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从明朝到清朝,火器的没落(1)
性别:男-离线 歌舒夜带刀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5
编号 79379
注册 2006-8-17


发表于 2006-8-18 10:1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从明朝到清朝,火器的没落(1)

在承德、故宫收藏着不少满清文物,其中有从多尔衮到顺治时代的留下的御用武器、亲军武器,不过是弓箭、刀矛,甚至有狼牙棒。这些武器都十分沉重粗大,一个现代的健壮男子多半别想使动,挨一下更不得了。比如箭簇有小孩的手掌那么大,铁剑则根本是一根大铁棒。
沈阳故宫博物馆里,收藏的努尔哈赤的兵器:“半寸多厚的背,超过一米六长的刃,再加一尺半长、粗得吓人的刀柄,这么沉重、这么长的刀,文字注解居然是‘努尔哈赤用过的单刀’!还有他那一人多高、直径超过八公分的弓…宽大得像把小扇子的“枪头”,巴掌那么宽、十几公分长的“箭头”…… 而“展出的明军箭头重量为努尔哈赤的御用箭头九分之一”……可见当时明朝军队在冷兵器上的劣势十分明显。
“农业的产生使得社会可承载的人口数量增加, 但人们的体质却下降, 这在古人的遗骨上可以发现证据。(土耳其在冰期结束前的狩猎采集族群的男子平均身高是177.8厘米,到农业兴起后的6000年前身高降到160厘米,即使现在也还没恢复到古代的水平) 这是因为狩猎采集族群的食物种类繁多,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适当。 而农人的食物大部分是富含淀粉的农作物, 因此得到的是廉价的热量,付出的代价是营养不良。” 文物收藏和生理分析均显示,狩猎状态的游牧部落与已经进入农耕文化的中原民族相比,在冷兵器方面确实具备先天的优势。
  所以农耕文明对抗游牧部落必须使用火器,不过明朝的火器还不够成熟,后金军冲锋是用死兵战术,火器齐射后死兵倒下了,后面还有轻骑,在阵前500米只有一分钟不到的时间进行射击,就算有轮换射击也不能保证不短兵相接,那时候单单只凭借火器——枪械(铳)或短炮(佛郎机),是不能达到完全压制骑兵的作用,这两个兵种不能独立作战。西方对于这个问题只有等到机枪出现以后才完全解决,之前的拿破仑时代轻骑兵也是重要的机动力量。 而当时明朝有效对付游牧骑兵是用“车阵”,即用百辆战车组成车阵,每辆战车配多门火炮,轮番射击,而不是仅用铳和佛郎机火炮单独进行射击。值得一提的是明朝的火炮由于是后填充,射速是当时最快的,因为填装且定量的装药,十分方便,加上霰弹和开花弹,那种死兵冲锋的进攻战术就显得十分吃力了。一个多兵种协同的炮兵阵地若训练有素,指挥得当,正面很不容易被攻克,但是容易被迂回,所以要有车阵配合,围成圆形阵地就难于攻破了。 以上战术是俞大猷创造炮车后的成果,他设计制造的炮车上有大型佛郎机一门,小型佛郎机两门,他曾指挥百辆炮车,步骑3500人,在安银堡大败数万鞑靼骑兵,京营从此有兵车的配置。 “当战时,车环于外,马步援兵贯之于内,而营外复连以拒马,枪锋刃向外,不必挑濠而濠之险在我,不用依城而城之势在营,况以火器更番举放,杀手三叠出追,则步骑递用,而出奇无穷,且战且前,而虏自不支矣。” 事后俞大猷写信向他的挚友戚继光报告:"近日兵车三千,当虏数万,大挫其锋。边方之人,谓百十年来无有堂堂正正若此一胜。" 可见车阵破骑兵确实卓有成效,这种战法的形成主要还是归功于明朝吸收了佛郎机的技术以后,进行了创新和改造。明朝主要装备的火器——佛郎机是一种后填装的火炮,因为运用的是金属外壳的后膛(有点象老式的开水瓶,有手提把手),射击的时候临时安装在火炮的后端,发射一次后换一个后膛。因为是定量装药,所以不会炸膛,而后金军用的铁炮才容易炸膛,因为装药不定量。
  明朝是对佛郎机大炮十分重视的,进口的少,多为仿制,且仿制的火炮各种规格齐全,从千余斤的多用途重型(要塞、野战、战舰)火炮“无敌大将军”到百余斤的大“佛郎机”,再到几十斤的“小佛郎机”,可驮在马上点放,完全是一种古代的自行火炮,连士卒手中都有几斤重“万胜佛郎机铳”(配九个子铳),而骑兵配备这种子铳更是显现出威力,其精锐的骑兵每人配备六个以上的子铳,冲锋的时候火器轮番齐射,简直就是战场上的轻装甲师。

[ 本帖最后由 歌舒夜带刀 于 2006-8-19 16:41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cj181818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10
编号 13361
注册 2004-7-25


发表于 2006-8-21 15:43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明朝是对佛郎机大炮十分重视的,进口的少,多为仿制,且仿制的火炮各种规格齐全。

呵呵 原来明朝那会 我们就开始 盗版拉?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黑传说
(黑传说——静而后能观)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
功绩 70
帖子 6482
编号 1394
注册 2003-10-12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6-12-30 03:51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其实,我感到郁闷的是,为什么清朝会让火器没落了?难道是因为努尔哈赤被红衣大炮轰,所以认为火器是皇家的忌物?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温柔的一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15
帖子 1523
编号 53156
注册 2005-11-14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6-12-30 06:5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满人过于迷信冷兵器,明末时大明财政太困难,火器在后来也没有发挥多大作用。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满人出于对汉人的提防和压制,不敢也不愿意发展火器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金庾信
(轩辕茶博士·无地者老金)

灵寿侯武胜军节度使
★★★★★★★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
功绩 1173
帖子 17592
编号 19705
注册 2004-10-28
家族 圣剑兄弟会


发表于 2006-12-30 07:23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佛郎机缺点还是很明显的,作为原始的后膛炮,后膛闭锁问题一直没解决,从而导致膛压无法提高,降低了威力和射程,这也是这种炮最终被前膛炮取代的原因。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无知无畏
(神农有闲)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1
功绩 29
帖子 2419
编号 40211
注册 2005-6-4
家族 云水兰若


发表于 2007-1-1 23:5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记得以前曾经讨论过火器在中国没落的原因。清朝政府应该负很大责任,因为他们是靠冷兵器打下的天下,又以为遵循祖制,所以火器在中国完全没落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温柔的一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15
帖子 1523
编号 53156
注册 2005-11-14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7-1-2 17:1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无知无穂/i] 于 2007-1-1 23:54 发表
记得以前曾经讨论过火器在中国没落的原因。清朝政府应该负很大责任,因为他们是靠冷兵器打下的天下,又以为遵循祖制,所以火器在中国完全没落了

这当然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另外就是觉得满清为了维持他们的统治,火器推广的话毫无疑问会动摇满人政权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碎魂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89
编号 91150
注册 2006-11-12


发表于 2007-1-4 00:4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这简直就是胡说八道.

请问火器普及为什么就会动摇满清的统治?

貌似绿营兵从康熙开始,就是清朝的主力了.对满族部队占绝对多数.

真要担心汉人如何如何,根本就不可能扩编绿营军.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金庾信
(轩辕茶博士·无地者老金)

灵寿侯武胜军节度使
★★★★★★★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
功绩 1173
帖子 17592
编号 19705
注册 2004-10-28
家族 圣剑兄弟会




QUOTE:
原帖由 碎魂 于 2007-1-4 00:46 发表
这简直就是胡说八道.

请问火器普及为什么就会动摇满清的统治?

貌似绿营兵从康熙开始,就是清朝的主力了.对满族部队占绝对多数.

真要担心汉人如何如何,根本就不可能扩编绿营军.

建议看下有关绿营的资料再来发言如何?
顶部
性别:男-离线 Liongareth
(宋武刘裕)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1
帖子 1134
编号 86953
注册 2006-10-11


发表于 2007-1-7 03:2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碎魂 于 2007-1-4 00:46 发表
这简直就是胡说八道.

请问火器普及为什么就会动摇满清的统治?

貌似绿营兵从康熙开始,就是清朝的主力了.对满族部队占绝对多数.

真要担心汉人如何如何,根本就不可能扩编绿营军.

还挺细心的,知道加上“貌似”二字。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5-26 00:58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593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