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求助各位读史书方法, 顺便问几个汉书的字的解释
性别:男-离线 钩衡驾马
(冢中枯骨)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好贴 1
功绩 7
帖子 233
编号 88411
注册 2006-10-23
来自 苏州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6-10-23 21:3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求助各位读史书方法

最近攻读汉书,有几个问题问一下各位(汉书实在太难懂了)
1 汉书景帝纪(页137,中华书局1962年版本)“除宫刑,出美人,重绝人之世也”    绝字不解,中国古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好象都不配
2 页139,景帝诏告说民多乏食,“夭绝天年,朕甚痛之”  天年解释为自然的寿命,如果在自然的寿命死去,那景帝
何必痛之,故此句天年何解?
3 页144,赐民为父后者爵一级,民为父后者何解?

这汉书太难懂了,读了几个帝的纪便疲惫不堪了,尤其那些诏书,看了那注解一大片,晕,各位前辈都是怎么读
史书,象我一样读史书24史啥时才能读完那?如果是观其大略的话,万一错过一些重要的诏书,字词怎办,而且
那些诏书,诗赋不仔细读有些很难读懂.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中书舍人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1
功绩 10
帖子 442
编号 85525
注册 2006-10-2
来自 荆湖南路潭州
家族 梁山泊


发表于 2006-10-23 22:0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除宫刑,出美人,重绝人之世也”


绝,断绝;世,家世传承。

绝人之世:断绝人们的家世传承。

宫刑不必多说了。美人选入皇宫,终生不得离开,不论有没有被皇帝临幸,这些人的一生就都损耗在皇宫中了,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绝人之世”的情形。

“重绝人之世”也意思就是很看重这个问题,认为不应该继续保留这些“绝人之世”的制度,故除宫刑、出美人。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ukerwl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30
帖子 2974
编号 30281
注册 2005-1-14


发表于 2006-10-23 22:12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如果刚接触史书建议先读后汉书 汉书行文较晦涩 后汉书比较易懂 人物刻画也很丰满 文采也很好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中书舍人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1
功绩 10
帖子 442
编号 85525
注册 2006-10-2
来自 荆湖南路潭州
家族 梁山泊


发表于 2006-10-23 22:1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天年”不一定仅仅指根据自然规律“应当”存活的年限吧?个人认为可以引申为“生命”之义,因此“夭绝天年”应该可以解释为“生命夭亡”或夭折。

此外,这个“绝”字更加侧重于半途而绝之义。第一,一般说一个人活到自然年岁而死亡都说是“以终天年”,而不是“以绝天年”。第二,“绝句”这种诗体实际上是把律诗从中截断而成,以此也可说明“绝”字之义。

所以这句话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在自然寿命的半途而夭折。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中书舍人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1
功绩 10
帖子 442
编号 85525
注册 2006-10-2
来自 荆湖南路潭州
家族 梁山泊


发表于 2006-10-23 22:2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赐民为父后者爵一级”可以参看一下《汉书·文帝纪》:

“……元年……正月,有司请蚤建太子,所以尊宗庙也……上乃许之。因赐天下民当为父后者爵一级……”

看来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指的是应当继承自己父亲(产业或者荣勋或者其他可以继承的东西)的公民,在当时应该就是嫡长子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中书舍人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1
功绩 10
帖子 442
编号 85525
注册 2006-10-2
来自 荆湖南路潭州
家族 梁山泊


发表于 2006-10-23 22:2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个人观点不一定正确,期待其他高手指正。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霹雳娃娃
(娃娃)

Rank: 4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左将军
功绩 13
帖子 1261
编号 7153
注册 2004-4-28
家族 牛鬼蛇神


发表于 2006-10-23 22:3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如果你不是专业研究历史的,则不必太贪心

先粗读两三遍,能记住多少是多少,能理解多少是多少

以后再细细品读,不要想一下子就把24史都吃透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钩衡驾马
(冢中枯骨)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好贴 1
功绩 7
帖子 233
编号 88411
注册 2006-10-23
来自 苏州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6-10-23 23:0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多谢中书舍人的解答.

  个人没想立刻把24史吃透,不过按这种读法,工程太大.
  但偶时日尚多,漫漫啃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惟仁

Rank: 4
组别 校尉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6
帖子 145
编号 6765
注册 2004-4-14


发表于 2006-10-23 23:4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如果是历史爱好者的话,读完前四史就足够了,其他的只要有针对性的看看自己感兴趣的朝代就好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中庸

白衣伯爵
中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镇南将军
好贴 1
功绩 198
帖子 3728
编号 6419
注册 2004-4-2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6-10-24 00:0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史记》读起来很有味道。
再说如果不是搞这个专业,根本不用太细扣。
好读书不求甚解,业余爱好。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贵州野人镇疏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国将军
功绩 39
帖子 883
编号 88063
注册 2006-10-21
来自 杜里尼大街24号(Via Duri ...
家族 肉肉门


发表于 2006-10-24 00:1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不求甚解,就是王道.
读史书要的是"通"
司马迁的"“通古今之变”就是看史书时候能通到 当时,与古人神交.(交流)

而啃书不推荐,那么多书,看完就忘记.要的是知道什么是什么地方的,但是最好收藏做资料用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lyonbeck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3
帖子 1049
编号 81624
注册 2006-9-4


发表于 2006-10-24 00:5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夭一字就是非正常寿终,看古文我觉得是要看懂,别弄错意思.不必非要一个字一个字扣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伶州鸠
(心聋目盲)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镇东将军
功绩 73
帖子 4049
编号 4812
注册 2004-1-28


发表于 2006-10-24 01:1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要看读史是为了什么,如果是仅仅作参考资料,引到其中几处字句,循字翻书即可。
若是对历史有兴趣或是有志于研究,推荐先看看钱穆的《中国史学名著》,很好的读史指南。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伟君子
(野驴楚才)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西将军
功绩 24
帖子 2397
编号 36946
注册 2005-4-16


发表于 2006-10-24 09:0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楼主读书的精神让我汗颜呀!

我从来没读太细过,仅仅是了解下大致事件,记得上次还把张耳陈余的名字写颠倒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赛仁贵郭盛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84
编号 50686
注册 2005-10-7
来自 上海


发表于 2006-11-4 01:2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是专业学习需要还是业余兴趣爱好?如果是后者,这样读太费时费力,在了解知识的同时还要理解、翻译,等于花双重精力,在缺乏系统指导的情况下还很有可能事倍功半。

若只是业余兴趣而不打算深研,个人觉得不必面面俱到(实际上也无法做到),亦不要直接硬上古籍,可以多看些现代史学家的著作或资料,在积累了相当知识的基础上,再去读文言典籍,会轻松不少。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张建昭
(大同太上皇帝)

莱国公
枢密直学士

Rank: 20Rank: 20
资政殿大学士(从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9
功绩 1649
帖子 10917
编号 1984
注册 2004-8-27
来自 布居壹阁
家族 轩辕丐帮


有些时候读不太明白时可以找找其它史书的同时代部分,两相比较。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西门飘烟
(一点浮尘,如烟飘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1
帖子 1121
编号 73566
注册 2006-6-24
来自 河南·洛阳
家族 聚贤山庄


发表于 2006-11-4 09:3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读书不求甚解
说来容易,做起来很难把握尺度的~!
古文学起来本就苦涩,只好多读多揣摩了~!
还是古话说的好:熟能生巧,日久生情,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钩衡驾马
(冢中枯骨)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好贴 1
功绩 7
帖子 233
编号 88411
注册 2006-10-23
来自 苏州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6-11-4 09:5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我年纪还小,但张大后有志于专业研究,不知天能不能遂人愿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中庸

白衣伯爵
中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镇南将军
好贴 1
功绩 198
帖子 3728
编号 6419
注册 2004-4-2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6-11-4 10:1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钩衡驾马 于 2006-11-4 09:56 发表
我年纪还小,但张大后有志于专业研究,不知天能不能遂人愿啊

楼主在上高中?还是初中?
历史现在就业比较困难,我嫂子的一个同学是学历史研究生的,已经毕业一年了,现在还没有找到工作呢。
希望报考的时候多加考虑,如果真的实在太感兴趣,那也无所谓了。
忠心的希望楼主实现愿望!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钩衡驾马
(冢中枯骨)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好贴 1
功绩 7
帖子 233
编号 88411
注册 2006-10-23
来自 苏州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6-11-4 10:3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这个我也知道,所以郁闷啊,历史可能要成为业余了,伤心
不过三年之后,天下事未可知也
如果真的成为业余,我想也不要紧,起码能与史书为伴,知足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绝世天骄
(启风居主人)

白衣伯爵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西将军
好贴 5
功绩 197
帖子 4681
编号 43763
注册 2005-7-19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06-11-4 16:1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汉书没有细读过,只看了一些著名历史人物的传记,有时读史书,只明大意即可,不必追于细节微末,不然可就是刘心武了
除宫刑,出美人,重绝人之世也----断绝子孙
夭绝天年,朕甚痛之----天年泛指寿命,并非顺从天意的意思

赐民为父后者爵一级,民为父后者何解?-----断章取义一下,应当是说老百姓是皇后父亲的意思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温柔的一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15
帖子 1523
编号 53156
注册 2005-11-14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6-11-4 23:4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不是专门搞历史的我觉得读下蔡东藩先生的作品就可以了。24史我只看过史记,三国志,明史的一部分和后汉书的一小部分。看史记是因为太史公名气太大了,看三国志是因为看了三国演义实在想看看三国志怎么样。感觉正而八经的史书太难读了,实在是没兴趣,还是蔡先生的书好读得多,也有意思得多。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中书舍人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1
功绩 10
帖子 442
编号 85525
注册 2006-10-2
来自 荆湖南路潭州
家族 梁山泊


发表于 2006-11-5 00:0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赐民为父后者爵一级,民为父后者何解?-----断章取义一下,应当是说老百姓是皇后父亲的意思




不可能是这个意思。

这个解释我在前边的跟帖里说过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秋色冷并刀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后将军
好贴 12
功绩 219
帖子 1502
编号 37015
注册 2005-4-17
来自 巴西宕渠


发表于 2006-11-5 04:2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呵呵,与楼主交流一下,我读不懂的地方也有,但是比较少,汉书没细读,某些章节翻了
<史记>与<三国志>稍熟悉些.读文言文就是读后比较容易忘,郁闷...看看前辈们的研究文章也不错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钩衡驾马
(冢中枯骨)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好贴 1
功绩 7
帖子 233
编号 88411
注册 2006-10-23
来自 苏州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6-11-5 14:1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读文言文容易忘???我没这感觉啊,我反而觉得文言文读起来很有味道,挺容易记住啊
记得语文背书,最喜欢背文言文了,容易记,现代文(尤其是鲁迅的)最难背了,“的”“了”这种词该出现的地方不出现,不该出现的地方出现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5-4 08:00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1890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