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三国史话
» 寻找关羽被封为武圣的原因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20150519版)发布
(2015-5-19)
论坛营运现状公告
(2014-8-10)
三国志12pk版下载
(2013-4-20)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对外开放
(2013-1-16)
岳飞传解密剧本发布
(2011-4-12)
招募各版斑竹和网站管理技术人员
(2006-4-19)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寻找关羽被封为武圣的原因
424242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7
编号
79586
注册
2006-8-19
#1
发表于 2006-8-21 13:0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寻找关羽被封为武圣的原因
关羽在与刘备一起的创业中,一度被曹操俘虏并为其效力,在曹操的运筹帷幄下,于“万众之中”取颜良首级,解“白马之围”,并因此被封为“汉寿亭侯”。后来,关羽重回刘备一方,在荆州战役中攻魏之樊城,因该地区发了一场罕见的洪水,关羽凭借魏多为陆军,而已方多水军的优势降于禁,斩庞德。其后因为骄傲轻敌,放松警惕,给了东吴以兵不血刃占领荆州的机会,遂败走麦城,被擒身亡。蜀后主谥为“状缪侯”。
如果就史书所记载这点事迹来看,与之相近及远远超过他的将领不知凡几。关羽在后来知名度能够超过孔夫子(特别是在民间),成为压过“圣人”的“武圣人”,这是出人意料的。清代的史学家赵翼也觉得很奇怪,他在《陔余丛考》35卷“关壮缪”条中说:“神之享血食,其盛衰久暂,亦有运数,而不可意料者。凡人之殁而为神,大概初殁之数百年,则灵著显赫,久则渐替。独关壮缪在三国、六朝、唐、宋皆未有祀,……”。
我下面简单分析一下为什么会这样。
宋以前关羽基本上就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武将而已,虽然被隋文帝追封过忠惠公,但亦不过是被追封的众将中之一罢了,最多也就是和邓艾齐名而已。
给关羽加爵封王始于宋代。汉族皇帝里加封关羽最起劲的有三个,宋徽宗赵佶在短短的21年内,追封关羽多达4次,由侯进公,由公进君,由君进王。南宋第一个皇帝赵构也宣称关羽能“肆摧奸宄之锋,大救黎元之溺”,至明神宗赵翊钧封关羽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帝圣君”,汉族皇帝对关羽的加封终于到头了。
当几件事情不同甚至是完全相反时,我们需要找出他们之间的区别所在;同理,当几件事情相同或相似时,我们就需要找出他们之间的共性,以此来解释它们为什么相同。为什么赵佶、赵构、朱翊钧这三个人不约而同的想起大封特封不断封关羽的爵位呢?所谓物以类聚,我认为发生这样的事绝不是偶然的,
让简单讲讲这三个皇帝的生平。略懂点中国历史的人对这三位皇帝一定都不会陌生,因为他们都是非常“著名”的皇帝,其名气比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也不让多少。赵佶一手策划了靖康之耻,赵构为能偏安一隅而杀害了岳飞,朱翊钧更厉害,可以三十年不上朝,有这样“辉煌”的履历,他们想不“青史留名”也不行啊。上面几件事让人觉得他们都是德才皆无的蠢货,实际上却并不是这样,仔细看看他们的生平,会发现其实他们三个都是很聪明的人,甚至可以说是神童或是天才。
赵佶在当王子时被公认为德才出众,他的书法更不用说。赵构曾到金国为质,后又能适时的在出使金国求和的过程中逃走,免遭其父兄的噩运,后在又杭州享乐几十年,传位于其养子后又快乐了十几年才乐呵呵的善终,比一代英主赵武灵王的让位后饿死强得多得多。朱翊钧更是了不起,此人六岁时见其父穆宗在宫内骑马,便说道:“父皇啊,您是天下苍生的主人,这样独自骑马,万一马失前踢伤了您那可怎么办啊。”其辞微,其言切,天啊!简直就是一个政治神童。10岁继位后,在张居正等人的亲自辅导下苦读了十年书,其间还因为字写得太好而被张居正批评,张居正认为皇帝的字只要端正就可,不能过于沉湎于此,应该把精力放在国计民生的大事上来。在张居正死后,此人在亲政的前两年表现出了很强的才干,一时也政通人和,但这股热情过去之后就沉湎于酒色,再不理会朝政了。
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这三个人都是极聪明之辈,小时候都受过非常好的教育,博览群书,但由于性格原因,在当上皇帝后都沉湎于声色犬马,不愿理会朝政,不管百姓死活。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就是他们虽然不理朝政,但他们在位其间却都能很好的把握住政权,没有使大权旁落,威胁到其地位,仅这一点就很难给他们戴上蠢货的帽子。
回到本文的主题,为什么这样的三个人不喜欢李纲、岳飞等人,而那么喜欢关羽呢?
一是因为他们聪明。当放在一个人面前的明明是一头鹿,但他却必须去承认它是一匹马,于是这个人再没有什么立场,赵高认为这样的人是容易操纵的,这就是著名的指鹿为马。同样的,当一个人被驯化得认为一个一生只能靠匹夫之勇杀几个敌人大将,而指挥战斗则错误不断,最终兵败身死的人为“武圣”的时候,那么这个人也就没有什么智慧可言了,或者说其独立思考能力已经被禁锢住了,这样的人是极其容易统治的。这个道理赵佶、赵构、朱翊钧理解的非常好,所以我说他们聪明。这几人是无道,却不糊涂,他们做事虽即不利国也不利民,却常常利已,也就是说能满足他们的私欲。一个不读书、完全愚昧的人是理解不了这点的,所以很多完全糊涂的皇帝,他们认识不到抬高关羽地位对其统治的好处,估没有像此三人般大封关羽。
二是因为他们懒惰。聪明的君主都可以轻易认识到关羽是何等货色,但他们中很多人不仅没有加封关羽,反而尽量剥夺了关羽被后人加封的爵位。宋太祖赵匡胤虽然是以重文轻武所著称,却尽量降低关羽的地位,将其画像从武圣姜尚庙中撤下,因为他认为关羽不配。明太祖朱元璋也是有名的不拿关羽当回事的皇帝,将其先前被追封的爵位全部拿掉,又回复到汉寿亭侯而已。为什么都是聪明人,都了解关羽的成色,但在对其态度上,却采取了两种完全的两种做法呢?还是那句话,物以类聚。愚昧的国民有利于内部统治,但却削弱了国家基础,不利于抵御外敌。而赵匡胤、朱元璋这样的有为之君并不是只满足于内部稳定,自己享乐,他们致力于国家的强大。而大肆加封关羽的这三位皇帝所想的只是如何能够让自己安稳的享乐,与享乐相比国家是否强大他们是不太在意的,于是他们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愚民下政策。
综上可见,汉民族尚武力、重外敌的有为之君,无人尊重关羽,不仅是不尊重,反而是尽量降低关羽的地位。但当国家政权比较稳定,皇帝又是那种没什么志向,只重视自己享乐的,就会大肆吹捧关羽,越懒惰、越喜欢偏安一角的皇帝吹捧得就越凶。
当统治者的统治重心为对付外敌时,就需要姜尚这种治世之能臣,整个社会都以能够培养发现这样的人才为国家的头等大事,春秋战国、秦汉隋唐就是这样的时代;但当统治者认为外敌不足患,而将其统治重心转移到防范内部人民身上时,就不希望看到德才兼备如姜尚者出现,而当出现这样的人才时,统治者甚至将其致之死地而后快,如赵构杀岳飞。
可以说汉民族自己统治中国时期,关羽的地位几经反复,皇帝希望保持强悍的民风,关羽就被贬;皇帝强化对内统治、弱化人民时就提高关羽的地位。
而对比汉族朝代关羽地位的反反复复,少数民族蒙、满统治中国时期,却是持续不断的提高关羽的地位。蒙古野蛮人入侵中国后,其最高酋长为提高关羽的地位,不惜在其参加的佛事活动中,令关羽作为由人而神的唯一代表参加其中。《关大王独赴单刀会》《关云长千里独行》《关云长大破蚩尤》等有关关羽题材的戏剧作品也产生在这一时期。
真正罢黜百将,独尊关羽为“武圣”是在清代。清一代也是施行愚民、弱民政策最为彻底的一个朝代。清以前虽然关羽的地位已经越来越高,但提到“武圣”,还是姜尚。
姜尚基本上是一个没有什么武力可言的人,(不能想像一个八九十岁的老人能有多强的体力、武功)是一个智者。以姜尚为武圣,说明在古代汉民族对“武”的理解为“将在智而不在勇”,“智”字当先。关羽在魅力、功业、智谋等方面与姜尚相比都可说是天地之别。但为什么后来的清代统治者要完全废姜尚而立关羽呢?
一个人的成长与其所崇拜的偶像是分不开的。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而“画虎不成却反类犬”。一个人从小崇拜以“智”著称的姜尚,即使不能也成为一个智者,但多数不会太愚昧。而人民聪明智慧却不利于统治,尤其是对清朝这种以极少的满人统治众多汉人的王朝来说就更加不利。
于是愚其国民就成了清朝的基本国策,更换全民崇拜的偶像,令人民对偶像的崇拜从以“智”著称的姜尚身上转移到以“忠义勇猛”著称的关羽那里,就是其愚民政策中重要的一环。
文王、武王视姜尚为师,在他们的关系中为臣者聪明智慧,为君者对其言听计从;关羽只为刘备尽忠,无论刘备正确与否,关羽言听计从。以姜尚为偶像,则希望有朝一日,自己亦成为满腹经纶的智者以教导皇帝为君之道;以关羽为偶像,则会视帝王神圣不可侵犯,以不折不扣执行皇帝的命令为荣。
如果人民都像姜尚那样自以为是,把帝王亦视为人,甚至蔑视帝王的权威,自视才高就让帝王为其推车,这种风气流行则必民重而君轻,如此皇帝们怎么睡得着。在没有强大外敌的情况下,对皇帝来说姜尚这号人越少越好。
如果人民都像关羽那样,虽无什么本领才学,但却只知道为皇帝尽忠,这样的人虽然会经常做错事,用起来不怎么方便,但对皇帝们来说却安全多了。所以清一代多出庸才,偶有所谓人才也是建立在奴才基础上的,几乎无人称得上“大丈夫”。
“凡将欲智而严,凡士欲愚。智则不可测,严则不可犯,故士皆委已而听命,夫安得不愚?”这段话大意就是为将者聪明而威严,士兵们愚昧一些,于是士兵们就会不顾一切的听从号令,这样的军队也就很好指挥了。清朝统治者是非常了解这个道理的,故而在民间大力宣传关羽,皇帝们无论是为其题字也好,为其加官进爵也好,在宫中供奉他也好,都是号召民间崇拜关羽的一种手段,但皇帝自己却绝不相信这些宣传。
清一代近三百年,关羽虽然享受到了与观音大士同等的地位,甚至尤有过之,即使在皇宫里也有关羽的位置,可说是众神之神了。但讽刺的是清朝廷虽不惜动用一切手段令民间百姓信奉关老爷,统治阶级内部却完全把关羽打入另册,如科举考试中用了关羽的典故,其试卷必然被打入另册;写给朝廷的公文如果掺入了关公的传说也会受到皇帝的申斥。即便是为好大喜功的乾隆网罗的《四库全书》(此套为满足乾隆变态的虚荣心而劳民伤财搞出的垃圾号称无书不收),也绝不收集与关羽有关的载籍(史书《三国志》除外)。这些事情说明什么呢?清朝的统治者对关羽是何等货色是非常清楚的,希望能够愚民而不自愚。
清帝国的满族统治者在愚民、弱民这方面可以说取得了极大的成功,绝大多数中国人被驯化的如绵羊般乖巧,男人们幼时尚能像少年润土般聪明伶俐,长大了的堂堂七尺男儿们却都成了“伸长了脖子的鸭”,曾经强悍无比的汉民族此时已经成为世界最软弱、最易于统治的民族之一了。(若未如此,英夷怎能以千人之众欺我中国?虎入羊群,羊虽数众,徒增虎之食欲罢了。虽有英国人武器先进之客观因素,但如果倘在秦汉唐宋,即使英夷拿着1900年代的武器能否以千人而服我中国?)在中国形成了一边倒的君智民愚的格局,这些满族人对中国内部的统治可说非常稳固,甚至是在中国历史上空前的。(清灭亡主要原因是外族的入侵)统治者重姜尚轻关羽,人民重关羽轻姜尚就是形成这种格局的主要原因之一。
虽然在中国对关羽的极度崇拜已经几百年,但一个成功的组织结构往往都像清政府那样,上层轻视关羽,下层重视。一个团体如果从上至下都崇拜关羽,那结果基本上都是灾难性的,最出名的天地会,他们把关羽奉为神明,开香堂时,“关老爷”画像要高悬在“忠义堂”正中央,为人行事都以关羽为榜样。于是他们只能被视关羽为工具的满族皇帝玩弄于掌股之间。至于再后来的义和团,就更不用提了,其组织之混乱,行动之弱智,叹为观止。
虽然并不是关羽本意,但他死后千年其形象成为少数民族统治汉族人民的有效工具却是不争的事实。当然我们不应该因此把他打入汉奸的行列,但生活在今天的中国人,尤其是有一定文化修养的汉族人,应该对关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他不过是一个生活在1800年前普普通通失败的将军罢了。如果我们要崇拜,也可去崇拜姜尚、岳飞、李牧、李靖等这些真正有德才皆备的英雄人物,他们才代表着我们汉民族最高的道德、力量、血性。
答疑:
问:朱棣逐蒙古,定南京,难道不是尚武力、重外敌的有为之君吗?为何也尊崇关羽。
答:当朱棣逐蒙古,定南京后,明朝已没有强大的外敌,朱棣于是就把注意力转向国内,这时才开始抬高关羽的地位。此一时,彼一时,这时的朱棣已经不是之前那个重外敌的朱棣了。
问:香港黑社会和警察都拜关羽,海外华侨也把关羽当作守护神。
答:至于说香港的黑社会和警察都拜关羽,黑社会里老大都是不信关羽的(信关羽的老大很快会被干掉),只是要求那些小弟信罢了。警察局也同理,只有小警察才拜关羽。
华侨多是近100多年才走出国门的,即是清代中后期,因为旅居在外,国家积弱,受人欺辱,没有安全感。故希望有人来保护自己,当时关羽已经稳居中国武圣的宝座了,故华侨们才选他为自己的保护神。即使当时清朝统治者立的武圣是马谡,也会有人当他是保护神的。
而且崇拜关羽的团体,大部分都和关羽一样,多是些只会喊空号的家伙。中国的旅居国外的华侨们,虽然也组织起了各种团体,但还是总被人欺负,除国家不强的因素外,最主要的还是他们不团结。跟关羽学的,平时口号喊得山响,事情来了,出头的却没有。
后记:
http://post.baidu.com/f?kz=125802086
这篇文章最早的版本是我两个多月前写的,有些地方的论述比较单薄,故头两天又补充了一段内容,就是关于赵佶、赵构、朱翊钧三人为何大肆加封关羽的那一千多字。
故重发,版主可将旧帖删除。简单说此文只是我的一个观点,即认为关羽之所以成为武圣,完全是封建统治者出于愚民政策的考虑。其实这个观点根本不能说是我的,因为之前很多人如彭德怀元帅等都是这么认为的。只不过是因为他们那些大人物有很多大事要办,没功夫详细论述这类小事。我近几个月比较闲,所以才写点这类的小东西来打发时间。
我本人只是对历史比较感兴趣而已,无论是上学时还是后来所从事的工作都和历史完全没有关系,偶尔写几篇文章也不过是无聊时打发时间罢了。因为读的书十分有限,所以我文章中的一些论据只能说是一些二手材料。本文中“清代的史学家赵翼也觉得很奇怪,他在《陔余丛考》35卷“关壮缪”条中说:“神之享血食,其盛衰久暂,亦有运数,而不可意料者。凡人之殁而为神,大概初殁之数百年,则灵著显赫,久则渐替。独关壮缪在三国、六朝、唐、宋皆未有祀,……”。 “统治阶级内部却完全把关羽打入另册,如科举考试中用了关羽的典故,其试卷必然被打入另册;写给朝廷的公文如果掺入了关公的传说也会受到皇帝的申斥。”的这两段文字来自王学泰的《关羽崇拜的形成》
http://post.baidu.com/f?kz=125872816
。至于说真假,由于我的不专业以及懒惰并没有亲自去考证。但我觉得从王学泰的身份以及他那篇文章流传的范围来看,这两段论据应该是可以相信的,故此就直接引用了。除此两段文字外,其它部分基本上能算是出自我自己的手笔了吧。
看完王学泰的那篇《关羽崇拜的形成》,虽然对作者的广览博读表示佩服(毕竟是专业人士),但在这文篇章里,我却没有看到作者给出关羽崇拜的原因,不客气的说,这篇文章基本上就是各种材料的一个堆砌,而缺少必要的分析,更没有作者自已的看法。我猜测像王学泰这种身份的人一定是有许多顾虑,而不会像我这种纯业余的历史爱好者想什么就敢说什么。
自从我完成这篇文章后,发在各个论坛里也有两个月左右的时间了。从回帖来看,赞同我观点的朋友不少,但持反对态度的更多。不过令我遗憾的是,在那么多持反对态度的朋友中居然没有一个能同样以事实为依据来对我的观点进行反驳,绝大部分都只能酸溜溜的对我和我的文章骂上几句或说上些其它不相关的话。这些都只能让我感到某些人在自己偶像的真面目被揭露后,自己又无言反驳情况下,采取了一些过激的流氓态度。而这种做法又恰恰为我文章的观点做出了有力的佐证。
我也许不会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
轩辕是这样的论坛吗?轩辕论坛里都哪些朋友有这样的气度呢?
李牧大将军
06.08.21
[
本帖最后由 424242 于 2006-8-21 14:01 编辑
]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xwhero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1
帖子
1104
编号
46438
注册
2005-8-23
#2
发表于 2006-8-21 13:0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你是选择性失明,只看到没拿出论据骂你的人,而不看真凭实据驳你的!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3
发表于 2006-8-21 13:23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lz6月19日以李牧大将军的ID在轩辕发过同名帖子
如今又发 虽有增添 未加标明 故有一帖多发之嫌
被转斩监的帖子是衲子跟帖举报的 节度在处理时也作了记录 说明了原因 何言“不知何故又被删”?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424242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7
编号
79586
注册
2006-8-19
#4
发表于 2006-8-21 13:2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xwhero
于 2006-8-21 13:08 发表
你是选择性失明,只看到没拿出论据骂你的人,而不看真凭实据驳你的!
立刻就有人现身说法,这个就是我所指的那种说些无相关话的人。
这位朋友既然有时间写这种和帖子无关的话,那为什么不把你口中所说的“真凭实据”拿出来,或是是转一下你认为能驳倒我观点的别人的帖子呢?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424242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7
编号
79586
注册
2006-8-19
#5
发表于 2006-8-21 13:3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恨地无环
于 2006-8-21 13:23 发表
lz6月19日以李牧大将军的ID在轩辕发过同名帖子
如今又发 虽有增添 未加标明 故有一帖多发之嫌
被转斩监的帖子是衲子跟帖举报的 节度在处理时也作了记录 说明了原因 何言“不知何故又被删”?
所言不假,之前我的确在6月份发过此帖,但我觉得要删是否也应该删6月份的那一篇。毕竟旧帖我已不知在哪,新帖又是修改过的,而且新帖亦有不少朋友在讨论。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xwhero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1
帖子
1104
编号
46438
注册
2005-8-23
#6
发表于 2006-8-21 13:4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424242
于 2006-8-21 13:31 发表
所言不假,之前我的确在6月份发过此帖,但我觉得要删是否也应该删6月份的那一篇。毕竟旧帖我已不知在哪,新帖又是修改过的,而且新帖亦有不少朋友在讨论。
陈寿三国志记载的,解白马围,对其评价万人敌,并有国士之风,算不算?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7
发表于 2006-8-21 13:46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您可以用论坛搜索,您也可以用百度搜索,都可以搜到原帖。
即使这两项您都不会用,您也可以和版主沟通,请版主搜索帖子在原帖上修改增加或申请合并两个帖子,但您都没有。而是直接另开新帖,被移区后也无视版主的管理记录,而是再发新帖,加之“过激的流氓态度”等揣度。
很是令人遗憾。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慕容剑
(坤恸幽珏)
白衣伯爵中大夫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安西将军
好贴
1
功绩
285
帖子
3131
编号
3591
注册
2003-12-20
家族
慕容世家
#8
发表于 2006-8-21 13:5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但请你遵守版规
另外我也觉得楼主观点有些偏激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424242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7
编号
79586
注册
2006-8-19
#9
发表于 2006-8-21 14:0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一楼的后记部分已重新编辑。
至于慕容剑所说的遵守版规。我认为只要论坛里没有人再用“以演义批评历史人物”这种借口删帖,我亦会少说很多过份的话。
“以演义批评历史人物”这句话即使单拿出来看,也是一个地道的病句,很难想象出自这种大型论坛的版主之口,而且还是古典区的。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xwhero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1
帖子
1104
编号
46438
注册
2005-8-23
#10
发表于 2006-8-21 14:1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424242
于 2006-8-21 14:07 发表
一楼的后记部分已重新编辑。
至于慕容剑所说的遵守版规。我认为只要论坛里没有人再用“以演义批评历史人物”这种借口删帖,我亦会少说很多过份的话。
“以演义批评历史人物”这句话即使单拿出来看,也是一个地 ...
阁下又选择性失明了?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轩辕史话
> 炎黄春秋
> 我思我在
> 法律探讨
> 三国史话
春秋文艺
> 古典小说
> 诗词歌赋
> 现代文艺
> 韦编三绝
> 对联雅座
> 滴翠亭
> 藏经阁
> 双七钟社
> 笑书神侠
> 辕门射虎
> 虎帐点兵
游戏人生
> 同人战棋手游
> 三国戏英杰传
> 三国鼎立
> 轩辕公会
> 三国志12
> 英雄史诗
> 运筹帷幄
> 人间五十年
> 步步为营
> 游行天下
> 游戏贴图
轩辕工作室
>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
> 豪华曹操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
> 大一统演义
> 曹操传MOD作品交流
> 东吴霸王传
> 封神英杰传
> 杨家将
> 吕布传
> 三国无双战略版
> 北宋志·赵匡胤传
> 战旗春秋
> 曹操传MOD制作交流
> 金庸群侠传MOD交流
> 风华录
> 设计与修改
怡情岁月
> 影音经典
> 动漫先锋
> 绘画摄影
> 情感轩辕
> 衣食住行
> 体坛动力
> 谈股论金
> 水泊轩辕
参政议政
> 迎宾阁
> 鸿胪寺
> 登闻鼓
> 监造府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0 07:43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3911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