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巴西太守。丞相诸葛亮连年出军,调发诸郡,多不相救,乂募取兵五千人诣亮,慰喻检制,无逃窜者。”
这说明诸葛亮已经掏空了百姓。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就敦促李严谴兵前去汉中助诸葛亮北伐. 而李严也不应调遣, 拒绝发兵相助, 原来没北伐蜀国就已经缺粮了.
巴西是什么地方? 李严没死前归谁统领? 李严本人都在第四次北伐前才愿意分2万军士前去助亮, 自己入朝督亮后事, 此前数次北伐不救有什么奇怪的, 没看见最后一次北伐规模却达到了最大规模的十万之师么?
猜想终归是猜想. 诸葛亮打仗有没有粮食支持呢? 第四次北伐诸葛亮退军归来, 李严说了句什么话? 估计不用我重复了, 粮食仍然充足, 何故退兵??
再瞧蒋宛传所言: 亮每北伐, 军食足用.
再瞧诸葛亮传: 粮运不继. 亮志不得展.
足够说明蜀国的粮食情况如何了. 所谓诸葛亮几次北伐, 粮食用尽,掏空百姓, 只不过是无视史载的猜测罢了.
至于第五次北伐用两年多把粮食存放于谷口不留给百姓就更是彻底的无根之谈了. 诸葛亮出兵面临的粮食问题是运不上去而不是缺粮, 司马懿只看出诸葛亮粮食不够需要准备而已. 把诸葛亮看到骨子里就不会被几支箭和死人吓跑了.
再转说个情况, 刘备攻汉中连续不断的打了两个年头, 都史载其到了男子当战女子当运的地步了, 尚未听闻蜀中乏粮的说法, 结果倒是诸葛亮打的时间总共加起来还没1个年头就变得粮空国穷, 人口不长了? 当然, 陈寿评句里的句子就更不用看了. 诸葛亮时期怎么样, 有人比陈寿还清楚, 还能有什么意见呢?
[ 本帖最后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06-8-29 17:19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