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三国史话
» 《闲品三国》:“刘表让荆州”的是与非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20150519版)发布
(2015-5-19)
论坛营运现状公告
(2014-8-10)
三国志12pk版下载
(2013-4-20)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对外开放
(2013-1-16)
岳飞传解密剧本发布
(2011-4-12)
招募各版斑竹和网站管理技术人员
(2006-4-19)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闲品三国》:“刘表让荆州”的是与非
灿烂海滩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仁勇校尉
好贴
3
功绩
97
帖子
164
编号
57158
注册
2006-1-9
#1
发表于 2006-7-5 14:5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闲品三国》:“刘表让荆州”的是与非
《闲品三国》:“刘表让荆州”的是与非
灿烂海滩
《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荆州城公子三求计 博望坡军师初用兵”中曾经记载了刘表让荆州的一个情节:
却说荆州刘表病重,使人请玄德来托孤。玄德引关、张至荆州见刘表。表曰:“我病已入膏肓,不久便死矣,特托孤于贤弟。我子无才,恐不能承父业,我死之后,贤弟可自领荆州。”玄德泣拜曰:“备当竭力以辅贤侄,安敢有他意乎?”正说间,人报曹操自统大兵至。玄德急辞刘表,星夜回新野。
这段情节给人留下的印象很深,通过小说中第十二回陶谦“三让徐州”和此回的“刘表托国”,刘备的仁厚之君的形象跃然纸上。
不过,这个情节到底是真是假?翻看不同的历史记载,结论却是完全不同的。我们看看以下各种正史、野史的记载。先看看陈寿的《三国志》。
《三国志•魏书•刘表传》:“刘备奔表,表厚待之,然不能用。建安十三年,太祖征表,未至,表病死。”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十二年,曹公北征乌丸,先主说表袭许,表不能用。曹公南征表,会表卒,子琮代立,遣使请降。先主屯樊,不知曹公卒至,至宛乃闻之,遂将其众去。过襄阳,诸葛亮说先主攻琮,荆州可有。先主曰:“吾不忍也。”
从陈寿的《三国志》看,似乎所谓的“刘表托国”不是真的。再来看看范晔的《后汉书》。
《后汉书•刘表传》:“六年,刘备自袁绍奔荆州,表厚相待结而不能用也。十三年,曹操自将征表,未至。八月,表疽发背卒。”
从范晔的《后汉书》看,似乎“刘表托国”也不是真的。不过在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时却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记载。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注引《英雄记》:“表病,上备领荆州刺史。”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注引《魏书》:“表病笃,托国於备,顾谓曰:“我儿不才,而诸将并零落,我死之后,卿便摄荆州。”备曰:“诸子自贤,君其忧病。”或劝备宜从表言,备曰:“此人待我厚,今从其言,人必以我为薄,所不忍也。”
从这两段记载分析,“刘表托国”仿佛又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那么,到底哪一个才是历史的真实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弄清楚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刘表和刘备究竟是什么关系。
根据《三国志》、《后汉书》的记载,献帝建安六年(公元201年),曹操挥军徐州进攻刘备。无奈之下刘备只好前往荆州投靠刘表。“表自郊迎,以上宾礼待之,益其兵,使屯新野。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阴御之。”对于刘备的到来刘表是欢迎的,不但以“上宾礼待之”,而且还给刘备提供了部分兵力,镇守荆州的北大门---新野。也就是说在事实上,刘表允许刘备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军事实体在荆州生存。起初刘备对刘表临危扶持还是非常感激的,表现也是非常买力。献帝建安七年(公元202年)刘备还在博望打了一个漂亮仗,既为自己的生存也为刘表荆州的稳定立了一大功。不过,处在四战之地的荆州,刘备也一直没有忘记替自己打算。引起了刘表的警觉。“表疑其心,阴御之。” 原因何在呢?大概有三个:
第一是“刘表礼焉,惮其(刘备)为人,不甚信用”。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源还是在刘备身上。之前刘备虽然以“弘毅宽厚”著称,但是一路坎坷,依吕布、投曹操、奔袁绍,给人的感觉就象“三姓家奴”吕布一样,为人不被信任。程昱就曾经对曹操说过:“观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终不为人下,不如早图之。” 郭嘉也说过:“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张飞、关羽者,皆万人之敌也,为之死用。嘉观之,备终不为人下,其谋未可测也。古人有言:‘一日纵敌,数世之患。’宜早为之所。”想必刘备的这种印象也给刘表造成了影响,再加上刘表本人“虽外貌儒雅,而心多疑忌”,对刘备产生怀疑也是一件正常的事情。郭嘉所言:“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正是刘表心态的真实体现。
第二是“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来到荆州以后,刘备利用各种方法迅速扩充自己的实力。这其中包括了“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招揽了徐庶等在野名士,同时还争取极力荆州本地官员。象伊籍之类的荆州官员也成为了刘备拉拢的对象;另外,刘备还采纳了诸葛亮的主张,用清查“无籍”的名义迅速扩充了自己的军队数量。显然,刘备的举动是想从一个军事实体变成为一个政治实体,按现在的话说就是打算另立中央,这当然是刘表所不能容忍的。
综合以上两种记载,《三国志》和《后汉书》中都提到的“刘备奔表,表厚待之,然不能用”及“刘备自袁绍奔荆州,表厚相待结而不能用也”应该是历史的真实。既然如此,刘表就不可能会象《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注引《英雄记》中提到的“表病,上备领荆州刺史。”这种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事情不是象刘表这样的政治人物做出来的。也就是说:《英雄记》中的记载是错误的,不可能发生的。
二. 刘备和刘表部下的关系
关于这个问题,史料中没有一个明确的记载,但是在《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注引《世语》中倒是有一个这样的记载:
(刘表)曾请备宴会,蒯越、蔡瑁欲因会取备,备觉之,伪如厕,潜遁出。所乘马名的卢,骑的卢走,堕襄阳城西檀溪水中,溺不得出。备急曰:“的卢:今日厄矣,可努力!”的卢乃一踊三丈,遂得过,乘桴渡河,中流而追者至,以表意谢之,曰:“何去之速乎!”
这个故事的戏剧色彩太浓,很难说清楚是真是假,但是有一点倒是可以肯定的:刘备和刘表部下的关系的确不怎么样。究其缘由,主要和双方在对待曹操的态度大相径庭有关。刘备对曹操,那真是不共戴天,刘备的一生基本上都在和曹操对抗。而荆州这一班刘表的手下对待曹操,基本上可说是推崇倍至。《三国志•魏书•刘表传》中记载了两个例子
太祖与袁绍方相持于官渡,绍遣人求助,表许之而不至,亦不佐太祖,欲保江汉间,观天下变。从事中郎韩嵩、别驾刘先说表曰:“豪杰并争,两雄相持,天下之重,在于将军。将军若欲有为,起乘其弊可也;若不然,固将择所从。将军拥十万之众,安坐而观望。夫见贤而不能助,请和而不得,此两怨必集于将军,将军不得中立矣。夫以曹公之明哲,天下贤俊皆归之,其势必举袁绍,然后称兵以向江汉,恐将军不能御也。故为将军计者,不若举州以附曹公,曹公必重德将军;长享福祚,垂之后嗣,此万全之策也。”表大将蒯越亦劝表,表狐疑,乃遣嵩诣太祖以观虚实。嵩还,深陈太祖威德,说表遣子入质。表疑嵩反为太祖说,大怒,欲杀嵩,考杀随嵩行者,知嵩无他意,乃止。
作为刘表手下的主要谋士---韩嵩、刘先,对曹操都是赞赏有加,极力规劝刘表归顺曹操,只是因为与刘表“欲保江汉间,观天下变”的原则相冲突,所以未能如愿。
初,表及妻爱少子琮,欲以为后,而蔡瑁、张允为之支党,乃出长子琦为江夏太守,众遂奉琮为嗣。琦与琮遂为雠隙。越、嵩及东曹掾傅巽等说琮归太祖,琮曰:“今与诸君据全楚之地,守先君之业,以观天下,何为不可乎?”巽对曰:“逆顺有大体,强弱有定势。以人臣而拒人主,逆也;以新造之楚而御国家,其势弗当也;以刘备而敌曹公,又弗当也。三者皆短,欲以抗王兵之锋,必亡之道也。将军自料何与刘备?”琮曰:“吾不若也。”巽曰:“诚以刘备不足御曹公乎,则虽保楚之地,不足以自存也;诚以刘备足御曹公乎,则备不为将军下也。愿将军勿疑。”太祖军到襄阳,琮举州降。太祖以琮为青州刺史、封列侯。蒯越等侯者十五人。越为光禄勋;嵩,大鸿胪;羲,侍中;先,尚书令;其余多至大官。
从这段记载中分析,基本上刘表的主要部属都极力劝刘琮降曹。这其中也包括了刘表的妻弟蔡瑁及外甥张允等刘表的家族力量,所以刘琮才迅速投降曹操。
以上的例子可以告诉我们:就算刘表有心让荆州,也过不了部下和家族这一关,很可况刘表自己也对刘备很不信任,所以这也可以证明:《英雄记》中的记载是错误的。
三.刘备与刘琦、刘琮的关系
前面已经提到:在立嗣的问题上,荆州内部大小官员和各种政治势力产生了分歧。包括刘表的后妻、刘表的妻弟蔡瑁及外甥张允、荆州的主要谋士蒯越等主要部下都是支持刘琮的。刘表本人的态度如何呢?
二子:琦、琮。表初以琦貌类于己,甚爱之,后为琮娶其后妻蔡氏之侄,蔡氏遂爱琮而恶琦,毁誉之言日闻于表。表宠耽后妻,每信受焉。又妻弟蔡瑁及外甥张允并得幸于表,又睦于琮。而琦不自宁。(见《后汉书•刘表传》)
既然从内到外都是选择刘琮,那么刘琦的支持者又是谁呢?笔者推测,在刘琦的背后极有可能是刘备势力的支持。史料上有一段这样的记载:
(刘琦)尝与琅邪人诸葛亮谋自安之术。亮初不对。后乃共升高楼,因令去梯,谓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而入吾耳,可以言未?”亮曰:“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居外而安乎?”琦意感悟,阴规出计。会表将江夏太守黄祖为孙权所杀,琦遂求代其任(同上)。
很明显,刘备和诸葛亮参与了刘表立嗣之争。为什么他们要参与刘表的家事呢?是不是刘琦有什么过人之处呢?史料没有记载。倒是曹操对刘表的两个儿子有一个评价:“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兒子若豚犬耳!”一句话,都不怎么样!笔者认为:极有可能是刘备和诸葛亮一早就商量好了,准备让后刘表时代的荆州进行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所以才积极参与此事。现代亦有学者对诸葛亮献策的动机表示怀疑:如果刘琦确实是听了诸葛亮的意见自求外任的,那实在不是什么好主意。这就象袁绍的长子袁谭被外任青州刺史一样,一旦离开,便失去了与其弟弟争夺州牧的机会和可能。这一点,以诸葛亮之智应当是非常清楚的。这会不会是诸葛亮、刘备别有用心,有意促成刘琦外出,加速激化刘氏兄弟二人之间的矛盾,最终分裂荆州势力?笔者认为这番分析十分有理。刘琦外出担任江夏太守,虽然失去了与弟弟争夺州牧的机会和可能,但是却变成了握有重兵的封疆大吏,势力自然提高不少,这反而给了刘表及其一班手下的担心,因此才会出现《典略》中的一段故事:
表疾病,琦还省疾。琦性慈孝,瑁、允恐琦见表,父子相感,更有托后之意,谓曰:“将军命君抚临江夏,为国东藩,其任至重;今释众而来,必见谴怒,伤亲之欢心以增其疾,非孝敬也。”遂遏于户外,使不得见,琦流涕而去。
之前的刘琦是求自安而离去,而现在却是不顾危险主动省疾,反而让蔡瑁、张允等人不得安宁。从最终的结果看,刘琦也的确站在了刘备、诸葛亮的一边来对抗曹操。显然刘琦外任后最大的受益者是刘备和诸葛亮。
刘备、诸葛亮与刘琮的关系如何呢?史料上没有明确的记载。不过通过上面的分析得知:既然刘备和刘琦处于同一阵线,自然刘备、诸葛亮与刘琮的关系也就是对立面。《资治通鉴》中有一段记载就很能说明问题:
时刘备屯樊,琮不敢告备。备久之乃觉,遣所亲问琮,琮令官属宋忠诣备宣旨。时曹操已在宛,备乃大惊骇,谓忠曰:“卿诸人作事如此,不早相语,今祸至方告我,不亦太剧乎!”引刀向忠曰:“今断卿头,不足以解忿,亦耻丈夫临别复杀卿辈!”遣忠去。乃呼部曲共议,或劝备攻琮,荆州可得。
刘表去世,刘琮都不敢告诉刘备。着说明什么?刘琮对刘备有戒心。刘琮担心什么?无外乎是政治立场不同,双方处于不同阵营。
四.荆州的外部形势
当时曹操已经挥兵南下,荆州北部面临强大的军事压力。而在北部抵御曹操的主要军事力量就是刘备集团。荆州南部的主要防御力量就是刘琦(这也就是蔡瑁、张允等人所说的“抚临江夏,为国东藩,其任至重“),江东孙权因为同刘表有杀父之仇,所以一直以来就同刘表进行了常年的战争。此时的荆州可谓是内忧外患,险象重重。可是由于刘表在立嗣的问题上的失误。造成了内部的不稳定,加上刘备或明或暗支持刘琦,随时都有发生整个荆州形势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为了保证刘备能够全力应付曹操,同时避免出现二人联手对付刘琮的局面,刘表必须作出某种姿态来安抚刘备。那么,刘表采用了什么办法来解决内部矛盾,从而达到稳定内部局势的目的呢?
五.刘表让荆州的真假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注引《魏书》曰:“表病笃,托国于备,顾谓曰:“我儿不才,而诸将并零落,我死之后,卿便摄荆州。”备曰:“诸子自贤,君其忧病。”或劝备宜从表言,备曰:“此人待我厚,今从其言,人必以我为薄,所不忍也。”
按照这个记载,刘表想出来的办法就是托国。但是,这个记载是真是假呢?裴松之在为此传作注后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臣松之以为表夫妻素爱琮,舍适立庶,情计久定,无缘临终举荆州以授备,此亦不然之言。”笔者认为:裴松之的评论只说对了一半。所谓“表夫妻素爱琮,舍适立庶,情计久定”的确是事实,但是刘表“临终举荆州以授备”之言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因为这是刘表所玩弄的一个政治托辞。
前面提到的刘备与刘琦、刘琮的关系,刘表不会看不出来。所以,为了避免自己死后出现骨肉相残,刘表特意在病重期间召见刘备,用这种特殊的方式来警告刘备。
荆州严峻的的外部形势也是促使刘表托孤的原因。为了保证刘备能够全力应付曹操,避免出现二人联手对付刘琮,刘表必须作出某种姿态来安抚刘备。所以才会出现所谓的“刘表让荆州”的故事。但是其主要的意图并不是让刘备领荆州牧,而是让刘备照顾自己的两个儿子。这一点,宋人司马光经过对史料的认真甄别,在《资治通鉴》中采用了裴注《汉魏春秋》中的记载,让“刘表托孤”的故事更加符合历史的真实:
或劝备攻琮,荆州可得。备曰:“刘荆州临亡托我以孤遗,背信自济,吾所不为,死何面目以见刘荆州乎!”备将其众去,过襄阳,驻马呼琮;琮惧,不能起。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备。备过辞表墓,涕泣而去。
《资治通鉴》中所指的“刘荆州临亡托我以孤遗”,意思是:
刘表在临死的时后,把孤儿刘琮托付给我,请我代为照顾。笔者认为:这个记载应该更加符合当时历史条件下刘表真实的内心世界。刘表的确没有打算让荆州给刘备,但是又不得不找出一个话题来吸引刘备确保荆州及自己两个儿子的平安。
综上所述,笔者对所谓“刘表让荆州“的看法是:《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注引《英雄记》中“表病,上备领荆州刺史。”的记载是不符合历史真实的,因为这其中的漏洞、疑问太多;而“刘表托孤”的可能性很大,虽然动机不同,但却与刘备的“白帝城托孤”的意思没有什么两样,都是为了保证自己的儿子能够平稳的继承自己的位置,同时寄希望于被托孤者能够理解自己的一番苦心。而所谓的“临终举荆州以授备”只不过是玩弄的一个政治托辞而已。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老不看三国
睢阳侯光禄大夫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7
功绩
381
帖子
1929
编号
39253
注册
2005-5-19
#2
发表于 2006-7-5 15:01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海滩兄篇篇精彩!
分析的还是有道理的!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煮酒尚熟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85
编号
8423
注册
2004-6-17
#3
发表于 2006-7-5 21:15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通鉴里赤壁战前的鲁肃对形势的分析中曾说过刘表和刘备,大概是刘表新亡,二子不协,军中诸将各有彼此。(记不清了,老早背的,忘了)。而且其中特别谈到说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刘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这段描写与海滩前面说的,刘表想托刘备辅佐好象有出入。
但是刘备仁义的形象倒是真的,想赤壁战前曹操治水军八十余万会猎于吴是何等的气势,而孙权联合当时快要被灭的刘备又是什么用意?是孙权要攒人气的手段。刘备当时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无处可走要投吴巨这个小军阀,但是被好心的鲁肃牵线联合了孙权。而刘备的无耻也在刘孙当时不平等的外交上显示出来了。诸葛亮在柴桑的一番话说引经据典,把刘备当田横来比,说什么帝室之胄。人家田横是正经的帝王家,你刘备,买草鞋草席的有什么资格吹?而且把关羽水军精甲和刘琦的兵加起来都不到两万,实在没有什么面子去鼓吹的,还要威胁孙权,够戗的。
刘备觊觎荆州也是事实的。刘表不能给他的,他就靠自己来赖。林俊杰的:明偷暗夺的摸,应该用在他身上。刘备靠战争发了财,但是孙权有把他当作了什么呢,盟友吗?不是,联盟是鲁肃促成的。孙权压根看不起刘备的。通鉴里前面说刘备枭雄,后面到了孙权周瑜谈话时,台词就变成了老贼徒忌二袁吕布公孙瓒耳,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故于老贼势不两立。这数雄只中根本没有刘备,也许是刘备的军事势力连三姓家奴都不如,也许是孙权仅仅是利用了刘备的威信,挟人气以拒北方。
但是刘备赢了,跟在周瑜后面出了些小力,得到了梦寐以求的荆州。大概刘表在天之灵看到刘琮赐死,刘琦归备,刘备霸有荆州的局面时,也难于瞑目了。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加隆
组别
校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1
功绩
11
帖子
453
编号
13545
注册
2004-7-26
#4
发表于 2006-7-11 23:4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也觉得可以是个托辞,像刘季玉这种傻儿都不让,何况疑心重的景升呢,但是当时荆舟确实危在旦西,要是刘备不帮忙肯定刘表的基业就毁了,但是刘备如果帮助小刘琮打赢了曹操,估计得让刘琮把江陵分给他,天无二日,民无二主,荆州二个主不可能吧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karela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6
编号
43090
注册
2005-7-13
#5
发表于 2006-7-17 01:41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刘表托孤”的可能性很大,虽然动机不同,但却与刘备的“白帝城托孤”的意思没有什么两样“
托孤给刘备?既然楼主已经分析出刘表与刘备的关系,洞察了刘备的”狼子野心“,再托孤给他,是否不合情理?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arrowblue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7
帖子
1675
编号
25044
注册
2004-11-19
#6
发表于 2006-7-31 17:4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刘琮投降后没有被杀死,而是当了比较大的官,虽然没什么实权,也还过得不错
被于禁杀死是罗贯中胡编乱造的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hob920507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4
编号
76387
注册
2006-7-22
#7
发表于 2006-8-9 07:0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上次看易中天品三国说:让荆州是试探刘备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刘凤凯
(左将军)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
编号
80263
注册
2006-8-25
来自
江西景德镇
#8
发表于 2006-8-25 06:3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7 hob920507 的帖子
表昭告天下以备辅棕,若备取而代之,则是失信与天下.所以纵然刘备有取而代之意亦不敢为,赤壁之战后,刘备得荆州4郡只所以未称荆州牧,也是表之后奇在,奇死后,刘备才以表之弟代理荆州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死不悔改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7
编号
37000
注册
2005-4-17
#9
发表于 2006-8-25 09:2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刘表的死就宣告了其一族离退出军阀的时代不远了,无论刘表是否有让过荆州,似乎内外条件都不能促成
刘备来接管.楼主已经详细说明了.至于琦、琮后来的际遇...倒是刘琦望父痛哭实在另人觉得无奈.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轩辕史话
> 炎黄春秋
> 我思我在
> 法律探讨
> 三国史话
春秋文艺
> 古典小说
> 诗词歌赋
> 现代文艺
> 韦编三绝
> 对联雅座
> 滴翠亭
> 藏经阁
> 双七钟社
> 笑书神侠
> 辕门射虎
> 虎帐点兵
游戏人生
> 同人战棋手游
> 三国戏英杰传
> 三国鼎立
> 轩辕公会
> 三国志12
> 英雄史诗
> 运筹帷幄
> 人间五十年
> 步步为营
> 游行天下
> 游戏贴图
轩辕工作室
>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
> 豪华曹操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
> 大一统演义
> 曹操传MOD作品交流
> 东吴霸王传
> 封神英杰传
> 杨家将
> 吕布传
> 三国无双战略版
> 北宋志·赵匡胤传
> 战旗春秋
> 曹操传MOD制作交流
> 金庸群侠传MOD交流
> 风华录
> 设计与修改
怡情岁月
> 影音经典
> 动漫先锋
> 绘画摄影
> 情感轩辕
> 衣食住行
> 体坛动力
> 谈股论金
> 水泊轩辕
参政议政
> 迎宾阁
> 鸿胪寺
> 登闻鼓
> 监造府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0 07:4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235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