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楚汉时期最大的政治手笔, -----项羽分封谋略新证
性别:未知-离线 yaolei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8Rank: 8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牙门将军
好贴 1
功绩 230
帖子 570
编号 18213
注册 2004-9-22


发表于 2005-5-21 00:5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王佐之才于2005-05-20, 0:27:45发表
yaolie 兄:这篇文章写得很不错!
 
尤其是齐国田氏分封这一段,写的最出色。以前,我受传统观点束缚,也认为项羽不封田荣是一个败笔,造成了齐地动乱,使楚军陷于齐地,为刘邦平定三秦创造了条件。看了你的论述后,对这个问题有了新的审视。
 
我觉得许多前人的研究观点,尤其是政治、军事、战略方面的观点,都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有的时候,该翻的案就要翻,但不能为了翻案而翻案。

另外,我想yaolie兄应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项羽刘邦都进行了分封,当然这种分封,肯定是在特殊历史环境下的权宜之计,利弊参半。为什麽刘邦成功了,项羽失败了,刘邦为什麽会成功?项羽怎麽失败的?刘项都进行了分封,为什麽最终结果会不一样?这个问题绝不是仅仅一个运气好不好的问题。挖掘这个问题比论证项羽分封是大手笔更有意义!
 
 项羽分封其合理性,有利性,这篇文章说的很多了,但是项羽分封究竟有没有弊?弊在那里?怎样才能趋利避害?这就是更深层次的问题了,这个问题解决了,这篇文章就正反两方面全都完美了,高度也就上去了。

胡说几句,不妥之处,还望见谅!

多谢王佐之才 兄指点;
  对于项羽和刘邦分封一个失败一个胜利,我倒是认为主要原因是项羽的分封客观的为刘邦扫清了障碍,使得刘邦更有力量来施展其手段。
  项羽分封的失败主要是胃口太大,可以说欲把秦末乱摊子全部收拾干净。虽然项羽的计划谋略是可行的,但是无疑是很冒险,获得的收益很大,但是一子错满盘输。如果项羽在分封的计划低调一点,仅仅完成自己利益的需求,恐怕不会出现刘邦一起,天下皆从的局面,而刘邦想收拾那些没有被项羽消弱的诸侯也不是这么容易。但是问题是任何事情都是双刃剑,如果出现大家谁也奈何不了谁,恐怕战国时代又重演了。
   所以项羽要控制天下的的手段没有错,错就错在太冒险,不是视机而动,而是把天下围绕自己转。这样的手段如果不出意外可行,出了意外损失就大了。
    但是是不是项羽的计划出现计划外的情况(刘邦迅速占领三秦),项羽就必败呢?不一定,彭城之战以及楚汉战争初期证明项羽尚有希望。
   
  由此我在文中分析,项羽失败有必然性和偶然性。必然性就是天下的局势由不得他选择,但是选择了就必然承受风险,所以计划外的事情出现就必然导致失败。
偶然性一是指计划中的一些人力难以预测的失误。和一些无法控制事情的出现。当然项羽分封失误之处就算是偶然(这个估计就是轻视刘邦)。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陈本布衣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55
编号 36541
注册 2005-4-11


发表于 2005-5-21 09:4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yaolei于2005-05-19, 16:06:32发表
具体来谈一谈,这样更好。
先看韩信,彭越,刘邦对付他们的时候有多大的谋略?根本原因还是两人不敢反,才被轻易杀掉,要是刘邦,英布也如此,项羽摆平他们不是容易多了?韩信,彭越没有反倒底是刘邦的本事,还是两人的问题?很明显。总不能我和泰深打得头破血流,你和一个业余选手打,那个人被你一拳打倒,结论就是你强过我吧?
   至于项羽打胜仗手忙脚乱,刘邦败了从容反击,莫非我们要打败仗?
  巴,蜀没有,汉中在刘邦手中,刘邦定关中的时候,郦商带军定汉中。
  关于怀王的势力,仔细看我的文章,怀王可不是和献帝一样没有势力的人,这么好控制,再说怀王也不吃这一套,到了南方依然要反。

另外彭城之战是项羽的运气好,还是作战能力强?打了胜仗就是运气,那刘邦做的全是运气了?另外项羽只带了三万回击,追击能有多少兵力,刘邦逃到荥阳,饿死的骆驼比马大,被拦截不是很正常。何况还有英布的后院反水呢!
  刘邦的才能不差于项羽,要是条件比项羽差,就要看从什么角度看了。比如项羽虽然强,为什么怀王把好处给刘邦而不是项羽?搞的项羽差点挂,刘邦平白获得好处。条件好条件差都是可以互相转变的,这就是中国哲学的二元论。
   项羽动不动就烹人?哪个不是有原因,哪个不是该烹?刘邦这样杀的人少?
   至于杀20万秦兵,秦兵要反,不杀怎么办?等着别人杀?后世拿项羽说事是因为不懂,或则懂也装着不懂,反正责任推其身上,多简单啊!
  要说质变,现代战争杀得顶古代几倍,各个都是残忍好杀?美国投原子弹不更好杀?

韩信彭越不敢反和不想反,首先,他们为什么要反?其次,有没有反的机会?刘邦没给他们机会,而且刘邦对他们有恩,而且刘邦有手腕,对比英布在项羽最困难的时候反,不得不认为刘邦的手腕是高明于项羽的,因为韩信彭越在刘邦最困难的时候都帮助了刘邦,英布反刘邦也是刘邦逼反的,可以说是刘邦为消灭他而实施的手段。另外,韩信彭越的能力也是高于英布,刘邦先下手消灭他们,也是分清主次了的。
你说的和泰森打我不明是为了说明什么。

“至于项羽打胜仗手忙脚乱,刘邦败了从容反击,莫非我们要打败仗?”这明显就是偷换概念,这只能说明刘邦的战略指挥和手段是高于项羽的。

汉中在刘邦手里就一定封给刘邦?项羽已经毁约没封刘邦关中王,从他手里夺汉中又怎么了?项羽又不是没有强迁诸侯领地的行为。如果造成刘邦造反更好。

项羽能驱逐怀王,就没有能力控制他?你先为了证明项羽定彭城的正确性,说项羽定了彭城,控制了楚地势利,使得在和怀王的斗争中胜利,使得怀王属下背叛,从而驱逐怀王。那么,这个时候,项羽有没有控制怀王的能力呢?这时,控制怀王是必然了了,干嘛项羽要驱逐他呢?放走了,怀王到了其他地方,一定会号召诸侯反项羽,杀了,一定给人造反的借口,要是怀王被暗杀,一样是项羽背黑锅。所以项羽的这个驱逐怀王,怎么看怎么是一个大败笔。

彭城是在刘邦有重大失误情况下成功的,有项羽能力的问题,但是运气成份也很大,你不能否认。另外刘邦韩信反击的问题,有他们的能力强在里面,但是你总说项羽运气差刘邦运气好,这明显是在为项羽找借口。关于英布反水,试问,作为刘邦臂膀的韩信彭越为什么没在刘邦最困难的时候反水?这只能证明项羽的驾驭能力差,政治手段不行,不能说明项羽运气差,刘邦运气好。

比条件,刘邦要是比项羽好,就是刘邦来分封诸侯了。怀王为什么支持项羽?怀王为了自己的利益,肯定不愿意项羽坐大,需要支持一个新的力量来对抗项羽,从而从中取利。要是刘邦强,怀王就该支持项羽了!你的逻辑明显有问题。
这跟二元论是两码事。
项羽烹些给他建议的人,这不是造成了很坏的影响?对敌人残忍些倒还好一些,对自己人残忍,恐怕问题就严重了。
白起坑了40万人,遭到世人谴责,项羽为什么就不能遭世人谴责?你有你杀的道理,人家有人家谴责的道理。后世都认为白起杀40万人是有原因的,但是人们一样认为白起是残忍的,一样认为白起坑40万人对秦灭六国产生副面作用。

说现在,其实更明白了,项羽的错误就是没有舆论导向,他杀20万人把罪名都背到自己身上了,他是联军领导人,联军的错都可以往他头上推,掠夺关中也都可以往他头上推,项羽没有明白这点,还去坑20万人,还去掠关中,只能丢项羽的民心,得利的却是诸侯,项羽这点都没搞懂,怎么和刘邦斗?刘邦晓得争取民心而项羽忽略民心,他的分封策略再高明,也只有国民党的下场。项羽忽略民心,怎么能对抗刘邦?

你说的刘邦纯粹是运气好,过了陈仓才夺了天下,要是刘邦没有在关中约法三章,要是刘邦一进咸阳就杀了子婴,就掠了关中,试问,刘邦怎么能在关中坐稳,怎么又进而出关中,略中原?并且能得到大部分诸侯的支持,是不是项羽自身问题也很严重?

项羽分封有有一定的原因,也有一定的意义,但是并不代表他就是正确的,没有错误的,更不能说明他的失败就是运气。项羽的错误,在于没有考虑民心,没有打压最强大刘邦,分封了,确没有处理好他与诸侯的关系,造成许多诸侯反对他。或许,项羽的错误在于他本不是一个有高明外交政治手腕的一个人,他不适合做一个关系复杂的诸侯联盟领袖,从个人素质来看刘邦比他更适合一些,刘邦对诸侯的笼络,在对民心的引导,在对属下的手腕上,都高明于项羽,所以刘邦在这个争夺战中获得胜利,不是偶然。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yaolei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8Rank: 8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牙门将军
好贴 1
功绩 230
帖子 570
编号 18213
注册 2004-9-22


发表于 2005-5-21 17:5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陈本布衣于2005-05-21, 9:40:21发表
[QUOTE=yaolei,2005-05-19, 16:06:32] 韩信彭越不敢反和不想反,首先,他们为什么要反?其次,有没有反的机会?刘邦没给他们机会,而且刘邦对他们有恩,而且刘邦有手腕,对比英布在项羽最困难的时候反,不得不认为刘邦的手腕是高明于项羽的,因为韩信彭越在刘邦最困难的时候都帮助了刘邦,英布反刘邦也是刘邦逼反的,可以说是刘邦为消灭他而实施的手段。另外,韩信彭越的能力也是高于英布,刘邦先下手消灭他们,也是分清主次了的。
你说的和泰森打我不明是为了说明什么。

“至于项羽打胜仗手忙脚乱,刘邦败了从容反击,莫非我们要打败仗?”这明显就是偷换概念,这只能说明刘邦的战略指挥和手段是高于项羽的。

汉中在刘邦手里就一定封给刘邦?项羽已经毁约没封刘邦关中王,从他手里夺汉中又怎么了?项羽又不是没有强迁诸侯领地的行为。如果造成刘邦造反更好。

项羽能驱逐怀王,就没有能力控制他?你先为了证明项羽定彭城的正确性,说项羽定了彭城,控制了楚地势利,使得在和怀王的斗争中胜利,使得怀王属下背叛,从而驱逐怀王。那么,这个时候,项羽有没有控制怀王的能力呢?这时,控制怀王是必然了了,干嘛项羽要驱逐他呢?放走了,怀王到了其他地方,一定会号召诸侯反项羽,杀了,一定给人造反的借口,要是怀王被暗杀,一样是项羽背黑锅。所以项羽的这个驱逐怀王,怎么看怎么是一个大败笔。

彭城是在刘邦有重大失误情况下成功的,有项羽能力的问题,但是运气成份也很大,你不能否认。另外刘邦韩信反击的问题,有他们的能力强在里面,但是你总说项羽运气差刘邦运气好,这明显是在为项羽找借口。关于英布反水,试问,作为刘邦臂膀的韩信彭越为什么没在刘邦最困难的时候反水?这只能证明项羽的驾驭能力差,政治手段不行,不能说明项羽运气差,刘邦运气好。

比条件,刘邦要是比项羽好,就是刘邦来分封诸侯了。怀王为什么支持项羽?怀王为了自己的利益,肯定不愿意项羽坐大,需要支持一个新的力量来对抗项羽,从而从中取利。要是刘邦强,怀王就该支持项羽了!你的逻辑明显有问题。
这跟二元论是两码事。
项羽烹些给他建议的人,这不是造成了很坏的影响?对敌人残忍些倒还好一些,对自己人残忍,恐怕问题就严重了。
白起坑了40万人,遭到世人谴责,项羽为什么就不能遭世人谴责?你有你杀的道理,人家有人家谴责的道理。后世都认为白起杀40万人是有原因的,但是人们一样认为白起是残忍的,一样认为白起坑40万人对秦灭六国产生副面作用。

说现在,其实更明白了,项羽的错误就是没有舆论导向,他杀20万人把罪名都背到自己身上了,他是联军领导人,联军的错都可以往他头上推,掠夺关中也都可以往他头上推,项羽没有明白这点,还去坑20万人,还去掠关中,只能丢项羽的民心,得利的却是诸侯,项羽这点都没搞懂,怎么和刘邦斗?刘邦晓得争取民心而项羽忽略民心,他的分封策略再高明,也只有国民党的下场。项羽忽略民心,怎么能对抗刘邦?

你说的刘邦纯粹是运气好,过了陈仓才夺了天下,要是刘邦没有在关中约法三章,要是刘邦一进咸阳就杀了子婴,就掠了关中,试问,刘邦怎么能在关中坐稳,怎么又进而出关中,略中原?并且能得到大部分诸侯的支持,是不是项羽自身问题也很严重?

项羽分封有有一定的原因,也有一定的意义,但是并不代表他就是正确的,没有错误的,更不能说明他的失败就是运气。项羽的错误,在于没有考虑民心,没有打压最强大刘邦,分封了,确没有处理好他与诸侯的关系,造成许多诸侯反对他。或许,项羽的错误在于他本不是一个有高明外交政治手腕的一个人,他不适合做一个关系复杂的诸侯联盟领袖,从个人素质来看刘邦比他更适合一些,刘邦对诸侯的笼络,在对民心的引导,在对属下的手腕上,都高明于项羽,所以刘邦在这个争夺战中获得胜利,不是偶然。

第一,同样为什么刘邦就反了?刘邦就有机会?英布为什么就反了?项羽给他机会了?
  英布在项羽最困难的时候反,好象不是这样的。项羽势力当时还强着呢?几个月就灭了英布。不过便宜了刘邦而已。何况项羽灭后,酣信,彭越当然不好反,项羽围困刘邦的时候,彭越韩信不来,什么后果?只能说韩信的战略错误,不能说明刘邦的高明。

第二,项羽既然打了胜仗,我怎么看不出反而比刘邦的败仗还惨。偷换概念的是你吧?就好比曾国藩的屡败屡战,吃了败仗似乎光荣,反而显示战略高明,本人就是因为战略高明,所以不屑于战术,才战败的是吧?

第三,项羽从来没有毁约,怀王的约定关项羽什么事情?另外汉中既然是在刘邦手中,项羽给也一样不给也一样,为何不能卖个人情?对项羽来说,项羽如何去夺汉中?汉中开始不封,不过是故意留个把子,等待其他人拿出利益来换,用不是自己的东西,自己也掌握不了的来换哪怕一点好处,有什么不对?要是这点都反对,看来你是找错的。不是来讨论的。

第四,什么叫控制,项羽把怀王还尊为主子,怀王的手下是听项羽的是听怀王的?忠心怀王的势力一直反扑,中立的随风摆。难道项羽天天就和怀王这些人搞宫廷争斗,你以为项羽是明清的老太监?项羽把怀王以及忠心的势力赶到南方,有人收拾他,借刀杀人,多方面。
至于背黑锅,不管项羽怎么做,黑锅肯定是背的。项羽控制怀王,刘邦还可以说清君侧,你太幼稚了吧?只有利益,哪有什么别的。项羽胜利了,刘邦的罪名还不是一大堆。用后来推论前面,荒谬!

第五:如果彭城之战是刘邦的失误,那世界上哪场战争不是对方的失误?全是运气了?
刘邦的反击当然有能力的地方,我可没有否认。不过陈仓出人意料的地方不算运气算什么?
  如果考试,一道题你会,做对了是运气吗?如果你不会,打算放弃,突然看到别人的答案,对了。哪个是运气|?你连运气和本事都搞不清楚,如何判定?
另外,只要手下反水,就是驾驭能力不行。这么多背叛刘邦的怎么说?曹无伤怎么说?莫不是刘邦更差?

第六:项羽封诸侯是靠的条件好?那是项羽打出来的,刘邦没有这样的战功,凭什么封?
怀王为了自己的利益对付项羽,而支持刘邦,还能说刘邦的条件差吗?就算开始项羽条件好,从那一刻不证明了刘邦当时的条件也好起来了,还超过了项羽。

第七:项羽是因为给自己建议烹人的吗?是因为那儒生骂整个楚人。看看刘邦因为骂自己杀多少人!后世谴责是谴责,但是项羽当时非杀不可。这么说从古到今,战争都杀人,都该谴责啊,不管他们什么理由杀人,反正杀了,该谴责对吧?

第八:哈哈,你说舆论倒向,不过是胜利者干的,你知道当时的人是怎么想法?刘邦胜利了,把那些事情当然全推在项羽身上。项羽反正死了,没有办法反驳。
说这个有意义吗?

第九:刘邦得到关中是打下来的,还是靠约法三章?刘邦打了大半年都拿不下章邯一个孤城,如何能说得关中民心?至于诸侯支持,那刘邦彭城战败后,诸侯又反是不是说明刘邦又不道德了?或则项羽有没有问题了?

第十:没有考虑民心,又是这个滥调,请问从什么地方看出项羽没有考虑民心。
如果诸侯反他也算,诸侯有没有反过刘邦,是不是说明刘邦也不行?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yaolei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8Rank: 8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牙门将军
好贴 1
功绩 230
帖子 570
编号 18213
注册 2004-9-22


发表于 2005-5-22 00:5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好象有点问题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陈本布衣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55
编号 36541
注册 2005-4-11


发表于 2005-5-23 08:3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yaolei于2005-05-21, 17:51:56发表
第一,同样为什么刘邦就反了?刘邦就有机会?英布为什么就反了?项羽给他机会了?
  英布在项羽最困难的时候反,好象不是这样的。项羽势力当时还强着呢?几个月就灭了英布。不过便宜了刘邦而已。何况项羽灭后,酣信,彭越当然不好反,项羽围困刘邦的时候,彭越韩信不来,什么后果?只能说韩信的战略错误,不能说明刘邦的高明。

第二,项羽既然打了胜仗,我怎么看不出反而比刘邦的败仗还惨。偷换概念的是你吧?就好比曾国藩的屡败屡战,吃了败仗似乎光荣,反而显示战略高明,本人就是因为战略高明,所以不屑于战术,才战败的是吧?

第三,项羽从来没有毁约,怀王的约定关项羽什么事情?另外汉中既然是在刘邦手中,项羽给也一样不给也一样,为何不能卖个人情?对项羽来说,项羽如何去夺汉中?汉中开始不封,不过是故意留个把子,等待其他人拿出利益来换,用不是自己的东西,自己也掌握不了的来换哪怕一点好处,有什么不对?要是这点都反对,看来你是找错的。不是来讨论的。

第四,什么叫控制,项羽把怀王还尊为主子,怀王的手下是听项羽的是听怀王的?忠心怀王的势力一直反扑,中立的随风摆。难道项羽天天就和怀王这些人搞宫廷争斗,你以为项羽是明清的老太监?项羽把怀王以及忠心的势力赶到南方,有人收拾他,借刀杀人,多方面。
至于背黑锅,不管项羽怎么做,黑锅肯定是背的。项羽控制怀王,刘邦还可以说清君侧,你太幼稚了吧?只有利益,哪有什么别的。项羽胜利了,刘邦的罪名还不是一大堆。用后来推论前面,荒谬!

第五:如果彭城之战是刘邦的失误,那世界上哪场战争不是对方的失误?全是运气了?
刘邦的反击当然有能力的地方,我可没有否认。不过陈仓出人意料的地方不算运气算什么?
  如果考试,一道题你会,做对了是运气吗?如果你不会,打算放弃,突然看到别人的答案,对了。哪个是运气|?你连运气和本事都搞不清楚,如何判定?
另外,只要手下反水,就是驾驭能力不行。这么多背叛刘邦的怎么说?曹无伤怎么说?莫不是刘邦更差?

第六:项羽封诸侯是靠的条件好?那是项羽打出来的,刘邦没有这样的战功,凭什么封?
怀王为了自己的利益对付项羽,而支持刘邦,还能说刘邦的条件差吗?就算开始项羽条件好,从那一刻不证明了刘邦当时的条件也好起来了,还超过了项羽。

第七:项羽是因为给自己建议烹人的吗?是因为那儒生骂整个楚人。看看刘邦因为骂自己杀多少人!后世谴责是谴责,但是项羽当时非杀不可。这么说从古到今,战争都杀人,都该谴责啊,不管他们什么理由杀人,反正杀了,该谴责对吧?

第八:哈哈,你说舆论倒向,不过是胜利者干的,你知道当时的人是怎么想法?刘邦胜利了,把那些事情当然全推在项羽身上。项羽反正死了,没有办法反驳。
说这个有意义吗?

第九:刘邦得到关中是打下来的,还是靠约法三章?刘邦打了大半年都拿不下章邯一个孤城,如何能说得关中民心?至于诸侯支持,那刘邦彭城战败后,诸侯又反是不是说明刘邦又不道德了?或则项羽有没有问题了?

第十:没有考虑民心,又是这个滥调,请问从什么地方看出项羽没有考虑民心。
如果诸侯反他也算,诸侯有没有反过刘邦,是不是说明刘邦也不行?

英布反是项羽和英布双方的事情,同样,如果刘邦被围而韩信彭越不到,那么不能只说韩信彭越有错,刘邦肯定在操作上有误。我觉得你的想法是,某人要做什么事情,都是他一个人的原因,和其他人无关,这大错特错了。

项羽在自己指挥的战斗中,只有垓下是被吃了大败仗,其他基本是胜利,却输了天下,丢了性命,怎么不是越胜越惨?曾国藩同刘邦一样,战略是高明的,而且曾国藩的胜仗不少,不是一直在输,谁告诉你曾国藩一直在输?

项羽名义上是怀王的属臣,违反怀王的意思就是违约,其实不是项羽的东西多了,天下还不是项羽的呢,不一样可以夺,何况一个汉中?最好封刘邦的不是梁益,而是四战之地。

忠于献帝的人还不断反扑呢,那么曹操狭天子错了?

我说了有一定运气,不过刘邦的策划的确太疏忽了,不过项羽后来马上被阻击,看来也不过如此。

是项羽打出来的没错,没人承认项羽差。但是怀王支持其他势利不只刘邦,还有很多人,而且要是怀王支持就比项羽条件好,那么凭什么是你条件差项羽来封诸侯?你说的怀王支持刘邦就证明刘邦条件好明显是错的。而且两人争天下时,怀王都见他祖先去了。

骂刘邦的人没见刘邦杀几个,倒是给刘邦难堪的人不少封了官。

舆论导向不是现在才有,而是任何时候都有,包括两人争天下的时候也有,刘邦可以控制以后的舆论,那楚汉之争时期的舆论,谁来控制?当然只有去争取。

关中是打下来的,但是民心也要收买,打天下容易坐天下难,打天下的多了,坐稳的又有几个,何况一个关中?????打地盘和收买民心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明白吗!!!!!就因为没打下一个城就说明刘邦没得民心?我看是刘邦很快把关中打得只剩下一个城,说明刘邦很得民心。

考不考虑民心,不是我说了算,是当时人说了算。民心不是滥调,试问,现在哪个国家敢不考虑还能在世界上立足?傻达姆完了,金氏家族?别逗了!

PS,有很多人说你是个项羽迷,看你的文章还不怎么觉得,看你的回复,我信了。所以,我认为和你争论是没有意义的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yaolei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8Rank: 8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牙门将军
好贴 1
功绩 230
帖子 570
编号 18213
注册 2004-9-22


发表于 2005-5-23 10:0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陈本布衣于2005-05-23, 8:39:31发表

  
[QUOTE=yaolei,2005-05-21, 17:51:56] 英布反是项羽和英布双方的事情,同样,如果刘邦被围而韩信彭越不到,那么不能只说韩信彭越有错,刘邦肯定在操作上有误。我觉得你的想法是,某人要做什么事情,都是他一个人的原因,和其他人无关,这大错特错了。

项羽在自己指挥的战斗中,只有垓下是被吃了大败仗,其他基本是胜利,却输了天下,丢了性命,怎么不是越胜越惨?曾国藩同刘邦一样,战略是高明的,而且曾国藩的胜仗不少,不是一直在输,谁告诉你曾国藩一直在输?

项羽名义上是怀王的属臣,违反怀王的意思就是违约,其实不是项羽的东西多了,天下还不是项羽的呢,不一样可以夺,何况一个汉中?最好封刘邦的不是梁益,而是四战之地。

忠于献帝的人还不断反扑呢,那么曹操狭天子错了?

我说了有一定运气,不过刘邦的策划的确太疏忽了,不过项羽后来马上被阻击,看来也不过如此。

是项羽打出来的没错,没人承认项羽差。但是怀王支持其他势利不只刘邦,还有很多人,而且要是怀王支持就比项羽条件好,那么凭什么是你条件差项羽来封诸侯?你说的怀王支持刘邦就证明刘邦条件好明显是错的。而且两人争天下时,怀王都见他祖先去了。

骂刘邦的人没见刘邦杀几个,倒是给刘邦难堪的人不少封了官。

舆论导向不是现在才有,而是任何时候都有,包括两人争天下的时候也有,刘邦可以控制以后的舆论,那楚汉之争时期的舆论,谁来控制?当然只有去争取。

关中是打下来的,但是民心也要收买,打天下容易坐天下难,打天下的多了,坐稳的又有几个,何况一个关中?????打地盘和收买民心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明白吗!!!!!就因为没打下一个城就说明刘邦没得民心?我看是刘邦很快把关中打得只剩下一个城,说明刘邦很得民心。

考不考虑民心,不是我说了算,是当时人说了算。民心不是滥调,试问,现在哪个国家敢不考虑还能在世界上立足?傻达姆完了,金氏家族?别逗了!

PS,有很多人说你是个项羽迷,看你的文章还不怎么觉得,看你的回复,我信了。所以,我认为和你争论是没有意义的了。

兄弟,看来我说这么多都是白说了。
英布,彭越韩信反当然不是自己的事情,有各种复杂的原因。刘邦,项羽都出现过这样的事情。但是你一口咬定是项羽的错误,同样刘邦也出现过的,何以厚此薄彼?

你连战略都没有懂,在你看来作战胜利结果最后失败,肯定是战略的问题是吧?你的想法太粗略了。你还是先看看战略的含义吧。项羽最后失败的原因很多,但是绝对不是什么战略失误。如果是请你具体指出!

  怀王之约本身就和项羽无关,一个和自己无关的东西何以失约。如果这样是失约,那中国从古到今没有什么不失约的。另外天下不是项羽的,不是说项羽想怎么分就怎么分的。
你说能给刘邦封到哪里?

献帝有什么势力没有?怀王有多大的势力,怀王有兵权,有军队,在彭城接近两年,彭城有他多少势力?献帝有吗?

项羽被阻击就不过如此,刘邦这么多军队,项羽才多少?这么少的军队被阻击难道不正常?|

怀王支持的是其他人,怎么关中给刘邦去进攻而不是别人。当时刘邦算什么身份,凭什么可以独当一面?不是怀王的偏心是什么?没有怀王这样支持,刘邦不过是项家一只而已,能成什么事情?

  兄弟,多看看史记,汉书。刘邦因为敌方骂他,攻下城后,把所有骂过的全部杀光。看看记载吧!项羽杀过几个?

  你有什么证明,当时的舆论是刘邦掌握的?

看看打三秦有多惨烈,除了另外两王投降,拉锯战反复几次。史记记载简单就是一下打了下来?看看后来关中的人口的减少。章邯战败本身就不奇怪,章邯才多少兵力,刘邦多少兵力。章邯是什么时候被围的?那时候三秦大部分没有拿下。偏偏这么一个孤城的老百姓怎么就不反水投降得民心的刘邦呢?

  历代都不是因为民心当政的,都是靠武力打下来的。民心?别逗了!

“PS,有很多人说你是个项羽迷,看你的文章还不怎么觉得,看你的回复,我信了。所以,我认为和你争论是没有意义的了。”
如果讨论就讨论,不愿意就随便。扣人帽子不感觉无聊吗?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jin337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5
编号 67197
注册 2006-4-27


发表于 2006-5-1 14:0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楼主的分析让人茅塞顿开

以前总不理解为何凭简单的贿赂就摆平项羽项伯,这下明白了,盖因利益形势使然。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mylovez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95
编号 19217
注册 2004-10-20


发表于 2006-5-2 10:2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天下无主之地甚多,项羽不应该贪诸侯之地,只要占稳脚跟,何不愁霸王之业,这方面齐桓作的比项羽好,齐桓赠土而天下归心,再说项羽王九郡,乃诸侯第一,只要稳步发展,何以被灭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飞将中原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64
编号 52617
注册 2005-11-6


发表于 2006-5-2 11:5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陈本布衣 于 2005-5-21 09:40 发表

韩信彭越不敢反和不想反,首先,他们为什么要反?其次,有没有反的机会?刘邦没给他们机会,而且刘邦对他们有恩,而且刘邦有手腕,对比英布在项羽最困难的时候反,不得不认为刘邦的手腕是高明于项羽的,因为韩信 ...

其实刘邦的分封是内部分封,和项羽的外部分封有明显的不同。在局势的限制下项羽的分封无疑是有他自己的考虑的,然而每个精密的计略都会有偶然情况。我不想说什么,这是现在很多评论都把项羽说成政治外交白痴这显然是不公平的,我只想说不能因为刘邦在政治外交非常出色就项羽是完全的无能。其实项羽在这些方面已经做的不错了,我不懂举证,希望有人列出刘项在争取诸侯,和诸侯归属方面的一些情况。
另外我觉得如果要说项羽最大的败笔,应该是放弃地利关中,其中原因很多,但无论如何后果很明显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飞将中原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64
编号 52617
注册 2005-11-6


发表于 2006-5-2 12:1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曹操狭天子因为天下属汉,而献帝没有直属势力,和曹操本身控制的好,和献帝一直保持表面不反目的情况
项羽不能挟怀王,因为天下割据,怀王有直属势力。项羽是他手下,而且他们早就反目不和了,所以项羽早杀晚杀都是必然的,要讨论的问题是什么时候杀当时罢了。
关于杀降是不得已而为之,我想白起项羽也不是杀人狂。况且民心?满清杀了那么多人也不一样过得好好的,杀人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处理杀人后的事。
最后我觉的有人把刘邦说的太好了,似乎他打战就不杀人似的。不过是杀的少点罢了,本质上没有区别,如果没有利害关系谁都愿意做好人。
顶部
性别:男-离线 wwwind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10
编号 32559
注册 2005-2-12


发表于 2011-6-20 12:0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项羽的分封打击了有实力的既得利益者。但他的分封不能让人心平稳就说明这个分封过程有问题。与刘邦建汉后分封有区别在于,项羽的分封让天下有野心的觉得分封不公平,有叛乱的理由。
所以在分封后,但项羽却一直到处平叛,敌人却越打越多。这是他的政治短板。特别是彭越的叛乱,使得项羽军的后勤一直不稳。就是说,项羽的分封并没有使自己的统治区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使得统治区域百姓得到生养休息。分封却不能使自己统治稳定,这不是最大的错误么?做了老大,合理的分封应该会让小弟们跟得更勤快。说明项羽本人有很大的缺陷,不懂政治。
封齐的结果直接导致田荣叛乱,为什么直接封田荣领齐。让齐内乱,项羽有能力统治统治齐地么?他扶持的失败了,就等于项羽失去了齐地的支持,非常致命的结果。变相成就了韩信袭齐的成功。因为齐楚成死对头,那么刘邦让田荣觉得更有吸引力,暗中提防是有,但是绝对不会像防楚那样防汉。刘邦一示好,田荣就放下警惕,结果就挂了。
分封的目的是压制诸侯的野心,慢慢消耗诸侯实力。但是有脑子有野心的人,有机会就反扑一下,怎么会一直顺着你的思路走。刘邦分封时的策略就聪明多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吃饭猛喷罗大傻

Rank: 4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0
帖子 1043
编号 281918
注册 2008-6-12


发表于 2011-6-21 14:2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不管怎么样,项羽的分封确实是历史的进步,他提出计功封王原则,而不以血缘作为封王的原则,在当时无疑是一种进步,尽管他的计功标准历来受到史家评判,但傻子还是承认他这一点好处。刘邦还想凭血亲定王位,分封自己的子弟宗亲,功臣功劳再大,在刘邦心目中也是不能封王的,只能做侯,因此他要把原来的异姓诸侯王赶尽杀绝,这无疑比项羽要更倒退。田荣这种见利亡义的家伙本不该封王,因为有实力就要封他做王,那怎能服得天下人心?这不必说他。但陈余不封王,的确是项羽的失策,陈余劝降了章邯,其功不少,又无大过,因何不封?这便是项羽的失着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wwwind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10
编号 32559
注册 2005-2-12


发表于 2011-6-27 21:5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没有实力就给封王才是可笑的地方。分封需要策略,需要政治手腕。想靠武力压制天下,可惜项羽不是秦始皇。
田荣的地盘只能暗图,不能明夺。至少不能让田荣找个借口--项羽分封有失公允(私心),立起反旗挑战项羽权威。
分封是王者之道,居然做地像防贼一样。
项羽自称霸王,分封气量却如此之小。对刘邦的分封也是一例。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巴卡斯博士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6
帖子 1579
编号 405566
注册 2010-12-3


发表于 2011-6-28 09:0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分封制明显是项羽的败笔。
加上西汉的七国之乱
因此后世再也没有真正的分封了。
当时的形势不用分封制也完全是可能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郭靖かくじゅん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74
编号 430533
注册 2011-6-29


发表于 2011-6-29 22:0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只是过于专业,坛里有多少人看的懂?关于分封的问题,我和楼主观点一致。
对于项羽的失败,借用《楚汉骄雄》里的一句话就是:“项羽败给了时势,而非刘邦。”。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郭靖かくじゅん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74
编号 430533
注册 2011-6-29


发表于 2011-6-29 22:0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只是过于专业,坛里有多少人看的懂?关于分封的问题,我和楼主观点一致。
对于项羽的失败,借用《楚汉骄雄》里的一句话就是:“项羽败给了时势,而非刘邦。”。


[ 本帖最后由 郭靖かくじゅん 于 2011-6-30 13:44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wwwind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10
编号 32559
注册 2005-2-12


发表于 2011-7-3 21:4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LS和LZ看懂了自己。没看懂别人。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郭靖かくじゅん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74
编号 430533
注册 2011-6-29


发表于 2011-7-4 21:1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7 wwwind 的帖子

阁下何尝不是如此,扔下个迷雾阵就走掉,另人不明所以。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hnsh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68
编号 479016
注册 2013-2-25


发表于 2015-4-10 16:0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只知道 历史是向前发展的  秦始皇 从战国的霸天下 走到秦朝的家天下 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就因为这个步子夸得有点大 所以 秦二世忘 但是 项羽却妮历史潮流 又回到战国的霸天下 焉能不失败  经过秦末 汉楚争霸 这段时间的酝酿 刘邦终于建立起来啦 一半的家天下 另一半还是分封诸侯的 他不敢像秦始皇一样步子太大容易摔倒  另一本的诸侯 可以在稳固的时候 慢慢收拾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诸葛周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6
帖子 567
编号 279144
注册 2008-5-23


发表于 2015-4-11 20:3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韩信拜将之时,刘邦与项羽的力量对比相差悬殊,可是,经过韩信的分析,刘邦清晰地看到了东向以争天下的远景。

  韩信首先指出项羽作为一个统帅的弱点。项羽虽然“勇悍仁强”、“恭敬慈爱”,但是只具“匹夫之勇”和“妇人之仁”。
  接着,韩信指出项羽的几大致命弱点:“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而都彭城;背义帝之约,而以亲爱王诸侯,不平;逐其故主而王其将相;又迁逐义帝置江南;所过无不残灭,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强耳。”除了不居关中而都彭城这一项为军事因素外,其它四项均为政治因素。
  项羽有此五大弱点,所以,“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故其强易弱。”

  他进而给刘邦的建议是,“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所不散!”既指出驱策天下英雄的动力,又将刘邦的不利因素转为有利因素。
  “任天下武勇”,“以天下城邑封功臣”,正是后来高起、王陵所总结的“与天下同其利”。“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更将刘邦初到汉中时手下兵将因思乡而逃亡这一不利因素,转化为打回东方去的动力,实现以患为利。(《资治通鉴》卷九 汉纪一 高帝元年)

  作为一个大战略构想,韩信既有针对“东向以争天下”的远景目标分析,又有针对“还定三秦”的近期目标分析。
  对于“还定三秦”的近期目标,韩信重点地分析了“三秦可传檄而定”的政治因素,即刘邦入关后“约法三章”所赢得的关中民心。

  作为一个军事将领,韩信在对策时,政治因素的分析竟然远远多于军事因素的分析。这使他无愧于作为一个杰出的统帅而列为汉初三杰。

  但是,放在刘邦取天下的大战略中,韩信的对策中还缺少一样东西。这样东西,是刘邦到洛阳后由三老董公补充的。如我在书后的《余论》所简述的:

  赋予这套战略以灵魂的则是三老董公的建议。时刘邦东出到洛阳,三老董公建议说:“臣闻‘顺德者昌,逆德者亡’;‘师出无名,事故无成’。故曰‘明其为贼,敌乃可服。’项羽为无道,放杀其主,天下之贼也。夫仁不以勇,义不以力,大王宜率三军之众为之素服,以告诸侯而伐之,则四海之内莫不仰德,此三王之举也。”刘邦采纳了这一建议,为义帝发丧,并发使遍告诸侯说:“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今项羽放杀义帝江南,大逆无道,寡人悉发关中兵,收三河士,南浮江汉以下,愿从诸侯王击楚之杀义帝者!” (《资治通鉴》卷九 汉纪一 高帝二年)
  为义帝发丧堪称政治大手笔。在短短的时间内,项羽就由天下诸侯尊奉的霸主变成了天下人的“共敌”,刘邦却因此而联合起诸侯联军近六十万人。此时距离刘邦初入汉中时兵逃将亡的窘境,不过一年的时间。后来刘邦又布项羽十大罪,也是这一思路的延伸,更强化了项羽作为天下“共敌”的形象。
  这一大手笔的灵魂却是道义的原则。“顺德者昌,逆德者亡”。要想成功,必须师出有名;要师出有名,唯有把项羽塑造为贼。项羽放杀义帝,是为“大逆无道”,那么,自己出兵讨他便成了讨逆。若非如此,刘邦凭什么名义东出?他还定三秦,项羽及其他诸侯还可接受张良的解释,相信他只是想取得本该属于他的东西;他要出关,“东向以争天下”,那么不光是项羽会视他为敌,其他诸侯王也会视他为一大威胁,那样的话,形势就会复杂得多,他统一天下的阻力也会大得多。通过为义帝发丧,刘邦对自己与项羽的政治身份重新作了一种定位,完成了政治议题的转换,把自己东向以争天下的行动变成了一个其他诸侯王可以接受的、为天下人除残去暴的义举。
  义帝本无足轻重,但经过刘邦包装就成了“举足轻重”。通过为义帝发丧,刘邦占据了道义的制高点,从而占据了政治上的制高点。刘邦争夺天下的战争就变成了“楚汉战争”或“讨伐逆贼项羽的战争”。日后,诸侯推戴刘邦称帝时,将他的功劳概括为两大块,一为诛暴,一为讨逆。暴指秦,逆指项。诛暴逆,成了高祖之业的功德基础。高祖之业,成了后世经营天下者的典范。

    所以,项羽之所以失败,归根究底是他没有刘邦那种野心。而刘邦利用为义帝发丧,反咬定项羽为逆贼,得到诸侯响应,项羽却自始至终没法在道义占据高点或者从道义上抹黑刘邦,反对他的诸侯本是一群散沙,却被刘邦这个举动合聚一起,并力相抗,连他的心腹英布也弃之而转投刘邦,项羽失败便属自然。

[ 本帖最后由 诸葛周 于 2015-4-11 20:49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chuchu1129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11
编号 3453
注册 2003-12-17


发表于 2015-6-17 11:1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项羽分封天下,肯定是团队智慧。
至于对刘邦刘邦,是团队内部意见分歧。因为分歧,才有鸿门宴这一出蹩脚戏。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qianliyanhua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3
编号 440023
注册 2011-8-24


发表于 2015-6-24 19:1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学到了很多 感谢楼主~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6-26 10:07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6520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