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龟换酒想到的
唐代著名诗人、书法家贺知章生年一直在京城任职,历官为礼部侍郎,集贤学士,太子右庶子兼皇太子侍读,检校工部侍郎和秘书监。相当于现在的部长级干部。
李白一个文学青年30多岁写了几首诗,第一次到长安时住在一个小旅馆里,70多岁的部长级干部,三品官员贺知章知道了亲自到旅馆去看他.而且解下自己的金龟(唐朝是三品以上官员佩带金龟,四品银龟,五品铜龟,就像将军把自己的徽章拿下)做抵押去换酒陪李白喝,称赞李白是天上被贬谪到人间的仙人。李白为此感激涕零并为后人留下了:"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昔好杯中物,今为松下尘。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的著名诗句.
这种情景在今世的唯官是崇、见钱眼开的世俗体制中是难以想象的.
有人告诉我,现在别说是见到一个部长级干部,就是要见到部长的秘书也得上花上十几万或几十万.这样的事我没经历过,也不知其真伪.但有一件事就发生在我身边却是真的.前年,中纪委一个官员的司机回乡过年.电告省纪委.省纪委派了一辆专车给这位大人的轿夫回乡代步.
由此我想,见都见不到,要他屈驾下来就更不可能了.现在有一位年轻的文学家进京是不会有一位部长去看他的.贺知章之所以会屈尊换酒陪李白是因为他爱诗懂诗会诗.而现在的官员不需要这一套,他们只需会念报纸喊口号就行了.人们听现在的官员讲话都是同一声音同一论调同一语气.听不到文采,听不到诗韵,听不到个性.今年上半年,我市讲师团的一位主任给市委中心组作理论辅导,下课后,市长总结他的课对他说"你的课是三个相同,一个不同,和总书记讲的相同,和中央讲的相同,和省里讲的相同.只是语言不同,他们是用普通话讲的,你是用方言讲的".
学习的欲望是一种知识不足而求足的欲望.现在的官员是知识饱和而无需再学了吗?
当然不是.
自己是自身潜力的载体.潜力的释放,精神的解放,自己最知深浅,自己最知可能.知识无用当然就无需费力.现在的社会是个崇尚权力的社会.对人民的统治只需权力不需知识.所以,现在的官员只需钻研权术并将其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就行了.这大概也是二千多年的专制统治给后人留下的后遗症吧.
"浮生却似冰底水,日夜东流人不知".人的一生很容易过去,一个人在世时还是学点知识,装点文墨的好.官员更应该是这样,总是被人指背:胸无点墨,不学无术.还是不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