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谁应承担蜀国灭亡的主要军事责任?
性别:男-离线 云长翼孟德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4
编号 355839
注册 2010-1-18


发表于 2010-1-18 17:5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哈哈,我觉得是邓艾,他攻下成都,后主投降,蜀国灭亡的责任都在他身上了。
如果要说追根朔源,那就要从最初隆中对来说了,因为猪哥认为孙权会跟他的想法一样,但是东吴是不可能跟他同心同力的;再者,关公失荆州,蜀国国力下降;刘备发动夷陵之战,导致蜀国丧失精锐;然后猪哥和姜维不断攻伐而不休息,疲惫国内,这些都是速败的原因,但是最后蜀国灭亡的主要“军事责任”,必是邓艾!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暴民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84
编号 289586
注册 2008-8-1


发表于 2010-1-18 23:3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10-1-17 02:39 发表
请问,如何证明蜀汉得知邓艾的兵力?刘禅向邓艾请降而不向你口中“真正的主力”钟会请降代表什么?代表他知道邓艾只有万把兵力?
得知诸葛瞻战败等于得知邓艾具体兵力在哪个数量级,这是哪回事?这是什么逻辑 ...

刘禅是向接近魏军投降,这与是否主力无关,邓艾军在蜀境内走了数百里,如果姜维还对邓艾军完全无知就不可能,而且从远到数百里外的诸葛瞻军战败也知,可见是有情报方面是有的。

蜀汉亡国上缴的粮不多,这是否等于是缺粮,恐怕也不是。邓艾解决了诸葛瞻部是可以取得一点补给,但这可以维持多久?

防守方有时候为了保护家小是可以很拼命的,尤其对手也只是一支孤军。只有军民还没有失去信心,士气维持一年半载是不是疑问,一支无补给的外来孤军要屯兵城下,那个会士气先跨。

记载成都讨论时的时间又没有说明是什么时间,要是已经是锺会大军从剑阁南下时,那成都只有两条路走也是绝对没有错,剑阁一倒,魏军可以多方攻进蜀境,这好像张飞攻破巴郡,可以多向威胁益州一样,要是张飞被挡在永安之外,白水军只是被消灭而不是被刘备收编,刘备万人部队就是可以杀到成都城下也没有作为。

QUOTE:
原帖由 吃饭猛喷罗大傻 于 2010-1-17 09:33 发表
只要挡住邓艾和钟会的军队,蜀国就不会灭亡,姜维已经负责应付钟会,阻挡了魏国大部的进程,关键还是诸葛瞻、后主的才略不足,居然能让邓艾长驱直进。

如果不是为了救回姜维的主力,成都不会缺兵缺将到这样严重,光派遣少廖化或张翼任何一支,北上迎击邓艾的部队就已经足够顶得住,不但兵力和将领到有,不用交给没有作战经验的新一辈去打,从战事所见,只见成都一直派遣援军外出,面对邓艾的奇兵,姜维就没有怎样配合或支持过成都去解决邓艾这支奇兵。剑阁是有足够的兵力,邓艾出江由,距离剑阁只有百里,三百里外的成都可以派遣兵马到涪城,涪城距离剑阁应只有百来里,记载上就没有提及剑阁方有怎样协助过涪城防守。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暴民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84
编号 289586
注册 2008-8-1


发表于 2010-1-19 00:2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历山学士 于 2010-1-18 13:41 发表
要知道,蜀汉遣兵分护两地,在钟会发兵之时。而姜维之得到消息,在钟会已入汉中之后,这是其一。其二姜维回阴平途中,遭遇多次围追堵截,故而迟迟才回阴平,这是其二。姜维哪有时间进行您所谓的修补漏洞?如何修补?难道是算卦知道蒋舒是叛贼?后主之前既然不听,此时再补又有何用?

姜维如果一早撤退来会遇见魏军,廖化赶到桥头才发现诸葛绪出武都,于是等在桥头一段时间,从成都知道魏军入侵,到廖化赶去桥头这段时间,如姜维是知道魏军入侵就撤退,那从沓中回来会合廖化肯定比诸葛绪到桥头的时间早,邓艾和诸葛绪两支部队也踫也可能踫不上蜀军,更不幸会是诸葛绪在桥头踫上蜀汉主力而被打飞。

邓艾从陇西南下,也不可能能封锁姜维自沓中回阴平的退路,也不存在什么围追堵截,从姜维骗过诸葛绪过桥头来看,邓艾并没有怎样威胁过姜维。前面讲这是魏军入侵时应做而没有做的。而且早在成都不增兵关城和桥头时,姜维这战略部署者也是军事负责人早应该要自己修补漏洞,自沓中撤退回阴平或桥头,再因应形势分兵增援关城或汉中诸围守。只要关城和阳平关在蜀汉手上,魏军绝对不敢轻易深入阴平,发梦也不敢去偷渡江由。

QUOTE:
原帖由 历山学士 于 2010-1-18 13:41 发表
姜维既然是“托言屯田”,则后主已信,不然直接征召回成都,不会则诬以反叛之名可也。
谈什么离间君臣,又是强奸历史。如果真是姜维有此意,谈什么“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真有此心,那也是黄皓之辈,于姜维何干?

姜维将强兵在外,成都可以怎样做?姜维自己不回,你以为成都可以有办法吗?你觉得刘禅没有换姜维的想法,黄皓就敢自己作主,黄皓最多是迎合刘禅的意思,可不是当年强盛的常侍。姜维的行为也很容易理解,控制住军权,再以军功封住政敌的挑战,在当时他要保住权势,要牵头率领蜀人反魏还是需要利用天子这招牌。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历山学士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牙门将军
好贴 8
功绩 136
帖子 555
编号 53620
注册 2005-11-21




QUOTE:
原帖由 暴民 于 2010-1-19 00:24 发表


姜维如果一早撤退来会遇见魏军,廖化赶到桥头才发现诸葛绪出武都,于是等在桥头一段时间,从成都知道魏军入侵,到廖化赶去桥头这段时间,如姜维是知道魏军入侵就撤退,那从沓中回来会合廖化肯定比诸葛绪到桥 ...

回帖已说明姜维得到消息已经晚了,且遭到堵截,确实是最快的速度回来的。您预设姜维早就得到消息,这本身就不对,假设也就是无源之水。。。

廖化一军后主是让他接应姜维,而不是如姜维早先设计的驻守桥头,廖化是到了阴平再等待诸葛绪的动向,已经过了桥头,而不是在桥头等!其与姜维合军也是在阴平!如果廖化一军在桥头,诸葛绪能毫无战争就得到桥头?拜托仔细看看整个过程。拙文《姜维退军路线再探》(http://www.xycq.net/forum/viewth ... A%C9%BD%D1%A7%CA%BF)及续(http://www.xycq.net/forum/viewth ... A%C9%BD%D1%A7%CA%BF),可能对你认识整个过程有所帮助。

QUOTE:
原帖由 暴民 于 2010-1-19 00:24 发表


姜维将强兵在外,成都可以怎样做?姜维自己不回,你以为成都可以有办法吗?你觉得刘禅没有换姜维的想法,黄皓就敢自己作主,黄皓最多是迎合刘禅的意思,可不是当年强盛的常侍。姜维的行为也很容易理解,控制住军权,再以军功封住政敌的挑战,在当时他要保住权势,要牵头率领蜀人反魏还是需要利用天子这招牌。 ...

有强兵而与天子作对的,就没有办法除掉?真是笑话。

姜维远在西陲沓中,后主只要断绝白水关、桥头、关城等要塞,姜维根本无法入蜀。钟会二十万众若非关城投降 桥头无备也无计奈何何况姜维的区区四万人?姜维能把搞死自己的方案给“敌人”?若后主有除掉姜维的意思,姜维难以活到蜀亡!恣意污蔑古人不可取。不要觉得新解歧出 打倒榜样 或者为恶棍翻案的才是高手,历史证明,往往相反。

[ 本帖最后由 历山学士 于 2010-1-19 12:41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暂时发言马甲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车骑将军
功绩 121
帖子 7491
编号 58315
注册 2006-1-25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10-1-19 18:0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刘禅是向接近魏军投降,这与是否主力无关,邓艾军在蜀境内走了数百里,如果姜维还对邓艾军完全无知就不可能,而且从远到数百里外的诸葛瞻军战败也知,可见是有情报方面是有的

蜀汉亡国上缴的粮不多,这是否等于是缺粮,恐怕也不是。邓艾解决了诸葛瞻部是可以取得一点补给,但这可以维持多久?

防守方有时候为了保护家小是可以很拼命的,尤其对手也只是一支孤军。只有军民还没有失去信心,士气维持一年半载是不是疑问,一支无补给的外来孤军要屯兵城下,那个会士气先跨。

记载成都讨论时的时间又没有说明是什么时间,要是已经是锺会大军从剑阁南下时,那成都只有两条路走也是绝对没有错,剑阁一倒,魏军可以多方攻进蜀境,这好像张飞攻破巴郡,可以多向威胁益州一样,要是张飞被挡在永安之外,白水军只是被消灭而不是被刘备收编,刘备万人部队就是可以杀到成都城下也没有作为。

邓艾在蜀地作战,结果要姜维反而得不到战报才证明姜维不知道邓艾军队的数量?

对啊对啊,军民没失去信心,结果成都方面在邓艾还没兵向自己之前就已经列出了两套方案,而没有一套是坚守成都,要么逃去南中要么东去孙吴。还是说,你除了让姜维拥有那四万多的军队外,连蜀汉情报网也独给了姜维,姜维知道邓艾只有万余,而刘禅和成都一众文武却是怕到要跑路?如果姜维能知道邓艾的真实实力,成都根本不可能不知道,成都如果明知道邓艾只有万把人也要逃,要么就说明成都防御力量薄弱到就是防不了邓艾,要么就是军民士气早已消失殆尽。而成都做出这样的议论,传到边关显然会让守军在诸葛瞻被破后再一次遭受严重打击,军无士气则不可久战。

能不能少把历史人物当白痴?

刘禅向就近的魏军投降跟投降讨论里就没说到半个字真正威胁蜀汉的那支“魏军主力”是一回事?劝刘禅投降,阐述蜀汉面临的问题和威胁结果却半个字没蹦出钟会来的情况是说明成都方面是因为姜维的弃关而导致的无法不投降?

至于粮食,既然你知道成都府库里的粮食不多,而诸葛瞻部的粮食被夺。那就必定更清楚蜀汉的粮食在外而成都方面没有力量护粮,结果你下了个死判决说邓艾撑不久,是怎么回事?是怎么否决邓艾能得到蜀汉为军用的粮食的?

尤其对手是一支孤军,那得是成都方面有士气有决心认为邓艾是一支孤军而自己有力一战再说吧。标新立异的在那说邓艾撑不久,不过是拿这个通天眼来讨论,蜀汉要有那通天眼,邓艾连进也进不来,诸葛瞻老早也不用败。还说什么投降呢。

[ 本帖最后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10-1-19 18:18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暴民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84
编号 289586
注册 2008-8-1


发表于 2010-1-19 22:4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历山学士 于 2010-1-19 12:31 发表
回帖已说明姜维得到消息已经晚了,且遭到堵截,确实是最快的速度回来的。您预设姜维早就得到消息,这本身就不对,假设也就是无源之水。。。

廖化一军后主是让他接应姜维,而不是如姜维早先设计的驻守桥头,廖化是到了阴平再等待诸葛绪的动向,已经过了桥头,而不是在桥头等!其与姜维合军也是在阴平!如果廖化一军在桥头,诸葛绪能毫无战争就得到桥头?拜托仔细看看整个过程。拙文《姜维退军路线再探》(http://www.xycq.net/forum/viewth ... A%C9%BD%D1%A7%CA%BF)及续(http://www.xycq.net/forum/viewth ... A%C9%BD%D1%A7%CA%BF),可能对你认识整个过程有所帮助。

姜维得消息已经晚了不是学士想有就成事实,同理姜维以最快速度回来也是要看证据,不是你自己预设就当成是事实。姜维是蜀汉的大将军,汉中守军不会不知大将军是在沓中而不去报告,而且大将军手上控制的正是蜀汉的主力军,要找援军也先找大将军,姜维得到魏军进入汉中不会怎样迟于成都收到消息,但事实明明是姜维很迟才回军。

的确是写得是廖化过了桥头到阴平,但这差别并不影响判断姜维迟回,廖化都已经后知后觉的来到阴平,还留在阴平超过一个月,姜维可是连影都不见,姜维在沓中屯田,至少在这地带邓艾不可能堵截到姜维,邓艾所领到部队没有一支是堵截姜维退路的,这任务是诸葛绪负责的。

另廖化所到的阴平也可能就是阴平之桥头而非后来所到的阴平,当时的环境紧急,成都要把姜维拉回来才对,怎会反而把部队送出去,成都派兵迟了,但应是按姜维先前的要求出兵,廖化可能是到先前桥头,桥头也正是属阴平。后被诸葛绪的大军所迫或姜维前线吃紧也上前接应才离开桥头。

QUOTE:
原帖由 历山学士 于 2010-1-19 12:31 发表
有强兵而与天子作对的,就没有办法除掉?真是笑话。

姜维远在西陲沓中,后主只要断绝白水关、桥头、关城等要塞,姜维根本无法入蜀。钟会二十万众若非关城投降 桥头无备也无计奈何何况姜维的区区四万人?姜维能把搞死自己的方案给“敌人”?若后主有除掉姜维的意思,姜维难以活到蜀亡!恣意污蔑古人不可取。不要觉得新解歧出 打倒榜样 或者为恶棍翻案的才是高手,历史证明,往往相反。

对蜀汉来讲四万人可不是什么区区四万人,这是占全国十万二千兵的四成,还是最有战斗力的主力作战兵团,要是成都与姜维不和,姜维打出清君侧名义攻向成都,成都能指挥得动的兵力还有多少,白水关、桥头有多少兵力可以抵挡姜维,剑阁、涪城至成都又可以分到多少兵力去守,这些守将又是否与成都齐心。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历山学士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牙门将军
好贴 8
功绩 136
帖子 555
编号 53620
注册 2005-11-21




QUOTE:
原帖由 暴民 于 2010-1-19 22:49 发表


姜维得消息已经晚了不是学士想有就成事实,同理姜维以最快速度回来也是要看证据,不是你自己预设就当成是事实。姜维是蜀汉的大将军,汉中守军不会不知大将军是在沓中而不去报告,而且大将军手上控制的正是蜀汉的主力军,要找援军也先找大将军,姜维得到魏军进入汉中不会怎样迟于成都收到消息,但事实明明是姜维很迟才回军。

的确是写得是廖化过了桥头到阴平,但这差别并不影响判断姜维迟回,廖化都已经后知后觉的来到阴平,还留在阴平超过一个月,姜维可是连影都不见,姜维在沓中屯田,至少在这地带邓艾不可能堵截到姜维,邓艾所领到部队没有一支是堵截姜维退路的,这任务是诸葛绪负责的。

另廖化所到的阴平也可能就是阴平之桥头而非后来所到的阴平,当时的环境紧急,成都要把姜维拉回来才对,怎会反而把部队送出去,成都派兵迟了,但应是按姜维先前的要求出兵,廖化可能是到先前桥头,桥头也正是属阴平。后被诸葛绪的大军所迫或姜维前线吃紧也上前接应才离开桥头。
...

我当然是有证据——“维闻锺会诸军已入汉中,引退还。”——您从哪里能看出姜维是得到消息故意拖延不走?

廖化被遣,钟会还没入骆谷;廖化之到阴平,诸葛绪还没到建威,钟会可能还没有入汉中,此时姜维还没有得到消息,直到“维闻锺会诸军已入汉中”,马上“引退还,”廖化在阴平等的这个“月余”,是因为廖化所到阴平甚早,而姜维得到消息较晚。所以姜维并没有拖延时间的意思。

基本事实还没有搞清楚前就以先有之观念改造历史,轻易出结论,罔也!

QUOTE:
原帖由 暴民 于 2010-1-19 22:49 发表


对蜀汉来讲四万人可不是什么区区四万人,这是占全国十万二千兵的四成,还是最有战斗力的主力作战兵团,要是成都与姜维不和,姜维打出清君侧名义攻向成都,成都能指挥得动的兵力还有多少,白水关、桥头有多少兵力可以抵挡姜维,剑阁、涪城至成都又可以分到多少兵力去守,这些守将又是否与成都齐心。 ...

蒋斌 王含之守汉、乐两城,都是五千兵力而已,柳隐的黄金戍就更少的可怜,钟会十余万大军如之奈何?汉中平地尚且如此,不要说姜维之四万人之于因险据要的关城 桥头!

且姜维又不是投降曹魏,最终还是要回成都,拖延时间,让曹魏把要地全被攻下,对他回去有什么好处?

[ 本帖最后由 历山学士 于 2010-1-20 13:28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暴民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84
编号 289586
注册 2008-8-1


发表于 2010-1-20 22:4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历山学士 于 2010-1-20 13:11 发表
我当然是有证据——“维闻锺会诸军已入汉中,引退还。”——您从哪里能看出姜维是得到消息故意拖延不走?

廖化被遣,钟会还没入骆谷;廖化之到阴平,诸葛绪还没到建威,钟会可能还没有入汉中,此时姜维还没有得到消息,直到“维闻锺会诸军已入汉中”,马上“引退还,”廖化在阴平等的这个“月余”,是因为廖化所到阴平甚早,而姜维得到消息较晚。所以姜维并没有拖延时间的意思。

学士好心这样失礼的证据就不要拿出来,姜维知道锺会已经进到汉中才退只是显示了姜维退兵的时间,你怎样证明姜维在退兵前不知道魏军入侵。从没有史料提及刘禅有封锁消息不供应姜维,有的话,史料一定会提及,如刘琮没有向刘备透露投降的消息。姜维身为蜀汉军事最高负责人,消息一直是有通报姜维,从先前姜维上表请增兵关城和桥头事可知。

从廖化事来看,姜维肯定是很早就知道魏军在入侵,就是没有收到消息,光看陇右分兵三路来攻也应猜到魏军开始行动,相信姜维想争个头功才浪费时间在沓中,等到魏军进入汉中,已经不能在拖才撤退。这根本是与原先的部署不同,没有等到魏军师老疲惫就急急在消耗自己的战力,结果连面对二线部队也取不了好处,还错失增援前线的时间。

QUOTE:
原帖由 历山学士 于 2010-1-20 13:11 发表
蒋斌 王含之守汉、乐两城,都是五千兵力而已,柳隐的黄金戍就更少的可怜,钟会十余万大军如之奈何?汉中平地尚且如此,不要说姜维之四万人之于因险据要的关城 桥头!

首先姜维回师不用经关城,桥头的部队当时是谁在控制也属于不明朗,你讲的锺会大军也没有浪费时间去攻汉城、乐城,更绕过阳平关直接攻关城。要废拥有强兵姜维还是要看军中是否有足够人支持,不然要打也没有必然胜算,刘备自汉寿南下可是连四万兵也没有就打到成都城下。加上这样相斗,你觉得魏国会是吃素的吗?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暴民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84
编号 289586
注册 2008-8-1


发表于 2010-1-20 23:1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10-1-19 18:07 发表
邓艾在蜀地作战,结果要姜维反而得不到战报才证明姜维不知道邓艾军队的数量?

知道剑阁、涪城、绵竹、成都的位置在那里吗?邓艾从南剑阁以西南下到绵竹,剑阁在邓艾进军的路线后,如果战报如你讲的流通,那邓艾的兵力如何怎会姜维不知,邓艾可从来没有想暗袭涪城,是明目张胆攻向涪城,迫使剑阁的姜维回师涪城。

QUOTE:
原帖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10-1-19 18:07 发表
对啊对啊,军民没失去信心,结果成都方面在邓艾还没兵向自己之前就已经列出了两套方案,而没有一套是坚守成都,要么逃去南中要么东去孙吴。还是说,你除了让姜维拥有那四万多的军队外,连蜀汉情报网也独给了姜维,姜维知道邓艾只有万余,而刘禅和成都一众文武却是怕到要跑路?如果姜维能知道邓艾的真实实力,成都根本不可能不知道,成都如果明知道邓艾只有万把人也要逃,要么就说明成都防御力量薄弱到就是防不了邓艾,要么就是军民士气早已消失殆尽。而成都做出这样的议论,传到边关显然会让守军在诸葛瞻被破后再一次遭受严重打击,军无士气则不可久战。

这明显显示成都朝庭在讨论时是知道剑阁已经被弃守,魏军已经不是只有邓艾一支游军。

QUOTE:
原帖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10-1-19 18:07 发表
刘禅向就近的魏军投降跟投降讨论里就没说到半个字真正威胁蜀汉的那支“魏军主力”是一回事?劝刘禅投降,阐述蜀汉面临的问题和威胁结果却半个字没蹦出钟会来的情况是说明成都方面是因为姜维的弃关而导致的无法不投降?

至于粮食,既然你知道成都府库里的粮食不多,而诸葛瞻部的粮食被夺。那就必定更清楚蜀汉的粮食在外而成都方面没有力量护粮,结果你下了个死判决说邓艾撑不久,是怎么回事?是怎么否决邓艾能得到蜀汉为军用的粮食的?

尤其对手是一支孤军,那得是成都方面有士气有决心认为邓艾是一支孤军而自己有力一战再说吧。标新立异的在那说邓艾撑不久,不过是拿这个通天眼来讨论,蜀汉要有那通天眼,邓艾连进也进不来,诸葛瞻老早也不用败。还说什么投降呢。

投降的讨论为什么需要分邓艾或锺会?谯周也只是用了北军来称魏军, 邓艾和锺会都是魏军的一部分。讨论没有提及当时为什么会失去北方的领土,这根本对要是逃是降完全无关,当时那有时间总结失败原因。

诸葛瞻当时敢战难道与邓艾的兵力不多会无关吗?諸葛瞻先前先鋒失利即退,到了綿竹,不但不繼續還,還敢與鄧艾對戰,更取得初步的胜利,后来邓艾军死战才化險为夷。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历山学士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牙门将军
好贴 8
功绩 136
帖子 555
编号 53620
注册 2005-11-21




QUOTE:
原帖由 暴民 于 2010-1-20 22:45 发表


学士好心这样失礼的证据就不要拿出来,姜维知道锺会已经进到汉中才退只是显示了姜维退兵的时间,你怎样证明姜维在退兵前不知道魏军入侵。从没有史料提及刘禅有封锁消息不供应姜维,有的话,史料一定会提及,如刘琮没有向刘备透露投降的消息。姜维身为蜀汉军事最高负责人,消息一直是有通报姜维,从先前姜维上表请增兵关城和桥头事可知。

从廖化事来看,姜维肯定是很早就知道魏军在入侵,就是没有收到消息,光看陇右分兵三路来攻也应猜到魏军开始行动,相信姜维想争个头功才浪费时间在沓中,等到魏军进入汉中,已经不能在拖才撤退。这根本是与原先的部署不同,没有等到魏军师老疲惫就急急在消耗自己的战力,结果连面对二线部队也取不了好处,还错失增援前线的时间。

...

笑话,要封锁消息也是曹魏封锁,刘禅封锁啥?刘禅既然让廖化接应姜维,还全指望姜维赶快回来呢呢!如果君臣有隙,还接应他?让他回来作乱吗?

汉魏蜀道之难行,前线得到钟会伐蜀的消息,一定先报告成都,然后成都的人再告知姜维而已!

廖化到了阴平而诸葛绪还没到建威,可见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并非同时进军。你如何知道陇右邓艾之三路袭击姜维时候,姜维就能想到还有东路的钟会进攻汉中?在姜维看来,恰是以为只有邓艾这三路而已!正是因其不知,故而或许与西路邓艾军有所纠缠。当他得到东路有钟会一军入汉中时,就马上就回军。而不是如你理解的强加给姜维一个故意不退的帽子。不要说刘琮、刘备,有啥可比性?还是老话,姜维如果故意拖延不退兵,又不投降曹魏,还要退回成都,那他一定是脑袋让门掩了!

QUOTE:
原帖由 暴民 于 2010-1-20 22:45 发表


首先姜维回师不用经关城,桥头的部队当时是谁在控制也属于不明朗,你讲的锺会大军也没有浪费时间去攻汉城、乐城,更绕过阳平关直接攻关城。要废拥有强兵姜维还是要看军中是否有足够人支持,不然要打也没有必然胜算,刘备自汉寿南下可是连四万兵也没有就打到成都城下。加上这样相斗,你觉得魏国会是吃素的吗? ...

我说关城,只是讲入蜀各路之紧要,意思是说入蜀之路都属曹魏,姜维还想回师?那估计是白痴才能这样去做吧?

钟会是没有浪费时间?哈哈,笑话——《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卷七 刘后主志》:“會以〔漢〕樂〔二〕城不下,徑長驅而前。”——他是攻不下!

汉 乐两城能“径过”,因为在盆地,若是在如关城、剑阁山险之处,他还能不能“径过”?难不成飞过?

您又跟刘备从汉寿南下比,于时入蜀险阻都在汉寿以北,而剑阁尚未有关,何能相比?至于汉寿以南的剑阁,于时尚无。《寰宇记》记载:“诸葛亮相蜀,凿石驾空为飞梁阁道,以通行旅,于此立剑门关。”《舆地广记》也记载:“蜀汉丞相亮……以阁道三十里至险,复设尉守之。”在此之前,剑阁一带无城关可守。不明地理之甚也!

QUOTE:
原帖由 暴民 于 2010-1-20 22:45 发表


知道剑阁、涪城、绵竹、成都的位置在那里吗?邓艾从南剑阁以西南下到绵竹,剑阁在邓艾进军的路线后,如果战报如你讲的流通,那邓艾的兵力如何怎会姜维不知,邓艾可从来没有想暗袭涪城,是明目张胆攻向涪城,迫使剑阁的姜维回师涪城。 ...

拜托搞清楚点地理好吧?邓艾是在白水回合钟会,诸葛绪以“西行非本诏,遂进军前向白水”,此时的诸葛绪在白水之西、阴平之东,所以邓艾的计划是所谓“从阴平由邪径经汉德阳亭趣涪,出剑阁西百里,去成都三百余里,奇兵冲其腹心。”所以诸葛绪才说“西”行非本诏!“出剑阁西百里”说的很明白,什么叫“剑阁在邓艾进军的路线后”?

邓艾走的是七百里无人之地,竟然还有人去给原来其东崇山峻岭百里外剑阁的姜维i去说邓艾有多少兵?还说姜维不知道就是姜维的错误,难道姜维放了卫星不成?

[ 本帖最后由 历山学士 于 2010-1-21 00:22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小贩
(仙子!请自重……)

Rank: 1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54
帖子 12309
编号 29483
注册 2005-1-3
来自 Watchmen-德玛西亚


关键点在滚下山的时候。防御布署谁动的,找谁去!
如果说三国,只要看作者的意思就知道了。小说,虚构,条件和环境,人物的特质都是作者说了算。


晕菜,大家在讲历史的啊????啊…………

[ 本帖最后由 小贩 于 2010-1-21 12:43 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东祖长离 2010-1-21 03:36 -60 讨论小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暂时发言马甲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车骑将军
功绩 121
帖子 7491
编号 58315
注册 2006-1-25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10-1-21 12:2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暴民 于 2010-1-20 23:16 发表


知道剑阁、涪城、绵竹、成都的位置在那里吗?邓艾从南剑阁以西南下到绵竹,剑阁在邓艾进军的路线后,如果战报如你讲的流通,那邓艾的兵力如何怎会姜维不知,邓艾可从来没有想暗袭涪城,是明目张胆攻向涪城, ...
这明显显示成都朝庭在讨论时是知道剑阁已经被弃守,魏军已经不是只有邓艾一支游军。

那么讨论方案使怎么只说邓艾,半个字没钟会?没魏军主力?您老人家倒解释解释啊~ 明显?我看是你明显在YY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汉之征南de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7
编号 352869
注册 2009-12-31


发表于 2010-1-26 14:2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单说军事责任,这问题没法讨论。

姜维一向行军大胆,他会在蜀亡之中承担一定的责任。但是后主不战而降,成都有兵而未对艾偏师做抵抗,这也是一定的责任。

蜀亡,军事上的失败远不如政治上的失败。姜维都避祸到沓中了,各位可以看看地图那在什么位置了。如果蜀政治清明,能够维持四英时的局面,后主也不会轻易就听了投降派,蜀汉的力量和防务也不会一触即溃散地崩溃。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历山学士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牙门将军
好贴 8
功绩 136
帖子 555
编号 53620
注册 2005-11-21




QUOTE:
原帖由 汉之征南de 于 2010-1-26 14:20 发表
姜维一向行军大胆,他会在蜀亡之中承担一定的责任。但是后主不战而降,成都有兵而未对艾偏师做抵抗,这也是一定的责任。

蜀亡,军事上的失败远不如政治上的失败。姜维都避祸到沓中了,各位可以看看地图那在什 ...

泛泛之论,言之无物。

何谓行军大胆,姜维又该负什么责任?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汉之征南de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7
编号 352869
注册 2009-12-31


发表于 2010-1-27 09:1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楼上:

姜维和王平争执汉中防务时就可看出:王平赞成据险坚守,姜维则执意放敌入汉中然后全歼。姜维的方法是冒险但可搏大胜。其人常欲兴军大举,亦如此。

他承担的军事责任,很明白,回师时过于决绝,使用主力撤退并寻求歼灭邓,而没有固守门户当钟。

这些都是很明白的,什么叫“泛泛之论,言之无物”?

原来以为你还有些学问和历史认真劲,一看原来自视为高的庸人。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汉之征南de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7
编号 352869
注册 2009-12-31


发表于 2010-1-27 09:1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耻与历山学士言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历山学士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牙门将军
好贴 8
功绩 136
帖子 555
编号 53620
注册 2005-11-21




QUOTE:
原帖由 汉之征南de 于 2010-1-27 09:15 发表

更耻与毫无创建、人云亦云、妄自尊大者言!

这里崇尚的是摆事实讲道理,而不是什么都说不出来还自命清高!

[ 本帖最后由 历山学士 于 2010-1-27 11:32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汉之征南de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7
编号 352869
注册 2009-12-31


发表于 2010-1-27 11:4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你的创建就是自己都对别人都蠢?

羞啊,这怂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0 02:25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41503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