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炎黄春秋
» 八音克谐之杂谈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20150519版)发布
(2015-5-19)
论坛营运现状公告
(2014-8-10)
三国志12pk版下载
(2013-4-20)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对外开放
(2013-1-16)
岳飞传解密剧本发布
(2011-4-12)
招募各版斑竹和网站管理技术人员
(2006-4-19)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八音克谐之杂谈, 关键词:乐器演变、“八音” 、《尚书》 、“八音克谐”
江東陸伯元
(銀臺醉客)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5
编号
80014
注册
2006-8-23
来自
夢蝶齋
#1
发表于 2006-8-23 09:53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八音克谐之杂谈
热爱生活的人很少有不喜爱音乐的,生活在现代的我们也许很难想象远古没有音乐的年代。追溯历史,我们会发现伟大的祖国,远在先秦时期,就有了多种多样的乐器。如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浙江河母渡出土的骨哨;河南安阳殷墟中出土的石磬、木腔蟒皮鼓;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公元前433年入葬)出土的编钟、编磬、悬鼓、建鼓、枹鼓、排箫、笙、篪、瑟等。先秦时期的乐器,当时见于文献记载的有近70种。仅在《诗经》中提到的就有29种,据统计,其中:吹奏类(箫、管、籥、埙、篪、笙)计6种;弹弦类(琴、瑟)两种;打击类(鼓、钟、钲、磬、缶、柷、圄、铃等等)共达21种。
随着社会生活的复杂化,音乐的发展进程中,乐器品种也在逐渐增加。周代产生了根据制作乐器材料区分乐器的分类法。此分类法不尽严格,清末一度废除。还演变出一些乐器组合的形式,在今天的一些地方,依然能看到一些历史的遗留。比如广西壮族的“隆林八音”(横箫一对、高胡、土胡、小三弦、锣、鼓、跋共八件);山西“五台八音会”(管子、唢呐、海笛、笙、梅笛、箫、堂鼓、小鼓、大小镲、大锣、云锣等)。
“八音”在我国古典音乐史上,是一个专有名词。具体、明确地体现了古代乐器分类法。八音,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这八类。8类乐器是我过先秦时期劳动人民创造的本民族的传统乐器。即“华夏旧器”,为后世雅乐所专用。
金:指以金属制造的乐器。如钟、铃、镈①、铙②、钲③等。
石:即以石或玉制成的乐器。如磬(石磬和玉磬)④。
土:以泥土烧制而成的埙、缶等。
革:用兽皮为主要材料制成的乐器。如鼓、鼗、鞞等。
丝:指以蚕丝等物做琴弦的琴和瑟等乐器。
木:是用木板制成的板、柷、敔等乐器。
匏:指用葫芦制作而成的笙、竽等乐器。
竹:指以竹子制成的箫、管、籥等乐器。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天相夺伦,神人以合。” ⑤----意为诗歌咏唱、乐器演奏都要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必须“金石以动之,丝竹以行之,诗以道之,歌以咏之,匏以宣之,瓦以赞之,革木以节之。” ⑥----美妙和谐、悦耳动听,神人以合的理想境界。不难看出“八音克谐”是《尚书》中美学观点的重要表达。
我们都知道研究远古时期,现存的参考资料不多。《尚书》是描绘商周历史条件及部分追述上古事迹著作的汇编。 “尚”即“上”,因是上古以来之书,故名《尚书》;儒家奉为经典,曰《书经》。其中存有商周时代重要史料,但有关尧、舜、禹的记载多半是后世儒家学者根据传说附会而成,故其中文字有些不可能是虞舜时代的历史实录。如律和声之说在传说中的虞舜时代根本不可能产生,而是产生于音乐已经高度发展了的春秋战国时代。但即便如此,也至少说明这在《尚书》成书的春秋战国时代之前,我们的祖先就善于就地取材,制早了8大类乐器(以后逐渐形成我国的氏族乐器系列),而且颇讲究音乐演奏的和谐美,并能根据诗歌声律的不同特点及相关联系,强调并达到整体的和谐完美。
“八音克谐”中所蕴涵的“和”这一美学概念,是现存古籍中的最早记载。所反映的多样统一的美学观点,在中国音乐史上有深远的意义。由于在中国早期社会中,诗、歌、舞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故“八音克谐”不仅是对音乐整体协调性的要求,也是对全部文艺作品的整体调协性的要求。
评 注
①“镈”:古乐器,一种大钟。历史上还出现过一种叫“镈”的农具,类锄。
②古时“铙”与现代打击乐器不同,古代是青铜制,似铃而大,无舌有柄,举奏。
③古代一种用青铜制成的的打击乐器,形似倒置铜钟,有长柄。用于行军。
④与现代寺庙中的钵形响器不同。古代以石或玉制成,形如曲尺,悬于架上,用木槌击奏。
⑤见《尚书·尧典》:帝曰……
⑥见《国语·周语下》
主要参考书目:
人民音乐出版社《音乐事典》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伟君子
(野驴楚才)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西将军
功绩
24
帖子
2397
编号
36946
注册
2005-4-16
#2
发表于 2006-8-23 10:1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有不人会弹奏呀?
记得有一次湖北台介绍编钟时,有个美女做示范弹奏,声音好好听呀,可惜只短短的几秒,恨少恨少。
还有一句想说的,你说这八音似乎只是从器物的材料上来分的。很少见这种分法呀。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湘江子龙
赵王枢密使
组别
诸侯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9
功绩
630
帖子
8100
编号
8098
注册
2004-6-4
#3
发表于 2006-8-24 22:31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中国古代的八音,一直就是指的这些个.
就客观而言,中国古音乐的"和",看起来还是更象是乐器材质的和谐共鸣.中国古代音乐只分为工商角徽羽五声,中国古典音乐很少能有出现西方的那种完整的和声体系.这一直就是西方音乐人诟病中国音乐的一个地方.
不过从“金石以动之,丝竹以行之,诗以道之,歌以咏之,匏以宣之,瓦以赞之,革木以节之。”这段来看,还是很有点现代乐队的味道嘛.
丝竹以行之,这为电子琴,主旋律,
革木以节之,很明显就是架子鼓了,
瓦以赞之,这就象贝司了,
匏以宣之,这个倒是不象吉他,但是很象一般乐队中间演绎的萨克司风之类的,
而金石以动之,貌似几千年来作用也没改变过,,想想一般乐队里的那个打击的作用吧.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伟君子
(野驴楚才)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西将军
功绩
24
帖子
2397
编号
36946
注册
2005-4-16
#4
发表于 2006-8-25 09:3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赵王的比喻有意思。
可惜听不到这些呀,
有汉服看好者,不知道有没有古音爱好者呀。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轩辕史话
> 炎黄春秋
> 我思我在
> 法律探讨
> 三国史话
春秋文艺
> 古典小说
> 诗词歌赋
> 现代文艺
> 韦编三绝
> 对联雅座
> 滴翠亭
> 藏经阁
> 双七钟社
> 笑书神侠
> 辕门射虎
> 虎帐点兵
游戏人生
> 同人战棋手游
> 三国戏英杰传
> 三国鼎立
> 轩辕公会
> 三国志12
> 英雄史诗
> 运筹帷幄
> 人间五十年
> 步步为营
> 游行天下
> 游戏贴图
轩辕工作室
>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
> 豪华曹操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
> 大一统演义
> 曹操传MOD作品交流
> 东吴霸王传
> 封神英杰传
> 杨家将
> 吕布传
> 三国无双战略版
> 北宋志·赵匡胤传
> 战旗春秋
> 曹操传MOD制作交流
> 金庸群侠传MOD交流
> 风华录
> 设计与修改
怡情岁月
> 影音经典
> 动漫先锋
> 绘画摄影
> 情感轩辕
> 衣食住行
> 体坛动力
> 谈股论金
参政议政
> 迎宾阁
> 鸿胪寺
> 登闻鼓
> 监造府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5-7 00:45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9691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