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情感轩辕
» 母亲节——送给母亲的礼物(上)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20150519版)发布
(2015-5-19)
论坛营运现状公告
(2014-8-10)
三国志12pk版下载
(2013-4-20)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对外开放
(2013-1-16)
岳飞传解密剧本发布
(2011-4-12)
招募各版斑竹和网站管理技术人员
(2006-4-19)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母亲节——送给母亲的礼物(上), 多年前的文字。至今读起来还会微笑。
whws
白衣伯爵谏议大夫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左将军
好贴
6
功绩
166
帖子
1325
编号
82141
注册
2006-9-7
家族
云水兰若
#1
发表于 2007-1-23 14:3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母亲节——送给母亲的礼物(上)
看到yoshiki师姐的提醒,忽然想起来明天就是母亲节了。写点什么吧。可又觉得无从下
手。思绪不知不觉飞回到妈妈还年轻的时候。
妈似乎一辈子都没长大。一只是个任性率真的女孩子。她们那一代的女孩子和别的人都
不一样。十四、五岁的时候就停课闹革命,写大字报。毛主席接见红卫兵,于是满世界
的大串联。兜里揣了几块,几个伙伴一商量,就全国上下到处乱跑。反正那时候红卫兵
坐火车不要钱。妈妈去了北京,北京的接待人员给每个人发点心,还安排住宿。姥爷去
世的早,家里孩子又多。妈妈作为最小的女孩,从来没有享过什么福。所以那块点心就
成了妈妈美好的记忆。当然物质是不能战胜精神的。妈妈那时候最骄傲的事情并不是吃
到了点心,而是坐在卡车上,见到了毛主席。虽然妈妈后来说,只看见远远的一个人影
在挥手,其实没什么印象。不过这件事还是让妈妈激动地哭了好久。她是那种最真最纯
地红卫兵。她那时才十五岁,世界的表面对她而言就是世界的全部。
大串联的结局并不是很令人愉快的。妈妈和另外一个女生同大部队走散了,又在武汉丢
了身上所有的钱。幸运的是,她们居然遇到了一位同校的高年级男生。老乡见老乡,两
眼泪汪汪。更何况是同学。那时候的人真的很纯,那个男生慷慨解囊,捐助了一些钱给
两个可怜兮兮的师妹,然后继续自己的长征。妈妈和她的同学热泪盈眶,却忘了问救命
恩人的姓名住址。于是,那几块钱成了永远也还不清的债,埋在妈妈心里。妈妈说,她
一直觉得欠着那个人的钱,却再也没找到那个人。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再遇上,还掉这
笔债。
再后来是批斗会和武斗。批斗会在妈妈的记忆里是一场恶梦。妈妈既不是红五类,也不
是黑七类。但是她从小的三位好朋友却被迫站到了两个阵营。但是父母归父母,友谊归
友谊,她们还是团结在一起的革命小将,只是小将和小将之间有了隔阂。妈妈是她们之
间关系的枢纽。她是那么善良,所以大家都还是信任她的。但是后来,这种隔阂消失
了。因为红五类成了走资派,当权的走资派们下场比黑七类们更惨。她们的子女成了孤
魂野鬼,无人收留。妈妈曾经陪着她的朋友给那朋友的父母送饭。妈妈说,那个时代没
有受益者,所有人都被骗了。
妈妈曾在批斗会和武斗中亲眼目睹了一幕幕惨剧:皮带、香烟头、人性的极度扭曲。后
来妈妈对我说,她从来没有想过,人会变的那么可怕、那么残忍,而他们曾经是那么温
和、那么熟悉。仅仅因为一句话:“要武斗不要文斗。”一个腼腆内向的女孩子居然可
以变成一个凶恶的打手。
妈妈曾经向我描述过一些场面。而我印象最深的场面发生在武斗中。一批学生用步枪和
梭标占领了广播大楼。另一批学生则用同样的武器包围了大楼。于是一场战斗迫在眉睫
。妈妈被颇通事故的大姨从广播大楼里拖了出来。在离开的时候,她看见一个被另一派
抓住的“同志”正在被毒打。人卷曲在地上,已经被几个膀大腰圆的大汉围住了。只能
听见打骂的吆喝声,和被打的那人的呻吟,他一直在叫:“渴啊···渴啊···”声
音虚弱的和当初那个生龙活虎的小伙子全然脱了节。“那是因为失血过多,所以才渴”
妈妈给我讲述的时候轻轻皱着眉,仿佛陷入到那惨痛的回忆里。
在残酷的现实里。妈妈退缩了。她被姥姥拉回了家,帮着姥姥做了一年的家务。然后就
是一年的农场生活。内地的知青比北京上海的知青要幸运许多。他们大都在省内下乡。
而妈妈又幸运一些,她们去了省内的一个国营农场,而且只呆了一年。接着就回城上了
高中,然后又进了教育学院。
那是个极度缺乏教育的年代。教师成了紧缺货。为了弥补社会上的空缺。妈妈她们
那批人幸运地获得了受教育的机会。并且自己也成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妈妈在这个行业
里工作了三十年。这职业成了她生命的一部分,成了她至今最热爱、最珍贵的东西之一
。
妈妈是个总会后悔的人。但是她有两件事没有后悔过,一是嫁了我爸爸,一是成为了一
名教师。妈妈说,学生对她的尊敬和对她的肯定,是她最大的快乐。她不喜欢学校上层
那些乌烟瘴气的帮派争斗,但是和学生在一起,却能让她感到青春的活力和心情的明快
。妈妈爱着她的工作,而我爱着那热爱工作的妈妈。
记得有一次在家庭的聊天中,爸爸偶然透露出,在和妈妈恋爱之前,还有人曾经给爸爸
介绍过一个对象,只见过一次面,没说几句话。妈妈于是酸兮兮地说:“想不到你还有
这么一段罗曼史,我可是只认识过你一个。”一副忿忿不平的口气。
妈妈的爱是纯洁的。她并不是一见到爸爸就爱上他的。说来巧合,爸爸妈妈都出生在同
一个城市,又先后在七岁那年随着全家搬到了现在的省城。后来又进了同一所中学读书
。他们在那么长的时间里,谁也不认识谁,可是冥冥中,仿佛有一根看不见的绳子把他
们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当小姨介绍爸爸认识妈妈时,妈妈在中学教书,而爸爸在工厂当车工。爸爸曾经戏谑地
对我说,工农兵学商,只怕除了兵,他都沾过边了。可是爸爸并不对这段历史感到自豪
。他出身不好,在农村呆了三年,在一群下乡知情中,倒数第二个回城。然后在砂轮厂
当了六年工人,其中三年是学徒工,然后开始自己带徒弟。他沉默寡言,除了极熟悉的
人,并不和人多说话。他不注重仪表,乱丛丛的头发,被妈妈形容成鸡窝。一身的油腻
和铁屑,似乎永远也洗不干净。一身瘦瘦的骨头架子,脱了衣服,就可以拉到医学院当
骨骼教具。最重要的是他的出身不好。在那个年代,出身就是一辈子的命运。出身不好
,是人生的墓碑,一辈子压在身上,死死的,喘不过气,翻不了身。
妈妈的家里几乎没有人看好这个其貌不扬、一身牵累的年轻男人。妈妈的朋友们也劝妈
妈考虑清楚。可是妈妈还是看上了这个人。有限的接触,使得妈妈敏锐地发现了这个人
身上的闪光点。
妈妈对我说,当初我看上你爸,没别的,就是因为他在自学英语,而他周围的人都在打
扑克。爸爸他们那批人,是中国最后一批学习俄语而不是学习英语的中学生。英语对他
而言是完全陌生的面孔。可是凭着对知识的热爱,也许也有一点对家庭传统的秉承。爸
爸把自己的精力和业余时间放到了一切他能够接触到的知识上。他的骨子里是个臭老九
。就是接受了这么多年的无产阶级再教育,他流的仍旧是臭老九的血液。他在田间地头
苦恼于资本论和政治经济学,研究世界的原理和成因。他在车床前梦想着搞科技革新,
一门心思地扎到车刀导角的研究和试验里,一些车床原理的书摆在他枕边。当他开始意
识到,外语可能成为一门有用的知识时,他捡起了陌生的英语书,从ABCD开始学起。
他一辈子就是个臭老九。可是妈妈,早已经在把教育作为自己一生职业的同时,就被那
些“资产阶级腐朽堕落的思想”毒害了。妈妈从书本中读到了自己的梦想,她打心眼里
赞美那种书香门第里弥漫的宁静、理性、彬彬有礼的气息,她从心中渴望能够沉浸于知
识的海洋。那是个鄙视知识的年代。白卷英雄喧嚣一时。工人阶级是国家的“真正”主
人。工人贫农是社会的瑰宝,出身血统是择偶的重要依据。“就算不替自己打算,也要
替儿女想想,你希望孩子一出生,就背着上一代的包袱,窘迫一生么?”
可是妈妈是时代的异端,她竟然抱着这样大逆不道的想法:“读书人都是聪明人。这个
国家迟早还是要依靠这些聪明人的。读书人不会永远处在这样的地位。”妈妈几乎和家
里闹翻了天。她拿出当年红卫兵保卫毛主席的热情来捍卫自己的爱情。家里最终妥协了
。爸爸和妈妈开始走到一起。
有时觉得爸爸是个很傻的家伙。我甚至怀疑,我在女生面前的腼腆愚笨,是不是也继承
了爸爸的遗传。我该向他提抗议吧。爸爸妈妈总是吵架,一吵架,妈妈就扬言威胁,要
拉倒(分手的意思)。然后就把两个人的合照撕了。还有一次闹分手,妈妈把老爸偷偷
攒工资买来送给妈妈的手表,还到了爸爸家里。那时老爸一个月十几块工资,自己都养
不活,吃住都在家里。家里还给他发零用钱。按道理应该把工资都如数上交才对。可是
老爸居然大逆不道,偷偷瞞了私房钱买东西送人。这下被揭穿了。那时掌家的大姑倒没
说什么,只是不动声色地停了老爸的零用钱,害的老爸窘迫了好久。
妈妈还讲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是关于他们第一次闹分手的事。有一次,爸爸和妈妈一起
坐火车到外地去玩。在火车站,因为一件小事,爸爸把妈妈热恼了,大概爸爸真的没有
见识过女孩子耍小姐脾气吧。妈妈把包一甩,恨恨地说了一句:“咱们俩拉倒(分手的
意思)。”说完就不顾而去。妈妈的脾气是雷阵雨,说来就来,可是来的快,去的更快
。妈妈一个人怒气冲冲走了好远,气渐渐消了,甚至把刚刚才说的要分手的话都忘掉了
。她回过头来开始寻求和解,可是居然找不到爸爸的影子。
妈妈讲到这儿的时候,我笑的肚子痛:原来老爸这个榆木疙瘩,居然以为妈妈真的要跟
他分手,郁闷之极,捡起了妈妈的包,垂头丧气地回家去了!!!妈妈笑弯了腰,点着
我的脑袋说:“我说拉倒,你老爸倒好,拉倒就拉倒,脑袋瓜一点都不拐弯。你小心学
着点,别跟你老爸似的。”
可是爸爸妈妈之间也有着数不清的浪漫。爸爸和妈妈曾经半夜三更到公园去约会。那时
候的人就是怕羞。谈个恋爱跟做贼似的,偷偷摸摸,结果可好,真被联防队员当贼抓了
,姓名地址身份证,审了半天总算放了。呵呵,大概以后就再也不敢这样浪漫了。再就
是爸爸和妈妈到大伯他们那儿玩。大伯在军工厂工作,军工厂那时大都是从东北迁到了
内地的山沟里。爸爸妈妈从一马平川的大平原第一次到了丘壑连绵的山沟沟里,那个兴
奋就别提了。结果两个小情人钻到山里玩的忘了时间,天黑还没回来,全忘了“山上有
狼”的警告。皇帝不急太监急。家里人可都发了毛,“该不会让狼叼走了吧?”于是动
员全家人鸡飞狗跳上山去找,邻里朋友都惊动了,却正赶上小两口甜甜美美往家走。不
知道有没有挨一顿臭骂。不过妈妈没提,我也不好乱说了不是。
至于爸爸给妈妈讲鬼故事,吓得爸爸妈妈大叫,更是妈妈对爸爸最为愤慨的指控:“你
当时肯定没有安好心,故意吓唬我,让我抱你。”爸爸当然一脸无辜,不屑置辩。不过
妈妈始终小心地保存着他们早期留下来的照片,我看过一些:其中一张,妈妈钻在竹林
里,抱着竹子,脸上露出幸福地微笑。妈妈说这些照片都是老爸领着妈自己洗的。那时
没有暗室,爸爸找一床被子蒙着头,被窝里只有一盏小红灯。妈妈就在外边给爸爸递工
具。定影显影,就是在这简陋的环境下完成的。偶尔爸爸妈妈还会自豪的向我炫耀。那
是幸福的回忆。妈妈一辈子都忘不掉。在妈妈的记忆里,那是个永远年轻的年代。
接着就是那场私奔似的婚姻。的确,妈妈总是说她其实没跟老爸结婚。因为根本没有办
婚礼,甚至连穿红棉袄的结婚照都没有一张。他们俩是私奔。那时两个人一个月加起来
三十块钱的工资,双方家里又都没什么钱。
爷爷已经去世几年了。爸爸这边,家里经过一场大乱,实在没有余力支撑奢靡的庆典。
而妈妈那边,自小就不算是个家,一个寡妇带着七个儿女,基本上是长大一个,就分出
去一个,分出去的能顾着自己就不错了。家里实在没有什么积蓄。更何况那时姥姥已经
半身不遂,也没有精力照顾小女儿的婚姻。于是,一条长凳,一张小方桌,一个木柜和
几叠破纸箱成了结婚时父母全部的家当。婚后的头几夜,两个人是在妈妈的单身宿舍渡
过的。
妈妈现在还兴致勃勃地向我描述爸爸那时的尴尬。要到达妈妈的宿舍,必需穿过女工宿
舍前的走廊。我现在还可以想象,老爸在女人们的尖叫规避与抱怨声中,满脸通红地低
着头挨过那段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的走廊。
婚姻就是在混乱、简陋、纷杂和窘迫中,开始向两个年轻人崭露出疲惫的笑容。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whws
白衣伯爵谏议大夫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左将军
好贴
6
功绩
166
帖子
1325
编号
82141
注册
2006-9-7
家族
云水兰若
#2
发表于 2007-1-23 14:3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母亲节——送给母亲的礼物(下)
婚姻并不复杂。复杂的是婚姻的附加物——孩子。
妈妈的第一次怀孕并不成功。流了一个男孩。也许我该感谢这次流产,因为,否则可能
我就无法来到这个世上了。妈妈虚弱了一段时间。妈妈怀我的时候,一米六六的个子却
只有90斤。那时的妈妈,大概瘦的可以被一阵风吹走。不过爸爸和妈妈还是带着极大的
期望来迎接我的到来。
命运总是不肯放过任何一个捉弄人的机会。在我准备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国家下了一
道通知:中国准备恢复高考制度,将依据全国统一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来录取那批命运的
宠儿。而第一次高考,是为十年期间丧失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流浪者们特设的,时间就在1
977年12月,也就是在妈妈预产期之后一两周内。这可是爸爸在梦里都在盼望的机会啊。
这也是妈妈对我爸爸最大的期望啊。
爸爸渴望得到这次机会。妈妈义无返顾地对爸爸说:参加!无论如何也要参加。爸爸终
于下定了决心,到厂里去报名。
这是什么样的竞争啊,一个上万人的大厂,其中一大部分都是适龄的年轻工人,可是整
个厂只有两个名额——并不是上大学,仅仅是获得一次参加高考的机会!!!
当年,我们考大学时,曾经怎样抱怨过社会的不公,8:1的录取比例曾经让我们哀叹不
已。可是当我听到爸爸在报考时是面临怎样的机会,我几乎震惊了。爸爸不怕任何笔头
的挑选,至少在他们厂里,他有这样的把握。他也不怕考察工作表现,他工作任劳任怨
,还是全市的优秀工作者,他的工作表现只能用出色二字形容。他还是车间团委的宣传
委员,他的一手好文章、一套画简笔画的本事,让他包揽了车间的板报。他是有口碑的
。车间里的老工人提起他也竖起大拇指。
甚至据说厂里一度把他作为厂里推荐考大学的两个人之一。但是后来风向变了。爸爸并
没有拿到报考推荐表,理由是出身不好。据说是因为厂里某一位干部子弟也想考大学。
也许妈妈的气质里有一股天生的侠气。妈妈最恨的是社会的不公和对人的侮辱。特别是
当这种不公待遇落到了自己的丈夫身上时。妈妈那时已经有了半年的身孕。可是她毅然
挺起沉甸甸的大肚子,一个人步行到厂里找到了厂领导。厂领导看到妈妈吃了一惊,赶
紧安顿妈妈坐下,和善地询问她为什么不顾身体,如此冒冒失失地来到这里?
妈妈不愧是当教师的。她慷慨激昂引经据典,搬出了社会主义祖国的新政策和党中央的
新方针,指出:“四人帮的迫害使我们这代人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现在国家拨乱反正
了,党重新给了我们受教育的机会。你们为什么因循四人帮的错误路线,还要剥夺党给
我们的机会?”也许领导是被妈妈感动了,也许领导是被妈妈折服了,也许领导是被妈
妈吓坏了。反正,爸爸在报名截至前的最后一刻拿到了报名表。妈妈帮着他填写。他则
去借了辆自行车。当他赶到报名办公室时,报名负责人正收拾好报名表准备上交。
爸爸终于报上了名。他一生的命运到此发生了转折。而妈妈就是搬动这命运岔道的人。
之后是爸爸的刻苦复习,妈妈的任劳任怨。妈妈生我时是在十一月。爸爸用架子车把妈
妈拉到医院,又用架子车把妈妈和我拉回家。我正式成为这个家的成员,也正式成了这
个家麻烦的根源。
两周后,爸爸做了一锅面汤作为妈妈一天的伙食,然后借了自行车赶去考场参加考试。
路上爸爸因为闯红灯被警察截住。爸爸简单地交待了自己的特殊情况。那时警察真的都
是好人。他们二话不说,放了我爸爸,把那一代人对未来的希望一起交给了我爸爸。
爸爸晚上回来时,虽然疲惫不堪,却更要照顾更加疲惫不堪的妻子和儿子。第二天,他
又是这样赶往考场。
考试的结果并不理想。爸爸的分数考不上本科,只能被大专录取。曾经有过犹豫,是等
待78年的高考?还是抓住眼前的机会。也许十年的等待实在太久了。爸爸最终决定抓住
眼前。他上了一所师范专科的物理系,三年制。
小孩子真的很难带。妈妈只有五十六天产假,然后就得去上班,是全日制。爸爸要上学
。于是我就成了真正的累赘。无奈之下,我在第57天被送到了托儿所。
妈妈总是说,她觉得她欠我的。她觉得我小时候吃的苦太多。这一切都是她的错。她说
她那时在讲台上,满眼都是我眼泪汪汪的样子,满耳都是我的哭声。她一下课,第一件
事就是冲到托儿所去看望我,结果她被眼前的景象震怒了。因为我总是不停地哭,托儿
所的阿姨用被子蒙着我的头,还翘上一条腿,压在我身上。我不知道妈妈作为一个母亲
,会不会有夸张的描述,但后来的事情,我相信是真实的。妈妈气坏了,她冲进托儿所
,从阿姨的腿下抢出我来,和阿姨大吵了一架,怒气冲冲地离开了。妈妈抱着我哭了好
久。然后抱着我去找爸爸。她把正在上课的爸爸从教室里叫出来,一言不发地把我推到
了爸爸怀里。
爸爸和妈妈最终还是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第二天我又被送到了托儿所。妈妈狠下心,找
已经半身不遂的姥姥帮忙。姥姥来了。又带来一个大姨从乡下找来帮忙照顾我的小姑娘
。小姑娘是叫××吧,我只知道她名字的发音。她是不要钱的,只要能在我们家吃饱饭
就行。那时爸爸的工资全部用来供他上学。妈妈一个人的工资供给着三个人的口粮,还
要喂饱我这个似乎永远也喂不饱的娃娃。
日子就在这样艰难中一点一点熬下去。日子实在过不下去的时候。妈妈找到了自己的姐
姐们去借钱。好胜的妈妈不愿向小姑子们低头。还是大伯知道了情况,寄了一些钱过来
。妈妈是个很感恩的人。至今她还教导我,一定要记得那些在困难中帮过你的人。人不
能忘本。
接下来的日子像流水一样在艰难中一点点消磨过去。爸爸毕业后,家里的景况略有好转
。特别是爸爸不负众望,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留校任教的机会。那是爸爸一生的幸运。
他从此把自己的层次定了下来。××离去了。她后来在城里找到了一份生路,并且成了
家。姥姥一直带我到快要上学。后来被三姨接去了。
爸爸留校后仍旧不停的争取学习机会。先到本市一所大学进修,又到×大进修。那时他
被这所偏居一隅的名牌大学所震撼。大概,我日后的前途也悄悄地被命运作了个小小的
标记。
妈妈在辛劳中也不忘努力争取自己的机会。她后来也不断争取进修和深造。但是她最终
还是把大部分时间和机会留给了爸爸。毕竟总得有一个人管家。她就这样和吝啬的命运
争夺生活。
接着命运再次显露了它的坏脾气。爸爸刚刚从×大进修归来,就接到了通知,他的工作
单位将被解散。余者中部分人将被安排到新成立的单位一个文科院校。其它人自谋出路
。而新成立的单位里没有物理系。于是,物理系人员的去留成了悬案。
那是一段没头苍蝇似的日子。爸爸和妈妈迷茫了。究竟何去何从?据说,曾经有过一个
去陆军学院任教的机会,爸爸没去。为什么,我说不清楚。不过爸爸最终横下一条心,
走进新单位,也走进了一个新组建的专业:计算机。爸爸决心一切从零开始。像当年他
从ABC开始学英语一样,从basic开始学习计算机。
而妈妈在这一切决定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呢?妈妈从来没有向我提起过。在爸爸婚后一系
列求学经历中,妈妈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她也从来没有告诉过我,只是她从来不曾向
我抱怨过一句。她总是对我说一句话:你爸爸的一生,全是他自己拼出来的。
可是在爸爸奋力拼搏的背后,是谁掌撑家庭——这条航向不定风雨飘摇的小船呢?是谁
拿着一个人的工资养活母子三代人,而把另一个人的工资全部省下来供养他读书?爸爸
的进修经历一直持续到他39岁那年。妈妈一边工作,一边带着上学的我。负担督促我的
教育的全部工作。在学习上还是在品质上,我成了妈妈的骄傲,也成了妈妈人生的另一
个期望。
当家庭生活在有一年开始走向稳定时。妈妈终于可以稍稍松一口气了。两个分兵奋战的
伴侣终于可以合兵一处共同面对生活的艰辛了。妈妈的奋斗史走向了一个新的起点。
故事还有很多,但是时间实在太晚了。对妈妈的回忆,是那么细腻和温暖。可是现在实
在没有力量再写下去了,今天暂且到这里吧。把对妈妈最真挚的祝福寄放在这里,希望
她在千里之外能感觉到儿子对她的爱。
[
本帖最后由 whws 于 2007-1-23 15:01 编辑
]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胡笳十八拍
组别
仕女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4
帖子
178
编号
65931
注册
2006-4-5
#3
发表于 2007-1-23 15:5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写得真切,赞一个。
LZ你真好福气,有个这样不一般的好母亲。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轩辕史话
> 炎黄春秋
> 我思我在
> 法律探讨
> 三国史话
春秋文艺
> 古典小说
> 诗词歌赋
> 现代文艺
> 韦编三绝
> 对联雅座
> 滴翠亭
> 藏经阁
> 双七钟社
> 笑书神侠
> 辕门射虎
> 虎帐点兵
游戏人生
> 同人战棋手游
> 三国戏英杰传
> 三国鼎立
> 轩辕公会
> 三国志12
> 英雄史诗
> 运筹帷幄
> 人间五十年
> 步步为营
> 游行天下
> 游戏贴图
轩辕工作室
>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
> 豪华曹操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
> 大一统演义
> 曹操传MOD作品交流
> 东吴霸王传
> 封神英杰传
> 杨家将
> 吕布传
> 三国无双战略版
> 北宋志·赵匡胤传
> 战旗春秋
> 曹操传MOD制作交流
> 金庸群侠传MOD交流
> 风华录
> 设计与修改
怡情岁月
> 影音经典
> 动漫先锋
> 绘画摄影
> 情感轩辕
> 衣食住行
> 体坛动力
> 谈股论金
> 水泊轩辕
参政议政
> 迎宾阁
> 鸿胪寺
> 登闻鼓
> 监造府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6 16:47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1512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