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炎黄春秋
» 长期战争下的帝国——汉朝和古罗马实力之辨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20150519版)发布
(2015-5-19)
论坛营运现状公告
(2014-8-10)
三国志12pk版下载
(2013-4-20)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对外开放
(2013-1-16)
岳飞传解密剧本发布
(2011-4-12)
招募各版斑竹和网站管理技术人员
(2006-4-19)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长期战争下的帝国——汉朝和古罗马实力之辨, 转自前沿纵横网
绝世天骄
(启风居主人)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西将军
好贴
5
功绩
197
帖子
4681
编号
43763
注册
2005-7-19
家族
轩辕学院
#1
发表于 2006-9-16 17:3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长期战争下的帝国——汉朝和古罗马实力之辨
古罗马文明达至了西方古代文明的辉煌顶点。其辽阔的疆域,强盛的武功,发达的科技,灿烂的文化引无数后人顶礼膜拜,心向往之。几乎与古罗马同时,在遥远的东方,矗立着一个同样伟大的帝国——西汉王朝,其辽疆阔土,鼎盛人文,与古罗马相比不仅毫无愧色,抑或胜之。人们自然会将二者作些比较,罗马帝国与汉帝国究竟谁更胜一筹?由于地理原因,两个伟大的帝国从未有过面对面的交锋。在后人引以为撼憾的同时,也使得二者之间的比较显得“关公战秦琼”有失严肃。但是对两个帝国做一些比较既无伤大雅,又可能得出某些有意义的结果。因此本文亦不刻意免俗,也来试着比较一番。以往的比较,大都集中于兵力、兵器、兵种等技术层面。本文认为,如果罗马帝国与汉帝国交锋,必然不是一两次战斗就能分出结果来的,必然是长期的过程。对于旷日持久的征战,技术层面的优劣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两国经济政治实力的综合比拼。因此本文着重从制度层面选择与战争密切相关的几个问题进行比较。
一、技术层面的比较
由于罗马与汉朝在不同的时期达到了自己的鼎盛,因此本文的比较不追求时间上的同步性,而选择武力最强的公元前一世纪左右的罗马和汉武帝时期的汉朝做比较。
罗马军队的优势主要有:其一,职业化的军团建制。罗马军团被称为“代表了西方军事技术成就的完美顶点。”【1】它是为战争而存在的机器,充分适应战争中的各种情况。汉朝的军队在战争经验和军队组织成熟程度上都要略逊一点。其二,步兵优势。罗马军团以步兵特别是重步兵为主体。他们有着良好的体质和充分的训练。 “他们几乎比任何敌军部队都吃的更丰盛,住的更舒适,装备更精良”【2】,因此无论从体能还是从技术方面,罗马的士兵个体都应强于来源于受压迫农民的汉兵。其三,海军优势。汉朝也有相当规模的楼船水师,但只适应于内河作战,与适应于海战的罗马海军相比还是处于劣势的。
汉朝军队的优势主要有:其一,数量优势。汉朝军队在人数上的优势很明显。马邑之战汉朝投入近三十万兵力,匈奴也有将近十万。朔方之战汉军十万,漠北之战汉军十余万。【3】罗马可投入的兵力则少的多。罗马全国长期驻军约25-30个军团,不到15万人,每次能出动的军队就更少了,恺撒的高卢战役中,总共四个军团兵力2.5万人。其它战争也不会太大过如此规模。其二,骑兵优势。汉朝与匈奴的长期战争中,骑兵得到空前的发展。成为汉军主力。而罗马军团的骑兵只是辅助作用,数量和质量都相距汉骑兵远甚。其三,兵器优势。罗马军队主要靠近战突击,其重标枪力量很大。但在汉军的弓弩面前则没有发力的空间。
通过二者的综合比较,如果交战,汉军应该是占据优势的。史实的例子也似乎证实了这一点。被汉武帝逐出故土的匈奴人后来进入欧洲征服了日耳曼人,罗马则一直为日耳曼人所扰,并最终被其灭亡。这样一种间接的比较,也就可以顺理成章的断定汉朝的战斗力强于罗马。但是本文认为汉军具有的战斗力优势并不一定转化为胜势,特别是在长期战争中尤其如此。第一,战争中是否具有优势,不仅取决于实际力量还取决于战场环境。在《剑桥战争史》中总结了能将罗马军团置于死地的两种地形,其一是平坦狭窄的地形,其二是广阔的平原。除此之外,罗马军团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和可变性。汉朝军队主要是在和游牧民族的战争中发展起来的,因此对开阔草原环境已经适应,如遇到复杂的环境,适应性就显不够。第二,技术上的优势很难具有持久性,特别是冷兵器时代尤其如此。长期的战争会导致互相的学习。罗马的冶炼业制造业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因此制造出与汉军弓弩抗衡的兵器并非不可能。第三,长期的战争,必然是全方位的较量。兵源的充足度,政治的稳定度,财政的支撑度等都会影响战争的进程。
二、兵制比较
汉朝与罗马的兵役制度都经历了由征兵制到雇佣兵制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的原因两国也具有相似性。募兵正式成为一种制度始于汉武帝时。由于长期对外用兵,征兵制无论从番上轮代的时间、人数,还是士兵的军事技术诸方面均已不适应大规模战争的需要。罗马的情况也类似。第二次布匿战争后由于压服西班牙的需要,距离太远不能定期轮换,而且士兵需要更充分的训练。雇佣兵首次出现。【4】
但是两国的兵役制度演变也存在很大的不同。西汉早期的兵役制度是普遍征兵制,其经济基础是户籍什五制度统治下的小农经济。汉武帝时期,土地兼并现象严重,个体小农大量破产,沦为流民、奴隶、依附民、雇佣劳动者等,由国家直接控制的编户齐民大大减少。正常的戍卫番上难以为继。【5】这是中国募兵制形成的深层经济根源。罗马的情况则有所不同,小农经济的破产是作为战争结果而存在的。战争期间常年在外服役导致了许多小农的破产。廉价谷物和成群奴隶涌入罗马更加重了农民的生存压力,他们不得不把土地卖给富有阶级。【6】因此可以说罗马雇佣兵制的形成是一个与土地兼并相分离的过程。所以罗马的雇佣兵制是源于征服的需要,而汉朝的募兵制是源于防守的压力。而且,在兵源构成上汉朝军队的主体是破产的小农,虽然也有少数民族的募兵参杂其中,但不是主要部分。而罗马军团的构成相当复杂。士兵来自于不同的国家地区,有破产农民,当地招募的土著,还有奴隶。两国兵制的此种区别,自然会影响到战斗力。罗马雇佣兵的动力来自于持续的扩张所带来的财富掠夺,是以战养战式的,因此罗马军团不惮于旷日持久的战争。而对于汉军来说,小农生活培育出的乡土意识是难以割舍的,因此劳师远征的侵略必然遭致反对,也必然会降低军队的战斗力。相比较而言,罗马兵役制度更具外在的张力。
兵制的另一重要部分是将领的选拔任用制度。汉代发明了乡举里选的举荐制度,并且在开设太学,使得下层百姓中的优秀者可以有进入政府甚至是政府高层的机会。汉武帝时代的国势强盛,与不拘一格的选用人才有很大相关性。但这仅限于文官政治。军队则是主要由贵族特别是皇室在控制。有汉一代,外戚一直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从整体讲外戚并不是一种积极的力量,特别是两汉后期,外戚专政与宦官专政交替出现,成为最腐朽的势力。外戚力量的独大是和汉代相权的衰落分不开的。但是汉武帝时期外戚却在对匈奴的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卫青、霍去病、霍光、李广利等皆出身外戚。卫青、霍去病更为汉朝最终击溃匈奴立下了不世之功。但是军事胜利的背后也隐藏着巨大的隐忧,体现着汉朝军事人才的缺乏乃至用人制度的缺漏。罗马情况与汉朝类似。富勒在《西洋世界军事史》中提到的:罗马的弱点在于高层的军事制度。【7】罗马军团,几乎从诞生起在原则上就不是由富有军事素养和经验的职业军人担任指挥的,军团在战时由本届执政官担任指挥官,而这些执政官却是选举产生的,他们的主要来源是罗马的贵族。当然罗马贵族中有许多优秀的将领,西庀阿、苏拉、恺撒等都是杰出的军事家。可以讲,从高级将领的任用方面,罗马与汉朝基本持平。
三、帝制比较
汉朝初期采取的是分封制,后来经过汉高祖的消灭异姓王和汉景帝的削藩,中央集权逐渐的巩固起来。汉武帝主政以后更是采取推恩令、均输、平准、算缗等一系列政策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对于中央集权的空前强调,很大程度上源于和匈奴的战争。自建汉以来,汉朝就在和匈奴的对抗中处于弱势,对匈奴的全面反击既需要权力的统一也需要资源调度的高度统一。以郡县制为基础的牢固的中央集权使得国内的维护成本降到最低,所有兵力和资源可以集中到对匈奴的战争中去。当然这只是理想化的结果,实际实行过程中也遇到了诸多掣肘。古罗马的政体演变过程是由王政开始的,后来发展为共和国,最后变为帝制。罗马的全盛时期也就是由共和制向帝制过渡的时期。罗马的帝制与汉朝有很大不同。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要弱的多。罗马的地方由军团驻守,而军团属于将军个人掌管,因此其部下只对将军保持忠诚而非对国家。随着罗马疆域的扩大,地方主义的势力抬头,地方军团完全不关心帝国的其它地区。【8】这样的集权状态在应对未开化的北部游牧民族或周边小国时尚且不会过多显露弊端。但假设罗马对阵汉朝这样的强大敌人时,势必会显出其调度不灵的一面。汉朝的过度集权也有隐患,就是皇帝本身对政局以及战局的影响太大。遇到汉武帝这样的强势君主时,国力会臻于大盛,如果皇帝暗弱或昏庸,那么对国家将是灾难。罗马的情况则要好些,不管君主是由实力上台还是由贿选上台,地方对罗马共同体的认同是不会改变的,因此帝国可能会由内战,但是作为一个共同体本身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综合两方面的结果,在战争中汉武帝的汉朝帝制要相对强势和高效。
四、经济制度比较
孙子曰: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9】战争的巨大耗费是一国财政的沉重压力。一国的经济体制如何,是关系一国能否进行持久战的根本方面。如果说罗马与汉朝在兵制与帝制方面各占一端的话,那么经济制度的比较则是带有决定性意义的。
汉朝总体的经济政策仍是重农抑商的。汉朝建立之初鉴于民生凋敝,采取了轻徭薄赋的政策,汉朝的田租基本维持在十五税一的水平上。作为一个农业占绝对主导地位的国家,农业税的多少直接决定着国家财政收入的多少。汉朝的田赋制度使得农业税收不足以支撑长期的战争。《盐铁论》载“山川之利,广泽之畜,天地之藏也,皆宜置少府,陛下不私,以属大司农,以佐助百姓。”【10】其实是说明武帝连年的战争使得国库(大司农)空虚,武帝不得不把皇库(少府)的收入用来资军。于是武帝时期国有国营经济大行。汉朝的国有经济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是官田,亦称公田。官田的历史可以上溯到井田时代。汉武帝时是官田扩张最迅速的时期。官田的经营主要有两种方式,首先是屯田,包括军屯和民屯。【11】屯田制度在解决军队粮食问题上发挥了巨大作用。其次是租佃制,即将官田租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课以高租。其二是官办手工业。其三是官办商业。官办商业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主要是盐和铁的国家垄断,称为榷盐铁。与商业的官办相伴随的是对私人商业的压制,武帝时对商人和高利贷者课以重税,称为算缗。结果使得“商贾中家以上,大率破”。【12】
与汉朝的重农抑商不同,罗马的私人商业很繁荣。威尔•杜兰将罗马的经济称为一种自由放任的制度。【13】罗马的商业和战争是一体的,发达的商业运作为罗马军团提供了及时的后勤补给,而战争又为商业开辟了新的资源和新的商路。此外罗马还有完善的财政制度和发达的金融体系。在长达几百年间,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品涌入罗马,满足罗马贵族日益膨胀的需要。一直以来罗马在贸易中处于入超地位,但是边疆扩展带来的滚滚财富弥补了这一点,它使得罗马人习惯了奢侈的生活。罗马的繁荣是和战争分不开的,“一旦罗马无法强迫其它国家为它输送食物或战士之时,也就是它天数已尽之日。”【14】
可以说,对于罗马而言,其战争是具有生产性的,国内经济与海外战争有机结合,互相促进。而汉朝的战争完全是消耗性的,尽管这种战争消耗必不可少。但是毕经很难持久。罗马自建国以来一直在战争的陪伴下,其国内的经济制度是和战争相适应的。对于汉朝而言,长期的战争是难以承担的重负。汉武帝实行的经济国有政策可以说是对抗匈奴必不可少的,它是一个农耕民族在对抗游牧民族时不得已而为之的权宜之计。它保证了资源快速地转化成战斗力。但是这种公有制度很难持久。葛剑雄在一篇文章中提到了一个史实,很有启发意味。武帝设盐铁官,由原来的盐铁商人担任,这些商人本应对业务驾轻就熟,但是商人一旦成了官员就为了完成指标,纷纷生产“大器”,而百姓需要的器具却供应不足,偷工减料使产品质量低劣,以致农具“割草不痛”。【15】从这则史实中我们分明看到了苏联计划经济的影子。试想这样的经济体制如何能和罗马的经济作持久的竞争?
五、结语
任何帝国都有其逐渐衰亡地结局,罗马帝国不会例外,汉帝国也不会例外。但是伟大帝国所成就的伟大文明则不会消散。如果我们异想天开的设想一场罗马与汉朝之间的战争,单就技术层面而言汉朝的军事力量确实比罗马更强大,但经过制度层面的综合比较,就凸现了汉朝的不足,如果和罗马爆发长期战争,汉朝很难取得胜利。
注释:
【1】杰弗里•帕克等:《剑桥战争史》,第79页,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2】杰弗里•帕克等:《剑桥战争史》,第97页,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3】中国军事史编写组:《中国历代战争年表•上卷》,165-168页,解放军出版社,2003
【4】乔.韦尔斯:《世界史纲》,第387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5】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四卷•秦汉时期(上)》,第914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6】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第233页,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
【7】福勒:《西洋世界军事史•卷一》,第227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8】杰弗里•帕克等:《剑桥战争史》,第95页,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9】孙子:《孙子兵法•作战第二》
【10】桓宽:《盐铁论•复古》
【11】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四卷•秦汉时期(上)》,第516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2】班固:《汉书•武帝纪》
【13】威尔•杜兰:《恺撒和基督》第436页,东方出版社,2003
【14】威尔•杜兰:《恺撒和基督》第428页,东方出版社,2003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XM8
★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2
发表于 2006-9-16 21:3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问题是如果不能打赢,罗马的战争还能具有生产性吗?
在我看来对付游牧民族的战斗是很难得到什么经济上的好处的,换成是罗马也是一样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大雄GG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8
帖子
1758
编号
42792
注册
2005-7-10
#3
发表于 2006-9-16 21:3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进入欧洲的匈奴和被汉朝驱逐的匈奴不是一回事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XM8
★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4
发表于 2006-9-16 21:4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大雄GG
于 2006-9-16 21:38 发表
进入欧洲的匈奴和被汉朝驱逐的匈奴不是一回事
这话是对我说的吗?如果是的话,那么我也不认为他们是一回事啊,我只是换位比较而已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大雄GG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8
帖子
1758
编号
42792
注册
2005-7-10
#5
发表于 2006-9-16 21:4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不是对你说的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萧十一狼
(永世最萌拉克丝)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功绩
21
帖子
2056
编号
80477
注册
2006-8-26
来自
荒原
家族
轩辕狼党
#6
发表于 2006-9-16 23:4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被汉朝驱逐的匈奴比进入欧洲的匈奴强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圆月撩魂曲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3
编号
83358
注册
2006-9-16
#7
发表于 2006-9-16 23:4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至少我觉的那时候,,农业帝国比商业帝国可靠的多.....其实我对罗马的军事力量还是很怀疑的!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Greentea107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1
编号
83392
注册
2006-9-17
#8
发表于 2006-9-17 08:3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罗马的这种以战养的方式的前提就是不但要打赢还有能控制住对方,而在没有征服对方时不会带来任何经济效益,这就好比美军在伊拉克只是投了炸蛋就走人的话是不会给本国带来任何效益的,相比罗马如果在与汉军的战斗中全歼汉军主力并直取中原的话是不能带来什么好处的,而要战胜汉军的话又非易事,这从后来罗马对匈奴的战法战术一愁莫展就可以看出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无名尸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2
编号
58096
注册
2006-1-22
#9
发表于 2006-9-17 23:2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不是盲目的崇拜,至少历史证明,那时候的中国--汉朝的军事力量是世界第一的!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zm_860924
(猫髳)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65
编号
82765
注册
2006-9-12
#10
发表于 2006-9-18 11:2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如果真的会爆发罗马和汉朝的战争,两国的各种文化和制度会加以融合,那样中国或许是另一翻景象了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明月无痕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9
编号
82913
注册
2006-9-13
#11
发表于 2006-9-18 17:5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这两个帝国是不可能发生战争的,因为这两个帝国相差太远,假设这两个国家不断扩张后接壤了,也顶多就是边境冲突,这种战争不会对双方的政权产生根本影响,顶多就是少些领土或蕃属。因为谁也不可能打那种倾全力灭掉一国的战争,因为这样的战争至少要动员二三十万以上的人进得上几万里的远程,这在当时是不可能办得到的事。
不过,总得来说,我还是倾向于当时汉朝的实力在罗马帝国之上。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儒人
组别
仕女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68
编号
82095
注册
2006-9-7
来自
Peking
家族
欧阳一族
#12
发表于 2006-9-18 17:5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XM8
于 2006-9-16 21:34 发表
问题是如果不能打赢,罗马的战争还能具有生产性吗?
在我看来对付游牧民族的战斗是很难得到什么经济上的好处的,换成是罗马也是一样
赞成这一观点,沙漠中建不起巴黎,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无知无畏
(神农有闲)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1
功绩
29
帖子
2419
编号
40211
注册
2005-6-4
家族
云水兰若
#13
发表于 2006-9-19 14:5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搂主分析似乎反了!在那个时代,农业国家的战争持久力,远胜于商业国家。罗马以战养战是不错,但是有几点你没有说,不知道是不是遗漏了。
1 对土地的控制力。
农业国家通过国民,也就是农民来控制土地,相应的也控制了财富,所以内部矛盾相对较少,但是罗马的内部矛盾要尖锐的多,他在征服一个国家之前,要靠他以前征服的国家来养活,名义上是控制着财富和土地,但是局面很不稳定
2 士兵士气的持久力
农业国家的士兵并非职业士兵,训练素质差,待遇低,士气不高是肯定的,但是也不容易降低,特别是在持久战中,往往是开战前士气高昂的一方被拖住后,士气下降的很快。
3 国民对持久战的心态
农业国家可以打持久战,看看汉朝和匈奴的战争打了多少年就知道一个农业大国的战争持久力了,但是罗马没有这个持久力,因为罗马之所以要发动战争,为的就是财富,当他们的国民一旦发现这场战争无法为他们带来财富,而是要消耗大量财富的时候,罗马公民们还会支持这场战争吗?
4 经验及理论
中国在春秋战国经历了几百年的战争岁月,不管是短期战争,还是持久战的经验相当丰富,特别是中国人热衷于纪录历史,所以前人的战争经验很多都能流传下来,再加上超越了那个时代的战争理论(如《孙子兵法》),中国能够制定出长期的战争策略,但是罗马呢?他们的战争模式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征服一个国家,然后开始享用这个战争成果带来的好处。他们没有想过,也不愿意发动长期战争。
所以,总上所述,一个有侵略性,但是不想打持久战的罗马,和一个有持久战能力,但是侧重防守的汉朝,不可能发生战争。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五虎上将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59
编号
2076
注册
2003-11-12
#14
发表于 2006-9-19 16:5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比较太简单了,很多因素都没有考虑到。比如说,如果战争发生,交战的地点在哪里?
事实上,类似的比较意义不大,纯粹yy而已。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klause
(棋博士)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镇西将军
好贴
4
功绩
150
帖子
3927
编号
51109
注册
2005-10-13
来自
未名之滨
家族
泡泡营
#15
发表于 2006-9-19 17:0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要是真的对比,这点数据和理论显然不能说明事实。
西汉东汉便有天壤之别,不必说罗马帝国数个王朝之间的强弱差异,所以此文题目和内容严重不成比例。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白雪
组别
仕女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95
编号
58067
注册
2006-1-21
家族
轩辕狼党
#16
发表于 2006-9-20 16:16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这根本就说不到一块去,除非罗马在亚洲就像美国在亚洲有军事基地一样,要不然他过来以疲劳之师原来必定痛歼他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KYOKO
(★御姐控★)
唐国公
荆南节度使
★★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456
帖子
65638
编号
32
注册
2003-8-19
来自
BWL
#17
发表于 2006-9-20 20:2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白雪
于 2006-9-20 16:16 发表
这根本就说不到一块去,除非罗马在亚洲就像美国在亚洲有军事基地一样,要不然他过来以疲劳之师原来必定痛歼他
楼主意思当然是假设罗马根基地就在汉朝附近
能比较"公平"的进行决战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dengbo02
(柚子皮)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19
编号
70651
注册
2006-5-30
家族
轩辕学院
#18
发表于 2006-11-28 18:5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在那个时代,中央集权国家的实力是不用质疑的,如果真打这么一仗,搞不好罗马帝国就要搞政变,学习汉朝的封建制度了。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轩辕史话
> 炎黄春秋
> 我思我在
> 法律探讨
> 三国史话
春秋文艺
> 古典小说
> 诗词歌赋
> 现代文艺
> 韦编三绝
> 对联雅座
> 滴翠亭
> 藏经阁
> 双七钟社
> 笑书神侠
> 辕门射虎
> 虎帐点兵
游戏人生
> 同人战棋手游
> 三国戏英杰传
> 三国鼎立
> 轩辕公会
> 三国志12
> 英雄史诗
> 运筹帷幄
> 人间五十年
> 步步为营
> 游行天下
> 游戏贴图
轩辕工作室
>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
> 豪华曹操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
> 大一统演义
> 曹操传MOD作品交流
> 东吴霸王传
> 封神英杰传
> 杨家将
> 吕布传
> 三国无双战略版
> 北宋志·赵匡胤传
> 战旗春秋
> 曹操传MOD制作交流
> 金庸群侠传MOD交流
> 风华录
> 设计与修改
怡情岁月
> 影音经典
> 动漫先锋
> 绘画摄影
> 情感轩辕
> 衣食住行
> 体坛动力
> 谈股论金
参政议政
> 迎宾阁
> 鸿胪寺
> 登闻鼓
> 监造府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5-4 18:05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905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