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Liongareth 于 2007-3-27 10:23 发表
一、真心实意,以情感人;让我想到了刘备怎么对待曹操。
二、推心置腹,以诚待人;让我想到了刘备怎么对待刘璋。
三、开诚布公,以理服人;让我想到了刘备怎么对待杨奉。
四、言行一致,以信取人;让我想 ...
一、真心实意,以情感人;让我想到了刘备怎么对待曹操。
程昱说公曰:“观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终不为人下,不如早图之。”
程昱、郭嘉闻公遣备,言於公曰:“刘备不可纵。”公悔,追之不及。
好个以情感人!
而且照你的逻辑,董卓对曹操也是真心实意,以情感人。
“太祖纳济妻,绣恨之。太祖闻其不悦,密有杀绣之计。”
这也是以情感人?
二、推心置腹,以诚待人;让我想到了刘备怎么对待刘璋。
璋闻曹公征荆州,已定汉中,遣河内阴溥致敬於曹公。加璋振威将军,兄瑁平寇将军。瑁狂疾物故。璋复遣别驾从事蜀郡张肃送叟兵三百人并杂御物於曹公,曹公拜肃为广汉太守。
这是刘璋在刘备最困难的时候,向曹操一个劲的递秋波;
先主遣使告璋曰:“曹公征吴,吴忧危急。孙氏与孤本为脣齿,又乐进在青泥与关羽相拒,今不往救羽,进必大克,转侵州界,其忧有甚於鲁。鲁自守之贼,不足虑也。”乃从璋求万兵及资(宝),欲以东行。
璋敕关戍诸将文书勿复关通先主。
这刘璋来个关门打狗,让刘备不回去,逼人到了绝境。
推心置腹,以诚待人——-许攸呢?
三、开诚布公,以理服人;让我想到了刘备怎么对待杨奉。
太祖乃迎天子都许。暹、奉不能奉王法,各出奔,寇徐、扬间,为刘备所杀。
不可以吗?
王闻王必死,盛怒,召汉百官诣鄴,令救火者左,不救火者右。众人以为救火者必无罪,皆附左;王以为“不救火者非助乱,救火乃实贼也”。皆杀之。
顷之,亡民有诣门首者,公谓曰:“听汝则违令,杀汝则诛首,归深自藏,无为吏所获。”民垂泣而去;后竟捕得。
开诚布公,以理服人?
四、言行一致,以信取人;让我想到了刘备怎么对待吕布。
吕布先夺刘备徐州,刘备就得听从吕布之命,对吧!阁下就这种逻辑?
烧船自退,可谓言行一致,以信取人!
后面四条做不到的,在乱世都混不了多久,袁绍就是一个典型。
五、令行禁止,以法制人;
徐州的非姓可真冤啊!
好个以法制人!
六、设身处地,以宽容人;
边让老兄,好惨啊!
七、扬人责己,以功归人;
《蒿里行》是谁写的?
八、论功行赏,以奖励人。
这条就不想细究了,因为我开篇就说,还算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