理解之上应该考虑是同一的。因此,“无”和“有”是两个分离开来的“东西”!它们都是看不见、摸不着、感受不到的“东西”。而这正是看不见、摸不着、感受不到的“东西”(道理——“无为”的道理),能够“自由自在”“出入”你认为没有“空隙”(无间)的“地方”(出入在统治者的一切言谈或一切行为之中)。这是一个很深刻而又值得深思的问题!可惜而遗憾的是,几乎所有的统治者都没有注意、注重这个问题。故此,老子语重心长的说:“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如果说,那个时候的人“私心杂念”太重,情有可原;当今时下的“觉悟”那么高,怎么还是那样糊涂呢?值得深刻反思啊!
同时,这也是“弱者道之用”的又一实证!因为,即便是对“道理”的微小偏离,也是背叛“道理”的行为!因此,时时刻刻都要牢牢记住不能给予民众造成微弱细小的不利而“有为”的行为,也是对前面的“仁、义、礼”等开始微弱错误的鞭打,或对“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名言的佐证;反之,即便是对“道理”微小的有利,也是使“道理”发扬光大的行为!因此,时时刻刻都要牢牢记住必须给予民众、哪怕微弱细小的有利而“无为”的行为;所以,这就是“无为之有益”也!
【字词句注释】
天下之至柔:天下,普天之下、世上,我们古时候(西周)只指中华民族的范围之内,不涉及现今世界范围;至,最,如至毒、至理…… 柔:(形)软,柔软,(动)使变软;天下之至柔,天下最柔软的东西。
驰骋天下之至坚:驰骋,骑马奔跑、奔走、活跃;天下,普天之下、世上;至,最;坚,(形)硬,坚固,坚不可破;驰骋天下之至坚,能够活跃在最坚硬的东西之中,或自由来往于任何坚硬的“事物”之中。
无有入无间:无有,(“无”和“有”这两个没有“力量”的)“东西”;入,进入;无,没有;间,间隔;无间,(这个没有空隙的)“东西、地方、区间”;无有入无间,这个看不见的“力量”,能够游刃有余地活跃在没有空隙的“地方”。
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吾,我;是以,因此;知,认识、知道;无为,对民众没有危害;有益,(对民众只)有好处。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我因此认识到“无为”是对普天之下的民众是只有好处的。
不言之教:不言,不说对民众利益有损害的话;教,教育、教导;(“不言之教”,这是倒装句式,典型的西周言语;意思是:这篇文章或这本《老子》都是教育“王”、统治者、圣人的,是教育他们不能说对民众利益有损害的话;按现在的顺序来说,是:“教育统治者,必须‘不言’”。)不言之教:教导他们不说对民众不利的话。
无为之益:无为,是对民众没有危害的行为;益,好处;无为之益,“无为”的好处。
天下希及之:天下,普天之下、世上;希,少,希有、希少,同稀;天下希及之,(统治者,在他所有的行为之中,)没有什么行为能够赶得上它(无为——对民众没有损害)的。然而,却是很少的人能够做得到啊!
【译文】       
天下最柔软的东西,能够活跃在最坚硬的东西之中,或自由来往于任何坚硬的“事物”之中。
这个看不见的“力量”,能够游刃有余地活跃在没有空隙的“地方”。
我因此认识到“无为”是对普天之下的民众是只有好处的。
教导(统治者)他们不说对民众不利的话或不做对民众不利的事情。这样做到了,就叫“无为”。所以说,这是“无为”( 他们不说对民众不利的话或不做对民众不利的事情)的好处。
(普天之下的统治者们,在他所有的言谈或行为之中,)没有什么言谈或什么行为能够赶得上它(无为——对民众没有损害)的。然而,却是很少的人能够做得到啊!
【读后】
这是直接解释“弱者道之用”一句的理论文章,最“弱”莫过于“无为”!所以这里是证明“无为之益”的。因此,简单而朴实的语言,说出了深刻的道理。
“无为”是《老子》一书的重要概念,从第二章起,就反复强调“无为”的作用。这使我们马上想到“弱者道之用”!它有两个方面的作用。因为,即便是对“道理”的微小偏离,也是背叛“道理”的行为!因此,时时刻刻都要牢牢记住不能给予民众造成微弱细小的不利而“有为”的行为(在我们所知道的“文献”之中,几乎都是违背这一原则的);反之,即便是对“道理”微小的有利,也是使“道理”发扬光大的行为!因此,时时刻刻都要牢牢记住必须给予民众、哪怕微弱细小的有利而“无为”的行为;所以,这就是“无为之有益”也!也是前面“弱者道之用”的实际应用。
已经认识到,“无为”之有益,你就必定有了奋斗的方向。因此,统治者必须认真学习“无为”之有益,才能成为一个较好的统治者而受到民众的喜爱!
【历史性的错误】
回顾我们国家的历史,我们所能知道的统治者、君王、皇帝、总裁……等等,哪一个能够做到“无为”? 在我们所知道的“文献”之中,几乎都是违背《老子》的教导——“无为”这一原则的。
人们好象仅仅侧重不切实际的“柔弱”、“无为”的解释,忽略了《老子》文章的本意。她在这里同样是在论述“弱者道之用”的“哲学原理”!
并且有人说,老子是“讲‘无为’的好处,方法是以退为进”,是这样的吗?
【亟待开展研究探讨的问题】
应该正视、重视、投入对老子哲学给予探讨研究!
我们还需要“无为之有益”吗?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陈光柱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18
帖子 307
编号 150551
注册 2007-5-1


发表于 2007-8-5 11:1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第四十二章——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是当时统治者高度自律的表现

第四十二章——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是当时统治者高度自律的表现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说明】
本章是原来通行本42章的后半部分,因为前半部分已经按帛书的“模式”的不可分性,纳入到前面的41章之中去了。所以不得已把余下的文字,作为一个章节而保存下来,形成这样一个不可缺少而带有总结性的独立章节。
“不谷”的问题是一个很特殊的问题,在《老子》全文中,“不”字,基本上都是“否定”的一个专用词。全书近230例使用“不”字,只有本章和39章的两例的“不谷”是一个例外。但是,深入了解其真实含义,事情可能就会并非如此:
因为“谷”的实际(实质)上的意义是“无私的奉献”,它对“小溪、小川、大江、大河”的奉献和给予,是绝对不会去要“小溪、小川、大江、大河”的任何回报的。这是一个人人皆知的简单道理,这个道理揭示出来的统治者所应该具有的品德,也是一种深刻而应该效仿的执政行为的道理。另外,“五谷”是所有社会成员须臾不可或缺的生存生活的粮食。所以,“不谷”一词,就有不如谷的意思;也是统治者的高度自警、自律,千万不能不如“谷”啊!如果,统治者能够时时刻刻记住“谷”的品德:不仅它是小溪、小川、大江、大河的取之不尽的水源;同时还是民众和所有社会成员生活生存所必须天天具有的“五谷”!那么这样的统治者,社会所有的成员还有什么理由不去永远尊崇而怀念他!
“教父”不仅说明了老子的身份,并且告诉了我们不少的历史事实:这里说明了老子与当时统治者周幽王的关系,老子是周幽王的父辈。因为,老子12岁时就被召穆公遴选为当时还只是5岁的太子“静”的“伴读”。老子13岁时、“静”6岁(公元前841年),时逢国人暴动,国人不但赶走了周幽王至彘,而且围住召穆公的住处,要召穆公交出太子“静”。不得已,召穆公为了顾全大局,忍痛割爱将自己的儿子假冒(冒充、代替)太子“静”,交给国人处死而平息“叛乱”。一直侍奉在太子“静”身边作为“伴读”的单逨(老子),目睹了这一切,更加加深了和太子“静”的感情。因此,单逨和太子“静”,也就是后来的周宣王,前后61年共同学习探讨古公亶父的《德》论,直到周宣王临死前,委托老单逨(时年73岁)教育即将继位的周幽王。所以,老子是周幽王当然的“教父”而身兼双重职责,何况西周当时把伯伯、叔叔之类统称为“父”虽然有伯、仲、季之分,如果再多则称四父、五父。(老子的父亲就是被他自己称为“五父”或“龚叔”的。参阅《盛世吉金》,2003年北京出版社。)
联系到39章,39章是在西周当时“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然而,伯阳(众人之一)之流,落井下石的做法,令人讨厌。老子正是有感于此而作(因为他正在专心致志修订《老子》一书),于是就形成所谓的39章了。
这样,根据上面的事实,我们毫不费力就会知道:《老子》一书是最先必须而必然是周幽王一人的读本、教材、教科书!
人们把“强梁者”直观的当成“横行霸道”的人,这就错了。如果是“横行霸道”的人,这还要老子来理论述说吗?无论是什么样的社会体制下的“横行霸道”的人,都是必定会受到管制、管教、约束、制裁的。由于,前面几章和本文的前面都是在讨论“仁义礼”、“明道”、“进道”等等“强加于民众”的问题,而这些“仁义礼”、“明道”、“进道”等等又是“自以为是”的智者、众人们所笃信的“道理”,他们就是要借助周幽王“王权”的力量,强迫贯彻执行,于是他们才有可能也必定会甚嚣尘上、有恃无恐而“横行霸道”。这才是摆在我们面前所必须认识的“历史”问题和人类社会进程之中所要认识而必须解决的问题。这也是当时老子作为“教父”的职责。
关于“不得其死”,人们错误的认为:仅仅是有强暴行为的人,他们是会“不得好死”的。这同样没有到位。大家难道看不见,那些坚持“仁义礼”、“明道”、“进道”等等理念“道理”的人,虽然借助“王权”、“皇权”的力量,得逞一时而且已经长达两千余年!可是,又将如何?随着世界范围内人类认识的逐步前进的潮流,它们的这些意识形态必定随着封建专制独裁的“王权”、“皇权”的完蛋而必定惨遭彻底摧毁!人们终究会明白:自以为是、强加于人的“道理”是会被人们自觉认识而淘汰掉(批判、抛弃)的。这才是老子要阐明而论证的真正道理。世界历史的进程不是已经证明:人类开始限制“王权”、打倒“王权”应该从13世纪的英国(?)算起,时至今日虽然“王权”真正彻底“完蛋”或“消失”在世界范围内还需要时日,但这已经是不能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逆行而左右前进方向的大势所趋!
“教父”是老子交待自己义不容辞的双重职责。周宣王在临死之前,命令老子教育自己的儿子周幽王,故此,老子不仅是周幽王的“父辈”,而且必须施教于周幽王,所以面对周幽王自称“教父”是理所当然的尽职尽责!这与大家印象中的“教父”,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当然,更不是某些人所解释的:“我要把这一事实作为教人的开始。”
诚然,在汉帛书甲本之中是“学父”,这就要联系《老子》全文来仔细对待。因为《老子》的全文中“学”字共出现四次:19章的“绝学无忧”;48章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64章的“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然而,从这四个“学”字的意思来看,意思都是不可取的。我们在19章的“绝学无忧”中认识到,当时西周“学”的意思已经变异、异化而成为“自以为是”!所以,遭到人们的反对,从而促成“学”字被冷落,进而影响到春秋、战国、直至秦、汉,即便是东汉的大儒许慎,在他的《说文解字》之中还没有设立“学”字专条。(至于48章和64章中的问题,留待后文再来解释。)故此,不可能在《老子》文章中出现“学父”一词。即便是有这样的误会,那将是由于战国期间把原来的“斆父”(原来那时候的“斆”不仅通“校”,也通“教”),被人们误会(解)抄写成为“学父”,才形成汉帛书如是的“版本”。
【字词句注释】
人之所恶:人,人们、大家;恶,厌恶;所恶,所令人作呕而使人反感:人之所恶:大家所反感而厌恶的(莫过于)。
唯孤、寡、不谷:唯,只有;孤,单独、独一个、孤家,一人所想,只能是统治者一人所想,而且是统治者一人所必须想的(这是可贵的自律,不能同流合污);寡,少、最少,少欲、寡欲(这是可贵的自警,不能滋生欲念);不谷,是自责、自警:不能不尽职、不能不去尽责而为民众服务,统治者的行为绝对不应该连“民众”都不如(因为,民众是年年、月月、天天、时时、刻刻,都必须尽职、尽责而不懈努力拼搏);唯孤、寡、不谷:只有一人所想,少欲、寡欲,连“民众”都不如。(这是难得的、警惕性的、时时刻刻、不懈、不断地提醒、告诫自己。这是来源于统治者的“朝夕自省”和下属对统治者的“朝夕入谏”等古已有之的传统。另外,一人的想法是行不通的,大家怎么会赞成一人的想法呢?除了统治者必须“具备”和“拥有”,谁还再敢具有一人的想法?简直可以说,一人的想法是不齿于人的想法,是为人所厌恶的“想法”。)
而王公以为称:王,天子、最高统治者;公,诸侯;以为,对事物做出的判断;称,叫做、称呼:而王公以为称:然而,天子诸侯却以这样的“字眼”称呼他们自己。
故物或损之而益:故,所以;物,一切事物;或,或者、有时;损,减少、消损、损坏、损害、贬低;而,反而;益,增加、增益、利益、抬高;故物或损之而益:所以,一切事物有时贬低它,反而得到了抬高;
或益之而损:或,有时;益,抬高;而,反而;损,贬低;或益之而损:有时抬高它,反而遭受到了贬低。
人之所教:人,统治者身边的人,在老子文章中,多半是指智者、众人之流的这种人,是前面提出“明道”、“进道”的“道理”而企图篡改本来“道理”的人;他们的认识与老子是相反的;所,(助)力图教育、诱导统治者的人们;教,教育、引导、诱导、教导、训诫、管教、告诉;人之所教:统治者身边的众人、智者引导、告诉他的“道理”,是略加“变通”、稍微“扭曲”,从而必定是“歪曲”、“篡改”过后的“道理”。(然而,这些“道理”是“强梁者”的“道理”。是他们“明道”、“进道”的“道理”,这是亦步亦趋而走上背离服务于民众的必然!)
我亦教之:我,老子的自称;亦,(副)表示同样;教,教育、引导、诱导、教导、训诫、管教、告诉;我亦教之:我同样来教育、引导、告诉(周幽王)。
强梁者不得其死:强,(形)力量大;梁,(名)水平方向的长条形承重构件,通常指“檩”或“桥”或物体隆起的部分,这里老子借用为“横行”的意思,是不按照事物本来发展的“道理”而“横行霸道”自以为是、强加于人,并且侧重“强加于人”的“道理”;强梁者,横行霸道而自以为是、强加于人的“道理”;不得其死:不得好死,指人们终究会明白自以为是、强加于人的“道理”是会被人们自觉认识而淘汰掉(批判、抛弃)的;强梁者不得其死:人们终究会明白自以为是、强加于人的“道理”是会被人们自觉认识而淘汰掉(批判、抛弃)的。
吾将以为教父:吾,我,老子的自称;将,将要、必须;以为,对事物做出某些判断(含根据“横行”的“道理”我必须对周幽王施教);教父,老子的职责,因为周宣王在临死之前,命令老子教育自己的儿子周幽王,故此,老子不仅是周幽王的“父辈”,而且必须施教于周幽王,所以面对周幽王自称“教父”是理所当然;吾将以为教父:我必须尽到“教父”的职责!“教父”是老子交待自己义不容辞的双重职责。
【译文】
大家所反感而厌恶的莫过于只有“孤家”、“寡人”和连“民众”都不如的“不谷”。然而,天子诸侯却以这样的“字眼”称呼他们自己。所以,一切事物有时贬低它,反而得到了抬高;有时抬高它,反而遭受到了贬低。
身边的众人告诉君王的“仁义礼”、“明道”、“进道”等等理念的“道理”,对于统治者的天职来说,必定是“歪曲”、“篡改”过后的“道理”。因此,我同样要指出“仁义礼”、“明道”、“进道”等等理念“道理”的错误之所在,来教育、引导、告诉我的君王(周幽王)。人们终究会明白自以为是、强加于人的“道理”是会被人们自觉认识而淘汰掉(批判、抛弃)的。
我必须履行周宣王交待给我的任务,(对你——周幽王)尽到我“教父”的职责!
【读后】
这里(39、42章)的不“谷”与第6章“浴”的相同性或相异性。从事物的本质上来考虑,相同性在于它们都是促成事物持续发展的动因;相异性在于一个是“欲”,它必须是“不断、不懈”地追求、索取;另一个是“谷”,它必须是“无私、不疲”地奉献、给予。这是多么好的品德,随时随地,牢牢记住:永远保持求知、求索、努力不懈的“欲望”;千万千万要随时随地考虑对“民众”作奉献,而不能不如“谷”的品德啊。
一人的想法是行不通的,大家怎么会赞成一人的想法呢?除了统治者必须“具备”和“拥有”,谁还再敢具有一人的想法?简直可以说,一人的想法是不齿于人(群、们)的想法,是为人所厌恶的“想法”。所以说,这就是“孤家”,这就是统治者必须要具备的行为,而且是要时时刻刻、牢牢记住的自律“箴言”。所以,“为天下民众而服务”,就只能是统治者一个人的想法,谁还再敢?
“寡欲”,也是统治者所必须具备的。统治者只能有一个愿望、欲望,只能是全心全意为民众服务。所以《老子》19章就早已告诫:“少私寡欲”。统治者自称为“寡”,岂能不是自律?只不过,到了春秋末期被人们渐渐扭曲、歪曲、篡改其原来含义而成为“寡人”之后。显然,这是随着认识的淡化,从而形成成为耀武扬威、独断专行的真正“寡人”的“寡头政治”了!
有不少的人,说这段文字疑为“是39章文字的错简”,这就没有领会到与本章直接相关联的38、39、40、41章,它们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38章指出了“仁义礼”的不合理,揭露“仁义礼”由统治者的“无为”发展、递变成为统治者手下人的“人为”,从而危害民众的普遍现象!
39章,论述了“得”的普遍存在的价值;
40章,进一步阐述了统治者的不正确的做法或应该必须具备的行为;
41章,从纯道理(理论)的角度论证了问题,在于“弱者道之用”;
42章,回到现实而教育周幽王,甚至发脾气地告诫、训斥“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事实上,不仅周幽王没有听他的话,就是后来所有即位的“王、天子、皇帝、统治者们”都不听老子的话,这就是中国的历史!?
【历史性的错误】
人们把“强梁者”直观的当成“横行霸道”的人,这就错了。如果是“横行霸道”的人,这还要老子来理论述说吗?无论是什么样的社会体制下的“横行霸道”的人,都是必定会受到管制、管教、约束、制裁的。由于,前面几章和本文的前面都是在讨论“仁义礼”、“明道”、“进道”等等“强加于民众”的问题,而这些“仁义礼”、“明道”、“进道”等等又是“自以为是”的智者、众人们所笃信的“道理”,他们就是要借助周幽王“王权”的力量,强迫贯彻执行,于是他们才有可能也必定会甚嚣尘上、有恃无恐而“横行霸道”。这才是摆在我们面前所必须认识的“历史”问题和人类社会进程之中所要认识而必须解决的问题。这也是老子作为“教父”的职责。
“不得其死”,人们错误的认为:仅仅是有强暴行为的人,他们是会“不得好死”的。这同样没有到位。大家难道看不见,那些坚持“仁义礼”、“明道”、“进道”等等理念“道理”的人,虽然借助“王权”、“皇权”的力量,得逞一时而且已经长达两千余年,可是,又将如何?随着世界范围内人类认识的逐步前进的潮流,它们的这些意识形态必定随着封建专制独裁的“王权”、“皇权”的完蛋而必定惨遭摧毁!人们终究会明白自以为是、强加于人的“道理”是会被人们自觉认识而淘汰掉(批判、抛弃)的。这才是老子阐明的真正道理。
“教父”是老子交待自己义不容辞的双重职责。周宣王在临死之前,命令老子教育自己的儿子周幽王,故此,老子不仅是周幽王的“父辈”,而且必须施教于周幽王,所以面对周幽王自称“教父”是理所当然的尽职尽责!这与大家印象中的“教父”,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当然,更不是“我要把这一事实作为教人的开始。”
【亟待开展研究探讨的问题】
那些坚持“仁义礼”、“明道”、“进道”等等理念“道理”,究竟是否应该受到批判?
应不应该重视“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的真正意义?
【附】
汉帛书甲本:天下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自名也勿或(损)之□□□之而(损)故人□□教夕议而教人故强良者不得死我□以为学父
汉帛书乙本:人之所亚唯□寡不谷而王公以自□□□□□□□云云之而益□□□□□□□□□□□□□□□□□□□将以□□父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陈光柱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18
帖子 307
编号 150551
注册 2007-5-1


发表于 2007-8-5 11:1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第四十一章——正视统治者所造成“错误”的泛滥问题

第四十一章——正视统治者所造成“错误”的泛滥问题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
【说明】
原本章大家都是追随通行本而认定的,这与汉帛书乙(手抄)本全然不同。两相对照,仔细斟酌,慎重领会,并且认真进入老子认识领域,我认为:“反者道之动”,在老子所在的那个时代的基本含义是:离开了“道”本身而再去做什么样的“运动”、变异、更改、变动,那么必定离开了原有“道”的束缚而向着“非道”方向进展,那就不是原来的“道理”了。所以,老子必须先把离开了“道”本身而再去做什么样的“运动”的某些现象揭露出来以后,才能专题谈论“反者道之动”这个问题。因此,老子在前面的章节之中已经谈到了这样的问题现象的存在,并干扰、阻碍了统治者对“道理”的执行,所以现在这个时候才有可能更加深入来讨论“反者道之动”的问题。
前文已经说明了“反者道之动”这个道理,在很长一段历史进程之中(从西周经春秋、战国、秦、汉),人们的认识、理解都有一定的反映!虽然通行本注意到“反者道之动”这个道理的作用,然而却把“反者道之动”这个道理孤立割裂开来,以不完全的几句横亘在39章与原41章之间。诚然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却使得“反者道之动”这个道理而不太完善、破碎、凌乱了。鉴于此,帛书就没有上述的问题,它们的几个“章节”都衔接得很好。所以本文根据帛书的顺序,把本章调整到41章的位置。并且,把原42章的前半部分,归入到本章成为本章的后半部分。于是,据文意,将原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等二十五个字,移至本章;之所以移动的原因,是根据帛书和老子的文意。
在第4章中,曾经说过:“西周时无‘冲’字,只有‘中’字”。何况,汉帛书甲本,正是“中气以为和”,所以本章,也依帛书而订正为“中气以为和”。
【字词句注释】
反者道之动:反,回,反抗、反对、翻转、反复,反而、相反地,老子在这里指的是“相反”;道,道理;动,(动)改变原来位置或状态,搬动、运动、变化;反者道之动:向相反方向的变化,是“道理”的运动;那么,老子认为“道理”是不能轻易、随便运动、变化的;否则,就脱离了原来的“道理”!因为,反者道之动嘛,轻易、随便的变化运动就会离开“保证、保障民得”这个人类社会之中最根本的“道理”!
弱者道之用:弱,(形)气力小、势力差、软弱,微小;道,道理;用,(动)使用、作用——“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所施加的力”、“由强力或自然力造成的变化”、“对一个较大行动产生影响的一些相关的行动之一”;弱者道之用:任何“微小”或极度“软弱”的“作用”都会对“道理”产生作用的,致使“道理”离开原来应该具有的“作用”,从而形成新的、另外的“道理”的作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天下万物(帛书本为“天下之物”,意思是一样的),客观世界之所有的存在,指“万事万物”;生,生育、生长,产生、发生,老子在这里侧重于:出生、来源;有,表示存在,老子在1章之中对“有”有一个自定义:“有,名万物之母”;天下万物生于有:万事万物是来源于有。
有生于无:有,万物之母的有,生,来源;无,没有;有生于无:有的来源是没有。这就是“无中生有”的道理!老子在1章之中对“无”有一个自定义:“无,名天地之始”,天地当然是“有”了,所以“无中生有”就是必然!
道生一:(根据“无中生有”的道理)最早的那个“有”必定是从“无”中而来!所以叫做:道生一。
一生二:一旦有了第一个“有”,那么“有”就可以生产出第二个“有”了;所以叫做:一生二。
二生三:有了第一个“有”和第二个“有”的出现,那么,第三个“有”也就会生产出来!所以叫做:二生三。
三生万物:有了第一个“有”和第二个“有”以及第三个“有” 的出现……依此类推则万物生也!这就叫做“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万物,客观存在;负阴而抱阳,这是省略句,省略了另外一个方面的“负阳而抱阴”;“负阴而抱阳”或“负阳而抱阴”是老子眼中的万物(生物或事物)生存、繁殖、发展的“自然机制”,否则就没有生存、繁殖、发展的可能和现实!也是他在25章中所说的“道法自然”的道理之所在。万物负阴而抱阳:万物都必须“负阴而抱阳”或“负阳而抱阴”,合乎“道法自然”的(生物)生存、繁殖、发展的内在“自然机制”的道理。
中气以为和:中,是指“负阴而抱阳”或“负阳而抱阴”的这种态势;气,老子那时指的是自然界冷热阴晴等现象的运动(含气象、气候的因素,借用而指一种交替作用的态势),由这种运动引申为“负阴而抱阳”或“负阳而抱阴”的运动现象正在交替进行之中的态势;中气,是指“负阴而抱阳”或“负阳而抱阴”的这种运动之中的全过程状况;以为,根据某些事实(这样运动的进程)依据对事物做出的某种判断;和,一种态势:例如结束“战争”或“争执”(还包括不分胜负)的状态就是一种态势,这里指的是“负阴而抱阳”或“负阳而抱阴”的这种“交替”运动过后的状态的态势,这种态势也就是万物(生物)生存、繁殖、发展的必然;中气以为和:认识了“负阴而抱阳”或“负阳而抱阴”的这种运动之中的全过程状况,根据这样运动的进程就可以说:万物都有“负阴而抱阳”或“负阳而抱阴”的这种“交替”运动过后的状态的态势,这种态势也就是万物(生物)生存、繁殖、发展的必然!
【译文】
向相反方向的变化,是“道理”的运动;任何“微小”或极度“软弱”的“作用”都会对“道理”产生作用的,致使“道理”离开原来应该具有的作用,从而形成新的、另外的“道理”的作用。
万事万物是来源于有,有的来源是没有。这就是“无中生有”的道理。
根据这个道理,最早的那个“有”必定是从“无”中而来!所以叫做:道生一。一旦有了第一个“有”,那么“有”就可以生产出第二个“有”了;所以叫做:一生二。 有了第一个“有”和第二个“有”的出现,那么,第三个“有”也就会生产出来。所以叫做:二生三。有了第一个“有”和第二个“有”以及第三个“有” 的出现……依此类推则万物生也。这就叫做“三生万物”。
万物都必须“负阴而抱阳”或“负阳而抱阴”,认识了“负阴而抱阳”或“负阳而抱阴”的这种运动之中的全过程状况,根据这样运动的进程就可以说:万物都有“负阴而抱阳”或“负阳而抱阴”的这种“交替”运动过后的状态的态势,这种态势也就是万物(生物)生存、繁殖、发展的必然!合乎“道法自然”的(生物)生存、繁殖、发展的内在“自然机制”的道理。
【读后】
在38章,谈论了“德”和“非德”的问题。那里我们看到:“仁、义、礼”都是“非德”的问题。以“礼”为最甚,是“乱之首”!可谓,老子旗帜鲜明,称赞了民众“不失得”的本性。这种“不失得”的本性不是民众孤立而具有的,而是客观世界里面共有的现象!于是,老子用39章的全部描写了这些现象,并且突出提到了统治者(王侯)必须要“正”,必须要是“孤家、寡人”,必须具有“不谷”的品德!如何具有“不谷”的品德,这就是40章所回答的问题,不能轻易变动、篡改“保证、保障民得”,不能搞所谓的“明道”、“进道”之类的把戏,必须“上德若谷”!等等。虽然举例说明了“明道”、“进道”之类的把戏,但是,还恐怕统治者没有明白,没有认识到,所以在本章之中继续认真的在理论范围内、在思想认识领域内,更加深入的给予了专门阐述!这还没有完,下面进一步规范统治者,并且表明了自己的身份、态度和职责,从而达到这个系列论述的目的。这五篇是多么完整的一个认识系列文章啊!
道理,原始的道理,最早的道理,老子那个时代所能认识的道理,是应该很简单明白的。这与第1章和第25章内的道理是一致的。老子他只认识到:道理主宰着一切,万事万物都必定由道理所左右。特别是当他在论述统治者的职责的时候,更加是一丝不苟、不能作任何微小、轻易的变更或逾越!这也突出了他按道理办事那样坚定的态度和坚持进行到底的决心!办什么事都离不开道理,这就是老子不变的态度。道理是意旨、是宗旨、是原则、是准则、是规范、是规则、是信念、是信条、是信仰、是职责、是天职,是终身不渝的本分、是自己终身坚定的行为(行动)指南!甚至是起点,所以在起步对时候,都是不能错的啊!
另外,一定的事物就含有一定的道理。在洪荒之时什么都没有的时候,最早的那个“有”必定是从“无”中而来!一旦有了第一个“有”,那么“有”就可以生产出第二个“有”了;有了第一个“有”和第二个“有”的出现,那么,第三个“有”也就会生产出来!有了第一个“有”和第二个“有”以及第三个“有” 的出现……依此类推则万物生也!这看起来,是简单的,但它却蕴藏着深刻的道理,不变的永恒的道理,解开客观世界奥秘的终极道理!这可能不是现在应该谈论的事情(为时尚早),只有在大家能够真正认识老子的时候,才有可能进入老子哲学领域(我们古老的传统),去认识应该而且必须要认识的问题。本章虽然只有四十六个字,此乃字字珠玑,是迄今为止而唯一能解开客观世界自然之谜的箴言!
另外,在那样早的年代里,老子哪有现代人对老子“恭维”而无限夸大的作用?老子只是根据他自己和周宣王的认识,总结西周当时和以往的经验教训,看到错误的日益泛滥。故此由衷地认识到“错误”是“道生一”(离开道理产生了第一个错误),“一生二”(由第一个错误又产生了第二个错误),“二生三”(由于第二个错误的出现,于是第三个错误就接踵而来了),“三生万物”。(有了第三个错误的出现,那么人世间的纷繁杂乱的“奇物滋起”、“法物滋彰”,各种各样坑害民众的事物就会大量涌现!造成“民之饥”、“民不畏死”、“民之难治”……等一系列老大难的社会问题,于是少数人的“福”,是建筑在大量民众因为“人为”而造成的苦难、灾祸之上,触目惊心!见后面57、58……等章。)
【历史性的错误】
在认识最简单的问题的时候,都必须符合本质的道理,须臾不能离开道理,这才能谈论认识问题。可是,历来人们都忽视了对统治者的职责本身的认识,都不知道统治者他究竟本身的职责是什么?其本质应该干什么?他的所作所为向谁交待过、汇报过、允许过、批准过、请示过?除了新的“王朝”的政客,利用民众的苦难、鲜血或生命,推翻、打倒旧的“王朝”迎来“新的”统治者以外,则毫无办法!日复一日的所谓的更新换代,何时民众的苦难才是尽头,才会不让民众生活、生存在水深火热之中!
故此,回顾历史,面对现实,真正反思,接受残酷的经验教训:对统治者的职责的重视和正视不力,可能是我们中国人最大的失误!
【亟待开展研究探讨的问题】
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教育,提高领导干部认识问题的能力,这可能是我们现在和一定历史时期内的主要工作!这不仅仅是我们国家的事情,它应该是任何国家执政的基本点、支撑点!何况是我们才离开封建专制独裁政权倒闭不久的社会呢?尤为重要!
【附】
汉帛书甲本:□□□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中气以为和
汉帛书乙本:反也者道之动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于有有□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以为和。
王弼注《老子》
原40章:反者道之动,高以下为基,贵以贱为本,有以无为用,此其反也。动皆知其所无,则物通矣。故曰“反者道之动”也。弱者道之用。柔弱同通,不可穷极。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将欲全有,必反于无也。
原42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万物万形,其归一也。何由致一?由于无也。由无乃一,一可谓无,已谓之一,岂得无言乎?有言有一,非二如何?有一有二,遂生乎三。从无之有,数尽乎斯,过此以往,非道之流。故万物之生,吾知其主,所有万形,冲气一焉。百姓有心,异国殊风,而得一者,王侯主焉。以一为主,一何可舍?愈多愈远,损则近之,损之至尽,乃得其极。既谓之一,犹乃至三,况本不一,而道可近乎?损之而益,岂虚言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我之非强使人丛之也,而用夫自然。举其至理,顺之必吉,违之必凶。故人相教,违之自取其凶也。亦如我之教人勿违之也。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强梁则必不得其死。人相教为强梁,则必如我之教人不当为强梁也。举其强梁不得其死以教邪,若云顺吾教之必吉也。故得其违教之徒,适可以为教父也。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陈光柱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18
帖子 307
编号 150551
注册 2007-5-1


发表于 2007-8-6 11:1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第四十五章——统治者的心情:只能放在为民众服务的坦然而清静之上!

第四十五章——统治者的心情:只能放在为民众服务的坦然而清静之上!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躁胜寒,静胜热。
清静为天下正。
【说明】
学习本章必须懂得老子所规定的情景和老子的立意,否则就会流入任意解读的大杂烩之中和“大家”一致了。这里的五个“大”,是不同的,前面两个“大”是说明统治者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素质,后面三个“大”是告诉统治者不必在意身边 “人们”(智者、众人)的议论。显然,最后必然落实到统治者的心情:只能放在为民众服务的坦然而清静之上!难道,这不就是我们看到的最好的统治者吗?
在前面不但重视了“无为”,并且知道“得”这个问题的利弊,作为统治者的你,就必然可以看清楚“大成”和“大盈”的作用:如果你能够趋于 “大成” (这是你奋进的目标),那么你就会少犯错误(弊)或不犯错误(弊);如果你能够趋于“大盈” (这是你必须具备的品质),那么你就会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之上,就不会“力不从心”或“束手无策”!
知道“大盈”,我们马上应该想到39章的“谷得一以盈”与“谷无以盈将恐竭”的问题。在那里我们知道:“谷” 具备了“谷”的存在条件的满足以后,它就会满盈、盈溢而源源不断地流出来,从而就会“保证、保障”小溪、小川、大江、大河之水源源不断,进而也就“保证、保障”了民众的生存、生活。谷是盛水的“地方”,没有盈满的水,就没有水源源不断地流出来,就定会导致小溪、小川、江、河枯竭而水流中断,这还怎么让在小溪、小川、江、河附近的“民众”生存、生活?显然,老子的“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就是本章要突出说明的中心问题。因此,“大成”句不但是必须具备的“条件,并且也是为了加强、强调、突出“大盈”的作用!
有了这两条根基,什么事情就好办了:因此,大直、大巧、大辩等仅仅是统治者自己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究竟是什么样,已经无所谓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你已经知道了(44章)“名”对于你来说,无关紧要,重要的是自己行为的影响或实际内容、必须是对民众的利益有利。所以,你就不必刻意注重“直”(行为忠厚耿直)、“巧”(处理事物玲珑乖巧而得体)、“辩”(言谈举止得当)”的表现形式。
另外,读本章必须重新认识“冲”字,这个字西周和西周以前是没有的,那时侯只有“中”字。所以,在这里只能:冲,中也,中为“用”。这是春秋(从文字上来看,可能包括春秋)、西周以前的“中”字本意。与前面的“道中”(道冲——4章)、“不如守中”(5章)、“中气以为和”(41章、通行本为40章)等是一致的。这同样是《老子》一书的特色,必须引起人们的注重和注意。否则是不能读《老子》的。如果象人们把“冲”当成“空虚”,那么将会连《老子》意思的边都挨不上,只能任意解读《老子》而已!
“中”是我们最早、最古老的一个字。它在我们祖先“结绳记事”时候起,就有了“中”字的概念。那时候以一个“结”为“中”,表示“记住”或“解决”一个问题。这是文字的雏形最先在我们祖先中的思维反映,也是研究问题、思考问题的开始。直到殷商甲骨文兴起时,“中”字的基本意思就已经深深埋在殷商民族的“遗传”之中了。流传到现在,大家在殷商的故土老乡之中,都会听到“中不中”?和“中”的亲昵的古老语言。显然,这里的“中不中”是“好不好”或“行不行”以及“可以不可以”的意思。所以,西周时期“不中不刑不聿(此字还要在‘聿’字下面加上一个‘乂’字)”的三大罪状之首,就是“不中”。什么是“不中”?那时候大家都学习射箭,射箭是要以命中“靶心”作为检验的。不能命中“靶心”,那就是“不中”,就是不靠谱,就是不能完成射箭的工作,引申为“不能忠于自己的职责”。如果,你是官员,那么你的职责是什么?你不能办事,你就是“不中”,就不能再要你继续作为官员而坑害民众。显然,你是统治者,你也必须忠于你的“天职”。所以,在这种意义上来说:“中”,就是靠谱,就是时时刻刻都要履行自己的天职——“保证、保障民得”的实施,就是踏踏实实一心一意为民众服务!
因此,在本章之中必须弄清楚“大盈若冲,其用不穷”是什么意思?
我们在前面39章中,就已经知道:“谷”必须充“盈”,必须得“一”,才能有用;才能保证、保障小溪、小川、大江、大河的源头而“供应”不断;这样才能保证、保障动、植物生命的欣欣向荣;从而也就保证、保障了民众的基本生存、生活“能力”!显而易见,“盈”的充足才是“大盈”,“大盈”才能“冲”,“冲”“中也”,中为用,当然“其用”不会“穷尽”也!这样简单的生活常识,居然有人硬要胡诌而成为“冲”是“空虚”这样违背常识的道理!
另外,陈鼓应先生为了改动成为:“静胜躁,寒胜热”。他说:“‘静胜躁,寒胜热’,原作‘躁胜寒,静胜热’,根据蒋锡昌和严灵峰之说改。
蒋锡昌说:‘此文疑作「静胜躁,寒胜热。」二十六章,「静为躁君」,「静」「躁」对言,其证一也。六十章王(弼)注,「躁则多害,静则全真」;六十一章王(弼)注,「雄躁动贪欲,雌常以静,故能胜雄也」;七十二章王(弼)注,「离其清静,行其躁欲」;皆「静」「躁」对言,其证二也。管子《心术上》,「躁者不静」;《淮南•主术》,「人主静漠而不躁」;亦「静」「躁」对言,其证三也。《广雅•释诂三》,「躁,扰也。」《一切音义十四》引《国语》贾注:「躁,扰也,亦动也。」是「躁」乃扰动之义,正与「静」字相反。「静胜躁,寒胜热」,言静可以胜动,寒可以胜热也。二句词异谊同,皆所以喻清静无为胜于扰动有为也。’(《老子校诂》)
严灵峰说:‘《韩非子•解老篇》云:『众人之用神也「躁」,「躁」则多费;多费之谓侈。圣人之用神也「静」,「静」则少费;少费之谓啬。』亦「静」「躁」对言。《孙子•军争篇》云:『以治待乱,以「静」待「譁」。』《淮南子•原道训》云:『夫精神气志者,「静」以日充者以壮;「躁」以日耗者以老。』《兵略训》云:『「静」以合「躁」,彼「躁」我「静」。』又云:『「静」为「躁」奇。』《诠言训》云:『后之制先,「静」之胜「躁」;数也。』不仅「静」「躁」对文,且直云:『「静」之胜「躁」也。』因据《淮南子》文改正。’
蒋严论说确当,因据以移改原文。”
显然,陈鼓应先生吸取了错误的认识,导致了自己错误的理解而稀里糊涂的胆大妄为!原因是他们根本不知道,老子所依据的“证据”是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事实,是人人尽知的简单道理!这是老子立论而不败的坚实基础!
【字词句注释】
大成若缺:大,(形)在体积、面积、数量、力量、强度等方面超过所比较的对象;这里的“大”,表示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不可再超越;成,完成、成功、成为;大成,最圆满的完成、最好的成功,这里指的是具有一定素质的统治者;若,(副)如、好象;缺,缺乏、短少、残缺;大成若缺,(在前面43章内已经认识到,“无为”之有益,你就必定有了奋斗的方向,你就可以趋向于成为大成者,也就是)具有一定素质的统治者,自己意识到(天职的责任心迫使他不得不如此意识到为民众服务)好象还具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其用不弊:用,使用,这里指治理国家;弊,害处、毛病;其用不弊,(这样的统治者来)治理国家却没有多大的毛病、弊病。
大盈若冲:盈,充满、充盈、盈溢,多出来、多余,这里指统治者虚怀若谷(大盈);冲,中也,中为“用”(这是春秋、西周以前的“中”字本意。与前面的“道中”(道冲——4章)、“不如守中”(5章)、“中气以为和”(41章、通行本为40章)是一致的;在前面39章,“谷得一以盈”和“谷无以盈将恐竭”两句之中论证过了“盈”的作用,只有“盈”了,才能流出来,如果不“盈”就不能流出来,也就没有水了。“水”是生物的“源泉”,没有“水”(竭就可致灭,这里的意思是同一的),人和动物都不能生存、生活,这已经是明明白白的事实,因此,若冲就是随时随地可以以便民众应用。大盈若冲:统治者“虚怀若谷”而随时随地便利(供给的保证、保障)民众使用。
其用不穷:其用,民众使用(统治者应用于保证、保障民众的利益);穷,缺乏、没有、尽;其用不穷,民众使用“永远”用不完。
大直若屈:直,正直(含公正、正义、忠厚、耿直而为民众服务);屈,(动)弯曲、使弯曲、屈服、使屈服、委屈、曲解;大直若屈,统治者一心一意、耿直地为民众办事,即便是受到某些人的“歪曲理解”又能够算得了什么?
大巧若拙:巧,(形)心思灵敏、处理事物玲珑乖巧而得体;拙,苯、笨拙;大巧若拙,统治者的处世玲珑乖巧、得心应手,看起来不免有些“笨拙”,但也无伤大雅。
大辩若讷:辩,辩解、争辩、能言、言谈举止得当;讷,(形)(说话)迟钝、讷讷、木讷、口呐,口才不好,不善于说话;大辩若讷,统治者的言谈举止得当,没有装腔作势、装模作样的花架子,而显得特别朴实,说一句是一句(言而有信)。
躁胜寒:躁,(形)与趮同(帛书上为趮),快步疾走;胜,(形)比另一个优越;寒,(形)冷(跟“暑”相对)、寒冬;躁胜寒,快步疾走可以胜过寒冷。
静胜热:静,(形)安定不动(跟“动”相对)、安静、寂静、清静;热,(形)温度高(跟“冷”相对、暑热;静胜热,安静镇定可以战胜炎热。(这里潜在一个“生活常识:胜寒容易胜热难;那么,只有清净而安定才能战胜炎热。因此,可以推导统治者必须时时刻刻保持清静的品德,处理一切事务!)
清静为天下正:清,纯净、寂静、冷清;静,安定不动、静止、风平浪静、镇定自如;为,表示目的或动机、为了;天下,(国家)普天之下;正,正直,应该如此(这样),必然如此(这样);清静为天下正,(遇事都必须)沉着、镇定、冷静、周密,从而处理大小一切事务,这样才能统率天下民众而大踏步向前!
【译文】
(在前面43章内已经认识到,“无为”之有益,你就必定有了奋斗的方向,你就可以趋向于成为大成者,也就是)具有一定素质的统治者,还是好象具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这样的统治者正因为具有一定素质,来)治理国家却没有多大的毛病、弊病。统治者“虚怀若谷”(“谷”内所拥有他的一切素质都是服务于民众的)而随时随地便利(供给的保证、保障)民众使用。民众使用“永远”也用不完。
这样的统治者一心一意、耿直地为民众办事,即便是受到某些人的“歪曲理解”又能够算得了什么?这样的统治者的处世玲珑乖巧、得心应手,看起来不免有些“笨拙”,但也无伤大雅。这样的统治者的言谈举止得当,没有装腔作势、装模作样的花架子,而显得特别朴实,说一句是一句(言而有信)。
(请大家注意,有一个生活常识:)快步疾走可以胜过寒冷;安静镇定可以战胜炎热。
(我们知道这个常识的道理而类推,那么统治者必须遇事就要)沉着、镇定、冷静、周密,从而“泰然”处理大小一切事务,这样才能统率天下民众而大踏步向前!
【读后】
读《老子》书,明白《老子》之意。西周那时侯的语言、文字,是相当简洁而还处于“惜墨如金”的时期,有好多的语言、文字是没有直接说出来、显现出来的,按现在的话语来说,叫做“潜台词”。因此,我们看到这样一篇文章也是一篇很好的文章!
但是,统治者要做到如此这般,却有相当的难度!仅就“大成”来说,就必须有前面43章“不言之教,无为之益”的深刻认识,还要加上44章的不图“虚名”踏踏实实为民众服务的精神。显然,还必须具备前面38——42等章的认识积累,才能做到“虚怀若谷”,才能满足民众的“使用”需求!
“虚怀若谷”的词语“习惯”解释,可能有问题。例如,《现代汉语辞海》(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出版)的“虚怀若谷”词目:谦虚的胸怀如同山谷一般深广。形容十分虚心。虚:谦虚;谷:山谷。〈源〉《老子》四十一章:“上德若谷。”我在订正后的《老子》注译四十章中,上德若谷:上,统治者;德,严格约束、要求、规范自己;若,好像、如;谷,“谷”是小溪、小川、江、河的“源泉”;上德若谷:统治者能够用“德”严格规范自己,那么这个国家、社会的民众得到“德”的滋润,就像小溪、小川、江、河得到“谷”这个“源泉”的盈满而溢出、流出一样,永不衰竭!显然,上面的两种解释是不同的,哪一种是老子文章的本意呢?要做出较为正确的判断,还必须联系《老子》文章中的“盈”字。因为在三十九章内面,就有“谷得一以盈”和“谷无以盈将恐竭”的问题,显而易见“盈”是不能作为“空虚”去讲解的。“盈”字正是突出了老子落实到“用”字上去的目的,是“盈满”而自然流出而心甘情愿为民众服务;决不是“人为”或装腔作势而忽悠民众。于是,这里的“大盈”也是“谷得一以盈”和“谷无以盈将恐竭”的精神再现!同时,我们还知道,当“谷”聚集而“盈满”的水,它却一滴水也不“私吞”下去,进而源源不断供应出去!这样的品质还需要大家认真去认识、判断,无须我来赘言。
另外,“水”的品德和要加强重视的力度。因为“水”是民众时时刻刻必须需要的,统治者的“德”必须像“水”一样,如何保证天天、时时、刻刻都能够满足民众的需求!
如此看来,统治者不轻松啊!历来的统治者之所以不喜欢《老子》,原因可能就是在于“规定”太严格苛刻了。
【历史性的错误】
看来我们有些人,形成了“辩证法”的“条件反射”;一旦遇到有“对立”的问题,就想到了“辩证法”;因为,“辩证法”在人们的印象之中是“正确”的认识方法,所以说老子符合“辩证法”就能够说明我们的祖先们伟大!
然而,在老子生存、生活那样的时代里,除了古公亶父简单认识了“得”、“德”、“仁”、“义”、“礼”以外,再也找不出来其他什么认识。况且,这些有限的认识还被西周的执政者日趋淡化,所以才形成西周的每况愈下!西周的每况愈下直到西周晚期,周厉王以后,人们的认识才又有显著而长足的发展。从这时候出土的青铜器来看:籀文已经成熟;青铜器上的铭文侧重于理性认识;长篇大论已经屡见不鲜!然而,针对人类知识来看,这时候的认识问题还只能算是刚刚起步,也就是西周晚期才渐趋开始认识极其有限的问题。老子则是义不容辞,勇担重担,不但是在中国,而且是在人类之中,第一个专门论述了人类社会的根本问题!显然,不少是重复了古公亶父原来所认识的问题。虽然是重复,但是谁又能够注重?我们的历史正告诉我们,我们的民众都是在这些问题的摸、爬、滚、打的挣扎之中苦苦煎熬!历史所造成的错误,为什么我们现在还不能正视?
由于各种的局限,致使人们游弋在各自的认识之中,而不得不偏离老子的思想。他们分不清在整个文章中各局部文字的作用和意思。混淆了“大成”、“大盈”与“大直”、“大巧”、“大辩”的真实意义和各自所在的局部应该起到的“地位”(作用)问题。这不仅使他们的解释自以为是,而且也影响到对“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的订正和解释的问题。
“躁胜寒,静胜热”有人就自以为是而振振有辞地篡改为:“静胜躁,寒胜热”!
任继愈老先生在《老子绎读》对“躁胜寒,静胜热”的绎读是中肯的,可惜,在这里,也仅此一句。
【亟待开展研究探讨的问题】
我们的领导人是否应该认真考虑、学习老子所说的“大成”、“大盈”的问题?因为,只有具有“大盈”品质的国家领导人,才能源源不断地为民众服务而永不枯竭!
【附】
王弼注《老子》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随物而成,不为一象,故若缺也。大盈若沖,其用不穷。大盈沖足,随物而与,无所爱矜,故若沖也。大直若屈,随物而直,直不在一,故若屈也。大巧若拙,大巧因自然以成器,不造为异端,故若拙也。大辩若讷。大辩因物而言,己无所造,故若讷也。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躁罷然后胜寒,静无为以胜热,以此推之,清静为天下正也。静则全物之真,躁则犯物之性,故惟清静乃得如上诸大也。
任继愈的《老子绎读》的四十五章:
这一章充分发挥了老子的辩证法智慧。老子认为有些事物表面看来是一种情况,实质上却又是一种情况。表面情况和实际情况完全相反。比如,大巧若拙,并不是提倡愚蠢笨拙。大辩若讷,并不认为提倡说话越不清楚越好。孔子也讲,“刚毅木讷近仁”,他们反对浮华不实的作风。这几句话闪耀出老子的辩证法智慧的光芒。可惜这种光辉的辩证法思想,老子没有充分发挥,《老子》中更多的议论是反对知识。本章最后结论归结为清静无为这个总原则。
大成若缺,     最圆满好似欠缺,
其用不弊。     其作用不会败坏。
大盈若沖,     最充实好似空虚,
其用不穷。     其功能永不穷竭。
大直若屈,     最正直好似枉屈,
大巧若拙,     最灵巧好似笨拙,
大辩若讷。     好辩才好似木讷
躁胜寒,       急走能战胜寒冷
静胜热,       安静能克服暑热
清静为天下正   无为清静可以做天下的首领。
陈鼓应的订正本: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帛书《老子》甲本:大成若缺其用不幤大盈若沖其用不穷(不是“穷”,是上面一个宝盖头,下面加上一个“郡”字)大直若詘大巧若拙大赢若讷(不是“言”旁,是“火”旁)趮勝寒炅勝热請靓可以为天下正       
帛书《老子》乙本:□□□□□□□□□盈如沖其□□□□□□□□□如拙□□□絀趮朕寒□□□□□□□□□□□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恨地无环 2007-8-6 11:19 -100 已多次告知: 请将《老子》注译的后续章节以回帖形式发于主帖之后。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陈光柱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18
帖子 307
编号 150551
注册 2007-5-1


发表于 2007-8-6 11:1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第四十四章——统治者所追求的目的,只能是“保证、保障民得”

第四十四章——统治者所追求的目的,只能是“保证、保障民得”
名与身孰亲?
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说明】
既然统治者知道“无为”的益处,那么对于“虚名”应该如何?因此,本章只是强调说明统治者的追求是不能徒具虚名的,“名”也不是统治者追求的目的。他的一切心思只能放在“保证、保障民得”之上,只能完成他这唯一的天职,做好这样一件事情。
另外,我们国家认识“得”风是殷商晚期,是出土的青铜器告诉我们的。那上面清清楚楚地告诉我们,“官员”他们一味追逐“得”。虽然,“得”是人们必须认识的问题,是让人奋发进取的问题。但是“官员”们的职责是为民众服务的,他们的追逐“得”就往往是非法而不择手段地巧取豪夺!古公亶父看清楚了这个问题的实质,所以提出了自己的认识。虽然,在三十八章中已经讲过。但是,从西周建国以来又发展了200余年,不少血的教训还历历在目!西周整个历史进程的每况愈下都是因为追逐“得”——追逐“名”和“利”,致使“官员”腐败堕落而不堪回首!
这是老子的“批判”和进一步认识殷商晚期“得”风盛行的危害,是继“无为”之益的再认识。“得”风盛行的根源是统治者或官员们的“名利”所致。因此,要认识这个祸害社会的“得”风——贪污、腐化、堕落的风气,只能从“名利”入手,从当时古公亶父所揭示的“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而入手。因此,古公亶父对“道隐无名”的阐述,老子就把西周建国以后解释(认识),全部集聚于此章之中。
“名”是概念,是人为规定。名之所以为名,就是概念问题,人为规定问题,也就不是大家习以为常的“张三、李四”等具体名的问题了。这就迫使我们必须注意、注重之所以人们要规定其名的道理,于是名也就有各个具体的名存在的道理。
名虽然是名字、是概念问题、是人为规定问题;但是,一旦致使统治者自己陷入虚假的“名声”、“美名”、“歌颂”、“赞扬”……的声浪包围之中!其后果不堪想象!那就必定如老子所说:“多藏必厚亡”而自取灭亡!
知足,谁应该知足,是民众吗?民众如果知足,那么就有问题了,甚至会停滞不前。正因为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必须不断去适应、满足民众不断上升的要求,社会才能进步,社会才能前进,才能一往无前!这应该是浅显而明白的简单道理,无须我来饶舌;然而,统治者及其公务员以及离开民众以外的成员的这些人们,他们的“要求”、“欲望”、“得”就必须适可而止(知足);否则,他们就不但是贪婪,进而不择手段而贪得无厌,甚至不顾一切而穷凶极恶!有什么能约束、限制、制止他们的猖狂?在统治者的带头、纵容、庇佑、支持之下,“王法”、“法律”、“说教”(所谓的理论)还能够起到它应有的作用吗?这样的“王法”、“法律”、“说教”有时候甚至会成为他们达到“目的”的“帮凶”,社会之中受苦受难的还是广大的民众!因此,老子抓住问题的根本,只能最先必须教育统治者、规范统治者!
【字词句注释】
名与身孰亲:名,在这里老子侧重的是统治者的“名声”(虚名)问题(含:出名的、有名声的、美名);身,身体,统治者自己的身体(含:统治者自己的生命、性命);孰,(代)谁、哪个;亲,(形)本义:血统最接近,这里指“关系近”、关系亲切;名与身孰亲,名声与身体(含性命)相比较哪一个更亲切?
身与货孰多:身,身体或生命(性命)货,货币、货物财产(货,利也);多,表示相差的程度大、从而引伸为“尊重”或“贵重”乃至“重要”,故《说文》:“多,重也”——奚侗语;身与货孰多,身体(含生命)和财产(货利)相比较哪一个更“贵重”?
得与亡孰病:得,得到名利(含非法得到名利);亡,失去、亡失、亡故;病,(动)有害、祸害、损害、祸国病民;得与亡孰病,获得与亡失相比较哪一个会给自己带来祸国病民的祸害?
甚爱必大费:甚,超过、胜过、过分;爱,喜欢、喜好;必,必定、必然;费,费用、耗费的钱(含:财物或精力):甚爱必大费,过分地追逐“得”(赢得名利)必然导致更多的投入财物或国家人员精力!
多藏必厚亡:多,(过度、过分)的获得;藏,敛财、超出民众的承受能力而收刮民财;必,必定、必然;厚,与“薄”相对,含有“多”或“偏重”的意识;亡,失去、亡失、亡故;多藏必厚亡,一味地敛财必然导致民众的贫苦从而加速国家的重大灾难!
故知足不辱:故,因此;知,知道、明白,足,充足,知足(适量)、满意;辱,耻辱、羞辱、屈辱、困辱;故知足不辱,知道满足就不会遭受到屈辱、羞辱和困辱!
知止不殆:知,知道;止,适可而止;殆,危险;知止不殆,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给自己的国家、民众带来伤害,也就没有任何危险!
可以长久:靠这两条(知足、知止)就可以安全长久。
【译文】
名声与身体(含性命)相比较哪一个更亲切?身体(含生命)和财产(货利)相比较哪一个更“贵重”?获得与亡失相比较哪一个会给自己带来祸国病民的祸害?
过分地追逐“得”(赢得名利)必然导致更多的投入财物或国家人员精力!一味地敛财必然导致民众的贫苦从而加速国家的重大灾难!
知道满足就不会遭受到屈辱、羞辱和困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给自己的国家、民众带来伤害,也就没有任何危险!
靠这两条(知足、知止)就可以安全而长久。
【读后】
如果联系前面几个章节一起来认识,那么将是一篇多么美好的文章!
我们看到老子他认识问题的独到,三言两语就抓到了事物的根本,从根本上来论述问题,这就是《老子》文章的特色!这里与前面的38、39、、40、41、42、43章都紧密联系在一起,交相辉映而丝丝入扣!我们不得不惊叹他老人家的理论能力!
一个统治者在私欲的问题上不能“知足”,那么这是相当可怕的。在他的统治、领导之下,中外的历史见证数不胜数而触目惊心!翻一翻历史,回首一下往事,难道我们还不知道老子教育统治者的真实意义吗?
统治者的一言一行都起到了“带头”作用,这是必然的。他身边的人、他身边身边的人都在注视着他,他是身边的人、身边身边的人模仿、效法的榜样。这些模仿、效法的“复制”、“放大”、“走样的扩大”。即便是统治者意识到再来“制止”、“整肃”、“严禁”、“法办”,但都难以回天而屡禁不止、祸害无穷!这不就是我们历来社会的真实写照吗?
【历史性的错误】
看看我们的过去和现代人们的五花八门的解释,虽然各有千秋,然而都逃不脱自我认识的束缚而胡编乱造,不能使《老子》的认识前后一致,不能统一解释清楚明白而自诩为是:“因地制宜”?!
在这里曲解的不仅仅是一本《老子》,而是在侮辱我们的祖宗,玷辱我们的历史!
有人说:“老子宣传贵生重己,适可而止,知足保守的思想”。是这样的吗?针对本章,有人在《老子绎读》中(虽然改变了原来在《老子新译》)所说:“老子宣传贵生重己,适可而止,知足保守的思想。”可是摇身一变,说道:“老子提倡贵生重己,适可而止,知足的思想,认为这样做可以减少风险,少受损失,最安全。这里反映作为弱势群体的个体农民的处世态度。这种思想流传了几千年,今天还有影响,起作用。”我真不知这些文人究竟想干什么?这样,怎么能够接触《老子》文章的本意?怎么能够读《老子》这本书?
有人说:“老子乃唤醒世人要贵重生命……”是这样的吗?
还有人的译文是:“一个国家的外在显赫名声与构成这个国家的实体的全体人民的生身性命哪一个更可爱?构成一个国家的实体的全体人民的生身性命与一个国家所直接拥有掌握的金钱财富哪一个更珍贵?增加国家的外在名声与财富以丧失构成这个国家的实体的全体人民的自由与幸福和减少国家的外在的名声与财富以换取构成这个国家的实体的全体人民的自由与幸福哪一个更有害?过分地爱恋追求国家的外在的名声必然会劳民伤财,国家过高地征收税利、聚敛财富必然会使全体人民遭受严重损失以至于陷入生产停顿、生活贫困之中。只有那些知道整个世界的本质、正义和普遍无限的善的存在、生活、活动的最终背靠与依托并把整个世界的本质、正义和普遍无限的善的存在是人类存在、生活、活动的最终背靠与依托并以此为幸福、为满足的国家统治者或社会主体,才有可能使自己所确立的国家制度免受像农田里滋生的有害杂草一样被人们所蔑视、所拔除的耻辱;只有那些知道整个世界的本质、正义和普遍无限的善的存在、生活、活动的最终背靠与依托并把整个世界的本质、正义和普遍无限的善作为自己努力追求的最终目的和最高理想的国家统治者或社会主体,才有可能使自己所确立的国家制度免受被人们唾弃、所推翻的危险;相反,这样的国家统治者或社会主体所确立的国家制度将因与整个世界的本质、正义和普遍无暇的善的存在契合一致、融为一体而与世长存。”
“增加国家的外在名声与财富以丧失构成这个国家的实体的全体人民的自由与幸福和减少国家的外在的名声与财富以换取构成这个国家的实体的全体人民的自由与幸福哪一个更有害?”我们不得不惊叹这位表达能力,也折服他这样一些的“长句”。显然,他这样一类的长句是这位先生的“发明创造”!
王弼的《老子》注:四十四章
名与身孰亲?尚名好高,其身必疏。身与货孰多?贪货无厌,其身必少。得与亡孰病?得多利而亡其身,何者为病也?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甚爱不与,物通;多藏不与,物散。求之者多,攻之者众,为物所病。故大费厚亡也。“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恨地无环 2007-8-6 11:19 -100 已多次告知: 请将《老子》注译的后续章节以回帖形式发于主帖之后。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陈光柱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18
帖子 307
编号 150551
注册 2007-5-1


发表于 2007-8-7 08:4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第四十七章——国家统治者、领导人处理事物的必然“行为”

第四十七章——国家统治者、领导人处理事物的必然“行为”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说明】
历来人们对本章解释的杂乱可谓五花八门,多种多样。不少的人,基本上把老子推向“唯心主义”或“神秘主义”。
例如有人说:“这一章集中地表述了老子抹杀实践经验在认识中的作用。在这条错误的道路上,老子更进一步宣扬经验不但不能帮助人们取得认识,甚至对认识起着妨害作用。老子说‘圣人’不必经历就知道,不必亲见就明了,不必做就成功。这是一条反科学的道路。”然而十几年后,他:又改换嘴脸说:
“这一章老子再次强调“道”不能用感官接触,要靠静观,玄览。这是老子高明的地方,因此,老子反复强调“道”的抽象性。春秋时代,能超出农民认识的直接经验,是难能超前的。但是,也不宜把感官经验的地位过分贬低,认为毫无用处,这就过分了。
科学发达到今天,‘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已经成为普通的常识。今天我们的人如果仍旧提倡‘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就不对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同样重要。最后三句是此章的主旨。”
怎么这位现代的老先生(91岁)居然不如1700多年前的“小青年”(公元226—249,不足24岁)王弼的认识?虽然,王弼的话语不多,但他却没有走题;而这位先生,每一句话都与老子的认识不沾边!岂只是不沾边,这是在美化、神话那只能仰望的“圣人”(莫须有的),是奴役民众、忽悠民众而逆来顺受的恶毒语言!
“天道”是本章的主要内容,知“天道”是每一个统治者的必须具备的“能力”!所以知“天道”是每一个统治者必修的功课。
“天道”与“天之道”应当是相同的意思。老子对“天之道”有多处论述,如9章的“功遂身退,天之道”,73章的“天之道,不争而善胜”,77章的“天之道,其犹张弓欤”、“ 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81章的“天之道,利而不害”。这些道理都是明摆在那里,这些道理只能在“家”中“致虚极,守静笃”等一系列较为正确的思维活动,才有可能进入或达到认识“天道”的景遇!才有可能说是知“天道”!显然,所有老子的章节都是谈论“天道”的,这些都不是满世界去乱跑才能得到的。老子的“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就是强调这样认识的过程。同时也告诉我们,你不能“致虚极,守静笃”,不能做到(具备)这种起码的认识行为,那么你换一个地方也是不可能认识“天道”的。你离开你认识的“根本”愈远,你就越发背离你的初衷(想认识的“天道”)。“根本”相当于正确认识的起步、基础、基点,必须较为正确,才能保证继续的认识不至于出太大的偏差。这是极其认识问题的简单常识,为什么我们这些“大师”级的学者还不明白?
天下、国、家只是规模不同,道理上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区别,所以“天下国家本同一理”就不是虚言。
关于“不见而明”与“不见而名”的问题。“不见而明”出于王弼本与河上公本,但是在韩非子那里,却是“不见而明”。诚然我们也知道古代,“明”通“名”,因此,我也用“不见而明”了。
显然,“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这三句又是递进的层次关系;它们不是并列句。如果理解成并列句,就不能知道老子的论述风格。
显而易见“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的意思是:知道(知)了(面对该事物的)发生、发展;就会明白(明,之所以发生、发展的)原因和结果;必然处理(为)的得心应手!这是一个完整地领导人处理事物的必然“行为”的描述。难道这不就是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而看到我们的前辈先人(成汤、古公亶父)他们的伟大形象吗?
【字词句注释】
不出户:出,(动)从里面走向外面、出来;户,门、门户;不出户,不出门,不离开家门(指不离开探讨你所面对的事物的“环境”、现实情况)。
知天下:知,知道(实事求是的求索该事物的前因后果);天下,(含有大小一切的事情)指西周王朝所能够管辖得到的领域;知天下,知道天下事物(的道理)。
不窥牖:窥,(动)从小孔或缝隙里偷偷地看、暗中察看、窥探(探讨的行为);牖,(名)窗户、户牖;不窥牖:不去窥探客观事物“本身”(而是求索客观事物之所以的真实道理)。
见天道:见,看见,这里喻示“知道”、“懂得”、“明白”;天道,客观事物的真实道理;见天道,明白客观事物的一定(之所以如此)的道理。
其出弥远:弥,(形)遍、满,这里有“越”的意思;远,(形)空间或时间的距离长、远程、远道;其出弥远,你走出去越远(含义:背离认识基础越远;隐含不按实际情况认识问题);
其知弥少:知,必须认识的问题;其知弥少,你认识的问题越少(那么,统治者你所面临的问题、你所要解决的问题越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是以,因此、所以;圣人,能够为民众服务的统治者,老子所教育的对象必须达到的目的而成为较好的统治者——圣人;行,行走(含:不能离开认识问题的基础);知,知道、明了(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是以圣人不行而知,因此,统治者不能离开认识问题的基础才能知道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
不见而明:见,亲眼看见;明,明了、知道;不见而明,不必亲眼看见,就明白了该事物的前因后果,为正确处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做好了准备);
不为而成:为,行走、行为、行动(不会额外付出、不走弯路、不费冤枉力气,无效行为);成,完成、成功;不为而成,毫不费力地就能够处理好民众所亟待要解决的问题!
【译文】
不离开家门(指不离开探讨你所面对的事物的“环境”、现实情况),知道天下事物(的道理)。
不去窥探客观事物“本身”(而是求索客观事物之所以的真实道理),明白客观事物的一定(之所以如此)的道理。
你走出去越远(含义:背离认识基础越远;隐含不按实际情况认识问题);你认识的问题越少(那么,统治者你所面临的问题、你所要解决的问题越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因此,统治者不能离开认识问题的基础才能知道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不必亲眼看见,就明白了该事物的前因后果,为正确处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做好了准备);因此,毫不费力地就能够处理好民众所亟待要解决的问题!
【读后】。
所有老子的章节都是谈论“天道”的,这些都不是满世界去乱跑才能得到的。老子的“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就是强调这样认识的过程。同时也告诉我们,你不能“致虚极,守静笃”,不能做到(具备)这种起码的认识行为,那么你换一个地方也是不可能认识“天道”的,你离开你认识的根本愈远,你就越发背离你的初衷(想认识的“天道”)。即便你想要真正解决问题,那么统治者必须遇事就要沉着、镇定、冷静、周密,从而“泰然”处理大小一切事务,这样才能统率天下民众而大踏步向前(45章)!反之,你满世界去瞎跑,病急乱投医,离却根本越远,你所明白的“道理”就越少,最后只会适得其反!不要忘记老子他老人家在前面苦口婆心的教导啊!
这是极其简单的一个问题,并且必须面对现实而实事求是,决不能脱离实际情况半步,否则将错得一塌糊涂!
本章老子论述的是一个统治者处理事物的必然“过程”。显而易见:知道(知)了发生、发展,就会明白(明)原因和结果,必然处理(为)的得心应手!这是一个完整地领导人处理事物的必然“行为”的描述。诚然,这还仅仅是表面文字上的认识,实际情况还要复杂得多!关键在于“知”、“明”、“为”,这是领导人的“功底”、“学问”、“本领”、“艺术”!这是一个领导人终身奋斗不止、求索无止境的远大目标!
【历史性的错误】
显然,我们不少的文人的自以为是,最大的原因就是自己根本没有认识过问题。除了抄录、剽窃而东拼西凑(天下文章一大抄)来搞自己的“理论”著作(文章)以外,则什么也不知道,甚至连起码的社会生活常识都一无所知!但是你别忘了,他们的引经据典(旁征博引)的功力可能强你十倍、百倍!但是,这,有什么用?
【亟待开展研究探讨的问题】
是否应该以一般的、普通的、大家都明白的认识性的道理去学习《老子》?这才有可能还原我们古代真正的伟大传统
【附】
帛书甲本: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规牖以知天道其出也弥远其□□□□□□□□□□□□□□□□为而□
帛书乙本: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规于□□知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而名弗为而成
老子道德经(唐易州龙兴观道德经碑本)
四十七章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韩非子的《解老》中关于四十七章的全文:
空窍者,神明之户牖也。耳目竭于声色,精神竭于外貌,故中无主。中无主,则福祸虽为丘山,无从识之。故曰:不出于户,可以知天下;不闚于牖,可以知天道。此言神明之不离实也。
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于期逐,三易马而三后。襄主曰:子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则过也。几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白公胜虑乱,罢朝倒杖而策,锐贯颐,血流至于地而不知。郑人闻之曰:颐之忘,将何为忘哉?故曰:其出弥远者,其智弥少。此言智周乎远,则所遗在近也。是以圣人无常行也,能并智,故曰:不行而知;能并视,故曰:不见而名;随时以举事,因资而立功,用万物之能,而获利其上。故曰:不为而成。
王弼的《老子注》: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事有宗而物有主,途虽殊而同归也,虑虽百而其致一也。道有大,常理有大,致直古之道可以御今,虽处于今可以知古始。故不出户窥牖而可知也。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无,在于一而求之于众也。道,视之不可见,听之不可闻,搏之不可得。如其知之,不须出户;若其不知,出愈远愈迷也。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得物之致,故虽不行而虑可知也;识物之宗,故虽不见而是非之理可得而名也。不为而成。明物之性,因之而已,故虽不为而使之成矣。
《老子绎读》四十七章:
这一章老子再次强调“道”不能用感官接触,要靠静观,玄览。这是老子高明的地方,因此,老子反复强调“道”的抽象性。春秋时代,能超出农民认识的直接经验,是难能超前的。但是,也不宜把感官经验的地位过分贬低,认为毫无用处,这就过分了。
科学发达到今天,‘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已经成为普通的常识。今天我们的人如果仍旧提倡‘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就不对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同样重要。最后三句是此章的主旨。
不出户,           不出大门,
知天下。           能知国事。
不闚牖,           不望窗外「的天空」,
见天道。           能识天道。
其出弥远,         走得越远,
其知弥少。         所知越少。
是以圣人           因此,“圣人”
不行而知,         不必经历就有知识,
不见而明,         不必亲见就能明了,
不为而成。         不必去做就会成功。
王蒙先生所称道“好像吹来一阵春风”的《发现老子》四十七章〔本章译解〕:
如果人们能像圣人那样认识到天、地、人相统一的世界本质,那么人们纵使不迈出家门一步,也可以在反观自我中认识整个世界;纵使不窥视窗外的任何事物,也可以在自我心灵的观照中把握整个世界的全部历史必然性的本质。相反,如果人们不能像圣人那样认识到天、地、人相统一的世界本质,而是把人与这个世界对立起来,那么纵使人们远离家园而漫游世界,他们也只能是走得越远而对整个世界的本来面目了解得越少。对于那些认识到天、地、人相统一的世界本质的圣人本身来说,他们是不必远离家园而漫游世界就能知晓整个世界的,不必观看世界就能明了整个世界的真相和本来面目的,不必刻意努力就能达到对于整个人生、整个世界相统一的全部历史必然性的真理性的认识的。
(笔者按:这里想请问王蒙先生,“你认识问题的时候,情景是这样的吗?”)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恨地无环 2007-8-7 09:21 -100 已多次告知:请将《老子》注译的后续章节以回帖形式发于主帖之后。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陈光柱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18
帖子 307
编号 150551
注册 2007-5-1


发表于 2007-8-7 08:5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第四十六章——统治者或官员们,你们应该满足你们“得”的现状

第四十六章——统治者或官员们,你们应该满足你们“得”的现状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憯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说明】
“可欲”、“不知足”是由于什么引起的,是由于“欲得”引起的!“欲得”这个祸根,早在殷商晚期古公亶父就是为了批判“得”而做的《连山》,规定统治者必须“不得”。按西周这时候的社会意识大家所知道的意思:“得”是统治者和非民众的人不应该追求的(44章)。如果有这样现象的发生,那么就是“欲得”在作怪!本章就是论述作怪的“欲得”的。然而,长期以来人们的认识却把老子当时的情景弃之而不顾,这又怎么能来认识《老子》?
1973年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甲、乙手抄本,均有“罪莫大于可欲”一句。从而使我们看到了老子的习惯手法,也是论述问题的必要手段。我们不少从事“老子研究”的人没有注重这一问题,也就总是游离在《老子》的门外而不知自己是背离老子的“行为”。因而对“咎莫憯于欲得”就置之不理,而流入习惯的解释之中。
“罪莫大于可欲”在王弼本内就没有,这样影响了好多“文人”墨客的所谓的“道家”学者,因为他们都是以王弼本为蓝本(范本)的。但是,在河上公本内虽然有这一句,但也没有正视这一问题的严肃,同样影响到不少的人。因为,几乎所有的道教和某些“道家”都使用河上公本的《老子》为“范本”。也许由于这个原因,致使大家都不能进入老子所论述的问题之中。
什么是“可欲”?这个“可欲”在前面第3章就出现过,是指“第一”原因!没有这种非分欲的可能,就不会有后面一系列的“发展”,就不会有“罪”、“祸”,就不会有“咎”!
(在3章)那里“可”字在《老子》文章中含有“特指”或“不同于”并且含有“递进”的意思。如“道可道”,则“道”已离开了“路”的意思。欲:是动物和人都必须具有的本性。1章正是认识“欲”的功能和作用。然而在此章之中,“欲”前加“可”字则是指,有别“欲”本身的“非份之欲”,是正当“欲”的“另类”,是受到某事物的影响而“递进”出现的“欲”。这是指类似“尚贤”和“贵难得之货”之欲望,这是“欲”中的败类!这种欲望的初始,不是民众中所能自发而出现的,这只能在有条件,有权势,有地位中的人们之中率先表现出来。而由他们泛滥影响,推而广之波及开来,成为人欲横流的现实世界!这正是“乱”的开始的真正原因啊。没有想到老子在本章内重新提出并论证这一问题,显然,道理是一致的。
“欲得”是殷商王朝覆灭的根本原因,这在不少的地方已经论述过了,不再重复。“欲得”由于广大官员有前面的“可欲”、“不知足”而“递进”,才能达到“欲得”!这就是由于官员们“非法”的行为(可欲)、“不知足”的贪婪,“递进”而达到“欲得”,成为不可救药的“社会现实”,所以殷商王朝回天无力而灭亡的!
然而,在老子一生的实践中,也是处于平息、平定各地对西周当时政权的叛乱之中:他南征北战,东奔西走,戎马倥偬一生,快到70岁才脱下戎装,一心一意投入“历人”的工作!回想他平息、平定而参与征战的如:伐西戎、伐玁狁、伐荆蛮、伐淮夷、伐徐戎、伐鲁、伐太原、伐条戎、伐姜戎等等。被周宣王特别嘉奖的有:“‘奠’定‘长父’之‘建长父侯于杨’的事情,‘出捷’‘于井阿’、‘于历宕’,‘不畏戎’,‘以追搏戎’,而‘敏于戎工’”的征战!(这是公元前785年,周宣王为了增强防御力量,命吴逨为“奠”定“长父”之“建长父侯于杨”的事情:“出捷”“于井阿”、“于历宕”,“不畏戎”,“以追搏戎”,而“敏于戎工”,故而赏赐他土地。吴逨对这次的赏赐,也做“鼎”以记,这就是周宣王四十二年“逨鼎”的上面所记录下来的事实。)
这些征战是好事吗?不是好事。是由于什么样的原因而引起来的?是西周王朝的治理问题所引起的,是由于“欲得”而带来的后果!说到问题的根本,这是西周王朝的“上行下效”的“示范”,使其滋生、发展而形成的不可收拾的场面,而不得不使用武力来解决。这个祸端就是“可欲”,经过“不知足”而形成不可挽回的“欲得”,这就是问题的全部过程。同时这也是古公亶父当时“写作”《归藏》的契机、原因和根据,也是古公亶父教育统治者不再重复过去的历史事件而自取灭亡的目的。老子正是根据这样的事实而认识到,之所以“连年”征战的原因是:“诸侯”们的“可欲”、“不知足”——“欲得”的发展过程,提醒、教育以后的统治者们必须尽量制止“可欲”,才有可能限制“不知足”,从而迫使“欲得”不能成为现实,也就不会动摇西周的天下。
因此,“罪”、“祸”与“咎”是递进的关系,显然“可欲”、“不知足”与“欲得”也相应是一种递进的关系,在层次上是有区别的。在这篇文章中:“罪”,仅仅还是“初始”行为,还是(或许)可以经过教育而加以制止的,还游弋在“可欲”的举棋不定的状态之中;“祸”是已经造成了灾难,“不知足”已经是利欲熏心了;“咎”是已经、必须追究“罪行”、“灾难”行为的责任!显然,我们看到:“罪”、“祸”虽然不同,但是孰重孰轻是大家清楚的。“咎”是对于“罪”和“祸”的责任追究!故此,老子才作这样的论述。
【字词句注释】
天下有道:道,道理;天下有道,执掌政权的统治者时时刻刻按照道理办事,为“天下有道”,就不会、也不可能有“可欲”的现象发生。
却走马以粪:却,(副)表示转折,这里有“那么”的意思;走,本义是跑或移动,这里借为“用”;马,从事战争的战马;走马,用战马耕田;以,(介)有“用”和“与”的意思;粪,(名)动物从肛门排泄出来的经过消化的食物的渣滓,这里指的是马粪肥田;却走马以粪,那么就用战马耕田和战马“施肥”肥田的双重“种田效果”。(不需要战争,)国家就不会使用战马,(在那个时候)马就只能去种田!
天下无道:无道,执掌政权的统治者不顾及民众的利益,置民众的生死于不顾,才是最大的无道。天下无道,统治者置民众的生死于不顾,“可欲”、“不知足”的现象层出不穷。
戎马生于郊:戎,兵戎,戎马,战马、军马,这里借用军马的“幼崽”;生于,出生于;郊,指战场附近;戎马生于郊,由于战争的连年不断,就是怀胎的母马也要投入战场,致使母马只能在战场附近生下幼崽。
罪莫大于可欲:罪,(动)作恶或犯法的行为、差错、过失(连年征战本身就是对民众的犯罪!);莫,(副)表示“没有谁”或“没有哪一种东西”;莫大,没法再大了、最大;可欲,在前面3章之中就出现过“可欲”,这里出现也是一样的。罪莫大于可欲,(因此,造成这种现象的)“罪恶”的根源,是没有过于“可欲”的。
祸莫大于不知足:祸,祸患、祸事、灾难,〔祸害是人为的灾难(或能)引起灾祸、不幸或恐怖的人或事物,〕已经或可能酿成的祸患、带来的灾难,是由于某种(些)行为所引起的直接或间接的后果(连年征战本身就是给民众带来巨大的祸患和灾难!);知足,自知满足、安于现状;祸莫大于不知足,(因此,造成这种现象的)“祸患、灾难”的根源,是没有过于“不知足”的。(统治者和官员们,不自知满足、不安于现状,贪婪而贪得无厌!)
咎莫憯于欲得:咎,过失、罪,(对已经形成的过失的)处分、怪罪;憯,惨,悲惨、凄惨;“欲得”, “欲得”不仅仅是殷商王朝覆灭的根本原因,也必将是各个王朝覆灭的必然原因!咎莫憯于欲得,要追究起责任来,都是因为统治者或官员们有了“欲得”这个不安的念头,从而给民众造成无穷的灾难。
故知足之足,故,因此;知足,自知满足、安于现状;足,够得上某种数量或程度(无论是在什么时候、在什么情况之下,统治者或官员们的“得”是保证、保障了的。他们的宗旨只能是为民众服务,不应该再滋生不安的“欲得”的念头!);故知足之足,因此,作为统治者或官员们,你们应该满足你们“得”的现状。
常足矣:常,经常、长久、永远;足、满足、安泰;常足矣,这样就会致使你的国家和民众得到幸福、充实和满足!
【译文】
执掌政权的统治者时时刻刻按照道理办事是为“天下有道”,就不会、也不可能有“可欲”的现象发生。那么就用战马耕田和战马“施肥”肥田的双重“种田效果”。(不需要战争,)国家就不会使用战马,(在那个时候)马就只能去种田。
统治者置民众的生死于不顾,“可欲”、“不知足”的现象层出不穷。就会战争的连年不断,即便是怀胎的母马也要投入战场,致使母马只能在战场附近生下幼崽。
(因此,造成这种现象的)“罪恶”的根源,是没有过于“可欲”的。(因此,造成这种现象的)“祸患、灾难”的根源,是没有过于“不知足”的。(统治者和官员们,不自知满足、不安于现状,贪婪而贪得无厌!)要追究起责任来,都是因为统治者或官员们有了“欲得”这个不安的念头,从而给民众造成无穷的灾难。
因此,作为统治者或官员们,你们应该满足你们“得”的现状。这样就会致使你的国家和民众得到幸福、充实和满足!
【读后】
“天下无道”是本章立论的条件。于是,论述就是在这个条件下展开的。所以,我们知道了“罪、祸、咎”的危害根源是统治者和官员们的“可欲”所造成的。这是极其浅显而明白的问题,也是民众大家所知道的真正道理。
虽然,如此浅显明白,“罪、祸、咎”的危害是有目共睹的,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其“罪、祸、咎”形成的根源的探讨,却不太明了甚至稀里糊涂。所以,自以为是的“订正”(篡改)、自以为是的解读就比比皆是。
【历史性的错误】
由于王弼的影响,致使不少的人在老子的文本上忽略了,罪、祸、咎的层次问题,也就影响到对罪、祸、咎的认识和给民众带来的危害!当然也影响到对《老子》文章的整个认识,从而不知我们自己的历史。
【亟待开展研究探讨的问题】
我们的领导人和公务员们以及愿意为民众服务的所有人员,应该如何正确对待“知足”的问题?
战争的深层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它对民众的灾难有多大?
【附】
《韩非子•解老》“?有道之君,外無怨仇於鄰敵,而內有德澤於人民。夫外無怨仇於鄰敵者,其遇諸侯也,外有禮義。內有德澤於人民者,其治人事也務本。遇諸侯有禮義,則役希起;治民事務本,則淫奢止。凡馬之所以大用者,外供甲兵而內給淫奢也。今有道之君,外希用甲兵,而內禁淫奢。上不事馬於戰斗逐北,而民不以馬遠淫通物,所積力唯田疇。積力於田疇,必且糞灌。故曰:‘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也’。
人君無道,則內暴虐其民,而外侵欺其鄰國。內暴虐,則民產絕,外侵欺,則兵數起。民產絕,則畜生少;兵數起,則士卒盡。畜生少,則戎馬乏;士卒盡,則軍危殆。戎馬乏,則將馬出;軍危殆,則近臣役。馬者,軍之大用;效者,言其近也。今所以給軍之具於將馬近臣。故曰:‘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矣。”
帛书甲本:天下有□□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憯于欲得□□□□□常足矣
帛书乙本:□□□道却走马□粪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可欲祸□□□□□□□□□□□□□□□□□□足矣
王弼本: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河上公本: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
唐易州龙兴观道德经碑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罪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
《道德经释义•纯阳真人释义》(《吕祖秘注道德经》):天下有道  却走马以粪  天下无道  戎马生于郊  罪莫大于可欲  祸莫大于不知足  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  知足常足
陈鼓应1984年订正本: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任继愈《老子绎读》本: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被王蒙先生推荐的“好象吹来一阵春风”杨润根的《发现老子》是: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多欲,祸莫大于不知足,罪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恨地无环 2007-8-7 09:22 -100 已多次告知:请将《老子》注译的后续章节以回帖形式发于主帖之后。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陈光柱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18
帖子 307
编号 150551
注册 2007-5-1


发表于 2007-8-8 10:0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第四十八章——统治者必须时时刻刻注意不能有违背民众利益的事情发生

第四十八章——统治者必须时时刻刻注意不能有违背民众利益的事情发生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为道日益,为学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
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说明】
正因为前面一章,老子论述的是一个统治者处理事物的必然“过程”。我们已经明确了“知”、“明”、“为”,这是一个完整地领导人处理事物的必然“行为”的描述。“知”、“明”、“为”,也是领导人的“功底”、“学问”、“本领”、“艺术”!这是一个领导人终身奋斗不止、求索无止境的远大目标!那么如何保证“知”、“明”、“为”等必然行为成为现实,这就必须还要回顾19章的“绝学无忧”,再次揭露“学”的危害,让统治者铭记在心而千万不要忘记!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远远已经不知西周当时对“学”这种行为的批判的具体情况了。然而,我们可以从《老子》的文章中看到这个问题的大致情况。除了前面19章已经叙述了的,那么这一章也独具批判的特色!这可是老子语重心长的一篇阐述“学”字危害的文章,并且必须明白在西周那个时候人们对“学”字的深恶痛绝!这可是我们的历史问题。
“学”字在西周当时是什么意思呢?《老子》书中有四例,本章的一例,“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显然这里老子还有被省略掉了的一个逆命题必定是:‘为道日益,为学日损’。才能够)“损之又损”(致使“学”的不良行为不断减少、损伤),“以至于无为”。显而易见这里的“学”字是摧残、损伤“道理”的不良行为;另外三例是:在19章中一例是“绝学无忧”(见19章);在64章中是“学不学(学吗?不能学)。(那样会)复(重复、再去重犯)众人(智者、大患,他们)之所(曾经、已经犯过了的)过(过失、错误)”。显然这里的两个“学”字也是与本章内的意思一样,它是摧残、损伤“道理”的不良行为!于是,我们就会知道“学”字的本意是“教、效、觉”,当然就是东汉许慎说“学”是“斅”的省字。这就不奇怪了。
在西周的金文中出现的几例,也不例外:在离今3000年前的公元前998年前后(此年代,暂以“夏商周 断代工程”公布的《西周列王世系表》为据)周康王二十三年的《大盂鼎》铭文中就有“余唯即朕小学”。此“学”乃“晓、觉 、明白”的意思。
上述是西周早期的一见,嗣后西周中期的四见:
《令鼎》中的一见为“小 [子]乃学。”此“学”字多数释家以为是“效”的意思。
《静簋》中的三见:“王令静司射学宫。”与“小子暨服暨小臣暨夷仆学射。”此两“学”字,人们也解释为“效”。“静学无目丑”,此学有人释为“教”。
西周晚期在《师反簋器铭》上为“在昔先王小学”,和《盖铭》“在先王小学”。此两“学”字,分别出于“王”口,引证先王小“觉”也(先王当指康王和自己尊崇的前王)。
显然,“学”就逐渐由“效、教”进展为“晓、觉 、明白”,进而发展为统治者的“自以为是”,这就十分可怕了。再经由“自以为是”而“感情用事”那就没有了原则,就失去了“道理”,就不能“就事论事”,这样的危害不大吗?两千余年我们不就是生活、生存在这样的危害之中吗?所以绝学无忧的意思是:统治者你只能一心一意,踏踏实实而履行你的“天职”——“保证、保障民得”的实施,这就必须千万不能自以为是地“感情用事”。不能让由于“感情用事”所滋生、发展而来的,那些什么“仁义礼智”的不“就事论事”的邪门歪道,来歪曲、偏离、转移你“保证、保障民得”的实施!能够做到这样,那么你还有什么忧愁而对不起民众呢?
之所以对“学”字的认识如此,是因为自从老子在西周末年提出批判、指责以后,在整个东周的500多年的时期内,再也没有看到“学”字出现在青铜器的铭文之中了。这不但严肃地证明了《老子》文章的时间性,还严格证实了《老子》文章对“学”字批判的真实性!
学习本章,还需要补充一句老子省略了的“逆命题”——“为道日益,为学日损”。因为老子所在的当时,大家都知道“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的真实意义是:注重、重视、笃信了“学”——自以为是,就必定使“道理”受到“损害”,所以“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也。既然这个命题已经有了,那么逆命题就是显而易见的,这必定是:“为道日益,为学日损”。这就是只有加深对道理的认识,从而不断减损统治者的自以为是,才能达到“无为”!这是一个浅显而通俗的道理。只不过老子在写此篇文章之时,他省略了大家所熟知的、简单的道理!我们后人来认识此问题之时,就不得不把这个逆命题“为道日益,为学日损”加上。
【字词句注释】
为学日益:为,表示行为的对象;学,教、效、觉等行为上升到“自以为是”;日益,一天比一天、逐渐增加;为学日益,统治者的“自以为是”一天比一天在增加;
为道日损:为,表示行为的对象;道,道理、统治者“保证、保障民得”的道理;日损,日益的反面;损,减少、克服、丢掉;为道日损,统治者离开“保证、保障民得”的道理就越来越远,就会逐渐丢掉了“保证、保障民得”的道理。
(“为道日益,为学日损”:统治者坚持“保证、保障民得”的道理日益,那么就会把自己身上“自以为是”的毛病日益克服、丢掉!)
损之又损:损,减少、克服、丢掉;损之又损,逐步减少“自以为是”的毛病、克服“自以为是的习惯、丢掉“自以为是”的工作作风!
以至于无为:以至,直到,表示数量或程度上的延伸,表示由于“损之又损”所导致的结果;无为,统治者没有危害民众的行为、没有违背“保证、保障民得”的道理的行为;以至于无为,直到统治者没有违背“保证、保障民得”的道理的任何行为。
无为而无不为:无为,统治者没有危害民众的行为、没有违背“保证、保障民得”的道理的行为;无不为,统治者可以从心所欲去作为而为民众服务了;无为而无不为,统治者做到了没有违背“保证、保障民得”的道理的任何行为,那么,统治者就必然可以从心所欲去作为而为民众服务了!
取天下常以无事:取,得到、招致、采取、选取,这里是良好的治理、统率的意思;天下,国家;常,常常、经常所坚持的(含:永远不变色,不违背“保证、保障民得”的道理);无事,没有事 ,“事”指是否能够坚持“保证、保障民得”的道理;取天下常以无事,治理国家,统率国家内的臣民必须时时刻刻注意到,没有发生、发展过违背民众利益的大小事情。
及其有事:及其,如果、一旦;有事,有违背民众利益的(不论大小)事情。及其有事,如果有违背民众利益的事情。
不足以取天下:不足以,就不能够、就不可以;取,得到、统率;取天下,(应该与文章开头“为道”相呼应)有用“道”治理天下的意思。不足以取天下,就不可以统率、治理国家。
【译文】
统治者的“自以为是”一天比一天在增加,统治者离开“保证、保障民得”的道理就越来越远,就会逐渐丢掉了“保证、保障民得”的道理。
(统治者坚持“保证、保障民得”的道理日益,那么就会把自己身上“自以为是”的毛病日益克服、丢掉!)
逐步减少“自以为是”的毛病、克服“自以为是的习惯、丢掉“自以为是”的工作作风!
直到统治者没有违背“保证、保障民得”的道理的任何行为。这就是一个好的“圣人”、王、统治者了。
既然统治者做到了没有违背“保证、保障民得”的道理的任何行为,那么,统治者就必然可以从心所欲去作为而为民众服务了!
治理国家,统率国家内的臣民必须时时刻刻注意到,没有发生、发展过违背民众利益的大小事情;如果有违背民众利益的事情,就不可以统率、治理国家,就不是一个忠于自己职责的“圣人”、王、统治者!
【读后】显然,本章是在前面论述的认识之中的进一步要求、约束、规范统治者行为的绝妙文章!论述浅显、清楚明白,逻辑缜密、严谨,可读性极强!
一人的最高统治者,万众瞩目,岂能一丝一毫有“自以为是”的行为?如若不然,你身边的人,以及身边身边的人 ,乃至身边身边身边的人,如法炮制,民众如何承受得了?
然而,几千年来苦难的中国民众不正是在这样的蹂躏下摸爬滚打而熬到今天的吗?
诚然,这还不仅是我们一个国家的问题,世界人类史也记录了各国民众悲惨的命运!这显然是人类社会之中的一个重大而根本的问题!欲求世界进步的人们谁不注重这样的问题呢?何况我们伟大的思想家——老子!
身边人的效法是“学”字的劣根性的泛滥:在西周那个时代内,能够认识“学”字的积极意义也不容易,这减少了好多不应该有的实践弯路或无谓的实践的重复;然而到了西周晚期,每况愈下的政绩显然是执政者极其身边人的“‘得’欲熏心”的日益所致,把“太上”古公亶父的规定丢到一边。他们违背了建国初期的宗旨,违反了建国初期信誓旦旦的承诺,导致了200余年来的上行下效日益偏离。这时候以周宣王和老子为首的欲力挽狂澜的社会精英们,他们认识到“上行下效”的泛滥,其根子在“效”字上。当时的“效”通“学”,也就是“学”!于是“兴起”了“绝学无忧”的“运动”!这才导致东周500余年时间内,再也没有看到“学”字出现在青铜器铭文之中。也致使许慎(东汉)在《说文解字》内,把“学”解释为,是“斆”的省字。
【历史性的错误】
背离了老子的认识,一相情愿地歪曲老子,是儒学文人的通病。离开西周当时的环境,自以为是地按汉以后的“认识”去曲解老子,是这些人的本领!
【亟待开展研究探讨的问题】
即便是今天的人们,应不应该重视一味地“模仿”、一味地“效法”、一味地去“学”!否则,也将会一味地自以为是!
【附】《老子绎读》四十八章:
这是第四十七章思想的继续。老子用“减”(损)的方法对待认识,用意在于摒除感官经验带来的干扰,排除,再排除,最后达到“无为”的境地就算到家了。治理天下也要依据同样的法则,无为而无不无。四十七、四十八两章,互相呼应,应合并参看。
为学日益,          从事于学识,「知识」一天比一天增加,
为道日损。          从事于“道”,「知识」要一天比一天减少。
损之又损,          减少再减少,
以至于无为。        最后减少到“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      虽然“无为”,而没有一件事情不是它所为。
取天下常以无事,    治理国家,经常不要勉强,
及其有事,          到了非勉强去做不可的地步,
不足以取天下。      就不配掌握天下了。
帛书甲本:□□□□□□□□□□□□□□□□□□□□□□□□□取天下也恒□□□□□□□□□□□□□
帛书乙本:为学者日益闻道者日云云之有云以至于无□□□□□□□取天下恒无事及其有事也□足以取天下□
楚简乙本(下篇)有关《老子》四十八章的文字: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亡为。亡为而亡不为。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恨地无环 2007-8-8 10:06 -100 已多次告知:请将《老子》注译的后续章节以回帖形式发于主帖之后。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陈光柱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18
帖子 307
编号 150551
注册 2007-5-1


发表于 2007-8-8 10:0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第四十九章——统治者必须以百姓(民众)的心为心

第四十九章——统治者必须以百姓(民众)的心为心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
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说明】
当老子在叙述前面那么多个问题之后(统治者本身不自觉所犯的错误;在使用人员问题之上的错误;如何坚持一以贯之在保证民得的道理之中;如何成其私……乃至注重战争问题;如何认识错误、罪、患、咎的问题;如何考虑、分析、认识问题等),现在要解决的问题是:统治者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心情?真的自己因为是统治者了,就要左右、主宰、包办国家之内的大小一切事情吗?非也,这可能是导致一切昏庸、愚蠢、无知或一意孤行的独裁暴君们的通病!
“圣人常无心”是老子的简明语言,五个字就把那时侯好的统治者说得那样清楚明白。最好的统治者能够有自己的意识吗?他必须想民众所想,才能与民众保持一致。他对待民众也决不能“厚此薄彼”或“厚彼薄此”去凭借“感情用事”、或凭借“仁义而用事”,这样才能得到每一个民众的“信任”!显然他不能有丝毫干涉民众的痕迹和现象的出现、发生!民众自由自在地只注意、注重自己身边所发生、形成的大小事情;而统治者就好象那没有成年的孩子一样,决不会,也不能左右民众们的大小事情!这就是我们古代有为统治者(圣人)的治理国家的“标准”(目的)!
“孩之”是生活常识问题,可惜而遗憾的是不少人,按自己的一相情愿把它曲解得背离了生活常识!“孩”是十二、三、四岁以下的儿童,没有指使(主宰、左右)自己父母行为的儿童,或者是没有独立生活、生存能力的孩子,只能依靠父母而生活、生存的孩子(这里说的是普遍现象,而不是去侧重个别事件或特别例子的个案)。显然,老子这里强调的是:统治者只能象不能左右大人儿童一样,绝对不能干涉民众的行为举止!这才是老子教育统治者“无为”的目的!一个真心为民众服务的任何统治者、领导人,他都决不会在民众面前指手画脚、张牙舞爪!只有不尊重民众的人,不想民众所想、不急民众所急而一意孤行的人,才只会一切都要按他圈定的框框办,按他的发号施令执行!
不知何故不少的人都解释为(或类似于):“‘圣人’像对待婴儿那样对待百姓”!这不正是封建独裁专制之下,天子、皇帝所要求的被奴役民众的无可奈何吗?这与老子在这里说的有什么相干?他们离开了生活常识,违背了简单明白的道理,为(或并非刻意如此)各自所在的当时统治集团的利益而服务。这正是老子笔下的“智者”、“众人”的脸谱啊,难道这些人不会仔细看看自己的社会现实,检点一下自己的思想,如何<在老子》中找到有益于真正认识的东西。回顾一下自己的生活现实,老子所讲的道理都在现实生活之中啊。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这样,我们的一位“道长”任法融先生的《道德经释义》对本章的解释还不离其宗,他说:“常人多专注于耳目之见闻,限于个人利益。圣人之心则如初生婴儿之心。洁白纯素,无私无欲,无执无偏,天性浑然纯全。”
“德”字的问题:不少的人对“德”字从来都没有深入探讨过,几乎都是人云亦云而不知端倪。在前面21章中我们知道:我们国家是古公亶父在针对当时的贪污腐化堕落之歪风邪气而批判、抵制、杜绝、根除,并且也是对自己(因为统治者是这类社会“风气”的源头)所做的严格规定、也就成为自己的紧箍咒。那么,“德”也就必然是自己行为的外在表现。因此,我们就可以知道:“德”应该是真正好的统治者的本质的外在显露,而不是故意、刻意的“做作”行为!请注意,“德”在西周是统治者一人的行为,任何有人是不可以“具有”或“具备”的,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善”字在《老子》文章中只是“这件事情”你做得比较好,或者是对做的事情达到了一定标准的夸奖,仅此而已。那些按后来儒学理念去解释《老子》的人,无异于是在面对《老子》天书所发散出来的“阴阳怪气”。
???能够对我们的民众去区分善恶好坏吗?统治者只能像……
【字词句注释】
圣人常无心:圣人,比较好(能够为民众服务)的统治者;常,经常、一贯(还含义:平常、一般情况下、非战争的和平建设时期);无,没有、不应该(有)、不能(有);心,意识、想法、要求、欲望;圣人常无心,好的统治者经常一贯没有为自己谋求利益的思想想法;
以百姓心为心:以,(介)用、拿、按;百姓,处于国家最低层的民众;心,意识、想法、要求、欲望;为,做、当;以百姓心为心,只能以民众的思想想法作为自己的思想想法;
善者吾善之:善,善于、会做事的意思;善者,善于做事的人;吾,我;善,很好地对待;之,他;善者吾善之,民众之中善于做事的人我要很好地对待他;
不善者吾亦善之:不善者,不会做事的人;吾,我;亦,也、也是(含义:与前面同样);善,很好地对待;之,他;不善者吾亦善之,民众之中不太善于做事的人我同样也要很好地对待他;
德善:德,是对统治者自己的严格要求,是统治者自己内心的外显,因此,从自己的内心深处的想法……;善,都是要很好地对待他;德善,统治者从自己的内心深处出发都是要很好地对待他;
信者吾信之:信,确实、信用、相信、说话算数;者,人;吾,我;信,确实、信用、相信、说话算数、信任;信者吾信之,民众之中确实可靠而说话算数的人,当然我信任他;
不信者吾亦信之:不信者,说话没有兑现的个别民众;吾,我;亦,也、也是;信,信任;不信者吾亦信之,民众之中即使有个别没有按他自己的想法(说话、许下的承诺)做到的,我也是一样要信任他;
德信:德,是对统治者自己的严格要求,是统治者自己内心的外显,因此,从自己的内心深处的想法……;信,信任;德信,统治者从自己的内心深处出发都必定要很好地信任他;
圣人在天下:圣人、比较好的统治者;在,治理(居于);天下,国家(领导岗位、职责所在);圣人在天下,比较好的统治者治理国家;
歙歙焉:歙,(动)吸气;歙歙,平和、坦然, “深呼吸”从而“达到”心平气和地处理国家之内关于民众的日常大小事务。前提是自己坦然而真诚地一心一意为民众的利益在服务,处理日常事务也就是像在“家庭”中心平气和地孝敬父母一样,岂能烦躁而不心平气和?);焉,跟介词“于”加代词“是”相当;歙歙焉,“遇事”平心静气、认真对待民众(犹如前面5章内:诚惶诚恐敬而诚之地对待民众而处理一切民众的事务;也和10章一样:自己像无智的婴儿一样,不能左右父母的行为)。
为天下浑其心:为,天下,国家(国家内众多的是民众,他们的想法和要求才是国家前进的方向;那些离开基本需求的“欲望”想法不是民众的想法,是“智者”、“众人”的想法;那些为非作歹的事情发生、发展,都是始作俑者带的头!百姓不是看到、听到他们的非法的“欲望”这样或那样的表演,民众则一无所知!);浑,天然的、浑朴、浑厚;心,想法、思想、意识;为天下浑其心,使国家内的民众看不见“智者”的胡作非为而倾向(趋于)于自然浑厚朴实。
百姓皆注其耳目,百姓,民众,最低层的民众,最弱势的群体;皆,都、都是,全部都是;注,精神集中、注视、注意、专注、引人注目;耳,耳朵;目,眼睛;百姓皆注其耳目,民众只能注重自己身边耳闻目睹的大小事情。
圣人皆孩之:圣人,统治者;皆,都是、全部都是;孩,小孩、孩子,大概指十二、三、四岁以下的儿童,泛指还没有指使(主宰、左右)自己父母行为的儿童,或没有独立生活、生存能力的孩子;圣人皆孩之,统治者只能象不能左右大人儿童一样,绝对不能干涉民众的行为举止!
【译文】
好的统治者经常一贯没有为自己谋求利益的思想想法,只能以民众的思想想法作为自己的思想想法:
民众之中善于做事的人我要很好地对待他;民众之中不太善于做事的人我同样也要很好地对待他。
统治者从自己的内心深处出发都是要很好地对待他。
民众之中确实可靠而说话算数的人,当然我信任他;民众之中即使有个别没有按他自己的想法(说话、许下的承诺)做到的,我也一样要信任他。统治者从自己的内心深处出发都必定要很好地信任他。
比较好的统治者治理国家:“遇事”必须平心静气、认真对待民众。使国家内的民众看不见“智者”的胡作非为而倾向(趋于)于自然浑厚朴实。民众只能注重自己身边耳闻目睹的大小事情。
统治者只能象不能左右大人儿童一样,绝对不能干涉民众的行为举止!
【读后】
统治者心平气和地处理国家内关于民众的日常大小事务。前提是自己坦然而真诚地一心一意为民众的利益在服务,处理日常事务也就是像在“家庭”中心平气和地孝敬父母一样,岂能烦躁而不心平气和?这才是老子教育统治者所要达到的目的!
德善:是统治者从自己的内心深处出发都是要很好地对待他;德信:是统治者从自己的内心深处出发都必定要很好地信任他;显然,等待自己父母的态度难道不应该是这样吗?难道不应该从内心深处的想法与其外在表现行为保持一致吗?
所以“歙歙”是“深呼吸”!只有“深呼吸”才能心平气和,才能泰然自若而处理民众的大小事务。对待自己的父母难道不应该心平气和?这是极其普通的日常生活常识!也说明“遇事”可能因为这样或那样的“情况”而使自己心烦,为了尊重“民众”虽然不发脾气,但调头就走而“回避”,也不是表里如一统治者的“德”的行为。
学习本章犹如前面5章内:诚惶诚恐敬而诚之地对待民众而处理一切民众的事务;也和10章一样:自己像无智的婴儿一样,不能够左右父母的行为。这是老子在《老子》全文中的一以贯之的思想光辉耀点!
国家内众多的是民众,他们的想法和要求才是国家前进的方向;那些离开基本需求的“欲望”想法不是民众的想法,是“智者”、“众人”的想法;那些为非作歹的事情发生、发展,都是始作俑者带的头!百姓不是因为看到、听到他们的非法的“欲望”这样或那样的表演,民众则对“非法的欲望”将一无所知!
【历史性的错误】
显然,长期以来,人们在春秋末兴起的“圣人”崇拜,障碍了人们实事求是地去认识问题。长此以往在战国晚期也就形成了“圣人”不可逾越的根深蒂固的认识,并且兴起了“圣人”神秘化或神秘话“圣人”的社会痼疾!这样的痼疾已经根深蒂固两千余年,即使社会前进到今天的我们,不是还有人在摇头晃脑的之乎也者吗?
所以,那些不顾及到事实的一些人,面对“圣人”和自己的时候,就不得不卑躬屈膝而仰望“全神专注”“圣人”!?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这副媚态,比如任法融先生说:“常人多专注于耳目之见闻,限于个人之利益。圣人之心则如初生婴儿之心。洁白纯素,无私无欲,我执无偏,天性浑然纯全。”显然,这还是比较正确的理解;但是,统治者——圣人的心是天性浑然纯全,却不是老子的意思。然而,任法融先生的解释好多地方还是中肯的,在其他地方也同样不免有不符合实际的现象。
【亟待开展研究探讨的问题】
如何心平气和地对待民众的问题,的确是现实社会中间的大事,是重中之重的大事!它不仅仅是我们国家的大事,而且是世界范围内任何国家不可能回避的大事!
统治者与民众的关系问题究竟如何?如何对待民众?民众究竟在国家之中处于什么地位?谁能代表民众?什么利益是民众的利益?
【附】帛书甲本:□□□□□以百□只之心为□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信也□□之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属其耳目焉圣人□□□
帛书乙本:□人恒无心以百省之心为心善□□□□□□□□□□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圣人之在天下也歙歙焉□□□□□□□皆注其□□□□□□□□
王弼注《老子》四十九章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动常因也。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各因其用,则善不失也。德善。无弃人也。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为天下浑其心,各用聪明。圣人皆孩之。皆使和而物欲,如婴儿也。夫天地设位圣人,成能人,谋鬼、谋百姓,与能者,能者与之,资者取之,能大则大,资贵则贵,物有其宗,事有其主。如此则可冕旒充目而不惧于欺,□纩塞耳无戚于慢,又何为劳一身之聪明以察百姓之情哉?夫以明察物,物亦竞以其明应之;以不信察物,物亦竞以其不信应之。夫天下之心不必同,其所应不敢异,则莫肎用其情矣。甚矣,害之大也,莫大于用其明矣。夫在智,则人与之讼;在力,则人与之争。智不出于人而立乎讼地,则穷矣;力不出于人而立乎争地,则危矣。未有能使人无用其智力乎己者也。如此,则己以一敌人,而人以千万敌己也。若乃多其法网,烦其刑罚,塞其径路,攻其幽宅,则万物失其自然,百姓丧其手足,鸟乱于上,鱼乱于下。是以圣人之于天下歙歙焉,心无所主也;为天下浑心焉,意无所适莫也。无所察焉百姓何避,无所求焉百姓何应?无避无应,则莫不用其情矣。人无为,舍其所能而为其所不能,舍其所长而为其所短。如此则言者言其所知,行者行其所能,百姓各皆注其耳目焉,吾皆孩之而已。
任继愈先生的《老子绎读》的四十九章:
理想中的统治者信任百姓,百姓也信任他。在“圣人“的统治下,百姓生活得很幸福、快乐。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无为”,使老百姓保持混沌的淳朴状态。
圣人无常心,        “圣人”没有固定不变的意志,
以百姓心为心。       以百姓的意志为意志。
善者吾善之,         百姓的意志,善的,我好好对待它,
不善者吾亦善之,     百姓的意志,不善的,我也好好对待它,
德善。               就得到了善。
信者吾信之,         百姓中,可信的,我信任它,
不信者吾亦信之,     百姓中,不可信的,我也信任它,
德信。               就人人得到了信任。
圣人在天下,         “圣人”治理天下,
歙歙为天下浑其心。   使天下人心归于浑朴,
「百姓皆注其耳目」,  「而百姓都全神专注他们的圣人」,
圣人皆孩之。         “圣人”像对待婴儿那样对待百姓。
笔者按:任先生的不严谨还表现在他的「百姓皆注其耳目」这一句的注解之上。他说,“百姓皆注其耳目”,马王堆甲、乙本、王弼本都没有这一句,但王弼本有对这一句的注解,河上公本有这一句。”诚然,王弼本是没有这一句,河上公本有这一句。然而,就在任先生自己的“附录”之中,就有“百姓皆属「其耳目」”(马王堆甲本)或“□生(姓)皆注其□□”(马王堆乙本)。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恨地无环 2007-8-8 10:08 -100 已多次告知:请将《老子》注译的后续章节以回帖形式发于主帖之后。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陈光柱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18
帖子 307
编号 150551
注册 2007-5-1


发表于 2007-8-9 09:5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第五十章——统治者绝对不能让民众处于“动之于死地”的景况之中

第五十章——统治者绝对不能让民众处于“动之于死地”的景况之中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民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
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说明】
十有三,是说十分之中有三分。但是,西周那时所说的“十有三”,并不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百分之三十”,而相当于现在所说的“三分之一左右”。本文中的三个“十有三”就已经包括人类社会中的全部。这也如实地记载了当时的人们生存、生活的真实情景:近三千年前的我们祖先之民众,能够自然生存、顺顺当当地活下来而自然死亡达到三分之一(“生之徒十有三”),这也是一项“成果”!显然,也说明“死之徒十有三”——不能顺顺当当地活下来而由于疾病、灾害或其他不可抗拒原因(只指一般的天灾人祸,不包括战争)以至于夭折、死亡的也达到三分之一。请注意,这两项都还属于“自然”死亡,已经占了社会内民众人群总数的三分之二了。然而,社会人群之中还有三分之一是“人为”的原因而死亡的,这就是不应该发生的事情!好一个“动”字,这是本文的关键。是谁改变了民众人群的生死状况?这不是明摆着的问题吗?就是这个“人为”、就是这个“生生之厚”:就是统治者的贪欲、智者的为非作歹、众人的惑乱、官员的横征暴敛、庶人(西周的庶人是基层官员)的盘剥,以及因为这样或那样原因所进行的战争、徭役等等所引起的、频繁的、惨绝人寰而导致民众的大量死亡,这就是、这样的一篇控诉状!本文仅是问题探讨的前半部分,与下面一章合并才是一篇完整的论文。是告诫统治者、教育统治者问题出自什么地方的阐述。
然而,在漫长的人类社会进程途中,可恶而残酷的争夺、争斗、战争以及智者的为非作歹、众人的惑乱、官员的横征暴敛、庶人(西周的庶人是基层官员)的盘剥……等“意外伤害”了多少无辜的民众?整个人类的历史不就是这些无辜的民众谱写出来的吗?即便是近代,我们的世界难道不还是这样?伟大的老子,在那样早的年代就已经如此控诉了!可悲啊,我们这些后人,无视老子所陈述的事实,都偏离了当时的实际情况而一相情愿地什么这呀那呀的胡扯。更有甚者,不是有些人还在那里悠哉游哉地朗朗自语而歇斯底里吗发挥奇特的“功能”!
在领会《老子》本章的精神之时,大家没有注意到汉帛书上面关于“生生”的问题,其“生生”的对象又是谁?那上面鲜明地告诉我们是指“民”而言及的。大家没有注意到“民”的问题,“民”不是社会之中的人,“民”是被“人”统治着的、是被“人”剥夺着的、是被“人”逼迫着的、是“被”人奴役着的社会之中最基本、最广大而众多的民众!他们的“生生”是多么的无奈、是多么的不得已!而这个无奈、这些不得已只能导致:进入残酷血腥的战争、加入苦难徭役的行列、无辜而不幸的民众们“十室九空”、贫困、死亡、流离失所的凄凉和悲惨,等等;然而他们却又承受着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劳动者的职责!显然,“生生”的问题,前面一个“生”是谋生、追求、争取、求得的意思,后面一个“生”是生存、生活,是挣扎在生存、生活线上的一种非人的“活法”!他们能够不“动”吗?一个“动”字把他们刻画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其凄凉和悲惨就在眼前!他们何尚想进入这样一些“死地”,他们是处于一些“说不明白”的不得已!
因此,必须根据帛书本订正一个字,把“人”改正成为“民”!但对于有关“生生”的问题与通行本有出入的没有改正,是因为只要能够正确理解,就都是一样的。
【字词句注释】
出生入死:出,(动)从里面走向外面,出来,来到,生,生存、生长、生育;入,(动)进来或进去或参加、投入、进入;死,(动)生命终止:死了,(副)不顾生命:死拼,(形)不能进入的死地;出生入死,人从出生到死去的自然人生历程;
生之徒十有三:徒,本意(动)步行、(名)指“民”,(老子的意思是:在这人生历程的“民”);生之徒,能够生育、生存、生长的“民”;十有三,是说十分之中有三分。但是,西周那时所说的“十有三”并不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百分之三十”,而相当于现在所说的“三分之一左右”。本文中的三个“十有三”就已经包括人类社会中“民”的全部。生之徒十有三,能够自然生存、顺顺当当地活下来的“民”而自然死亡的,达到三分之一;
死之徒十有三:不能够自然生存、顺顺当当地活下来的“民”而自然死亡的,也达到三分之一;
民之生动之于死地:(帛书是:民生生之动皆之死地)民,社会内的人群、人们(指广大的民众);生,生存、生活;动,(动)改变原来位置或状态,也就是由于“人为”原因而改变了民众的“生死、生存环境”的景况而造成(的“死亡”);死地,逃脱不了的场所,绝命之地,不能生存的地方;民之生动之于死地,离开了正常生活环境,胁迫、威逼民众进入绝命之地;
亦十有三:亦,也、也是;亦十有三,也占了三分之一;
夫何故:这是什么缘故;
以其生生之厚:(帛书仅是:以其生生也)以,(介)按、拿;其,那样;生,(名)谋求、追求、过于而不得已;生,生存、生活的最低要求;之,(动)往;厚,(形)跟“薄”相对,只有这样的选择;以其生生之厚,(按,由于受到胁迫、威逼)所以他们不能正常地追求、求得生存、生活的不得已而为之;
盖闻善摄生者:闻,(动)听见、听说;善,善于;摄,保养;摄生,保养生命;盖闻善摄生者,曾经听说善于保养生命的“人”;
陆行不遇兕虎:陆行,陆地上行走(帛书为:陵行——丘陵、山地,意思还是差不多);不遇,不会遇见;兕,犀牛;虎,老虎;陆行不遇兕虎,在陆地上行走不会遇见犀牛和老虎,也就不会受到犀牛和老虎的伤害;
入军不被甲兵:入,进入;军,军队、部队;不被甲兵,不需要穿上盔甲带上兵器;入军不被甲兵,(不在战争状态而进入部队)就不需要穿上盔甲带上兵器去参战(因此,死亡是威胁不了他的);
兕无所投其角:(不遇见犀牛,犀牛的角再利害也无济于事)犀牛没有地方来显示它角的“厉害”;
虎无所措其爪:(不遇见老虎,老虎的爪再锐利也伤不了人)老虎没有地方来展现它爪子的“威风”;
兵无所容其刃:(不参加战争,兵器的“先进”锋利也伤不了人)兵器没有地方来展现它锋利的“场所”;
夫何故:是什么原因;
以其无死地:是因为没有置“人”于“死地”的地方。
【译文】
“民”从出生到死去的自然人生历程中:能够自然生存、顺顺当当地活下来的“民”而自然死亡的,达到三分之一;不能够自然生存、顺顺当当地活下来的“民”而自然死亡的,也达到三分之一;离开了正常生活环境,胁迫、威逼民众进入绝命之地,也占了三分之一。
这是什么缘故?是因为他们不能正常地追求、求得生存、生活的不得已而为之。
曾经听说善于保养生命的“人”,在陆地上行走不会遇见犀牛和老虎,也就不会受到犀牛和老虎的伤害;不在战争状态而进入部队,就不需要穿上盔甲带上兵器去参战;不遇见犀牛,犀牛没有地方来显示它角的“厉害”;不遇见老虎,老虎没有地方来展现它爪子的“威风”;不参加战争,兵器没有地方来展现它锋利的“场所”。
这是什么原因?是因为没有置“人”于“死地”的地方。
【读后】
显然,这篇文章是整个问题探讨的上半部分,只说明了问题和造成问题的原因,没有说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仅仅只是展示了社会中民众悲惨、凄凉的景况!说明了他们不可逃避而遭受的社会“恶毒”、“黑暗”势力的逼迫!这是血泪的指控!
如“生生”的问题,帛书上就非常明确:“民生生之动皆之死地”,这就是说,民众为了求得(前面的“生”字)生存、生活(后面的“生”字)就必须不得已而离开原来的“地方”、“位子”,去“重新”从事那些拼命、玩命、危险、费力、下贱、鄙陋、肮脏……的(事情)“工作”!因此“民”是为了“生生”才去“动”,“动”又只能是一种选择(还不如说是逼迫——这个“皆”字就道破了天机),显然是不得已而去卖命!这种现象不是存在了几千年吗?现在不还是看得见吗?
另外,“善摄生者”,显然是“人”。是有点“来头”的“人”,是衣食不愁的“人”,甚至是贪生怕死的“人”,是为自己着想的“人”……他们焉能去从事那些他们认为:拼命、玩命、危险、费力、下贱、鄙陋、肮脏……的事情?
因此,本章前后两个部分,泾渭分明:前面说的是“民”,后面说的是“人”!老子论述问题的严谨,可见一斑。民众的苦难、悲惨只有老子才敢于言说。正因为这样,后面的几乎所有的篇章,都是围绕着“民众的苦难、悲惨”以及统治者及其官员们的错误而论述的“社会问题”!
【历史性的错误】
人们自己要如何认识《老子》是大家的自由,我没有任何丝毫权利而加以干涉。但是,那些荒诞不经,违背常识的五花八门的解释的自以为是铺天盖地的到处流传、宣讲、发表文章、出版有关《老子》的书籍,则是一个严肃而应该考虑的问题。
我们之中有好多人,哪有丝毫民众的感情?怎么能够认识我们自己的历史?怎么能够来读《老子》这本书?怎么会知道我们的社会职责?
【亟待开展研究探讨的问题】
老子教育了我们什么?是不是应该引起我们重视?应该不应该好好学习《老子》?如何正确对待我们的民众?
“民生生之动皆之死地”给我们提示了什么?我们今天看到的“矿难”内“矿工的无奈”,就是“生生动之死地”!死亡威胁着矿工,矿工不知道吗?他们不得已,只能铤而走险!农民工的无奈,不也是这样吗?弱势群体的无奈,同样如此啊!这就是老子揭露出来的社会问题。这个问题在中国存在了几千年,反而让人们居然熟视无睹而麻木?
【附】
帛书甲本:□生□□□□□□有□□□徒十有三而民生生之动皆之死地之十有三夫何故也以其生生也盖□□执生者陵行不□矢虎入军不被甲兵矢无所□其角虎无所昔其蚤兵无所容□□□何故也以其无死地焉
帛书乙本:□生入死生之□□□□□之徒十又三而民生生动皆之死地之十有三□何故也以其生生盖闻善执生者陵行不辟兕虎入军不被兵革兕无□□□□□□□□其蚤兵□□□□□□□□也以其无□□□
王弼注《老子》五十章:
出生入死。出生地,入死地。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也。十有三,犹云十分有三分。取其生道,全生之极,十分有三耳;取死之道,全死之极,亦十分有三耳。而民生生之厚,更之无生之地焉。善摄生者,无以生为生,故无死地也。器之害者莫甚乎戈兵,兽之害者莫甚乎兕虎,而令兵戈无所容其锋刃,虎兕无所措其爪角,斯诚不以欲累其身者也,何死地之有乎?夫蚖蟺以渊为浅而凿穴其中,鹰亶鸟以山为卑而增巢其上,矰缴不能及,网罟不能到,可谓处于无死地矣。然而卒以甘饵乃入于无生之地,岂非生生之厚乎?故物苟不以求离其本,不以欲渝其真,虽入军而不害,陆行而不可犯也,赤子之可则而贵,信矣。
《老子绎读》:
这是处在弱势地位的农民的人生哲学。这一思想老子的后继者庄子有更系统的阐发。这个世界对弱势群体到处埋伏着危险,生命随时受到威胁。老子教人远离危险,懂得善于自我保护。这样即使遇到凶险的环境,也能安然度过。
出生入死。              不能生存必然死亡。
生之徒十有三,          生存的机遇,占十分之三,
死之徒十有三,          死亡的机遇,占十分之三,
人之生,动之于死地      活「得好好的」动不动陷入死亡的机遇
亦十有三。              也占十分之三。
夫何故?                这是为什么?
以其生生之厚。          因为求生的欲望太迫切,「反而达不到目的」。
盖闻善摄生者,          曾听说,善于保养生命的人,
陆行不遇兕虎,          陆行不受犀牛、猛虎侵害,
入军不被甲兵。          战阵不会遭到杀伤。「对于善摄生者」
兕无所投其角,          犀牛用不上它的角,
虎无所措其爪,          猛虎用不上它的爪,
兵无所容其刃。          兵器用不上它的刃。
夫何故?                这是什么原故?
以其无死地。            因为他没有进入死亡的范围。
任法融先生的《道德经释义》(五十章摘录):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人生为出,死去为入。生来死去,新陈代谢,乃自然之规律。然而,人生死大致分三重(种)情况:
一、        顺自然而生息,无病无灾,享尽天年而亡的,十分中约有三分。
二、        因先天不足,体质较差或生病伤残而未尽天年,中途夭亡的,约占十分之三。
三、        因恣情纵欲,贫色好洒,追名逐利,生活奢侈,享受过甚,贪生过厚而夭亡的,亦占十分之三。这第三类条件优越夭亡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生活条件太优厚了。         
古代帝王生活条件最为优厚,而大都短命,就是这方面的突出例子。
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闻知精于养生之道的人,十分中只有一分。他们恬淡无为,少私寡欲,心地善良,体性圆明,物我一体,无所不容,大慈大悲,毫无恶念。由于他们德行极高,且有善良的精神信息感应于外,或因炼(练)功已达上乘功夫,具有某种特异功能可以控制身外生命的意念及行为,因而,他们能不与兕虎遭遇,入军不被甲兵所伤。所以,兕牛用不上他的角,猛虎用不上它的爪,甲兵用不上他的刃。这又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他们没有致死的地方。有的住在深山密林中,功夫很深的人,终年与野兽打交道,但从未受伤残。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恨地无环 2007-8-9 11:31 -100 已多次告知:请将《老子》注译的后续章节以回帖形式发于主帖之后。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陈光柱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18
帖子 307
编号 150551
注册 2007-5-1


发表于 2007-8-10 09:0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第五十一章——统治者是“不能”发号司令而主宰民众的命运的

第五十一章——统治者是“不能”发号司令而主宰民众的命运的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说明】
本章显然是前文的继续,是50章的下半部分。
在自然界,我们看到动物世界内(有意识行为)的动物,都有一个共同的本性:在一定的情况之下往往是“强者”保护自己群体中的“弱者”,身强力壮的、甚至是“为头的”,不但要保护自己的弱小的婴幼儿,并且还要保护自身的“异性”。
在人类社会之中,身强力壮的不仅保护自己的弱小的婴幼儿甚至还要保护自己人群中的老弱病残!然而,当人类社会进展到一定时期(身强力壮的民众成为了弱势群体),保护“弱势群体”的职责就必然落到了有权有势的人们的身上!我们的先人(从文字、符号的记载上可以知道:是在4600年前的“玉梳”、“玉龟”的身上)正是看到了必须保护“弱势群体”这个简单的道理。而率先使用这个道理、并且延伸这个道理而具体成为“保证、保障民得”的是成汤,陆续使用“保证、保障民得”这个道理的是盘庚、武丁、古公亶父他们。虽然在使用这个道理,但是由于是文字发展的初期,人们还不能用文字表达出来。直到西周末年的“单逨”——我们的老子,才利用早年(见西周早期貉子卣)出现的道路的“道”字来规定成为这个道理的“道”,这是老子的“原创”。因为,当时人人都知道这是极其简单的道理。
在我们先人认识要“保证、保障民得”之上,古公亶父进一步明确规定了统治者的行为,并且把它定义为“德”,具体解释为“统治者的不得”。并且统治者的这种精神必须要表里如一,要像山谷盈满的水长流而源源不断地保证、保障下面每一个民众都能够得到“供求”和满意(5章、8章……38章、39章……几乎所有的章节都能够说明这个问题)。因此,老子用了一个“畜”字,“畜”字是保证、是保障、是养育、是滋润、是供给!
当我们把前面的问题提出来之后,就应该怎样呢?这只有回到问题的根本,回到事物的源头,回到古公亶父的规定,才能寻求得到问题解决的办法。
老子使用玄字之时,还是甲骨文使用的末期,也是老子用甲骨文最迟的记录而写出《老子》的。因此,要认识“玄”字还必须知道一点甲骨文的知识。甲骨文内出现的“玄”字,是针对甲骨文内甲骨上的“一告”、“二告”、“三告”……而言之的,我们看到的是:“玄冥”或“不玄冥”。那么,“冥”是昏暗、幽暗、深沉、深思、冥想的意思。我们知道“告”具有简单、清楚、直白、明确表达的意思。显然,也可以说“玄”与“告”字,也具有同等的某种“作用”。那么是什么样的作用呢?根据“冥”的意思,我们就会知道:“玄”具有原因、为什么、之所以等意思,显然“玄”字还包括求索、分析、探讨、研究。这样可以简单认为:“玄德”是相当于现在我们说的“德的学问”;所以说,那些把“玄德”解释为是什么“深远的‘德’”(《老子绎读》语)或“广大深远的至极之德”(《道德经释义》语),都只能偏离老子的真实意义。
同时还可以联系到10章而认真学习,学习统治者为什么必须要具有“爱民”的思想?为什么要统治者“能婴儿乎”?“能无智乎”?“能无为乎”?
【字词句注释】
道生之:道,道理——保证、保障民得的道理;生,生育、生长,统治者的职责是客观实际需要(道理)而产生的;道生之,“保证、保障民得”的道理是统治者的职责,这是人类社会客观实际需要(道理)而产生的;
德畜之:德,统治者“不得”的行为;畜,通“蓄”,是畜养、是通过“积蓄”而回报给每一个民众;德畜之,统治者“不得”的行为,是通过“积蓄”而回报给每一个民众,就像容纳而盈满的“谷”内之水源源不断地滋润着下面(小溪、小川、大江、大河沿岸的生命和)每一个民众;
物形之:物,内容,与“言之有物”是一样的意思,这才是统治者真实的作为!形,过程、形成、正常成长;物形之,生命、民众、万物的生意昂然、生机勃勃;
势成之:势,一切事物表现出来的欣欣向荣而发展的趋向,统治者所表现出来的“不得”的现象或“形势”;成,完成、成为、成功、成果、成就;势成之,这一切事物表现出来的欣欣向荣而发展的趋向,都是因为统治者“不得”的高贵品德而表现出来的,这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大好“形势”;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是以,所以;万物,万事万物;莫,没有谁;莫不,无不;尊,敬重、尊敬、(含有心悦诚服地遵守);道,保证、保障民得的道理;而,又、并且;贵,评价高、值得珍视、重视;德,“不得”的这种精神;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因此,生命、民众、万物无不心悦诚服地遵守、敬重、尊敬“道理”,并且也珍视、重视统治者“不得”的精神!
道之尊:保证、保障民得的道理受到敬重、尊崇;
德之贵:“不得”这种精神受到珍视、重视;
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夫,发语词;莫,没有谁;命,命令、指派、指示;常,经常、常常;自然,不经人力干预而自由发展的、没有统治者和官员影响的痕迹(没有人为的因素)民众自由的发展;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没有谁命令、指派、指示。这样的社会常常不经人力(统治者及其官员们的)干预而自由发展的、没有统治者和官员影响的痕迹(没有人为的因素)。
故道生之:故,(名)缘故、原因、因此(对前面提出的问题给予“答案”);道生之,(这样的意气风发、欣欣向荣社会是)应用了“保证、保障民得”的道理而产生出来的;故道生之,因此,(这样的意气风发、欣欣向荣社会是)应用了“保证、保障民得”的道理而产生出来的;
德畜之:是统治者“不得”的精神畜养出来的;
长之育之:长,生长、成长,增加、增长;育,养活、培育、畜养;长之育之,生长、发展;
亭之毒之:亭,亭亭,适中、均匀、正常开花结果;毒,成熟;亭之毒之,开花、结果、成熟;
养之覆之:养,供给、扶养、抚养、爱养;覆,保护;养之覆之,爱养、保护;
生而不有:生,生长、养育;不有,不据为己有;生而不有,万物生长靠的是统治者“不得”的精神,但是,统治者决不据为己有;
为而不恃:为,帮助、蓄养;不恃,不认为是尽了自己的力量;为而不恃,(万物形成欣欣向荣的气势的)行为,是由于统治者尽心尽力,但是,统治者决不能以为是自己的功劳;
长而不宰:长,首长、最高长官;不宰,不发号司令,主宰民众的行为;长而不宰,虽然是百官之长,但是,从来不去发号司令而主宰民众的命运;
是谓玄德:是谓,这叫做;玄,老子使用玄字之时,还是甲骨文使用的末期,也是老子用甲骨文最迟的记录而写出《老子》的。因此,要认识“玄”字还必须知道一点甲骨文的知识。甲骨文内出现的“玄”字,是针对甲骨文内甲骨上的“一告”、“二告”、“三告”……而言之的,我们看到的是:“玄冥”或“不玄冥”。那么,“冥”是昏暗、幽暗、深沉、深思、冥想的意思。我们知道“告”具有简单、清楚、直白、明确表达的意思。显然,也可以说“玄”与“告”字,也具有同等的某种“作用”。那么是什么样的作用呢?根据“冥”的意思,我们就会知道:“玄”具有原因、为什么、之所以等意思,显然“玄”字还包括求索、分析、探讨、研究。这样可以简单认为:“玄德”是相当于现在我们说的“德的学问”;玄德,德的学问;是谓玄德,这样就叫做是懂得了古公亶父规定的“德”的知识和学问了。
【译文】
“保证、保障民得”的道理是统治者的职责,这是人类社会客观实际需要(道理)而产生的。统治者“不得”的行为,是通过“积蓄”而回报给每一个民众,就像容纳而盈满的“谷”内之水源源不断地滋润着下面(小溪、小川、大江、大河沿岸的生命和)每一个民众。生命、民众、万物的生意昂然、生机勃勃,这一切事物表现出来的欣欣向荣而发展的趋向,都是因为统治者“不得”的高贵品德而表现出来的,这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大好“形势”。因此,生命、民众、万物无不心悦诚服地遵守、敬重、尊敬“道理”,并且也珍视、重视统治者“不得”的精神!
保证、保障民得的道理受到敬重、尊崇,“不得”这种精神受到珍视、重视,没有谁命令、指派、指示,这样的社会常常不经人力(统治者及其官员们的)干预而自由发展的、没有统治者和官员影响的痕迹(没有人为的因素)。
因此,这样的意气风发、欣欣向荣社会是应用了“保证、保障民得”的道理而产生出来的,是统治者“不得”的精神畜养出来的,这样才能生长、发展,开花、结果、成熟,爱养、保护。万物生长靠的是统治者“不得”的精神,但是,统治者决不能据为己有,万物形成欣欣向荣的气势的行为,是由于统治者尽心尽力。但是,统治者决不能以为是自己的功劳。虽然是百官之长,但是,从来不去发号司令而主宰民众的命运;
这样就叫做是懂得了古公亶父规定的“德”的知识和学问了。
【读后】
显然,本章是针对前面的问题而发出的议论。前面谈到了统治者自以为是的胡作非为而引起的民众的不得已,乃至于民众的离乡背井地“动”之于“死地”的凄凉景象!这不是一目了然吗?这里,阐述的是古公亶父规定的“德”的知识和学问,以及欣欣向荣的社会情景!两相对照,谁不清楚明白?这是多么简单的道理,这是多么精辟的社会现象分析!事情过去了近三千年,依然历历在目!我们还是看到了民众的辛酸的“活法”的不得已!
【历史性的错误】
几乎人们都没有与前面的文字连接起来,于是只能囿于在自我封闭的人云亦云的认识之中而不得要领,甚至荒诞不经!
【亟待开展研究探讨的问题】
社会要进步,就必须认真认识社会问题。《老子》一书也应该是我们领导干部的教科书!
【附】
王弼注《老子》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物,生而后畜,畜而后形,形而后成。何由而生?道也。何得而畜?德也。何由而形?物也。何使而成?势也。唯因也,故能无物而不形;唯势也,故能无物而不成。凡物之所以生,功之所以成,皆有所由。有所由焉则莫不由乎道也。故推而极之,亦至道也。随其所因,故各有称焉。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者,物之所由也;德者,物之所得也。由之乃得,故曰不得不失,尊之则害,不得不贵也。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命,并作爵。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谓成其实,各得其庇荫,不伤其体矣。生而不有,为而不恃,为而不有。长而不宰。是谓玄德。有德而不知其主也。出乎幽冥,是以谓之玄德也。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恨地无环 2007-8-10 09:13 -100 已多次告知:请将《老子》注译的后续章节以回帖形式发于主帖之后。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陈光柱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18
帖子 307
编号 150551
注册 2007-5-1


发表于 2007-8-11 09:3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第五十二章——国家必须尽一切力量来保证弱势群体(民众)的利益最大化

第五十二章——国家必须尽一切力量来保证弱势群体(民众)的利益最大化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
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
【说明】
人类社会之中的一个根本的道理:民众是社会之中最柔弱的群体,也就是“弱势群体”。而这样的“弱势群体”之中,还有生活在“低层”或“边缘”的民众,他们是需要国家、政府尽一切力量来保证该“群体”的利益最大化!但是,事与愿违,人类的历史却走向了反面!在人类社会前进的途中,国家、政府往往只为少数人的利益而服务,已经是中外国家之共同的历史!然而,民众它又是最“强壮”的群体。所以,好多统治者都是借用“强壮”的民众的力量,来实现他不可告人的目的的。因此,正直而真心实意为民众服务的统治者,必须时时刻刻都要把民众的利益放在心上。故此,老子把这种“精神”叫做“守柔”。在前面43章之中,老子说的就是这个“理”;不仅如此,在一开始老子就提出这个问题来了,而且一直潜在着这个道理。
【字词句注释】
天下有始:天下,这里是泛指客观世界的万事万物;始,最初、起头、开始;天下有始,客观世界的万事万物都必定有一个“源始”;
以为天下母:以为,作为;天下,客观世界的万事万物;母,有产生出其他事物的能力或作用的,产生客观世界的万事万物的(源头——根本);以为天下母,作为客观世界的万事万物的根本;
既得其母:既,已经;既得其母,已经掌握了客观世界的万事万物的根本;
以知其子:就能够认识客观世界的万事万物,那么,万事万物之一的统治者,你根本职责的道理是什么?就是那个“保证、保障民得”;
既知其子:已经能够认识客观世界的万事万物;
复守其母:复守,必须坚守着客观世界的万事万物(的根本);母,根本(原则——规则、道理、统治者的天职);复守其母,你必须坚守在你统治者的根本职责之中;
没身不殆:没身,终身;殆,危险、危殆:没身不殆,你终身的工作,必定会少犯错误或不犯重大错误,不至于掉入危险的深渊!
塞其兑:塞,(动)把东西放在有空隙的地方、把窟窿塞住;其,那个;兑,耳朵;塞其兑,塞住耳朵不听取别人的意见、议论、正常良好而合理、正确的建议……的意思(则必定造成主观臆断一意孤行残暴独裁专制的暴君作风);
闭其门:闭,(动)关、合;其,那个;门,眼睛;闭其门,不看事情的真实状况,也就是不了解实际情况;(塞其兑、闭其门,就是“闭明塞聪”的、不调查不研究的意思。)
终身不勤:终身,毕生、今生、一辈子;不,不能;勤,(形)尽力多做或不断做,指努力为民众服务、勤政为民;终身不勤,(统治者的)毕生都不能为民众办(做)好事情!
开其兑:开,打开、张开(睁开);其、那个;兑,耳朵和眼睛;开其兑,(打开自己的耳朵和睁开眼睛)不假思索任意听取采纳别人的意见、议论、谗言、忽悠……(义含:无独立见解、无主见、被“智者”“众人”牵着鼻子而转悠的执政者;当然也包括“枕边”的话,亲属、师友的感情,以及有关来路不正的胡搅蛮缠。)
济其事:济,(对事情)有益、应用;其,那个;事,(统治者的日常)事务;济其事,应用到处理自己的日常事务之中(随意听取别人的意见则必定是一个毫无主见的“大权旁落”的无用的庸君、昏君);
终身不救:终身,毕生、今生、一辈子;不,不能;救,(动)援助使脱离灾难或危险;终身不救,(统治者)毕生都不能脱离灾难和危险(不断被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所左右);
见小曰明:见,看到、看见,认识到、真正知道、灼见;小,细微、难以看见,甚至是别人看不见的而自己却能够看得清楚明白;曰,说;明,(形)眼力好、观察事物能力强、聪明、英明、精明、明白、清楚;见小曰明,能够认识、观察深入细致才算是“明”;
守柔曰强:守,(动)守卫、遵守;柔,(形)柔软,引申为遵守“不言之教,无为之益”(43章的道理);这里还潜在着一个根本的道理:民众是社会之中最柔弱的群体,然而它又是最“强壮”的群体(所以,好多统治者都是借用“强壮”的民众的力量来实现他不可告人的目的的)。因此,正直而真心实意为民众服务的统治者,必须时时刻刻都要把民众的利益放在心上,故此叫做“守柔”。在前面43章之中,老子说的就是这个“理”;强,强壮(办什么事情都没有困难而能够成功);守柔曰强,必须时时刻刻都要把民众的利益放在心上,这样的统治者才是最“强壮”、最好的;
用其光:用,应用;光,光大、明亮(指这种好的〔见小曰明——坚持为民众服务〕办事、思考、处理问题的作风);用其光,应用这种好的〔见小曰明——坚持为民众服务〕办事、思考、处理问题的作风;
复归其明:复,重复、重新回到,恢复到(那种光大的工作作风);归,(动)归还、回归,必然回到;其,那个;明,聪明清楚明白地正确处理事务;复归其明,回到聪明清楚明白地正确处理事务之中来;
无遗身殃:无,不会;遗,遗留、留下;身,自己(尽心尽力为民众服务的天职)的;殃,祸害、灾殃,(指祸国殃民的灾殃);无遗身殃,不会给自己带来祸国殃民的灾殃;
是为袭常:是为,这就是;袭,(动)照样做、依照着(这种好的办事、思考、处理问题的作风)继续下去;常,(副)不变的(指这种好的办事、思考、处理问题的作风);是为袭常,这就叫做“好的办事、思考、处理问题的作风”!
【译文】
客观世界的万事万物都必定有一个“源始”,来作为客观世界的万事万物的根本。已经掌握了客观世界的万事万物的根本,就能够认识客观世界的万事万物。那么,万事万物之一的统治者,你根本职责的道理是什么?不就是那个“保证、保障民得”,让民众的利益的最大化得以实现吗?
已经能够认识到客观世界的万事万物,你就必须坚守在你统治者的根本职责之中。你终身的工作,必定会少犯错误或不犯重大错误,不至于掉入危险(祸国殃民)的深渊之中!
塞住耳朵不听取别人的意见、议论,不调查事情的真实状况,也就是不了解当时的实际情况,“闭明塞聪”地瞎指挥、胡乱折腾等等;那么,作为统治者的你,毕生都不能为民众办(做)好一件事情!
打开自己的耳朵和睁开眼睛,不假思索任意听取、采纳别人的意见、议论、谗言,一昧地盲从。应用到处理自己的日常事务之中,作为统治者的你,毕生都不能脱离灾难和危险(不断被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所左右)。
能够认识、观察、深入细致而做到正确或较为正确地处理事务才算是“明”,必须时时刻刻都要把民众的利益放在心上,这样的统治者才是最“强壮”、最好的。应用这种好的〔见小曰明——坚持为民众服务〕办事、思考、处理问题的作风,回到聪明、清楚、明白地正确或较为正确地处理事务之中来,就不会给自己带来祸国殃民的灾难。
这样,就叫做“好的办事、思考、处理问题的作风”,并且要形成习惯,我们要永远发扬光大下去!
【读后】
老子的这些话多么朴实,短短几句就抓住了国家执政的根本问题。任何国家建立起来都是为了保证、保障该国国民(民众)的利益,以及让民众得到的利益不断趋于最大化!但是,历史的进程告诉我们,各国做到这一点却付出了血腥而惨痛的代价;甚至有些国家目前还不能认识,根本谈不上去做到,离这样的认识还距离遥远!认识这样的问题并非难事,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从人类结群的初始来看,也无非是弱势与强势共容(融),弱势依靠强势,强势“保护”弱势,强势还要不断依靠弱势的补充,等等一系列实际而实用的自然“法则”的进化、完善的方方面面的问题。
老子在这里仅仅是正确接触了这个问题,并且在执政的职责之中谈到了一个简单的“领导艺术”的工作方法问题。回顾我们过去的历史,谁都会知道:闭目塞听,不问事情的原委、不分事物的青红皂白、主观臆断、横蛮无理、一意孤行地处理事务是独裁暴君的专制作风;另外,毫无主见,只听凭身边人的唆使、只听从“智者”“众人”的“意见”来主持日常工作,那么显然是一个庸碌之辈的无道昏君,给民众不会带来任何利益。
这是一个十分普遍的领导方法问题的总结和概括,可见我们的老子在那样早的年代内,就已经把领导工作的问题看得如此透彻。当然,这也是因为他长期从事“军事将领”的工作而分不开的,并且是长期东奔西走、南征北战的实际领导作战经验教训的总结的推而广之。
【历史性的错误】
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在建立、建设政权的以前准备时期或初期,都会毫不犹豫地打着“民众利益”的旗号,利用民众、使用民众来达到目的。然而政权一旦确立,伴随着时间的推移,执政者们都会借助这样或那样的理由,日益淡化对民众利益的注重乃至无情地盘剥。因为,民众是少数人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创造财富最廉价的、最众多的劳动力!他们还是最无知、最没有素质的劳动力。
可惜而可悲的是我们谁也没有注意老子提出的这一问题,谁也不从领导者的工作方法上去思考问题的合理性。于是乎,大家自以为是地“联系”前面的47和48章,而断定“塞其兑,闭其门”是“塞住‘知识的’穴窍,关上‘知识的’大门,终身不遭祸患”;“开其兑,济其事”,是“打开‘知识的’穴窍,完成‘知识的’事业”,从而使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不能逻辑思考的怪人!
关于把本章作为“养生”的“范文”的问题,不属于我探讨的范围。
【亟待开展研究探讨的问题】
虚心听取意见,认真搞好调查研究,正确处理日常事务,力图避免草莽轻率;在处理日常事务之中,遇事必定有自己的主见,决不可毫无主见听凭人家的“摆布”!这些是不是一个领导工作者所必须应该具备的起码常识?
【附】
王弼注《老子》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母,本也;子,末也。得本以知末,不舍本以逐末也。塞其兑,闭其门,兑,事欲之所由生;门,事欲之所由从也。终身不勤。无事永逸,故终身不勤也。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不闭其原而济其事,故虽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为治之功不在大,见大不明,见小乃明;守强不强,守柔乃强也。用其光,显道以去民迷。复归其明,不明察也。无遗身殃;是为习常。道之常也。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恨地无环 2007-8-11 19:44 -100 已多次告知:请将《老子》注译的后续章节以回帖形式发于主帖之后。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陈光柱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18
帖子 307
编号 150551
注册 2007-5-1


发表于 2007-8-12 09:0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第五十三章——统治者执政的错误才造成“民好径”的恶果

第五十三章——统治者执政的错误才造成“民好径”的恶果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
财货有馀。是谓盗夸。非道也哉!
【说明】
“而民好径”一句是50章的“民之生动之于死地(帛书是:民生生之动皆之死地)”的再次显露。民为什么要“好径”?是因为你们逼迫他们不能正常生活下去了,民不聊生而背井离乡,这才造成“田甚芜”!其结果呢?是更加糟糕……
显然,那些欲把“民”置换成为“人”的人们,根本就没有考虑过民众在政权压榨之下的苦难或悲惨!
“朝甚除”,“朝”指日子,一天又一天,这里的“朝”与我订正的24章(原通行本23章)内面的“朝”是一个意思,不是王弼说的“朝,宫室也;除,洁好也”,如果按王弼的意思,那么老子则是在胡诌而已。因为,宫室的洁好不会是仓甚虚的原因,何况西周乃至以前“王”都还没有注重“宫殿”、“朝廷”的建设,中国人还没有养成那样骄奢淫逸的坏毛病!“除”,在这里是时间过去的意思;朝甚除,日子过多地荒废过去了,这样才能与下一句紧密相连,才能造成“田园荒芜”,没有收成,仓库也就没有粮食来装只能“空虚”而已。
在统治者的眼中,在高官显贵的眼里,在“智者”、“众人”的心目中,“盗”是不法之民中的“民所为之”,他们是“盗”!然而,他们谁也不去查找造成民之所以为“盗”的原因?因此,“盗夸”这才是老子真正的揭露:统治者的你才是强盗的头子!夸,放大也,夸大也,盗之最,还有再过的吗?只有你这个强盗头子了!(联系3章的“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这些道理都是一致而统一的。)
【字词句注释】
使我介然有知:介,(动)在两者当中;介然,《孟子•尽心下》中有:“山径之蹊闲,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闲不用则茅塞之矣”,显然此处的“介然”是“时不时地”意思;但是,《荀子•修身篇》:“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这里的“介然”是确实相信,毫无怀疑的意思;另外,考虑帛书乙本没有“然”字,是:“使我介有知”;使我介然有知,(以往的经验教训)使我准确地知道;
行于大道:行,走;大道,大路,意指:统治者按照“保证、保障民得”这个道理办事,就是“行于大道”; 行于大道,(统治者)按照“保证、保障民得”的道理办事;
唯施是畏:唯,唯一、唯独;施,施行、施展、实施;畏,害怕;唯施是畏,惟独是怕他(走错了道);
大道甚夷:夷,平坦、平易;大道甚夷,大道是那样的平坦(“保证、保障民得”的道理是大家都清楚明白而人人皆知的);
而民好径:民,民众;径,邪路,不是正常生存、生活之路;而民好径,然而,民众却被逼迫得不得已而走上了“民生生之动皆之死地”的不归之路!
朝甚除:朝,早晨,日子、天,朝朝暮暮、一天又一天,这里的“朝”与我订正的24章(原通行本23章)内面的“朝”是一个意思,不是王弼说的“朝,宫室也;除,洁好也”,如果按王弼的意思,那么老子则是在胡诌而已;除,在这里是时间过去的意思;朝甚除,日子过多地荒废过去了;
田甚芜:田,田园;甚,过分;芜,荒芜;田甚芜,田园过多地荒芜了;
仓甚虚:仓,装粮食的仓库;虚,空虚、没有;仓甚虚,仓库空虚;
服文采:服,衣服,穿(衣服);文采,典雅华丽,指织物的花纹、是高档贵重的材料造成的;服文采,(统治者)穿着华丽的衣服;
带利剑:佩带锋利的宝剑;
厌饮食:厌,满足、贪得无厌,同餍、饱食;厌饮食,饱足精美的饮食;
财货有馀:搜刮足馀的财货;
是谓盗夸:是谓,这叫做;盗,不正当取得财货的行为;夸,夸大、放大;是谓盗夸,这叫做强盗头子;
非道也哉:非,错误、不对;道,“保证、保障民得”的道理;非道也哉,这样一来,统治者的天职就忘记得一干二净,这还能够符合“保证、保障民得”的道理吗?
【译文】
以往的历史经验教训,使我准确地知道,统治者按照“保证、保障民得”的道理办事,惟独是怕他走错了道;大道是那样的平坦(“保证、保障民得”的道理是大家都清楚明白而人人皆知的;放下架子与民众打成一片,就能够知道民众的需求是什么);然而,民众却被逼迫得不得已而走上了“民生生之动皆之死地”(50章)的不归之路!
日子过多地荒废过去了,田园过多地荒芜了,仓库已经空虚;统治者的你却穿着华丽的衣服,佩带锋利的宝剑,饱足精美的饮食,搜刮足馀的财货!你这是在干什么?这叫做强盗头子的行为!
这样一来,统治者的天职就忘记得一干二净,这还能够符合“保证、保障民得”的道理吗?这已经离开“道”很远了(非道也哉)!
【读后】
这是自盘庚规定“式敷民得,永肩一心”以来,所有的后继之王都能够知道这一“王”的准确职责。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王和智者、众人的不断腐蚀、践踏几临崩溃;显然,这曾经经过武丁、古公亶父的努力,补充、完善而成为“保证、保障民得”,才使得这一传统好不容易坚持到西周。西周执政以来,每况愈下的政绩致使周厉王逃亡到“彘”而病死无归!这才有周宣王的励精图治、反省过去,展望未来。和单逨共同学习古公亶父的《德》论之中的规定,共同一起学习60年。使得“保证、保障民得”在我国的历史上重新“站立”起来,重新出现在的文献(古老的《尚书》,修订于周宣王43——45年)之中,重新出现在单逨于周幽王5年所作《老子》的著作之中!
这才有本章对统治者直接鞭打的可能,这个权利是周宣王授予单逨的,并且命单逨作了十个鼎成为永久的“纪念”。
【历史性的错误】
我们的文人墨客知识分子,大多不善于作领导工作,都不会从领导方法入手来研究问题、看问题。所以在上一篇就脱离了领导工作的行为去闭门造车,于是在这里也就不得要领而去硬性解读……
【亟待开展研究探讨的问题】
睁眼不识民情,可能是某些人的通病。利用权势推卸责任、转嫁罪责都是简便易行的容易事情!可是问题依然如故,并且日益……
【附】王弼的《注老子》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言若使我可介然有知,行大道于天下,唯施为之是畏也。大道甚夷,而民好径。言大道荡然正平,而民犹尚舍之而不由,好从邪径,况复施为以塞大道之中乎?故曰“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甚除,朝,宫室也;除,洁好也。田甚芜,仓甚虚,朝甚除则田甚芜、仓甚虚,设一而众害生也。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馀,是为盗夸。非道也哉!凡物不以其道得之,则皆邪也,邪则盗也;夸而不以其道得之,窃位也。故举非道,以明非道则皆盗、夸也。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恨地无环 2007-8-12 09:25 -100 已多次告知:请将《老子》注译的后续章节以回帖形式发于主帖之后。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陈光柱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18
帖子 307
编号 150551
注册 2007-5-1


发表于 2007-8-13 09:3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第五十四章——统治者都必须谨言慎行而毕恭毕敬对待“德”,不得滥用

第五十四章——统治者都必须谨言慎行而毕恭毕敬对待“德”,不得滥用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说明】
谁为我们的古老的“国家”建立了“保证、保障民得”的规矩,是成汤制定了“禁三风”才保证了民众的生存、生活景况;是盘庚提出了“式敷民得,永肩一心”才保障了民众们不至于遭受非人的盘剥;是古公亶父规定了统治者“不得”的品德而定义为“德”才使得民众在殷商王朝的桎梏下得到解放!
并且谁都知道:当时的周天下是古公亶父规定了统治者“不得”的品德而定义为“德”,才使得民众在殷商王朝的桎梏下得到解放,也就是古公亶父亲自奠基而建立起来的。之所以,周邑在古公亶父的领导之下,不断地发达兴旺,都是得益于古公亶父建树的《德》论(也就是《归藏》或曰《五典》、《行为规范篇》「简称《为篇》」)。
然而,自西周建立以来,自以为是的统治者们,相继不断践踏古公亶父的规定,并且打着各种自鸣得意的旗号(诸如,重新提出所谓的“仁”、“义”、“礼”……周穆王的自我定格为“天子”、修“吕刑”以及周厉王的“专利”等),修正、背叛原来“统治者‘不得’,而必须‘保证、保障民得’”的“建国”的准则!因此,西周王朝亦步亦趋地每况愈下,就是事在必然的结果了。这些事实,周宣王和单逨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本章就是单逨基于此而指出的。并且,又是对“德”字的具体解释而且通俗化了。
“修之以身,其德乃真”是本章的关键点,也是《老子》文章中“德”字的注脚。“德”是指能够(有权利、有能力)对其所属部分(局部、单个、单一的部位)全面负责而给予高度关注或保护并施以实惠的行为。显然,属于每个具体人的所属部分,除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如五官、四肢的正常活动能力,而且包括自己身体内部的各种脏腑器官的正常运转),当然还包括自己身体的各个具体部位,以及个人能力的完善而完美。个人能力的完善也就包括思维、认识、知识、阅历、看问题的全面性、工作能力的提高……等方方面面。这一系列的完善乃至更加美好(提高乃至于完美)是一个近于“无限”或“无穷”的过程!那么,集中一点来说,“德”就是“保证、保障其所属各个具体部分的‘实惠’(得)”,换言之,“德”是对自己的下属(部位)是不会让它们(他们)遭受到任何(自己或他人、意外或必然、有意或无意)的伤害或侵犯。显然自己是有这个权利和职责的,因为自己是处于“领导者”(主宰、驱使属于自己的身体的各个部位乃至从属于自己的生活、能力、认识……的各个具体方面)的地位!这是他人不能相提并论的。因为他人还有一个从属环境问题,还有一个自我保护条件受到某些限制的问题。例如,一个生存在社会最低层的民众,他(她)就会受到环境、条件、经济、文化、地位、教养、素质、习俗……等的这样或那样的制约,他(她)有什么资格或权利去“寻求”“德”的拥有?他(她)能够“保护”他(她)自己不饿肚子吗?他(她)能够“保护”他(她)自己能够衣着西装革履吗?他(她)能够“保护”他(她)什么呀?
因此,在古公亶父建立(规定)了“德”论以后的西周整个时间,人们都谨言慎行而毕恭毕敬对待“德”,从不滥用!即便是活着的统治者,也不敢自称有“德”,也看不到他的下属恭维他而夸他有“德”。只有统治者死后盖了棺,后人才恭维他而称其有“德”。
所以,“修之于身,其德乃真”就是问题的关键。统治者如何使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对“德”的认识能力,如何使自己的这种认识能力的保持并且日益完善而达到“炉火纯青”,从而更好地投入自己的日常工作中来。这就必须靠统治者自己不断学习和锻炼、“磨练”(见前面的2、3、5、7、8、9、10、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等所有的章节)!显然,这不是“道家”所谓的“修炼”——休心养性、练功或炼丹;或者什么“儒家”“修身”之类的“修养身心以培养、锻炼、陶冶自己的德行”;也不是人们通常对“修养”的认识(指通过提高思想以培养完善的人格;或指思想、理论、文艺、知识等方面的一定水平;或指长期养成的待人处事的正确态度)。那么,这个“德”究竟是什么样的呢?是统治者为民众(弱势群体的每一个)着想,必须保证、保障他们的“生存、生活”不会受到伤害或遗弃!统治者不同于所有的人,他必须时刻想到他的基本民众,“一个也不能少”地共同生活、前进!犹如现代的飞机、火车、轮船上所承载的旅客一样“一个也不能少”地必须到达“共同”的目的地!可是历来的统治者,都不能做到这一点,因此他们几乎全部是“缺德”的统治者或“不德”的统治者!他们之所以如此,得感谢所谓的“修炼”、“修身”、“修养”的功劳,替他们转移了统治者职责的问题而为所欲为。回顾中国的历史,只不过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之下,才实行“与民休息”的短暂而宽松的“政策”并美之曰“德政”!
【字词句注释】
善建者不拔:善,善于;建,设立、成立、建树、树立、成就、功绩——为实现“保证、保障民得”所做出的功绩,东汉的许慎说“建”乃“立朝律也”,老子在这里指的是西周初始由古公亶父建立的“德”的观念;不拔,不能更改、不能动摇、不可修正、更不得废止;善建者不拔,善于建立了“德”就不能更改或拔除(废除);
善抱者不脱:善,善于;抱,(动)用手臂围住,这里表示坚守信念(指坚守“保证、保障民得”的信念)、抱住不放;脱,脱离、漏掉;善抱者不脱,善于抱定一个信念就不能脱离;
子孙以祭祀不辍:子孙,儿子和孙子、泛指后代;祭祀,意思是缅怀敬仰并且依此(循此)而为(行);辍,中间停止、中断;子孙以祭祀不辍,子孙后代永远循此“德”而决不中断;
修之于身:修,品行、能力、行为的“磨练”,同于修养、进修的意思;身,身体、自己,“修”还有同于“实践”、或“用之于”自身的意思;修之于身,“实践”、或“用之于”自身;
其德乃真:德,“磨练”自己的“品行、能力、行为”而能够达到“保护”自己的“身体的各个部分以及自己的品行、行为、能力”的日益改进。换言之,保证、保障属于自己的方方面面都能够得到“益处”的改进;真,真切、真实、真诚、确切,实在的(“德”的本意,就是要“保证、保障弱势的民众们中的每一个个体都要得到实惠);其德乃真,(能够考虑到自己身体内外的方方面面)这才是“德”的真实;
修之于家:修,“实践”、或“用之于”“家”的意思;家,家庭,西周或西周以前的“家”是人口众多的大家庭(古公亶父就是殷商晚期的周邑的家长);在西周之时,各个诸侯国内分封的“大夫”的采邑就是“家”;老子在这里的“家”的意思,当然包括一家一户的小家和“大夫”型的“大家”;修之于家,“实践”、或“用之于”自己的“家”;
其德乃余:德,“磨练”自己的“品行、能力、行为”,从而能够考虑到自己家庭内外的方方面面;余,富余;其德乃余,(能够考虑到自己家庭内外的方方面面)这才是“德”的充沛富裕而有余;
修之于乡:修,“实践”、或“用之于”“乡”的意思;乡,西周末年时期的“基层行政单位”;修之于乡,“实践”、或“用之于”自己的“乡”;
其德乃长:长,永远长久(7章,天长地久);其德乃长,(能够考虑到自己“乡”的内外的方方面面)这才是“德”的永远长久;
修之于国:修,“实践”、或“用之于”国的意思;国,诸侯国;修之于国,“实践”、或“用之于”自己的“国家”;
其德乃丰:丰,丰收、丰满、丰富而民众最大受益;其德乃丰,(能够考虑到自己国家内外的方方面面)这才是“德”的丰富而诸侯国的国泰民安;
修之于天下:修,“实践”、或“用之于”天下的意思;天下,周天下;修之于天下,“实践”、或“用之于”自己的“周天下”;
其德乃普:普,普遍、无一遗漏;其德乃普,(能够考虑到自己周天下内外的方方面面)这才是“德”的普遍而无一民众会遗漏、民众们都幸福美满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80章);
故以身观身:故,所以、必须要;以,用、拿、按;身,自己;观,看、观察、认识、看法、仔细察看或了解、认真地看;身,(全面)自己身体内外的方方面面(必须受到自己的“细致入微”、真心实意的“关照”或“照顾”);故以身观身,所以必须要用自己来关照自己的内外的方方面面的心情;
以家观家:以,用;家,家庭要生存生活下去,要前进,要整个家庭生活美满幸福。然而家庭内就会有不会言说的婴幼儿、失去生活能力需要精心照顾老病残,就会成为家庭的负担,成为家庭前进中的难题,但是,必须正视它,圆满地解决它,从而,大家彼此(包括婴幼老弱病残)美满幸福;家,面对难题而解决了的家庭;以家观家,用家庭前进的角度,来解决家庭中实际的问题,带领大家一起前进;
以乡观乡:用“乡”共同发展的角度,来解决“乡”中实际的问题(“乡”中的“弱势群体”——生活贫困、极度贫苦的民众,以及婴幼老弱病残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但往往被人们忽视),带领大家一起共同发展富裕;
以国观国:用国家(诸侯国)共同发展富裕的角度,来解决国家中实际的问题(国家中的“弱势群体”——生活贫困、极度贫苦的民众,以及婴幼老弱病残同样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但往往被人们忽视),带领大家一起共同发展富裕而真正做到国泰民安;
以天下观天下:用周天下共同发展富裕欣欣向荣的角度,来解决周天下之中实际的问题(天下之中的“弱势群体”——生活贫困、极度贫苦的民众,以及婴幼老弱病残同样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但往往被人们忽视),带领大家一起共同发展富裕欣欣向荣,民众们都幸福美满地“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吾何以知天下然哉:吾,我;何以,凭什么;知,知道;天下,治理天下;然,如此、这样;吾何以知天下然哉,我凭什么知道治理天下(国家)是要这样呢?
以此:就是要用“德”的方法、就是要注意、注重解决“弱势群体”——生活贫困、极度贫苦的民众的方法!
【译文】
善于建立了“德”就不能更改或拔除(废除),善于抱定一个信念就不能脱离,子孙后代永远遵循此“德”而决不中断。
把“德 ”“实践”或“用之于”自身,(能够考虑到自己身体内外的方方面面)这才是“德”的真实;把“德”“实践”或“用之于”自己的“家”,(能够考虑到自己家庭内外的方方面面)这才是“德”的充沛富裕而有余;把“德”“实践”或“用之于”自己的“乡”,(能够考虑到自己“乡”的内外的方方面面)这才是“德”的永远长久;把“德”“实践”或“用之于”自己的“国家”,(能够考虑到自己国家内外的方方面面)这才是“德”的丰富而诸侯国的国泰民安;把“德”“实践”或“用之于”自己的“周天下”,(能够考虑到自己周天下内外的方方面面)这才是“德”的普遍而无一民众会遗漏、民众们都幸福美满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80章);
所以必须要用自己来关照自己的内外的方方面面的心情,用家庭前进的角度,来解决家庭中实际的问题,带领大家一起前进;用“乡”共同发展的角度,来解决“乡”中实际的问题(“乡”中的“弱势群体”——生活贫困、极度贫苦的民众,以及婴幼老弱病残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但往往被人们忽视),带领大家一起共同发展富裕;用国家(诸侯国)共同发展富裕的角度,来解决国家中实际的问题(国家中的“弱势群体”——生活贫困、极度贫苦的民众,以及婴幼老弱病残同样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但往往被人们忽视),带领大家一起共同发展富裕而真正做到国泰民安;用周天下共同发展富裕欣欣向荣的角度,来解决周天下之中实际的问题(天下之中的“弱势群体”——生活贫困、极度贫苦的民众,以及婴幼老弱病残同样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但往往被人们忽视),带领大家一起共同发展富裕欣欣向荣,民众们都幸福美满地“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我凭什么知道治理天下(国家)是要这样呢?就是要用“德”的方法、就是要注意、注重解决“弱势群体”——生活贫困、极度贫苦的民众的方法!
【读后】
这是老子进一步通俗化的叙述“德”,并且让人们清晰地看到,“德”的实用性!任何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在他雄心勃勃登上统治者“宝座”之前,大都信誓旦旦要如何如何改善民众的生存、生活……然而,没有过上几天,在身边、眼前、周围的一片歌颂、赞扬、奉承……等的声浪包围之中,手舞足蹈忘乎所以,把原来的承诺丢到九霄云外而沉溺在忙碌(或安闲)的日常事务之中。这就是一个“缺德”或“不德”的统治者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外以来的历史。
一些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德”,却在那里高喊着要执行“德政”!然而,他们骨子里却执行的是孟子所说的“善政得民财”!他们维持的局面是如何从民众中榨取财富,如何使用最广泛、最廉价、最听话而“心甘情愿”、没有丝毫反抗能力而又比比皆是的廉价而实用的“劳动力”!
【历史性的错误】
历来的错误在于“滥用”此章!把对统治者一人的教训、教导的箴言,无限扩大到面对所有的人,于是形成了说不明白而且越说越糊涂的尴尬境地。
从而,致使不少的人步其人家的后尘,学舌什么“修身”、“克己”、在于自我修炼而不问”他“身外”之事!于是,事不关己则不闻不问,管它什么黑暗、民众的苦难等等一切都与他没有任何关系,只要自己重视自己的修炼而能够得到一官半职就心满意足了。这些是什么样的人,这不正是儒家子弟的画像吗?
虽然“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源于《老子》的本章,但是“儒家”却是歪曲了《老子》的宗旨,背叛了中华民族古以有之的基本理念,而为封建专制的天子独尊而服务。
【亟待开展研究探讨的问题】
如何正确对待本章,如何明确“德”的作用?这不是小事,是国家大事!
    【附】
王弼的《老子注》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固其根而后营其末,故不拔也。善抱者不脱,不贪于多,齐其所能,故不脱也。子孙以祭祀不辍。子孙传此道以祭祀,则不辍也。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以身及人也。修之身则真,修之家则有余。修之不废,所施转大。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彼皆然也。以天下观天下。以天下百姓心观天下之道也。天下之道逆顺吉凶,亦皆如人之道也。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此,上之所云也。言吾何以得知天下乎?察己以知之,不求于外也,所谓不出户以知天下者也。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恨地无环 2007-8-13 11:04 -100 已多次告知:请将《老子》注译的后续章节以回帖形式发于主帖之后。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陈光柱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18
帖子 307
编号 150551
注册 2007-5-1


发表于 2007-8-14 08:4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第五十五章——统治者必须有益于民众的生活、生存,才是“益生”

第五十五章——统治者必须有益于民众的生活、生存,才是“益生”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
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说明】
这是“德”问题探讨的继续,是一个极其通俗的比喻。一个“德”的观念深厚的统治者,他就像赤子初生,整天被保护在父母以及监护人的范围之下,毒虫蛇蝎自然不会对他进行伤害;凶猛的虎豹豺狼也近不了他的身边;再厉害的猛禽也没有办法将他叼走。而这一切是“赤子”的“特异功能”的本领吗?不是!是他的父母以及监护人保护了“赤子”、保护了弱小没有任何自卫能力的婴幼儿。因此,老子教导的是:统治者必须生活、生存在民众(父母以及监护人)之中!必须摆正这个必然的关系,才能做好一个统治者所应该做好的工作。如果不是这样,那么他只能是一个为所欲为、发号司令、一意孤行而凶残的暴君;或者是庸碌无能、昏昏庸庸、一事无成的“儿皇帝”(主见都在别人的意念之中)。
“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没有超出‘他’生存存在的限度”的“自然”状态,都是婴幼儿“正常”生存、生活的普遍现象,不会因为有这样的现象就影响到婴幼儿的正常成长!这种现象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的正常现象,老子把符合这样的“自然”现象叫做“和”;知道这个现象,就叫做懂得了日常生活的“常识”;知道了这个日常生活的“常识”,当然就明白了客观事物的道理。所以要处处保证、保障民众的生存环境,这就叫做“益生”;反之就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而“逞强”并一意孤行,当然就不符合道理!然而,50章的“而民之生动之皆死地”正是社会现实(统治者及其众人)所造成的,这与统治者的职责——“益生”,形成强烈的对比。显然,老子的目的是要求统治者必须履行自己的职责——“益生”,而不是逞个人之强一意孤行或庸碌无为听任纵容智者众人的胡作非为而危害民众。
“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是本章的关键。显然“益生”不是“贪求丰厚享受”、也不是“纵欲贪生”。老子这里的“益生”是针对“生生”、“皆死地”(50章)而说的,是要统治者为民众造成适宜生存、生活的环境,有利于民众的生活、生存环境!因此,“心使气曰强”就是统治者的不管民众的死活而一意孤行地横蛮无理任意破坏民众的生活、生存环境!当然这样就会有两个方面,一是统治者自己造成,二是由智者众人为非作歹所致!于是,“益生”必须是统治者的职责,是统治者的天职,什么时候都是不能动摇的统治者执政的绝对观念!
我们从前面可以看到,老子一再地用“谷”的形象来比喻统治者的“德”,也就是说,“德”要像“谷”内所拥有的水一样源源不断而无偿地供应给“下面”所需要的各个方方面面(老子在前面就已经做出了严格的规定“上德若谷”——统治者的“德”必须要像“谷”一样)。
(在我订正的40章[通行本41章]的关于“上德若谷”的问题的探讨之中,回答什么是“德”的问题:“德”只能是统治者所应该拥有的品德,“上德若谷”就是老子按古公亶父的“德”的精神而具体做出的“德”的明确、简单的规定!这个精神贯彻在《老子》的全书之中。)
老子在本章给“德”指出了又一个相类似的明确而现实的规定:民众必须“益生”而不是50章的“而民之生动之皆死地”!一个国家是否有“德”?那么必须看这个国家的民众的生存、生活的适宜或改善与否!也就是说,民众的生存、生活是否得到统治者源源不断的保护、保证、保障以及不断地改善、改进!显然,这与“上德若谷”是一致的,同时“益生”又是多么实在而现实的检验“民得”的实用“具体标准”(具体指标)。当然不是眼前所看得到的,也必定包括眼前所看不到的,是“一个也不能少的”共同前进、共同富裕、共同“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字词句注释】
含德之厚:含,东西放在嘴里,不咽下也不吐出,老子的意思是统治者对“德”的珍贵,犹如含英咀华的“含”字一样;德,统治者最大限度为每一个“弱势”的民众造成适宜于他们生存、生活的环境;厚,最大化、最大限度;含德之厚,统治者的“德”行做得最好的;
比于赤子:比,比喻;赤子,刚出生的婴儿;比于赤子,就像初生的婴儿一样(统治者与民众是水乳交融的母子亲情相依为命的特殊关系;民众是统治者的父母,岂有父母不保护自己儿女的道理);(所以,)
毒虫不螫:毒虫,通常指蛇、蝎子、蜈蚣、蜂之类的的“虫子”;螫,同“蜇”,指有毒腺的虫子刺人;毒虫不螫,毒虫不会螫伤他;
猛兽不据:猛兽,凶猛的野兽,通常指虎豹豺狼之类的野兽;据,四肢的猛兽用两个前肢扑咬为“据”;猛兽不据,猛兽不会撕咬吞噬他;
攫鸟不搏:攫,(动)抓;攫鸟,用利爪捕食的猛禽为攫鸟;搏,扑上去抓;攫鸟不搏,猛禽不会叼走他;(这是由于他生存、生活在“保护”之中,所以一切危险都会远离他;)
骨弱筋柔而握固:骨弱筋柔,初生的婴儿的筋骨是柔软柔弱的;握固,握力牢固;骨弱筋柔而握固,(虽然他,)骨弱筋柔没有什么力量,但是他的小手却“握力”牢固;
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未知,不知;牝,(形)指鸟兽雌性的;牡,(形)雄性的;牝牡,指男女;合,交合;朘,(形)缩、减,指婴幼儿的卷缩的小生殖器;作,(动)起、振作、挺举、翘起;朘作,比喻初生的婴儿卷缩的小生殖器可以勃起;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虽然他刚出生不久,还)不知什么是男女交合之事,但是他的小生殖器却常常能够勃起;
精之至也:精,精力、精气;至,极、最,这里形容精力或精气充沛;精之至也,这是他(自然成长过程中的必然现象,所以说他是)精力充沛所致;
终日号而不嗄:终日,全天、一整天;号,大声哭;嗄,(形)嗓音嘶哑;终日号而不嗄,他一天到晚大声啼哭而不显得声嘶力竭;
和之至也:和,是一种态势,“没有超出‘他’生存存在的限度”的“自然”状态、平和状态;至,极、最;和之至也,(这同样是他自然成长过程中的必然现象,所以,同样说他是)自然平和;
知和曰常:知,知道;和,和,一种态势:例如结束“战争”或“争执”(还包括不分胜负)的状态就是一种态势,在这里老子指的是“没有超出‘他’生存存在的限度”的“自然”状态、平和状态,这与前面的“冲(中)气以为和”的“和”是一致的;曰,说、叫做;常,一般、普通、平常、常识性的常,不变的(副)、经常、常数之类的常,它们都是相通的、常识(与16章的“常”也是一致的);知和曰常,知道生命发展过程中的自然平和的必然,就是“懂得”了一般的生活、生存的常识;
知常曰明:知,知道;常,常识;明,明白、明了、清楚、懂得;知常曰明,“懂得”了一般的生活、生存的常识,就会明白、明了客观事物的“道理”;
益生曰祥:益生,有益于民众的生存、生活,也是统治者不可动摇的天职;祥,(形)本义:吉凶的预兆,这里老子偏重于吉利、好的意思;益生曰祥,(从上述之中知道了客观事物的“道理”,作为统治者的你,就必须重视民众的生存、生活问题而“有益于民众的生存、生活问题的改进、改善”,这样的工作就叫做“益生”。)适宜民众的生存、生活的环境,是治理国家的良好朕兆;
心使气曰强:心,意念、思想、想法,统治者不顾民众利益的主观想法;使气,使性子、不按民众利益的需求出发的一意孤行(包括“感情用事”);强,强迫命令、横蛮无理、倒行逆施;心使气曰强,强迫命令、横蛮无理、倒行逆施、一意孤行不顾民众利益就叫做“逞强”;
物壮则老:物,客观事物;壮,强的同义词、已经到头了、不能再继续发展了、必定要走下坡路了(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程序);老,衰老,生命的最后阶段;物壮则老,客观事物的发展到了尽头就是“衰老”;
谓之不道:谓,说、叫做;不道,不合乎道理;谓之不道,这就叫做不合乎道理;
不道早已:不道,不合乎道理;早已,夭折、早死、短命(必须要改变自己的错误想法,把民众的利益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不道早已,不合乎道理,就必定夭折,就必须改变你的做法、改变你的态度、改变你的工作作风;走到“益生”的唯一正确的道路上来!
【译文】
统治者的“德”行做得最好的,就像初生的婴儿一样。统治者与民众是水乳交融的母子亲情相依为命的特殊关系;民众是统治者的父母,岂有父母不保护自己儿女的道理:所以,毒虫不会螫伤他,猛兽不会撕咬吞噬他,猛禽不会叼走他。这是由于他生存、生活在“保护”之中,所以一切危险都会远离他;
虽然他,骨弱筋柔没有什么力量,但是他的小手却“握力”牢固,虽然他刚出生不久,还不知什么是男女交合之事,但是他的小生殖器却常常能够勃起。这是他自然成长过程中的必然现象,所以说他是精力充沛所致;他一天到晚大声啼哭而不显得声嘶力竭,这同样是他自然成长过程中的必然现象,所以,同样说他是“自然平和”;
知道生命发展过程中的“自然平和”的必然,就是“懂得”了一般的生活、生存的常识;“懂得”了一般的生活、生存的常识,就会明白、明了客观事物的“道理”;
从上述之中知道了客观事物的“道理”,作为统治者的你,就必须重视民众的生存、生活问题而“有益于民众的生存、生活问题的改进、改善”,这样的工作就叫做“益生”。适宜民众的生存、生活的环境,是治理国家的良好朕兆;然而,强迫命令、横蛮无理、倒行逆施、一意孤行不顾民众利益就叫做“逞强”;
客观事物的发展到了尽头就是“衰老”;这就叫做不合乎道理;不合乎道理,就必定夭折,就必须改变你的做法、改变你的态度、改变你的工作作风;走到“益生”的唯一正确的道路上来!
【读后】
为什么老子一再的说到统治者是民众的“婴儿”(10章)、“孩”(49章)、“赤子”呢?因为“婴儿”、“孩”、“赤子”的他们,都必须依靠他们的父母,才能生存、才能成长,这是一个明摆着的水乳交融的母子亲情“相依为命”的特殊关系。反过来,“父母焉有不热爱、爱戴自己的儿女?”因此,老子在他的书中简化了这样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或道理)。所以我们读《老子》必须回到老子那个时代、那个年月,才能体现当时人们的思想情感和当时的理论水平,不要不符合实际地无限引申而不知所云……
“不道早已”,老子的话语重心长,不是一个简单的“早死”或“夭折”的问题。既然能够认识到是错误的(因为“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的道理已经知道了),那么你必定只有重新认真地考虑民众的利益。改变你的态度,一切工作的出发点都必须是民众的利益,民众利益必须高于一切!回到“益生”的执政轨道上来,这是规劝执政者掷地有声的金玉良言!
【历史性的错误】
历来不少的人,都以为婴儿的纯真——无知无欲才算是“道“,幼稚地认为通过“修炼”能够达到“婴儿”—— 无知无欲,就是得到了“道”,于是乎……
【亟待开展研究探讨的问题】
如何认识最高领导人和民众水乳交融的关系?应该不应该认识这样的关系?在当代还有实际意义吗?
【附】
王弼《老子注》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蜂虿虺蛇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赤子无求无欲,不犯众物,故毒虫之物无犯之人也。含德之厚者不犯于物,故无物以损其全也。骨弱筋柔而握固,以柔弱之故,故握能周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作,长也。无物以损其身,故能全长也。言含德之厚者,无物可以损其德、渝其真。柔弱不争而不摧折,皆若此也。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无争欲之心,故终日出声而不嗄也。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物以和为常,故知和则得常也。知常曰明,不皦不昧,不温不凉,此常也。无形不可得而见,曰明也。益生曰祥,生不可益,益之则夭也。心使气曰强。心宜无有,使气则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老子绎读》五十五章
    老子崇尚无欲、无为,反对知识。像无知无欲的婴儿那样才算最符合“道”的标准,经常保持柔弱、无知的状态,才可以避免灾祸,违反“道”,则自促死亡。
含德之厚,               包含的“德”的深厚程度,
比于赤子。               应该像无知无欲的婴儿。
毒虫不螫,               毒虫不刺他,
猛兽不据,               猛兽不搏他,
攫鸟不搏。               恶鸟不抓他。
骨弱筋柔而握固。         「他」骨弱、筋柔,而握力牢固。
未知牝牡之合             他还不知道什么是男女交合
而朘作,                 而他的小生殖器常常勃起,
精之至也。               因为他有充沛的精气。
终日号而不嗄,           他一天到晚号啼,而不显得力竭声嘶,
和之至也。               因为他平和无欲。
知和曰常,               认识平和叫做“常”,
知常曰明。               认识“常”叫做“明”。
益生曰祥,               贪求丰厚享受叫做灾殃,
心使气曰强。             欲望支配精气叫做逞强。
物壮则老,               「追求」强壮必致衰老,
谓之不道,               叫做“不道”,
不道早已。               “不道”,必促使死亡。
任法融的《道德经释义》: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
此章以“赤子”比喻修道之深、养德之厚的妙用。《庄子•逍遥游》云:“……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将磅礴万物以为一世蕲乎乱,孰弊弊焉,以天下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这是对得道之妙用的具体体会。
得道之真人,气足神旺,身体健康,冬天不冷,夏天不热,入水不溺,入火不焚,体性纯全,自我调控,邪魔不入,百病不生,体格柔和,动静自如,元气淳和,无思无虑,若初生之婴儿。毒虫见之不刺,猛兽见之不扑,恶鸟见之不抓。虽然骨嫩筋柔,握持却很牢固。上人不知男女交合之事,阳物却常勃起。这是因为他的元精、元气、元神极为充沛。他终日哭叫而声不哑,这是因为他先天元气淳和之故。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
知道了阳阴平衡,元气淳和,就叫做“常”。知道了“常”就叫做“明”。
为了长命而厚其生,欲人为地追求长生、愈达不到目的。只有自然无为,不贪生,不厚生,无意于长生,才能自自然然延长寿命。静极生动,只有心静下来,去除杂念,不思不想,元气才能自行畅通,流经百脉。如果用意志支配精气,必然破坏气流的正常秩序,扰乱它的正常运行。这是“有为”,是人为的逞强,此乃炼功之大忌。
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气强硬,使肌肤强壮,然而物强壮了就要衰老,走向反面。这就是失了冲和之性——“常”,也就是背离了“道。”背离了“道”,不仅不能长生,反而会过早夭亡。
养生之道和处世之道,最宜谦下柔和,若心静神清,其气自然柔和深长。心不静则意不定,意不静则神不凝,神不凝,心必粗暴、强硬。气的柔和及强硬其根在心。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恨地无环 2007-8-14 08:50 -100 已多次告知:请将《老子》注译的后续章节以回帖形式发于主帖之后。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陈光柱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18
帖子 307
编号 150551
注册 2007-5-1


发表于 2007-8-15 08:3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第五十六章——统治者必须和民众同其“尘俗”,才不会“感情用事”

第五十六章——统治者必须和民众同其“尘俗”,才不会“感情用事”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塞其兑,闭其门;和其光,同其尘;挫其锐,解其纷。是谓玄同。
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说明】
知道道理却只言说而不“做”(落实到实际行为之中),这说明他根本不懂得“道理”!不懂得道理的人,有意无意都必定走向“感情用事”的行列而危害于国家、危害于民众!那么他们就自动落入“听从身边人的‘鼓惑’、听从‘枕头’旁边的话语”错误行为的局限之内。
“闭其门,塞其兑”是不能“听从身边人的‘鼓惑’、听从‘枕头’旁边的话语”。也就是不能凭着“感情用事”、用“仁爱”而处世:只看自己身边(圈子内)、只听自己亲近(愉悦、喜欢)的人的话,能够主导自己统治者的职责吗?这是天大的笑话!所以,这才有由于“仁爱”、感情用事所造成的“亲、疏,利、害,贵、贱”等社会上出现的六大根本罪恶问题。其贻害是形成“是非不分、真假难辨”的糊涂而“官僚”的社会治理!这显然是《老子》一书的根本准则,贯穿在《老子》一书的始终。
这是统治者的经验之谈,这是周宣王的切身经验,只有他的师友——单逨,才能够获得这样的经验、再现这样的经验。那时侯文字简约,待到春秋战国就逐渐被淡化而忘却,后人当然不知所以。故此,汉以后的文人的胡乱臆测,就情有可原(不知者不为“罪”)。因此,老子在本章的意思,历来自以为是的文人墨客连边都没有挨着。显然,到现在谁都不知道这是对所谓传统“仁义礼”的深刻彻底揭露和批判!
必须按帛书订正为:“塞其兑,闭其门;和其光,同其尘;挫其锐,解其纷;”这样,既能说明老子所阐述的问题,也符合老子习惯的论述“笔法”(思维方法);同时这也证明了帛书——官方本的“正确”,通行本(王弼本或河上公本)不但是社会本,而且其来路也就“不正”。
【字词句注释】
知者不言:知,(动)知道,对统治者的“天职”的真正知道;者,统治者这个人;言,只会言说、只停留在口头上、只能夸夸其谈——甚至是不切合实际地(背离统治者的天职似的)夸夸其谈;知者不言,懂得“保证、保障民得”道理的统治者从不乱说(不会凭着“感情用事”);
言者不知:言者,只会言说、只停留在口头上、只能夸夸其谈——甚至是不切合实际地(背离统治者的天职似的)夸夸其谈的统治者(完全凭着“感情用事”);不知,他根本不懂得治理国家的真正道理;言者不知,信口开河、到处乱讲的统治者就不知道执政为民的根本道理(只会凭着“感情用事”);
塞其兑:塞,闭塞、阻塞、不听从身边人的“鼓惑”、不听从“枕头”旁边的话语;兑,指“言听计从的耳朵”;塞其兑,(必须)塞住他只听(身边以及亲近的人“小报告”、谗言的)“耳朵”;  
闭其门:闭,关闭、意思为,少说或不说与民众利益没有关系的话;门,口、指张嘴说话的口;闭其门,(必须)关闭他信口开河、到处乱讲的嘴巴;
挫其锐:挫,压下、降低;锐,指自己统治者至高无上的“权力”的“锋芒”——锐不可挡;挫其锐,(必须)压住、不要表现自己是统治者的至高无上、不可一世的气焰而走到哪说到哪地“瞎指挥”!
解其纷:解,分开、分辨(出事物的主次头绪来);纷,同“棼”,杂乱、纷繁、没有头绪——头绪多而杂乱,意指:统治者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天职——“保证、保障民得”而认识杂乱陷于无头绪的“忙碌”日常事务的胡乱指挥之中;解其纷,统治者要善于分辨纷乱繁杂的日常事务;
和其光:和,(动)和谐地跟着唱、一唱百和的和;光,荣誉、光大,指成汤、盘庚、古公亶父等创建的“保证、保障民得”光芒万丈的道理;和其光,要与成汤、盘庚、古公亶父等创建的“保证、保障民得”光芒万丈的道理融于一体;
同其尘:同,相同、同一;尘,尘世、尘俗,意指社会中最基本民众所想、所追求的利益;同其尘,这就必然与民众同其“尘俗”;
是谓玄同:是谓,这就叫做;玄,研究、探讨、认识、学问;同,与民众相同、同一;是谓玄同,这就叫做与民众同一的“学问”;
故:因此、所以;
不可得而亲:不可,决不能、不可以、不可能(潜在表示必须或一定不能因为统治者的所谓的“仁爱”作为而造成的……);得,得到、因为统治者的错误而带来的;亲,亲密、亲人的特殊关系(隐含统治者执政不能以事论事而陷入“感情用事”的泥坑之中);不可得而亲,不可能因为统治者的错误——“感情用事”而带来与统治者亲近;
不可得而疏:不可,决不能、不可以、不可能(潜在表示必须或一定不能因为统治者的所谓的“仁爱”作为而造成的……);得,得到、因为统治者的错误而带来的;疏,疏远,非亲密、不是亲人的特殊关系(隐含统治者执政不能以事论事而陷入“感情用事”的泥坑之中);不可得而疏,不可能因为统治者的错误——“感情用事”而带来与统治者疏远;
不可得而利:不可,决不能、不可以、不可能(潜在表示必须或一定不能因为统治者的所谓的“仁爱”作为而造成的……);得,得到、因为统治者的错误而带来的;利,(动)便利,(名)利益(隐含统治者执政不能以事论事而陷入“感情用事”的泥坑之中所带来的“便利”或“利益”);不可得而利,不可能因为统治者的错误——“感情用事”而带来的“便利”或“利益”;
不可得而害:不可,决不能、不可以、不可能(潜在表示必须或一定不能因为统治者的所谓的“仁爱”作为而造成的……);得,得到、因为统治者的错误而带来的;害,伤害、祸害(隐含统治者执政不能以事论事而陷入“感情用事”的泥坑之中所带来的“伤害”或“祸害”);不可得而害,不可能因为统治者的错误——“感情用事”而带来的“伤害”或“祸害”;
不可得而贵:不可,决不能、不可以、不可能(潜在表示必须或一定不能因为统治者的所谓的“仁爱”作为而造成的……);得,得到、因为统治者的错误而带来的;贵,(形)价格高、价值大与“贱”相对,评价高、值得珍视或重视、宝贵、可贵,意指“地位”因为受到统治者的“影响”而变化的“结果”;不可得而贵,不可能因为统治者的错误——“感情用事”而带来的“地位”变化的高贵;
不可得而贱:不可,决不能、不可以、不可能(潜在表示必须或一定不能因为统治者的所谓的“仁爱”作为而造成的……);得,得到、因为统治者的错误而带来的;贱,(形)跟“贵”相对,指由于受到统治者的影响而变化的“结果”;不可得而贱,不可能因为统治者的错误——“感情用事”而带来的“地位”变化的“低贱”或“卑贱”;
故为天下贵:故,所以;贵,珍贵、宝贵;故为天下贵,这才为天下有作为的统治者所珍贵而尊贵!
【译文】
懂得“保证、保障民得”道理的统治者从不乱说,不会凭着“感情用事”而处理大小事务;信口开河、到处乱讲的统治者就不知道执政为民的根本道理,就只会凭着“感情用事”。
对于这样的统治者必须塞住他只听(身边以及亲近的人“小报告”、谗言的)“耳朵”,必须关闭他信口开河、到处乱讲的嘴巴;还必须压住、不要表现自己是统治者的至高无上、不可一世的气焰而走到哪说到哪地“瞎指挥”,统治者还要善于分辨(处理)纷乱繁杂的日常事务;要与成汤、盘庚、古公亶父等创建的“保证、保障民得”光芒万丈的道理融为一体,这就必然与民众同其“尘俗”。做到这些,这就叫做与民众(思想、利益要求)同一的“学问”!
所以,不可能因为统治者的错误——“感情用事”而带来与统治者亲近,亦不可能因为统治者的错误——“感情用事”而带来与统治者疏远;不可能因为统治者的错误——“感情用事”而带来的“便利”或“利益”,亦不可能因为统治者的错误——“感情用事”而带来的“伤害”或“祸害”;不可能因为统治者的错误——“感情用事”而带来的“地位”变化的高贵,亦不可能因为统治者的错误——“感情用事”而带来的“地位”变化的“低贱”或“卑贱”。
这样,只有这样,只能这样,才能够为天下有作为的统治者所珍贵而尊贵!
【读后】
这真不愧为是统治者自己的金玉良言,这只能是周宣王执政四十余年以后的肺腑之言。老子记录了他的言语而流传到现在乃至将来,永远都不会失去她灿烂的光辉!统治者与民众“和其光,同其尘”,这是多么朴实的语言和简单的理论!然而几千年来,统治者们做起来就是那么的难……
可惜而遗憾的是,统治者们却不把《老子》当一回事,这恐怕是有目共睹而不争的事实!不少的统治者我行我素、为所欲为而不断更新变着花样重复提出“仁义礼”、施展着自己的独特“才能”!指使广大的民众却生存、生活在“落后而封闭”的意识形态之中!
【历史性的错误】
以自己对社会的无知,去曲解《老子》,这是不少文人墨客的本领;以自己的花言巧语献媚于统治者稀里糊涂地糊弄民众是他们立足于社会的根本准则。
也许,由于几乎所有人没有担当执政的统治者,没有老子他与周宣王的特殊师友相互认识交流的关系,这如果不是周宣王自己体会的经验之谈,老子也无从谈起!
认真地追根,“谎言”、造假的根源都来源于统治者的“感情用事”!所以,西周以前的至理名言:“国之有咎在予一人”,就是统治者的大实话。
【亟待开展研究探讨的问题】
如何理解民众的正常生活、生存,可能是认识问题的关键。被身边、眼前、正面的大好河山、花团锦簇、五彩缤纷绚丽的报道、歌颂搅和得如痴如醉,沉迷在“英明、伟大”的赞美声中,那就什么也看不到了……
【附】
帛书甲本:□□弗言言者弗知塞其闷闭其□□其光同其(尘)坐其兑解其纷是胃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而贵亦不可得而浅固为天下贵
帛书乙本:知者弗言言者弗知塞其闷闭其(兌)闭其门和其光同其尘锉其兑而解其纷是胃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亦□□□而□□□□而利□□□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王弼《老子注》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因自然也。言者不知。造事端也。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含守质也。解其分,除争原也。和其光,无所特显,则物无所偏争也。同其尘,无所特贱,则物无所偏耻也。是谓玄同。
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可得而亲,则可得而疏也。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可得而利,则可得而害也。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可得而贵,则可得而贱也。故为天下贵。无物可以加之也。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恨地无环 2007-8-15 09:48 -100 已多次告知:请将《老子》注译的后续章节以回帖形式发于主帖之后。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陈光柱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18
帖子 307
编号 150551
注册 2007-5-1


发表于 2007-8-16 09:1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第五十七章——统治者不能造成“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物滋彰,盗贼多有”的现象。

第五十七章——统治者不能造成“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物滋彰,盗贼多有”的现象。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物滋彰,盗贼多有。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说明】
“以正治国”,说起来简单,然而却很难做到。冠冕堂皇的道理,引人入胜的慷慨言辞,甚至蛊惑人心而动听的“治国”方略等等都只能是台面上、公开而忽悠民众的东西;实际上,却是“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物滋彰,盗贼多有”的人们见怪不怪而“残酷”的社会现实。人们居然看着这样的现实麻木不仁而埋怨民众的无知、落后……
这几篇文章都是连贯的。前面我们看到统治者与民众“和其光,同其尘”,这是多么朴实的语言和简单的理论。本章具体指导统治者应该如何作为,如何按古公亶父的规定办事。这个规定是“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说起来好象容易,做起来为什么都难以办到?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出在统治者自身,出在他不就事论事而感情用事,出在他纵容、庇护“智者、众人”的“伎巧”铺天盖地而愚弄民众,出在他成为为非作歹、变着花样残酷地搜刮民脂民膏而致使民众家破人亡、难以生存的坚强后盾!这是多么残忍而堂皇的执政,除《老子》以外有谁诉说过?那些尊奉老子为“圣人”、“神明”的人们何曾想到过?
“人多利器”的问题,但,有的版本(包括帛书甲、乙本和楚竹简)是“民多利器”。从36章说的是“国之利器”来看,显然“利器”是属于国家的,是维护、维持社会“治安”的。它不能也不应该从属于民,民无权拥有。因此,“民多利器”是一种社会混乱的错误,是老子对社会现象的揭露、披露。所以,那些用“人多利器”的版本,应该给予改正。
另外,多种版本上是“法令滋彰”,应当订正为“法物滋彰”。因为“法物”同样是极端不利于民众的东西!虽然帛书的甲、乙本都已经残损,但乙本还存有三字:“□物兹章”,因此而订正。显然,大家的“法令滋彰,盗贼多有”的解释是不太通情理的。从文章的意思来看,“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物滋彰,盗贼多有”也应该对应“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因为“忌讳”则是统治者的“有为”而造成的;“民多利器”是统治者的“好动”(不静)而出现的;统治者的“多事”则是民众“贫苦”的原因;统治者提倡、推动千奇百怪的“事物”(法物)的涌现是民众不“朴实”的唯一理由。
另外,所谓的“法令”是从属于“忌讳”的。如果再出现,就是“无意义的重复”,老子在一个具体的章节之中,是不会允许的。
再者,“奇物”和“法物”的理解可能是关键。什么是“奇物”,是稀奇古怪的新鲜事物吗?不是。利国利民的新鲜事物越多越好,老子提倡的就是:“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要做到这样,没有层出不穷的新鲜事物是永远达不到的。然而,感情用事、裙带关系、这样或那样的不正之风、假话的铺天盖地、各种各样的巧设名目忽悠民众的盘剥而得取“民财”……这些是什么,这些就是老子所深恶痛绝的“奇物”;正因为有这样一些“奇物”的出现,才会有“法物”(法,是人制定的;因此由于“法”的出现,相应的稀奇古怪的“奇物”就发生、发展、扩张开来……)的存在市场:“坚持”这样的人们,对待民众毫不手软,他们可以花样翻新运用自如地罚款、没收、巧取豪夺而为所欲为……地“有恃无恐”的“野蛮执法”,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他们在这样作为的时候堂堂正正,有统治者撑腰,有法律、法令作为后盾。民众的苦衷向谁去诉说,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这就是“法物”!民众在这样“法物”的威慑、整治之下只能是“民不聊生”、走投无路,或死、或逃、或乞、或拿(抢)、或盗的过一天算一天……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里的是古公亶父的原话,是《归藏》(或《五典》)的最后一篇,所以,这里的“圣人”就是老子指的古公亶父。
【字词句注释】
以正治国:正,正直、不偏、合乎标准,(含必须“保证、保障民得”的这个唯一的治国标准);治国,治理国家、处理国事;以正治国,以“保证、保障民得”的道理来治理国家;
以奇用兵:奇,罕见的、特殊的、非常的、出人意料的、令人难测的;用兵,调动或指挥军队(以便对“敌人”作战而打败“敌人”);以奇用兵,以出奇制胜的办法来打击敌人而保家卫国;
以无事取天下:无,没有;事,同于48章的“取天下常以无事”,治理国家,统率国家内的臣民必须时时刻刻注意到,没有发生、发展过违背民众利益的大小事情;取天下以无事取天下,以不违背民众利益的大小事情的行为(不搅扰民众)来“管理”国家;
吾何以知其然哉:吾,我,老子的自称;何以,怎么、凭什么;知,知道;然哉,是这样的;吾何以知其然哉,我怎么知道是这样的?
以此:根据就在于;
天下多忌讳:天下,指国家;忌讳,由于社会风俗或个人原因而避忌某些言论和举动,这里指国家(规定)的不许说不许做的“禁令”;天下多忌讳,国家统治者的律令禁戒忌讳越多;
而民弥贫:民,民众,最基本的民众;弥,更加、越;贫,贫苦、贫困;而民弥贫,民众反而越发陷于贫困;
民多利器;利器,36章说的利器是兵器,这和前面第九章中的“揣而锐之”的“锐”字就是指“利器”的,都是指国家执法机器和权力;但这里的意思是“杀人”、械斗的器具、利器;民多利器,民众非生产用的利器(用于械斗、杀人的)多了;
国家滋昏:滋,滋生、增加、增添;昏,黑暗、模糊、混乱;国家滋昏,国家越发陷于混乱;
人多伎巧:人,以统治者为核心的人们:众人、庶官、智者,民众以外的人;伎,同“技”;伎巧,本义是手段或花招,这里显然是指糊弄民众的手段、欺骗忽悠民众的花招;人多伎巧,以统治者为核心的人们的智谋伪巧越多;
奇物滋起:奇,罕见的、特殊的、非常的、出人意料的、令人难测的;物,滋,滋生、增添、加多;起,发生、长出、产生;奇物滋起,奇怪的事物(现象:这样或那样的各种日益翻新花样的“捐”、“税”、“费”、“摊派”、搜刮钱财的名目……等)就出现越多;
法物滋彰: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强制遵守的法律、命令、条例等行为规则;法物,国家允许,但不符合基本民众生活生存底线需求的“千奇百怪”的事物(根据当时法令所能够“折款”的实物:罚款、没收、抵债……以至造成的民众们贫穷潦倒或家破人亡);滋,滋生、增添、加多;彰,明显、显著、显扬;法物滋彰,根据当时法令所能够、以至于造成的民众们贫穷潦倒或家破人亡的事物不断滋生、多有;
盗贼多有:盗,不正当的行为。这是在“善与不善”的“贵难得之货”的引诱下,而滋生的行为;偷、偷窃、盗取、抢劫财物的人;贼,偷东西的人、危害国家和民众的人;盗贼多有,偷盗的人就多起来了;
故圣人云:故,所以;圣人,指古公亶父;云,说(意思是指《归藏》上面的最后一篇文章的语言);故圣人云,因此,古公亶父说;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古公亶父的自称;无为,没有做对民众不利的事情;民,民众;自化,自然顺化、自然归顺、心甘情愿地自我依附、归附于统治者的“无为”之治;我无为而民自化,我没有做对民众不利的事情民众则自然归化;
我好静而民自正:我,古公亶父的自称;好静,不好动(战争——征伐、掠夺性的,或对于民众所谓“闹事”的直接镇压、弹压);民,民众;自正,自然端正、纯正(民众自己有什么资格或能力去征伐或掠夺;当然包括在自己的影响之下生长、滋生起来的“法物”的不正当行为);我好静而民自正,我不喜欢动武则民众自然端正;
我无事而民自富:我,古公亶父的自称;无事,没有奇怪事物(现象:这样或那样的各种日益翻新花样的“捐”、“税”、“费”、“摊派”等等的……)的发生、滋生;民,民众;自富,自然富足(没有这样或那样的各种日益翻新花样的“捐”、“税”、“费”、“摊派”等等的……);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没有奇怪的念头滋生一心一意为民众服务则民众自然富足;
我无欲而民自朴:”我,古公亶父的自称;无欲,没有非分的欲望、与民众“和其光,同其尘”、想民众之所想;民,民众;自朴,自然淳朴、素朴而朴实;我无欲而民自朴,我没有非分的欲望、与民众“和其光,同其尘”则民众自然淳朴。
【译文】
以“保证、保障民得”的道理来治理国家,以出奇制胜的办法来打击敌人而保家卫国,以不违背民众利益的大小事情的行为(不搅扰民众)来“管理”国家。
我怎么知道是这样的?根据就在于:
国家统治者的律令禁戒忌讳越多,民众反而越发陷于贫困;民众之中非生产用的利器(用于械斗、杀人的)多了,国家越发陷于混乱;以统治者为核心的人们的智谋伪巧越多,奇怪的事物(现象)就出现越多;根据当时法令所能够、以至于造成的民众们贫穷潦倒或家破人亡的事物不断滋生、多有,偷盗的人就多起来了;
因此,古公亶父说;
我没有做对民众不利的事情民众则自然归化;我不喜欢动武则民众自然端正;我没有奇怪的念头滋生一心一意为民众服务则民众自然富足;我没有非分的欲望、与民众“和其光,同其尘”则民众自然淳朴。
【读后】
显然,治国是对“自己”的民众,只能是堂堂正正、公开透明,不能搞虚假或玩弄诡秘伎俩,怎么规定的国策,必须应该坚决执行(古公亶父沿用盘庚的规定,“式敷民得,永肩一心”而具体发展为“保证、保障民得”)!但是,对付敌人(用兵)就可以或必须用“奇”(诡秘伎俩甚至可以不择手段)。这一点在近300年以后的孙武直接论述为:兵,诡道也,就是正常现象。可是,在下面一章的“奇”字就不应该忘记它的意思,不应该在执政的问题之上用对待敌人的办法,玩弄花花点子而不顾民众的死活或不择手段。
因此,“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物滋彰,盗贼多有”,这十六个字是民众对社会现象的血泪的控诉!这是人们(有权、有势、有为)不应该在执政的问题之上用对待敌人的办法来对待民众,他们不择手段、玩弄花花点子而不顾民众的死活。
这种现象虽然古以有之,但是我们好象还历历在目而挥之不去!难道不正是我们的民众苦苦煎熬、挣扎在这样的痛苦环境之中几千年了?在50章中的“民之生动之于死地”,民众的活路在哪里?在长期封建专制社会之中还可以不以为然,已经推翻打倒了,这种现象应该化为乌有。但是,曾几何时,它还顽固地存在着,这是为什么?!
【历史性的错误】
几乎所有的人都错误理解了《老子》,当然这里也毫不例外。不是有的人说,老子“就是不要变革,不要有为”。把“人多伎巧,奇物滋起”解释为“人们的技术越巧,新奇产品越充斥”成为了老子看不惯从而反对的现象。(并且在“注”中:“奇物”,奇怪的新产品,即新发明创造的产品,老子认为发明创造新产品引起人们的欲望,不是好的现象,而是社会混乱的苗头。)这是一些什么话,这把老子置于何地?但是,话说回来,他们从来就没有认真对待、认识过老子,他们本来认识的就是一个假老子。于是,他们就用他们的假理论而赢得他们所需要的一切……
【亟待开展研究探讨的问题】
统治者的天职和权利、权力问题是国家的大问题!如何加强统治者的自律、约束、监督、监察、教育……也是一个没有引起注意、注重的现实问题!
应该不应该学习老祖宗古公亶父的教导:“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谁学习?统治者、高级干部、领导人员?这样的教导的现实意义、历史意义、未来意义如何?
【附】
帛书甲本:以正之邦以畸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也哉夫天下□□□而民弥贫民多利器邦家兹昏人多知而何物兹□□□□□□盗贼□□□□□□□□□我无为也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
帛书乙本:以正之国以畸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也才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昏□□□□□□□□□□□□物兹章而盗贼□□是以□人之言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王弼《老子注》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以道治国则国平,以正治国则奇正起也,以无事则能取天下也。上章云其取天下者常以无事,及其有事又不足以取天下也。故以正治国不足以取天下而以奇用兵也。夫以道治国,崇本以息末;以正治国,立辟以攻末。本不立而末浅,民无所及,故必至于奇用兵也。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利器,凡所以利己之器也。民强则国家弱。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民多智慧则巧伪生,巧伪生则邪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立正欲以息邪,而奇兵用。多忌讳欲以耻贫,而民弥贫。利器欲以强国者也,而国愈昏。多皆舍本以治末,故以致此也。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上之所欲,民从之速也;我之所欲唯无欲,而民亦无欲而自朴也。此四者,崇本以息末也。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恨地无环 2007-8-16 09:39 -100 已多次告知:请将《老子》注译的后续章节以回帖形式发于主帖之后。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陈光柱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18
帖子 307
编号 150551
注册 2007-5-1


发表于 2007-8-17 08:4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第五十八章——统治者不能造成少数人的“福”是用民众的大多数的苦难和灾祸换来的

第五十八章——统治者不能造成少数人的“福”是用民众的大多数的苦难和灾祸换来的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说明】
显然这是紧接着“以正治国”的论述的又一篇教育统治者认识“继续深入”的文章!同时,本文中的“正复为奇”就是上一章的继续,因此,必须认真对待“正”和“奇”,也不能再去搞什么新的花样,重新“定义”一个随心所欲的任意解释。
任何国家执政的好坏的检验标准是民众的生活、生存状况!故此,他在文章中处处都离不开民众的生存生活问题,这就说明老子率先提出来的国家执政的好坏的检验标准是民众的生活、生存状况!可是,几千年来,谁注意了、谁执行了?再说一遍,国家执政好坏的检验标准是“民众”的安居乐业,不是所谓“人们”表面现象的兴高采烈!
福与祸是西周和殷商的重大问题,认识全然不同。殷商时期,统治者和他身边的人都高度重视“祸”的危害,特别是造成对于“民众”的“人为”危害。翻开极其有限的甲骨文记录,不难看到,“艰”、“灾”、“祸”随时随地在警示统治者以及他身边的人;经常有“贞旬亡灾”等记录随时随地警示着“艰”、“灾”、“祸”的发生以及怎么样去处理;即便是在王的狩猎和“振旅”(相当于军事训练或演习)的过程之后都要反复询问“往来亡灾”——是否对民众造成“人为”的损害。因为那时侯没有车道,狩猎和振旅都是大型活动,必须有战车参加。虽然选择在民众的“秋收”以后,但还是怕(必然)有损害民众“家园”的事情发生。正因为殷商500余年都很注重对“艰”、“灾”、“祸”的不断认识、处理,因此,殷商王朝是中国历来所有王朝之中在执政方面做得最好的王朝。成汤开创了殷商基业,建立、规定了禁三风《连山》的治国宝典,明确了“儆于有位”的“汤刑”(墨刑)从而使得“官员”兢兢业业而为民众服务;为了官员的不松懈,早期殷商王朝的王以迁都的办法来增强官员“服务”持续的精神;盘庚以“式敷民得,永肩一心”的口号,严格约束自己和身边的官员们;武丁以公开记录在案王的一切行为,而开诚布公并集思广益的每事问得益于统治者自己的高度自律!虽然进入殷商晚期,只是由于统治者自身执行不力而被“智者”钻了空子,武乙为了转嫁自己的责任,大肆镇压、摧毁了“贞人集团”,从此就在中国历史上就“没有”了“贞人”而被“史官”所代替。显然,殷商王朝能够安然维持500余年的统治,与他们不断、反复、自觉地进行对“灾、祸、艰”的认识是分不开的。
然而,西周建立王朝以后,情况就截然不同。上升出现的“新贵”以及所有的人,基本趋向于享受而堕入祈求“福”的不丢失。于是,全国响起歌颂太平盛世的一片“祈福”声中。如:多福、大福、唯福、永福、多福无疆、武福、福烈、福无疆、福余顺孙、礼福、大鲁福、无疆福、能福、厚福、福盟、绥福……但令人奇怪的是,很少能够见到“祸”字在西周金文之中使用,从而淡薄了对“艰”、“灾”、“祸”的正确认识以至于每况愈下!
显而易见,西周的“新贵”们都知道一个简单的道理,那就是如何得到“福”?最简单而实用的办法是“倚祸得福”。所以,西周当时的现实是:倚祸得福——依靠民众的苦难、辛酸而得到享福的人比比皆是,他们正是20章所披露出来的,有余、有以之“熙熙”(兴高采烈)、“享太牢”(吃喝享乐)、“登台”(游山玩水)的“众人”、“智者”、“庶官”们!
我们的老子就是针对这一现实问题而刻写的这篇文章!故此才有“祸兮福之所倚”的历史问题的披露和批判、指责!不过,这样的历史问题虽然流传这么久远,却没有引起任何接触《老子》的人们注意,原因的确蹊跷!所以,不真正知道我们民族的历史的人是读不懂《老子》的,没有与民众具备深厚感情的人他同样也是读不懂《老子》的,用一个以往和目前的假老子也是不能长久可以糊弄民众的!
【字词句注释】
其政闷闷:政,政事、政策、国家的事务,这里指针对有关民众生存、生活的问题是否造成干扰的具体国家事务;闷,不响亮、不清楚;闷闷,指针对有关民众生存、生活的政策宽宏;其政闷闷,有关民众生存、生活的政策宽松而不严苛
其民淳淳:民,民众、最底层的弱势群体;淳,朴实、厚道;淳淳,民众朴实厚道而“安其居、乐其俗”;其民淳淳,民众朴实厚道而“安其居、乐其俗”;
.其政察察:政,政事、政策、国家的事务,这里指针对有关民众生存、生活的问题是否造成干扰的具体国家事务;察,仔细看;察察,烦琐、细致、严苛;其政察察,有关民众生存、生活的问题的政策烦琐、细致、严苛;
其民缺缺:民,民众、最底层的弱势群体;缺,短少、缺乏、残破、残缺;缺缺,民众的生活、生存不是短少这就是短少那;其民缺缺,民众的生活、生存不是短少这就是短少那;
祸兮福之所倚:祸,灾祸,指给民众带来这样或那样的难以克服的生活、生存的困难、困苦;兮,古代语言助词;福,(当时西周“祈福”的现象普遍存在于“上层人”之中)是上层人(不仅仅限于上层人,因为“上行下效”是蔓延很快的一种风气)们的安然享福;倚,靠着、仗恃、倚祸得福——依靠民众的苦难、辛酸而得到享福;祸兮福之所倚,民众的苦难、辛酸、血泪而造成的灾祸正是这些人们“享福”的源泉;
福兮祸之所伏:福,是上层人们(不仅仅限于上层人)的安然享福;祸,民众得不到保证、保障的生活、生存的困难、困苦;伏,隐藏、潜伏;福兮祸之所伏,他们的“幸福”隐藏、潜伏着多少民众的苦难、辛酸、血泪而造成的灾祸啊!
孰知其极:孰,谁;知,知道;极,顶点、尽头;孰知其极,这些执政的人们,你们哪个知道它们的究竟?
其无正也:无,没有、含离开正道;正,正直、不偏、合乎标准,(含必须“保证、保障民得”的这个唯一的治国标准);其无正也,这是他们离开了“以正治国”的轨道;
正复为奇:正,“以正治国”;复,(动)转过去或转回来、反复无常(含故意把执政引往偏离的轨道);奇,(不正)罕见的、特殊的、非常的、出人意料的、令人难测的,不应该的偏离正常的治国轨道;正复为奇,“以正治国”的方略经过他们的反复无常就离开了轨道;
善复为妖:善,善于(含故意、精通诡秘伎俩,);复,(动)转过去或转回来、反复无常(含故意把执政引往偏离的轨道);妖,(形)邪恶偏离“保证、保障民得”的轨道、不正当的执政行为;善复为妖,是因为他们善于、精通这些诡秘伎俩而偏离了正常轨道;
人之迷:人,这些有权有势的人们;迷,(动)分辨不清、失去判断能力,不能认识“保证、保障民得”的问题;人之迷,这些有权有势的人们的迷糊;
其日固久:日,泛指一段时间;固,坚硬、牢固、顽固;久,长久;其日固久,由来已久了!
是以圣人:是以,因此;圣人,古公亶父的话(对统治者的规定);是以圣人,因此古公亶父说:
方而不割:方,方正、正直、品行方正(坚决执行“保证、保障民得”的治国方略);割,截断、背叛方正(坚决执行“保证、保障民得”的治国方略);不割,不能背叛;方而不割,方正地执行“保证、保障民得”的古以有之的治国方略而绝不能背叛、割裂;
廉而不刿:廉,廉洁、清廉、思想清正、廉明、廉洁英明;刿,刺伤、撕毁破坏廉洁、廉明……的形象;不刿,不刺伤、不撕毁不破坏廉洁、廉明……的形象;廉而不刿,廉洁英明而不能刺伤、撕毁和破坏;
直而不肆:直,正直、公正;肆,(动)不顾一切、任意妄为、肆虐、肆扰、肆行、肆意、肆言;不肆,不能不顾一切、不能任意妄为、不肆虐、不肆扰、不肆行、不肆意、不肆言;直而不肆,正直公正而不能任意妄为;
光而不耀:光,光彩、光大、光前裕后(给前人增光,为后代造福,功业伟大);耀,夸耀、炫耀(虚假,不是真心实意为民众服务,是为了图其虚名);不耀,不夸耀、不炫耀、不图虚名;光而不耀,必须给前人增光,为后代造福而不夸耀、不炫耀、不图虚名、不搞假名堂、不忽悠民众!
【译文】
有关民众生存、生活的政策宽松而不严苛,民众就能够朴实厚道而“安其居、乐其俗”;有关民众生存、生活的问题的政策烦琐、细致、严苛,民众的生活、生存不是短少这就是短少那。
民众的苦难、辛酸、血泪而造成的灾祸正是这些人们“享福”的源泉;他们的“幸福”隐藏、潜伏着多少民众的苦难、辛酸、血泪而造成的灾祸啊!这些执政的人们,你们哪个知道它们的究竟?这是他们离开了“以正治国”的轨道。
“以正治国”的方略经过他们的反复无常就离开了轨道,是因为他们善于、精通这些诡秘伎俩而偏离了正常轨道。这些有权有势的人们的迷糊,由来已久了!
因此,古公亶父说:
方正地执行“保证、保障民得”的古以有之的治国方略而绝不能背叛、割裂它;执政必须廉洁英明而不能刺伤、撕毁和破坏“保证、保障民得”;随时随地都要正直公正而不能任意妄为;必须给前人增光,为后代造福而不夸耀、不炫耀、不图虚名、不搞假名堂、不忽悠民众!
【读后】
这是当时和嗣后的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字字珠玑,掷地有声。然而,都是民众的鲜血和受苦受难的生命所铸成!只有首先读懂2章和3章才有可能会意识(或认识)到这样的社会问题是由于统治者和智者们共同造成的。因此,西周晚期老子所领导的修书(后来的尚书的原始版本)之中,就反复强调“国之有咎,在予一人”。也就是说“国家之内,所出现的大小错误、过失、人为的灾难,都应该由我统治者一人来承担!这说明当时都是人人知道而简单的道理。并且也知道“治乱在庶官”!治国就是治官、就是治人(智者、众人)!这在下一章马上就接触到,同样这就是西周人们的正确认识!只有这样的一些人(不是民众),才不断并日益加重这样或那样层出不穷日日翻新的社会问题(人欲横流)!正因为老子看透了,所以才在他的文章中,多方面、全方位揭露这些问题而给予规范!可惜人们的认识离老子太远,其原因就是怕老子,怕对号入座!
在老子文章中的“善”字都只是“善于”的意思, 这与2章的“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是一样的。“善复为妖”,善于叛离以正治国、善于颠覆以正治国而玩弄诡秘伎俩的是劳苦的民众吗?显然,前面一章和后面一章以及本章都是论述以正治国的事情的。
【历史性的错误】
这里应该看到“无为”的具体内容,是“其政闷闷”。“治国”不应该是“治民”,所以是不能严苛对待民众的。政策对待民众的不理不睬而淡化,也是变着花样地“整治”民众,因为他们有苦无处诉说、有冤无处理睬,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儒学告诉他们:容忍、忍让……他们只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苦苦煎熬了几千年,直到今天……
有些人说,这是一个简单的坏事变好事,好事变坏事的问题,是这样的吗?
为什么,这样的认识会错误到现在;事情往往一旦错了,就会一错再错地不自觉的越错越远!令人寒心……
【亟待开展研究探讨的问题】
我们实事求是的领导人,应该认真认识一下社会问题!这样才会使我们“勤政为民”的国策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附】王弼《老子注》五十八章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言善治政者,无形、无名、无事、无政可举,闷闷然,卒致于大治。故曰其政闷闷也。其民无所争竞,宽大淳淳,故曰其民淳淳也。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立刑名,明赏罚,以检奸伪,故曰察察也。殊类分析,民怀争竞,故曰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言谁知善治之极乎?唯无可正。举无可形名、闷闷然,而天下大化,是其极也。正复为奇,以正治国则便复以奇用兵矣,故曰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立善以和万物,则便复有妖之患也。人之迷,其日固久。言人之迷惑失道固久矣,不可便正善治以责。是以圣人方而不割,以方导物舍去其邪,不以方割物,所谓大方无隅。廉而不刿,廉,清廉也;刿,伤也。以清廉清民,令去其邪,令去其污。不以清廉刿伤于物也。直而不肆,以直导物令去其僻,而不以直激沸于物也,所谓大直若屈也。光而不耀。以光鉴其所以迷,不以光照求其隐匿也。所谓明道若昧也。此皆崇本以息末,不攻而使复之也。
《老子绎读》五十八章
这一章显示了不少辩证法观点。老子认为,政治上管得越严,越会遭到人民的反抗,宽松一些,老百姓的不满会少一些。事情往往和人们的主观愿望相反。有时看来是福,反而带来灾祸;有时看来是祸,反而带来幸运。老子认为世界上坏事变成好事,好事又变成坏事人们无法掌握。面临这种不可知的命运,应当怎么办?老子教人凡事要适可而止,不要做过了头,那就可以避免事物向反面转化,人们无力控制它的发展。这一章的最后四句,老子认为为了防止事物的无限发展,要适可而止。
其政闷闷,                政策无为宽闳,
其民淳淳。                百姓纯厚忠诚。
其政察察,                政策琐细苛严,
其民缺缺。                百姓牢骚抱怨。
祸兮,福之所倚,          灾祸啊,幸福靠在它旁边,
福兮,祸之所伏。          幸福啊,灾祸藏在它里面。
孰知其极?                谁知道它最后的结局?
其无正。                  「根本」没有主宰者。
正复为奇,                正常随时可变为反常,
善复为妖。                善良随时可变为妖孽,
人之迷,                  人们的迷惑,
其日固久。                由来已久了!
是以圣人                  因此,“圣人”
方而不割,                方正而不显得生硬勉强,
廉而不刿,                有棱角而不会把人划伤,
直而不肆,                正直而不至于无所顾忌,
光而不耀。                明亮而没有刺眼的光芒。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恨地无环 2007-8-17 08:43 -100 已多次告知:请将《老子》注译的后续章节以回帖形式发于主帖之后。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陈光柱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18
帖子 307
编号 150551
注册 2007-5-1


发表于 2007-8-25 08:5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第六十一章——治理天下必须依据“根本”、必须维护民众的利益

第六十一章——治理天下必须依据“根本”、必须维护民众的利益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
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
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说明】
这是对当时的大国与小国的关系的一篇论文。西周建国之时,统一接管了殷商时期的800余诸侯“国”,在嗣后的进程之中到西周晚期也还存有100余诸侯“国”。显然,其中大国也有近十个。并且,西周时期“天子”同意而进行或直接参与“征伐”的战争,大多数是平息诸侯国之间的争端。在周宣王执政时间内,单逨(我们的老子)所担任的“职务”,就是从事于军事的将领,参加大小的“无数”次的战争。如:伐西戎、伐荆蛮、伐淮夷、伐徐、伐鲁、伐姜戎……等,长达四十余年的南征北战,东征西讨之诸多经历(当然,其中包括抗击外族敌人的侵扰)……公元前785年,周宣王为了增强防御力量,命吴逨(“吴”是原来老子的职称)为“奠”定“长父”之“建长父侯于杨”的事情(建立杨国),“出捷”“于井阿”、“于历宕”,“不畏戎”,“以追搏戎”,而“敏于戎工”(周宣王四十二年《逨鼎》)而得到周宣王的嘉奖。这些,都说明大小诸侯国之间的关系还是严峻的,因此,本章就是说的这个问题。
还有一点必须明确:那就是当时的各国都统一于周天子的治下,各诸侯国间的关系应该是周天下内各个“行政区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和睦的。所以,周宣王的伐西戎、伐荆蛮、伐淮夷、伐徐、伐鲁、伐姜戎……等行为.,以及老子四十余年的南征北战、东征西讨,都基本上是为了协调、整和“行政区域”之间的关系(即若是相互自愿的“兼并”,也必须是小国的心甘情愿而皆大欢喜)。故此,老子劝导“大者宜为下”。
之所以注意“大国”与“小国”的关系问题,也是因为周天子治下的国与国的关系的和谐、安定,这也同样是关系到民众的“安其居、乐其俗”的大问题。国与国关系恶劣,遭受苦难、祸害的还是周天子治下的广大民众。
因此,要正确理解本章的“下流”一词的确切意思,这是理解《老子》文章的关键。在前面8章中就指出:“众人之所恶”是“水”处“下”的品质,“众人”有厌下而向上爬的恶劣作风,不是一个为民众服务的官员所应该具备的“形象”!再加上前面反复论述到的,统治者及其官员们都必须服务于“下面”的民众,这是所有诸侯国无一例外而必须执行的宗旨。因此,老子在这里的“下流”就含有这个统一的意思。这也说明当时的国与国的“争端”都违背了“服务于民众”的宗旨!都是为了少数人的“不正当”的欲望而进行的战争。所以,周天子伐西戎、伐荆蛮、伐淮夷、伐徐、伐鲁、伐姜戎……等行为,在某些方面还是必要的“国家治理问题”的实施(当然,其中包括抗击外族敌人的侵扰)。
《老子》的全文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每一篇《老子》的文章,都是她整体的一部分。因此,她的每一篇都不能脱离她的宗旨,都不能违背她所遵守的“保证、保障民得”!后面的论述都离不开前面论断的支持,前面凡是立论过的就是后面论述的基础。比如,在这国与国的关系之中,就不能忘记:即便是国家内的行政区域的头头们,也必须自觉具备为民众服务的意识。同时,也不应该忘记20章的“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这个风气造就了人欲为患的无边苦海吗;统治者啊,这个邪恶而又狂暴地腥风血雨,没有止尽地在摧残着人们的身心);当然也应该记得:“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30章);民众的“以其生生之厚”(民“动之皆死地”——50章);“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物滋长,盗贼多有”(57章)等等,都是统治者和行政首脑们所必须注意的问题,也是本章立论的基础。
所以,老子在这里反复强调论述的就是一个“下”字,无论是大国还是小国,都必须以“下”、以民众的利益为重、为是。
另外也必须明确“畜人”和“事人”是什么意思。既然国与国之争都是不能违背民众利益的,那么大国的想要“畜人”,则无非是蓄养有利于民众生存的这样一些人,才能与他“吞并”小国与维护民众的利益(民与物)的目标是一致的;同理,既然国与国之争都是不能违背民众利益的,那么小国的想要“事人”,则无非是侍奉、从事大国的有利于民众生存的这样一些人,才能与他“投靠”大国的目标是一致的。所以,大国与小国都是不能违背民众利益的。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大国必须首先改变态度,只能树立“下流”而符合民众的根本利益的做法。故此,大国的人员必须尊崇老子的教导:“大者宜为下”,大国的影响毕竟是大的。
“天下之交,天下之牝”乃通行本的原文,应该以汉帛书的“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而改正之。
【字词句注释】       
大国者下流:大国,相形之下地方大人口多实力强盛的诸侯国;下流,下游,含义细微的小溪、小川和滔滔的大江、大河所必须“到”(汇集)的地方(意思是:大国更加应该要符合民众的切身利益);大国者下流,大国应该要符合民众的切身利益;
天下之牝:天下,周天子的治下范围之内;牝,雌性的(指鸟兽),老子在这里指“母”、“根”、“本”、、和下面的“静”(意思是:治理天下必须依据“根本”——必须维护民众的利益);天下之牝,治理天下必须依据“根本”——必须维护民众的利益;
天下之交也:天下,周天子的治下范围之内;交,(治理天下的两种办法的交替比较,即浮躁而野蛮、凶残的收刮掠夺民众与静颐、慈爱地保证、保护、保障“弱势”的民众的利益);天下之交也,(必须维护民众的利益)为天下所归附;
牝常以静胜牡:牝,雌性的(指鸟兽),老子在这里指“母”、“根”、“本”、“静”适宜民众生存的环境;常,常常;静,安静、静颐、慈爱、关怀、爱护(伟大母性的慈爱);胜,战胜、胜过;牡,雄性的,老子在这里指“好动”、“浮躁”、“折腾”、不适宜民众生存的环境(同时也可以看到:动物之中大多数的雄性几乎淡化对自己“群体”内的“弱者”的关怀和爱护,而这种职责几乎都是由群体内的雌性来完成),因此老子说:(在这个意义上来说)“牝常以静胜牡”;牝常以静胜牡,雌性常常以“静”(倍加“慈爱”弱小)而胜于雄性;
以静为下:静,安静、静颐、慈爱、关怀、爱护(伟大母性的慈爱);为下,(回到“大国者下流”的论述中来)必须符合民众的根本利益;以静为下,(所以)必须以“静”为符合民众利益(“下”);
故大国以下小国:故,所以;大国,比较大的诸侯国;以,用、拿、按;下,符合民得的做法(更加优于、胜于);小国,比较小的诸侯国;故大国以下小国,所以,大国必须以“下”(符合民众利益)而“面对”小国;
则取小国:则,效法、(或)有因果关系;取,拿到手里、得到、招致、采取、选取、取信于;小国,比较小的诸侯国;则取小国,即可取信于小国;
小国以下大国:小国,比较小的诸侯国;以,用、拿、按;下,符合民得的做法(更加优于、胜于);大国,比较大的诸侯国;小国以下大国,小国以“下”(符合民众利益)而“面对”大国;
则取大国:则,效法、(或)有因果关系;取,拿到手里、得到、招致、采取、选取、取信于;大国,比较大的诸侯国;则取大国,即可取信于大国;
故或下以取:故,所以;或,或许、也许、或者,指大国的(下以取);下以取,前面的大国以下小国的“行为”;故或下以取,作为大国必须以“下”(符合民众利益)而“取信于”小国;
或下而取:或,指小国的(下而取);下而取,前面的小国以下大国的“行为”;或下而取,作为小国以“下”(符合民众利益)而“取信于”大国;
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大国,比较大的“国家”;不过(如此),无非;欲,想要、希望、需要;兼,同时涉及(具有)或具有几种事物;畜,通蓄,畜养、蓄积力量保养精神、精心谋划蓄养锐气;人,指从事管理民众的人;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大国无非是要更加多的“蓄养”为民众利益服务的人;
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小国,比较小的“国家”;不过(如此),无非;欲,想要、希望、需要;入,进来或进去、投入;事,侍奉、从事;人,指从事管理民众的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小国无非是要更加多的“从事”为民众利益服务的人;
夫两者各得所欲:两者,指大国以下小国的“下以取”与小国以下大国的“下而取”的两种情况;各得所欲,都满足了自己的希望和要求(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民众的利益的这个“下”的实现);夫两者各得所欲,那么大国小国都符合民众的根本利益;
大者宜为下:(相形之下)大国更加应该以民众的利益为重!
【译文】
大国应该要符合民众的切身利益。治理天下必须依据“根本”(“静”)必须维护民众的利益,(必须维护民众的利益,才能)为天下所归附。
雌性常常以“静”(倍加“慈爱”弱小)而胜于雄性,(所以)必须以“静”为符合民众利益(“下”)。
所以,大国必须以“下”(符合民众利益)而“面对”小国,即可取信于小国;小国以“下”(符合民众利益)而“面对”大国,即可取信于大国。作为大国必须以“下”(符合民众利益)而“取信于”小国;作为小国以“下”(符合民众利益)而“取信于”大国。大国无非是要更加多的“蓄养”为民众利益服务的人;小国无非是要更加多的“从事”为民众利益服务的人。那么大国小国都符合民众的根本利益,大者宜为下:(相形之下)大国更加应该以民众的利益为重!
【读后】
这是极其普通而正常治理天下(国家)境内,各具体行政区域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的论述。都必须与统治者的天职而一致。这是任何时候、任何国家的境内治理问题,也是唯一的宗旨!
【历史性的错误】
由于大家把老子错误地认为是春秋晚期或嗣后的人,把春秋战国的环境强加给老子,故此,各自自以为是的解说本章,而且心安理得。
【附】帛书甲本:大邦者下流也天下之牝天下之郊也牝恒以靓胜牡,以静为下为其靓□□宜为下大邦□下小□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于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者不过欲兼畜人小邦者不过欲入事人夫皆得其欲□□□为下
帛书乙本:大国□□□□□□□牝也天下之交也牝恒以静朕牡为其静也故宜为下也故大国以下□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于大国故或下□□□下而取故大国者不□欲并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其欲则大者宜为下
王弼的《老子注》六十一章
大国者下流,江海居大而处下,则百川流之;大国居大而处下,则天下流之。故曰大国下流也。天下之交,天下所归会也。天下之牝。静而不求,物自归之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以其静,故能为下也。牝,雌也。雄躁动贪欲,雌常以静,故能胜雄也;以其静,复能为下。故物归之也。故大国以下小国,“大国以下……”犹云以大国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则附之。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大国纳之也。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言唯修卑下,然后乃各得其所。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小国修下,自全而已,不能令天下归之;大国修下,则天下归之。故曰令各得其所欲,则大者宜为下也。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恨地无环 2007-8-25 10:14 -100 已多次告知:请将《老子》注译的后续章节以回帖形式发于主帖之后。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轩辕无忧
(彷徨的正义)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84
编号 165712
注册 2007-5-27


发表于 2007-8-25 09:4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民就是水,应顺势而为。但水不总与自己的方向一致,这就产生了矛盾。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1-20 14:00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38189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