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在下对北宋冗官冗军的一点浅见
性别:男-离线 镇北将军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国将军
好贴 2
功绩 18
帖子 802
编号 68234
注册 2006-5-8
来自 上海


发表于 2006-11-8 21:1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宋代士兵战斗力不强有很多原因,初期战斗力还是不弱的,到中后期就不行了。腐败是一大原因,但我认为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老是要换防。
宋代不让士兵在一个地方久驻,免得变得怠惰,也是让兵无常帅帅无常师,防止武将反乱,这就使士兵没有归属感,影响了战斗力。岳飞那拨人的兵都是自己养的,所以战斗力才强。
另外封建政府很容易就有冗官现象出现。因为皇室的成员越来越多,子孙越来越繁盛,那么相应管理他们的官员,打理他们的事的官员也越来越多。管理那些管理皇室的官员的官员也随之多了起来,以至于官员的数量越来越多。

至于官员多了导致财政紧张,我认为也有一定的道理。

这不是薪水的问题,一个大的国家的财政不至于多发不起一些官员薪资。问题在于皇帝为了削弱相权,而使民部、户部、兵部、工部等分权机构产生起来,互相制约。但这使得各个部门对于实际情况都不了解。

比如说民力已衰竭,工部还在大兴土木,户部还在横征暴敛;财力已经枯竭,工部也仍在大兴土木,兵部也在大肆招兵买马。

[ 本帖最后由 镇北将军 于 2006-11-8 21:22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温柔的一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15
帖子 1523
编号 53156
注册 2005-11-14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6-11-8 21:4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1 镇北将军 的帖子

将军说的冗官现象出现的原因不敢苟同。宋朝皇室子孙始终不昌,在历代是很少见的。至于宋的官员和军人的工资到底占财政收入的多少现在没有资料,但印象中绝对很高,占了收入的大部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江城子

太末侯
轩辕参合左使
谏议大夫
★★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3
功绩 753
帖子 9896
编号 21
注册 2003-8-21
家族 轩辕少林寺


发表于 2006-11-8 21:5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镇北将军 于 2006-11-8 21:14 发表
宋代士兵战斗力不强有很多原因,初期战斗力还是不弱的,到中后期就不行了。腐败是一大原因,但我认为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老是要换防。
宋代不让士兵在一个地方久驻,免得变得怠惰,也是让兵无常帅帅无常师,防止武 ...

冗官问题并不是兄台所说的什么宗室子弟增加。宗室子弟有专门机构管理,人数不多。冗官出现是因为宋朝实行机构牵制,以实现官员权力分散的效果的造成的。也就是说,虽然还是那么多事情,官员却比前朝增加了数倍。

而军队的增加更加惊人,治平年间的兵额竟然是太祖开国之初的5.3倍。要知道国家平稳之后,一般都会减少兵额的。因为冗兵,军队开支竟占财政收入的六分之五。在这种情况下,财政赤字不断增加。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赛仁贵郭盛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84
编号 50686
注册 2005-10-7
来自 上海


发表于 2006-11-9 00:3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北宋的兵役实行终身制,士兵终身可拥有军籍领用军饷,因此有许多士兵老了仍在服役(水浒传里在林冲之前管理草料场的老兵,我猜测应属于这种情况)。另一个政策是把难民和可能成为盗匪贼寇的犷悍之徒收入军队,用国家的钱养起来,减少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再者随着承平日久,征兵的标准也不断下降,使得更多的人可以入伍。

尽管一个普通士兵的军饷不算多,但在政策不变的情况下,人数越来越庞大,总的耗费自然就上去了,而老弱和战斗力不高的特点也逐步显现出来,这些都是当初制订政策时未及考虑的。

[ 本帖最后由 赛仁贵郭盛 于 2006-11-9 00:56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赛仁贵郭盛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84
编号 50686
注册 2005-10-7
来自 上海


发表于 2006-11-9 01:3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对了,北宋的官制,应该是包含官、职、衔三套体系吧?那么是否每个体系都有俸禄,一个官、职、衔兼备的官员,就有三份俸禄?

如果是的话,再加上这么多的官员人数,官俸给政府造成的负担之重必然很惊人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张建昭
(大同太上皇帝)

莱国公
枢密直学士

Rank: 20Rank: 20
资政殿大学士(从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9
功绩 1649
帖子 10917
编号 1984
注册 2004-8-27
来自 布居壹阁
家族 轩辕丐帮




QUOTE:
原帖由 镇北将军 于 2006-11-8 21:14 发表
比如说民力已衰竭,工部还在大兴土木,户部还在横征暴敛;财力已经枯竭,工部也仍在大兴土木,兵部也在大肆招兵买马。

北宋的六部形同虚设,根本不管事。
财政由三司(度支司、盐铁司、户部司)打理,军队由枢密院及三衙(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分权管理,兴土木的事则一般是临时差遣。

北宋官制应分为官、职、差遣,官只是占个品级,职是有个名分,差遣为实际职务。

如苏轼乌台诗案后“责授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署公事”,有职,但把差遣免了,实际上就是没一点权力。

除了本官、本职、差遣之外,还有一些附加的加官,如检校官、东宫官、宫观衔、学士衔、致仕官等,这些无非是标示荣宠程度的。


举例
-------------------------------------------------------------------
如司马光在资治通鉴进书所署名时自报的官衔: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太中大夫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公食邑二千六百户食实封一千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

端明殿学士:学士衔
翰林侍读学士:本来确实是要侍读的,后来也成虚的了
太中大夫:本官,标示品级 —— 从四品上
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宫观衔,宋朝特有
上柱国:一级勋位
河内郡开国公:爵位,开国郡公
食邑二千六百户食实封一千户:食邑户数及实封户数
赐紫金鱼袋:司马光从四品,按品级应该服绯(即红色官服)配银鱼袋,但是特许穿三品以上才能穿的紫色官服,并配金鱼袋

可以看出这里所写的都是虚的,司马光其实当时只有修资治通鉴的权力。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江城子

太末侯
轩辕参合左使
谏议大夫
★★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3
功绩 753
帖子 9896
编号 21
注册 2003-8-21
家族 轩辕少林寺


发表于 2006-11-9 08:5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赛仁贵郭盛 于 2006-11-9 01:32 发表
对了,北宋的官制,应该是包含官、职、衔三套体系吧?那么是否每个体系都有俸禄,一个官、职、衔兼备的官员,就有三份俸禄?

如果是的话,再加上这么多的官员人数,官俸给政府造成的负担之重必然很惊人了。

不是,所有的官员靠官的品序吃饭。职是他担任的职务,和品序不一定完全挂钩。衔是虚名,比如包拯的龙图阁大学士,好听而已,没有钞票的给!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霹雳娃娃
(娃娃)

Rank: 4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左将军
功绩 13
帖子 1261
编号 7153
注册 2004-4-28
家族 牛鬼蛇神


发表于 2006-11-9 09:0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借这个地方问个题外话

为什么北宋大文学家一抓一大把,而到了南宋就很少了?

李清照辛弃疾这两个济南老乡也是成长于北宋的,真正南渡之后培养起来的文学家就很少了,档次也低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yjm1984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1
编号 73297
注册 2006-6-21


发表于 2006-11-9 11:5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lz见解独到啊   可是这样招募的兵员战斗力确实值得怀疑啊
毕竟军队是用来打仗的 不是救济站啊     既然能招募来当兵 为什么不想罗斯福那样做兴办一些大的工程啊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江城子

太末侯
轩辕参合左使
谏议大夫
★★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3
功绩 753
帖子 9896
编号 21
注册 2003-8-21
家族 轩辕少林寺


发表于 2006-11-10 21:4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霹雳娃娃 于 2006-11-9 09:00 发表
借这个地方问个题外话

为什么北宋大文学家一抓一大把,而到了南宋就很少了?

李清照辛弃疾这两个济南老乡也是成长于北宋的,真正南渡之后培养起来的文学家就很少了,档次也低了

盛世出大才子啊!所以盛唐有李杜双峰对峙,北宋前有欧阳开一代文风,后有东坡大江东去,真正一代雄主!明清以降,知识分子的自我意识和人文精神收到严重打击,所以只有曹雪芹这一根独苗了!

BTW,李清照是我最最最最最喜欢的词人,对她的感情还在大胡子之上!所以连带着对老千也很有感觉!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江城子

太末侯
轩辕参合左使
谏议大夫
★★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3
功绩 753
帖子 9896
编号 21
注册 2003-8-21
家族 轩辕少林寺


发表于 2006-11-10 21:5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yjm1984 于 2006-11-9 11:50 发表
lz见解独到啊   可是这样招募的兵员战斗力确实值得怀疑啊
毕竟军队是用来打仗的 不是救济站啊     既然能招募来当兵 为什么不想罗斯福那样做兴办一些大的工程啊

兄台,楼上的几位说了半天怎么还不明白啊?这种招兵本来就不是让他们打仗了,只是让他们不要骚扰地方而已,战斗力的话,有禁军呢!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平原君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12
编号 44874
注册 2005-8-2


发表于 2006-11-12 18:0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好象宋朝70%的财政收入来自于商贸,财政收入之高绝对是历代之最,岁币与之相比实在是小意思.至于冗兵,应该算是专项转移支付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江城子

太末侯
轩辕参合左使
谏议大夫
★★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3
功绩 753
帖子 9896
编号 21
注册 2003-8-21
家族 轩辕少林寺


发表于 2006-11-12 22:3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从庆历以来,宋朝的每年赤字都在三百万贯,治平二年(1065年)更是达到了一千五百万贯。主要原因就是冗官冗兵。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杨少凡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1
功绩 29
帖子 407
编号 37535
注册 2005-4-25


发表于 2006-11-13 12:5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赛仁贵郭盛 于 2006-11-6 00:08 发表
北宋民众起义只限于局部,且时间很短,影响远比不上唐末明末那种地域广时间长的起义战争。

实际上岁币就是买和平。花一笔不太多的钱就能得到和平,免去长期边境战事的人力物力财力消耗(战时军费远远大于岁币 ...

>>北宋建立才多少年?还没有到唐末明末那种因土地兼并而造成财政崩溃、政府失控的局面呢。而金国的入侵,又带来了类似王朝末年农民战争的效果,致使南宋在恢复和发展中又重新开始循环。事实上,两宋都没等发展到中国封建王朝兴衰规律的最后时期,就被外族所灭,若无重大外患,宋必然依旧亡于农民起义。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5-4 13:01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2821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