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浅谈宋代军队战斗力衰弱的原因
性别:男-离线 bioying
(轩辕就是黄帝)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42
编号 68902
注册 2006-5-16
来自 上海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06-12-13 18:4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Yahoo!
文官掌握兵权,虽然武将也拥有指挥权,但是没有兵符无法调动军队。“将在外军命有所不受”就说明了战场上将军的重要性和独立性。文官指挥,他们中有几个有战斗经验?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6-12-13 18:5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唐朝的李靖,裴行俭,刘仁轨,张巡,明朝的于谦,孙承宗,袁崇焕,熊廷弼等等都是文官

就是宋朝,范仲淹,宗泽,虞允文等等也都是文官

[ 本帖最后由 XM8 于 2006-12-13 19:05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夏侯征西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牙门将军
好贴 2
功绩 20
帖子 579
编号 3400
注册 2003-12-16


发表于 2006-12-13 19:0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文官掌兵绝对是废物,打仗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有时候为了战争的胜利,比的也许就是谁更狠,更无耻,中国有句古话"仁不掌兵,义不行贾"叫成天孔曰成仁,孟曰取义的家伙去指挥打仗,疯了.

至于缺乏骑兵也是关键原因之一,骑兵有着优于步兵几倍的机动能力,这在战术上是极有价值的,没骑兵,好多战术就没办法发挥,仗打的就非常郁闷,宋的将领也真是可怜啊.

宋那么有钱,就没考虑过进口些马匹组建骑兵,或者干脆雇佣少数民族的骑兵好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bioying
(轩辕就是黄帝)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42
编号 68902
注册 2006-5-16
来自 上海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06-12-13 19:0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Yahoo!


QUOTE:
原帖由 XM8 于 2006-12-13 18:59 发表
唐朝的李靖,裴行俭,刘仁轨,张巡,明朝的于谦,孙承宗,袁崇焕,熊廷弼等等都是文官

这些是文官???难道区分文官武官用武力还是官职??李靖在独立带兵之前,在军队里面任幕僚多少年??袁崇焕受孙承宗提拔,才做了宁远总兵,立了多少战功才成为一方大员;我们说得宋朝重文轻武指的是那种依靠科进入朝廷,没有在军队里面历练,而直接指挥一方军队的情况。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谭文山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校尉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44
帖子 3427
编号 79700
注册 2006-8-20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6-12-13 19:1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文官制度的核心是要制约带兵将领势力的扩大,防止赵家天下重蹈黄袍覆辙,因此,关键不是武力高低,也不是文武官职,而是这种指导思想。历代都有位搞权重,名满天下之将军,宋朝却人为遏制之。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6-12-13 19:2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bioying 于 2006-12-13 19:06 发表

这些是文官???难道区分文官武官用武力还是官职??李靖在独立带兵之前,在军队里面任幕僚多少年??袁崇焕受孙承宗提拔,才做了宁远总兵,立了多少战功才成为一方大员;我们说得宋朝重文轻武指的是那种依靠科 ...

区分文官武官很简单,看他是武阶还是文阶,或者看他是不是科举出身也行.李靖做过多少年幕僚还真不太好计算,1年左右吧
袁崇焕在宁远大战之前没有打过什么仗.
我说的那些人大多都没有军队基层历练的经验
顶部
性别:男-离线 bioying
(轩辕就是黄帝)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42
编号 68902
注册 2006-5-16
来自 上海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06-12-13 19:3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Yahoo!


QUOTE:
原帖由 XM8 于 2006-12-13 19:21 发表

区分文官武官很简单,看他是武阶还是文阶,或者看他是不是科举出身也行.李靖做过多少年幕僚还真不太好计算,1年左右吧
袁崇焕在宁远大战之前没有打过什么仗.
我说的那些人大多都没有军队基层历练的经验

武将提拔的将领意味着他的表现得到了军事长官的认可,比如李世民提拔的军官,那自然得到李世民认可,因为李世民本身打仗不错,那么他任用的人也不至于太菜;
如果区分武将和文官只是看官阶是不科学的,比如很动文官打仗之前,都会给他封个带兵打仗的官,比如xxx指挥使一类。同样行伍出生的人后来也有做到三公九卿的。难道他马上就算文官???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6-12-13 20:0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bioying 于 2006-12-13 19:35 发表

武将提拔的将领意味着他的表现得到了军事长官的认可,比如李世民提拔的军官,那自然得到李世民认可,因为李世民本身打仗不错,那么他任用的人也不至于太菜;
如果区分武将和文官只是看官阶是不科学的,比如很 ...

如果李靖领了某某道行军总管,那他还是文官,因为他的阶一直都是文阶:特进,开府仪同三司等等,行伍出身的人如侯君集,他后来做了吏部尚书,改武阶为文阶:光禄大夫,我们说他是文官,不是因为他做了吏部尚书,而是他改武阶为文阶.
宋代,有没有武阶文阶相互变化的我就没有研究过了

如果你有什么比用阶来区别更好的办法,不妨说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ptcn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86
帖子 8570
编号 52547
注册 2005-11-5


发表于 2006-12-13 21:0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那曹操算文官还是算武将?对了还有郭子仪?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汉子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62
编号 93579
注册 2006-11-30


发表于 2006-12-13 21:2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对啊.三国的诸葛是文还是武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6-12-13 21:3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曹操那会还没有文武阶,也没有科举,后来又是一方诸侯,所以他是文臣还是武官,只能讨论他年轻时为东汉臣子的时候,以职事官为标准,他举孝廉出身,历任洛阳北部尉,骑都尉,济南相,典军校尉.有文官,不过以武官为主.
      郭子仪就容易多了.他是武举出身
顶部
性别:男-离线 bioying
(轩辕就是黄帝)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42
编号 68902
注册 2006-5-16
来自 上海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06-12-13 21:3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Yahoo!
当然得看他一生中在那方面建树比较多,主要负责哪个方面,比如主管军事,或是以军事而著名的自然算武将。一般本来是文官,后来在军事上有成就的成为儒将。象曹操这种人,类似的如开过之君,一方诸侯,一般都不把他们划如文官,武官;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中庸

白衣伯爵
中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镇南将军
好贴 1
功绩 198
帖子 3728
编号 6419
注册 2004-4-2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6-12-13 21:3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这个讨论是不是有点跑题了,希望大家不要跑的太远。
能文能武的历史名人还是非常多的,没必要讨论过多。

PS:我觉得每个王朝都有强盛的时候,如果说战斗力高下与否最好还是把时间分的更详细一些。不见得汉唐明等朝代军队战斗力都一直强盛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bioying
(轩辕就是黄帝)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42
编号 68902
注册 2006-5-16
来自 上海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06-12-13 21:4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Yahoo!


QUOTE:
原帖由 中庸 于 2006-12-13 21:34 发表
这个讨论是不是有点跑题了,希望大家不要跑的太远。
能文能武的历史名人还是非常多的,没必要讨论过多。

PS:我觉得每个王朝都有强盛的时候,如果说战斗力高下与否最好还是把时间分的更详细一些。不见 ...

楼上说得对,其实网上讨论问题,很容易形成版聊;
一个国家军队战斗力要严格区分比较困难,一般来说一个国家军队基本上是 战斗力强(数量不足)→军事实力更强(数量也上去了)→战斗力开始下降→战斗力明显削弱。但分界线不好把握。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6-12-13 21:4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bioying 于 2006-12-13 12:40 发表

觉得弱,是与前面几个朝代比较,你看唐朝,北宋前期对外战争的成绩,你就知道为什么宋朝军队算弱。

唐朝强?唐朝对外输的掉裤子,比起宋朝差得远了
你倒跟我说说唐朝怎么个强法?
唐朝强到皇帝跑了七八次,连成都外城都被南诏打破
东硖石谷死十八万、西硖石谷再来十万,青海之役再来,冷陉、滦水谷、营州、经都山、天门岭、潢水、松漠……真是强~~·
太宗前期还好,后期征高丽死的够惨吧
高宗倒是把高勾丽灭了,可惜新罗反咬,等于给别人作嫁衣裳
武则天的败战我都不好意思列,那都是十万数量级的死~~唐朝军队命不值钱
到了开元天宝前期,我们看看唐朝人自己的话“国家开元天宝之际,西陲青海之戍,东北天门之师,碛西怛逻(斯)之战,云南渡泸之役,没于异域数十万人。天宝中哥舒翰克吐蕃青海,青海中有岛,置二万人戍之。旋为吐蕃所攻,翰不能救而全没。安禄山讨奚,契丹于天门岭,十万众尽没。高仙芝伐石国,于怛逻斯川七万众尽没。杨国忠讨蛮阁罗凤,十余万众全没。”杜佑<<通典>>
盛唐已过,莫非你能举出中晚唐的大胜战???
顶部
性别:男-离线 bioying
(轩辕就是黄帝)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42
编号 68902
注册 2006-5-16
来自 上海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06-12-13 21:5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Yahoo!


QUOTE:
原帖由 悼红狐 于 2006-12-13 21:47 发表

唐朝强?唐朝对外输的掉裤子,比起宋朝差得远了
你倒跟我说说唐朝怎么个强法?
唐朝强到皇帝跑了七八次,连成都外城都被南诏打破
东硖石谷死十八万、西硖石谷再来十万,青海之役再来,冷陉、滦水谷、营州、 ...

任何一个国家到了后期那军队战斗力弱是自然的,不要说对上正规军,即便是农民起义,不一样是输。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6-12-13 21:5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还有,宋朝面对的都是封建化了的辽金,这比唐朝面对的回纥吐蕃不知强到哪里去,简直不能比嘛
我们的大唐几乎是汉朝打下来的土地轮着围着周边丢了一个遍,几千个阿拉伯人就能把广州给拿了,和清朝也差不远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6-12-13 21:5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bioying 于 2006-12-13 21:51 发表

任何一个国家到了后期那军队战斗力弱是自然的,不要说对上正规军,即便是农民起义,不一样是输。

我所举的都不是后期,莫非你觉得武则天的唐朝就是唐朝后期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6-12-13 21:5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bioying 于 2006-12-13 21:34 发表
当然得看他一生中在那方面建树比较多,主要负责哪个方面,比如主管军事,或是以军事而著名的自然算武将。一般本来是文官,后来在军事上有成就的成为儒将。象曹操这种人,类似的如开过之君,一方诸侯,一般都不把 ...

你这是放弃古人原有的划分制度,自己建立一套以主观印象为标准的划分方法,所谓"本来是文官"这里又有一个如何划分的问题.

PS:不许跑题啊?那我闪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谭文山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校尉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44
帖子 3427
编号 79700
注册 2006-8-20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6-12-13 21:5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唐朝平均值不高,峰值较高,太宗称“天可汗”,四夷宾服,拓地万里,高丽之争,虽未竟功,亦颇扬威。
    宋朝平均值不低,然以守势见长,攻击性战事无善可陈,疆域日减,名将悉灭,后庭之歌,声犹在耳。

[ 本帖最后由 谭文山 于 2006-12-13 22:03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bioying
(轩辕就是黄帝)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42
编号 68902
注册 2006-5-16
来自 上海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06-12-13 22:0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Yahoo!


QUOTE:
原帖由 悼红狐 于 2006-12-13 21:53 发表
还有,宋朝面对的都是封建化了的辽金,这比唐朝面对的回纥吐蕃不知强到哪里去,简直不能比嘛
我们的大唐几乎是汉朝打下来的土地轮着围着周边丢了一个遍,几千个阿拉伯人就能把广州给拿了,和清朝也差不远了

所谓的弱,本来就是相对的,整体而言军队肯定是越变越强,武器装备越来越好,军事理论,战略战术越来越成熟;我们说他差,是因为他的发展速度低于外族的发展速度。比如gmd打不过小日本,中国足球踢不过其他国家,并不是说他没有发展,而是.......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6-12-13 22:0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谭文山 于 2006-12-13 21:59 发表
唐朝平均值不高,峰值较高,太宗称“天可汗”,四夷宾服,拓地万里。
    宋朝平均值不低,然以守势见长,攻击性战事无善可陈,疆域日减,名将悉灭。

太宗这个烂外号别拿出来了,就是这么一个虚头衔,放任外族,党项人拿了甘肃、吐蕃人占了河湟、高丽人据了东北,回纥人并了西北,南诏人称霸一方
唐朝呢?步步紧退,东北退到了幽州,吐蕃和他划甘肃以治,回纥洗劫长安,大唐朝把首都财富宗室子女全送了才换回来,也是唐朝造成了河湟尽失,两宋丧失养马之地,河北蛮夷化,遍地胡膻~~这就是天可汗的后遗症,也是往后几百年华夏的大祸患
唐朝这种吸毒式的繁荣,是断送了后来者性命的繁荣,还是少夸耀些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6-12-13 22:0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bioying 于 2006-12-13 22:00 发表

所谓的弱,本来就是相对的,整体而言军队肯定是越变越强,武器装备越来越好,军事理论,战略战术越来越成熟;我们说他差,是因为他的发展速度低于外族的发展速度。比如gmd打不过小日本,中国足球踢不过其他国 ...

那你承不承认在对外方面,两宋优过唐朝,我们就从大战役胜负比例看
顶部
性别:男-离线 bioying
(轩辕就是黄帝)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42
编号 68902
注册 2006-5-16
来自 上海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06-12-13 22:1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Yahoo!


QUOTE:
原帖由 悼红狐 于 2006-12-13 22:09 发表

那你承不承认在对外方面,两宋优过唐朝,我们就从大战役胜负比例看

唐朝军事全盛时期在贞观末年,安史之乱之后的唐朝军队跟前面有得比吗???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谭文山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校尉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44
帖子 3427
编号 79700
注册 2006-8-20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6-12-13 22:1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悼红狐 于 2006-12-13 22:06 发表

太宗这个烂外号别拿出来了,就是这么一个虚头衔,放任外族,党项人拿了甘肃、吐蕃人占了河湟、高丽人据了东北,回纥人并了西北,南诏人称霸一方
唐朝呢?步步紧退,东北退到了幽州,吐蕃和他划甘肃以治,回纥 ...

太宗前期,国家刚刚统一,当然不能百战百胜,有一段休养生息的日子,至于“贞观之治”,被你评论的如此不堪,也倒是亏了多少如煌巨笔。

     太宗的对外政策,正是以德感人,以威服人,将胡人迁到内地引起的后果,在五胡乱华时已经看得很清楚了,难道你要唐朝搞种族灭绝?
只要唐朝始终保持强盛,外番必然无所作为,可惜百年之后,子孙无能,无法控制局势,这可是太宗所不能料到的。

ps: 多民族国家如何繁荣昌盛,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即便如今,仍然在延续太宗的做法。

[ 本帖最后由 谭文山 于 2006-12-13 22:18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6-12-13 22:2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bioying 于 2006-12-13 22:13 发表

唐朝军事全盛时期在贞观末年,安史之乱之后的唐朝军队跟前面有得比吗???

我前面举的例子,属于开元前的不少吧,武则天时候的也不少吧,东西石硖谷,青海……难道你都视而不见???
既然你说贞观末年,难道贞观末年就能代表整个唐朝,继而推出你所谓的比起宋朝来要强得多的结论?
唐朝就只有贞观末年那几年?
换言之,整个唐朝二百来年,只有贞观末年那几年过得去,也能夸?
更何况,贞观末年三征高丽输成什么样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谭文山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校尉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44
帖子 3427
编号 79700
注册 2006-8-20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6-12-13 22:2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悼红狐 于 2006-12-13 21:53 发表
还有,宋朝面对的都是封建化了的辽金,这比唐朝面对的回纥吐蕃不知强到哪里去,简直不能比嘛
我们的大唐几乎是汉朝打下来的土地轮着围着周边丢了一个遍,几千个阿拉伯人就能把广州给拿了,和清朝也差不远了

“封建化了的辽金”,却不知比“逐水草而居'的蒙古如何?

回鹘,土蕃亦一时之雄也,不可轻看。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6-12-13 22:3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谭文山 于 2006-12-13 22:16 发表



    太宗前期,国家刚刚统一,当然不能百战百胜,有一段休养生息的日子,至于“贞观之治”,被你评论的如此不堪,也倒是亏了多少如煌巨笔。

     太宗的对外政策,正是以德感人,以威服人,将胡人迁 ...

啥时候办啥事,你在唐朝干全球共产主义,还希望永远繁盛,不繁盛是怪子孙没出息,貌似开元是唐立国百年以后了吧,貌似开元盛世比贞观强盛了吧,怎么还被打得满地找牙?~~做梦也不能这样,邓小平建设社会主义还分出初级阶段,你笔下的太宗也太NB了吧,身处封建,展望共产,这叫脱离现实,活该被打
不能省时度事,放任胡人造成中华之乱,太宗朝有人看得到,也在上疏里说过胡人之患,太宗视而不见,这算什么?
我并没说民生吏治,我只是说终唐一朝,其武功并不突出,并不值得过分渲染
唐朝和本朝差不多,史官们吹吹吹就吹出来了,不是也有人说当今是五千年来最大的盛世么?还不是一笑而过
唐朝的伟大在于其开放,但是败源也在于开放
北宋与辽互设榷场,国家打得欢,老百姓生意照做,这还不算开放?你见过哪两个敌国交战中,老百姓还生意往来的?

[ 本帖最后由 悼红狐 于 2006-12-13 22:32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6-12-13 22:3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谭文山 于 2006-12-13 22:27 发表



“封建化了的辽金”,却不知比“逐水草而居'的蒙古如何?

回鹘,土蕃亦一时之雄也,不可轻看。

宋朝能抗住蒙古四五十年,这又是全世界哪个政权能比,我要是不讲道理,我完全可以说军事上蒙古第一南宋第二,可问题是这样子没意思啊
不管从胜负比例还是人数代价,宋朝本来就优于唐朝的战绩,只是运气差点
太宗朝最为人称道的是灭了西突厥,可你们睁大眼睛看看,人家是西突厥内讧,自己杀起来,大唐朝去捡捡现成的而已罢了,太宗皇帝自己都谦虚了半天,你们比太宗还有底气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谭文山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校尉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44
帖子 3427
编号 79700
注册 2006-8-20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6-12-13 22:3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悼红狐 于 2006-12-13 22:30 发表


啥时候办啥事,你在唐朝干全球共产主义,还希望永远繁盛,不繁盛是怪子孙没出息,貌似开元是唐立国百年以后了吧,貌似开元盛世比贞观强盛了吧,怎么还被打得满地找牙?~~做梦也不能这样,邓小平建设社会主义 ...

你批判起来很容易,但要提建设性意见就很难了,想想唐朝时面临的形势,实在是找不到比太宗更高明的手法,太宗的唐朝国际影响如此之大,长安隐为世界之都,太宗功不可没,要按宋朝的婴城自守,只怕是自取灭亡。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5-4 14:15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6658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