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南霁云于2004-04-03, 0:59:53发表
对于所说的原因没有说服力,后面所列举的两点恰恰可以说明疑兵的条件。
1、隋炀帝巡北塞,肯定带有不少人马(起码让突厥围攻雁门不下),若在加上云定兴的五万人,或许已经可以和突厥兵力相当,再加上后面的勤王之师,突厥也会掂量掂量能不能及时打下雁门,否则就有腹背受敌的危险。何况战争无必然可言,以少胜多的例子比比皆是,怎能简单地以兵力的对比来否则这种可能性呢?
2、对于疑兵来说,起码有两种方式,一是兵力,二是战术。对于兵力而言,首先己方必须具备夸张的条件(这和没有人会相信普通打工仔能卖得起奔驰一样),这点对隋朝来说是勿庸置疑的;其次是保密,既然史言疑兵,在没有证据表明突厥方能掌握云定兴的具体兵力下,可以认为完全符合,或许云定兴能把五万造成二十万的声势也不一定。对于战术而言,则有许许多多的选择,比如断敌粮道,攻敌侧背等等,突厥此时面对坚城,外有游兵的情况下,选择撤兵也是可以理解的。
3、当然,我也认为李世民不一定有多大功劳,史书肯定有夸张之处,原因有二:一是李世民不管是十六还是十八岁,都不过只是应募参军,能不能见到主帅还很难说。二是即使李世民凭借家世原因能够接近主帅,云定兴会不会听从这样一个毫无名气的小孩子呢?也值得怀疑。
大胆假设,李世民可能有这样的言论(也许只不过对他的直属上司),不过正好和云定兴及其部将的计划吻合,再加上其他原因,结果突厥退兵了,史书也老实不客气把功劳记在李世民头上。
你说的全是可能性,没有史实作支持。
考证的关键是不能仅仅用逻辑进行推理,而是要基于坚实的史料,以逻辑作为线索联结这些史料的因果关系,或者是以逻辑来揭示这些史料在诸多史料中所处的地位,或它所包含的“弦外之音”。
你不妨先看看我在“关于成吉思汗四子拖雷的一些疑问”一贴中进行分析的示范。我觉得那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因为“谋杀论”在逻辑上是完全有可能成立的,但因为缺乏坚实的史料的支持,基本上是被我有力地否定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