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配服,阁下理屈词穷之际,斗志如此不减。
本来,根据阁下最近暴露出来的品行,本不欲再理。本着治病救人,就再回一次。
原帖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07-1-23 12:15 发表
第一, 什么??? 誓言合并起来对付曹操??? 你那什么狗扯功夫来的, 另一头还在极力扯着同盟是志同道合, 这回直接把结同盟解释成"合并"?? 你能骗得了你自己, 别人也不会受你指点吧? 我不如就打破沙锅问到底, 到底哪一个上下文能帮助你把结同盟誓理解为发誓合并的? 你太能编了吧, 不过我想问你一句, 这么编法你自己信, 别人会取信么? 不过不奇怪, 寄寓都成了是表示为属下的意思了.... 结同盟誓当然就是发誓合并, 然后为孙权手下了吧?~
你这人难道不可理喻?我什么时间说过“同盟”=“志同道合”?我是说,《先主传》及其它几个地方那几处“同盟”这个用词,表达的含义全部都带有“志同道合”之意,而不是你们所理解的“结为友盟”的意思。《三国志》里面多处出现“同盟”这个词,既有用在平级关系的上的,这个可以理解为“结为友盟”,但也有用在上、下级关系的。所以,你们用“结同盟誓”来否认刘备投奔孙吴的事实,是行不同的。
具体到“结同盟誓”的白话翻译,本人不感兴趣,它的字面意思就是双方确立了某种共同的意向(共同对曹)。我说“誓言合并起来对付曹操”就是强调了我们在争论的问题,我又没说这是“直译”,大家一直说的是它的“意思”。
“寄寓”这个词的情况也是一样,我什么时候说过“寄寓”=“属下”?阁下故意转移话题,大约是感到这样作有利于在“气势”上显得自己有理吧?呵呵,这往往就是那些已经无甚道理可讲的人是最后一招。本人根据以往的遭遇经验断定,从此以后,这人就要放开了来骂人了(当然,他自己会说那叫“讽刺”人),不会再认真地讨论什么问题了。好在,本人本来就不打算和你们扯皮了,无聊。
回过来说“寄寓”,《三国志》明文在描绘刘备作为刘表下属的时候,多次使用“寄寓”这个词,所以,周瑜这里用“寄寓”这个词,明显是同样表达刘备来投奔这层意思。通过“寄寓”这个用词,建立了“刘表-刘备”及“孙权-刘备”之间关系的相似性,即刘备成为下属这种客观存在。
对了, 你那么爱上下文联系, 那么请顺道解释解释这以段里的一个词又是啥意思: 结盟
肃进说曰:“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
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今表新亡,二子素不辑睦,
军中诸将,各有彼此。加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
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肃
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备
必喜而从命。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权即遣肃行。----鲁肃传
呵呵,我前面说了,三国志中使用“同盟”这个词,既有表示平级的关系,也有表示上、下级的关系。阁下找出一例表出“平级”关系的用法,想要表达什么呢?
需要说明一点,这里所讲的“平起平坐”的同盟关系,其前提是“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而鲁肃见到刘备时,刘备不仅未能按预想的那样升为荆州的领导,反而连原有的地位都保不住,成了丧家之犬。这种情况下,从孙权一方来看,就不存在“则宜抚安,与结盟好”的前提了。刘备没能成为荆州领导,又被曹操打得原来的地盘都没了,成了二流子,即将投奔到别人(如吴巨之流)的怀里了,怎么去“与结盟好”?这种情况下如果要“抚安”,则方式就应该是招纳刘备投奔过来。
第二, 我什么时候说用字不能理解为任用. 我只是说, 用字不仅仅能用任用解释, 用利用同样可行.
那这一点大家就没有什么争的了。
第三, 寄是什么意思. 寄存, 寄放表示你送东西给人了? 寄字正好表示主客分明. 我寄存于别人手上的东西依然是我的, 没成为别人的东西, 除非你说, 你寄手机于朋友手上, 手机就是你朋友的了. 养虎就更早就解释了, 养虎跟部下没有任何联系. 如秦养晋, 结果养虎为患一样, 晋什么时候成了秦的部下了?
你讲了这大半天,都是你个人的想法,却无视《三国志》的原文,就举你上面的引文吧,鲁肃传:“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刘备是刘表下属吧?由于刘备有曾为独立势力的历史且素有野心,所以,他虽然成为刘表的下属,但仍然用“寄寓”这样的词来描述。现在,刘备又投到孙权这里了,周瑜使用“寄寓”这个词,不正好表达了“刘表-刘备”及“孙权-刘备”之间关系的相似性吗?
至于什么养虎你解释了?其实我也解释了。这个“养”字,在《三国志》里面明文有指刘备作人下属时“反复难养”已成为共识,周瑜用“有似养虎”这个词正是表达刘备终不为我所用(且还会伤害我们)的意思。关于“养”的含义,难道阁下会以为,有个“秦养晋”的用法表达了盟国之间的“养”,那么这个“养”字就永远不能表达别的关系意思了?
利用不通于何处请说出来吧同志.
"譬如,“刘备用关羽来镇守荆州”。随便你说是“任用”还是“利用”吧。"
----用的本意是使用. 引伸出来才有任用, 利用等意思. 关羽早已是刘备的下属, 自然是有任用的意思. 这跟周瑜那段有关系? 难道刘备用关羽是任用, 其他用字一律是跟刘备用关羽同一意思?
是的,我这里就是举个例子,说“用”这个字常用来表示上级对下级的任用,鲁肃传里“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里面的“用”,也是这个意思。而阁下无视大量存在的事实,一口咬定这里的“用”字不表示“任用”,是何道理?
通过方方面面,周瑜的那段话有强烈的把刘备作为难以控制的下属、必将带来祸患的语气,阁下仅指出那些用词还可能有另外的意思,这是不足以作为反驳论据的。
关于周瑜反对给刘备土地时使用“割土”一词,正好可以用前几天放的《卧薪尝胆》里的一句台词说明。吴王将已经“臣服”的越王释放回去,并封了一块地给越王,武子胥等人反对,他们对吴王说:你这哪里是封土,明明就是割土!
----伍子胥至少说了这种"封土"明明是割土, 周大侠可有提过那表面上是封土??
电视剧当然使用现代汉语的口语,但是,他即使不说“表面上是封土”,直接指出“割土”,意思也一样。请看:
吴王封了一块地给越王,武子胥等人反对,他们对吴王说:你这分明是割土啊!!
放在古文里面,周瑜用“割土”传达的不是同样的反对含义吗?阁下不动脑子还是为了辩论而不顾事实?
前几天放的卧薪尝胆.... OH~` MY GOD~~ 又一位同志以今词论古义而沾沾自喜了..
汝辈太小儿科了吧,请明确指出,本人哪里是“以今词论古义”?倒是阁下有此类特点,譬如阁下对“寄寓”的理解,对“同盟”的理解,不都在以今词论古义吗?感情阁下也明白这类作法往往会出错误?
[ 本帖最后由 shinbade 于 2007-1-23 15:24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