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海德格尔后期哲学
性别:男-离线 汉昭烈帝
(纯粹现象学通论)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58
编号 1888
注册 2003-11-7


发表于 2007-1-11 19:16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海德格尔后期哲学

原帖地址:http://www.noxx.cn/bbs/read.php?tid=432


回顾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那段时间,我们可以看到本世纪暴力事件中的这段间歇所
表现出来的异乎寻常的创造力。它来临的征兆在一战大灾难之前就可以看出来,尤其在
绘画与建筑领域中。但在大部分领域里,时代的普遍觉醒是由一战大屠杀带来的震惊所
促成的,它动摇了传统的文化意识和对于人类自由进步的乐观信念。

  在当时的哲学领域,大众情绪的这一转变的标志是自19世纪下半叶以来占据统治地
位的新康德主义受到了攻击且拙诘值病!暗国唯心主义的溃败?,正如保罗·恩斯特当
时在一本通俗的册子中所说的,可以在奥斯瓦尔特·斯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一书中
找到其世界-历史情境中的解释。在批判占统治地位的新康德主义哲学的大军中,有两
个强有力的先锋:弗里德里希·尼采对柏拉图和基督教的批判,以及索伦·克尔凯郭尔
对思辩的“反思哲学”的猛烈攻击。两个新的哲学口号被提出来了,它们与新康德主义
方法论的先人之见相抵抗。这两个口号中的一个是“生命的非理性”,以及个别的、历
史的生命的非理性。可以与此观念相联的人,是尼采和伯格森,还有大历史哲学家威尔
海姆·狄尔泰。另一个口号是“存在”,源出于索伦·克尔凯郭尔的著作,他是19世纪
上半叶的丹麦哲学家,其影响通过狄德里希的翻译而波及德国。正如克尔凯郭尔曾批判
黑格尔,说后者是忘记了存在的反思哲学家一样,现在新康德主义方法论的不无自满的
体系构造也遭到了批判与抨击,这一体系构造完全是将哲学用来为建立科学的认识而服
务的。同时也正如克尔凯郭尔这位基督教思想家曾进一步反对唯心主义哲学一样,现在
被称为辩证神学的彻底的自我批判也开创了一个新纪元。

  在用哲学的表达方式来对自有文化的虔诚态度和盛行的学院哲学进行普遍批判的大
军中,青年海德格尔是具有革命性的天才。在一次大战以后的那些岁月里,海德格尔作
为弗莱堡大学的一位青年教师的出现,造成了一种深刻的轰动性事件。从弗莱堡讲坛上
传播开来的不同凡响的有力而深刻的语言,已经揭示了旧的哲学力量的危机。海德格尔
的“大作”《存在与时间》产生于1923年他任职于马堡时与当代基督教神学的富有启发
性的、紧张的相遇。出版于1927年的这本书,富有成效地与一战所带来的震撼性的、席
卷了哲学界的新精神中的某种普遍的东西进行了交流。在当时吸引人们加以关注的共同
主调是生存哲学。海德格尔的第一批著作的同时代读者一下子被他的激烈的思想抓住了。
在这些著作里他激烈地抗议旧世代的世俗的文化世界,抗议工业社会对生活的一切独特
形式的整平以及这种整平所使用的处理一切事情的均一化,包括交际和公共交际的技术。
海德格尔把此在的本真状态(即此在意识到了自己的有限性并果敢地承受它)与“常人”、
“闲聊”及“好奇”

  等此在的沦落和非本真状态作了对比。存在的严峻性促使他把死亡这个千古之谜视
为哲学思考的中心问题,去质问存在的真正的“选择”。这就粉碎了教育和文化的幻想
世界,扰乱了学院里秩序良好的宁静。然而这一喝斥声并非来自学院外的鲁莽的陌生人,
也不是来自克尔凯郭尔式或尼采式的大胆而又孤独的思想家,而是出自德国大学最杰出、
最富于良知的哲学学派的一位弟子之口。海德格尔是埃德蒙德·胡塞尔的学生,而胡塞
尔一直都在不屈不挠地追求着把哲学建立成一门严格科学这一目标。海德格尔的新的哲
学努力也响应了“回到事物本身”这一现象学的战斗口号。但他所针对的是被遮蔽得最
深的哲学问题,是在绝大部分时间里都被遗忘了的问题:什么是存在?为了懂得如何去
问这个问题,海德格尔进而用本体论上的实证方法去规定人的此在存在,以代替以往传
统形而上学对它的理解,即,将其理解为“仅仅有限”,而这种理解所根据的乃是一种
无限的和始终存在着的存在。对海德格尔来说,人的此在的存在本体论优先性使他的哲
学成为一种“基础本体论”。海德格尔把对于有限的人的此在的生存之决断所作的本体
论上的论断称为“生存论的”。

  带着一种方法论上的精确性,海德格尔将这些基本概念与主宰了以往形而上学的现
成在手的范畴加以对照。当海德格尔再一次提出存在的意义这个古老的问题时,他不想
忽略如下事实,即,人的此在在可测定的现成在手状态之中并没有获得他的真正的存在
;其真正的存在只有在他考虑他自己的未来及他自己的存在的关注的原动力里才可获得。
人的此在由于用他的存在的语词认识到了他自身而与一般浑浑噩噩的常人区别开来。由
于人的此在的生命的暂存性,他不能忽视他的存在的意义问题,对于这一意义问题,海
德格尔是在时间境域之内予以规定的。

  现成在手之物是科学通过其观察与计算所知道的,而永恒则是超乎一切人类之事的,
两者都必须用抓住了人的暂存性这个中心的本体论确定性来理解。这是海德格尔的新方
法,但他把存在看作时间的这种意图仍然隐而不露,以致《存在与时间》被人敏锐地视
为“解释学的现象学”,这主要是因为自我理解仍体现为这一探索的真正的基础原则。
从这一基础原则的术语来看,支配了传统形而上学的对存在的理解原来是显示于人的此
在之中的对存在的原初理解的零散形式。存在不是简单的存在的场或实际上的现成在手
之物。它是有限的、历史的存在,这个此在真正地“在”。这样,当下上手便在此在对
世界的筹划中有了其位置,现成在手只有作为其后果才有其位置。

  但是,那些既非历史的亦非简单的现成在手的存在的多样形式,在这一自我理解的
解释学的现象学所提供的结构中还没有获得适当的位置:数学事实具有时间上的无限性,
它们并非简单的可观察的现成在手之实体;自然也具有时间上的无限性,它的无限重复
模式甚至在我们自身以内都存在并且在无意识层次上决定我们;最后是艺术之虹在时间
上的无限性,它凌驾于一切历史距离之上。所有这些都似乎在提示着海德格尔的新方法
所达到的解释学解释的可能性界限。无意识、数、梦、自然之钟摆、艺术奇观——这一
切似乎都只存在于此在的边缘地带,而此在仅仅历史地懂得它自己并仅仅能用它自己的
语言来理解自己。

  他们似乎仅能用有限的概念去领会。

  令人惊奇的是,1963年,海德格尔在几次演讲中对艺术品的起源作了探讨。他的《
论艺术品的起源》一文在1950年作为《林中路》第一篇论文公开出版之前,就已开始有
了深刻的影响。因为长久以来海德格尔的讲课与演讲总是能引起广泛的关注。讲课和演
讲的复印件及关于它们的报告被广泛地传播,并使他很快地成为人们“闲聊”的焦点,
而“闲聊”却是他在《存在与时间》中不无讥讽地刻画过的!事实上,他关于艺术品起
源的讲演引起了一场哲学震动。

  并非仅仅因为海德格尔现在把艺术引入了人在其历史性中自我理解的基本的解释学
方法之中,甚至也不是因为这些演讲将艺术理解为建立了整个历史事件的活动(就像在
荷尔德林与乔治对诗的信仰中所理解的那样),而是因为被海德格尔的新探索所大胆地
提出的、与这一主题有关的新概念引起了轰动。“世界”与“大地”是海德格尔讨论中
的关键词语。

  从一开始,“世界”概念就是海德格尔的主要的解释学概念之一。作为在此的筹划
所指向的总体,“世界”构成了此在筹划所必需的基本的境域。海德格尔自己也曾叙述
过世界这一概念的历史,尤其是注意到了并历史地证明了下列区分是合理的,即《新约
全书》中的这个概念的人类学意义(这也是他自己使用的意义)与现成在手之物的总体
这个概念之间的区别。新的、令人吃惊的事情是,现在这个世界概念找到了一个被称为
“大地”的对应概念!作为人类自我解释发生于其中的一个总体,世界概念直观地与人
类此在的自我解释本身很不相同,但大地这一概念听起来却神秘玄虚,它也许在诗歌世
界中才有其真正的故乡。那时海德格尔已经热烈而紧张地致力于领悟荷尔德林的诗,正
是从荷尔德林那里他把大地概念引入了自己的哲学,这是很清楚的。但是他作了怎样的
辩护来证明这是正当的呢?此在,在世存在(他在自己的存在中理解自己)怎么能够与
一个像“大地”这样的概念(它是一切超验探索的新的根本出发点)在本体论上相关呢?
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们必须简要地回顾一下海德格尔的早期著作。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运用的新方法绝非德国唯心主义唯灵论形而上学的简
单重复。人的此在在自己的存在中对自己的理解不是黑格尔的绝对精神那样的自我认识。
它不是自我外化。相反地,它知道它并不是自己以及自己的此在的主人,而是必须在存
在者中间才能遇见自己,并且当它遇见自己时不得不接管自身。它是“被抛——筹划”。
在《存在与时间》中的一段最卓越的现象学分析中,海德格尔分析了此在的这种有限的
体验,此在在存在者中间遇见了自己,它是“现身情态”(Befindlichkeit)。海德格
尔把在世存在的真实暴露归因于“现身情态”或情绪(Stimmung)。在现身情态中所遇
见的乃是人的此在的历史的自我理解所不能逾越的极限。不可能从现身情态或情绪这样
一种解释学的极限概念推出像“大地”这样的概念。有什么可以为这一概念辩护呢?它
有什么正当理由呢?

  海德格尔的“艺术品的起源”所开启的重要洞见是:“大地”是艺术品存在的必要
规定。

  如果我们想知道艺术品的本质问题的基本意义以及这一问题是怎样与哲学基本问题
相关的,我们就必须考察表现在哲学的美学概念中的种种偏见。在分析的最后,我们需
要克服美学概念本身。众所周知,美学是哲学学科中最年轻的一个分支。只是在18世纪
启蒙理性主义的明确的限定下,感性知识才宣告了自己的自主权以及审美判断相对独立
于理性及其概念的权力。正像这门学科的名称本身那样,美学的系统性的自律始于亚历
山大。鲍姆伽登的美学。然后,康德在他的第三批判——《判断力批判》——中,确立
了系统的美学问题。在鉴赏力的审美判断的主观普遍性里,他发现了审美判断异于知性
判断及道德判断的独立的权力和合法性。欣赏者的趣味再不能被理解为对概念、规范、
法则的使用了,而须理解为只有艺术天才才能使用并提供它们。这专门放在一边的美不
能像客观的判断的知识那样展现出来,而是就在主体因素中展现自身:通过想象力与知
性理解的和谐一致而得到生命体验的增强。我们在美里面——在自然和艺术里——所体
验到的是我们所有精神能力的总体的活跃以及自由的相互影响。审美判断不是知识,但
也不是任意的。它与一种能建立起美学领域自主性的普遍要求有关。我们必须承认关于
艺术自主性的论证是启蒙时代的一个伟大成就,它坚决地宣布了其规范的神圣性及道德
上的正统性。尤其在德国古典文学时期更是如此,那时古典文学的中心在魏玛,它正试
图确立自己的美学尊严。这些努力在康德哲学中发现了自己的概念的合法性。

  然而把美学建基于心灵能力的主观性之上,却是开始走上了危险的主观化之路。康
德本人就相信,决定性的因素仍是存在于自然的美和主体的主观性之间的神秘的和谐一
致。同样地,他把超越于一切规则之上地、创造了艺术杰作的创造性天才理解为大自然
的宠儿。但这一说法预先假设了自然秩序的自明的正当性,这种自然的自明正当性在神
学的创世中有其最终的根源。随着与神学的这一密切关系的消失,美学的基础就必然在
其关于天才自由独立于一切规则之上的信条的进一步发展中走向彻底的主观化。艺术不
再是从被领会到的存在的秩序总体中衍生出来的了,它恰好走向了现实以及不完美的生
活的散文的反面。诗的光彩眩目的力量仅仅在它自己的艺术领域里才能把理念和现实重
新统一起来。这就是在席勒那里首次得到表达并在黑格尔的宏大美学著作中达到其顶峰
的唯心主义美学。然而,即使在黑格尔那里,关于艺术作品的理论也仍保留在普遍一般
的本体论范围内。艺术品能成功地调整好有限与无限的关系并使二者重新统一起来,这
就明确地表达勒它是哲学必须用概念形式最终地把握的终极真理。对唯心论者来说,自
然与其说是现代科学计算的对象,毋宁说是一个伟大的、创造性的世界力量的统治领地,
这一世界力量在自我意识的精神里使自己成为完美无缺的。这样,在这些思辩思想家看
来,艺术品也是精神的客体化。艺术不是精神的完美概念,而是精神在世界的感性直观
水平上的显现。就“艺术”这一词的字面意义来讲,它是世界的直观[Welt-Anschauung].

  如果我们希望确定海德格尔对艺术品本质的沉思的出发点,就必须在心里清楚地记
得,唯心主义美学,即赋予艺术作品以特殊意义并将之当作绝对真理的非概念的理解法
则的美学,已被新康德主义哲学掩盖了很久。这种盛极一时的哲学运动更新了科学认知
的康德基础,但没有恢复那植根于康德本人所曾描述的审美判断中的形而上学境域,即,
存在的目的论秩序。新康德主义者关于审美问题的概念甚至包含了种种偏见。在海德格
尔的论文中对这一主题的揭示清楚地反映了事情的这种状态。它开始于这一问题,即艺
术品是如何不同于物的。艺术作品也是物,而且仅仅因为它作为一个物存在,它才能够
指向别的事物,比如,象征性地或寓言性地起作用。但是这是在用预先假定地科学认识
系统的优先权的本体论模式观点来描述艺术品的存在模式。真正的“存在”在特征上是
像物的;事实是这样的:物被给予感觉。并在客观认识这一维度上被自然科学加以发挥。
然而,物的意义与价值是理解的第二形式,这种理解的第二形式仅只有主观有效性,它
既不属于原先的给定性本身,又不属于从给定性中获得的客观真理。新康德主义者认为
物本身是客观的,能够承担起这样的价值。对美学来说,这一假设可能意味着甚至艺术
品也拥有像物的特征作为其最特出的因素。这种像物的特征是基础,在这基础之上,真
正的美学形式构成上层建筑。尼古拉·哈特曼还用这种方式描述了审美对象的结构。

  海德格尔在探究物的物性时谈到了这种本体论的偏见。他把从传统中发展出来的理
解物的方法分为三类:物是性质的承担者;物是感觉杂多的统一体;物是形式加诸其上
的质料。

  这些理解形式中的第三种——作为形式和质料的物——似乎是最直接明显的,因为
它跟产品的产生模式相同,通过这种模式物被加工出来为我们的目的服务。海德格尔把
这种物叫做“工具”。就这种模式与神学的相似来看,物完全像制造品,这和上帝创世
完全一样。

  从人的观点来看,它们是作为失去了工具特性的工具出现的。物纯粹是物,即,它
们出现了,并不需要服务于一个目的。现在海德格尔指出,这种现成在手的存在者,它
们与现代科学的观察和计算程序相应,既不允许我们思考物的像物的特征,又不允许我
们思考工具的工具特征。为了集中地注意工具的工具特征,他谈到了一例艺术表现——
梵。高的农民鞋油画。在这一艺术品里,工具本身被如此领悟:它不是一个能被用来为
某个目的或别的目的服务的实体,而是这样一件东西,它的存在本身就在于曾经服务而
且仍在服务于它的主人。从这画家作品里留溢出的东西以及在画里被生动地描画了的东
西,并不是随随便便的某一双农鞋。在这件艺术品里生发的真理的显现,能从作品本身
得到,完全无需依赖物的基础。

  这些考察引发了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作品是那种真理能从中以这种方式出现的呢?
与那种从艺术品的物性及客体特性开始研究的习惯程序相反,海德格尔坚决主张艺术品
的特征是由如下的事实清楚地造成的,即它不是一个客体,而是立足于它自身之内。通
过立足于它自身之内,它不仅属于它的世界;它的世界也表现在它之中。艺术作品敞开
了它自己的世界。只有当某物因为它所从属的世界已经瓦解而不再与它的世界的结构相
适时,某物才成为一个客体(对象)。因为一件艺术品当它成为商业交易的项目时就成
为一个客体了,因为那时它已经是没有世界的、无家可归的了。

  海德格尔把艺术品描述为立足于自身之内的和敞开了一个世界的,他有意识地从此
出发去研究,以避免回到古典美学的天才观那里。为了尽量理解作品的本体论结构而不
依赖于创作者或欣赏者的主观性,海德格尔现在使用了“大地”概念作为与“世界”概
念并肩而立的对应概念。作品属于“世界”,作品建立并敞开“世界”。在举例说明自
我隐藏及说明与自我开放相反的隐藏在这个范围内,“大地”是与世界相对应的概念。
很清楚,自我开放与自我隐藏两者都表现在艺术品之中。一件艺术品并不“意味”着某
物或某功能,这个某物或某功能作为一符号指向一个意义;艺术品在它自己的存在里表
现它自己,以让欣赏者逗留于其中。它是如此强烈地表现它自己,以致它由以构成的组
成成分——石头、色彩、音调、词语——只有在艺术品自身内才进入了它们自己的真正
存在。尽管某物是有待处理的材料,它却并不是真正地出现,即,它并不成其为一真正
的在场。只有当它被使用时即当它被结合进这一艺术品中时,它才出场。构成一首经典
乐曲的音符比一切别的声音或音符具有更富于真情实感的音符特征。一副画的色彩是甚
至比自然的色彩具有更真实的色彩。教堂圆柱显示了其存在之类似石头的特性,在它的
高耸向上及支撑着殿顶的状态中,比粗糙而未经加工的石柱更真地显示了其存在的石头
特性。但是在作品中以这种方式出场的东西很清楚地是它的隐蔽性和自我隐藏——这正
是海德格尔称之为大地的存在的那种东西。大地,其实不是材料,而是万物由之而出场、
又消逝于其中的东西。

  在这一点上,形式与质料,作为反思式的概念,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如果我们说在
一件伟大的艺术作品中“呈现”了一个世界,那么这个世界的兴起同时也就是一种宁静
形式的开端。当形式静静地在那儿时,它找到了它的地道的存在。从这一点上看,艺术
品要求它自己的特殊的宁静。艺术品并不首先经验地存在于一个体验着的自我里(这个
自我断定、意味或展示某物,他的断言、意志或推论即是某物的“意义”)。艺术品的
存在并不在于它成为一种体验。相反,凭借其自己的存在,它是一个事件,是一种推翻
了先前一切常规的突进,一种敞开了前所未见的世界的突进。但以这种方式在艺术品本
身中发生的突进,同时又在对传统的遵从中被支持着。以这同样的方式既呈现又支持自
己的东西构成了处于张力中的作品的结构。海德格尔所说的世界与大地之间的斗争,就
正是这一张力。这样一来,海德格尔不仅描述了艺术品的存在模式,避免了传统美学以
及近代的主观性观念之偏见,而且避免了简单地恢复那种视艺术品为理念之感性显现的
思辩美学。可以肯定的是,黑格尔对美的规定或海德格尔本人的努力是一致的,他们都
想超越主体与客体、物与我之间的对立以及不用主体的主观性术语去描述艺术品。然而,
黑格尔对艺术品的描述是在这样一个方向上展开的,即,他认为艺术品是理念的感性显
现,是被自我意识意识到了,而后创造出艺术品。但只顾着理念,就会使整个感性现象
的真理被取消。理念需要一个存在于概念中的真正形式。当海德格尔论及世界与大地之
间的冲突,并把艺术品说成是产生了真理的突进时,这一真理并未在哲学概念的真正意
义上得到调整与完善。真理的一种独特的显现发生于艺术品中。真理在其中出场的艺术
品所涉及的东西清楚地表明,对海德格尔来说,谈及真理的事件是有意义的。因此,海
德格尔的论文并没有勉强自己给予艺术品的存在以一个更合适的描述。他的分析是为他
的哲学的核心思想服务的,即把存在本身当作真理的事件。

  海德格尔后期著作的基本概念常常遭到异议,说它们无法被证实。海德格尔企图达
到的东西,比如,当他谈到动词用法上的存在、存在的事件、存在的澄明、存在的敞露、
以及存在的遗忘时,无法被我们的主体意向性行为所实现。支配海德格尔后期哲学著作
的概念显然接近于主观推演,正如黑格尔的辩证过程接近于他所谓的自我展开的思维一
样。海德格尔的概念成了批判的对象,正如黑格尔辩证法受到马克思的批判那样,它们
都被称为“神秘的”。

  在我看来,论艺术品一文的意义在于提供给我们一个去了解后期海德格尔真正关注
的问题的提示。没有人能忽视这一事实,即,在其中可以出现一个世界的艺术品里,不
仅使人体验到以前闻所未闻的某种有意义的东西,而且伴随着艺术品本身还有某种新东
西进入了生存。它并不简单地便是真理的显现,它本身是一个事件。这让我们有机会更
上一层楼,去理解海德格尔对西方形而上学(它在近代唯心主义中达到高峰)的批判。
众所周知,海德格尔把aletheia,即真理一词的希腊语,解释为无蔽。但是,对aletheia
一词原义的这种着重强调,并不简单地意味着真理的知识是用于“褫夺”行为把真理从
错误无知或遮蔽状态中“拔”出来。这并不是唯一的原因以说明为什么真理并非敞开的、
显明的和可理解的。虽然这肯定是真的。当希腊人把存在者视作无蔽时,他们显然想表
达真理。他们知道每一点知识都受到错误与虚假的威胁。他们知道,如何避免错误、获
得相关存在者本身的正确表象等等都是大问题。如果知识取决于我们抛弃错误,那么,
真理就是存在者的纯净无蔽状态。这就是希腊思想家的想法,它铺就了一条近代科学最
终要一走到底的道路,即,认为存在者若要保持于无蔽状态中就须具有知识的正确性。

  与这一切相反,海德格尔坚持认为无蔽性并不简单地就是存在者在能被正确认知的
范围内的特征。在更首要的意义上,无蔽性“出场”,这一出场正是使得存在者有可能
无蔽并被正确地认知的首要条件。与这一原初的无蔽性相应的遮蔽性不是错误,而是原
初地属于存在本身。大自然喜欢把自己隐藏起来(赫拉克利特语),它不仅具有可知的
特性,而且具有存在的特性。它不仅出现于光天化日之下,也隐蔽于黑暗幽蔽之中。它
不仅是阳光下开放的花朵,而且是大地深处的根。海德格尔谈到“存在的澄明”,首先
指存在者在其无蔽状态中被揭示的境界。存在者出现于它们的此在的“此”之中,这明
显地是以使这样一个“此”能够出场的开放境界为前提的。同样地,这一境界若没有存
在者在它之中显现自身,也不会存在,即没有一个开放性所占有的开放之场所。这种关
系无疑是很特殊的。而更令人惊奇的是,只是在存在者的这种自我显现的“此”之中,
存在的遮蔽状态才会首先表现出来。要知道,正是这一“此”的开放性才让正确的知识
成为可能的。来自无蔽状态的存在者为了那个保持着自己的东西而呈现自己。然而,这
并不是一个任意的揭示行为,通过这一褫夺行为将某物从遮蔽状态中拔出来。相反,只
有揭示与遮蔽是存在本身的事件这一事实,才使这一切成为可能。理解这一事实有助于
我们理解艺术品的本质。很清楚,在组成作品自身的存在的出场与遮蔽之间有一个张力。
正是这一张力的力量决定了艺术品的形式内涵,并使之发生了优于他物的灿烂光华。它
的真理并非它的意义的简单显现,而是其意义的深不可测和深度。这样,艺术品的本质
便是世界与大地、出场与遮蔽之间的斗争。

  但在艺术品中清清楚楚地展现出来的应该是存在本身的实质。揭示与遮蔽之间的冲
突,不仅仅是艺术品的真理,而且也是一切存在的真理,因为作为无蔽性,真理总是这
样一种揭示与遮蔽的对立。两者必然共生。这显然意味着真理并非仅仅是存在的纯粹在
场,这样它才能超越表象之正确与否。这样一种在的无蔽概念以现出了存在者之此在的
主观性为前提。但是如果存在者仅被规定为可能表象的客体的话,那么,它们就没有在
它们的存在中被正确地规定。倒不如说表象属于那抑制着自己的在者的存在。作为无蔽
状态,真理在其本身之中有一内在的张力与两可性。正如海德格尔所说,存在本身包含
着某种敌视它自己的出现的东西。人人都能同意海德格尔如下的意思:生存着的东西并
不仅是提供给我们一个可认识的和熟悉的表面外形;它还有一个海德格尔称之为“立足
于自身之中”的自立的深度。所有存在者的完完全全的无蔽状态,它们的总的客体化
(借助于一种表象,这种表象设想最完善的物)将会取消这种存在者的“自立”并导致
它们的整齐划一。这样一种完完全全的客体化将再不能显现出立足于自身之中的存在者。
相反,它将只是表示我们利用存在者的机会,而显然的东西将只是占有和控制物的意志。
在艺术品中,我们体验到一种对控制意志的绝对对立,这不是指对我们意志(它专门利
用物)的假定作严格的反对,而是指依靠自身的某种存在之优越的浸入力。因此艺术作
品的排外性与遮蔽保证了海德格尔哲学的一般观点,即,存在者通过进入出场的开放状
态而隐瞒了自己。艺术作品的这一自立同时也表示了一般存在者的自立。

  对艺术作品的分析展示了得以沿着海德格尔思想之路继续前进的前景。只有通过艺
术作品,工具的工具特征和更进一步的物的物性才能够显示它们自己。所有进行计算的
现代科学都造成物的迷失,把物的自立天性——这一在科学看来“毫无用处”的天性—
—分解为规划与工程中可被计算的因素,但是,艺术作品却代表一个防止物的普遍迷失
的例子。正如诗人里尔克在物性的普遍丧失中诗意地阐明了物的天真无瑕并将之归诸天
使(1 )一样,当思想家海德格尔意识到这同一物性还保持在艺术作品中时,他也在沉
思同样的物性的迷失。保存便意味着那被保存的东西还存在着。因此,如果物的这一真
理还能出现于艺术作品中的话,那么其存在就是不言而喻的了。海德格尔的论文《什么
是物?》就表现了他的思想之路的必然延伸。物在以前甚至未获得其当下上手的工具地
位,只是被观察和被研究的现成在手之物,而现在在它的“整体”存在中则被明白无疑
地认作是不能被拿去使用的东西了。

  从这一高度我们还可以看到这条道路更远的一段。海德格尔宣称,艺术的本质乃是
诗化的过程。他的意思是艺术的本质并不在于对已形成的东西加以变形塑造,或对已存
在的东西加以复制。相反,艺术是一种投射,通过艺术新的东西得以真实地出现。在艺
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真理事件的实质是“它展开了一处开放之所”。然而,从这句话的
一般的和更严格一些的意义上看,诗歌则由于那使它与别种艺术不同的内在的语言特性
而尤为突出。如果在一切艺术中的真正的凸显(具体化、形象化)和真正的艺术因素都
能被称为“诗”(甚至在建筑和造型艺术中)的话,那么在一首真正的诗歌里发生的凸
显(具体化)就注定与一个早已规划好了的程序密切相关,并且这程序不能由其自身凸
显出新的东西。这一程序语言早就准备好了。诗人是如此有赖于他所继承的和使用的语
言,以致其诗歌艺术的语言只能影响使用这同一种语言的人。这样,在一定的意义上,
海德格尔用来象征一切艺术创造之凸显特征的“诗”,与其说是由石头或色彩或音符所
建成的凸显,不如说是它们的第二形式。实际上,诗化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是发生
于语言变化中的凸显,其次是由第一种凸显而来的诗创造的凸显。但语言的先在性并非
仅是诗歌艺术品的独特特点,而恰是事物本身的那个物之存在的特征。语言作品是存在
的最原初的诗。把一切艺术看作诗并揭示出艺术作品是语言,这一思想本身也仍走在通
往语言的路上。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1-5 07:05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5295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