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黑白鲸 于 2007-5-12 17:31 发表
更正2楼第一个错误:混淆了“做作”与“署名作者”的概念。《江表传》不是虞溥自己编出来的,不然不是史实,而是小说了。《江表传》主要记载以荆襄地区为主、江东地区为辅的历史事件,必然是以荆襄人士为主,有各种口头和书面记载,最后而由虞溥辑录。
如果以虞溥在鄱阳为官,来证明虞溥的资料采用吴人说法,是否有些可笑?照这个道理,易中天在厦门为师,他采用的就岭南人说法,不足以论三国。怪不得蜀辈们对易老师恨入骨髓,原来是这个原因!既便同是古代,陈寿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未能久居魏、吴旧土,所以陈寿的《三国志》代表蜀人的意见。(虽然本人不赞同这种说法,但按照楼逻辑,也只能得出这种荒谬结论。望您批别人时注意逻辑,不要自己砸自己的脚!)
况且也要虞溥资料内容以何为主,《江表传》内容以荆襄地区为主,最初始的来源必然是荆襄人。既然二楼也同意“虞溥没有个人倾向”,可知虞溥正确传达了荆襄人的态度。
更正2楼第二个错误:汉末文章句式多是整齐的偶句,建安时期,骈化现象更加明显。骈文的书信也有很多,如曹植的《与杨德祖书》比较典型。况且,2楼的错误还在于周瑜遗笺是政务信件,而非私人信件,也典型的汉末建安时期“整齐偶句”的骈化,而非六朝的骈赋。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同属政务信件,也同属非具有汉末特点的骈化。周瑜遗笺是比较典型的建安时期文体。
更正2楼第三个错误:周瑜“取蜀”计划是《三国志》、《资治通鉴》中没有岐义、异义的记载,不是任何人由循环论证得出的,请您好好看《三国志》。而正贴里已经用各种论据驳倒了“周瑜假途伐”的观点,详见1楼。如果您有双重质疑的话,事前提醒您一下:千万不要用循环论证的方法的去“互相否定”。
拿易中天跟虞溥比?易中天能上网查资料,以现代交通的发达,他能四处跑,虞溥也能??假如阁下认为三国时人资讯跟现代一样发达,俺也无话可说。
拿陈寿跟虞溥比?陈寿担任东观秘书郎、著作郎,长期做与资料相关的工作,陈寿虽然未必能亲自听过吴人的言辞,但他却能够见到其他两国的史书记载,虞溥也能??
假如阁下有虞溥此类经历的证据,不妨列举。
再说一句好了,陈寿确实是有偏向蜀人的倾向,只不过是蜀地人,而非蜀国人。
曹植、阮瑀都是建安七子中人,拿周瑜来跟他们比?你也太抬举周瑜了。
是谁在搞循环论证,一目了然,俺没必要多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