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关于孙策之死的乱弹。。。。。
性别:未知-离线 段成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2
编号 96816
注册 2006-12-24


发表于 2007-1-18 19:5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关于孙策之死的乱弹。。。。。

闲来无事在网上看了一些有关三国的YY小说(就是什么主角回到三国之类的),发现一个共性,就是提到孙权,基本上都是一个奸人的角色,最主要的就是在继承孙策的位置这件事上,貌似孙策之死不是意外,而是孙权在幕后使坏。立马翻了三国志,上面只有一句话:策单骑出,卒与客遇,客击伤策。创甚.......至夜卒,时年二十六。
    看了后面的注解,说的是孙策杀了吴郡太守许贡,然后他的三个门客想要报仇,于是乘着孙策外出打猎落单的时候,重伤了孙策,孙策挨到半夜重伤不治而死。
    三国演义里面描述的也差不多,只是多了一些打斗的描写。不过其中有一句:策大惊,急取佩剑从马上砍去,剑刃忽坠,止存剑靶在手。说孙策大吃一惊,想要拔剑,结果谁知道剑刃居然断了,害得孙策最后只能用弓防御。这其中不禁有一些玩味,当时孙策已是被封为吴侯,随身所带的佩剑自然不会是普通之物,居然在这要紧关头断了,不由令人想到是不是有一些非意外因素在里面。而且,孙策作为当时江东的第一人,出行打猎。所随之人自然不少,而那三个门客居然能守到这么好的一个落单机会,机缘未免太巧合了些。
    看过侦探小说都知道这么一句话:一个事件的最大受益者,往往就是真正的凶手。而从这件事情的结果来看,孙权无疑是最大的收益者,掌管了江东,继承了孙策的位置。另一方面,曹操这时正打算与袁绍对决,孙策之死,无疑使曹操对江东的担忧,少了很多,而事情的起因许贡,恰恰是曹操的人。
    作为孙策的好友周瑜,在得知孙策死讯时,三国志和演义中都记载,周瑜提兵至吴郡奔丧。当时周瑜驻兵巴丘(长沙之北,江夏之南,周瑜最后也是死在这里),可谓是与荆州的最前线,而奔丧居然是提兵而来,这个其中的含义,自是不言而喻。
    貌似说了一番话,不过也仅仅只是猜测罢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incery
(枫影长歌)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10
帖子 675
编号 11084
注册 2004-7-12
来自 神遗忘的地方


发表于 2007-1-18 20:2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剑刃断了应该是纯演义了,至于孙策为什么自己跑出去打猎遇敌,只能理解他对自己的安全太自负了吧。
孙权有动机,也有怀疑的价值不过怀疑永远是怀疑,没有证据是没法子定案的,除非出土了XX刺客回忆录,里面有孙权收买刺客的收据(当然,最具有法律效力的还是发票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1-18 20:3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孙家都有单独冒险的习惯。
孙坚单马行岘山,为祖军士所射杀
孙策单骑出,卒与客遇,客击伤策
孙权每田猎,常乘马射虎,虎常突前攀持马鞍;作射虎车,为方目,间不置盖,一人为御,自於中射之。时有逸群之兽,辄复犯车,而权每手击以为乐;亲乘马射虎於庱亭
顶部
性别:男-离线 kueen

Rank: 4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60
帖子 30
编号 85801
注册 2006-10-4


发表于 2007-1-18 20:3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周瑜提兵而来,是因为当时朝中的局势十分动荡,君主新亡,而即位的孙权又年少而无资历。。。并且正是因为周瑜上殿之时,对孙权履行君臣之礼,震住了场面,让满朝文武都知道了“原来周瑜都如此恭上而谦卑,我等又有何资格对新君说三道四心怀不满呢”。。。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大力想想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65
编号 61549
注册 2006-3-7


发表于 2007-1-31 17:1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哎~天妒英才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东祖长离 2007-1-31 17:31 -30 灌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hinbade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66
编号 89048
注册 2006-10-28


发表于 2007-1-31 17:3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好好一本历史,就这样如此这般被庸俗化得不成样子。

说孙策之死与曹操有关,倒算是一种不大的可能性;说到与孙权有关,只能说是一种“庸俗化”。

“一个事件的最大受益者,往往就是真正的凶手”,所以,关羽之死,是因为“诸葛亮借刀杀关羽”。

[ 本帖最后由 shinbade 于 2007-1-31 17:41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Alexis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51
编号 71406
注册 2006-6-4


发表于 2007-1-31 23:0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孫策和他父亲孫堅一样,都自恃勇武,喜欢冲在队伍的最前面,因此很容易落单。他们父子都是匹夫之勇,都不是帅才。

想想《演义》里孫堅是怎么死的,他明明带着数量可观的大军,可是一听说呂公突围,孫堅的心就急了,冒冒失失地只带了三十个骑兵出营追击,把手下将官和所有士兵都丢下不管了。这哪是一军之主将该干的事儿?最后中了埋伏,被落石乱箭打死,完全是自找。

孫策也有这毛病,带兵打仗,自己总是第一个冲锋。張纮还专门劝过孫策,结果也不听。像这样一个闲不住的人,找他一个落单的机会太容易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Yotsuya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71
编号 90713
注册 2006-11-9


发表于 2007-2-1 10:1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Alexis 于 2007-1-31 23:02 发表
孫策和他父亲孫堅一样,都自恃勇武,喜欢冲在队伍的最前面,因此很容易落单。他们父子都是匹夫之勇,都不是帅才。

想想《演义》里孫堅是怎么死的,他明明带着数量可观的大军,可是一听说呂公突围,孫堅的心就 ...

这在说历史,不是演义
匹夫之勇,勇到董卓畏坚之猛壮,曹操被孙策偷袭吓的日夜不安.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帝王陨落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5
编号 108369
注册 2007-2-8


发表于 2007-2-9 20:3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孙策不能算有勇无谋吧,匹夫可以不到十年打下江东八十一郡?
顶部
性别:男-离线 DHEROW
(命运英雄)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13
编号 83223
注册 2006-9-15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07-2-9 20:4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孙策本身缺乏的是智谋,然而他具备勇猛,智谋只能靠身边的谋士来弥补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山洋芋
(我是庞中华)

Rank: 4
组别 校尉
级别 破贼校尉
好贴 2
功绩 11
帖子 52
编号 93069
注册 2006-11-25
来自 重庆


发表于 2007-2-9 23:2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没准是郭嘉派的人,不然他咋那么肯定孙策会被杀?他算命的?就算不是他干的,至少他是知情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渔夫
(厄瑪奴耳)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军师将军
功绩 10
帖子 988
编号 69948
注册 2006-5-25
来自 奇夢の楽園
家族 古墓派


发表于 2007-2-12 02:3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ICQ 状态


QUOTE:
原帖由 DHEROW 于 2007-2-9 20:47 发表
孙策本身缺乏的是智谋,然而他具备勇猛,智谋只能靠身边的谋士来弥补

缺乏智谋?说笑之前看看書。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江東孫郎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6
编号 106116
注册 2007-2-1


发表于 2007-2-12 16:0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曹操听说孙策死了不是准备搞江东吗?孙权不会傻到连他孙家是什么局势都不明白了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yctam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9
编号 53342
注册 2005-11-17


发表于 2007-2-13 23:4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这个问题其实没什么必要去讨论。首先,即便是孙权,他也不能肯定,孙策死后他是最大得益者。因为当时他不满廿(或者刚到廿),反正很年轻;而且记得不知以前什么文章当时就说了,孙策死前和刘备一样,对张昭说,如果弟弟可辅则辅之,不行就自行取代。但张昭的做法是带着孙权行营一周,以示权威。我想周瑜带兵回来也是这种的想法。不然,如果说接任,甚至周瑜也比孙权的机会大。
至于那三个门客,反而心中有些佩服。东汉末年,士为知己者死的做法仍很常见,如边洪的两个司马。他们明知道行刺孙策的后果是死路一条,而且能不能成功也是未知之数。(虽然孙策喜独行,但他的武力却是天下共知的)。但他们还是一样去做。如果他们去建功立业,或许又是几个人物。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3 13:53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2085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