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武田篇, 合战参考资料转载自GAMEBASE
性别:男-离线 信鋆

Rank: 4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后将军
好贴 5
功绩 -25
帖子 1566
编号 5798
注册 2004-3-3


发表于 2004-3-23 17:22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武田信玄
信玄原名晴信,号德荣轩,信玄是法名。生于世代为甲斐守护大名的武田氏家。其父武田信虎是甲斐国守护。十五世纪至十六世纪初,奋驻甲斐各地的武田氏同族,不断演出箕豆相残的悲剧,武田信虎作为武田氏的家督不得不把主要力量用于讨伐同族的反叛和维护家督的地位。1519年,信虎从石河迁到古府中的踯躅崎(今甲府市),在要害山建立了城堡。1521年11月3日,骏河今川氏的部将率兵一万五千人来攻,兵临古府中。武田信虎将怀孕的爱妻安置在要害山麓的积翠寺,自己却披甲上阵,狙击来敌。就在敌军保卫中,武田信玄诞生了,迎接他的是阵前的撕杀声。
       武田信虎因为击败了福岛正成的入侵,声誉大振,很快统一了甲斐(今山梨县),结束了武田氏一族长期的纷争。此后,武田信虎开始向邻近地区伸展势力。
       正当武田信虎专心于向外扩张的时候,在其家臣团中间,正在酝酿着扶持武田信玄为家督的计划。
       1541年6月,武田信虎胜利地攻占了佐久口。凯旋途中,在韭崎地方休息的时候,重臣板垣信方等人来到他的营帐,对他说:“今川殿下(指骏河国的今川义元)接你的轿子在外面等着,请上轿吧!”信虎疑惑地问:“今川殿下为何派轿来迎我?”板垣信方说:“今天晴信成了武田家的头领,您暂且到骏河的隐居所悠闲静养吧!”信虎顿时拔刀大喊:“想造反吗?你这个东西!”这时同来的甘利虎泰猛扑上去,捆住了信虎双手,然后把他押上轿子,驱逐到骏河去了。是年,武田信玄二十一岁。关于武田信玄夺取父权的原因,历来其说不一。不过,如下两个方面是不可忽视的。其一,武田信虎为人暴戾,据说曾剖孕妇腹,以取胎儿为乐。家臣中若有谏言,他便残酷处决,招致家臣们的不满。他是个好色之徒,曾不顾家臣的反对,抢夺关东的上杉宪房的后室为器为妾。家臣中的美貌妻室也屡屡被其占有。平时路途上遇有艳丽女子,他也必定强娶为妾;其二,宠爱次子信繁,曾说过:“继武田氏家业者,信繁也”,而信玄聪慧,颇得家臣们赏识。或许这些都是促使武田信玄下决心放逐其父的缘由吧!
       武田信玄当上甲斐守护后,摆在他面前的形势是严峻的。当时,在甲斐的东面有北条氏,南面有骏河的今川氏,西南有尾张的织田信长,西有信浓(今长野县的诹访氏,北有越前的上杉氏等群雄与其对峙。在如此局势面前,武田信玄立意突破西线,征服信浓。他首先制服了防守诹访口的诹访氏一族,接着进攻控制佐久口和信浓北部的村上义清及信浓守护小笠原长时。然而,与村上、小笠原的争夺,并非如他所预料的那样顺利。兵来将往,历时十二年,胜负才见分晓。其中最关键的一仗是在盐尻卡(今长野县中部)发生的。
       1548年2月,在白雪覆盖的上田原(今长野县上田市),武田信玄惨败于村上义清。他所信赖的部将板垣信方等人战死,自己也受轻伤。看到武田信玄战败后,原先归附他的信浓地方领主,也蠢蠢欲动,要驱逐武田的势力。小笠原长时借机联合村上义清、仁科修理、藤泽赖亲等组成反武田联盟,企图一举消灭武田信玄。武田信玄则决心雪耻,在回到甲斐后,积极扩充、改编军队,准备再战。
       同年7月,小笠原长时率六千人布阵于盐尻卡。武田信玄得到情报后,决心以骑兵二千五百人奔袭小笠原。18日夜,骑兵队出发。武田信玄命令兵士给马蹄套上草鞋,让马衔枚疾走,无声无息地赶到了盐尻卡下。接着,武田信玄命令战士束马凳山,悄悄接近小笠原的营地。小笠原的军队睡梦正酣,毫无防备。19日,东方欲晓,突然法螺声四起,武田信玄下令发动攻击。小笠原的联军猝不及防,虽竭力抵抗,但终于不支,丢下无数死尸仓惶败逃。
       通过盐尻卡战役,武田信玄转危为安,并打破了小笠原长时为官的联盟,继续向信浓推进。
       武田信玄能够取胜,虽然与他英勇善战有关,但更重要的在于也有坚实的政治经济基础。他注意保护农民和发展生产。例如,他在流经甲府盆地的许多河流两岸,修筑了所谓的“信玄堤”,以防洪水淹没盆地。他还注意对家臣的控制,在1547年发布了有名的家法《甲州法度》,详细规定了主君和家臣的关系,对家臣的义务和日常生活也作了详细规定。
       武田信玄在信浓的顺利推进,对于北部号称“雪国之虎”的上杉辉虎是极大的威胁,上杉辉虎力图阻止武田信玄控制信浓,于1553年,突然出兵包围了武田信玄刚刚由村上义清手中夺来的葛尾城。信玄不赶匆忙应战,连忙撤回甲斐,秣马历兵,准备再战。1559年,信玄从幕府将军足利义辉那里得到信浓守护的职位,他与上杉辉虎之间的斗争更趋激烈。两雄难于并存。武田信玄要竭力维护自己在信浓的既得土地和权力,而上杉辉虎则千方百计地要把武田氏从信浓驱赶出去。于是,战国时代有名的三大战役之一——川中岛会战终于爆发了。
       川中岛决战包括多场战斗,但究竟进行过几次战斗,其说不一。一般史学家都认为进行过五场战争。分别发生在1553年8月、1555年7月、1557年8月、1561年9月和1564年8月。其中最激烈的是发生在1561年的第四次会战。
       川中岛(今长野县长野市附近)距上杉辉虎的城堡所在地春日山(今新泻县沿海一带)仅六十公里。上杉辉虎认为这是在信浓境内防止信玄进攻越后(今新泻县)的最后防线,必须全力抵制。武田信玄则认为,如果让上杉辉虎控制川中岛一带,不仅自己对信浓的控制会发生动摇,甚至会威胁甲斐(今山梨县)的安全,自己就不能实现进入京都的宿愿,要举力攻占。于是川中岛成了两方拼死以争的地方。
       1561年8月,上杉辉虎率一万三千人出兵信浓川中岛一带。他把五千人留在善光寺附近作后卫,另外八千人挺进至妻女山扎营。从妻女山(今长野松代)可俯视信玄控制的海津城。与此前后,武田信玄也率军二万从古府中(甲府)出发,进抵海津城。一向作战慎重的信玄把二万军队分为两部,八千人在正面布阵,另一万二千人隐藏于妻女山后,准备于9月10日黎明,腹背夹袭上杉辉虎。但上杉辉虎似乎识破了信玄的计策,在9日夜偷偷下山,伏兵于川中岛。10日晨,浓雾密布,当信玄率八千人在八幡原布阵准备发起进攻时,突然遭到上杉辉虎的袭击。浓雾中两军对阵,马嘶人呼,血肉横飞。武田军举青色布旗,上书金色大字:“疾如风,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上杉军举白色绢旗,上书“毗”字。武田氏摆诸葛亮八阵,上杉氏则用孙武的车轮阵。开始时,信玄两处负伤,其弟信繁战死,似乎处于不利地位。正在危急时刻,隐藏于妻女山后的一万二千人信玄军及时赶到,扭转了战局。上杉辉虎不敢恋战,急忙撤回越后,战斗中双方各死数千人。武田信玄控制了北部信浓地区。
       川中岛激战后,信玄出兵关东,平定了上野西部(今群马县)。然后又把矛头指向今川氏控制的骏河。在采取这些行动之前,为对付上杉辉虎,解除后顾之忧,武田信玄曾与今川氏、北条氏结成三方同盟。但在1560年,今川氏败给尾张的织田信长后,武田信玄又想乘机攫取今川氏的骏河。在进攻骏河之前,信玄首先与织田信长和三河(今爱知县)的德川家康结盟。又通过德川家康与宿敌上杉辉虎讲和,从而缓解了腹背受敌之势,并向今川氏发动了进攻。在外交上陷于孤立的今川氏,抵挡不住武田信玄的进攻,不得不逃至小田原投靠了北条氏。
       就在武田信玄攻占骏河,企图西上京都的时候,尾张的织田信长势力获得迅速发展,相继控制了自由商业城市。由于能制造火枪,力量大增,颇有统一天下之势。于是,曾是盟友的织田信长,便成为怀有同样野心的武田信玄的头号敌人。武田信玄展开频繁的外交活动,与北条氏、越前(今福井县)的朝仓氏、近江(今滋贺县)的浅井氏以及一些大寺院结成同盟,形成了对信长的包围圈。之后,又于1572年10月,率二万军卒向远江的三方原台地进发,并于12月22日抵达目的地。这时,织田信长与德川家康的一万联军前来狙击,爆发了有名的三方原之战。织田与德川的联军敌不过武田的精锐骑兵,纷纷败退。武田信玄舍德川家康于不顾,直逼织田信长的根据地尾张。这时,浅井氏与朝仓氏的大军也向织田信长发起进攻。信长两面受敌,陷入危机,就在这一关键时刻,武田信玄忽患重疾,不得不撤兵。1573年4月12日,在返回甲斐途中,死于信浓驹场,时年五十三岁。死前,他把亲子胜赖召到面前,对他说:“胜赖好好听着,就是我死了也不要停止遣军西上。我死后要密而不宣,全力攻陷京都。我之宿愿是让武田旗在京都飘扬。”
       武田信玄是一名卓越的战术家。他《孙子》的“风、林、火、山”为作战的指导思想,既谨慎而又果决,成为战国时代的名将。此后,有许多兵家研究他的战术,形成了所谓“甲州流”兵学,对日本军事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他还注意巩固自己统治地区的经济、政治基础,并开展纵横捭阖的外交攻势,使自己立于群雄之列。象武田信玄这种具备高超政治与外交才能的人,在当时的战国大名中也是不多见的。

武田信玄是甲斐国大名武田信虎之长男,母亲为大井氏人,幼名太郎、胜千代,元服后名晴信,信玄是他的法号,素有「甲斐之虎」、「日本孔明」之称,其一生所主导的大小战役百余场,胜率超过八成。甲斐国位于山间狭谷,周围环山,中央是釜无和笛吹二河流经的甲府盆地,称为国中,其东及南方,称为郡内。甲斐自古以来是一片牧地,庄园亦始于此。武田家和甲斐国的渊源颇深,发祥地武田庄,便是一片牧场。从韭崎渡釜无川,稍向西行,就是武田里。就地理位置而言,是像南阿尔卑斯凤凰山麓的缓坡之一部分,称为屋敷、旗部屋、金精水、具足泽等,不难想象当时武田馆的宽阔。
馆迹附近的小山丘上有愿成寺,甲斐武田氏的远祖武田信义,便埋葬于此。这间古寺建于奈良末期,信义再予整修重建,寺内安放重文的阿弥陀三尊。信义的墓,位在本堂西田圃的一角,是一个约一公尺的五轮塔,其上有一株樱树,季节一到便吐蕊盛开,风情万种。距馆迹稍远而位于山麓旁的武田八幡,是信义祭拜的守护神社,到了信玄又经重建。静坐在大杉树下的社殿,彷佛在诉说着武田家往后的盛衰。武田信义于源赖朝举兵追讨平家,与嫡男忠赖一齐起义,后来追随范赖军。虽然受封为甲斐的守护职,却见弃于赖朝,仅靠么弟石和五郎信光传递武田的血脉。武田信虎(晴信的父亲)在十四岁时继承家业,当时的甲斐形势已经不再单纯。甲斐国原受武田控制,正欲扎根时,却遭反对,激起战国下克上的风气。再加上同族内讧,信虎虽获得宗主权,却必须和叔父油川信惠、大井以及栗原等同族联合力量相对抗。不过,新锐信虎竟能将他们一一制服,进而在踯躅崎(古城迹)建馆,在要害山筑城,掌握甲斐一带。当时的踯躅崎馆,就是现在的武田神社,以该馆为中心,有城屋町通、柳町通、增山町通等南亡交错,并有山县、甘利、真田、高板、马场、长板等将领的房舍相邻。

《巨兽的出现》武田信玄,战国时代最有资格争夺天下的人选;在终于要进京号令天下时,却败于病魔之手抱憾而死。信玄父亲信虎是个颇有威名的武将;但到老时却愈趋暴虐,使领地上的百姓苦不堪言,在家臣之中已无威望。且信虎有意以弟弟信繁来取代他,当时的信玄,也就是晴信,则在重臣们的帮助下,在出兵小县的过程中,将父亲信虎流放至今川义元处,登上了国主的宝座,而展开问鼎天下的霸业。成为甲斐主人的晴信,还无暇沉浸在放逐父亲的悲伤之中,便立即对四方的诸侯进行攻略。当时东边的武藏、伊豆都已落入北条之手;南方的骏河则是今川的领域。对刚兴起的甲斐而言,自然是趋弱避强,而转向当时仍为大小豪族所占据的信浓下手。

《甲斐之虎的扩张》信浓因为地形岐岖,地方上的豪族因此而割地自立,称霸一方,争战不休;比较大的势力如村上、小笠原等,都不是武田的对手,因此晴信几乎是百战百胜。但也不是一直无往不利,也有上田原会战之类的失败。晴信在此役中失去左右手甘利虎泰、板垣信方等重臣,但不久晴信又重振雄风,打败小笠原长时的部队。在过了两年后,却又尝到了砥石败阵的失败。此役可说是晴信一生最大的败仗,在他改名为信玄后就不曾再有如此败仗。在晴信逐渐壮大势力的同时,武田的威名也渐为人所知,在诸侯中增加了份量。例如在1545年为了援救今川,以对抗北条的入侵,而晴信不尽出兵,还在两国之间调停,使两家和好,因而声名大噪。

《龙虎之争》在晴信正一步一步的将信浓纳入自己的版图时,遭遇了他一生中永远的宿敌─上杉谦信。谦信小信玄9岁,当时信玄打败了北信浓最后的豪族─村上义清,而村上便向当时的谦信(长尾景虎)求救,谦信因此而出兵,便展开战国最著名的战役川中岛之战。甲斐之虎以及越后之龙,因此展开争夺天下的战争。川中岛之战一共打了五次,每次都没有分出胜负。信玄、谦信迟迟不能上京,就是被彼此迁制住,两位天才间的争战也一直是为战国迷们所津津乐道。信玄在与谦信争战时,也一直进行着统一天下的工作,如甲州法令于1554年追加两条而成57条;此法是在1547年信玄卧病静养完成的法令,包含着信玄治国的理念,对当时的统治加以归范,因此使甲斐大治。又兴建信玄堤,改善甲斐的水利;此外如开发甲州金增加收入,使武田拥有一统天下的资金,拉拢一向宗,使其牵制谦信等等。外交上也没闲着,在第二次川中岛之战前,信玄为了专注于北信浓之战,便于1553年与今川、北条订定三国同盟。今川为应付上洛,北条为对抗里见、上杉,也都希望维持西方国境的安全,信玄思虑之周密由此可知。

《进京契机》在永禄三年〈1560〉天下情势发生变化,原本最有资格问鼎天下的今川义元,在桶狭间之役,被兵力远不及他的织田信长击败,为天下情势带来变化。继任义元的今川氏真是一无能之辈,只知踢球,完全不管国家大事。今川的衰弱,为信玄带来西上的契机。氏真无法守住骏河远江三河三国,这正是信玄取得出海口,进而上洛勤王的大好机会。信玄为了能作好上京的准备,便在北信浓建筑海津城,以解决后顾之忧。但对谦信来说,却有如芒刺在背,备感威胁。于是便再度出兵川中岛,爆发第四次大战。  一般所谓的川中岛之战,便是指这次,这也是最惨烈的一次。双方死伤都超过三千人以上,有不少宿将死于此役,包括信玄弟弟信繁。对国力造成严重的打击,迫使信玄不得不另增兵员,制定优惠条例吸引农民从军。信玄不仅只有对付谦信,同时也逐步巩固自身实力,寻求对外发展的空间。在内继续补充甲州法令、完成土地调查、开发山林资源、持续推动治水等。对外除了协助北条对抗上衫,将上衫势力驱逐关东;又趁今川义元死亡,其子今川氏真无力管理国家,趁机入侵骏河,和德川平分今川领地,将势力拓展至东海;并收编今川水军,为上京做准备;同时还暗中援助一向宗扰乱越中,使谦信受到牵制,无法顷全力对付武田;而且也出家改名,由晴信变成信玄。但正值武田势力如日中天之际,信玄却与长子义信决裂,甚至不得不将义信监禁的人伦惨剧。

《父子不和》父子不和的原因,是因为信玄背弃三国同盟,对日益衰弱的今川进行攻击。然而义信认为不能任意抛弃同盟国,而应该帮助它;信玄却是由实际利益来考虑,而决定用兵。再加上义信在先前第四次川中岛之战中,擅自离队,而予谦信可趁之机,使武田大损,甚至使武田信繁战死,在父子之间投下阴影,然后在进攻骏河一事发生争执,终于导致义信发动判变,逼使信玄不得不囚禁义信,而义信也在被监禁不久之后病死,为这场父子之争画下句点;武田第二代继承人也换成了四子胜赖。

《上洛之路》信玄虽有意西上,但他的身体已不容许信玄慢慢行事,情势也不容许他这样做,当时信长已入据京都,准备号令天下之际。但对信长而言,通往天下之路也不是一帆风顺。在他的周围已形成一股反动势力,而信玄就看准此一时机,加入反信长联盟,准备西上。信玄为了上洛,便先撒钱给越中一向宗扰乱谦信后方,又对北条展现兵威,迫其与武田合作,解决后顾之忧;又在信长火烧壑山时救出高僧数名,用以号召人心,拉拢广大的佛教徒;并和本愿寺通婚,加强同盟关系;而三方原之战更是信玄为了西上对德川家康所做的挑战。

《巨星殒落》信玄在三方原之战中大败家康,造成后来德川家康非常害怕面对武田的骑兵队,极力避免正面冲突;也使信长见识到武田家的威力。被称为战国巨兽的他,却在三方原之战后倒下,结束其波澜壮阔的一生,抱着西上的心愿而死,日后的武田家也未能达成西上的梦想。

《兵败设乐原》天正元年(1573),正想完成日本霸业的武田信玄死了,对另一位霸主织田信长,以及尚处弱势的德川家康,可说是松了一口气。  武田信玄死后,儿子武田胜赖继位,遗嘱交代其子胜赖要好好守城三年,或能有一番气势,但是胜赖年轻气胜并没有听进去,不到七个月就憋不住了,冒然出兵攻打德川家康。  德川家康向织田信长求救,织田信长一直拖到最后,才答应出兵。  织田、德川联军成形后,推进到设乐原,选定这个地方为决战点,构筑防御阵地。织田信长沿着河川(连子川),布下天罗地网,不怕敌人来,只怕敌人不敢来。  织田信长布置了三层绵延2500公尺的栅栏,栅栏后面挖掘土沟,同时资源回收,用挖出来的土堆成土墙。更厉害的在后头,装备新颖的步枪队三千人,一人一把枪(称为种子岛枪),步枪队伍周围还配备了步兵联队,虎视眈眈等着痛击敌军。易言之,敌军通过栅栏、土沟、土墙等障碍物的层层考验之后,还会成为步枪靶子,以及刀剑的肉俎。  武田胜赖这边,得知织田信长已经出兵,部将纷纷主张撤兵,武田胜赖却执意硬拚,他要强打悍攻,利用骑兵的优势,中央突破。  武田胜赖可能情报不通,以为织田信长的步枪质量都不怎么样。他没想到,织田信长已开发出一种战术,弥补所使用的种子岛枪的缺点。  种子岛枪诚然不够先进,每发射一发,枪身发烫、膨胀,还要等个两分钟,冷却后才能再开第二枪。  这样有什么可怕的?武田胜赖凭着精锐的骑兵,躲过第一发子弹后,可以迅疾冲杀过去。武田胜赖必然是这么想的。  且慢!织田信长没那么笨,他想到一个战术。他让三千名射击手,每三人一组,三个人轮流射击,这样两分钟之内,至少有三波密集射击,不会有空档让敌人突破。  于是,当武田胜赖的骑兵渡过连子川,冲锋而来,有的马匹被木栅勾住腿,有的跌入土沟,又遭织田部队以步枪伺候,再以步兵刺杀,全军溃败,非死即伤,武田胜赖落荒而逃,武田王国从此即步向衰颓。  原本武田胜赖大可撤兵,不要和织田、德川联军硬碰硬,即令不撤兵,也应隔着河持久对峙,不必急着出兵。但武田胜赖误判形势,铸下大错。子不如父,是很明显的。  

《信玄的治国》江户后期的农政学者佐藤信渊在他的农政本论说:「为政者论用心,筑堤通水利,教育百姓,发展农业者,为信玄第一。」信玄由《孙子》节录出风、林、火、山四个字作为军旗,信玄的治国及治军,正如这四个字一样,达到攻守平衡的境界。信玄的军事行动都是经过审慎的评估,也因此缔造了武田军团不败的神话。但他不单单依赖军事上的胜利,在治国上也颇用心。信玄在治理国政的依据,也就是孟子的「以民为本」,在他治国的同时,也以尧舜之治自许,以共同维护道义为号召来凝聚人心,奠定治国的基础。信玄在国内推行信玄堤等水利工程,统一交易测量单位,又创造简便的税制;而其所制定的甲州法令,更是战国中杰出的法典。甚至日后的江户幕府还继续沿用某些制度,由此可看出信玄高明的政治手腕。

《信玄的用兵》打着「风林火山」旗号,武田信玄骑兵团善于集结所有军力,发动电光火石的攻城战……「疾如风,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动如山」是孙子兵法的名言。智勇双全、用兵如神的战略型武将---信玄就是打着「风林火山」的旗号开疆拓土,往复征战。信玄的性格可以用「深谋远虑」四个字来表现。不过有时会显得过于慎重。以作战来说,信玄在出兵之前,一定会召开军议讨论作战策略,之后并会演练,没有十全的胜算是绝对不会出兵的。比较起谦信的「好!出兵了!」一句话就要所有的家臣跟着跑的作风,真的是大异其趣……。

《总评》民为城  民为墙  民为壕  有情则为友  无情则为敌
这是甲阳军舰的训诫诗,信玄一生只居住在一座简陋的行馆中,他不须要坚固的城堡;因为他相信人民的力量会保护他,信玄以民为本治国,再加上审慎的作战计划,这也就是武田能无敌于天下的原因了。

《武田四名臣》信玄懂得任用人才,依照这些人的特点给予适当的才,依照这些人的特点给予适当的发挥,在他的家臣团当中,就属马场信房、山县昌景、高阪昌信、内藤昌丰等四人最为有名,信玄死后,武田家命运与此四人息息相关。
       马场信房(1515-1575)  自信虎以来即有的重臣,无论年龄与资历皆居四名臣之首,一生参加七十余次战役,全无受伤,人称「鬼美浓」,所率领的部队作战经验最丰富,马场的智谋及战术也极受信玄的重视,其部队多处于第一线,负责与敌人接战的任务。长筱之役为掩护胜赖逃走,负责殿后而战死。
       山县昌景(1530-1575)饭富虎昌之弟,饭富家本为武田重臣,其军队可称得上武田的王牌军团,昌景承继此传统,其手下皆穿红色铠甲,在三方原之役威震天下,昌景为人勇猛善战,战斗能力属家臣第一,统驭与战场上的随机应变为其所擅长的能力。长筱之役担任先锋战死  。
       内藤昌丰(1522-1575)西上野箕轮城主,擅长后勤补给与部队协调的工作,平时负责锱重的任务,战时率领预备队的运动,人事管理的能力很高,能统率一些无主的部队,是武田军预备队的中心人物。在长筱之役战死。
       高阪昌信(1527-1578)早年为信玄的近侍之一,容貌资颜秀丽,深得信玄喜爱,年轻时有「战国第一美男子」之称,战略与智谋为家中首屈一指的人物,信玄派他出任海津城主主,负责监视上杉谦信的动态,所控制的部队是家臣中最多的,对他的信任由此可见。后来病死于海津城。史实上的高阪弹正,为人温纯富谋略,是武田信玄、胜赖两代的帷幕功臣。于天正六年逝去,享年52岁。长男源五郎(昌澄)于长筱之役战死,由次男源五郎(信达)继承家业。着有『甲阳军鉴』一书,为战国历史的重要参考史料。高阪,身为信玄宠童的同时,亦极受女人爱慕,有「被追着跑的弹正」之绰号。曾因信玄爱上其它女子冷落自己而生气,信玄因为写信向高阪道歉表示不再花心,此文书目前仍留存着。

*年代使用日本旧历,重要日期才加注公历*

1521  大永元年11/3  (1岁)
信玄诞生,幼名太郎。(公元1521  /12  /11)

1523  大永3年6/10  (3岁)
信虎至信州善光寺参拜。

1524  大永4年2/11  (4岁)
信虎出兵关东,介入关东管领上杉宪政和北条氏纲战事。
11/23信虎和氏纲和谈。

1526  大永6年7月  (6岁)
信虎在骏州梨木平大败北条军。

1527  大永7年4月  (7岁)
信虎访问将军足利义晴,叙任从五位下甲斐守。
6月信虎出兵信浓。
7月归程在善光寺参拜,信虎和今川氏辉和谈。

1528  享禄元年8月  (8岁)
信虎在境川败于诹访赖满和信州神户。

1531  享禄4年4/12  (11岁)
信虎和栗原兵库、诹访赖满作战。

1533  天文  2年  (13岁)
晴信迎娶扇谷上杉朝兴之女为妻。

1534  天文  3年11月  (14岁)
晴信之妻上杉氏因难产死。

1535  天文4年6月  (15岁)
信虎出兵骏河。
9/17信虎与诹访赖满和谈。

1536    天文  5年3月  (16岁)
行冠礼、名晴信,升为从五位下大膳大夫。
迎娶三条公赖之女为妻。

1537  天文  6年2月  (17岁)
信虎之女嫁今川义元,信虎为援救今川,出兵须走口。

1538  天文  7年  (18岁)
晴信长子义信诞生(生母三条夫人)。

1540  天文  9年5月  (20岁)
信虎侵略信州佐久郡。
8月在佐久郡海口发布运船制度。
11/29信虎三女嫁给诹访赖重。

1541  天文10年5月  (21岁)
信虎、诹访赖重、村上义清等联军,
在小县郡打败滋野党。
6/14信虎被信玄放逐至骏河,晴信继任甲斐守护职。

1542  天文11年6月  (22岁)
晴信与高远赖继合攻诹访赖重、赖高氏。
7/21诹访赖重在甲斐东光寺自杀。
9月攻打高远赖继,攻略伊那郡。
12月纳沵津元直之女为侧室。

1543  天文12年1/19  (23岁)
晴信妹病死。
信虎上京城。
9月奇袭长洼城,捕获大井贞隆。

1544  天文13年10月  (24岁)
在伊那郡箕轮城和荒神山城攻击藤泽赖亲。

1545  天文14年2月  (25岁)
在江州多贺大社祈愿。
4/17攻略高远城。
6/10侵略信州府中,攻略箕轮城。
9月出兵骏河援救今川义元而和北条氏康作战。
10/29由于信玄的斡旋今川义元、北条氏康
和上杉宪政和谈。

1546  天文15年5/20  (26岁)
攻略佐久郡内山城。
诹访氏生下四郎胜赖。

1547  天文16年6月  (27岁)
制定”甲州法度”。
8/6在佐久郡小田井原打败上杉宪政。
8/11攻略佐久郡志贺城。

1548  天文17年2/14  (28岁)
上田原会战,晴信被村上义清败于小县郡上田原,
阪垣信方等人战死。
4月村上义清和小笠原长时侵略诹访。
7/19在胜弦岬打败小笠原长时。
9月攻打佐久郡。

1549  天文18年4/20  (29岁)
攻略佐久郡春日城。
7月在伊那郡箕轮城筑城。

1550    天文19年4/20  (30岁)
纳奉后奈良天皇亲笔般若心经于甲斐一之宫浅间神社。
7/15攻破小笠原长时根据地。
10/1进攻户石城失败。
12/7长男太郎义信元服。

1551  天文20年5/26  (31岁)
真田幸隆攻略户石城。
10/24攻略安昙郡平濑城。
10/27攻略安昙郡小岩岳城。

1552    天文21年5/7  (32岁)
大井夫人(信玄母)(55)死。
8/12攻略安昙郡小岩岳城。
11/27义信娶今川义元之女为妻。

1553  天文22年4/2  (33岁)
攻略筑摩郡二城,进攻东信浓,
村上义清和北信浓诸将齐向上杉谦信求援。
4/22甲越两军初战于更级郡八幡。
8/5村上义清被武田晴信打败,
投奔长尾景虎、景虎在川中岛与晴信大战
(第1次川中岛会战)。
9月上杉军打败武田军并侵入筑摩郡和埴科郡南部。

1554  天文23年5月  (34岁)
"甲州法度"追加两条成五十七条。
7月晴信和义信出兵下伊那。
8月攻略知久氏神定峰城和小笠原氏铃冈城。
12月越后北条高广响应谦信,背叛晴信,
晴信女嫁北条氏政。

1555  弘治元年7月  (35岁)
晴信在善光寺布阵,晴信在更级郡大冢布阵,
两军在川中岛大战(第2次川中岛会战)。
8月于福岛城打败木曾义康、义昌父子。

1556  弘治  2年7/19  (36岁)
犀川会战
8月真田幸隆攻略埴科郡雨饰城,
越后大熊朝秀背叛谦信,投效武田。  
10/15(闰)今川义元斡旋,两军撤兵。
五男盛信诞生,母油川氏。

1557  弘治  3年2/15  (37岁)
武田军攻略水内郡葛山城。
4月晴信出兵信浓,在善光寺布阵,光复旭山城
(第3次川中岛会战)。
8月甲越在水内郡上野原交战。  
11/19长女北条氏政夫人的安产祈愿文
奉纳于富士御室浅间神社。

1558  永禄元年4月  (38岁)
信繁将九十九条家训授与长男信丰。
奉纳祈愿文于信州户隐神社。
9月移请信浓善光寺如来至甲府。

1559  永禄  2年1月  (39岁)
任信浓守护。
4月订戌兵条规。  
5月奉纳祈愿文于佐久郡松原神社(法号初见)。

1560  永禄  3年10月  (40岁)
依靠本愿寺、加贺、越中一向一揆烧毁越后。

1561  永禄  4年4/11  (41岁)
入侵上野。
5/10下令在惠林寺造澡堂。
9/10  (第4次川中岛会战)晴信、景虎大战,信繁战死。

1562  永禄  5年5/16  (42岁)
惠林寺快川和尚将战胜书状送与晴信。
11月出兵关东,晴信、北条氏康
共同攻略上杉氏武藏松山城。
12月攻略仓贺野城。

1564  永禄  7年3月  (44岁)
将军义辉协调武田、北条。
3/18攻略盐尻城。
8月下旬出兵更级郡盐崎(第5次川中岛会战)。
10/1出兵关东。

1565  永禄  8年  1月  (45岁)
出兵上野。
2/7在诹访神社等地祈愿攻略上野箕轮城。
3月和本愿寺显如友好往来。
5月出兵上野攻略仓贺野城。
11月胜赖迎娶织田信长养女远山氏为妻。

1566  永禄  9年5月  (46岁)
富士御室浅间神社祈愿北条氏政妻安产。
9/29攻略上野箕轮城。

1567  永禄10年2月  (47岁)
胜赖长男信胜诞生,母远山氏死
5月攻略上野。
8月奉纳征请将士文于下之乡大明神社(生岛足岛神社)。
10/19长子义信在东光寺自杀,夫人今川氏被送回骏河。
11月晴信女于松和织田信长长子信忠缔结婚约。

1568  永禄11年2月  (48岁)
晴信和家康约定骏、远两国割地所有权。
3/13出兵北信浓,本庄繁长受利诱而背叛谦信。
6/4奉纳大刀于诹访上社祈求出兵越后好运。
12/6与家康出兵骏河进攻今川氏真。
12/3占领骏河,今川氏真逃亡挂川。

1569  永禄12年1月  (49岁)
在骏州兴津与北条氏政交战。
2月将军力劝甲越和议。
4/7予家康攻略挂川城的条件。
4/24撤回兴津战阵回甲府。
4月和常陆佐竹义重友好往来。
6月进攻骏河、伊豆。
9月由西上野进攻武藏围攻砵形城。
10/1围攻小田原城。
10/4在三增岭和北条氏会战
11月进攻骏河攻略蒲原城,再占领骏河。

1570  元龟元年1月  (50岁)
攻略花泽城。
4月出兵骏河、伊豆。
7/28正室三条夫人死。
8月攻略伊豆韭山城。
9月出兵关东。
12月和本愿寺显如结束友好关系。

1571  元龟  2年1月  (51岁)
进攻兴国寺城、深泽城。
2月进攻远江。
3月进攻高天神城。
4月进攻三河攻略足助城,和家康于吉田城交战。
11月在伊势招募海贼。
12/27甲斐相模同盟和北条氏政和好。

1572  元龟  3年1月  (52岁)
本愿寺显如向信玄求援。
3月延历寺众徒依靠信玄复兴。
5月送誓文给将军义昭。
6月在信州岩村田龙云寺作法事。
8月进攻飞驒。
10/3率大军经伊那进攻远江。
12/20攻略二俣城。
12/22三方原会战。
击败德川和织田的联军。

1573  天正元年1月  (53岁)
进攻三河。
2/15攻略野田城,进入长筱城。
4/12死于信州驹场(53)。


四郎胜赖(1546-1582)是武田信玄的四子,母亲是诹访赖重的女儿。由于武田信玄的妹妹和诹访赖重的儿子寅王丸不幸夭折,永禄5年,胜赖进入高远城继承诹访家,改名诹访四郎。永禄8年,娶织田信长的养女(苗木城主远山勘太郎的女儿,信长的侄女)为妻。两年后,永禄10年11月,生下信胜后母亲死于难产。同年10月,幽禁中的长子义信死于东光寺,信玄决定将来由胜赖继承家督。元龟年3月,胜赖离开高远城,回到甲府,名为武田四郎胜赖。元龟4年,信玄去世,胜赖成为家督。
天正3年,胜赖出阵进攻德川家长筱城,大败于织田、德川联军。这次作战一直被认为是胜赖不听家中老臣劝告,冒然出击所致;胜赖则被认为是卤莽冲动、听信谗言。虽然胜赖身边确实有像长阪钓闲、迹部大炊助这样的佞臣,但是胜赖对于这次出战长筱城的判断是由他自己作出并有其道理的。
三方原之后,武田家陷于织田、德川、上杉、北条这些强大势力所组成的“武田包围网”之中,处境十分尴尬。武田家和织田家的实力分化十分严重:织田家的经济基础是商业,而武田家的经济基础是农业和矿业;商业的增长是资金的积累,而农业的增长是要靠领土的增加,加上信玄时代引以为豪的甲州金山的储量不断减少。武田家如果不对外扩张的话,也只有等着慢慢被织田和德川蚕食。胜赖并不是那种愿意坐以待毙的君主,这一点我认为胜赖要比那些守着自己家的一块地就十分满足的老臣们要好的多。而唯一的出路就是先吞并当时实力最弱的德川家的三河、远江地区,然后再寻找机会和织田信长一较高下。(谁也不会蠢到想一次面对信长和家康两个)
胜赖特意选择了梅雨季节出兵,就是为了限制织田家铁炮的使用。然而这个决定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武田家的军队主要是由农耕兵组成,而当时正处于农繁期,武田家的募兵工作受到很大的影响,只招募到15000人(三方原时信玄共出动45000人);织田家已经实行了民兵分离,军队由农民家中的二子、三子组成的佣兵为主体,并经常进行训练,其动员力和作战力自然不是武田家可比,加上长岛一向众被镇压后,没有后顾之忧的信长调兵谴将已不象三方原时捉襟见肘了。
5月14日,胜赖领军从甲府出发。5月30日,在医王寺山设立本阵,包围圈形成。6月15日,攻打吉田城(家康在城),后向长筱城进军。6月16日,攻城开始。6月19日,武田军15000人包围长筱城,攻打野牛门。6月20日,攻打长筱城西隅。6月21日,攻落长筱城瓢郭。6月22日,再次攻打野牛门。至此为止,一切都在胜赖的掌握之中,就像信玄上洛时一样胜赖静等家康出城。家康也实在是能忍,居然对长筱城主奥平贞昌和他的500士兵见死不救。(今川义元、织田信长、武田信玄、羽柴秀吉我家康都忍了,你胜赖算什么东西)奥平贞昌也确实厉害,要是换了别人说不定早就投降了。织田信长的援军终于到了。
6月27日,胜赖在得到织田、德川联军35000人到达设乐原的消息后,留下3000人继续攻打长筱城,自己带领其余军队回医王寺山本阵。6月28日,胜赖本阵移至设乐原的オノ神の丘。胜赖想在织田、德川联军立足未稳时给予致命打击。(其实如果胜赖退兵的话,武田家说不定还有复兴的可能。可是这与胜赖的性格不符。又有谁会知道明智光秀会谋反?)与此同时,织田、德川联军迅速在阵的两侧设起防马栅,酒井忠次率4000人奇袭队向鸢ヶ巢山的砦进发。6月29日5时,武田军开始突击。然而等待他们的是织田家的3000支国友铁炮。武田家众多武将(山县昌景、内藤昌丰、马场信房、土屋昌次、真田信纲、真田昌辉)和千余精锐骑兵战死,酒井忠次攻下鸢ヶ巢山的砦。武田军败退。长筱会战结束。
胜赖在这次作战中的决策,对于一个精通正统兵法的猛将来说,并没有什么很大的失误之处。选择黎明的时候发起进攻,露水使火药受潮必定会影响铁炮的效果(但是信长也已经考虑到了,并对铁炮加以保护);铁炮的命中能力并不高;在通讯技术不发达的当时,要指挥1000支铁炮进行齐射几乎是不可能的。(也不知道信长是怎么干的?)
回国后,胜赖意识到应该武田家的实力已大不如前,致力于国力的恢复。天正5年,娶北条氏政的妹妹为妻,与北条结成同盟。天正6年,上杉家“御馆之乱”发生,氏政请胜赖出兵相救自己的弟弟上杉景虎;而另一个继承人上杉景胜以黄金一万两、一部分土地割让、娶胜赖的妹妹为妻为条件,与胜赖结为同盟。上杉景虎兵败自杀,北条与武田、上杉对立。天正9年12月,移居新府城。
胜赖毕竟只是个猛将,而不是像他父亲一样的名将。长筱会战后,武田家的凝聚力尽失,家中人心浮动。天正10年1月,胜赖的妹婿木曾义昌被织田家寝返,织田开始进军甲府。途中除了高远城的仁科盛信以外,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同时,骏府的穴山梅雪被德川家寝返。3月,胜赖放弃新府城,逃往小山田信茂的岩殿城。不料小山田信茂投降织田信长,众叛亲离的武田胜赖与妻子、长子信胜在天目山自杀。武田家灭亡。
武田胜赖并不是一个无用的人,他想成为像信玄一样,甚至比信玄更强的人。但是他的父亲实在太完美了,几乎被神化了,这注定他要活在信玄的阴影下。胜赖只能成为一个悲剧的英雄。

川中岛会战中战况最为激烈的,是永禄4年(1561年)9月10日第四次的会战;世人一般所说的川中岛会战,指的就是这次战役。

 永禄3年(1560年)8月,因受关东管领上杉宪政之请,才上京归国的谦信便预备出兵关东。虽然在信玄的势力已侵入北信浓的现在,出兵关东与北条氏康争战是十分危险的举动,但出于自己的正义感,谦信还是决定要如此做。谦信调动11万左右的大军来到小田原,而北条氏康避免与之正面冲突,选择了守城。谦信围攻了一个多月都未能攻下小田原城,于是解除攻势来到鎌仓,永禄4年在鹤冈八幡宫接受上杉宪政让与上杉之姓及关东管领职。之后虽然也几度出兵关东,但都未能完成关东管领恢复关东秩序的任务。

 在此期间信玄完成了海津城,压制了川中岛,而在永禄4年更占领了割岳城,威胁到谦信的居城春日山城。谦信出兵小田原,不在越后的期间,信玄不断地骚扰越后国境,甚至侵入越后领内。被激怒的谦信在永禄4年7月2日从关东归来后,几乎不做任何停留,于8月8日又率领1万3千余的军队越过国境来到善光寺,驻守在此地的城池。这1万3千余的军队中,除了越后本身的军力之外,还包括了向谦信求援的村上义清等人的军队。村上义清在一年前的关东出兵时也在谦信的阵中。与善光寺平相望,越过犀川,在南方的千曲川东岸的松代一地,有着武田守备国境的城池海津城。由高阪弹正昌信率领着士兵3千在此地防守。谦信留下5千人的后备军,率领其余的8千军越过犀川,布阵在千曲川对岸的妻女山。妻女山是海津城西方4公里左右、标高约30公尺的一座小丘陵。

 然而布阵在妻女山并不是十分有利的计策。在此地布阵的话,若非将海津城攻下,就是得与信玄军决一死战,否则无法却保越军退回北陆或前往关东之路。不过在高阪弹正所著的『甲阳军鉴』中记述道,妻女山上有着村上家祖先的祀庙,信玄说要将祀庙烧毁以断绝村上家旧臣对旧主的留恋。谦信会占领妻女山是为了夺回村上家的圣地,让屈服于武田的村上旧臣们回心转意也不一定。

 谦信出现的警报立刻由海津城的烽火传达给在甲府的信玄,而信玄在两天之后立即率领了1万7千左右的军队自甲府出发,而在途中诸将的部队也陆陆续续加入。甲州军经过约4日的行军,8月21日到达盐崎。盐崎在妻女山的西南4公里处,距海津城约4公里的地点。信玄在此地驻兵至24日;没有马上和海津城的城兵会合的原因,主要是想在此地观察谦信的动静。

 信玄在北上的途中,由海津城来的情报一直不断;但是敌人固守着妻女山,一点也没有要攻城的样子。根据海津城来的情报,越军在山里挖掘了二、三重的壕沟,伐取林木建筑栅栏,并在其中搭建小屋,一副正在准备持久战的样子。以用兵神速闻名的谦信竟没有立刻攻城,而在山里筑起城塞,他究竟是有着什么样的计策?攻城的话,一般来说是需要比城兵多上三倍的兵力才有可能成功的;比起海津城的3千兵力,越军的1万3千军是绰绰有余的了。但即使如此,谦信还是不采取攻城的行动,看来反倒像是正在等待着信玄援军的到来的样子。

 信玄原本的计划是以海津城为饵引诱越军,再从背后将之一网打尽。谦信据守在妻女山中,难道也是和信玄所计划的一样、想以此为诱饵引诱甲军攻击吗?否则的话,总不会是在等待信玄的大军来到,让自己如同袋中之鼠一般受到信玄本军及海津城势的夹击吧?无法推知谦信意图的信玄在24日离开了盐崎,改将大军驻扎在茶臼山。只要在此地布阵的话,就能切断留在善光寺平的越后后备军与妻女山本军之间的连络;如此一来,即使不愿意,谦信也非采取行动不可了。然而谦信依然没有任何行动。从较妻女山要高峻许多的茶臼山下望,可以看见伴同谦信大军同来的能乐舞者等,正随着笛声大鼓的伴奏起舞,阵中一片轻松愉快的气氛。等得不耐烦的信玄于是在5天后的29日移师进入海津城。在城中与诸将们展开军事会议后的结果,最后决定采用的战术便是有名的「啄木鸟战法」。所谓「啄木鸟战法」,便是由高阪弹正所率领的先锋1万2千军夜袭妻女山的西南后侧,将上杉军追向川中岛,在川中岛则有着信玄的八千军在埋伏等待着,然后就此将上杉军一网打尽;就如同啄木鸟会啄树的另一端,将虫儿吓出洞口后再将之吞食一般。

 这个计划决定在9月10日的凌晨实行。但是就在计划实行的前一天傍晚,在妻女山山顶侦查的谦信由敌阵中比平日要多的炊烟以及人马不稳的浮动气氛中查知敌人就要有所行动了。他在这妻女山固守了20日之久,所等待的就是信玄出动的这个时机。谦信在当晚留下约百人的勇将,在妻女山的各处燃起篝火,好让武田军以为主力军还在山上,然后在11时左右率领全军下了妻女山,经过浅滩越过千曲川。听说上杉军在这天晚上捕杀了发现这项行动的敌军侦察员17人,因此才能瞒过信玄军的耳目。武田信玄擅长在作战时利用忍者等来搜集情报,但看样子上杉军的反间谍组织要更胜一畴。

 越军重新布下「车悬之阵」,来到在川中岛中央的八幡原布下「十二段鹤翼阵」的信玄军之前。直至夜明日升之前,信玄军都没有发现越军的行动。朝阳升起之时,信玄军在包围着他们的川雾约4、5百公尺的彼方听见了人马的喧闹声,觉得可疑而前驱一看时,预料之外的敌人大军赫然出现在眼前。为此惊愕恐慌不已的信玄军想重整军势之时,越军已如怒涛之势猛攻过来,两军遂陷入一片大混战中。由于对方兵力较己方要少,而且信玄就在阵中,越军为了这个打倒信玄的机会而不断施以猛烈的攻击。

 在持续的混战中,由于战况迟迟无法有决定性的突破,感到焦躁的谦信不顾部下的劝阻,只身驱马杀进信玄军中。谦信找到信玄的本阵,向坐在阵中的信玄砍了三刀。信玄则举起军配(指挥用的铁扇)抵挡,在军配上留下了七道刀痕。这就是川中岛会战中有名的「三太刀七太刀」。谦信虽然希望能在此分出胜负,无奈信玄的侧近已驱前保驾,谦信只有策马离去。

 在这场乱斗之中,除了信玄之弟武田信繁、诸角丰后守‧山本勘助、初鹿野传五郎等人,有4千6百余人战死,而信玄及嫡男太郎义信也负伤,就在信玄军几乎要全军覆没之际,被谦信军甩下的高阪弹正1万2千军自妻女山赶来救援了。

 高阪弹正队于清晨时分到达妻女山时,那里已经是人去楼空了,而远远地从八幡原传来激战的人马嘶喊声。高阪队急忙再渡过千曲川时已是早上10时左右,正好追上上杉军的背后。上杉军受到两面夹击,渐渐露出败势,渡过犀川往善光寺方面退去时,已经是败走的状况了。

 谦信在善光寺结集了4千余的残兵,在10月上旬回到春日山城。而信玄在八幡原整备全军之后,在晚上10时左右进入海津城,翌日出发回国。此次战斗的死伤率,上杉军是72%,武田军是88%,这是即使在战国时代也十分罕见的高死伤率,也可以说明此次战斗的惨烈。

 在高阪弹正所著的『甲阳军鉴』中,记载着自清晨六时开始的前半战局是上杉军占优势,而自早上十时之后的后半战局则是武田军的胜利。但是武田军除了信玄之弟及军师山本勘助战死外,信玄父子也负了伤;而且上杉军的战死者大部分都是在撤退之时因武田军的追击而在犀川的急流中溺死的,由此点来看,武田军的败色相当浓厚。不过从全体的观点来说,谦信并未攻下武田在川中岛的据点海津城,因此对信玄的信州支配可说是一点影响也没有;虽然谦信本身是立下了「三太刀七太刀」的美名,但调动如此大军又损兵折将的结果,也很难说是得到了真正的胜利。以战斗力来说是上杉军的胜利,而以领土的确保来说是武田军的胜利,总结来看则可以说是不分胜负。

 永禄4年的这场战事对谦信与信玄而言都是个惨痛的经验,同时也使得双方体会到二虎相斗,必是两败俱伤的这个事实。可以看出自此之后双方都刻意避开相互冲突的形迹:确保了川中岛的武田信玄,此后虽有因为军略需要而逼近越后国境之时,但却未曾真正侵入越后过;而上杉谦信也将信州的经略让给信玄,自己则专注于关东及越中的经营。话虽如此,但此后二人仍不可避免地在关东上野国引起争战,这样反复相抗、耗损国力的结果,最后便让后来堀起的织田信长坐收了渔翁之利。


大家都知道所谓的武田四名臣:山县(饭富)昌景,高阪昌信,马场信房(信春),内藤昌丰,其中昌景  信房  昌丰皆在设乐原会战中英勇战死.
   而二十四将分别是:
武田信玄:      太郎晴信,大膳大夫,武田家十七代当主
武田信廉:      信玄三弟,影武者,工于绘画,武藏松山城攻击
                   队长
武田胜赖:      诹访四郎胜赖,武田家十八代当主
穴山信君:      梅雪入道,信玄女婿,韭(艹字头)崎、下山领
                   主,设乐原会战后谋叛入德川家,加速武田家
                   灭亡
山县昌景:      饭富三郎兵卫昌景,江尻城主,家康险为其所讨
                   取
高阪昌信:      弹正昌信,幼名春日虎纲,信浓海津城守护代,
                   信玄近侍出身,德川家康奉为甲斐军学之祖
马场信房:       美浓守,深志城主,武田家老笔头
内藤昌丰:      本姓工藤,修理亮,上野箕轮城守护代,胜赖副将
                  
三枝守友:       山县昌景婿,骏河攻略有功,信玄亲拔为侍大
                   将,设乐原会战前夜遭酒井忠次派人以铁炮暗
                   杀身亡
真田幸隆:      弹正幸隆,信浓先方众,小县领主,松尾城主,
                   海津筑城献策
真田信纲:      源太左卫门尉信纲,信浓先方众,幸隆嫡男,
                   骏河攻略时位同重臣设乐原会战同二弟昌辉阵
                   亡
真田昌幸:      幸隆三男,信浓先方众,上田城主(信纲殁后)
                   ,原质于武藤家,名喜兵卫,信纲、昌辉死后复
                   姓继任家督,后人赞其智勇兼备
小山田信茂:    甲斐郡内领主,武田家外样,武田家灭亡之际
                       谋叛入织田家,信长叱之"不义不忠",被害
曾根昌世:      二十四将之"下曾根下野守",因武田家要臣无
                   人姓"下曾根",一般推断为曾根昌世,下野守,
                   军目付,武田家灭亡后转仕德川、蒲生陆奥黑
                   川会津若松城筑城城奉行
原虎胤:     上总安房国千叶氏一族,美浓守平濑城守护代,
               一度因宗教问题出奔转仕北条,骏河攻略后归还
               ,骁勇善战,人称鬼美浓
原昌胤:      隼人佑,阵马奉行,甲阳军鉴中称赞:有才有能,于
               设乐原会战武田军总崩之际因排除马防栅开路而
               战死
土屋昌次:      右卫门尉昌次,本姓金丸,因三方原合战接受
                   德川家豪勇、鸟居元忠一骑讨而且获胜而得到
                   双方的赞赏,设乐原会战中突破马防栅向泷川
                   一益本队冲锋攻击时遭铁炮击中身亡
秋山信友:      武田家织田交涉代表,美浓岩村城主,信玄
                   亲信,独力完成东美浓、东骏河攻略,长筱战后
                   信长甲信平定军履遭其挫退,后因大雪不停
                   阻断补给三个月,在与信长约定不杀害城兵的
                   条件下开城投降,未料信长毁约,被捕遇害,城
                   兵尽数烧杀.  史评知勇兼备
甘利昌忠:      左卫门尉昌忠,谱代家老,勇气过人,三方原合
                   战时病殁
小幡信贞:      甘乐郡小幡领主,上总介,西上野先方众,国峰
                   城主与父亲宪重在温泉度假时被家臣篡夺领
                   地,成为武田家外样,武田家灭亡时,臣从织田
                   信忠,本能寺之变后转拜泷川一益门下,
                   泷川于清洲城会议后失势,再转入北条氏政门
                   下,丰臣秀吉发兵攻破小田原后,转入真田昌幸
                   门下,病殁
多田满赖:      淡路守,原属板垣信方军团,夜战高手,佐久侵
                   入战有功,拔擢,传奇色彩浓厚
山本晴幸:      勘助晴幸,身世不明,三河出身,板垣信方推荐
                   出仕,奉为军师,筑城高手,高远城、小诸城、
                   海津城等名城均出其手,1561年,第四次川中岛
                   合战因其"啄木鸟战法"失败,导致武田信繁战
                   死,引疚冲入敌阵奋战,讨死
小幡虎盛:      一字拜领武田信虎"虎"字,于韭崎合战立下
                   致胜大功,后为马场信房补佐,三十余次大战获
                   得无数武田家感谢状,战功彪炳.1561年补佐高
                   阪昌信守备海津城时,以71岁高龄病殁
横田高松:      伊势出身备中守,属甘利虎泰军团,志贺城攻略
                   时以快速机动战法切断敌军水源并阻断敌军增
                   援,信玄于上田原合战大败时任殿军保护信玄
                   撤退,战死,信玄唏嘘不已


长筱合战  
在武田氏侵攻奥三河前,当地由田峯的菅沼氏、长筱的菅沼氏以及作手的奥平氏这“山家三方众”控制着。今川义元桶狭间合战时,山家三方众附属今川(德川)氏下。元龟2年(1571年),武田氏以压倒性的兵力侵攻三河,并寝返了山家三方众。天正元年(1573年),武田信玄死后,德川家康乘机再寝返作手的奥平氏,同时进攻长筱城。长筱城主菅沼正贞向武田氏请求援军,武田氏进兵讨伐奥平氏。奥平贞能及其子贞昌放弃作手,逃入德川氏领内。武田氏将奥平氏的人质,贞能的次男仙千代于凤来寺门谷处刑。当时,贞能37岁,息子信昌19岁。之后,家康命贞昌为长筱城主,负责对抗作手的武田军。
天正3年(1575年)  长筱合战
4月12日
武田胜赖于踯躅ケ崎武田馆的信玄三回忌大法事上向诸将士表明其出阵三河的决意。为了防备越后的上杉谦信进犯川中岛,先由高阪弹正昌信为大将,率10000人驻守海津城。随后武田胜赖亲率大军从踯躅ケ崎馆出阵。
4月21日
由胜赖率领的15000武田军开始侵入德川家康的三河地区。同日,武田军夺取长筱城(南设乐郡)、吉田城(丰桥市)周围各城。
5月1日
德川方面依然没有抵抗。武田军控制了三河北设乐郡、东加茂郡的村庄,并完成对南设乐郡长筱城的包围。
5月6日
武田军攻落二连木、牛久保两城,逼近吉田城。另一方面,德川家康终于得到武田军入侵的报告,亲自引军从冈崎城出阵。行军至额田郡山中,家康命长子信康率7000人于宝藏寺布阵,负责防守通往冈崎城的道路;自己率领剩下的5000人进入吉田城。
5月7日
武田军包围吉田城,一副攻城的架势。德川手下酒井忠次、水野忠重、户田左门、渡边半藏等出城应敌,突入武田军中。武田军数百人战死。很快,寡不敌众的德川军不得不停止突击,退回吉田城内固守。
5月10日
胜赖放弃对吉田城强攻,全军对长筱城进行包围。15000武田军分为8队布阵:
城北大通寺  武田信丰、马场信春、小山田昌行  2000人
城西北  一条信龙、真田信纲、土屋昌次  2500人
城西泷川左岸  内藤昌丰、小幡信贞  2000人
城南筱场野  武田信廉、穴山信君、原昌胤、菅沼定真  1500人
有海村附近预备队  山县昌景、高阪昌澄  1000人
鸢ケ巢山  武田信实  1000人
医王寺山本阵  武田胜赖  3000人
后方  甘利信康、小山田信茂  2000人
5月11日
清晨,长筱城中响起了枪声,武田军进攻开始。在前日大手门附近发生的小冲突后,今日武田、德川两军都倾注全力激战。武田胜赖在离大手门北1km的医王寺山本阵督战。《当代记》、《改正三河后风土记》中记载11日的战斗情况:武田军手持由竹子编成的盾牌攻至二の丸渡合口的门口。德川军从城中杀出,将武田军击退。《长筱日记》中写到:城中施放弓箭、铁炮,武田军死者800余人。
5月13日
武田军攻城进入第3天。长筱城主奥平贞昌指挥的城兵500余人顽强的抵抗着武田军的猛攻,然而寡不低众,渐渐显出败势。侍大将今泉内记在矢狭间放箭时中弹,身负重伤。后藤助左卫门也同样中弹身亡。城兵死者数十人。其中包括自家康之父广忠以来的谱代家臣、松平景忠手下79岁高龄的设乐雅乐助重次。武田军控制了瓢丸,奥平贞昌率城兵退守舛型丸。接近本丸西侧的武田军派出甲州金山的金堀工人上阵。
5月13日  晨
与此同时,织田信长接到了家康的出兵要请,亲自率领30000大军从岐阜出发。
5月13日  晚
信长在热田神宫泊宿,作战胜祈愿。
5月14日  晨
织田军从热田出发,傍晚时进入冈崎城。与信长同行的有:嫡子信忠、庶子信雄,重臣柴田修理亮胜家、佐久间右卫门尉信盛、明智十兵卫尉光秀、羽柴筑前守秀吉、泷川左近将监一益、丹羽五郎左卫门长秀,武将蒲生忠三郎、森武藏守、佐々内藏助、前田又左卫门尉、塙九郎左卫门尉、河尻与兵卫。
5月14日
虽然伤亡人数不断增加,长筱城兵依然在奥平贞昌的指挥下打退了武田军一轮又一轮的进攻。为了对抗武田军的金堀战术,贞昌命令在本丸内侧挖起一道壕沟,并派人巡查。占领了瓢丸的武田军攻入三の丸。城内山崎善七、奥平出云、生田、黑屋等持枪杀出,双方在本丸东的野牛郭交战。贞昌率城兵一起冲出,打退武田军。城兵又有数十人战死。得知武田军攻城不利的胜赖下令停止强攻,转而准备围困长筱,并在泷川、大野川筑起栅栏,防止城兵脱逃。
5月15日  未明
奥平贞昌检点城中粮食、弓箭弹药后,告知城兵城中只剩下4天的军粮,必须派人前往请求援军。一阵沉默后,城中身份最低的杂兵(此时城中身份自上而下,共有七族五老15人、奥平一族14人、其它武将35人、杂兵70人)鸟居强右卫门胜商出来接受了任务。鸟居强右卫门乘夜色从武田军疏于防范的野牛郭下水口(污水出口)出城。又幸得晨雾掩护,强右卫门顺着梅雨时节水位高涨的泷川一路漂下4km后顺利上岸。数小时后,城兵看见了雁峰山上的狼烟,得知强右卫门成功出城。
5月15日
冈崎城内的作战会议上,信长向织田、德川家的众武将说明了各部队的部署位置。信长从岐阜前来救援时,每个士兵带有栅木一根(直径10cm)、绳子一捆。全军拥有铁炮3000支,由母衣众塙九郎左卫门、前田又左卫门、佐々内藏助、野々村三十郎、福富平左卫门等指挥。为了发挥铁炮的最大威力,信长放弃了可供织田、德川30000万人以上大军进行大合战的广阔平原有海原,而选择了狭长的设乐原作为决战之所。
5月15日  下午2时前后
成功逃出武田军包围网的鸟居强右卫门胜商进入冈崎城。在向信长禀告了长筱城的情况后,强右卫门于第二天又马上动身赶回长筱城。然而由于前次雁峰山上的狼烟被发现,武田军加紧了警备工作。强右卫门手里拿着竹子作掩护想趁乱混入长筱城,不料被穴山信君配下与力河原弥太郎捉住,送至武田胜赖的叔父武田信纲(信玄的弟弟)处。
5月16日
早晨,信长、家康一同率大军38000余人从冈崎出发。《长筱合战图屏风》中画着,信长身穿赤地锦直垂萌葱威铠,腰挂金覆轮太刀,脚下连钱苇毛马,身后白底黑永乐通宝军旗飘扬。
5月16日  夜
武田信纲将鸟居强右卫门召到面前,要求强右卫门告诉长筱城兵援军没有来。之后,强右卫门被绑在木架上立于泷川的对岸。出乎武田信纲意料,强右卫门向长筱城大叫道,“信长2~3天后就到!”鸟居强右卫门被身边的武田军士兵用枪刺死。武田胜赖开始与武田信纲及其它重臣商议应敌的对策。
5月17日
得知信长即将到达的武田胜赖不得不放弃了对长筱城的包围。与此同时,信长早上从牛久保出发,后进入野田城。
5月18日
信长早晨从野田城出发,傍晚前到达距离长筱城5~6km的设乐原。织田、德川联军各队按照原先的安排向预定位置移动,开始布阵。根据日本参谋本部所编的《大日本战史》记载织田、德川军布阵情况:
信长军
 极乐寺山  织田信长、柴田胜家
 天神山  织田信忠、河尻秀隆
 御堂山  北畠信雄、稻叶一铁
 茶麿山  佐久间信盛、池田信辉、丹羽长秀、泷川一益
 东方  水野信元、安藤范俊、蒲生氏乡、森长可、羽柴秀吉、不破光治及其它大和、河内、摄津、若狭兵
(计30000人)
家康军
 弹正山  德川家康
 松尾山  德川信康
 弹正山东  大久保忠世、本多忠胜、榊原康政、石川数正、平岩亲吉、酒井忠次、鸟居元忠、内藤家长、松平忠次、本多广孝、新发田康忠、菅沼定利、松平清宗、松平真乘、三宅康贞、高力清长、大须贺康高、本多重次、小笠原康广、户田忠次、松平信一、本多信俊、本多忠次、酒井正亲
(计8000人)
织田、德川联军在南北狭长的高原设乐原上连夜修筑防马栅,并于次日全部完成。
5月19日
早晨,武田胜赖召集众武将在医王寺山本阵军议。会上,内藤修理、山县三郎兵卫、马场美浓守、小山田兵卫尉、原隼人等信玄以来的重臣主张全军撤回甲州,而长阪长闲斋、迹部大炊助等胜赖身边的近侧则主张强攻。最终,胜赖不顾老臣的强烈反对,采纳了强攻的作战方案。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lytlytly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2
编号 7353
注册 2004-5-4


发表于 2004-5-5 23:1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好贴,顶一下。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丰臣难难难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
编号 307665
注册 2009-1-26


发表于 2009-1-26 02:5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huangyunhao
(逸云)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功绩 20
帖子 2037
编号 273717
注册 2008-4-4


发表于 2009-1-26 03:2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很详细了……
这么长……

[ 本帖最后由 huangyunhao 于 2009-1-26 03:26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phoenixdaizy

忠英伯
靖康军节度使

Rank: 21Rank: 21Rank: 21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314
帖子 8800
编号 356
注册 2003-9-4


发表于 2009-5-22 17:1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因为家督继承而赶走其父??似乎是后世的赴会。武田信虎我个人认为是因为树敌比较多,而且家业没有得到扩展而被家臣弹劾的。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4 07:06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33689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