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讨论】剑气二宗如何区别?《碧血剑》中华山归哪宗?, 同时求证华山派开山始祖——雅雅郡主是也!
性别:未知-离线 连枝步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护军
功绩 14
帖子 408
编号 385947
注册 2010-7-7


发表于 2010-9-13 15:5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金圭子 于 2010-9-13 15:48 发表
我倒是觉得,两个张三丰并一个,有助于道教宣传其“长生不老”大/法的需要而已……

你不懂武术的近代史。
宋张三峰100年前其名不显。也就是说,除了黄宗羲说过外,其余人都不太知道这人,只知道明张三丰。
而道教也没有宣扬宋张三峰。道教是张天师比较著名,和宋张三峰关系不大。长生不老也不用张三丰(峰)出来宣传----你太小瞧道教啦。道教的影响根本不需要张三丰(峰)出来扩大。
其中的奥妙你是否明白了?由于本身是练某拳的,所以我不好直说。得罪人干啥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金圭子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西将军
好贴 4
功绩 265
帖子 4926
编号 27961
注册 2004-12-16


发表于 2010-9-13 16:1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好吧好吧,其实也就是分析一下宋元明清版张三丰的问题,扯出政治问题就头疼了-_\\
虽然我搞不清“莫谈国是”还是“莫谈国事”,反正这个“三缄其口”意思我一直是秉承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伤云
(商云·子逸)

彭城侯
瀛海军节度使
★★★★

Rank: 18Rank: 18Rank: 18
护军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467
帖子 4676
编号 45650
注册 2005-8-15
来自 我的家在东北
家族 轩辕狼党


华山派,如果硬要编排的话,在金庸小说体系里应该是三个较大的阶段。

一段是元末华山派,跻身六大派之一。武艺以兵刃见长,而且不拘一格,奇门兵器也有涉猎。

一段是明(代考)华山派,为五岳剑派之一,武艺以气功、剑术为主,流传至明末清初,一枝迁至东南亚地区。

一段是清朝的华拳门,技艺繁杂,有“华拳四十八、艺成行天涯”的说法。这个是否应该算是“华山派”个人存疑。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onlyhtt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6
编号 27782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10-9-13 17:0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华拳门有拳无剑,自然算不得为华山派。正宗华山派应该是在笑傲中一并退出江湖了,空余灵山,让碧血剑中的穆人清一干人等捡了个便宜。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连枝步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护军
功绩 14
帖子 408
编号 385947
注册 2010-7-7


发表于 2010-9-13 17:0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伤云 于 2010-9-13 16:55 发表
华山派,如果硬要编排的话,在金庸小说体系里应该是三个较大的阶段。

一段是元末华山派,跻身六大派之一。武艺以兵刃见长,而且不拘一格,奇门兵器也有涉猎。

一段是明(代考)华山派,为五岳剑派之一,武 ...

笑傲中的华山派(令狐后),剑术凌厉轻捷,但拳脚不太成。擅长气功。碧血剑的华山派,剑术也是凌厉轻捷,拳脚明显有气宗特征,刚猛至极。所以还可以认定一派。

华拳基本是按照现实中的华拳写的。华拳我比较熟悉,最大特点是工整大方,重视架子。和碧血剑华山拳术明显不同。碧血剑华山拳术其实很近似于现实中的八极拳。

所以我反对把华拳和华山派划为一派。其实这个很好理解,金庸只有两部小说基本武功写实----书剑、飞狐。

而且有一个想法----既然五岳剑派最终合一,会不会是起初就有一个“前五岳”剑派?
也就是说,原先是一个流派,以后变化成五个流派,所以才出现这五个流派互相称师兄弟,有一个盟主的情况。以后强行合一才有基础?如果这样,倚天的华山派和笑傲的华山派根本就无关系!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为啥武功相差如此大的原因。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金圭子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西将军
好贴 4
功绩 265
帖子 4926
编号 27961
注册 2004-12-16


发表于 2010-9-13 17:3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碧血剑和笑傲江湖中的华山派一定是一个华山派?
是因为那个“风太师祖”么,
但是,首先,碧血剑可是先写,笑傲江湖后写,金庸怎么知道自己以后会写到一个叫风清扬的人所以给出一个“风太师祖”的?
其次,令狐冲被岳不群开除、折磨,还是一直尊其为师父,虽然后来也算看到了其本质,但是就算这样,他在之前也没承认过风清扬是他师父吧,而且他自己的武功体系中,也只有独孤九剑是学自风清扬,大多数的武功还是学自岳不群,还有吸星来自任我行,易筋经来自方证。而且看碧血剑中的华山派,大多数武学还是接近气宗,且丝毫看不出独孤九剑的风格,为何尊风清扬为师?

~~~~~~~~

另外,说“碧血的华山派大多数武学还是接近气宗”,其实只是和剑宗比,但是脱离了剑气二宗的关系来说,其实三个华山派的差距是超大的。
主要是在中间的那个笑傲版华山派,有一大特点:于剑以外,别无他物!

我很喜欢的一个作者的一篇同人《笑傲江湖之徒手逍遥》中说主角投身笑傲中的华山派,但是大拇指有伤学不了剑,不得已要学拳,结果发现笑傲的华山派没拳可学!最后是宁中则去找了一个倚天华山的“鹰蛇生死搏”还是什么的来学了起来。

这个虽然有点笑谈,但是的确,笑傲的华山是没拳的,不然你看看其他门派,基本上学剑之前,先是从徒手武功学起的,比如射雕中武氏二废柴,在没了武器以后都一个摆出一阳指的架式,一个拿出降龙十八掌的模样。
其实只学剑的情况是很少的,毕竟你不可能随时随地都带着把剑在身上,而且剑可以弄丢,可能忘带,可能被人削断……所以一般都会学点徒手武功。但是看笑傲中的令狐冲,剑一丢,居然就给一帮小混混海扁……可见,笑傲中的华山派的确是没教授徒手武功的!

但是你看倚天和碧血中的华山派呢,倚天中的反两仪刀法也好,鹰蛇生死搏也好,都是没剑的;而碧血中的华山派,虽然有少量剑法,但是主要的还是内功和拳法。
所以我觉得笑傲中的华山派和另外两个华山派关系很小,倒是倚天的华山派和碧血的华山派之间的关系还更大一些,毕竟在倚天和碧血中的华山派都是仅次于少林武当的几大重要门派之一,而笑傲江湖中的华山派只是和其他五岳联盟的一个二级门派……


——————

至于“华拳”和“华山”…………大笑,这有一毛的关系么,要扯华拳门和华山派的关系,说真的,还不如抛出“郭襄之所以创立峨嵋派,是因为其母少年时专用兵器为‘峨嵋钢刺’”更靠谱点。

不然,是不是也应该推出点:
●山西武胜门乃武当分支
●仙都派乃仙霞派分支(呃,仙都派出自武当,而仙霞派出自少林……)
●八仙剑(派)和八卦门也是出自一枝,而人家和“蓬莱派”也有点关系?

稍微靠谱点的还有:
●黄药师门下曲灵风专长武功“劈空掌”需用铁八卦练成的,后人觉得“劈空掌”名字太土,故而改称“八卦掌”,其著名后人乃飞狐外传中八卦门商宝震,其父商剑鸣,和其父亲的师父威震河朔王维扬……
●白振和张翠山应该是师兄弟,因为一个外号“金爪铁钩”,一个外号“银钩铁划”,
司徒横和凤天南大概也有点关系,因为一个外号“东霸天”,一个外号“南霸天”,
倒是下面几位的关系不知道怎么分了:
外号“双刀”郑三娘、耿天霸
外号“马王神”韩宝驹、锺万仇
外号“万胜刀”马大鸣、王维义
外号“流星赶月”童怀道、花剑影
外号“千里独行侠”马真、欧阳公政
外号“神刀”骆元通、白克,还有叫“神刀震关西”的霍元龙(水浒里面还有叫“镇关西”的,汗)

●以下这些人其实是出自一个门派的:
射雕中灵智上人,练过“毒沙掌”(大手印)
飞狐外传中毒手药王门下都练的“毒砂掌”(神雕侠侣中潇湘子、尹克西有个无名同伴也练的是“毒砂掌”)、
侠客行中长乐帮的展飞,练过“铁沙掌”
书剑青城派、黑白无常的“黑沙掌”、
鹿鼎记昆仑派、冯稀饭的“红砂掌”、
碧血剑中石梁门的“朱砂掌”(同一本书中沧州千柳庄褚红柳也练)、
日月神教的“蓝砂手”(连城决里长江铁网帮也有个“蓝砂掌”,不过名声不显)
因为名字都差不多么,其实 他们门下也不止练掌法,也练兵器,比如尹克西的“黄沙万里鞭法”、和田伯光的“飞沙走石十三式”……


对了,还有更靠谱点的:
●五虎门最拿手的武学是“五虎断门刀”(呃,这个是天龙云州秦家寨、鹿鼎记中茅十八、书剑中徐天宏用过的武功,五虎门是飞狐中南霸天凤天南的门派,人家是玩棍的,话说既然名字叫“五虎‘门’”,武功怎么好叫“五虎‘断’门”刀呢……)



呵呵~其实说实话,在金庸书中出现最多的,还真不是华山派,虽然他出过两个主角,在倚天中也是六大门派之一,但是出现最多的,除了少林、武当、丐帮以外,居然是青城和峨嵋两个名气不显的门派(这五个门派在14本书中都出现了7次左右,居半了啊)
甚至一些小门派也出现过多次,比如鹰爪门,在侠客行中金刀寨的周牧就出自这个门(这段我还拿来讨论过门派和帮派的区别),他还有个叫‘一飞冲天’庄震中的师叔;然后神雕侠侣中耶律齐的哥哥耶律晋也曾和某个鹰爪门的高手学过武功,在飞狐外传中有个出场很多的“鹰爪雁行门”,倚天中白眉鹰王的拿手武功就是“鹰爪擒拿手”但是没说他的师门(帮派和门派的区别决定了人家的师门肯定不是明教),当然鹰爪也不止出徒手武功,连城诀中“中平无敌”花铁干就是出自鹰爪铁枪门……

[ 本帖最后由 金圭子 于 2010-9-13 17:51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连枝步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护军
功绩 14
帖子 408
编号 385947
注册 2010-7-7


发表于 2010-9-14 09:0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1、现代华拳确实和华山有关。现代华拳正是认为自己创始于华山,但是可考证的最早传人却在山东。华拳,就是纪念华山而得名的。
现代华拳主要包括12路拳术和其他一些技术,代表人物是上海蔡龙云。现在,上海应该说是华拳的核心传播地带。
现代华拳为武术竞赛重要竞赛内容。在现代华拳和现代查拳基础上编订出现代长拳,成为中国武术的代表拳术。
2、说碧血剑和笑傲的华山派可能是一个,理由是两者的剑术十分类似,而且剑术的地位同样很高。碧血剑华山派剑术也同样具备灵活、敏捷、凌厉的特点。而岳不群的徒手技术重视内气,恰好与碧血剑华山派拳法的刚猛风格暗合。但是这只是存疑不能确定。
至于风清扬的得名,安知不是从“风太师祖”而来?
3、现实中有只有剑的门派,这就是著名的“青萍剑派”。
青萍剑仅仅有6路青萍剑和1路昆吾剑。学习者只能兼习其他门派武术。
另一个基本只有剑的门派是更加著名的“武当剑派”。
武当剑仅仅有6路对剑。但是它有徒手操练剑术的技术,也能当拳法用,所以说它只能说“基本只有剑”。武当剑往往和八卦掌同时掌握在一人手中。
4、现实中,确实存在道姑所传“峨嵋派”,主要代表人物为河南体院孟宪超。
现实峨嵋派又称玉女派,为峨眉山一道姑创造,该拳是中国最有特色的拳术,其特色在于不接手。就是不和对方攻击部位接触,只是通过闪避还击。理由是男女授受不亲。该门派还有剑术,十分凌厉。
你看像不像郭襄传的?呵呵。
5、现实中,毒沙掌、黑沙手、红砂手、朱砂掌不是一种武术,甚至不是一类武术。毒沙掌是一种把毒虫掺杂到沙子里打击练习的功法,红砂手、黑沙手、朱砂掌技术差不多,但流传等均不同。朱砂掌代表人湖北杨永曾详细说明朱砂掌和红砂手的不同。
6、现代鹰爪门最终形成于1940年左右,尊岳飞为始祖,以陈子正为初祖。全称鹰爪翻子门。以连拳24路和翻子拳为蓝本,变成12路行拳、50路连拳、罗汉拳、八面追等套路。由于是新兴门派,所以没有器械。在精武会传授的仅仅是10路行拳。另说明一下,传说陈子正曾惨败于泰国拳手。最近该文原作者出面澄清,惨败于泰国拳手的是“子正”,不是鹰爪翻子门初祖陈子正。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金圭子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西将军
好贴 4
功绩 265
帖子 4926
编号 27961
注册 2004-12-16


发表于 2010-9-14 10:0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2.3.我这儿说的是,笑傲江湖中的华山派只有剑法(所以令狐冲没剑了就被小流氓打,是因为华山派没和其他常见门派一样传授徒手武功),但是前后的华山派都是有徒手武功的,这点让他和前后的华山派的关系都有点远……毕竟一个大门派保留点徒手武功应该是很正常的事情,没有徒手武功的门派你也说毕竟是很少很少的。

4.峨嵋派在第二版/三联版中不是道姑门派,是尼姑门派!
『峨嵋派为首的则是个中年尼姑。……中年尼姑静虚师太是峨嵋派第四代大弟子。』
『金花婆婆见到她三根手指抖剑裂鞘的手法,心中一凛,暗道:“这贼尼名声极大,果然是有点真实功夫。”笑眯眯的道:“我老公死了,独个儿在岛上闷得无聊,因此出来到处走走,瞧瞧有没合意的和尚道士,找一个回去作伴。”她特意说“和尚道士”,自是讥刺对方身为尼姑,却也四处乱走。』
『奔到近处,众人在灭绝师太两侧一站,其中约有半数是尼姑』

但是很奇怪的是历来的倚天的电视剧中都是拿她们当道姑了,周芷若不剃光头就算了,毕竟书中也没明确说过她有没有剃头(好像暗示是没有的),但是灭绝是明确说明了她是尼姑的,还有静字辈的几个也都是尼姑,但是在很多电视剧中她们都有头发……倒是一般笑傲的电视剧中仪琳和恒山派的诸位都是尼姑(比较有令狐冲的那句“一见尼姑,逢赌必输”)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连枝步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护军
功绩 14
帖子 408
编号 385947
注册 2010-7-7


发表于 2010-9-14 11:0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因为近代中国武术仅仅有200多年可考历史,所以有绝大多数门派是缺少东西的。
内家三拳----太极拳缺棍,八卦掌缺剑棍,形意拳剑刀棍都不发达。少林拳还齐全,武当拳各派大多数只有拳或者剑。八极拳缺剑、翻子拳缺器械、华拳缺器械、查拳还全也是以后补的,劈挂拳缺器械、通背拳缺剑棍,螳螂拳缺器械。青萍剑、武当剑只有剑。咏春缺剑单刀枪。洪拳缺剑刀枪......(以上仅仅对应原传)
所以说,绝大多数武术原传是缺东西的。以后后人编出来是以后的事情。就比如我们太极拳就由陈固安先生编出太极棍。

至于峨嵋派(现在为区别四川峨眉派,一般把孟先生的称为玉女派),现在还是男人传授呢。尼姑和道姑互相传授很正常啊。武当派历史上有重要传人就是和尚,甚至可能是少林和尚。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阿巽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107
帖子 9706
编号 47733
注册 2005-9-3
来自 善化
家族 慕容世家


发表于 2010-9-14 11:5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金圭子 于 2010-9-13 17:33 发表
呵呵~其实说实话,在金庸书中出现最多的,还真不是华山派,虽然他出过两个主角,在倚天中也是六大门派之一,但是出现最多的,除了少林、武当、丐帮以外,居然是青城和峨嵋两个名气不显的门派(这五个门派在14本书中都出现了7次左右,居半了啊)

蜀山剑侠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金圭子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西将军
好贴 4
功绩 265
帖子 4926
编号 27961
注册 2004-12-16


发表于 2010-9-14 12:2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连枝步 于 2010-9-14 11:08 发表
因为近代中国武术仅仅有200多年可考历史,所以有绝大多数门派是缺少东西的。
内家三拳----太极拳缺棍,八卦掌缺剑棍,形意拳剑刀棍都不发达。少林拳还齐全,武当拳各派大多数只有拳或者剑。八极拳缺剑、翻子拳 ...

对了,说到峨嵋,顺带说一下,峨嵋是金庸书中提及第五多的门派,前面四个是少林、武当、丐帮和青城(青城提及的真的很多,有兴趣的可以自己找找)。这五个门派都在14天书(越女剑中完全没门派)出现过7次。

峨嵋除了在倚天中作为六大门派之一提及的最多,还提及了峨嵋的出身。
然后在飞狐外传中也出现过一个峨嵋派的尼姑,此人就是圆性(袁紫衣)的师父,所以最后袁紫衣剃光头出家了,如果是道姑就是两码事了……

在笑傲江湖中出现过一个峨嵋派的松纹道人,作为追捕向问天者之一,被向问天的“吸功入地小法”吓倒。本来以为笑傲江湖中的峨嵋派应该是道教门派的可能性较大了,不过仔细一查,发现前面林平之他爹林震南提到青城派的时候提到过峨嵋派:『我(林震南)打从三年前,每年春秋两节,总是备了厚礼,专程派人送去青城派的松风观、峨嵋派的金顶寺,可是这两派的掌门人从来不收。峨嵋派的金光上人,还肯接见我派去的镖头,谢上几句,请吃一餐素斋,然后将礼物原封不动的退了回来。』,可见笑傲江湖的峨嵋派还是佛教门派,不过居然出了个松纹道人……(松纹剑=v=)……汗…………
另外笑傲江湖书中也多次把峨嵋派和青城、昆仑、崆峒、点苍等门派并称。

碧血剑中也出现过峨嵋派,袁承志师父穆人清曾提及过『峨嵋、昆仑、华山、点苍,武林中称为四大剑派』,而且提及夏雪宜以前的事件的时候,也提及过夏雪宜最初知道峨嵋派有把宝剑,想去偷的,后来何红药觉得太危险了,才把金蛇剑给了他。

在侠客行中也提及过峨嵋派,不过没提到过具体的人,就在追述到张三李四第一次出手杀人以后,提及『于是由峨嵋派的三长老出面,邀集三十余名高手,埋伏在河南红枪会总舵之中,静候这两名凶手到来。』

鹿鼎记中也出现过峨嵋派,陈珂的刀法中曾经有『在师叔背心上砍的这三刀,包含了峨嵋、青城、山西六合刀的三门刀法』,前面天地会讨论反吴三桂名单的时候也提及过峨嵋派。

雪山飞狐中提及胡斐先人事迹的时候也提及过峨嵋派,不过是当时第一代胡家护卫的儿子去报父仇,结果当时一个峨嵋派的名宿嘲讽他,被他打了几个耳光


另外我之前开玩笑说的“峨嵋派之名因为郭襄其母少年专用兵器为峨嵋钢刺”,金庸书中也出现过多次的这个武器“峨嵋钢刺”或者叫“峨嵋刺”“峨嵋点钢刺”“峨嵋分水刺”,在射雕(黄蓉的武器)、倚天(薛公远的武器)、鸳鸯刀(盖一鸣的武器)中出现过几次。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伤云
(商云·子逸)

彭城侯
瀛海军节度使
★★★★

Rank: 18Rank: 18Rank: 18
护军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467
帖子 4676
编号 45650
注册 2005-8-15
来自 我的家在东北
家族 轩辕狼党


对于华山这个问题,如果揣测一下金庸先生的写作心理的话,个人觉得应该是在写《笑傲江湖》的时候,借用了“风太祖师”的姓字,从而出现了风清扬这个人物名字。事实上如果没有这个“风太祖师”的影子,大概也就不会有人把五岳剑派的华山和《碧血剑》里面的华山派联系在一起了。


另外华拳门和华山派,如果为小说打圆场的话,还真有可能有关系。《碧血剑》之后,中原华山派的代表人物应该是冯难敌以及归辛树的一众弟子,冯难敌本身擅长拳术,再联系他作为康熙年间反清组织头目的身份,华拳门还真的很有可能是冯难敌主持,并吸纳了江湖散人创立出的门派,这也就能解释为何一个门派,技艺却如此纷繁复杂。

当然,以上只是为小说打圆场……

至于峨眉的那个道人,咳咳,牵强点解释也不是解释不通,道人和道士似乎并非同一概念,和尚庙里面一些杂役等也被称为道人……比如……《水浒传》里石秀杀的那个胡道……

扯远了,总的来说,峨眉山是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占据峨眉金顶的峨眉派应该还是佛教门派。笑傲江湖里的并称,个人以为是作为“剑派”并列的。

其实如果严格讲究的话,个人以为《笑傲江湖》的一段故事,以及这段故事涉及的形形色色,应该算是建立在“架空历史背景”之上的。虽然有和其他作品的关联之处,但总的来说没有任何关系。和历史更是八竿子打不着,倒是和创作前后的现实联系更为紧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金圭子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西将军
好贴 4
功绩 265
帖子 4926
编号 27961
注册 2004-12-16


发表于 2010-9-14 14:5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伤云 于 2010-9-14 14:44 发表
其实如果严格讲究的话,个人以为《笑傲江湖》的一段故事,以及这段故事涉及的形形色色,应该算是建立在“架空历史背景”之上的。虽然有和其他作品的关联之处,但总的来说没有任何关系。和历史更是八竿子打不着,倒是和创作前后的现实联系更为紧密。

这个很agree,类似的情况也不是没有,比如红楼梦,你说是明朝吧,但是里面也把明朝的一些人和事当前朝了,你说清朝吧,首都又是“石头城”,而且明朝南京做首都也就那么2代,其实也不像。我觉得笑傲江湖和红楼梦在时代背景上这点蛮像的。

记得女频有个小说是《宸宫》吧,好像也是用的类似的架空年代,当然女频用架空年代、架空人物很常见,就好像男频(呃,其实没这个名字)的穿越一样普遍,其实女频小说就算是不架空的历史里的不架空的人物,其实性格什么的都是架空的,很早以前网络小说特别是女频还不流行的时候在一个三国论坛看那帮女孩子写的三国中的诸葛亮、陆逊什么的就领会这个精神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刘冠章

★★★★

Rank: 6Rank: 6Rank: 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护军
功绩 74
帖子 446
编号 287910
注册 2008-7-22


发表于 2010-9-14 21:5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外号“双刀”郑三娘、耿天霸
外号“马王神”韩宝驹、锺万仇
外号“万胜刀”马大鸣、王维义
外号“流星赶月”童怀道、花剑影
外号“千里独行侠”马真、欧阳公政
外号“神刀”骆元通、白克

马大鸣的万胜刀是门派、王维义的万胜刀是绰号,不宜混为一谈

小找一茬,只为了证明我有认真看过

顺路再放一题以满足金圭子求题的愿望(顺路再鄙视歪楼的)

【例】

X1与X2号同名不同:X1是男子,X2是组合

【鬼见愁:X1石双英、X2钟氏三雄】


之一,A1与A2号同名不同:A1是男子,A2是女子

之二,B1与B2号同名不同:B1是男子,B2有妹妹

之三,C1与C2号同名不同:C1是男子,C2有师妹

之四,D1与D2号同名不同:D1是男子,D2有女徒

之五,E1与E2号同名不同:E1是男子,E2有女儿

之六,F1与F2号同名不同:F1是男子,F2是E2女儿义兄

之七,G1与G2号同名不同:G1是男子,G2被E2女儿义兄所败

之八,H1与H2号同名不同:H1是男子,H2被E2女儿义兄的义弟所救

之九,I1与I2号同名不同:I1是男子,I2是E2女儿义兄的义兄的同门

之十,J1与J2号同名不同:J1是男子,J2曾冒充某人

十一,K1与K2号同名不同:K1是男子,K2是主角亲戚

十二,L1与L2号同名不同:L1是男子,L2是主角下属

十三,M1与M2号同名不同:M1是男子,M2不见于正文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刘冠章

★★★★

Rank: 6Rank: 6Rank: 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护军
功绩 74
帖子 446
编号 287910
注册 2008-7-22


发表于 2010-9-14 22:0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提及夏雪宜以前的事件的时候,也提及过夏雪宜最初知道峨嵋派有把宝剑,想去偷的,后来何红药觉得太危险了,才把金蛇剑给了他。

如果要写外传的话,这里其实可以充分利用并结合峨嵋派忽佛忽道由佛转道来臆测倚天剑的续接问题:

《倚》峨嵋派以尼姑为主(兼收男女俗家弟子),当属佛教;《笑》峨嵋派提到过金光上人和松纹道人,佛道同流(金书中‘上人’多为老和尚,金光上人想来也不例外);《碧》峨嵋派则只提到了几位道人,属道家

如果暂且无视《飞》峨嵋派那个老尼姑,则《倚》峨嵋派带着两截断剑回老家之后,某位继任师太发宏愿说:“但凡有能续接倚天剑者,可为峨嵋之主!”

如果加上这一剧情,《碧》峨嵋派的镇山宝剑,不就是续接的倚天剑了么

(继续鄙视歪楼的

[ 本帖最后由 刘冠章 于 2010-9-14 22:10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金圭子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西将军
好贴 4
功绩 265
帖子 4926
编号 27961
注册 2004-12-16


发表于 2010-9-15 10:4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刘冠章 于 2010-9-14 21:56 发表
马大鸣的万胜刀是门派、王维义的万胜刀是绰号,不宜混为一谈

小找一茬,只为了证明我有认真看过

顺路再放一题以满足金圭子求题的愿望(顺路再鄙视歪楼的)

【例】

X1与X2号同名不同:X1是男子,X2是组合

【鬼见愁:X1石双英、X2钟氏三雄】


之一,A1与A2号同名不同:A1是男子,A2是女子

之二,B1与B2号同名不同:B1是男子,B2有妹妹

之三,C1与C2号同名不同:C1是男子,C2有师妹

之四,D1与D2号同名不同:D1是男子,D2有女徒

之五,E1与E2号同名不同:E1是男子,E2有女儿

之六,F1与F2号同名不同:F1是男子,F2是E2女儿义兄

之七,G1与G2号同名不同:G1是男子,G2被E2女儿义兄所败

之八,H1与H2号同名不同:H1是男子,H2被E2女儿义兄的义弟所救

之九,I1与I2号同名不同:I1是男子,I2是E2女儿义兄的义兄的同门

之十,J1与J2号同名不同:J1是男子,J2曾冒充某人

十一,K1与K2号同名不同:K1是男子,K2是主角亲戚

十二,L1与L2号同名不同:L1是男子,L2是主角下属

十三,M1与M2号同名不同:M1是男子,M2不见于正文

喔,你不说我还真没注意到……

话说金庸书中有这么多同号的啊,我就发现前面我提到的那几个,本来还想出了给你做呢,发现小巫见大巫(差点写反)了……
之一,A1与A2号同名不同:A1是男子,A2是女子
这个可以用我给的“双刀”组:郑三娘、耿天霸来吧。

之二,B1与B2号同名不同:B1是男子,B2有妹妹
这个可以用我给的“马王神”组:韩宝驹(有堂妹韩小莹)、锺万仇

之五,E1与E2号同名不同:E1是男子,E2有女儿
这个可以用我给的“神刀”组:骆元通(有女儿骆冰)、白克
这样FGHI组也可以连携了……(书剑中这么多啊)
“千里独行侠”组中马真也是书剑的,怀疑是其中之一(对书剑不熟,暂待议)

“流星赶月”组不知道符合哪一个(我想刘冠章同学如果知道了不会不出的吧……),两个都不是书剑中的(一个是飞狐中的,可能会和书剑组的人有关系),童怀道就前面提到过一下,后来在掌门人大会中又有所表现,花剑影是鸳鸯刀中太岳四侠之一,虽然是重要一角色,但是书不长。
两个人好像都不是主角亲戚、下属,也没冒充过谁,好像也没妹妹、师妹、女儿、女徒,但是又都在正文出现过……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jiyi1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51
编号 88878
注册 2006-10-27


发表于 2010-9-15 11:4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明历史上的张三丰,和武当有关系,曾在武当待过,在真武庙带过,朱元璋朱棣曾多次派人寻找。明史记载的张三丰和武当武术鼻祖张三丰不很一致。
     关于太极,俺认为是张三丰创,而不是陈家沟陈王廷。因为这里边舍己从人的观念是道家观念,这个观念是划时代的观念,而其训练的方法和训练所达到的效果俺认为也是已经算是道家天人合一的武术旁支了。

     关于近代三拳,八卦掌据传创自董海川,形意俺不知道,只知道比较早的郭云深,还要请虎哥介绍。但根据经验,俺认为有名师指点,下苦功,悟性不太低,十几年的功夫就有自己的风格路子了,也就是自创武功了,比如五家太极拳。所以俺认为形意八卦掌的创始者是根据自己原来的功夫创的,是有原型的。这个不知道能不能考证出来。虎哥能否试试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连枝步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护军
功绩 14
帖子 408
编号 385947
注册 2010-7-7


发表于 2010-9-15 13:1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jiyi1 于 2010-9-15 11:43 发表
明历史上的张三丰,和武当有关系,曾在武当待过,在真武庙带过,朱元璋朱棣曾多次派人寻找。明史记载的张三丰和武当武术鼻祖张三丰不很一致。
     关于太极,俺认为是张三丰创,而不是陈家沟陈王廷。因为这里边舍己从人的观念是道家观念,这个观念是划时代的观念,而其训练的方法和训练所达到的效果俺认为也是已经算是道家天人合一的武术旁支了。

     关于近代三拳,八卦掌据传创自董海川,形意俺不知道,只知道比较早的郭云深,还要请虎哥介绍。但根据经验,俺认为有名师指点,下苦功,悟性不太低,十几年的功夫就有自己的风格路子了,也就是自创武功了,比如五家太极拳。所以俺认为形意八卦掌的创始者是根据自己原来的功夫创的,是有原型的。这个不知道能不能考证出来。虎哥能否试试

这个问题一直不想多说,怕惹口舌。既然这样,大致说一下。
一、关于太极拳。
1、太极拳师传为明武当张三丰真人所传,这个我们必须尊重并流传下去。这是保留历史的重要原则。
2、陈公发科是陈家20年代公开传拳的唯一源头(照丕公自言学与发科公)。他的话是:太极拳祖上就有,不知谁传。而杨家则直言起源于张真人,王公传蒋公发,蒋公发传长兴公。长兴公为发科公曾祖,这个话与发科公的话不矛盾。历史上陈赵王三地互相交流,这个大家是承认的。
3、从太极拳的发展看,直到武公时还说搂按挤三法。这明显是早期的东西。而露禅公尚称太极拳为绵拳。这也意味着现代太极拳形成不会太早。
4、赵堡、宋家、李派的说法,也间接论证了上述内容。
结论:太极拳传说为明张三丰真人初传,而事实首先外传为清中叶陈长兴、陈清平二位。太极拳技术初步形成在二陈之后,而太极拳得名在清末。
太极拳的主要核心理论是传为王宗岳作的《太极拳论》,主要技击思路是重视力量的引导,形成以弱制强(以小力推动与对方形成合力达到对方失重)结果的思路。最重要的锻炼手段是慢动作打拳架而促进身体协调。

(我自己的观点:从技术手段上来看,太极拳明显就是杨武二公定型的!因此,现代太极拳的创始人是两位----杨露禅、武禹襄!古代太极拳的创始人当然是师父口传的张三丰真人!太极拳的套子明显从陈家来!所以现代太极拳是用王宗岳理论改陈家套子形成的东西!也就是说,现代太极拳创始仅仅有100多年!----括号内为自己观点,不接受辩论和质疑)

二、关于形意拳。
1、大家都承认形意拳出于心意拳,首传姬龙峰,祖师岳飞。这个也必须尊重。
2、大家都承认形意拳初传为李洛能。
3、河南心意六合拳主要内容为十形、山西心意拳主要内容为十形,形意拳主要内容为十二形和五行拳。三方器械均无相同处。

结论:形意拳传说为宋岳飞所创,而传说初传为明末姬龙峰,事实形成现在的规模为清中叶李洛能始。
形意拳的主要核心理论是传为岳飞作的《九要论》,主要技击思路是重视力量的顺畅发出,形成以弱制强(以局部强力打击局部无力)结果的思路。最重要的锻炼手段是通过单个姿势的练习促使身体协调。

(我自己的观点:从技术手段上来看,形意拳明显就是李公定型的。从他开始才有五行拳这种最核心而和山西、河南两派心意拳不同的东西。也就是说,形意拳创始仅仅不到200年。----括号内为自己观点,不接受辩论和质疑)

三、关于八卦掌。
1、现在认为的八卦掌有三个源头:一是董海川传八卦掌(转掌);二是萧海波传八盘掌;三是田家传阴阳八卦掌。
2、这三个大流派,田家和董传思路接近,与萧派思路明显不同。
3、从董派各分支仅有三掌相同的情况看,推断董公仅仅传下几个单掌,而且很可能不够八个----仅仅有三个。董公传下的主要是技击思想。

结论:现在无法判定八卦掌是何人创造,何人首传。但流行最广的八卦掌流派是董海川首传。
八卦掌的主要核心理论是董海川的再传弟子归纳的《三十六歌》《四十八歌》,主要技击思路是重视力量方向的迅速变换,形成以弱制强(以局部强力打击局部无力)结果的思路。最重要的锻炼手段是通过旋转走步的练习促使身体协调。

(我自己的观点:从技术手段上来看,董公的八卦掌明显很简单,没有现在这样花哨。因此我认为八卦掌受到八盘掌的严重影响,但未必和八盘掌有直接亲缘关系。也就是说,八卦掌创始仅仅150年,各种主要流派的形成在100年前左右----括号内为自己观点,不接受辩论和质疑)

四、关于形意八卦掌。
形意八卦掌是张占魁创造,属于八卦掌的一个流派,这个没啥疑问,因此不多说啦。

(由上得出现代内家拳的定义:极端重视力量研究以达到以弱制强效果的武术类别。----括号内为自己观点,不接受辩论和质疑)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jiyi1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51
编号 88878
注册 2006-10-27


发表于 2010-9-15 15:5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对于三拳知道不多,受教了,中午还想呢现代武术是不是和岳飞俞大猷存在着关系呢。
     对于虎哥的结论俺都比较赞同,这是俺自己的想法,内家拳存在一个核心,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发展和体现,在冷兵器时代,兵器比拳脚实用。到了清末民国时期,三拳开始进化成熟。李洛能,想起这个名字了。俺也对这历史原则非常尊重,支持保留流传。俺对国家的规定挂牌很不赞同。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连枝步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护军
功绩 14
帖子 408
编号 385947
注册 2010-7-7


发表于 2010-9-15 16:2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jiyi1 于 2010-9-15 15:55 发表
对于三拳知道不多,受教了,中午还想呢现代武术是不是和岳飞俞大猷存在着关系呢。
     对于虎哥的结论俺都比较赞同,这是俺自己的想法,内家拳存在一个核心,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发展和体现,在冷兵器时代, ...

现代武术和岳飞俞大猷戚继光的关系:
尊岳飞为始祖的:黄梅岳家拳、心意六合拳、山西心意拳、形意拳、翻子拳、连拳、戳脚、鹰爪翻子拳、《九要论》。
自称受到俞大猷影响的:松溪内家拳、少林拳。
明显受到戚继光影响的:太极拳、四明内家拳。
尊戚继光为始祖的:戚家拳。

国家要挂牌,那是国家支持啊。这个......还是应该响应号召的。

但是我们本人也不能欺师灭祖。师父怎样说的,就怎样原封不动地传下去好啦。

[ 本帖最后由 连枝步 于 2010-9-15 16:28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0 21:51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7428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