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中国崛起的战略问题4:2.宗教建设
性别:未知-离线 charlemagne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3
编号 57118
注册 2006-1-9


发表于 2006-2-6 10:5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二:宗教建设
(一):宗教的产生
1.中国宗教
为什么中国没有产生占统治地位的宗教呢?
中国是人创造了神,创造了世界
盘古的传说——天地开辟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
《艺文类聚》卷----引《五运历年纪》
     天气蒙鸿,萌芽兹始,遂分天地,肇立乾坤,启阴感阳,分布元气,乃孕中和,是为人也。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氓。
《绎史》卷----引《五运历年纪》
     盘古之君,龙首蛇身,嘘为风雨,吹为雷电,开目为昼,闭目为夜。死后骨节为山林,体为江海,血为淮渎,毛发为草木。
《广博物志》卷九行《五运历年纪》
     昔盘古氏之死也,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秦汉间俗说:盘古氏头为东岳,腹为中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先儒说:盘古氏泣为江河,气为风,目瞳为电。古说:盘古氏喜为睛,怒为阴。吴楚间说:盘古氏夫妻,阴阳之始也。今南海有盘古氏墓,亘三百里,俗云后人追葬盘古之魂也。桂林有盘古祠,今人祝祀,南海有盘古国,今人皆以盘古为姓。盘古氏,天地万物之祖也,而生物始于盘古。
《述异记》卷上

     在宇宙空间中飘荡的大黑团乃是浑沌身体所化,因而在这个大黑团中浑沌的精灵不死,那精灵聚汇在这大黑团正中悄悄地孕育,也不知道孕育了多少万年,终于孕生出了一个人――盘古。盘古在大黑团中吮吸着营养哺育自己,生长在黑团之中就象生长在母腹中的婴儿一般。不仅如此他还象婴儿一样整日眯缝着眼睛在大黑团的母腹中呼呼酣睡,好似婴儿躺在母腹中那样放松,睡得那般香甜。
     就这样这小盘古在黑团中生长,由小变大。转眼又是千百万年过去,他终于由一个娃娃样的婴儿长大成了一位硕大的巨人,身体成熟起来。身体的成熟使巨人盘古倏然睁开了一直眯缝着的睡眼,但由于他眼前尽是雾状的浑沌黑暗,所以他睁开眼来却也是什么都看不到。盘古睁眼看不到光明和事物,以为眼刚睡醒,便用手把眼睛揉了又揉。然而尽管他把双眼揉了数次,但由于呈现在他面前的依然是漫无边际的雾状浑沌黑暗,他还是什么也看不见。巨人盘古看不到东西和光明禁不住恼怒起来,他恼怒自己的面前为什么只有雾状浑沌黑暗,而没有耀眼的光明绚丽世界?恼怒使他跃将起身,一边大喊大叫他要光明,一边狂跳乱撞以冲破这黑暗的世界。
     盘古就这样喊啊叫啊跳啊撞啊,也不知道喊叫跳撞了多少年月,他的喊叫跳撞之声终于冲出浑沌黑团,传到了端坐在天宫灵宵宝殿玉皇大帝的耳中。玉皇大帝闻听心喜,随手抓起一把板斧,倏地向身处在黑团浑沌之中的巨人盘古抛了过去。巨人盘古正在黑团浑沌中喊叫跳撞,随着板斧向他飞来他的眼前突然闪现出一丝光明。正跳的盘古突见光明心中一惊,猛然伸手向那光明摸去,恰好抓住不知那来的斧柄。盘古出手摸向光明却抓住了一把斧柄心中更奇,他急低头看手中所抓究为何物?低头一看手中所抓竟是一把板斧,真个更奇,这板斧来自何处?但不管这板斧来自何处,盘古都看到他手中此刻确确实实抓住了一把板斧,因而禁不住心中一阵大喜过望道:“好,好!有了这把板斧,我非用它砍开这团浑沌黑暗,辟出一个光明的世界不可!言毕,他即刻用力挥动手中板斧,振臂向面前的雾状浑沌黑暗猛劈过去。
     盘古这一板斧着实劈得厉害,但见他刚刚一板斧劈将下去,就听到轰隆隆一声天山脚地裂般的巨响,随之便见周围的雾状浑沌黑暗即刻被砍开一条缝来,从那条缝隙中射来了璀灿耀眼的光明。盘古见之心中大喜,即刻手挥板斧口中高喊连声欢呼起来。然而盘古的欢呼之声未落,便又见到他刚才一板斧劈开的那道透来光明的狭窄缝隙,由于上部雾状浑沌黑暗用力下压,已是越来越窄,欲要合拢起来,那刚刚闪现的一线璀灿耀眼光明,也欲随着那砍开缝隙的弥合就要消失了去。盘古睹之心中大惊,急弃手中板斧于地,随之举起双臂嗨地吼叫一声,便把上部正往下压的雾状浑沌黑暗向上用力举将开来,方才使得那条刚被砍开的缝隙没有弥合起来,那从缝隙中射来的璀灿光明没有消失。
    然而,盘古虽将上部下压的雾状浑沌黑暗举将了上去,保证了他用板斧砍开的缝隙,赢得了从缝隙中射进的璀灿光明,但他高举的双臂却沉重地感受到了上部雾状浑沌黑暗向下的巨大压力。由此他知道如若自己将上举的双臂放将下来,上部雾状浑沌黑暗就会再压将下来。将他砍开的那条缝隙弥合在一起而消失。因而他不敢将上举的双臂放将下来,而一直用力将双臂向上举着。就这样盘古用力向上伸举双臂,使得他的浑身骨骼象竹笋拨节一样咯嘣嘣日夜作响,这响声使他的骨骼一日日生长,随着其骨骼的一日日生长他浑身的肌肉也生长不息。盘古的身躯于是每天长高一丈。也就把他用板斧砍开的狭窄缝隙每日加高一丈,如此十万八千年过去,盘古身长十万八千丈,被他用板斧砍开的缝隙,便上下相距到了十万八千丈。
      至此,盘古眼见缝隙上下相距已经十分遥远,不会再合拢在一起,方才放心地向上向下仔细看视。盘古向上部原先的雾状浑沌黑暗一看,只见先前的雾状浑沌黑暗,已经全部变成了湛蓝透明的天空。随后他又向脚下原先的雾状浑沌黑暗看去,只见那先的雾状浑沌黑暗,已经全部变成了沉厚的黄褐色大地。盘古看着这无边无涯极厚极厚的黄褐色大地,和那湛蓝湛蓝的无垠天空,只见光明万里,黑暗隐去,禁不住心喜万分,高兴得禁不住一阵哈哈哈放声笑将起来。
     由于盘古眼见自己开出了高天辟出了厚地高兴至极,因而高兴得大笑不止。但见他一阵常笑不停,竟然由于笑的时间过长,一口气缓将不过来倏然间神崩力溃,使得他高大的身躯,顿然间摧山倒壁般扑通一声摔倒在了地上,从此再也站不起来,就这样盘古大神倒下死去了,但他倒下死的壮烈,因为他开创了开天辟地的宏伟业绩。盘古大神就这样倒下死去了,但他又没有死,但见他倒下的身躯突然间又迸射出万道金光,随着金光的射出其身躯的每一个部位,都动变起来。
    他的左眼睛,在动中飞向了东天,变成了一轮金光灿烂的太阳,悬挂在东方照亮着乾坤天地。他的右眼睛,在动中飞向了西天,变成了一轮银光柔和的月亮,与悬挂东天的太阳遥遥相对。他嘴里呼出的气流,在一片呼啸声里,变成了化育万物的和煦春风。变成了天空中蒸腾的云雾,变成了浓云里瞬息万变的闪光,变成了震耳欲聋的惊雷。他的头发和胡须纷飞四面八方,在高山大川丘岭之上,变成了稠密的树林如茵的芳草缤纷的鲜花。他的汗珠,噼噼叭叭迸飞向天际,变成了缀满蓝天的晶亮星斗。他的四肢蠕动生长,变成了拔地冲天的五岳高山。他的筋络蠕动延伸,变成了四通八达的道路。他的血液四溢流淌,变成了奔腾不息的千江万河。他的牙齿和骨骼飞散开来,变成了闪光的金属,洁白的美玉,晶莹的珍珠,美丽的玛瑙,变成了地下无穷的宝藏。他的唾液漫天飞洒,变成了滋润万物的甘霖......
     盘古开天辟地创造世界的神话历史流传久远,传播范围又极为广泛。早在西汉初年就有流传,但具体记载盘古特别是有准确地点的当属三国时期吴国人徐整的《五运历年记》。不仅在中原地区广为流传,而且在我国北至黑龙江的漠河,南达两广,西至甘肃,西南的苗、瑶、土家、畲、侗、壮、布依、仡佬、傈僳、白、彝族,在东北满、朝鲜、赫哲、鄂温克民族中也有流传;在世界各民族的神话故事中,也有类似母题的传说故事。然而,就全国各地的关于盘古神,就其广泛性和系统性来说,只有泌阳县盘古山附近的神话传说故事丰富,而且从唐代在盘古山就有盘古庙,自古以来荆、襄、淮、汉地区的群众就有祭祀盘古神像的民俗。除盘古山的盘古庙以外,在山周围30平方公里内,还广泛分布着与盘古有关的盘古墓、八子山、盘古磨、磨山、石狮子、石箱子、盘古井、百神庙等胜迹,构成了一套完整的有关盘古文化的系列神话故事。
盘古文化中创世神话的母题在中国的深根,直接启示了中国古代天文学中“浑天说”宇宙模型理论的创立,给古代天文学家制作“浑天仪”和观测计算天文现象的方法带来了灵感。这些天文学理论和方法在当时的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从发生盘古神话的故事,到汉墓石砖汉画,直到东汉时期浑天仪的产生,都发生在南阳地域,浑天说与现代天文学中的“天球”概念及球面天文学相接近。从盘古开天神话的母题“宇宙卵”到《易经》、《周易》,古人把宇宙众多复杂的万物万事,按阴阳分为两类。《周易》是以八卦为主体 ,以六十四卦书为经书,以信息预测而闻名,以其宝贵的科学价值而流传至今;以深奥的科学理论而为世人所重视。1770年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由八卦悟出二进制,奠定了计算机的数学基础。1960年生物学家受八卦启发而发现了生物遗传密码。《黄帝内经》有“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有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宇天气”。从而悟出我国最早的医学。
而且只有中国的神话可以由人或动物修炼成神或仙,其它各国的神话均无此传说,如白蛇传。南宋初年,家住杭州过军桥珠儿巷(今鼓楼附近)有一青年店伙计名叫许仙(也有叫许宣的),在一年清明时节,去灵隐附近上坟。归来时遇到急雨,就在断桥雇船回家。这时,由千年白蛇修炼而成的白素贞与青蛇修炼而成的小青儿,化作主婢两人邂逅许仙。白素贞相中了许仙,要求搭船回家。许仙答允了她。到涌金门上岸时雨仍不停,许仙将伞借给她们主婢俩,自己冒雨回店。次日,许仙如约到白家取伞,受到白素贞的盛情款待,终于由小青儿从中说合,两人成了婚。婚后不久,他们迁居镇江,开了一家药铺,夫妻生活十分美满。
不料镇江金山寺主持法海,他知道了白素贞的来历,以为江南佛地,不能容妖孽栖身,就借登门化缘之名,挑拨许仙与白素贞的关系。在法海的诱使下,许仙让白素贞在端午节饮下了雄黄酒,发现白素贞醉后露出白蛇原形,受惊昏倒。白氏醒来不顾千难万险上仙山盗取仙草救活了许仙,但许仙病愈后,又受法海挑唆,上金山寺还愿。法海要他出家,并软禁了他。白素贞前去索夫,百般哀求,反遭辱骂。她与小青儿无奈,就发动了虾兵蟹将,将长江水倒灌,水漫金山;法海求来天兵天将抵挡。双方一场苦战后,白素贞败回杭州。这时,许仙趁乱也逃回杭州,与白、青俩在“断桥相会”。未几,白素贞生下男孩取名许仕林,在喜庆满月时,法海赶到,他祭起金钵,把白素贞镇压在西湖雷峰塔下,宣称要待到塔倒才许她重见天日。在“合钵”时逃走的小青儿,后在深山修炼多年,学得一身法术,终于推倒雷峰塔,救出白蛇,一起升天而去;而被打败的法海,无处藏身,最后只好躲进蟹壳。至今人们在吃螃蟹时,壳里面有个“蟹和尚”,据说就是法海和尚。再如八仙传说、妈祖传说等,均是修炼成仙。
2. 伊斯兰教创造世界
「安拉」是太陽、地球、行星和众星体的创造者。
宇宙的一切是完善和有秩序的。那是因為「安拉」创造了宇宙,並且把一切安置在适当的地方。
安拉是怎樣创造宇宙的?
近年來,科学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現。这个重要的发现是:宇宙在未形成之前,那里甚麼都沒有。沒有土地、 沒有空氣、沒有水、並且沒有星体;甚至沒有空間。在這真空裡面,只有一點。这个細小得連肉眼也難以看得見。很多物質被緊壓在這點裡面。然後 , 在瞬息間,這一點爆炸了。當爆炸時,被緊壓在裡面的所有物質四散飛濺。之後,這些微小的物質首先結合形成了原子,然後從那些原子形成了星體、我們的太陽、地球和其他的行星。科學家稱這次爆炸為「大轟隆」。宇宙的一切是在這次「大轟隆」中產生的。
安拉是「大轟隆」的製作者,也是在「大轟隆」之後,將這個空間內的物質碎片重組的編排控制者。將這些碎片重組起來,祂就成為太陽、地球、行星和眾星體的創作者。當安拉想要任何事情發生時,祂只需發施命令:「發生」;那事物就立即開始存在。安拉是優越的,也是最強的。祂有足夠的力量做任何事情。當祂想要甚麼,就能立刻創造它。:
《古蘭經》是安拉給我們的啟示,通過啟示,安拉讓我們認識祂和祂的造物。從《古蘭經》和聖訓 (穆罕默德聖人的言行錄)中,我們可以找到所有問題的解答。例如,我們會問:「安拉是怎樣創造天地萬物的?」安拉在《古蘭經》中回答我們說 :「祂是天地的創造者,…祂曾創造萬物,祂是全知萬物的。」(古蘭經 6:101) 『衪是天地的創造者....』(古蘭經 42:11)
安拉,萬物的創造者,完美地創造了所有人類,並在祂的啟示中告訴人們要思考有關這件事:
『人忘記了嗎?他以前不是實有的,而我創造了他 。』(古蘭經19: 67)
在“伊玛尼”的内涵中,口舌承认,心灵诚信,身体力行,安拉居於最高的地位。《古兰经》明确称颂∶“你说∶他是真主,是独一的主;真主是万物所仰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charlemagne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3
编号 57118
注册 2006-1-9


发表于 2006-2-6 11:0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他没有生産,也没有被生産;没有任何物可以做他的匹敌。”《古兰经》(112)天地万物日月星辰,至於人类,莫不由全能的真主所造化,人爲万物之灵,就应当信仰独一无二的真主,凡天下之物有两种,即有形的,无形的,有形之物以形色方位见之。无形之物以踪迹理想推之,如风是无形的物,人不能见它的本体,但见草木摇动,就知有风了;又如每年的春,是无方位的,人不能见它的本体,但见草木萌发,就知道春天来了,此是身外的物;身内的物如∶命是无形色的,无方位的物,人不能见它的本体,知我是、能听、能言、能动、能食、能饮,就知道我身体有命,是真主造化的我们都知道确实是有的,但不能看见本体。我们参想天地之造化,就知道必有一造化大地万物的真主,若无造化的主,则天地万物从何来,日月星辰谁安排,千座名山谁造化,万道江河何人开,先天後世谁执掌,生死寿夭谁掌管,安拉说∶“他曾创造了死和生,以便他考验你们谁的作爲是最优美的”《古兰经》(六七∶二)又说∶”赞颂真主,超绝万物!一切事务的主权都在他的掌握之中,你们只被召归於他。”《古兰经》(三六∶八三)人们认识真主是利用客观事物来证实,科学判断的推理认识。真主的存在,不是人类客观上决定的事情。真主是超时间、超空间的,绝不以人们的意志爲转移。让我们信仰永恒的、至大的慈悯人类的养主吧!
    真主把人类造化在地球上﹐创造了各种生活条件使人类有了一个安宁的居所﹐繁衍生息﹐发展文明﹐组织家庭和社会。  真主对人类的一切恩惠﹐安全应当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人类不得安全﹐哪里还有什么生存的场所﹖   。《古兰经》说﹕“真主曾为饥荒而赈济他们﹐曾为恐怖而保护他们。”(106﹕4)   先知穆圣说﹕“谁在一天中全家安全﹐身体健康﹐有充足的饮食﹐他如同拥有了全世界。”《提尔密济圣训集》  人类是真主在大地上设置的“代治者”(古兰经﹐2﹕30﹔11﹕61)﹐赋予人类重大使命﹐任何其它创造物﹐如精灵和山河﹐都没有这样的能力承担这个使命。
   
3.圣经《创世记》
基督徒都相信的记载。起初神创造天地,神依祂意旨在六日(六个晨昏,或译为六个阶段时期)分别设立昼和夜、海和地、植物、日月星辰、鱼和鸟、畜类,并照着祂形像和样式造人;天地万物都造齐后,神赐福安息的第七日为‘圣日’ 。  以下是圣经原文:   
      起初神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 渊面黑暗。 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
    神说: 要有光, 就有了光。神看光是好的, 就把光暗分开了。神称光为昼, 称暗为夜, 有晚上, 有早晨, 这是头一日。
     神说: 诸水之间要有空气, 将水分为上下。神就造出空气, 将空气以下的水、 空气以上的水分开了, 事就这样成了。神称空气为天, 有晚上, 有早晨。 是第二日。
     神说, 天下的水要聚在一处, 使旱地露出来. 事就这样成了. 神称旱地为地, 称水的聚处为海. 神看是好的. 神说, 地要发生青草, 和结种子的菜蔬, 并结果子的树木, 各从其类, 果子都包著核. 事就这样成了. 於是地发生了青草, 和结种子的菜蔬, 各从其类, 并结果子的树木, 各从其类, 果子都包著核. 神看著是好的. 有晚上, 有早晨, 是第三日.
     神说, 天上要有光体, 可以分昼夜, 作记号, 定节令, 日子, 年岁. 并要发光在天空, 普照在地上. 事就这样成了. 於是神造了两个大光, 大的管昼, 小的管夜. 又(.造.)众星. 就把这些光摆列在天空, 普照在地上. 管理昼夜, 分别明暗. 神看著是好的. 有晚上, 有早晨, 是第四日.
     神说, 水要多多滋生有生命的物, 要有雀鸟飞在地面以上, 天空之中. 神就造出大鱼和水中所滋生各样有生命的动物, 各从其类. 又造出各样飞鸟, 各从其类. 神看著是好的. 神就赐福给这一切, 说, 滋生繁多, 充满海中的水. 雀鸟也要多生在地上. 有晚上, 有早晨, 是第五日。
     神说: 地要生出活物来, 各从其类. 牲畜, 昆虫, 野兽, 各从其类. 事就这样成了. 於是 神造出野兽, 各从其类. 牲畜, 各从其类. 地上一切昆虫, 各从其类. 神看著是好的. 神说, 我们要照著我们的形像, 按著我们的样式造人, 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 空中的鸟, 地上的牲畜, 和全地, 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 神就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 乃是照著他的形像造男造女. 神就赐福给他们, 又对他们说, 要生养众多, 遍满地面, 治理这地. 也要管理海里的鱼, 空中的鸟, 和地上各样行动的活物. 神说, 看哪, 我将遍地上一切结种子的菜蔬和一切树上所结有核的果子, 全赐给你们作食物. 至於地上的走兽和空中的飞鸟, 并各样爬在地上有生命的物, 我将青草赐给它们作食物.事就这样成了. 神看著一切所造的都甚好. 有晚上, 有早晨, 是第六日. 天地万物都造齐了.
     到第七日, 神造物的工已经完毕, 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 安息了. 神赐福给第七日, 定为圣日, 因为在这日 神歇了他一切创造的工, 就安息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charlemagne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3
编号 57118
注册 2006-1-9


发表于 2006-2-6 11:0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4.阿芝特克天地
墨西哥地区的阿芝特克人,关于的天地来源传说,是Quetzalcoatl 神和 Tezcatlipoca 神扯下宇宙之神 Coatlicue ,而且迅速地,祂的身体变成了大地山河、头发化成了星辰。但Coatlicue 对这样的安排很不高兴,所以常要以人心来献祭。有另一说法是,Tezcatlipoca 惊动巨大水怪而受重伤化成陆地。
5.古埃及神话中创世说和宇宙起源说
古埃及神话中创世说和宇宙起源说流传至今者,多出于祭司的编织或精心的改铸,最典型者属下列五地区:赫利奥波利斯、孟斐斯、赫尔摩波利斯、底比斯、埃斯奈。
     这些神学系统由于源自不同的地区,因而各有特色。但各个系统的创世诸说,均与‘努’──混沌、水渊有关;希罗多德也在《历史》中述说,统一埃及首代王美尼斯在位时期,整个埃及除了底比斯地区外,为一片沼泽。由此可见,埃及的创世神话显然与尼罗河泛滥以及河水退去后生机焕发不无关连。
(1)赫利奥玻利斯的创世说
     据说,宇宙间始而一片幽暗,没有任何生气。大地是无边无际的瀛水,即‘努恩’。水中出现了一个丘阜,于是有了陆地。一朵荷花赫然而现,绽开的花中出现一个婴儿,这便是太阳──拉。初升的太阳驱散黑暗,照亮寰宇。世间逐渐有了生命。
     另有一说,据《死者之书》所述,太阳神拉是生于一巨卵。此卵为巨鸟‘大戈戈通’生于混沌中隆起的丘阜上。
     拉神出生后,没有天,没有地,没有动物,只有水渊‘努恩’,幽暗笼罩于其上。拉神以水渊之土造天和地,天和地空空荡荡,没有众人,也没有群神,拉神便按照自己的模样思于心,于是,诸神相继出世。
     拉神首先从口中吐出两神,即空气──舒和水气──泰芙努特;空气和水气结合,生了天──努特和地──盖布。接着,拉神的眼泪落在地上,人遂生于其泪水。  
     (2)孟斐斯的创世说
     卜塔是孟斐斯的工匠之神,也是世界的创造之神,他是先天地之生而生,在世界还没有发生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卜塔通过‘心’和‘言’获得力量,他以‘心中思之,口中道出’的方法生出创世八神。然后与这八位神祇创造视力、听力、呼吸,以使心有所知;而舌头,它重覆心所构思的事,于是卜塔宣读所有东西的名字,地和天、人、动物、植物相继诞生。
     紧接着,卜塔再以言创造‘卡’(灵魂)。善者给以生,罪者给以死;任何劳作,任何技艺,手之动作,脚之行走,一切器官的运作,无不据心之所思和言之所述而产生。
     卜塔创造一切事物和一切神之后,心满意足,于是,他又造城镇,创立‘诺姆’(古埃及的行政单位,相当于州);为了让人类确立对神的崇拜,他创造了人的知能,命人类祭祀,建立神庙。从此,诸神及‘卡’均聚集在他的周围。
(4)赫尔摩波利斯的创世说
     在最早的时候,世界是一片混沌不明,而后有四对男女神祇出现,他们分别是地──盖布,天──努特,空气──舒,太阳──阿图姆、拉,黑暗──库克和乌特克,无垠──胡赫和哈乌赫特库克。这八位代表“黑暗、深邃、不可知、无边”的自然神,融合在水渊──努恩里,共同创造了世界。
6.日本古事说里面开天辟地里讲
“天神下了一个诏书给依邪那岐命、伊邪那美命两位尊神,要他把那个漂荡的国土,修理坚固,又赐他一根‘天沼矛’。这两个尊神,领了诏书,站在天浮桥的上面,把‘天沼矛’往下面海水里一搅,抽起来的时候,矛尖上的海水,滴了下去,积了起来使成了一个岛,这就叫做淤能碁吕岛。”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charlemagne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3
编号 57118
注册 2006-1-9


发表于 2006-2-6 11:0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但为什么在中国没有形成占统治地位的宗教呢?
人生天地之间, 天地万物,与人的生存紧密联系着。“人”有“人道”,“天”有“天道”。“人道” 就是人的生存之道。“天道”有两层含义,一是天地化生万物的自然之道;一是人出于生存需要而产生的对天地万物的认识所形成的思想体系。人类的幼年时代,对人所赖以生存的天地万物包括对人自身的认识是混沌的。随着人类的进化, 人类社会的形成和进步, 人在认识自身的同时,也逐渐认识了人所赖以生存的天地万物。中华民族早在尧舜时代就对人所赖以生存的天地万物有了明确的认识,“天道”、“人道”已经产生,但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不得不受制于天地,“人道”与“天道”溶为一体。《尚书•虞书•尧典》载:古帝尧“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之后,“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尚书•虞书•舜典》载:古帝舜“受终于文祖,在璿璣玉衡,以齐七政。肆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徧于群神”。这里已叙述了关于人对自身以及对人所赖以生存的天地万物的明确认识,只不过将“人的生存之道”溶于“天道”之中,“人道”与“天道”混然不可分。
人类幼年时代将“人道”与“天道”溶为一体,其标志就是巫觋的存在。“天道”的本质是“历象日月星辰”以及万物变化的自然规律, 幼年时代的人类,只知道它与人的生存紧密相关,由“恐惧”而生“敬畏”,以为是“天地神灵”或“鬼怪”,于是虔诚祭拜。巫、觋便是接事鬼神的人。《说文•巫部》:“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又《见部》:“觋, 能斋肃事神也。在男曰觋,在女曰巫。”巫、觋又统称“巫”,或曰“巫师”。所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为了生存,只有靠“巫师”祓除不祥。
巫师主要是以歌舞事神,其具体活动有祈祷、卜筮、星占,并兼用药物为人求福、却灾、治病。巫师既晓人事又知天命。对“人”来说,他可以行“天道”,传达“皇天”、“上帝”的意志;对“神”来说,他可以行“人道”,娱“神”、驱“鬼”,表达人世间的美好愿望。夏、商、周三代,巫风盛行,不仅民间,朝廷也大兴巫风。《尚书•商书•伊训》云:“制官刑,儆于有位,曰:敢有恒舞于宫,酣歌于室,时谓巫风。”巫师在朝廷不仅以歌舞事神,有些大巫师还辅佐国王治理天下。《尚书•周书•君奭》载:“公曰:君奭,我闻在昔,成汤既受命,时则有若伊尹格于皇天;在太甲, 时则有若保衡;在太戊, 时则有若伊陟、臣扈格于上帝,巫咸乂王家;在祖乙, 时则有若巫贤;在武丁, 时则有若甘盘。”这是周公挽留召公时所讲述的有关商代良相的故事,其中“巫咸乂王家”的“巫咸”,就是商代有名的大巫师,《韩非子•说林下》、《吕氏春秋•勿躬》、《楚辞•离骚》、《史记•殷本纪》均有记载。“巫咸治王家有成”,其子巫贤, 在祖乙时代,继续为王室服务,与其父以及伊尹等,同为商代的圣贤君子。
认为“天”主宰人世间的一切,称“天”为“皇天”、“上帝”,这是“人道”与“天道”溶为一体的又一标志。《尚书•虞书•大禹谟》载:“帝德广运,乃圣乃神,乃武乃文, 皇天眷命,奄有四海,为天下君。”帝尧为什么能“奄有四海,为天下君”?除了“帝德广运,乃圣乃神,乃武乃文”之外,最关键的还是“皇天眷命”,也就是说帝尧“奄有四海,为天下君”是“天”的意志。夏、商、周三代的立国和更替,《尚书》以为完全是“皇天”、“上帝”的安排, 是“天”的意志的表现。
《尚书•夏书•甘誓》载:“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罚。”大禹的儿子启,夺取了大禹在部落联盟会议上推举的继承人伯益的王位,打败了有扈氏,《甘誓》认为这是顺从天的意志。因为有扈氏暴殄天物,轻忽不敬,废弃正朔,虐下背上,获罪于天,天用剿绝其命。启攻伐有扈氏,只不过是敬行天之罚而已!《尚书•商书•汤誓》载:“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汤誓》认为夏桀暴虐,逆天意而行,天命要杀死他,我畏上帝,不敢不往正其罪。汤灭夏是天意, 成汤取代有夏是顺从天意的义举。《尚书• 商书•说命下》载:“昔先正保衡,作我先王,……佑我烈祖,格于皇天。”保衡,即成汤时的贤相伊尹。伊尹助成汤伐夏桀,佐卜丙、仲壬二王,放太甲而相之,其功感通皇天。伊尹的所作所为,体现了“天”的意志,所以能与“皇天”、“上帝”相感通,而成其伟业。《尚书•周书•泰誓上》载:“今商王受,弗敬上天,降灾下民。沈湎冒色,敢行暴虐,罪人以族,官人以世。……皇天震怒,命我文考,肃将天威。”《泰誓上》认为周文王兴兵讨伐商纣王(受),是因为商纣王暴虐无道,使皇天震怒, 周文王受命将天威,以除邪虐。
“皇天”、“上帝”是人类社会的主宰。惩恶扬善,铲除暴虐,是“皇天”、“上帝”对黎民百姓的恩泽。“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亶聪明作元后, 元后作民父母。”如果“作民父母”者,“弗敬上天,降灾下民”,必将受到惩罚。
认为自然灾害以及各种怪异现象是“皇天”、“上帝”不同情感的表达, 这是“人道”与“天道”溶为一体的第三标志。《尚书•夏书•胤征》载:“惟时羲和,颠覆厥德,沈乱于酒,畔官离次,俶扰天纪。遐弃厥司,乃季秋月朔,辰弗集于房,瞽揍鼓,啬夫驰,庶人走。羲和尸厥官,罔闻知,昏迷于天象,以干先王之诛。政典曰:先时者,杀无赦;不及时者, 杀无赦。”羲和, 羲氏、和氏,主历象授时之官。天纪,指岁、月、日、星辰、历数。岁、月、日、星辰、历数属于天道,其变化有自身的规律性,《胤征》记述了一次因日蚀产生的混乱:“季秋月朔,辰弗集于房”,天子恐惧于上, 啬夫、庶人奔走于下,以助救日之变。《胤征》认为日蚀的发生,不是大自然规律性的表现,而是的“皇天”、“上帝”对人世间“颠覆厥德,沈乱于酒”的情绪反映,是因为“羲和尸厥官,罔闻知,昏迷于天象”的结果。
《墨子•兼爱下》载:“(汤诰)惟予小子履,敢用玄牡,告于上天后。曰:‘今天大旱,即当朕身履,未知得罪于上下,有善不敢蔽,有罪不敢赦,简在帝心。万方有罪,即当朕身。朕身有罪,无及万方。’”据《帝王世纪》云,汤自伐桀后,大旱七年,曾以己身为牺牲,祷于桑林之社,以其词[5]说于“皇天”、“上帝”,愿以身赎罪。《汤诰》以为天大旱是“皇天”、“上帝”的情感表达,所以“以己身为牺牲,祷于桑林之社”,请求“无及万方”。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charlemagne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3
编号 57118
注册 2006-1-9


发表于 2006-2-6 11:0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二):中国理论上的崇拜:
先秦时期,中国没有西方现代意义的所谓宗教,但却有对“皇天”、“上帝”以及神灵的崇拜,有完整的、严格的祭祀“皇天”、“上帝”以及祖先神灵的礼仪活动。春秋早期,反映“天”、“人”关系的“人道”与“天道”已经分离,但“皇天”、“上帝”以及鬼神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
――《礼记•中庸》载:“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 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 如在其左右。”这一段话是孔子对当时“天下之人齐明盛服”祭祀“鬼神”活动的描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说明“鬼神”的确是一种存在。“视之而弗见, 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说明“鬼神”这种存在非一般的现实存在。朱熹注曰:“以二气言,鬼者阴之灵也,神者阳之灵也。以一气言,则至而伸者为神,反而归者为鬼,其实一物而已。”“鬼神无形与声,然物之始终,莫非阴阳合散之所为,是其为物之体,而物所不能遗也”。
――《论语•八佾》载:“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祭”,祭先祖。“祭神”,祭外神。朱熹注曰:“愚谓此门人记孔子祭祀之诚意。又记孔子之言以明之。言己当祭之时,或有故不得与,而使他人摄之,则不得致其如在之诚。”《八佾》的这一记载,说明孔子对祖先神灵的祭祀不仅赞同,而且态度十分虔诚。
――《论语•雍也》载:“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朱熹注曰:“专用力于人道之所宜,而不惑于鬼神之不可知,知者之事也。先其事之所难,而后其效之所得,仁者之心也。”《雍也》这一记载,说明孔子认为“事人”与“事鬼神”是有区别的,“人之事”与“鬼神之事”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事人”必须求“知”,“事鬼神”贵在“虔诚”。孔子在“知”的问题上,主张“专用力于人道之所宜”,而不能被那些不可知的“鬼神”之事所迷惑。
――《论语•述而》载:“子不语怪,力,乱,神。”朱熹注曰:“怪异、勇力、悖乱之事,非理之正,固圣人所不语。鬼神,造化之极,然非穷理之至,有未易明者,故亦不轻以语人也。”《述而》这一记载,表明孔子虽然承认“鬼神”的存在,但对“鬼神”之事的处理,其态度却是非常慎重的。
――《论语•先进》载:“弟子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朱熹注曰:“问事鬼神,盖求所以奉祭祀之意。而死者人之所必有,不可不知,皆切问也。然非诚敬事人,则不能事神;非原始而知所以生,则必不能反而知所以死。”《先进》这一记载,说明孔子对“事人”、“知生”与“事鬼”、“知死”的态度是不同的,认为“事人”应先于或者重于“事鬼”,“知生”应为“知死”的前提。孔子强调“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是因为“人”与“鬼”、“生”与“死”分别是两种不同的存在: “人”、“人之生”是客观的、现实的存在,“鬼”、“人之死”是主观的、精神的存在。关于已故的先人、鬼神,对活着的“人”来说,只能是一种“主观的精神的存在”,正如《八佾》所载,是“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用现在话来说,鬼神之事,信则有,不信则无。因此,“求所以奉祭祀”,必须充分领略人生的意义,才会理解如鬼神一样的精神的存在。
公元前644年,周内史叔兴冲破了将“人道”溶入“天道”神学思想体系,肯定了大自然变化属“阴阳之事”,由“天”不由“人”;吉凶祸福是人世间的事, 由“人”不由“天”。把“天道”、“人道”分离为二。子产在叔兴把“天道”、“人道”分离之后的一百二十年,又提出了“天道远,人道迩”的新观念,奠定了东方社会化人文主义的理论基础。孔子曾经师事过子产,他接受了“天道远, 人道迩”的新观念,认为“人”与“鬼”、“生”与“死”分别是两种不同的存在;在“知”的问题上, 他认为应“敬鬼神而远之”,重视“人事”,而不能被那些不可知的“鬼神”之事所迷惑。在“天道”与“人道”的关系上,他提出了“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的以“人”为本的主张,将“天道”溶入“人道”,进一步发展了东方社会化人文主义的理论。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charlemagne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3
编号 57118
注册 2006-1-9


发表于 2006-2-6 11:0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三):没有产生占统治地位的宗教是因为中华民族早已认识到宗教的本质:
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453年),中国社会进入大动荡的转型期。殷商以来逐步确立的宗法体制以及上下尊卑贵贱的等级制度面临土崩瓦解,“人道”与“天道”溶为一体的神学思想体系受到冲击,一些处在社会大变革前沿的思想家们,根据自己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理解,开始用理性的眼光去审视“天”和“人”的关系。《左传•僖公十六年》载:“十六年(公元前644年)春,陨石于宋五, 陨星也。六鷁退飞,过宋都,风也。周内史叔兴聘于宋,宋襄公问焉,曰:‘是何祥也?吉凶焉在?’对曰:‘今兹鲁多大丧,明年齐有乱,君将得诸侯而不终。’退而告人曰:‘君失问。是阴阳之事,非吉凶所生也。吉凶由人。吾不敢逆君故也。’”《左传•昭公十八年》载:“十八年(公元前524年)……夏五月,火始昏见。丙子,风。……宋、衛、陈、郑皆火。……裨竈曰:‘不用吾言, 郑皆又将火。’郑人请用之,子产不可。子大叔曰:‘宝以保民也,若有火,国幾亡。可以救亡,子何爱焉?’子产曰:‘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竈焉知天道?是亦多言矣,岂不或信?’遂不与。亦不复火。”
《左传》分别记述了周内史叔兴、郑子产对当时人们认为要给人世间带来灾难的“怪异现象”的不同看法,揭示了在天人关系认识上的严重对立。宋襄公认为“陨石于宋五”、“六鷁退飞,过宋都”是“凶兆”,是“皇天”、“上帝”某种情感的表达。而周内史叔兴却认为是“是阴阳之事,非吉凶所生也。吉凶由人。”裨竈由“夏五月,火始昏见。丙子,风。……宋、衛、陈、郑皆火”预言“郑皆又将火”。子大叔认为“若有火,国幾亡”。子产却认为“风”助“火”势是自然之理,属“天道”;“国幾亡”、“救亡”是人世之理, 属“人道”;“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这里, 周内史叔兴冲破了将“人道”与“天道”溶为一体的神学思想体系,肯定了大自然变化属“阴阳之事”,由“天”不由“人”;吉凶祸福是人世间的事, 由“人”不由“天”。把“天道”、“人道”分离为二。子产在叔兴把“天道”、“人道”分离之后的一百二十年,又从理论上区分了“天道”与“人道”。从而揭开了中国思想史上“有天有人,天人有分”观念的新篇章。春秋时期,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一些先进的思想家、政治家,他们在总结和借鉴尧舜时代以及夏、商、周所提出的“民惟邦本”的道德论说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有关社会化人文主义思想的新的道德论说。为什么没有产生宗教,是因为此时中国的知识分子已经认识到自然、人之间的关系,故有陈胜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和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观点。


严格地说,孔夫子的大同社会,和耶酥的天国,佛家的极乐世界,都希望消除剥削压迫,在这一点上与马克思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并无根本区别。但是,孔夫子承认“大道既隐,天下为家”的现实,在人的自利性不可能有重大改变的前提下,只能是退而求其次,追求小康,承认社会分工和等级的存在,但要求“君仁臣敬”,讲仁义道德。这至少是希望抑制剥削压迫的程度,甚至还包含着消除剥削压迫的希望。孔子所谓的君,其实是在社会矛盾中掌握着主导权的一方。供不应求时的供方,师生关系中的老师,父子关系中的父亲,上下级关系中的上级,劳资关系中的资方,(中药里还有“君药”之说,指起主要作用的那一味药),都是在社会矛盾中掌握着主导权的一方,即君方。社会矛盾无处不在,每一处都有主导与被主导之分,即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如果每一处都是拥有主导权的一方利用自身优势,剥削被主导的一方,那么社会每一个角落就都会出现“弱肉强食”。从这个意义上,孔子倡导的“君仁臣敬”,恰恰是要求在每一对社会矛盾中,主导方都要宽厚仁爱地对待被主导方,而不是刻薄残酷地发挥和利用自己的主导权优势。只有这样,社会才真正的文明可言,才有真正的道德可言,也有才人类之间的友爱可言。事实上,马克思设想的巴黎公社原则要求公务员拿平均工资,这实际上是要求“君仁”。毛泽东经常强调,没有不好的群众,只有不好的领导。翻译成孔子的语言就是:君如果仁,臣必然敬。可惜的是,孔子没有学会现代社会的语言包装术,不懂得迎合群众心理,不是空泛地提倡爱、博爱、兼爱、爱心,而是针对主导和被主导关系的存在,设计出了具体的行为规范,结果,遭到那些高举博爱的大旗,却捂紧钱包和权柄的肤浅庸俗之徒的歪曲、阉割和嘲弄。
      也就是说,孔子的学说实际上是希望使“善”成为历史前进的主动力,降低自利性带来的剥削压迫程度。孔子的历史观恐怕是善恶斗争史观。这种善恶斗争史观高扬善、鞭挞恶,在客观上会使促使人们尊崇道义、弘扬正气,使暴力和欺诈、剥削和压迫程度减轻。然而,近代西方的历史观是“恶是历史进步的杠杆”,曼德威尔、斯密、洛克、黑格尔、马克思都是这一历史观的阐述者。马克思还把这种恶的进步史观进一步概括为唯物史观。正是在这种历史观下,剥削、压迫、奴役、杀掳、掠夺,都成了促进历史进步的动力,客观上使西方社会的剥削压迫程度加深。这是马克思理论内在悖论。如果恶的力量会推动历史进步,推动历史从资本主义走向共产主义,那么还要共产主义理想、信仰和理论干什么?如果美洲本地人的灭绝、非洲黑人被奴役、印度和中国被掠夺,都是历史进步的代价,那么马克思凭什么声称自己站在被剥削压迫阶级、被剥削压迫民族的立场上?更进一步,谁欢迎这种以恶为动力的唯物史观?难道不是各社会的统治阶级吗?谁欢迎善恶斗争史观?难道不是受压迫和剥削的阶级吗?遗憾的是,马克思主义者很可能认为,善恶斗争史观是唯心史观。      
(四)中国宗教目前形势下的发展趋势:
现代人处于紧张的生活之中,宗教是一种信仰,对于缓解生活、思想压力和社会矛盾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故对于中国人信仰的宗教应该加以改变。
1.        以国家形式大力宣传中国文化――传统的宗教文化:如中国人的祭祖、祭天。提倡忠、  孝。忠是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国家利益高于个人、集团利益。孝悌是中华文化的基石。孝指尊敬顺从父母,悌指尊重兄长。
在国际政治的舞台上,各个国家之间的关系是用什么东西来联结或分离的呢?许多著名的哲学家和国际关系理论家都认为是“利益”、“国家利益”。修昔底德在谈到古希腊各城邦国家的关系时指出,无论国家之间或个人之间,利益的一致是最可靠的结合。一位19世纪名叫索尔兹伯里的伯爵在肯定修昔底德的观点时也深有体会的说,国家之间唯一能够持久的联合方式,就是国家之间没有任何利益冲突。西方国家在考虑国家间战略关系时,常常提到我们已经十分熟悉的一句话,即:“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许多国家在处理国家关系时的事实也是如此。熟悉历史的人都很清楚,上个世纪许多原先对立的国家结成“神圣同盟”,共同反对拿破仑的法国,完全是处于利益的需要。英美两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能够同“红色”的苏联一道抵抗法西斯主义的扩张,也是受到自身利益的驱使。可以这样说,国家间的利益关系决定了国家间的战略关系,形成了某一时期特定的国际战略格局。如果再进一步说,国家间利益关系的距离,决定了国家间战略关系的远近;国家间利益关系具有的“共同性”或“冲突性”,决定了国家间战略关系联合或是对立的性质;国家间利益关系的“长远性”或“暂时性”,决定国家间战略关系牢固的程度。
  从现实来看,上面所讲的国家利益的作用也表现得非常明显。美国在其最新提出的“参与”战略中,明确地把与自己利益相同的国家归为一类,加以联合;把与自己利益抵触的国家划为另一类,进行遏制。西方几个强国在接受其他国家进入自己势力范围的时候,有着严格的限制。这种限制用得正是“利益尺度”。有些学者在研究当前国际关系的局势时,尖锐地指出这一点。他们认为:西方接纳非西方的“赶潮流”,取决于接纳本身是与巨大的经济利益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决非你接受了西方的价值观和制度,它就会接纳你。俄罗斯在最新提出的“军事学说”中也谈到:“在防止军事冲突方面和在维持和平、保障安全的可能行动中,俄罗斯联邦把所有不损害俄罗斯联邦利益、不违背联合国宪章的国家视为自己的伙伴。”(* 因保密原因不能注明出处)
在进一步讨论国家利益这方面的作用之前,先有必要对“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共同利益”、“冲突利益”这几个概念做些简要说明。“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是对国家关系重大并且在国家需求方面表现强烈的那部分利益。如前所述,这部分利益的“利益强度”比较高。“共同利益”与“冲突利益”是一对相对应的范畴。当国家之间产生相互一致需求的时候,当国家之间的利益交往具有补偿性的时候,国家之间便产生共同利益。或者说,共同利益通常建立在国家利益交往的补偿性基础上,即“我所得即你所得,我所失即你所失”。例如,当某些国家面临同一个强敌威胁的时候,这些国家处于共同维护安全的需要,产生共同利益。当国家之间需要彼此的资源或技术方面的优势互补、合作的时候,国家之间便会形成共同利益。冲突利益则与此相反,当国家之间产生相互对立需求的时候,国家之间便出现冲突利益。冲突利益通常建立在国家间利益交往的排他性基础上,即“我所得即你所失,我所失即你所得”。国家间的利益交往恰象一张经纬交错的大网,上面有许多“利益交汇点”。在这些“交汇点”上,国家间的利益相互“吸引”或者“碰撞”,从而形成“共同利益”或者“冲突利益”。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家利益不是逐渐削弱,而且有逐渐加强的趋势。
2.        改变中国宗教形式:中国占统治地位的宗教如道教、佛教都在名山和大都市,不利于人民朝拜和听道,故中国人到此朝拜多带有功利性。应该如基督教、天主教那样,把道观、庙会放在村庄、城区,让人们每周去听经、忏悔,而不是为功利朝拜。
3.        发杨中国传统,发挥宗教慈善作用:宗教慈善活动应该得到大力发挥,而不是一些善男善女们的善款被他用。
4.        宗教自身的管理:加强自身建设,自我监督、管理,加强自身中华文化、素质修养,提高宗教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作用的认识,使我国道教、佛教在中华民族文化中占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 盘古文化研究  盘古文化网
2. 李际均 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国家安全 瞭望2005.4
3. 伊光编译穆拉德•哈夫曼博士(Dr Murad Hoffman)    Islamicity﹐Living Islam -- Not Just Performing It by Dr Murad Hoffman﹐2005/09/16﹐)
4. 赵朴初 关于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风凰网中国佛教文化信息中心提供
5. 涂宗流 刘丹 东方人文主义论——孔子仁学思想新探 www.confucius2000
6. 洪兵:国家利益论,第五章,决策地位和作用 Www.LaoCanMou.Net
顶部
性别:女-离线 芦苇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仕女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30
编号 51396
注册 2005-10-18


发表于 2006-2-6 15:59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中国信奉人定胜天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睡在天堂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70
编号 57457
注册 2006-1-13


发表于 2006-2-6 16:2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中国人一直在忙着怎么去填饱肚子
怎么捞取钞票
没有时间去去想那些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穆拉维约夫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43
编号 56567
注册 2006-1-1


发表于 2006-2-6 20:3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正教圣母玛利亚保佑你。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西陵松柏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85
编号 33376
注册 2005-2-23


发表于 2006-2-7 00:03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Yahoo!
尽可能的混淆各种现有宗教
极力避免新宗教的产生和扩大
使得所有宗教都不能正常发展
而进入中国式的中庸境界
(如西游记中,玉皇大帝菩萨拂祖联袂出演)
以达到消灭宗教摩擦
进而消灭宗教的目的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3 05:31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5520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