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13届国际计量大会决定:铯原子Cs133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间跃迁辐射震荡9192631770周所持续的时间为1秒。此定义一直延用至今。
是吗?延用至今?
1970年人们才醒觉到gravitational time dilation会差生偏差,1977年引进了修正。考虑黑体辐射后再于1997年再加入于绝对零度的条件。
似乎不存在比 10-44 秒更短的时间
是否指小数后44个0不能再细分下去,即是说时间不是连续体?
后果有多严重?以数学术语说是:“时间可微”吗?
我再重申一下我的问题。所谓的准确的时钟,就是每一个单位的时间都是均匀相等的。但是,时间已经过去,我们又怎么去比呢?你又怎么知道上一秒和这一秒是相等的呢?
有趣!“你”的每“一秒”当然是相等,否则“你”为何称这时段叫作“一秒”?
严格的讲,是先有了合理测量时间的方法后,才可以测量长度
是的!一米的定义正是光线于1/299,792,458走过的距离。
问题来了,假若时间不是连续体,以时间定义出来的长阔高是否连续体,它们“可微”吗?
该用微分还是差分?
至于说想精确到 Cs-133 的多少个辐射周期什么的, 请问你的表精确到那么准么?
全球各国都在使用Cs-133原子钟,上文所说于1977的修正是10-10秒,小数点后十个零的修正。
别小看今天仪器的精确度。有用GPS吗?它对时间精确度的要求也极高,GPS系统中也要计入Gravitational time dilation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