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透过"废史立牧"事件看东汉的灭亡和割据的形成
性别:未知-离线 tty1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37
编号 1741
注册 2003-10-30


发表于 2004-11-1 11:0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作者:纯粹的人

"废史立牧"事件发生在东汉中平五年(公元一八八年)。太常刘焉向灵帝建言:"刺史、太守,货赂为官,割剥百姓,以致离叛。可选清明重臣以为牧伯,镇安方夏。"焉议得用(《三国志》卷三十一)。于是,出焉为监军使者,领益州牧,太仆黄琬为豫州牧,宗正刘虞为幽州牧,皆以本秩居职。(《后汉书》卷七十五)。

    "废史立牧"是东汉朝廷希望控制地方的最后一次努力,但结果适得其反,朝廷丧失对郡一级的控制权,导致以州为单位的大割据集团的形成,使东汉在政治上分裂的趋势更加明朗,加速了东汉王朝的灭亡。

    "废史立牧"实际上是中央政权与地方势力的斗争的产物。中央政权的做法是在郡的上设州,并以宗室(如刘虞、刘焉等)、重臣(如黄琬等)为州牧(中2000石),控制郡太守(2000石),进而达到控制地方势力的目的。但地方势力在州牧到任以后,拉拢、同化州牧,进而使州牧代表自己的利益,并取得成功,如益州牧刘焉、荆州牧刘表等后来就代表各自地方势力的利益,成为割据一方的诸侯。

    为什么东汉会出现中央政权无力回天、地方势力蒸蒸日上的状况呢?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东汉中央政权本身。

    1、经济上,东汉王朝建立在地方豪强大地主联盟的基础上,"刘秀度田"○1的失败就可以看出东汉中央政权对于大地主控制的土地、人口及其应负担的租税义务等,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甚至可以说东汉在经济上从来都没有取得实质上的统一。东汉的中央政权所控制的户口的流失和地方上的土地兼并现象空前发展,直接导致东汉后期政府财政出现危机,以及地方势力占有相当一部分的生产资料。(根本原因)

    2、文化上,章帝为对应西汉以来, "今文经学"②逐渐被"古文经学"③压倒的现象,召开了"白虎观会议"○4编写了《白虎通义》,确立"谶纬学"○5的地位以扶植"今文经学",进而控制文化和思想。但由于东汉私学之风大盛,以及"古文经学"自身的优势,到郑玄与何休论战获胜⑥后,"古文经学"已经完全压倒了"今文经学"。尤其因为汉律的不完备,东汉后期"以经解法"的现象甚至发展到"以经代法"⑦的地步。代表士族的政治思想的古文派的胜利,标志"白虎观会议"的努力化为乌有。

    3、政治上,东汉的历代皇帝都是与贵戚联姻,以保持政治上的同盟关系,这就是东汉外戚专权的直接成因。贯穿东汉始终的政治斗争就是名士、外戚、宦官、皇帝的斗争,这种斗争在党锢之争后更加激烈化,明朗化。从那以后,东汉政治上分裂的趋势日益表面化。

    4、军事上,刘秀时废掉了地方势力的常备军,黄巾之乱使中央政权将一部分军事权交给地方势力,以便镇压叛乱。但这直接导致地方势力获得军事权,合法地拥有自己的常备军。(直接原因)

    其次,要分析东汉末年的主要矛盾和地方行政制度。

    东汉末年的主要矛盾是统治阶级内部不同阶层的矛盾,即矛盾的焦点在于"出身"。

    东汉的地方行政机构只有两层,即郡(国)--县(侯国),其长官相应为:太守(相)--令、长(相)。另外,还有一套独立的监察系统,即司隶校尉部、刺史部。在谈他们相互关系之前,让我们先看看他们是怎样产生的。令、长(相)是由太守提名,司徒审批,朝廷任免;太守是由公卿提名,朝廷审批任免;司隶校尉、刺史的产生程序基本上与太守相同,但司隶校尉、刺史的属官由他们本人任免。从以上可以看出太守与令、长不是行政隶属关系,而是一种业务指导关系,而司隶校尉、刺史是一种独立在外的监察系统。以一个郡为例,其行政权、军事权集中于太守手中,司隶校尉、刺史对太守进行监察,刺史的属官督邮对令、长进行监察,此外司隶校尉(比2000石)还有权监察部分在京官员。但太守(2000石)的官位比刺史(600石)要高得多,这就造成了权力范围与秩位(出身)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最终使得太守和刺史之间互不买帐,拥有仲裁权的中央政权又自顾不暇,刺史的作用越来越不明显。

    最后,要分析当时地方势力的状况。

    在整个东汉,地方势力不停的同中央政权进行斗争,这种矛盾在汉末显得特别明显和空前激化。使矛盾激化的直接原因是,黄巾之乱以后地方武装的大量存在,地方势力已经获得了最后一个与中央政权抗衡的筹码。

    地方势力对州牧的态度普遍以拉拢、同化为主。例如,益州的贾龙、任歧之于刘焉,荆州的蒯氏、蔡氏之于刘表。至于州牧,有两种态度,一种是与地方势力结合,成为地方割据集团的核心,如刘焉、刘表;另一种是坚持代表中央,压制地方势力,最终被地方势力消灭或驱逐,如刘虞、刘繇。

    "废史立牧"直接加速了以州为单位的大割据集团的形成,也推动了三国鼎立局面的迅速形成。

    灵帝死后,何进被杀,董卓废立,以及关东讨董卓联军的形成等一系列大事的发生,标志中央政权完全失去实质意义和地方割据局面的全面形成。统一和分裂这两种趋势之间的斗争还在激烈地进行着,后来的袁绍、曹操、刘备、诸葛亮、孙权等人在这条斗争的道路上分别作出了不同的探索。

注释:
○1 刘秀度田
度田就是清丈土地,包括核实户口。度田的目的是增加政府租税和赋役的收入,在封建社会度田是中央政府为了统一生产资料,进而获得经济上的统一。刘秀在建武十五年(公元三九年)下令度田。一方面把农民的土地和人数登记起来,以便收租征役;另一方面,对地方豪强田庄中的土地和劳动力也需要丈量和核实,以便增加政府收入。但"河南帝城多近臣,南阳帝乡多近亲,田宅逾制,不可为准"(《后汉书》卷二一《刘隆传》)的道理度田官吏都清楚,根本不敢如实度田。另外,那些既非"近臣",又非"帝亲"的地方豪强地主,也凭借财势和度田官吏勾结,大量隐瞒土地。同时,度田官吏还尽量把地主的租税负担转嫁到农民头上,连他们住宅的村落也丈量在内,引起了农民的反抗。刘秀知道度田不实的情况后,进行了惩罚,"河南尹张伋及诸郡守十余人,坐度田不实,皆下狱死。"(《后汉书》卷一下《光武帝记》)但这更引起了豪强地主的不满,"郡国大姓及兵长群盗,处处并起"(《后汉书》卷一下《光武帝记》)。这样,刘秀度田同时引起了农民和地方豪强的反抗。刘秀面对这种局面,在对豪强地主妥协的前提下,软硬兼施,把反抗平息下去,同时又不得不取消度田。后来刘秀总结他的统治经验说:"吾理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柔道"显然是指对豪强的姑息纵容政策。
②今文经学 ③古文经学 ④白虎观会议 ⑤谶纬学 ⑥郑玄、何休论战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整理汉初以来儒家典籍,于长安设太学,立五经博士,教授儒学。这些经书是以汉朝通行的隶书写成的,故称"今文经",研究今文经的"今文经学"是当时的官方主流学术。
武帝末年,鲁恭王刘余重修孔子宅,从墙壁的夹层中找到了于"焚书坑儒"时被藏起来的典籍,这些书是用汉朝以前的小篆写的,故称"古文经"。研究古文经的主要是私学,称为"古文经学"。成帝时,刘向、刘歆父子受命整理大内藏书,考订出了《左传》、《毛诗》、《逸礼》、《古文尚书》等古文典籍,大大推动了古文经学派的发展。
今古文经学之争,不仅仅拘于文字,更大的分歧在于对经文的解释,从而形成两种不同的思想体系和政治派别。今文经学派为迎合统治者的政治需要,往往对儒家经典任意解释,经常造成对同一句话的解释自相矛盾。古文经学派认为,儒家经典是神圣不可篡改的,必须按照字义解释。如果统治者的行为不符合经典,那么就是统治者的行为是错的。因此,今文经学派对经典的解释能做到前后一致,其理论也更有系统性。两者的特性决定了统治者必定会支持今文经学,而士大夫阶层更流行古文经学。
王莽执政后,为给自己的改革和篡位找到依据,扶植此前倍受打击的刘歆,提倡古文经学,以与政敌对抗。但王莽改革最终失败,并引发了绿林、赤眉起义。这时的王莽,只相信荒诞不经的谶纬《金匮书》了。
"谶"是一种用隐晦的语言和神秘的图画来暗示国家大事的预言书。"纬"是一种用阴阳五行、天变灾异等迷信观点来解释儒家经典的学说。谶纬学就是研究"谶"和"纬"的学术流派,它实际上是今文经学中,把神学化发展到极致的一个流派。刘秀身为宗室末裔,为证明自己继承汉朝正统是应天顺人,也提出了与王莽针锋相对的谶书《赤伏符》。(按秦为水运,故尚黑,汉为火运,故尚赤。以此推之代汉者应为金运,故王莽信《金匮书》,而刘秀以汉室正统自居,故推《赤伏符》。)
刘秀建立东汉王朝后,为拉拢古文经学派,曾立《左氏春秋》博士,但遭到今文博士的激烈反对,不久即被废。明帝时,始允许《左传》、《谷粱》、《古文尚书》、《毛诗》公开传授,但仍不设立博士。章帝时,为了同一学术界的指导思想,在白虎观招集天下名儒,由章帝亲自主持,召开了一次大规模的经学讨论会以"共正经义",史称"白虎观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成果有:
一、 勘定出了今文经典的统一官方版本,结束了以前今文经学章句烦琐、歧意叠出的窘境以抬高今文经学的地位,压制古文经学。
二、 确立了谶纬学的地位。把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和谶纬学融合在一起,加以系统化。并把谶纬学提高到凌驾于经学之上,用谶纬学来解释和指导经学。
这次会议的讨论记录由班固整理成书,名为《白虎通德论》。(简称《白虎通义》或《白虎通》)
白虎观会议的召开未能阻止古文经学的蓬勃发展。到东汉末,今文经学大师何休推崇《公羊》,贬斥《左传》、《谷粱》,古文经学之集大成者郑玄撰文与何休辩论三传优劣,驳得何休心悦诚服。这是今古文经学之间的最后一次论战,标志着以郑学为代表的古文经学已取代今文经学,在经学界占据了主导地位。
⑦ 以经解法、以经代法
中国古代立法向来不重视《民法》和程序法(如《诉讼法》),而是以《刑法》为主,即使是《刑法》也往往制订得繁而不要。正因为法律条文无法适应那么多具体案例,又没有及时的司法解释,又没有积累和参照案例的习惯,更重要的是缺乏程序法的约束,导致在判断具体案件时,在处理"法律适用"这一重要问题上,更多是取决于执法官吏的个人好恶。为了抑制这种危险的倾向,西汉以来,一些著名学者依据儒家经典和立法精神对法律适用做出解释,以限制执法官吏的个人偏向。这种来源于个人的司法解释虽没有强制力,但借助于舆论也能对执法官吏造成一定压力。这种现象称为"以经解法"
到东汉,经学的地位进一步提高,"经明行修"才是儒生入仕的正途,因此他们的行为准则中所依据的更多是 "经",而不是"法"。当他们踏上仕途后,也不知不觉把这种准则应用到工作中去了,于是在他们判案时更多的是依据儒家经典中体现的道德标准,而不是法律。这种现象称为"以经代法"。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檀道济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54
编号 47045
注册 2005-8-28
来自 河北邯郸


发表于 2005-8-29 19:30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废史立牧”这件事的始作俑者就是江夏竞陵人,太常刘焉。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harryxing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7
编号 45610
注册 2005-8-15


发表于 2005-8-31 16:2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刺史与州牧权力与管辖一样吗哪位解释一下?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廖化将军

白衣伯爵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4
功绩 274
帖子 5299
编号 25294
注册 2004-11-21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5-8-31 16:4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2个都是管州的。州是个很大的行政单位。

刺使是小官监督大地盘。有很强的“监”的性质。

牧是真正集基本上全州权利于一身了。

前者以低俸禄低资质官员监管大地盘,不用说有多蠢了。而后者容易在中央软弱时搞割据。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1-21 00:35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2714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