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鲁肃虽然是儒将,但是却绝对不是诸葛亮那样只会摇摇羽毛扇子的纯书生,而是身有武功的全才。
==========================================
楼主这种演义情结就不要再提了,摇摇羽毛扇子好象是周瑜。
最后学而优则仕的诸葛亮奉行了一条大多是他这种出身人实行的“能超越我的莫进来”的后能力路线,搞得最后只有廖化当先锋的场面。
这一条能拿出史料吗?还有廖化当先锋这种民间俗语就不要提了,民间俗语还有赔了夫人又折兵呢。
至于赤壁之战是周瑜打的,好象与三国志有区别啊,楼主学识好象不差,能否向我解释几个疑问?第一,北人不擅水战,曹操为何将其亲信主力放在船上?第二,船被锁着,大火蔓延极快,吴主传记载,曹操烧余船引退,请问曹操的时间哪来的?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船被锁着,大火蔓延极快,为何曹操手下一个连名带姓的高级家伙都没阵亡,或被俘?
关于周瑜与刘备,周瑜当都督时,刘备打下了四郡,周瑜想囚禁刘备,孙权不肯,周瑜要打益州,刘备堵住,你说这是周瑜了得,还是刘备更强?还有打南郡,若非关公绝北道, 周瑜的下场不太妙吧。
已经回到了许昌的曹操听说江陵也被攻占,知道赤壁之败不是偶然,周瑜的军事才华不容忽视。
好象与史实不符,资治通鉴记载,赤壁之战后,曹操才闻周瑜有才,如果赤壁之战是周瑜打败的曹操,还能闻周瑜有才?
让周瑜给他两千水军去延夏水断曹仁的后路,留下张飞和一千陆军在周瑜帐下听用,不小心戳穿了诸葛亮当初说关羽有“水军精甲万人”的大话。
这个更加不理解了,关公绝北道,刘备一万兵剩下的本来就不多了,再留给张飞一千,剩下能有几何,从周瑜要回两千,也是正常,而且,这是吴录记载,在刘备提出这项建议,周瑜采纳后,曹仁败了,怎么看怎么都象,打南郡的时候,刘备这个功劳很大,周瑜苦劳到是不小,这不中了一箭不是?
赠首打油诗,水平太差,高人莫见笑,与在下过不去。
志大才疏周公瑾;
一朝得志便猖狂。
若非关羽绝北道;
南郡一战命归西。
(其它四杰待续。
[ 本帖最后由 天涯明月刀马甲 于 2007-3-28 11:10 编辑 ]