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ZT林则徐是民族英雄还是祸国殃民的罪人?
性别:男-离线 益德张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校尉
级别 征南将军
功绩 46
帖子 4568
编号 29562
注册 2005-1-4


发表于 2006-9-30 13:5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ZT林则徐是民族英雄还是祸国殃民的罪人?

2006年09月28日 16:54 网易

作者: 亦忱

谈论晚清的历史,首先必谈林则徐,因为打开大清王朝毁灭大门的人,就是当年的钦差大臣林则徐。

凡对晚清历史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在 1840 年代来临之际乃至更早些时候,率先兴起工业革命并满世界寻找殖民地的英国人,在与大清国贸易时,因其除了工业化的产品如钟表、呢绒等少数商品外,并无太多适用的商品出口到天朝,而大清国出产的丝绸、茶叶、瓷器和其它手工艺品,由于受到欧洲社会各阶层的欢迎却可无限量外销西洋,所以,英国在与大清国的贸易中,自 1820 年代起,一直发生着高达每年百万乃至数百万两白银的巨大贸易逆差而无法弥补,英国对大清朝的贸易早就事实上难以为继。于是,歹毒的英国奸商遂挖空心思将在印度殖民地种植和提炼的鸦片,自乾隆、嘉庆时代起就开始返运给天朝的民众来享用,并使之上瘾而逐渐成为有购买力的烟民生活必需品一如现在的香烟。

平心而论,如果说英国人最初贩运鸦片是为获取和大清国继续贸易所急需的白银硬通货而出于无奈有某种合理性,可是,当他们从鸦片毒品交易中尝到暴利的甜头,而不顾鸦片对人的危害变本加厉向天朝倾销鸦片,使之成为众多天朝国民日常的消费品之后,则无疑是以国家为后台的赤裸裸的大规模贩毒之举。当这种由英国的鸦片贩子勾结满清基层的贪官污吏和奸商,大量走私鸦片的不正常贸易开始危及满清统治为朝廷所高度重视的时候,清廷终于在三心二意禁了近百年鸦片之后突然意识到,若再放任这种毒品毒害国民,其最终结果必然是导致国家将来“不唯无可筹之饷,亦且无可用之兵” 。于是,到了1838 年,彻底查禁鸦片无疑成了满清王朝一项真正的基本国策。

史载,在 1830 年代,广东等最早开放对外通商的口岸,不但鸦片已经泛滥成灾并向内地蔓延,而且英国人也通过罪恶的鸦片贸易获取了惊人的暴利和巨额的贸易顺差,从而导致天朝作为货币流通的白银流失巨大而开始搅乱了大清国一大片地区的金融秩序,同时也使国民的体质被鸦片所毒害,中国人开始以东亚病夫形象走上近代历史舞台。到了 1830 年代的末期,满清因为鸦片输入导致白银外流量竟高达每年 600 万两之巨,以致国内发生严重银荒,造成银贵钱贱,财政枯竭,国库空虚。满清王朝因为鸦片这种产自印度的毒品大量流入中国腹地而面临一场真正的金融货币危机和国民体质危机。因之,查禁鸦片从广东下手,势在必然。于是,昏聩但却简朴的道光皇帝于 1838 年 12 月遴选了刚正清廉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禁烟。中国的近代历史,就这样由道光帝和钦差林则徐共同翻开了糟糕透顶的第一页。

在中国,凡读完中学的人都知道,林钦差赴任后,不去深入调查鸦片在中国流行的原因和流入的渠道与路径,也不细查贩运鸦片的英商有何强大的国家背景,更不认真评估禁烟后所能产生的严重国际反响及其对自己国家可能产生的祸害,其上任伊始,就拍脑门做决定,实行了对境内外鸦片贩子“入即正法,船货归官”的铁腕政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强硬手段,从英国鸦片商人手中缴获了 2 万多箱鸦片现货,于 1839 年 6 月 3 日,在虎门沙滩上掘池予以全数销毁。林钦差以为,只要肃清了市面上的鸦片,也就一锤搞定了盘踞广州及其近海的鸦片贩子,并能一举铲除鸦片对天朝长达百年的祸害。

虎门销烟之后,林钦差确实因此而获得举国赞誉,朝野认同,官声如日中天。然而,好景不长,林公没有高兴几个月,事过一年竟招致英国人用坚船利炮一举轰塌了天朝的国门。越洋而来的英军在天朝境内为林则徐一手制造的鸦片贸易纠纷,与清军打了一场洋枪洋炮对大刀长矛的不对称战争,最终迫使清廷五口通商门户洞开,割地赔款丧权辱国。这,恐怕是昏聩蒙昧的林则徐在虎门销烟时看着销烟池中翻起泡泡时所无法想到的。

从此,满清王朝便与英国为首的西洋诸列强纠缠在中国黑暗的历史隧道中,演出了一幕又一幕既荒唐可笑又让华夏民族子孙事后揪心扼腕的历史悲剧和闹剧。后来,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停战后于 1860 年签订的《中英北京条约》中,清廷居然完全按英国人的要求,在条约中规定“贩卖鸦片为合法贸易”。以致满清对外贸易的进口商品中,鸦片的货值一度竟高达进口货物的60%。此距林钦差禁烟也不过 20 余年。

据历史记载,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当英国人越洋而来的舰队载着数千士兵,不用风帆浩浩荡荡结队溯长江呼啸而上,在两岸愚昧的天朝官民目瞪口呆的观望下,长驱直入进抵南京时,蒙昧而又昏聩的满清王朝君臣们终于在领教了洋鬼子的厉害之后,遂于 1842 年 8月 29日与英国签署了臭名昭著的《南京条约》,以赔钱割地并开放五口通商且在此之前就对林则徐革职贬谪新疆,而宣告了林钦差禁烟行动的彻底失败和大清朝闭关锁国历史的终结。随后,一些西方列强跟着英国人趁火打劫,坐享英国人和天朝开战的战争红利,使清廷的主权进一步丧失,则更是林钦差强力禁烟时做梦也不可能想到的。如,当时的美国总统泰勒在大清和英国的战争爆发后,随即派全权大使乘军舰到达广州,此时,清政府已成惊弓之鸟,急忙跟他签订了《望厦条约》;法国军舰则开到广州海面示威,宣称将北上攻击舟山群岛,道光皇帝也连忙跟他签了《黄埔条约》;就连几个当时天朝君臣们闻所未闻的西方国家如葡萄牙,西班牙,比利时,普鲁士(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荷兰,丹麦,瑞典等弹丸小国,过去就是前来进贡也不够资格的,现在也结队而来叩开天朝的大门,他们不仅个个如愿以偿与清廷签订了条约,而且均享有和《南京条约》中英国人一样享有的特权,清廷对神州所拥有的完整主权遂遭到进一步的破坏。

事过 160 多年后,我们再来看这场因鸦片贸易被清廷强制终止而起的战祸,追根溯源,林则徐无疑是个最为关键的人物。

我相信,中国的文化人一定早就从中国的主流历史学家的著作中和中国学校各年级的历史教科书中看到,林则徐在满清王朝与英国鸦片商人的敌对行动中,因为对英商交涉态度强硬,行动果敢决绝,禁烟除恶务尽,乃至后来面对英军打上门来时的英勇抵抗,而使他作为极有民族气节的英勇人物受到自此以降的历代中国人所尊崇,成为无可争议的民族英雄流芳千古;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为消弭这场鸦片战祸帮林则徐擦屁股,而与英国侵略者交涉作出妥协让步并在《南京条约》上签字的人,则作为卖国贼而被永远地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历史老人对林则徐的眷顾也真是好得令人难以想象,第一次鸦片战祸消弭之后,林则徐作为道光皇帝昏聩蒙昧决策的代罪羔羊,虽然丢官后被贬谪去了新疆,可是,当洪秀全的太平天国起义即将开始撼动清王朝的基座时,林大人再次获得的道光帝的召唤和启用,于1850年10月被授钦差大臣,却在奔赴广西镇压农民起义的前线就任时病死于途中。死得正是时候的林大人,终于“毫无瑕疵”地走进了中国近代历史,成了近乎官场完人和道德楷模的历史人物,其“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趋避之”的箴言,在其死后一百五十多年来为中国自视高洁的历代政治家所践行。

在谈论林则徐的时候,我知道历史是不可以假设的,但我却每每喜欢执拗地假设历史。

我想,假如林则徐没有病死在赴任途中而是上任后死于随后兴起的太平军之手,他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的形象还会是这样高大吗?

我还想,如果说人的生死在冥冥之中有定数不可以假设,那他在钦差大臣任上禁烟时,除了采取强硬的销烟举措外难道就真的就没有其他利国利民而又免取战祸的选择吗?他如果在死去 150 年之后复活,让他再次做出选择,他还会那样决绝地再度“禁烟”吗?

其实,现在回过头看林则徐在钦差大臣任上的所作所为,他其实丝毫没有顾及自己的强力禁烟举措给国家招惹的战祸究竟有多大的危害,其禁烟所选用的是最简单、最粗暴,也是最不要动脑子的专制政府一贯使用的愚蠢方法,其所用的主要手段则是对付本国当惯了亡国奴的民众一用即见效的暴力手段。他在对付后面有英帝国撑腰的鸦片贩子时所选择的政策措施,更是毫无技术含量和外交智慧可言。当他把自己制定的“入即正法,船货归官”的禁烟措施付诸实施之后,其给国家招来战祸的结局也就被历史性地注定了。林钦差为了治愈鸦片给满清王朝带来的沉疴,冀望治社会百年痼疾而一年大功告成,其情真意切可嘉,其昏聩愚蠢则透顶。

假设当时林钦差不是把英商的鸦片强力缴获并将其扔在虎门的池子里销毁掉,而是稍微照顾到英国鸦片贩子的利益,悉数予以平价赎买后再行销毁以示天朝为禁绝鸦片不惜血本;或者根本就不用销毁而作为百姓的极端奢侈的消费品由国家来垄断限量经营,一如当今中国的烟草专卖局出售中华牌和熊猫牌香烟那样给朝廷带来暴利;接着再与英国人谈判禁绝鸦片的时间表或给予逐年减少的配额进口直至取消进口,并辅之于建议英国人用其它更适用的商品来逐渐取代鸦片贸易,以实现英国对华贸易的收支平衡;如此循序渐进地把鸦片对天朝的危害降至国家可以承受的程度。与此同时,则奏请皇上徐图国家制度改良而逐渐赶上英国的先进制度,使国家军事实力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强大到足以和英国抗衡的程度。那么,这场令后来的中国人痛彻肝脾悔断肠的鸦片战争还能打起来吗?如果历史是按这样一个最简单的假设来发展,中国的近代历史还会是这个样子吗?

对这些个的问题,我相信任何一个稍微聪明的中国人和极端愚蠢的英国人都会给出自己的答案:不会!因为当时的历史事实是,英国国会在表决对大清朝的战争拨款法案时,在有近600 人投票的国会中,并不是一边倒的支持这场肮脏的战争,竟然是以 9 票的微弱多数而通过这个法案。如果林则徐在禁烟的过程中不是那样一味蛮干不顾后果,完全无视当时的世界特别是强大的英帝国正在按西方世界的丛林规则运转,英国国会的对华战争拨款法案原本是不可能被通过的。不管人们现在对林则徐如何尊崇,无情的历史事实极为清楚地表明,是林则徐无视英国鸦片商人及其背后的英国国家利益的暴力销烟行动,才招来了用现代化洋枪洋炮武装到牙齿的英国军队,是林则徐的历史局限性决定了他与先行进入人类文明新阶段的英国人打交道时,以落后文明的方式来草率处理有国家背景的商业纠纷才引发了祸国殃民的鸦片战争,从而陷大清朝于万劫不复的深渊。

无情的历史事实还表明,林则徐的昏聩蒙昧不光是表现在查禁鸦片的行动中,其在后来对抗英国侵略军的战争中,也不是象我们的历史学家所描写的那样英明,其颟顸愚蠢一如那些清军著名的败将。史载,在林则徐的销烟举措招来英军,鸦片战争开打之际,林钦差曾花巨款向美国商人买了一条 1080 吨的大轮船“剑桥号”,并装上了 34 尊英制大炮在船上。可是,林钦差却不是命令清军把这条大船开到海上与英军对轰,而是横泊于珠江口,作为阻碍英舰的障碍物兼作炮台来用,结果,被英国水兵爬上船去,连船带炮给抢走了。

也许有人会对我的这些愚蠢的假设报之以事后诸葛亮的嘲讽,但是,我劝哪些准备嘲讽我的人,只要看看美欧诸国当今在自己国内对毒品泛滥所进行的查禁努力事倍功半,就可以看出林钦差的禁烟举措之荒唐和乖谬所言不虚。以当今美国如此强大的国力和科技、文化水平,迄今仍奈何不了区区白粉对国民的毒害,尚要在国内尝试了种种先进禁毒手段之后,最终去缅甸的金三角和哥伦比亚丛林清除毒品生产的源头,并事先安顿好种植罂粟的烟农再来谈禁毒的问题。以此反观林则徐代表腐朽没落的满清王朝来禁毒,其用专制政府一贯迷信的暴力手段来查禁鸦片,其必然的结局是,无论他虎门销烟之后英国军队是否打上门来,这样的禁烟举措也难逃最终失败的命运。这是因为,历史告诉我们,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如果仅仅用暴力手段就可以消灭毒品对人类的危害,别说满清王朝早在林钦差禁烟之前一百年就能够消灭鸦片对天朝的危害,就是美国这个当今世界的霸主也早把参与毒品贸易的人赶尽杀绝了。所以,我们现在无论从那个角度看,林则徐在钦差任上放任使用国家暴力的禁烟之举,其实是一个昏聩蒙昧的专制王朝的官员,不讲科学、不会外交、不认清形势、不顾国家安危的草率而又鲁莽的愚蠢之举,其行为除了表明清廷禁绝鸦片的坚决态度并附带着给国家招来祸国殃民的战乱之外,毫无可取之处。他在历史上的所作所为,证明他仅仅是以一个虎门销烟的简单举措就暴享民族英雄美名的蠢货。而林则徐作为民族英雄被中国人长期极度拜膜的现象,其在文化上的意义是,我们这个民族一百多年来早已分不清什么是英雄壮举,什么是蠢汉胡来。

在我看来,中华民族迄今一直把昏聩蒙昧的钦差大臣林则徐作为自己的民族英雄对待,除了证明这个民族的思想境界依然停留在中世纪,其国民的思考能力与当今世界现代文明严重脱节之外,没有半点正面的价值。林则徐这个占据了中华民族英雄榜前排达百年之久的钦差大人,不仅是导致满清王朝最终覆灭的第一个罪人,其实他更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如果有人非要说他是民族英雄,也是个逆历史潮流乖谬背时,仅仅是他刚正清廉的人格值得后人敬仰而带有浓厚悲剧色彩的愚蠢的民族英雄。未来的中国其实根本就不需要这种昏聩蒙昧的民族英雄!如果中华民族继续产生这种昏聩愚昧的民族英雄,那么,这个民族将被再次证明是一个被坏制度彻底毒害而不可救赎的劣等民族,只配让现代的文明世界所淘汰。

前些年,当我观看中国著名导演谢晋以对林则徐无限崇敬和溢美的心情拍摄的新版电影《鸦片战争》时,居然莫名其妙地联想到中国新世纪所再次面对的“禁烟”问题。只是让我感到非常丧气和可悲的是,这回可不是英国人或美国人在向我们贩毒,而是我们自己人向自己的同胞光明正大地敞开贩毒,竟然还是由各级“人民政府”在组织专卖。

说实话,每当我看到自己的同胞不分场合地吞云吐雾时,每当我得知各大医院里因吸烟致病的亲朋好友在奄奄一息等死时,每当我想到各级政府的财政官员们在点算着烟草税收给他们带来的数字是百万、千万还是亿万,却忘记了自己的国民因吸烟致病而支出的医疗费用是数倍于这一收入时,我除了对这个不争气、没长进的民族充满悲悯的情怀之外,总在匪夷所思地想这个问题:当刚正清廉的林大人知道自己的后代在当今世界又成了“吸烟”的冠军民族而再次面临“禁烟”问题时,他会作何感想?我猜想,林则徐如果在九泉之下有知,要是不老泪纵横,也一定会唉声叹气吧?

如果林公再次降临神州,他还会象当初那样决绝地“禁烟”吗?中国在这个新千年要到什么时候才会出产另一位“禁烟”的民族英雄呢?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益德张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校尉
级别 征南将军
功绩 46
帖子 4568
编号 29562
注册 2005-1-4


发表于 2006-9-30 13:5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说“林则徐是历史罪人”是一种文化暴力

2006年09月28日 16:59 中国青年报

作者: 乐毅

最近网上有一个热门话题,一位署名“亦忱”的网友写了一系列的万字长帖,强烈质疑:林则徐究竟是民族英雄还是历史罪人?他认为,正是因为林则徐的昏聩蒙昧,在广东禁烟期间,没有和一个坚决的鸦片贸易反对者,英国政府全权代表查尔斯·义律合作,使满清政府的禁烟在和平的状态获得完全的成功。反而因为他做出的一系列无视现代文明基本准则的颟顸愚蠢的错误决断,把原本可以避免的战火,从南中国点燃而延烧到南京,最后是《中英南京条约》的国耻!所以,林则徐实际是一个历史罪人。这一系列长帖除了被网易、搜狐两大门户网站刊用外,还被不下100个专业网站和论坛所转载,引起了极大的争议,仅网易上一篇文章后的留言,就达3500条左右。

首先我得承认,“亦忱”网友写的都是严肃的讨论文章,并非恶搞(由此也才值得一驳)。而且,林则徐也的确不像一些书上所写,那么英明神武,是“放眼向洋看世界的第一人”。义律也没那么坏,他在对华交涉中的表现使他成为“一位完全不遵守指令而努力争取最短任期的人”(维多利亚女王语),很快被免职,调往北美得克萨斯任英国代办,与事后林则徐被贬谪到新疆有异曲同工之妙。

但是,我还是要说,“亦忱”网友是但见树木,不见森林了。

一方面,“亦忱”网友显然缺乏对英国这个国家和英国历史的整体把握。当时的英国,是以重商主义为立国思想的,赚钱最重要,道义排后面。那个时代的英国,有过一个著名的政策:鼓励海盗。即使你再臭名昭著,无论你曾经做过什么恶行,只要你能为英国带来财富和实力,英国政府都不会对你进行任何司法制裁,女王还将给予你封爵和地位!伟大的英国皇家海军和英国工业革命的原始资金积累,在一定程度上都是源自于此。直到今天,西方很多人都还持有这样一个观点,即表面绅士的英国人,其实最是利益至上。

的确,当时英国有很多的清正之士对鸦片贸易进行抨击。如,沙夫茨伯里伯爵说:“我充分相信这个国家怂恿这种罪恶的交易是极坏的,也许比怂恿奴隶贸易更歹毒。”托·阿诺德博士称,英国允许鸦片贸易“如此邪恶以致它是最大的民族罪孽”;对第一次鸦片战争,格拉德斯通(Gladstone)说:“这是一场非正义的战争,一场使英国永蒙耻辱的战争。”但是,在巨大的、超额的鸦片贸易利润面前,在当时信奉“获利,哪怕与撒旦交易”的英国,他们是注定不可以成为主流力量的。

另一方面,1838年,道光皇帝发现,由于鸦片贸易,国库存银已从7000万两急速下降到不足1000万两。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国家将无银可使,无军可成,禁烟便成了满清当局的共识。而当时满脑子天朝幻梦的满清精英阶层,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完全不是远方那个新兴帝国的对手。

所以说,鸦片战争其实是两个帝国国家利益冲突的必然后果,它并不会因为有一个作为鸦片贸易的坚定反对者的英国政府全权代表,和一个善意的中国钦差大臣,就发生改变。把鸦片战争爆发和《中英南京条约》加于中国身上的耻辱,归因于林则徐,是站不住脚的。

在整个广东禁烟期间,前期,如果你说林则徐蒙昧,也许是可以的。但在后期,你说他颟顸就不对了。在被英国人打痛了以后,他能够迅速地转变,明白中国需要“放眼向洋看世界”了,作为一个在“中华文明天下第一”幻梦中浸润了几十年的儒学信奉者,已是难能可贵了。即使以现代的标准,一个“勇者”的评语也当得起。如果以那个时代的规范,作为一个尽忠职守的官员,给一个“英雄”的称谓也无不可。这就像你不能说“因为他不懂得民主、博爱,所以霍去病就不是一个英雄”,道理是一样的。

在对历史问题的研究中,有一个态度我们是必须要有的,那就是:理解之同情。你不能拿今天的文明规则去要求、评价一个古人,动不动就给人扣上一顶“历史罪人”的大帽子,那是一种文化暴力,令人不寒而栗。

所谓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近代史尤甚。因为近代史问题与我们的现实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它的解读常常随着这个现实世界思潮的变化而变化。“亦忱”网友的这一系列文章,也算是“与国际接轨”的一种潮流吧。但历史学终究是一门科学,研究一门科学,研究者心态的平和与理性是必须的。不能被外部世界汹涌的文化思潮所裹挟,变成一个文化暴徒。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益德张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校尉
级别 征南将军
功绩 46
帖子 4568
编号 29562
注册 2005-1-4


发表于 2006-9-30 14:0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三论林则徐:我为什么把他还原为历史罪人

2006年09月29日 17:36 网易

作者: 亦忱

近百年来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利用科学和机械吗?能废除我们的家族和家乡观念,组织一个民主国家吗?

笔者分别于8月27日和9月23日,发表了两篇读史心得《换一种眼光读清史:我们从满清王朝的覆亡中汲取了教训吗?》和《再谈林则徐:究竟是英雄还是罪人?》。由于我在文中依据无可辩驳的历史事实,立足于历史前进的正确方向,把握近代人类公认的文明准则,在谴责大英帝国野蛮地用坚船利炮轰开满清帝国的国门并最终导致清王朝覆亡的同时,把中华民族百年来公认的民族英雄,还原其民族罪人的本来面目。我之所以敢于冒天下之大不讳,把林则徐从中华民族的英雄榜上请下来,是基于军旅作家刘亚洲的一个著名的观点:“对历史唯一能做的事情是审视。历史也需要审视。”(见《大国策》第55页)。

自我的这两篇审视中国近代历史的小文章被网易、搜狐等门户网站广为传播,引起众多国民象我一样,也开始审视自己屈辱的民族历史,并严肃思考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我深感欣慰。这,正是我所期待的现象。按说,我这种非常理性和冷静对待自己民族历史的态度和行为,无论其研究结论如何不见容于主流历史学家,也应该是在互相平等的基础上展开争鸣,这才是一个现代人所乐见的事情。然而,非常遗憾的是,在文明的现代人乐毅先生看来,我所写作那两篇小文的行为,居然是“被外部世界汹涌的文化思潮所裹挟,变成一个文化暴徒”的行径,是对民族英雄林大人缺乏“理解之同情”,是“拿今天的文明规则去要求、评价一个古人,动不动就给人扣上一顶‘历史罪人’的大帽子,那是一种文化暴力,令人不寒而栗”。

对乐毅先生给我戴上一顶“文化暴徒”帽子的文明言辞,我根本就不想去驳斥他就究竟有多荒谬,我只想请感兴趣的读者们去我的文章评论者中,去统计一下有多少人扬言要杀掉我这个“汉奸”,就会明白中国真正的“文化暴徒”肯定不少,但绝对不是我这个垂暮的半老之人。

说实话,自从我的两篇文章犯了中华民族子孙的众怒,而被神州各色人等广泛质疑之后,我才真正走入中国近代历史的黑暗隧道深处。9月25日,我在一名读者的指引下,拜读了历史学家蒋廷黻写于70多年前的著作《中国近代史》。这本只有区区五万余字,在我看来是中国人迄今研究中国近代历史最伟大的著作,他给我带来的震撼,绝对远远超过我当初写那两篇小文时收集历史材料的感觉。我相信,它同样会使每一个愿用自己的脑子思考历史问题、用自己的眼睛审视历史事实和历史人物的人,带来同样的震撼效果。

在阅读蒋廷黻这本虽然篇幅短小但却堪称伟大的历史著作时,我一个最为强烈的感受是,他无论是论述历史事件,还是评价历史人物,始终把握住了当代中国应该如何应对近代化挑战这一核心命题,不但叙事议事高屋建瓴,目光如炬,而且评价历史人物拿捏准确,对其是非功罪裁量非常精当,其史识、史胆和超前的历史眼光,令人为之折服。

在书中,蒋廷黻虽然只用寥寥数语评价了林则徐,但我却以为是他全书最精彩的篇章之一。书中,蒋廷黻摘引了林则徐赴伊犁谪戍途中致友人的信函,把林则徐检讨鸦片战争失败的教训,跃然纸上:“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如内地之放排枪,连声不断。我放一炮后,须辗转移时,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求其良且熟焉,亦无他深巧耳。不此之务,既远调百万貔貅,恐只供临敌之一哄。况逆船朝南暮北,惟水师始能尾追,岸兵能顷刻移动否?盖内地将弁兵丁虽不乏久历戎行之人,而皆睹面接仗。似此之相距十里八里,彼此不见面而接仗者,未之前闻。徐尝谓剿匪八字要言,器良技熟,胆壮心齐是已。第一要大炮得用,今此一物置之不讲,真令岳、韩束手,奈何奈何!”很自然,我会象乐毅先生一样,对林则徐如此肤浅地总结鸦片战争失败的教训,深表理解和同情。可接着读下去的感觉,却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把林则徐和民族英雄等同起来。

无情的历史事实是,这位以“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名言传世的“民族英雄”,居然叮嘱他的朋友,不要把这封信给别人看。蒋廷黻因此得出结论:林则徐,是不愿意让别人知道他的真实想法的。所以,蒋廷黻在著作中接着说:“难怪他后来虽又作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他总不肯公开提倡改革。他让主持清议的士大夫睡在梦中,他让国家日趋衰弱,而不肯牺牲自己的名誉去与时人奋斗。林文忠无疑的是中国旧文化最好的产品。他尚以为自己的名誉比国事重要,别人更不必说了。士大夫阶级既不服输,他们当然不主张改革。”

看了蒋廷黻的著述之后,我真的从心坎里感到,自己把林钦差还原为民族的历史罪人,不但大致没错,正当其时,而且,我还非常强烈地意识到,林则徐这种昏聩愚昧,刚愎自用,把国家、朝廷和民族安危看得比自己名声和清誉还要轻的“士大夫”,居然在当今中国,依然有亿万文化人把他当民族英雄对待,由此可见,我们这个民族160多年来,半点长进也没有。这个民族的所谓精英人士,一如指斥我为“文化暴徒”的“文明现代”的乐毅先生一样,其心态、其气度、其眼界、其胆识,与林则徐别无二致,甚至远远不如此人。

最后,再回到乐毅先生的话题,我们研究近代中国历史的心态和目的究竟应该如何把握?对此,我想用蒋廷黻于70多年前说的话来回答他:“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利用科学和机械吗?能废除我们家族和家乡观念而组织一个近代的民族国家吗?能的话,我们民族的前途是光明的;不能的话,我们这个民族是没有前途的。因为在世界上,一切的国家能接受近代文化者必致富强,不能者必遭惨败,毫无例外。并且接受得愈早愈速就愈好。”

而在我看来,中国的近代历史是用来审视和解剖的,而不是用来“理解和同情”的,这是因为,只有能够清醒审视自己民族屈辱历史的人,才能看出自己民族的落后根源在哪里。如果审视历史的眼光也是一种“文化暴力”,那什么东西叫现代文明呢?

尊敬的“现代而又文明”的乐毅先生,你的“文化暴徒”的帽子扣错了地方。我看,它戴在你这种凭借政治权力霸占着媒体公器的人头上才比较合适。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益德张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校尉
级别 征南将军
功绩 46
帖子 4568
编号 29562
注册 2005-1-4


发表于 2006-9-30 14:0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你不能拿今天的文明规则去要求、评价一个古人,动不动就给人扣上一顶“历史罪人”的大帽子,那是一种文化暴力,令人不寒而栗。

我比较赞成这个
顶部
性别:女-离线 首席屠宰官
(鲁吹一号)

隐鲁郡王

Rank: 18Rank: 18Rank: 18
上柱国(正一品)
组别 轩辕公主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2
功绩 172
帖子 11073
编号 12
注册 2003-8-19


发表于 2006-9-30 14:1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原作者可能是为了能吸引眼球而故意这么说的吧

其实他有一定道理,但是说的太过头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萧十一狼
(永世最萌拉克丝)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功绩 21
帖子 2056
编号 80477
注册 2006-8-26
来自 荒原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6-9-30 14:2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大概是想说应韬光养晦吧
不过一方面没那个实力(人家就是要打你能怎样,这不像今天还是有点实力),另一方面朝庭还自以为挺牛X,没必要韬光养晦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wgb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7
编号 71757
注册 2006-6-7


发表于 2006-9-30 14:4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微弱的9票代表的是一颗祸心,跟大烟贩子谈贸易规则,把鸦片看作正常的交易品,以为买别人的大烟,别人就不会蹂躏你了吗,看看中国近代史吧,禁烟只是一个战争借口,今天你对鸦片开禁明天别人就会要你开埠通商,在孱弱的大清周围虎狼环伺,迟早有一天在你满足不了别人的胃口时,别人就会对你开战.本文作者真会出馊主意-鸦片专卖,把老百姓剥光!把当今的国际反毒问题和殖民主义扩张混为一谈,实属无稽之谈.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06-9-30 16:1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由于我在文中依据无可辩驳的历史事实,立足于历史前进的正确方向,把握近代人类公认的文明准则

有句话叫“人贵有自知之明”,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也就不能正确认识世界。
但现在很多人都喜欢这样,比如“我站在客观地角度说”“我来说句公道话”等等。
顶部
性别:男-离线 jerry1016
(汉文王)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33
编号 79485
注册 2006-8-18
来自 武汉


发表于 2006-9-30 18:1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借口是永远找得到的。
林也许没有找得到最好的办法,但那个时候能睁眼看世界已经很伟大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伟君子
(野驴楚才)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西将军
功绩 24
帖子 2397
编号 36946
注册 2005-4-16


发表于 2006-9-30 21:3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这篇文章~~~~~~~~~~~~~~~~~~~~

不说你事后诸葛还真不行,美国是经过多少禁毒努力后才去金三角去搞扶贫的.

其实对于这篇文章,完全可以用消息不对等来解释.不是林消极所造成的不对等,而是当时的社会本来就是消息不对等.

林在开眼看世界方面也是中国的前几人啦,对于消息已经是个积极者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fahren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9
帖子 635
编号 2369
注册 2003-11-20


发表于 2006-9-30 21:5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外国的书籍也多认为林和道光禁烟是对的,中国人倒责难自己先人。
很多历史事件,还是只问当作不当作,事后诸葛亮扯上什么进步反动是自己先把自己蒙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山阳满伯宁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65
编号 51381
注册 2005-10-18


发表于 2006-9-30 23:0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汗啊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慕容玄恭
(大燕国四狼主)

南曲侯光禄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工作室)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牙门将军
好贴 5
功绩 753
帖子 594
编号 38095
注册 2005-5-2
家族 慕容世家


发表于 2006-10-1 10:3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说个轻松点的笑话
林文忠不是简单地恨鸦片,更恨的是我国白银因为洋烟大量外流,这是一个朴素民族主义者的感情.
虽然仗打输了,可是从此鸦片驰禁,全国各省大量种植,国产土烟将洋烟全面驱逐出市场,想必也可告慰他于九泉了.

说满清重用林就能打赢绝对是笑话,
时全国90万常备军都已是不堪一击的警察部队,只能和土匪打一打.
落后更多是精神上的,一打仗就一哄而散,给他们20世纪的枪炮也照旧打不赢.统帅是韩白复生恐怕都没辄.
包括英勇抵抗的镇江,定海各役,不过打死打伤百十个英夷.3元里么?当成异次元空间的事更好.

林被撤职确实是保全了他的好名声.朝野清流在战后就已把他的声望抬高得无以复加.到新继位的咸丰几乎把他当成能中兴满清的圣人来崇拜,一笑.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儒人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仕女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68
编号 82095
注册 2006-9-7
来自 Peking
家族 欧阳一族


发表于 2006-10-1 11:1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还是要以当时历史环境来评价功过,以现在观点看来,林的一些所作,确实有些不周到,不过就当时来说,林已比他人强不址百倍。
但是楼主的帖子不无好处,那就是能让今人放弃那盲目的崇拜,而更实际的看待历史。人无完人,林也有他的功过,我们以往评价林,只是说:“他是一个封建士大夫,有他士大夫的局限性,代不代表人民利益等等云云”,现在伴着这一“宏论‘的出现及争论,我们知道林其实还是有他的一些个人错误的。。。。
其实就象《走向共和》之于李鸿章,大将军施锒之争论,还有本帖的林则徐之真,对历史还是有好处的。
思想的多元化,对历史是有好处的,现在的中国,已不是当年一个思想一个口号的年代。。
争议不全是坏处,有争议才能更深入的研究,真金不怕火炼,那些极端的思想就当是点花絮罢了。。洋洋华夏几千年文明史,就是在跌宕起伏中前进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最爱碧落赋
(狼)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3
帖子 274
编号 44010
注册 2005-7-22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6-10-1 12:4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无论这个举动是否正确.这个魄力这个胆量是一般人没有的!

大英的坚船利炮谁不知道?为什么只有林敢?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luke19821001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4
功绩 69
帖子 5330
编号 44493
注册 2005-7-29


发表于 2006-10-1 13:2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如果楼主是认为林则徐是罪人的,那么在下和楼主道不同不相为谋。
如果楼主还认为林则徐是民族英雄的,那最好不要把这样的帖子到处转,即使你是中立的转,也会影响一些心智不正常的读者的,不是每个人都那么理智的,有的人不知道还好点,如果听到点风,就会一口咬定会下雨,然后四处传播。
所以类似这样的帖子,希望你看见了冷笑几声就算了,不要去其他地方转,这样做不管是好心还是坏心,最终做出来的也肯定不是什么好事。就像你看见了反华文人的帖子,却去帮他转一样。聪明的人看见这样的帖子不相信,也没有半点好处,因为他本来就不相信。不聪明的人看见了说不定就相信了,所以这样的消息让他传播得越少越好。

[ 本帖最后由 luke19821001 于 2006-10-1 13:26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西门杀猪
(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楚国公)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8
编号 74325
注册 2006-7-1


发表于 2006-10-1 13:3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路过
顶部
性别:女-离线 首席屠宰官
(鲁吹一号)

隐鲁郡王

Rank: 18Rank: 18Rank: 18
上柱国(正一品)
组别 轩辕公主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2
功绩 172
帖子 11073
编号 12
注册 2003-8-19


发表于 2006-10-1 13:3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6 luke19821001 的帖子

呵呵,楼主是转了正反两面的帖子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儒人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仕女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68
编号 82095
注册 2006-9-7
来自 Peking
家族 欧阳一族


发表于 2006-10-1 13:3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6 luke19821001 的帖子

这帖在网易公布后,讨论已经很大了,关于这样的争论还在继续,而且越演越烈,呵呵,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萧十一狼
(永世最萌拉克丝)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功绩 21
帖子 2056
编号 80477
注册 2006-8-26
来自 荒原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6-10-1 13:4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慕容玄恭 于 2006-10-1 10:37 发表
说个轻松点的笑话
林文忠不是简单地恨鸦片,更恨的是我国白银因为洋烟大量外流,这是一个朴素民族主义者的感情.
虽然仗打输了,可是从此鸦片驰禁,全国各省大量种植,国产土烟将洋烟全面驱逐出市场,想必也可告慰他于 ...

白银外流的确是个很严重的问题,林也是用这点说动道光的。至于国产土烟将洋烟全面驱逐出市场,恐怕未必。进口量是连年上升的。再说雅片这个东西,谁来卖都是祸害中国人民。

说满清重用林就能打赢绝对是笑话。的确落后了就很难打赢,不光是士气的问题。20年后英法联军登陆,2万清军骑兵在谁谁的带领下组织十余次冲锋,全部死在枪下。这是战法的问题,面对大量火枪正面冲锋绝对是送死,而三元里能够胜利,就因为老百姓用的是隐蔽埋伏的战法。中法战争冯子材能够大败法军,也是用了合适的战法。当然了,根本上不改变,一场两场胜利并不能挽救清王朝。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06-10-1 13:4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同意luke19821001的看法,一些没必要拿出来讨论的东西,拿来进行讨论本身就是一个错误。

真理越辨越明--但这是有条件的,必须达到一定的层次和水平才能做到,如果是低层次的讨论,不可能会真理越辨越明,反而是越来越混乱。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fahren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9
帖子 635
编号 2369
注册 2003-11-20


发表于 2006-10-1 14:4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发展民族土烟后果很严重,怎么可以告慰林公?
适宜种烟草的土地地租上升n多,想种普通作物就大亏本,大家只能种鸦片。这让很多纯朴的人民只能靠生产毒品糊口。
土烟便宜市场大,烟馆也越来越多,吃的人越来也越多,这是一个民族的堕落。
有钱人不吃土烟,吃质量好的洋烟,照样要进口。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fahren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9
帖子 635
编号 2369
注册 2003-11-20


发表于 2006-10-1 14:4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十九世纪,白银大量流出中国,偶觉得有点奇怪。
我一直以为鸦片换了白银,再换成中国货拉回家卖的。
偶玩大航海从来不放空船来回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慕容玄恭
(大燕国四狼主)

南曲侯光禄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工作室)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牙门将军
好贴 5
功绩 753
帖子 594
编号 38095
注册 2005-5-2
家族 慕容世家


发表于 2006-10-1 15:0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fahren 于 2006-10-1 14:40 发表
我觉得发展民族土烟后果很严重,怎么可以告慰林公?
适宜种烟草的土地地租上升n多,想种普通作物就大亏本,大家只能种鸦片。这让很多纯朴的人民只能靠生产毒品糊口。
土烟便宜市场大,烟馆也越来越多,吃的人越 ...

用讽刺的口气当笑话说的,怎么您还当真了呢^^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益德张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校尉
级别 征南将军
功绩 46
帖子 4568
编号 29562
注册 2005-1-4


发表于 2006-10-1 18:1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luke19821001 于 2006-10-1 13:25 发表
如果楼主是认为林则徐是罪人的,那么在下和楼主道不同不相为谋。
如果楼主还认为林则徐是民族英雄的,那最好不要把这样的帖子到处转,即使你是中立的转,也会影响一些心智不正常的读者的,不是每个人都那么理智的,有的人不知道还好点,如果听到点风,就会一口咬定会下雨,然后四处传播。
所以类似这样的帖子,希望你看见了冷笑几声就算了,不要去其他地方转,这样做不管是好心还是坏心,最终做出来的也肯定不是什么好事。就像你看见了反华文人的帖子,却去帮他转一样。聪明的人看见这样的帖子不相信,也没有半点好处,因为他本来就不相信。不聪明的人看见了说不定就相信了,所以这样的消息让他传播得越少越好。

说的是
这贴版主锁了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youyuwuyu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50
编号 82652
注册 2006-9-11
家族 云水兰若


发表于 2006-10-1 18:4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儒人 于 2006-10-1 11:15 发表
还是要以当时历史环境来评价功过,以现在观点看来,林的一些所作,确实有些不周到,不过就当时来说,林已比他人强不址百倍。
但是楼主的帖子不无好处,那就是能让今人放弃那盲目的崇拜,而更实际的看待历史。人无 ...

在下以为,这些话说了等于没说.实在难以认为这种自以为真理在手,天下人都昏昏然的言论"能让今人放弃那盲目的崇拜,而更实际的看待历史。"在下更倾向于认为这种言论的数量和一个论坛的健康风气是成反比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fahren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9
帖子 635
编号 2369
注册 2003-11-20


发表于 2006-10-1 18:4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慕容玄恭 于 2006-10-1 15:07 发表


用讽刺的口气当笑话说的,怎么您还当真了呢^^

汗,偶比较愚钝,没有听出来。
我怕有人听了你的话把鸦片弛禁这种国耻当利国利民的好事情,所以心急了点。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luke19821001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4
功绩 69
帖子 5330
编号 44493
注册 2005-7-29


发表于 2006-10-1 21:1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真相越辩越明,得利的是那些本来不明白真相的人。
但是现在绝大多数人都认为林则徐是民族英雄,那么你辨明了,对这些人有什么好处?他们原来就是这样认为的。
相反,一些知识不够丰富、思想不够坚定、或者心智不够健全的人,说不定原来没有看见这样的文章,不知道“还有人是认为林则徐是坏人”这件事的,本来还是大众思想,但是心智说不定就改变了他的看法。如此,则为楼主之罪也!

[ 本帖最后由 luke19821001 于 2006-10-1 21:20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慕容玄恭
(大燕国四狼主)

南曲侯光禄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工作室)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牙门将军
好贴 5
功绩 753
帖子 594
编号 38095
注册 2005-5-2
家族 慕容世家


发表于 2006-10-1 21:3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林则徐是过去捧得太高,其实是满清晚期少有的一个有责任心,爱国心的大臣.
民族英雄是否称得上要看这个标杆是高是低.和岳武穆比他肯定是差远了,这个不用说.也并没有做文天祥的机会给他.

但民族罪人是绝对算不上的,即使把从道光帝到当时满清全体官员里,一百个中挑九十九个,也挑不到他头上.这种文章也就是哗众取宠.和前阵这里那个批袁崇焕为汉奸的文章一样.

非要说十全十美无所不能才不是汉奸罪人,中国真是永远不缺批评家.所以真心干实事的人才会越来越少.


//继续说笑话,国产鸦片所创造的利润,就和当时广大花界女士上缴的花捐税一样,是为我国军队的近代化事业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客观事实不容否认.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undeaths
(狌zi貓)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8
编号 84207
注册 2006-9-23
来自 广州


发表于 2006-10-1 22:1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我起码知道在美国唐人区,美国政府出资建了个林则除像,还用中英对照刻了:“世界第一禁烟人”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5-3 22:53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6039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