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马岱于2004-02-11, 12:36:10发表
燕京兄所言有自相矛盾之处,既然魏延杨仪两人都未烧道,为何还要“临时劈山开道”?原路返回不就可以了吗,要知道,第五次北伐,蜀魏相持达五个多月之久,蜀军靠木牛和流马保证运粮,而且诸葛亮从祁山出兵的主要原因就是这里的道路运粮方便,决不可能只有一条栈道作为通道。
至于魏延没有参加最后的会议,我认为肯定是诸葛亮故意这样做的。诸葛亮可能是这样考虑的,如果魏延参加会议,那么指挥全军撤退的重任不可能再交给杨仪了,只能是魏延。而魏延是坚定的北伐派,他是不主张撤兵的,魏延要继续战斗,而诸葛亮认为不宜再战。如果魏延在,有两种情况,一是他坚决反对撤兵,诸葛亮不好办,总不能撤他的职吧,也没功夫去劝说他了,二是魏延假装答应,但如果孔明死后,魏延改变命令怎么办。所以孔明选定了一个会坚决执行自己命令的杨仪来做(就类似老毛不派林彪改派彭德怀去朝鲜一样),为了免生事端,干脆不叫魏延来。大军一撤,魏延孤军也不可能继续坚持,唯有撤退,至于他是否负责断后工作,就随他去吧。这种关键时刻为了保证命令的执行,而进行人事调动,在军事史上也较常见。而魏延公然反叛攻击杨仪,和后来的杨仪公报私仇显然是诸葛亮没有想到的。
不管如何,从结果来看,诸葛亮的决策效果很不好,毕竟导致了火并的发生,白白损失魏延这员大将,当然历史无法假设,也无法知道另一种选择会是什么结果。
解释一下:
这个“临时劈山开道”是说魏延“烧绝阁道”的必然托词,因为既然你报告说魏延烧绝了阁道,那你的10万大军是怎么回来的呢?无法向后主解释吧?所以要找这个借口。
其实,很明显,短时间内依靠劈山开道根本不可能把10万大军快速撤回汉中,何况后面还有急追的司马军。
再说了,魏延不是傻瓜,如果还有道路,那魏延镇守汉中多年一定知道,可是他为何只烧一条道而不一起烧?如果另外的路不是阁道,而是地面道路,就证明根本在这里没有费力修筑阁道的必要,走那条地面道路好啦。
所以结论是在修建阁道的地方只有此路一条,别无它途。
这个说魏延不听诸葛亮指示一定要北伐的是谁呢?魏延传。既然烧绝阁道也是魏延传记载的,这里面的关系就不用说了吧。
观魏延一生,并没有什么不听命令的举动,仅有的就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而且军中发生了主将病亡这样的大事,魏延再想北伐,也会先撤军安葬诸葛亮,实际掌握兵权后再来实现其计划呀,怎么可能傻到当时就要继续北伐?
不是我想怀疑史书,实在是太不合理。
而诸葛亮对二人一直是“不忍有所偏废也”。说诸葛亮故意这样搞激化内部矛盾是没有根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