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我怀疑长平之战的具体战斗人员
性别:未知-离线 轮回

白衣伯爵
光禄大夫
★★★★★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2
功绩 385
帖子 9205
编号 941
注册 2003-9-21


发表于 2004-2-7 22:0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赵括以纸上谈兵著称,不可能不知道:“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的道理,如果有四十万兵力的话,对秦军的追击不可能是一路冒进,应该是几路迂回,白起可能歼灭其一部,而不可能把迂回追击的大军都包了饺子。赵括是笨蛋,廉颇一代宿将,当时应该有犄角分兵的举措,然而他仅仅是坚守,可见赵国的兵力不足以展开。

另外以白起的大迂回,仅仅是二万五千人绝赵军的后路,五千人的骑兵打入赵军的间隙进行分割包围。如果赵军是四十万众的的话,五千人作为分割赵军的骑兵很难有所作为,冷兵器时代,赵军再不济,只要有五万,十个打一个,穿插的秦国部队不可能有太多的辎重,恐怕也是众寡不敌。

虽然后来秦国有十五岁以上的战争动员,恐怕也仅仅是对诸侯的一种威慑,因为战争毕竟还是要靠后勤保证。何况赵括被包围的时候秦国还没有动员。

那么,真实的情况是怎样的呢?很可能总共的四十万人里绝大多数是韩国投奔赵国的老百姓。赵括的军队可能仅仅有十万左右,而白起分割包围的,是赵括亲自率领的先头部队,二万五千人和五千人之间的是原上党地区的韩国人。也正是因为韩人的投赵,给秦国以这批人恨秦国入骨,绝对不会真心投降的想法。

大胆假设,赵括全军追击,被秦国阻止在壁垒之下的八万左右,后方辎重部队和后卫部队在四万左右。而白起的战法在于五千人阻断二者之间的联系,而以重兵压迫其战斗部队。也就是如果赵军的先头部队回兵救援,白起正面的主力将马上追击;如果赵军的后卫部队想打通交通线,二万五千人的部队就可以趁机烧掉赵军的辎重。可以推想的是,赵军的先头部队被围困有一定的地利因素,如果是全部四十万人的话,完全可能用人力在一个月之内开拓一条道出去。赵括倒霉就倒霉在没有平行追击,后续部队留的又少,被白起剁了尾巴。

我认为,白起所歼灭的赵军战斗人员仅仅是十万到十五万之间,其余的是老百姓。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wzz1968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7
帖子 700
编号 6118
注册 2004-3-19


发表于 2004-3-26 22:2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宋代的朱僖好象有对长平之战死亡人数的怀疑文章,不妨找来读一读。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04-3-26 22:3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倒觉得是秦军的数量被少计了,既然是秦国有十五岁以上的男人都去支援前线,那么秦国也是尽了全力了,秦国可能兵力还多于对手。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秋孤寒

好畤侯谏议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西将军
功绩 532
帖子 3166
编号 702
注册 2003-9-11
来自 福建厦门


发表于 2004-3-27 00:5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wzz1968于2004-03-26, 22:25:30发表
宋代的朱僖好象有对长平之战死亡人数的怀疑文章,不妨找来读一读。

有吗?能不能找来看看  

长平之战,赵军中夹杂大批韩上党军民,不少人都有这个看法,具体数目倒是很难做出判断。不过大军作战,不能以常规的简单数字来比较,张辽能以八百人硬撼孙权大军,甘宁也能百余人冲曹操大营,都可略窥一二。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wzz1968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7
帖子 700
编号 6118
注册 2004-3-19


发表于 2004-4-8 20:4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白起在长平之战后坑四十万降卒的事值得怀疑,主要理由如下:
1.经过多年的战争,当时全国的人口不会超过一千万(据有些资料载为三百万)。按照解放战争时期的军民比例(这中间还有美国的援助),
当时全国的长备军队不会超过二十五万,且要分在七个国家。
2.按照五人坑一人(主要考虑反抗)的比例,坑四十万降卒至少需要二百万军队,按照二丁抽一的战时情况,秦国至少要有一千万人口,这不大可能。
3.每个尸体按照0.3方(按直径0.5米、1.6高的圆柱算),40万人的尸体将近12万方,如果在考虑尸体之间的空隙,那坑的尺寸不可能小于60米X60米
(按10米深计算),这样大的一个坑如果藏着许多白骨,难道后世就每人发现(可惜的是秦汉以后的史书记载从来没有这方面的发现记载)。
4.坑四十万降卒之事,来源于太史公的史记,而史记中关于秦的历史基本上来自秦国自己人编写的国史,其中难免没有夸大的部分(看看秦赵之间的
渑池之会就知道当时史官的态读了),这方面战国策里表现得非常明显。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秋孤寒

好畤侯谏议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西将军
功绩 532
帖子 3166
编号 702
注册 2003-9-11
来自 福建厦门


发表于 2004-4-9 00:3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四十万肯定是有所夸大的,但有些理由不一定恰当:
1、不能对比,当时征兵范围大致在15~50岁间,而解放战争时期基本在20岁左右,还有不少遗漏,所以与人口比例则要高得多。

2、五个坑一个是考虑个体加反抗情况,集体就大不一样,完全可以10个坑50个,可以参照官渡之战和南京大屠杀。

3、有些道理,不过尸体除非成为化石,否则有段时间还是会化成灰的,再者过去即使有所发现,也不一定能留下记载。

4、有道理,基本上本国记载都会有所夸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恐怖份子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3
编号 4888
注册 2004-1-31


发表于 2004-4-9 00:36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那时侯的制度和现在不一样的
那时侯国家一打仗,动员一下,基本每户都要出兵。
因为战国还处于奴隶向封建转型的期间。

怀疑的话
自己去找中央台的哪个片子《复活的军团》看看
那里面长平考古发觉赵军尸骨的图片。唉,看了就伤心,密集啊,一个小坑,就100多具尸骨。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西谅马超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79
编号 2921
注册 2003-12-5


发表于 2004-4-9 11:4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项羽坑秦军也是以少坑多,项羽才几万人。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吴越春秋

会稽郡主

Rank: 5Rank: 5
组别 仕女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12
编号 4496
注册 2004-1-15


发表于 2004-4-9 12:18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wzz1968于2004-04-08, 20:45:40发表
白起在长平之战后坑四十万降卒的事值得怀疑,主要理由如下:
1.经过多年的战争,当时全国的人口不会超过一千万(据有些资料载为三百万)。按照解放战争时期的军民比例(这中间还有美国的援助),
当时全国的长备军队不会超过二十五万,且要分在七个国家。
2.按照五人坑一人(主要考虑反抗)的比例,坑四十万降卒至少需要二百万军队,按照二丁抽一的战时情况,秦国至少要有一千万人口,这不大可能。
3.每个尸体按照0.3方(按直径0.5米、1.6高的圆柱算),40万人的尸体将近12万方,如果在考虑尸体之间的空隙,那坑的尺寸不可能小于60米X60米
(按10米深计算),这样大的一个坑如果藏着许多白骨,难道后世就每人发现(可惜的是秦汉以后的史书记载从来没有这方面的发现记载)。
4.坑四十万降卒之事,来源于太史公的史记,而史记中关于秦的历史基本上来自秦国自己人编写的国史,其中难免没有夸大的部分(看看秦赵之间的
渑池之会就知道当时史官的态读了),这方面战国策里表现得非常明显。

1。1000万和300万的资料是哪里来的?我只看到过公元前221年人口大约是2000万,那是在经历10年统一战争后的人口,长平之战时各国的人口应该只多不少。当时的男子从十几岁到五六十岁都要当兵,只是每次战争征召的人多少不同而已。和现代的兵役制度完全没有可比性。

2.历史上以少坑多的例子很多。

3.谁说是埋在一个坑里了?是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坑,而且也不是都在平地上挖的,有的是利用当地的地形,有些黄土山洞之类的,把人赶进去再把洞口封上。近来的考古发现证实了这一记载。当然所有的尸骨都留到现在恐怕不大现实。

4.可以看《复活的军团》第三集,完整介绍了长平之战。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北宫望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北将军
功绩 20
帖子 1972
编号 4660
注册 2004-1-21


发表于 2004-4-9 12:4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这要从如何杀人入手,一般情况这么多人怎么杀呢?最好的办法是将降卒分别编到每一个建制里,统一一声令下全宰了.但是至少要保证每一个降卒要两个秦兵制服把,所以可以参考秦军的数量.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gb8027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74
编号 5666
注册 2004-2-27


发表于 2004-4-9 13:0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秦军多于赵军是肯定的,但未必有两倍之多。坑杀降卒未必需要那么多人。分散进行,分批屠杀,只要保密一点就行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北宫望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北将军
功绩 20
帖子 1972
编号 4660
注册 2004-1-21


发表于 2004-4-9 13:1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感觉你的方法杀人跟杀猪似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金刚捣锤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143
帖子 790
编号 6515
注册 2004-4-5


发表于 2004-4-9 13:2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其实古代的大屠杀,又岂非真把人当猪杀呢? 坑杀降卒, 屠城,以至象冉闵那样的种族大屠杀, 几时把人当做人了? 真是猪狗不如啊.
  当老百姓的, 安分守己过日子,以终天年已经是幸福,中国封建社会的小民,是可怜的很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北宫望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北将军
功绩 20
帖子 1972
编号 4660
注册 2004-1-21


发表于 2004-4-9 13:2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冉闵不杀胡人,胡人却密谋要杀汉人,这个就扯远了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吴越春秋

会稽郡主

Rank: 5Rank: 5
组别 仕女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12
编号 4496
注册 2004-1-15


发表于 2004-4-9 13:26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kgb8027于2004-04-09, 13:06:17发表
秦军多于赵军是肯定的,但未必有两倍之多。坑杀降卒未必需要那么多人。分散进行,分批屠杀,只要保密一点就行了。

保密是肯定的,分散分批也是必然的,投降之后那些赵军就不是作为一个整体了,而是没有组织任人摆布的羔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北宫望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北将军
功绩 20
帖子 1972
编号 4660
注册 2004-1-21


发表于 2004-4-9 13:2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的方法可是经过时间检验的,你们说的分批定点屠杀降卒历史上可有例子?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金刚捣锤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143
帖子 790
编号 6515
注册 2004-4-5


发表于 2004-4-9 13:3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是一时感慨人性残酷而已. 北宫不必认真.此贴讨论长平之战,不必扯到冉魏头上.
   有关长平之战的问题,最近考古的重大发现是对历史的最大佐证. 可惜我平时几乎不看电视,不知道这个电视片, 不知道哪里可以求得?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北宫望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北将军
功绩 20
帖子 1972
编号 4660
注册 2004-1-21


发表于 2004-4-9 13:3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轩辕好象就有,你去FTP区看看.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吴越春秋

会稽郡主

Rank: 5Rank: 5
组别 仕女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12
编号 4496
注册 2004-1-15


发表于 2004-4-9 13:35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金刚捣锤于2004-04-09, 13:30:40发表
我是一时感慨人性残酷而已. 北宫不必认真.此贴讨论长平之战,不必扯到冉魏头上.
   有关长平之战的问题,最近考古的重大发现是对历史的最大佐证. 可惜我平时几乎不看电视,不知道这个电视片, 不知道哪里可以求得?

这里就有人申请上传啊,似乎也有BT下载。其实可以邮购DVD,不错的片子,一共六集。

考古发现是坑杀,分了许多坑,而且还出头了那些士兵随身携带的兵器和钱币等,如果是分编到建制里宰掉,似乎应该把这些东西拿走。

唉,原来坑杀俘虏也是系统工程…………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金刚捣锤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143
帖子 790
编号 6515
注册 2004-4-5


发表于 2004-4-9 13:3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哦哪里可以邮购,可有地址电话?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北宫望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北将军
功绩 20
帖子 1972
编号 4660
注册 2004-1-21


发表于 2004-4-9 13:4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考古发现是坑杀,分了许多坑,而且还出头了那些士兵随身携带的兵器和钱币等,如果是分编到建制里宰掉,似乎应该把这些东西拿走。"
有个问题很重要,"坑杀".是指活埋,还是指杀了后再埋?

"出头了那些士兵随身携带的兵器和钱币等"
这就更奇怪了,出土的时候兵器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存在?
如果是集中出土兵器,还可以理解,
要是一具尸体一件兵器就太奇怪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北宫望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北将军
功绩 20
帖子 1972
编号 4660
注册 2004-1-21


发表于 2004-4-9 13:4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用BT下载把,何苦花这个钱呢?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吴越春秋

会稽郡主

Rank: 5Rank: 5
组别 仕女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12
编号 4496
注册 2004-1-15


发表于 2004-4-9 13:51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金刚捣锤于2004-04-09, 13:38:42发表
哦哪里可以邮购,可有地址电话?

http://store.sohu.com/DetailRate.jsp?autoid=53443

http://store.sohu.com/DetailRate.jsp?autoid=53442

偶尔也支持一次正版。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吴越春秋

会稽郡主

Rank: 5Rank: 5
组别 仕女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12
编号 4496
注册 2004-1-15


发表于 2004-4-9 13:57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北宫望于2004-04-09, 13:45:29发表
"考古发现是坑杀,分了许多坑,而且还出头了那些士兵随身携带的兵器和钱币等,如果是分编到建制里宰掉,似乎应该把这些东西拿走。"
有个问题很重要,"坑杀".是指活埋,还是指杀了后再埋?

"出头了那些士兵随身携带的兵器和钱币等"
这就更奇怪了,出土的时候兵器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存在?
如果是集中出土兵器,还可以理解,
要是一具尸体一件兵器就太奇怪了?

居然又打错字了,惭愧。
具体的没有说,只说出土了兵器和钱币。乱猜一下,也许是把一群群赵国士兵骗进山洞再突然把洞口封住?没有拿走武器也许是为了麻痹他们?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北宫望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北将军
功绩 20
帖子 1972
编号 4660
注册 2004-1-21


发表于 2004-4-9 14:0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有点象笑傲江湖的魔教长老,古代人真好骗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金刚捣锤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143
帖子 790
编号 6515
注册 2004-4-5


发表于 2004-4-9 14:5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多谢上面的先生提供的资料.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在宇中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8
编号 13765
注册 2004-7-27


发表于 2004-7-29 19:1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以当时中国的人口来说40万是有一些牵强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原昌豪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85
编号 13982
注册 2004-7-29


发表于 2004-7-29 19:4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战国人口2000万是史学家从史书里关于军队人数记载和当时动员体制推算出来的  就是说从長平之战赵国死亡四十五万等等推算出来
现在居然有人用这个2000万来否认死亡人数????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慕容宣英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91
编号 13160
注册 2004-7-23


发表于 2004-7-29 20:1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司马记载长平之役赵投入兵力45万,除秦为了驱使其散布秦兵威慑可怖放还年少者240人外,或战死,或被诈而屠戮,是全部牺牲了。赵军在决战中,特别是最后生死关头几经强行突围中,历经惨烈血战,既使“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无疑自身亦必大量战死沙场,所以白起不可能有40万之众让其坑杀,只能说连战死带坑杀一共40余万还差不多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慕容宣英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91
编号 13160
注册 2004-7-23


发表于 2004-7-29 20:2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不能光看人数就认为5000人不能穿插分割赵军,还要看看地形,百里石长城一线地理形势,地形一般由北向南倾斜,南侧陡立险峻,北侧高平徐缓,秦轻兵由其北侧包抄放松了戒备的赵军,虽人少但地理优势明显,完全可以达到分割赵军的目的。而且赵军的重点防区,由大粮山至长平关约20千米的丹东防线,在小东仓河河床一线防守松懈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5-14 02:40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5966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